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记者-曝出走私飞机的惊天黑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老徐几年前在家乡城市当交警时,一个朋友曾托他帮过一个忙。那是朋友的一位朋友从省城来办事,所驾车辆在老徐管辖的区域,为避让横穿公路的行人,一盘子打过去撞了老乡的一头牛。牛的主人当场开价三千索赔,并马上聚拢一大群人将肇事车扣下。受托后老徐和辖区交警一同找到老乡,经过一番说服工作,很快处理好这起事故,赔了老乡一千二百元钱。省城那位姓孙的朋友临走时十分感激,给老徐留下一张名片,希望老徐有机会去省城时跟他联系。

    《毒血旺》系列报道后休整期间,老徐突然想起几年前帮过忙的那位姓孙的朋友,便找出名片,按上面的联系方式拨了个电话,幸喜号码未变,一拨就通。电话那端,已是省城一家化工公司老总的孙总十分激动欣喜,他告诉老徐自己正在广州出差,大概要在那边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不过,他又告诉老徐,自己有个弟弟也在省城,是一名律师,老徐若有什么难处,尽管打电话找他帮助。挂断与孙总的通话,半小时后,老徐正躺在沙发上读一本休闲杂志,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一接听,来电人自称是孙总的弟弟孙律师,他说想代替出差的孙总答谢老徐当年帮忙的那份情意。电话里寒暄几句,孙律师同老徐约定了见面的地点。

    老徐打电话问外出的青紫,愿不愿意一同赴约。青紫说:“那当然好鱲,多个朋友多条路,再说他还是个律师呢。”

    老徐跟青紫在约定的王朝酒家会合后,刚泡好茶喝了不到五分钟,孙律师就开着一辆红色的2000型桑塔纳轿车赶到,又是一番寒暄后坐定,喝茶闲聊起来。

    孙律师称赞老徐说:“徐大哥弃警经商,尔后又弃商从事记者职业,精神可嘉,亦十分难得。”

    孙律师、青紫老师和老徐三人一交谈就很投缘。聊了一阵,孙律师起身去安排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征求青紫和老徐的意见后,又点了一瓶红葡萄酒。在后来的饮酒闲聊中,孙律师无意中提起一个话题,引起了青紫和老徐的格外兴趣。孙律师讲,有一家省政府直属企业的航空公司因牵涉走私飞机,其老总杜某被公安机关查处,拘押一年多一直没有公开审判。青紫当即问孙律师,你怎么会了解这些情况,我们怎么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孙律师沉吟了一下,说:“我曾是杜某的私人法律顾问。杜某他们走私飞机的所有内幕我都一清二楚,并保存有文字材料。”对重大新闻题材十分敏感的青紫当即向孙律师表示:“这可是不得了的重大新闻题材,我想回去找老总请示汇报一下,争取把它报道出来,希望孙律师能尽力帮忙,给我们提供一些材料。”孙律师考虑了一番说:“老徐以前曾经豪爽地帮助过我哥哥,我回报一下也是应该的。但这事你们一定要把握好,因为这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弄得不好反而会惹上麻烦。”

    结束了这顿愉快而又颇有收获的晚餐后,青紫当即向老徐提议,马上赶回报社,找老总商量这个题材。青紫还跟老徐开玩笑说:“哥们儿,你的运气就是好嘛,毒血旺事件方唱罢,还没清闲几天,走私飞机的黑幕又将登场。看来,不枉与君相识一场!”

    报社老总听了青紫老徐的汇报,当即认定这是个大题材;同时考虑到采访难度和所牵涉各方面利害关系,便反复叮嘱要拿稳,材料要详实,报道要客观,采访要深入,不能有半点差错被人抓住。最后说:“你俩都是老手了,我相信你们,尽可以放心去干!”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间,老徐他们根据孙律师提供的足有十多公分厚的材料,分别深入采访了几家相关单位。通过孙律师提供的材料和采访了解到,这家航空公司利用国家民航总局同意从俄罗斯引进两架飞机“湿租”的批文,利用假合同、假发票、诱使深圳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出资一千万美元,逃避海关监管,从俄罗斯将两架“图—154”飞机走私到国内。后来,航空公司领导换届,六十一岁的总经理杜某卸任,此时,一份厚达一百二十八页的检举材料分别寄至省人民检察院、省纪委、海关和国家海关总署,杜某等人走私飞机的惊天黑幕才得以查处,其后,杜某被国家机关逮捕。

    很是忙碌了一段时间后,老徐和青紫共同合作的特稿《走私飞机飞出惊天黑幕》终于见报。为了维护文章的独特影响和新闻性,报社特意在刊登文章的同时,在同版显著位置发表特别声明:任何媒体未经本报及作者同意,不得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责任。但文章见报后,全国上百家大型媒体甘冒“依法追究责任”的风险进行了转载。后来,老徐在回忆全国上百家媒体未经其许可转载这篇文章时,开玩笑说:“早晓得当时就该请孙律师帮忙打官司,一家家地告,一家家地索赔。那样下来,也许早就成了百万富翁。”

    文章见报后还有个笑话。当时,老徐他们那家报纸在省城报纸行业中,发行量和影响力排在第三位,与之竞争非常激烈的第四位是一份《商务早报》。就是这样一份死对头的报纸,竟在半个多月后,在其《国内新闻》重要版面的重要位置,全文从北方一家报纸转载了老徐他们这篇文章。见自己的文章像宝贝似的被媒体反复转载,老徐戏谑地说:“我的文章竟然出口转内销,被同城兄弟报纸转载,真让我有点飘飘然了。”

    兴奋、高兴之时,老徐和青紫也同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文章见报后的第三天,老徐到郊县采访途中,突然接到报社老总亲自打来的电话,要他迅速返回报社,“省检察部门来人要了解这篇文章的采访经过和材料来源”。

    早在文章未刊发之前,考虑到见报后可能引发的“地震波”,老徐就做好了自保的准备。手中所有的材料,老徐都分别复印三份,一份带在身边,一份寄到老家父母处,还有一份留在一个可靠的朋友处,以防不测。

    回到报社,老总让老徐单独会见检察院来人,解答有关采访的所有问题、细节。由于早有所备,检察院来人看完老徐手中的全部材料后,打道回府。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由于文章中直接点到远在北京的一名“高官”,其部下在检察院的人刚离开报社后,又上门兴师问罪。老总依然是叫来老徐去应对。老徐手中掌握着充分的材料,虽然说得脱走得脱,但报社却未能抵挡住其强大的压力,老总特批在报纸上让出一块不小的版面,仍由始作俑者的老徐捉刀,写了一篇褒扬“高官”下属企业的文采飞扬的文章免费刊登,才平息了这又一场风波。

    各路诸侯散尽,各方风波平息之后,老总依然在报社编前会上对老徐和青紫的这篇文章进行了表扬,并又重奖四千元,以资鼓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