李束为小说散文集-露水闪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晋西北根据地的临县城北,木前塔村后的山头上,我军和日寇的“扫荡”部队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密集的枪声、炮声响成一团。这支日本部队是“分进合击”中的一支,它的目标是我根据地领导机关区党委、行署、军区所在地——兴县。它刚刚走到这里,就被我军截住,不得前进。日寇万分焦急,差不多每隔一小时就发起一次冲锋。但是,没有一次得逞。战斗从黎明继续到中午。我军完成阻击任务之后,奉命转移到新的阵地去了。由于情况紧急,司令部命令非战斗人员暂时离开主力部队,到比较安全的地区待命。我们政治部、后勤部,还有机关、剧团、报社、民运工作队等单位共二百多人,其中还有女同志和少年儿童。这支非战斗部队由政治部负责人领导,从木前塔村出发,向湫水河方向转移。我们要一鼓作气快步行军二十多里,才能渡过湫水河,穿过临县大川,从日寇“分进合击”的空隙间,冲到西山比较安全的地区。

    那是一九四〇年的六月二十二日中午,烈日当空,天上连只飞鸟也没有。吕梁山中午的太阳,好像下火一样,把那条窄窄的山沟晒得滚热。地里的谷苗刚刚间开,稀稀拉拉的;而那些野花野草,长得却很繁茂,红花绿叶,很有生气。我们虽然不是战斗部队,但是个个精神抖擞,在那热气腾腾的山沟里,走得很有劲。山坡上的放羊娃、放羊老汉,惊奇地目送我们前进,还向我们招手呢!

    在我的伙伴中,我的身体特好,又懂得行军要领:要走大步,脚板要放平,用劲要匀称;不要碎步穷圪捣,不要弯腰驼背,不要大张嘴。所以,行军对我来说好比喝凉水,从未感到困难。然而,这次急行军,我的挎包却给我找了麻烦。出发不久,挎包的挎带突然断了,我把挎带系上,挎起再走;不一会儿,又断了。要是挎包里装的是杂七杂八,并不可惜,扔掉算了;可是挎包里装的是党内文件,入党申请书,学习材料,登记表,记录本等——支部的文件袋不能丢掉。我把散乱在地上的文件等胡乱装进挎包,结个大疙瘩,挂在脖颈上。这很不得劲,可也没有好办法,就这样凑合着行军吧。

    在行军队列里,有个家伙老是捣乱。这个家伙是被我们抓获的汉奸。他一边走路,一边贼眉贼眼四下张望。他一会儿喊“报告”,说肚子疼,一会儿又“报告”,说脚板疼,再走一会儿,还是喊“报告”,说捆绑得太紧,要求松一松绳子。他可能看出我们的行军不平常,情况紧急,就想方设法捣乱,拖延行军的时间。我们也看透了这家伙的用心。不管他叫唤哪儿疼,我们都狠狠整治他一顿,这样,他才老老实实走一会儿。

    弯弯曲曲的十多里路,大约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从木前塔走到沟口,进入了临县大川。抬头一看,多么宽阔的大山谷啊!向南二十多里,是繁华的临县城,向北二十多里,是黑茶山下的白文镇。湫水河从这个大川中穿过,奔向渍口,汇入黄河。在旱季,它的水流量很小,不过是条细流而已,挽起裤腿就能过河,有的地方,摆上一行踏石也可以通过。可是,到了雨季,水流量就大大增加了。特别是在洪水暴发的时候,它就咆哮怒吼,夹带着泥沙、巨石、树木、牲畜,横冲直撞;严重的时候,河边村庄的房屋也顺水而下。洪峰过后,河滩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块,许多被它灌溉过的良田,又被它冲毁,带到黄河去了。

    我们是在雨季即将到来的时候,来到临县大川的。吕梁山的雨季来得晚,直到六月还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河水流量小,过河不会有困难。但是,据我们所知,日寇的另一支“扫荡”部队,正在逆湫水河而上,向白文镇进发,今晚,至迟明晨就会到达此地。我们必须尽快过河,奔上西山,不然要出问题。我们加快了行军的步伐。负责宣传工作的同志,一面行军,一面用鹅卵石压日语传单。就在这时,也就是我们的排尾还没有走出沟口的时候,从湫水河对岸,西山脚下的树林里,机枪、迫击炮一齐向我们射来。啊,原来是日寇的部队提前赶到这里,和我们遭遇了。我们的人大部分没有武器,无法作战,只好顺原路后退。在这种紧张情况下,那个汉奸不跟我们往后撤退,还放开嗓门大喊大叫,要皇军救救他。我们强迫他后撤时,他居然躺在地上打滚,大哭大闹。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一枪结果他的狗命。

    我们放开大步往后跑,身强力壮的同志拉着小鬼和女同志,拼命地跑。天气太热啦,跑得我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喉咙眼里好像往外冒火。水!水!有一口水多好啊!我们从大路上转到流水沟里跑,期望从那里找到一口水。水沟确实是潮湿的,水沟两旁的野花野草长得格外茂盛。但是没有水,一滴水也没有。我两手拉着两个小鬼,脖颈上还挂个挎包,脊背上还有背包,跑起来真够呛。可是,我还是跑。孩子们跑不动了。真倒霉,我的两眼直冒金星,“咕咚”一声,跌倒在地。唉,这简直不像个革命战士。在这最紧张的关键时刻,怎么能跌倒呢!不行,要快快站起来,再跑。可就是站不起来。多么的幸运啊,那阴凉的水沟,湿润了我的胸脯,恢复了我的知觉。我睁开眼睛。嗬,这真是个奇妙的发现,天下少有的奇迹:在我的眼前居然出现了一汪清湛湛的泉水。水里边还有一个明晃晃的太阳,笑嘻嘻向我招手。不对,这不可能。这是我的幻觉,是我的朦胧的意识,幻化出的一幅神奇的图画。不管是什么,我可不能就此罢休。我伸出手去,触摸一下眼前幻觉中的那汪清水,把手指放进嘴里。我大叫一声,猛地跳将起来。这时,我才真的清醒过来。那不是幻影,不是图画。那是一汪实实在在的清水。仔细看看,摆在眼前的是许多许多牛蹄印,每个牛蹄窝里有一汪清水。这些牛蹄印顺着水沟向上排去,一直排到很远很远。吕梁山,高高的吕梁山,你为我们做了如此巧妙的安排,应当怎样感谢你啊!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领受大自然的恩赐,趴在地上,尽情地享受牛蹄窝的清水。这是水吗?这比天上的玉液,草叶上的甘露还要美呢。

    牛蹄窝的清水给了我们力量和勇气。我们顺着山沟继续跑。跑出去就是胜利。

    大炮机枪还在响。

    一个放羊老汉迎面跑来。他告诉我们,后山的日本兵没有走,一部分进了村,一部分在山上烧日本兵的尸体。村里的老百姓都跑啦。他要我们赶快钻山洞。政治部的负责人立即下命令:队伍散开,钻山洞隐蔽。这条山沟的两旁有许多小山沟,小山沟的两旁又有许多小山凹、小土沟、小土豁、小水沟、小水洞,七沟八圪岔。还有许多被风旋在一起的野蒿、沙蓬,随处都可以隐蔽。不大一会,队伍化整为零,不见踪影了。

    我们七个人一伙,由放羊老汉领到半山坡,跳进一个土洞里。土洞不深,大约一丈高。这个旱井式的小土洞,跳下去就拐弯,原来是雨水冲开的一个水洞。水洞弯弯曲曲通到沟底,通风通气,往里扔手掷弹也伤不着我们。真是个天造地设的保险洞。可就是有些美中不足:一是阴冷潮湿,二是只能坐不能站。浑身大汗,一下钻进洞里,寒气逼人,怪不好受的。我们坐好以后,立即开会,研究下一步如何行动。大家分析日寇“扫荡”的目的地是兴县,此地是路过,不会久留。最迟天明滚蛋。但要警惕敌人搜山,不可大意。我们又检查了口粮。每个人的干粮袋都装满了炒面,三天两天没问题。口渴,可以半夜下沟,到牛蹄窝喝水。既然没有什么困难,那就放心在此隐蔽吧。

    我们听到有人在洞外说话,估计是敌人搜山来了。停了一会,果然有人高叫:“八路兵,出来吧,皇军有赏!”

    我们七个人面对面笑笑,谁也不出声。

    停了停,汉奸在山坡上又喊叫:“不出来,就扔手榴弹啦!”

    我们七个人又笑笑,还是不说话。

    停了好大一阵,那个汉奸说道:“没人,等个蛋!”接着又说,“报告皇军,跑啦!”

    紧接着,山坡上响了两枪。一个日本兵吼道:“肚子咕咕的,开路开路的!”

    他们说“开路”,谁知道是真是假,我们不能上当受骗。主意是拿定啦:天不黑,不出洞。

    我仔细看看我的伙伴们,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个个脸上是泥是土,地道的大花脸。这才想起我的眉眼比他们还要热闹,不禁会心地一笑,实际上,是不自觉地来了个龇牙咧嘴。他们也挤眉弄眼,却弄不清是为什么。真是一出好哑剧!

    渐渐地,洞口的光亮暗淡下来。我们慢慢挪动到洞口,坐井观天。有几颗星星越来越明亮。天黑了,应该出洞了。

    我们刚刚把头伸出洞外,不好,离我们不远,几个日本兵正在山头上烤火,叽哩哇啦,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夜深了,山又高,很冷啊。日本兵,你们从东洋大海来到我们吕梁山,深更半夜,害怕吗?说说话,壮壮胆吧!到明天,是死是活,心中无数呢。我们每隔十来分钟,就向外观察一次。日本兵又弄来一些柴草,把火烧得更旺了。约摸半夜的时候,日本兵滚蛋啦。我们七个人都坐在洞口附近,静观日本兵从那堆熊熊大火旁走过的人影,还有驮骡、骑马的,好像看皮影戏。这时候,给他们一枪怎么样?不要开枪,不要惊动他们,让他们前去送死吧。日本兵走了好大一阵才走完。我们也开始行动,从山坡走到山沟,然后顺山沟向木前塔村走去。

    晴朗的夏夜,满天星斗,没有月亮,没有风。那唧唧虫声,越显出这山沟的寂静。小路两旁野草上的露水把我们的鞋子、裤腿打湿了。啊,这山冈,这野草,这露珠,天空的星星,还有身边的小鬼,真亲切,真动人。这就是家乡啊。我们遭到了挫折,受到了损失,心情沉重。但是,看看我们的家乡,在感情上却也得到了一些安慰。

    我们向木前塔前进的途中,又发现了可疑的情况:在北山的背后,突然闪出一霎亮光,好像手电筒的闪光。这是什么?是闪电吗?不是。满天星斗,怎么会有闪电呢!也没有雷声呀。这也是幻影吗?我揉揉眼睛,那光亮又一闪。我确信这不是幻影,不是错觉,是确实的存在。那么,在那静静的山冈背后,那闪光到底是什么呢?

    山头上,那光亮又一忽闪。

    啊,我们好像明白了:狡猾的敌人没有走,而是隐藏在山后。那闪光也许是敌人的讯号灯吧。我们在疑疑惑惑中向前走,心中很不平静。不大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木前塔村口。真是喜出望外啊!伙伴们正在村口等待我们归来。大伙见了面,好像多年不遇的朋友,高兴得不得了。

    我们整队出发。山后的光亮又一闪,一闪,一闪,很有规律。我们问向导老大爷那是什么。老大爷说:

    “露水闪。”

    嘿嘿,吕梁山的夏夜有露水闪。露水还打闪,悄悄地打闪。真稀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