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病知识读本-肥胖病的影响和危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肥胖病的发生因为逐年的增加而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对于患者来讲,肥胖会给自身造成麻烦和痛苦;对于社会,肥胖的大流行也产生了很多消极的作用和危害。

    一、肥胖对社会的影响

    1肥胖给社会增加了负担

    进入21世纪,肥胖将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并逐渐成为了社会的经济负担。主要表现在:

    一是肥胖引起的多种慢性疾病,治疗这些疾病需要大量的经济开支。这逐渐成为各个国家亟待解决的沉重的医学难题和经济负担。我国的肥胖人群越来越庞大,由此造成的健康水平下降也令人忧虑。因为体重超标或者肥胖,导致很多人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轻的患者因为肥胖发生脑中风、猝然离世或者半身不遂,实在令人痛心。肥胖在导致个人生活质量下降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导致医疗支出的迅速上升。

    据美国中文网2009年7月27日编译报道: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主任弗里曼(Thomas RFrieden)、北卡州三角公园RTI公共卫生经济学主任芬科斯坦(Eric Finkelstein)在华盛顿举行的CDC“全国体重”会议上说,从1998年到2006年,美国肥胖比例增加了37%;现在1/3的成年人都属于肥胖。正常体重个人一年医疗开支3 400美元;肥胖者一年医疗开支上升到4 870美元。对于接受医疗照顾(Medicare)的人来说,正常体重每年每人开支4 700美元,肥胖症开支6 400美元,比正常体重者超出36%。正常体重者处方药平均每人每年开支为700美元,而肥胖者每人开支1 300美元,后者比前者高85.7%。美国因为肥胖每年直接开支1 470亿美元,占所有医疗开支的9%以上。肥胖者每人每年多开支医疗费近1 500美元,比平均体重者高出41%。

    肥胖病的影响和危害二是肥胖病患者,尤其是一些饮食性肥胖病患者,食欲旺盛,食量惊人,粮食和食品消耗量大。一个胖人的饭量甚至可以顶得上其他的家庭成员的总饭量。如果国家有近一半的胖人,那么食物的消耗就可想而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说,到2050年,地球将增加23亿人,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科学家表示,随着北美、欧洲越来越多的人肥胖,胖人吃掉的食物资源也在增加。超重越多,需要的热量也多,也就意味着需要的高能量食物越多。英国科学家称,全球性肥胖流行病意味着,胖人额外消耗的食物资源,足够养活10亿人。科学家分析,由于肥胖人口的增加,将对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构成威胁。

    三是肥胖病患者给社会带来棘手问题。在公共服务,比如乘车、乘电梯、乘飞机等方面,都会造成一些超常的投入。应该说,肥胖病患者在某些方面会造成社会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负担。例如,2009年10月22日,美国中文网报道,运送一名特重患者开支相当于正常体重患者的25倍。运送他们时间长,人力要增加三四倍,还要使用昂贵的特殊设备。目前担任堪萨斯州托皮卡市美国医疗反应单位经理的科勒已经成功地要求邵伊县委员会提高重症患者和体重超过500磅(非法定计量单位:1磅≈0.45千克)患者的救护车费,从629美元增加到1 172美元。在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泉市、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和林肯市,特重患者救护车费为1 421美元,而正常患者为758美元。网传,泰国有一位超级肥胖的妇女,3年来足不出户,可是最近需要外出就医,不得不走出家门,根据紧急研究,拆除该名妇女家的房门,并坐升降机,她这才出去。

    2肥胖降低了社会的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构成了生产力的三要素,其中,劳动者是个关键性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由于人体的肥胖,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劳动能力的下降,进而影响到生产力的下降,工作效率下降,投入增加,这就会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职业,如警察、医生、护士、空姐、演员、模特、公关小姐、外交人员、宾馆服务员等,他们的工作性质必然要求其保持正常的身体健康,这样才能胜任基本的工作要求,保证工作效率。

    据报道,日本政府2008年4月起实施新法例,强制地方政府和企业定期测量年龄介于40~74岁人士的腰围,目标是在7年内将肥胖人口减少25%。政府还为有关机构定下居民和雇员的减肥指标,无法达标的机构将被罚款。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规定,40~74岁男性的腰围不得超过85厘米,女性不可超过90厘米,这是国际糖尿病协会为日本定下的预防疾病指标。若超标同时出现与体重相关的疾病会被要求减肥;若3个月后仍未达标,需接受减肥建议;假如再过6个月仍超重,有可能要接受减肥再教育。为此,今后,日本的私人机构须为至少80%员工测量腰围,并在2012年前令10%超重人士减肥,在2015年前要令25%超重人士减肥。在日本政府实施这一“限肥”条例之前,有的企业已经开始强令员工减肥了。比如,著名的电器生产商“松下”每年都为雇员测量腰围,连员工家属和退休员工的腰围也要测量。

    减不减肥就不再是个人的小事,它关系到国民的幸福指数,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肥胖已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性、经济性问题。

    二、肥胖给个人身体带来了危机和风险

    1肥胖影响人的寿命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人们对生命长度的期望。常言说“裤带宽寿命短”。肥胖与人的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肥胖会缩短人的寿命,是长寿的大敌。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肥胖程度增加,肥胖者并发症发病率、病死率也随之增加。调查者比较了相同年龄组肥胖者和正常人病死率后发现,体重每超过正常人45 kg,病死率分别增加8%。与正常体重者相比,超过标准体重50%者,其病死率增加30%;超过标准体重100%者,其病死率比正常人增加150%。从而也提示,体重增加与死亡率成正比例关系。

    这一点,国内认识得比较早,但是缺乏系统性的、科学性的研究。就如中国有句俗话叫作“有钱难买老来瘦”。这就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得出的经验,而结合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一般我们也会看到,自己周边长寿的老人,体重超重者较少。而瘦人罹患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也较少。另外,很多胖人往往在中年之后就开始疾病缠身,而这些疾病很多就是肥胖病的并发症,肥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这些并发症控制不好,就很容易影响人的寿命。

    有资料研究表明,如果年龄超过35岁,而体重有超重,那么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就会增加8倍多,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就会比正常人增加50%,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就会比正常人大10~20倍。正因为此,在国外一些保险公司对肥胖者收取的保险费金额一般都高于正常体重者,而且是随着体重增加的程度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2肥胖并发症让患者痛苦不堪

    很多专家认为,肥胖的危害主要在于引起的并发症,事实上,自发生脂肪沉积之后,机体就为了维护脂肪代谢的平衡而采取代偿机制,在脂肪代谢失衡的情况下,很多并发症便应运而生。研究发现,临床许多疾病如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胃肠炎、胆囊炎、阳痿、关节炎、下肢水肿、痛风、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中风、癌症、低换气综合征、生殖器发育不良等多个系统的疾病都很容易在肥胖之后发生或者伴发,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对于一些肥胖病患者,有时候不仅仅伴随一种并发症,甚至会很多种、多系统伴发。正因为此,很多学者认为“肥胖为百病之先”。据1998 年的报道,在美国约有25%的人群处于肥胖状态,每年的死亡人群中有280 000 ~325 000是由于肥胖引起的,在引起死亡的可预防因素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吸烟。

    肥胖严重的并发症和危害在临床上很有戏剧性,很多患者或者医生的着眼点仅仅把控制并发症作为重点,对症处理,并没有对原发性的肥胖进行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在病名诊断的时候,尽管肥胖病已经成为国际疾病分类的一种疾病,但事实上没有医生会进行“肥胖病”的诊断,即使是原发病,也会让位于并发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事实上,在目前的病名诊断中,很多时候肥胖会因为其他的并发症而被人所忽视,没有引起对肥胖的重视。这样的情况造成几种结果:一是肥胖病名不副实。任何的科室都可以轻易将肥胖病诊断为自己专科的疾病,如见到肥胖病患者血糖升高,就考虑糖尿病;见到慢性腹泻就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实际上,这些病症与肥胖病患者的体重和脂肪密切相关。二是专科竞争让肥胖病专业医师没有阵地。从事肥胖病的临床医师常常会因为自己研究疾病的归属问题而处于被动,没有专门的病房、门诊,只能让这类疾病以其他的症状出现从而归属于其他的学科。

    并发症的发生,往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我们经常见到很多疾病缠身的胖人,不仅时刻受到各种不舒服症状的困扰,而且要服用降血脂药、扩血管药、降压药等,常年不断地吃药、输液、打针,时间久了,就很容易破坏掉自身的免疫功能,变得更容易得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患者,只要及时有效地采取减肥的方式,很多其他并发症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者消失。据国外学者研究,在合并肥胖的舒张压正常高值患者中进行干预研究,随访6个月、18个月、6年时,血压下降幅度由37/27毫米汞柱逐渐降至18/13毫米汞柱、13/09毫米汞柱;随访至7年,生活方式干预的减重效应消失,但高血压发病率仍有明显下降。一项汇总了25项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体重下降1千克,血压可下降105/092毫米汞柱。

    值得一提的是,肥胖还常常为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表现为自卑、自信心不足、焦虑、抑郁等,从而不热心于社会活动,影响性格塑造。

    三、人生肥胖易感期

    (一)婴幼儿期

    婴幼儿期营养过度,且不易引起注意,“胖娃娃可爱”的传统思想为这些孩子打下了成年肥胖的基础。因为婴幼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可表现为“婴儿肥”。这时期各个组织脏器的成长都以细胞数量的增加为主,包括脂肪组织。该期的过度喂养,可促使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大大超过非肥胖幼儿,为成年后以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为主的肥胖病的发生打下了基础。另外,从小养成食量大的习惯,促使胃肠道功能活动也相应增强,胃排空加快,易饿,多食,逐渐使肥胖加重,也是儿童期肥胖的原因之一。

    这个时期以脂肪细胞数量增加为主,主要原因是摄食过多,特别是糖和零食,易造成热量过多,脂肪堆积。

    (二)儿童期(5~10岁)

    这个时期主要以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为主,同时也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多。

    婴儿期和儿童期增加的脂肪细胞数,以后在人的一生中都不会减少。因此,这个时期迅速肥胖的人,日后就可能成为高度肥胖者。因此,对于此时期的孩子,必须引起重视,改变观念,要防患于未然。

    (三)青春发育期(10~20岁)

    由于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在第二性征发育成熟的过程中,整个骨骼、肌肉和脂肪组织也有相应增长,如此时存在营养过度,也可发生肥胖。

    (四)中年期(30~50岁)

    “发福”是中年期肥胖的最恰当、温馨的描述。发福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吃得不科学;二是运动量减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工作环境的改善,男性可能在参加工作后(30岁左右)进入发胖期,其发胖很大程度与饮食有关,伴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开始了职业时代,工作收入保证了自己的营养,加之岗位应酬多、摄入高脂饮食多、业余运动少,就很容易发胖。如果继续保持高营养的生活和紧张无运动的工作状态,发胖程度会继续加重一直延续到后半生,尤其是在成家立业、生活稳定的状态下,更加容易发胖。而对于女性来讲,主要是妊娠、产后发福,不过随着现代女性对体型的关注,这一传统规律逐渐被打破,做了妈妈的也同样可以保持苗条身材。日常生活中,一般我们就会发现,那些爱好运动的、饮食规律或者偏素食的会延缓“发福”的进程。

    (五)老年期(50岁以上)

    由于性激素功能减退,新陈代谢率低,热量消耗少,脂肪分解减少,也容易让老人显得富态一些。不过此时的老人一般伴发骨质疏松的症状,从而导致看着肥胖但是体重不怎么增加的“表里不一”情况。

    四、肥胖与妇女

    (一)脂肪沉积与女性美

    女性与脂肪关系密切,脂肪对于女性来讲是把双刃剑,既可以因此而魅力无限,也可以因此而带来烦恼。我们知道,皮下组织内脂肪沉积是形成女性特有体形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皮下脂肪的沉积就塑造不出女性特有的美。在女性进入青春发育期之后,脂肪细胞活动更为活跃,脂肪在女性的乳房、腹部、臀部和大腿部位沉积加快。“女大十八变”,其中就有脂肪的功劳。一般情况下,女性的皮下脂肪层要比男性丰厚,特别是在乳房、腹部、臀部和大腿等地方分布更加明显。脂肪的恰当分布会给女性带来成熟之美,如果在局部堆积过度,就可以造成肥胖或者臃肿的感觉。

    (二)女性容易发胖的几个阶段

    1青春期

    女性在童年期基本上和男孩子没有很大的区别,肥胖发病率基本上和男孩持平。但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女孩会变得文静、贤淑,不爱活动,生长发育也渐渐缓慢。

    青春期是女性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的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女孩子伴随着月经的来潮,身体的发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与之伴随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女孩子食欲旺盛。当食物摄入大于消耗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肥胖现象。

    研究发现,女性青春期肥胖往往与女性月经初潮期出现的迟早有密切的关系,初潮早的女性一般都比初潮晚的女性更加肥胖一些,这可能与月经初潮时体内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导致体内脂肪的蓄积有一定的关系。脂肪的堆积给青春期女孩子带来了一个挑战,开始对脂肪敬而远之。随着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变得对自己的身体格外敏感,十分在意有人谈及身体肥胖,因此很多青春期女孩子选择采用节食的方式控制体重,保持苗条身段。如果方式不当,或者过度减肥,很容易发生月经失调、子宫发育不良、神经性畏食症等疾病。

    2妊娠期

    生儿育女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很深刻,对于孕妇的关心十分注意,尤其是孕期的营养。一方面是因为怀孕后激素影响,孕妇食欲变好,吃得多,脂肪堆积多;另一方面是家庭对孕妇的照顾更加细致入微,营养供给充足甚至过剩。而同时因为孕妇体重增加,活动量明显减少,消耗小,脂肪堆积更加明显。研究表明,伴随胎儿的不断增长,脂肪堆积也在孕妇臀部、背部、皮下悄然增加。有人认为,妊娠本身就具有促进体内脂肪蓄积和肥胖的倾向,多次人工流产或生产的女性,其发生肥胖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同龄女性的现实似乎间接证明了这一点。

    3产褥期

    分娩之后的妇女,在中国人眼里,可谓是家族正常传延后代的功臣。以前听说西方孕妇产后就要下床,这在中国人眼里不可思议,绝对是对孕妇的虐待。有些作品上讲,一些婆婆在媳妇产后不管不问,这往往被称为是邪恶的刻薄的化身,受到谴责。所以,产后大补也是中国女人的主要特征。大量滋补品、美味佳肴等刺激食欲,而又多卧床、少活动,不胖显然是不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就经常见到产妇一天吃十几顿饭、一天吃20多个鸡蛋的情况,这势必超越了产妇的吸纳能力,并会造成营养过剩,堆积在身,造成肥胖。

    4哺乳期

    为了增加营养,保证乳汁供应,吃得多很正常。妊娠和哺乳期肥胖的女性由于体内内分泌激素分泌的变化和怀孕、哺乳期体内需求增加,常常会自主或不自主的食欲大开。再加上我国传统的怀孕和坐月子期间多食、少动的习惯,使发生肥胖的可能性就更进一步增加了。需要提醒的是,这一阶段发生的肥胖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控制,许多人常常因此转变成为持续性肥胖。

    5多次妊娠

    一般都会看到,多次妊娠的,往往会造成腹部脂肪的增加,体态越来越丰满。现在因为计划生育的控制,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加上人们都对肥胖的厌恶,从而为产妇保持身材提供了机遇。现实中,很多妇女产后身材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

    6更年期及老年

    女性多余脂肪积累一般伴随着绝经期出现。女性停经后容易发生肥胖的原因,可能与绝经后机体内分泌激素分泌改变,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

    (1)内分泌激素分泌的改变:女性出现停经的症状,意味着女性卵巢功能已经到了衰退的地步。卵巢分泌雌激素减少,可以继发性出现下丘脑和垂体功能紊乱的情况,从而引起肥胖。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全部由雄激素衍生而来,而雄激素主要来自体内肾上腺髓质的分泌。在绝经之前,女人体内雌激素水平高,这时即使有多余的脂肪,一般也只积累在臀部和大腿上。绝经之后,女人的新陈代谢率以每10年下降4%~5%的速度递减,这时女人多余脂肪积累的部位上升到腰部和腹部,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由肥胖病导致的疾病的概率逐渐与男人持平。雌激素分泌减少,活动量减少,肥胖发生率很高。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代谢失常:绝经后女性很容易出现精神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现象,从而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失常而引起肥胖。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原因,目前认为还是与体内内分泌激素分泌的改变有关。

    (3)各种疾病症状引起的运动量减少:绝经后女性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出现全身疼痛、关节疼痛、心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导致患者无法保持绝经前日常活动的运动量而引起肥胖。

    (三)肥胖与妇女疾病

    1女人更容易肥胖,危害身体

    基于上面的分析,女人与脂肪、肥胖之间有很清楚的对应关系,女性更容易受到肥胖的困扰。一项大规模的健康检查报告分析指出,19岁以上接受体检的女性,每3个就有1个是隐藏性肥胖,她们体重也许正常,但体脂肪比例偏高,主要是缺乏运动,过了45岁后,体重超重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加之更年期的因素,隐藏性肥胖终于变成超重。

    2中心性肥胖的妇女在应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据《心身医学》杂志报道,中心性肥胖的妇女在应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

    3腹部过胖的60岁以上妇女发生动脉栓塞的危险高研究发现,腹部过胖的60岁以上妇女发生动脉栓塞的危险高于全身性肥胖或其他部位肥胖者,发生心脏病、中风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也增加。

    丹麦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心的Laszlo BTanko博士及其同事对1 365名60~85岁的妇女进行身体脂肪测量,扫描主动脉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表现——细小钙化斑,比较向心性肥胖和外周性肥胖(如手臂、髋部和臀部肥胖)妇女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在动脉壁,会使患者心肌梗死和中风危险增加。

    研究结果显示,腹部肥胖越明显的妇女其主动脉钙化程度越重,主动脉钙化较低的妇女通常仅是一般性肥胖。Tanko博士等由此认为向心性肥胖妇女更易患动脉粥样硬化,且向心性肥胖妇女已经发生心肌梗死的比例较高。

    4肥胖易造成不孕。

    做母亲是女人的梦想,但因为肥胖可能会让一些女性的母亲梦破灭。《澳大利亚高级护理》称,过胖或偏瘦的妇女激素分泌紊乱,排卵易受到影响导致不孕不育。阿德莱德大学妇科专家吉莉安·阿曼称:“体重过胖的妇女容易流产,极易患上妊娠糖尿病。如果夫妻双方都是胖人,他们成功怀孕的时间明显长于体重正常的夫妇,宝宝也容易出现问题。”现实生活中,肥胖妇女往往容易发生不孕。

    五、肥胖与儿童

    1儿童肥胖发病率居高不下,让人担忧

    肥胖已越来越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我们常发现,儿童存在着几种“恶习”——好吃肉食但不喜欢吃粗粮蔬菜、爱看电视不爱运动、爱喝饮料不喜欢喝白开水、爱吃垃圾食品不爱吃家庭三餐,这种不良的习惯既有儿童自身的喜好,很多时候也与家庭的娇生惯养密不可分。如此生活,造就了一大批体态肥胖的儿童。据中华医学会的统计,我国超重儿童的比例已超过10%,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近年调查显示,北京、上海等市小学生肥胖儿高达20%。

    肥胖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怎样帮助孩子远离肥胖困扰,成了父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儿童过胖比成人肥胖病还难治疗,因孩子肥胖,不但脂肪细胞增大,且其数目也不断增多。儿童期肥胖者可能为成年后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留下隐患。

    2肥胖严重影响儿童生活质量

    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是父母的理想。但是,当自己孩子因为肥胖备受歧视的时候,已经成为父母的心病和困扰。澳大利亚墨尔本默达克儿童研究所针对2 000名年龄在5~10岁的少年进行的儿童肥胖与生活质量关系之间的持续性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少年儿童的肥胖程度与其生活质量呈现出绝对的反比趋势——体形越胖,生活质量越低。由于肥胖,他们经常不能参加一些正常体态孩子的游戏,在学习的时候容易受到排斥、取笑,这都会伤及孩子的心灵,从而使其逃避与学生的交流,变得自卑心重、缺乏自信,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等,对今后融入社会造成障碍。

    一些研究还证实,肥胖婴儿学会走路比正常婴儿晚,而且因为关节部位负重过多,容易磨损而导致关节疼痛,发育成扁平足,膝内翻或外翻,以及髋关节内翻等畸形。肥胖可能导致少年儿童呼吸困难、气道炎症及气道反应性增高,更加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严重者甚至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睡后每次呼吸之间的间隔时间延长,造成缺氧,白天就会总是嗜睡,精神萎靡不振。

    3糖尿病青睐肥胖儿童

    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亚太区大会上,专家称,日本儿童2型糖尿病发病率平均每十年就翻一番,儿童2型糖尿病占儿童糖尿病总数的80%,远远高于1型糖尿病。我国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但临床上儿童2型糖尿病日益增多却是不争的事实。通过研究人们发现,这都是肥胖惹的祸。

    导致糖尿病年轻化趋势的根源就在于儿童肥胖病。研究认为,在肥胖儿童体内很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从而造成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性不足,导致出现糖尿病。但是因为儿童期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加上营养好,儿童糖尿病很容易因为发病隐匿而被家长忽视导致误诊误治。因此,有专家指出,对于体态丰满的儿童检测血糖水平十分必要。

    据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统计,该医院1982~1995年,儿童2型糖尿病的数量增长了10倍,且目前10~19岁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已经占到33%。而且,儿童糖尿病的类型与肥胖明显有关,2型糖尿病孩子的平均体质指数是5千克/米2±11千克/米2,而同龄的1型糖尿病孩子的平均体质指数仅仅是20千克/米2±08千克/米2。肥胖显然容易导致儿童2型糖尿病。

    4肥胖诱导儿童性早熟

    专家认为美国儿童肥胖病发生率的增长促进了儿童的早熟。《美国公共卫生杂志》报道,美国的黑人女孩和西班牙裔女孩青春期开始的年龄明显早于白人和亚裔女孩,同时超重的发生率也高。这一发现说明:美国儿童肥胖发生率的增加与青春期年龄的提前密切相关。对6 500名少女健康资料的研究发现,黑人女孩与白人女孩相比,月经初潮在11岁之前的可能性高55%,而西班牙裔女孩要比白人女孩高76%。亚裔女孩发生早熟的可能性最小,她们与白人女孩相比,在14岁或14岁以上进入青春期的可能性高65%。分析认为,这些现象和女孩的体重有关。月经初潮在11岁之前的女孩中有40%超重,而在11岁之后月经初潮的女孩中超重的比例是25%。

    另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肥胖也是儿童患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的独立危险因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