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文章在语言运用上的方法特点;
领悟文章蕴含的人生道理;
学习运用精美语言叙述事件,揭示哲理。
两名大学生选自《心灵驿站》,京华出版社,2004年7月。
佚名
两个学生,大学同班,由于家境不好,都对父母供养自己读书抱有感激之情。一个认为,应好好学习,争取各科第一;一个认为,应打工挣钱,力争减轻父母负担。
第一个学生,每天一早第一个走进教室,每晚最后一个离开。他的笔记也是全班做得最全面最工整的一个。老师非常喜欢他,让他做了学习委员。
星期天,他也从不像其他的学生那样出去郊游、逛街,他认为那样对不起良心。为了多学点东西,也为了走向社会能找个好工作,课余时间,他选修了心理学、逻辑学、公共关系学等专业之外的学科,一有空,就到图书馆翻资料、做笔记。由于他勤奋好学,成绩突出,他几乎获得了学校设定的每一项荣誉。每当他把这些成绩写信告诉父母,父母心里也总是涌起无限的安慰和满足,他们为有这样懂事的孩子而骄傲,他们认为再苦再累都值得。
第二个学生很让父母担心,有几次他们甚至想断了他的学业,因为他们省吃俭用供他上学,他不仅没考过一次好成绩,有一次还挂了“红灯”。更可气的是,军训一结束,他竟干了一件让父母丢脸的事——低三下四地到各学生宿舍收购军训服,然后倒卖给小商小贩。这一次他虽然赚了两个月的生活费,却让父母整整不舒服了一学期。最让两位老人不能容忍的是,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竟写信来说,以后再不要他们的钱了。接信后两位老人的心简直都伤透了,这个孩子竟是这样不听话,以断绝和父母的经济往来抗议父母的苦心劝告,最后得知儿子是因策划一种“高考文化衫”赚了钱,心里才稍稍安慰了些。不过他们已不再对他寄什么希望,他们想,他学不好,将来找不到工作,那是他自作自受。
大学毕业那年,许多学生忙着寄求职信,参加人才市场,只有第二个无动于衷[无动于衷]衷:内心。内心毫无触动,因为这时他私下已是一个公司的老板。最具戏剧性的是,在他公司转来的求职信中,竟有好几位是他的同班同学,其中就包括那位学习最好的学生。
这两位大学生的经历令人感慨万千。第一位规规矩矩考高分的大学生,毕业后要去辛辛苦苦找工作;第二位“离经叛道”的大学生在别人找工作时已是一个公司的老板。这样对比鲜明的行动和反差强烈的结果不禁使我们掩卷沉思:生活中,一些必需的才能和智慧是学校的课堂教育不能给予我们的,这种才能和智慧需要我们去着意培养和锻炼。文章语言运用准确、朴素自然的叙述中蕴含着触动人心的哲理。
1这两位大学生的做法截然不同,你更赞赏哪一位的做法?为什么?
2找出第三段和第四段中两位大学生分别做了些什么?
3设想那位学习最好的大学生在求职时遇到当年的同学,现在的公司老板,他会怎么想?
“准确”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点之一,运用准确的语言能够明晰而恰当地叙事、表情、达意。
唐家寺的雨伞选自《文苑》,文苑杂志社。
秦文
民国初,一个商人在外多年苦心经营,终于攒下了大宗财富,准备告老还乡,结束半生的漂泊辛苦,回家与妻儿团聚,置田购房,安度晚年。
当时时局动荡,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一身灰布衣衫,一双布底鞋,扮做一个风餐露宿的行路人。商人把所有的钱买做玉器,有道是黄金有价玉无价,他特制一把竹柄油纸伞,将粗大的竹柄关节全部打通,把珠宝玉器全部放入,身藏万贯家私,却貌似贫寒之士,轻轻松松地上路了。
果然好计谋!行路多日,无人打扰,这天中午就到了唐家寺。这天下着小雨,他来到了一个小面馆,煮了一碗面,面香喷喷的,吃饱之后,倦意涌了上来,外面又下着小雨,他不觉双手撑腮,打了一个盹。
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天已黑了,揉揉眼,猛然发现油纸伞已不见踪迹,一阵冷汗冒了出来——这把伞可是他的身家性命呵。
但商人沉着冷静,他声色不露,仔细分析:他手里的小包袱完好无损,并没有人专门行窃,一定是有人只顾自己方便,顺手牵羊取走了自己的雨伞。
沉吟片刻,商人有了主意。他叫来掌柜的,说自己看中了这个小镇,请帮忙租个房子。
商人说,自己身无他技,唯会修伞而已,想在交通要道上租个小房子。
他待人和气,心灵手巧,很有人缘,人们都愿把伞拿给他修理,谁也不知道这个小小手艺人其实是腰缠万贯的富商,谁也不知道他每天谦和的笑脸掩蔽着一颗紧张焦灼的心。他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等待那把油纸雨伞的出现,经过他的手的伞成千上万,却唯独没有他等待的那一把。
一天他接了一把破旧的伞,主人漫不经心地说:“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伞值不了几个钱,反倒要花不少钱去修。”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自己的那把破伞怕是破得不能再修了,商人又想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过往的行人看到一条新鲜的广告:油纸雨伞以旧换新,人们纷纷询问,得到肯定答复后,消息立时传开了。不久,来了一个中年人,腋下夹着一把油纸伞,恰是商人心系魂萦[心系魂萦(xīn xì hún yíng)]形容内心极为牵挂。的那把伞。
商人仍不动声色地收下破雨伞,犀利[犀利(xī lì)](言语、眺等)锐利。的眼光一扫,就查到伞柄封处完好无缺。
他转身在店里挑了一把最好的雨伞给中年人,然后徐徐关了店门。
打开伞柄,商人看到了他的全部玉器,他瘫坐在地上,半日无语。第二天,修伞的小店很晚没开门,一问,已是人去屋空,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了。再以后,这个故事流传开来,当地人恍然大悟,赞叹着商人的沉着、冷静、睿智和大气。
好一个了不得的商人!读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继而为商人的沉着而感叹佩服,为他的睿智而拍案叫绝。是啊,危难时刻的沉着冷静极难得,解决危难的睿智大气更难得!文章语言生动,故事扣人心弦。
1你认为文章什么地方写得最为生动?说说原因。
2商人发现油纸伞不见后能够沉着冷静,终于收回雨伞找回了全部财宝后却“瘫坐在地上,半日无语”,这是为什么?
3为了能找回自己藏有财宝的那把伞,商人想出了两个点子:一、修伞;二、以旧换新。你有什么更好的计谋吗?
“生动”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生动的语言能够增添文采,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一条漂亮鱼的梦想选自《心灵驿站》,京华出版社,2004年7月。
佚名
一条鱼,生活在大海里,总感到没有意思,一心想找个机会离开大海。一天,它被渔夫打捞上来,高兴得在网里摇头摆尾,“这回可好啦!总算逃出了苦海,可以自由呼吸了。”它乐得直蹦高……
它蹦得的确很高。当听到渔夫与他儿子议论着用什么方法将它烹饪的时候,它重重地摔了下来,很严重,它晕了。
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竟仍在水中。一口破旧的水缸里,它那身漂亮的斑纹救了它。渔夫决定将它养下来,少吃一条鱼实在无所谓,何况它是一条多么美丽的鱼呀!
鱼欢畅地游来游去,在那只破水缸里。缸很小,太小了,可它仍不停下。一口水缸,和一条漂亮的鱼,快乐的鱼。
每天,渔夫总会在水缸里放一些鱼虫,鱼很高兴,不停晃动身子,展示漂亮的服饰,讨渔夫欢喜。渔夫真的乐了,又撒下一大把,鱼大口地吃,累了可以停下打个盹。鱼儿开始庆幸自己的美妙命运,庆幸现在的生活,庆幸自己一身的花衣,想到当初在海中,每天不得不自己出去寻找食物,还得时时提防天敌的突然袭击,那些朋友已可能几天没有东西吃了,也可能已成了他人腹中之物,想到这里,它大口咽下一群鱼虫,自言自语道:“这才是生活。”
在它眼中,这分明是一条漂亮鱼应得的待遇。
日子一天天地过,鱼儿一天一天地游,似乎有些厌倦,便再也不愿回到海里了,“我是一条漂亮鱼。”它总这么对自己说。
渔夫要出海了,这次可是出远海,十天半月不回家,留下儿子一人,第一次,鱼没有按时吃到鱼虫,第二天依然没有吃到。他开始抱怨渔夫儿子这样怠慢一条漂亮鱼。第三天,它渐渐支持不住,饿得发慌,想到在海中,十天找不到食物,它依然行动敏捷,现在身子是发了福,游水的本领已大不如前了。第四天,终于有吃的了,不是鱼虫,而是渔夫儿子吃剩的残羹[残羹(cán gěng)]指吃剩下的菜汤。顾不上嫌弃,鱼大嚼起来。它实在不行了。渔夫儿子总是隔三差五地送些残羹。鱼儿抱怨不停。
终于,消息传来,渔夫出海遇难了。渔夫儿子收拾了东西搬走了。什么都带上,只忘了那条漂亮的鱼。鱼在缸里大喊:“嗨!带上我,别丢下我!”没人理它。
四周静悄悄,只剩下一口破水缸,破水缸里有一条漂亮鱼。鱼很悲伤。想到昔日渔夫待它实在不薄,现在却遇难身亡,它十分悲伤。想到自己今后,恐怕会无人照顾,困于水缸了。
鱼抱怨,抱怨水缸太小,抱怨伙食太差,抱怨渔夫儿子对它无礼,抱怨渔夫轻易出海,甚至抱怨它决意离开大海时伙伴们为何不加劝阻,抱怨它所认识的一切,只忘了抱怨它自己。
它又开始幻想。一个富商路过此处,发现一条漂亮鱼,于是把它小心地收好,养在家中的大水塘,每天都有可口的鱼虫……
太阳升起来了,四周静悄悄,只剩下一口破水缸,一条漂亮的鱼,死鱼。
真的,很漂亮。
真可惜啊!一条那么漂亮的鱼却死掉了。它看似是死于饥饿,细想起来,其实是死于自己的爱慕虚荣和懒惰。鱼儿的经历告诉我们:人必须在属于自己的天空翱翔,否则非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还会迷失了自我,被生活无情地淘汰。文章借助鱼儿的故事来讲哲理,语言形象,故事耐人寻味。
1这则寓言故事明为写鱼,实则写人。这种写作手法叫做()。
A借物喻人B以小见大C渲染夸张
2鱼儿在渔夫儿子丢下它后不停地抱怨,抱怨命运,抱怨渔夫父子,抱怨伙伴,这种做法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叫做。
3故事的结尾为什么用一个简短而醒目的段落来强调鱼儿的漂亮?
“形象”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点之一,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浅显易懂,富有生活的情趣。
功夫不负苦心人选自《心灵驿站》,京华出版社,2004年7月。
佚名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金。然而,他始终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不断吸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一生中,画风至少变了五次!即使他已80高龄,还每日挥毫不已。有时,来了客人或身体不适,不能作画,过后也一定补画,正因为齐白石在成功之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了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生物遗传工程着名专家童第周17岁那年考入宁波师范学校的预科班,第二年后,他又考入一所教会中学。这所中学对数理化英语课的要求很严格,而这几门功课童第周的基础最差,有的课甚至根本没学过。当时有人讥笑他说:我保证你不出3个月就得回家种地。果不其然,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他的总平均成绩是45分,按学校规定,总平均成绩不及格的人必须退学或降级。
童第周本来比同班同学的年龄大好几岁,再降一级怎么行呢?他硬着头皮去央求校长,校长最后勉强答应让他试读半年。自此童第周每天天不亮就悄悄爬起来在路灯下朗读英语;晚上,熄灯的铃声响了,别人睡下后,他又悄悄地来到校园的路灯下,复习当天的课程。监学被他的顽强的学习毅力打动了,破例地允许他在学校熄灯铃打过以后在路灯下学习。就这样,童第周赢得了时间,赢得了学习上的突飞猛进。第二学期的考试成绩公布了:他的总平均分超过了70分,几何还考了个百分。
童第周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在28岁那年终于以复旦大学生物系高材生的优异成绩留学比利时。
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他嫌自己记忆力不强,为了做到博闻强记,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重新抄写,像这样要抄它六七次直到能背诵时,方才作罢。由于经常抄写,他右手握笔管的地方长成了老茧。冬天手指开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好几次才能屈伸。后来他把自己的书房叫做“七录斋”。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终于使他成为明末着名的文学家。张溥写作思路敏捷,各个地方的人向他索取诗文,他从来不打草稿,都是当着来客的面,一挥而就,因此,名噪一时[名噪一时]名声在当时广为传扬。
梅兰芳在刚学戏的时候,面对一个很不利的条件——眼皮下垂,迎风流泪眼珠转动不灵活。“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轻巧的笑流动在嘴角,那黑白分明的眼儿多么美好。形容女子美丽,唱旦角的眼睛不好,那还成吗?亲戚朋友为他顾虑,他自己也常发愁。后来,他偶然发现观察飞翔的鸽子可以使眼珠变灵活,于是他每天一早起来就放鸽子高飞,盯着它们一直飞到天际、云头,并仔细地辨认哪只是别人的,哪只是自家的,终于练就了舞台上那一双神光四射、精气内涵的秀目。
对许多人来说,笨鸟先飞或许是个很好的例子。只要多付出,不怕苦,一样可以做得很好,或许只是时间长了点罢了。
木匠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金;降级生成为高材生,留学海外;记忆力差的书生成为着名文学家,写文章一挥而就;眼睛下垂眼珠木呆的戏童成为着名京剧艺术家,备受赞誉……这神奇的变化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为成功而做出的努力与行动。蕴含着这个道理的名言警句我们诵记得太多太多了,就让我们再次在心头铭刻这句话吧:功夫不负苦心人!文章恰当运用了成语典故,语言精练,含义深刻。
1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成语,你能找出来并说出它们的含意吗?
2文中运用了“七录斋”的由来这一典故,请你给别人讲一讲这个典故。
3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至少两个“功夫不负苦心人”的故事,每个故事不超出50字。
恰当运用成语、典故,能使文章语言精练文雅,意蕴深远。
幸福站立在苦难中选自《读者》,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21期。
雪儿
4岁的时候,她从炕上摔下来,脖子陷进胸腔里。从此,她的下颌[下颌(xià hé)]下巴。总被推出30度,她只能抬头。
上学了,同学笑她。她哭过。
勉强读到高考了,没有学院能要她,她只有放弃。她哭过。
回乡下学插秧吧,可是为了把那秧苗插进田里,她必须把腰弯了再弯,脸几乎都快扣到膝盖了,才能让眼睛找对那个角度。她哭过。
她哭的时候跟别人哭的时候不一样。别人需要低下头来,用毛巾擦眼泪。她擦眼泪的样子很滑稽,把头扬着,手高举着毛巾。在脸上擦过去的那一个手势,不像在拭去让人同情的忧伤,倒像轻轻挽起照在脸上的阳光。
后来,她学会了电脑。她学会了写诗。她的诗到处是高天与飞鸟的痕迹。
再后来,她有一份工作,那份工作是为许多诗人、作家策划出版图书。她成了一位非常受欢迎的出版社编辑。
她被人当做传奇。
她抬着头,微笑着说:“其实我非常感谢命运给我的这颗永远不会低下的头。”
因为抬头成了习惯,所以上小学时,她看黑板就不必像别的同学那样因为抬头觉得脖子酸痛。
因为只能抬头,所以好像乡下姐妹们一样俯身大地练习播种就变得非常困难,但她正是因此看到了更辽远的天空。不能行走,便必须飞翔。
因为只能抬头,所以她哭泣的样子,显得那样神圣,于是她在哭泣的时候,天上的神在她的眼泪里也放进了阳光。
因为只能抬头,所以她的视线永远向上、向上。
……
她把手放在额上,再一次轻轻地拭去眼泪——不,是轻轻挽起阳光——她说,无法低头,便不得不昂首;只能抬头,就永远不再想屈服!不能改变的是苦难本身,而能够享受的,却是在苦难中挣扎着站起来的双倍的幸福!
“她”的经历,的确令人感慨。一个脖子患有残疾的女孩,同学们都嘲笑她高抬着下颌的样子,而她却把“只能抬头”当成命运的赠与,她看得很远,飞得很高,所以她的世界里阳光分外明媚!文章运用了生动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她的诗到处是高天与飞鸟的痕迹”,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文章运用了段落排比,试说一说这样写的长处,并再仿写一至两段。
3文中有许多生动感人、富含哲理的句子,摘抄下来作为语言的积累。
恰当运用修辞,能使文章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文章要借助于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展现,好的语言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怎样才能使语言准确、生动、形象起来呢?归纳本单元文章,我们可以掌握几种关于语言运用的特点和方法:
1“准确”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点之一。运用准确的语言能够明晰而恰当地叙事、表情达意,如《两名大学生》。
2“生动”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生动的语言能够增添文采,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如《唐家寺的雨伞》。
3“形象”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点之一。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浅显易懂,富有生活的情趣,如《一条漂亮鱼的梦想》。
4恰当运用成语典故,能使文章语言精练文雅,意蕴深远,如《功夫不负苦心人》。
5恰当运用修辞,能使文章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如《幸福站立在苦难中》。
还应注意的是:平时要留心收集优美的语言,做好摘抄积累的工作,莫等“书到用时方恨少”,同时要多练笔,多运用你的积累,方能“下笔如有神”。
1如果你正品味着失败的苦涩,你应当为自己坚持一路走来而感到自豪。奋斗的过程最美——重在参与。
2如果你正体验着成功的喜悦,你会发现收获的果实是那般甜美——我摘到了金苹果。
3如果你正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干涸的沙漠中,要坚信走下去你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我看到了远方的美景。
4你今天的懒惰会引出明天的懊悔,你今天的勤奋会换来明天的欣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5江海是积小河而成,高山是积小石而成,远途是积小步而成——成功从小事做起。
仔细思考,你的感悟一定还有很多。
1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回忆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是不是做过令你懊悔的事,结果怎样?请你把这件事及感悟完整地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每个人在生活中取得点滴的成功,都需要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请结合你的实际经历,把题目“我终于”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来表现中心;不少于600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