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仙记-先进的管理模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温州这个地方,停电是经常的,不仅夏天停,冬天也停。现在还这样,经常的检修,经常的要求错峰,给人的印象是,电这个东西永远是不够的。有一次听新闻说,美国一个什么城市因故停电,还招来了民众的抗议,还说,是34年来的第一次,我就很唏嘘,心想,34年才停一次,还抗议什么,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因为白天停电,我的那个厂多数时间都是做夜班。我们做的是装搭,搭的是一种叫作“测厚仪”的东西。装搭女工多,女工多就会有很多问题,比如夜间下班回家,就涉及到安全问题。那时候的晚上,八点钟就没有人了,路上经常有涌来涌去的人在打群架,拐弯抹角的地方,偶尔还会站着个“露阳癖”者,大衣裹着裸身,看见女人走近,哗地打开,引得女人一片慌叫。光是这个问题,我就成了女工们的依靠。她们下了班,收拾好,一群人都等在传达室里。等什么?等和男工友一起走,当然主要还是等我,因为在这条路上,我还算一块招牌,还是有些用的。多年以后,我碰到一对老工友,他们已经是甜蜜的一家了,我问他们是什么时候好上的?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当年下班走夜路的时候。你看,走夜路都可以走成夫妻,可见我当时在女工当中也是很有优势的。我会经常地和她们开玩笑,你们要是不听话,夜路你自己走,我不陪了,不是吓她们,还真的有用。

    夜晚的厂里,灯火通明。装搭的车间里,女工们整齐地坐在桌前,窸窸窣窣。但是,我会经常发现,装搭桌前会像掉了牙似的缺人。问她们到哪里去了?有说天热,换衣服去了。有说内急,到厕所去了。都是些不可告人、不可查看的内容。后来等等不来,或是缺的人愈加地多了,才知道,她们是嫌不忙、嫌无聊跑外面信耶稣去了。那时候社会没有娱乐,没有练歌厅,没有游戏室,能跑去信耶稣的,算比较自律的了。

    厂对面的弄堂里,有一个聚会点,我去找人的时候,见过那地方,很简陋很简单,小小的一间平房,挤了二十多个青年男女,翘首凝神,虔诚地聆听来自天国的福音。

    我家里祖母信教,她有一个优雅而良好的习惯,每天下午三点,站在桌前朗读《圣经》。我小时候跟她去做礼拜的地方,都是温州几个响当当的去处——兴文里的柯医师家,他是英国回来的外科大夫,这让人觉得他讲的道也特别正宗;还有就是府前街的银林牧师家,他养羊,且家里还有个“施洗池”,我每次看见他,总觉得他就是耶稣的某一个门徒。所以,我对耶稣这一领域的知识,也是略知一二的。我心里想,我如果也参加女工的聚会,不就和她们打成一片了吗?我又想,我要是能给她们讲讲道,不就可以影响她们了吗?这样对我的管理大有好处。于是,我就去那个聚会点对他们说,我也可以在这里讲讲道。西山这边的聚会点不像城里的点那么正规,水也不是很深,听说我愿意过来讲道,都很高兴,就同意了。

    那几天,我有空就在家里做准备,机会难得,我得一炮打响。我知道我的讲道和一般的讲道不一样,不仅仅只是个讲道,我还有我的任务,主要是征服女工,把她们争取过来。

    我家里有许多“培灵讲道”的书,那不是《圣经》,而是一些牧师们编的教义,是牧师们互相勉励用的,也是给有资历的信徒学习用的。我祖母宝贝一样收集了不少,我就选取了其中的一篇,是一位林牧师早年在厦门讲过的,我把它重新整理了一下,做了笔记。那天我在她们的聚会点里讲得声情并茂。开始领大家唱一首赞美诗:想主在十字架鲜血淋淋,满身受了伤痕刺痛我心,主爱长阔高深,引我归向父神……接着我开始讲道,我讲的题目是《我们愿意见耶稣》,引的是《新约》约翰福音十二章的故事,说,那时,上来过节礼拜的人中有几个希利尼人,他们来见加利利伯赛大的腓力,求他说,先生,我们愿意见耶稣。我把主题落在“愿意”上,愿意是一个人心底最初生发出来的,虔诚就在这一句句话里展开……结束时还领着大家做了一段祷告,不是马太福音六章那段“通用”的,而强调和恳求“十字架竖在这个屋顶上面”,一切都是按照城里的规格,新颖而别致。她们什么时候听过这样正规的讲道?她们听得如痴如醉,完了,就吧嗒吧嗒地跟我回厂里去了。

    这事的结果还用再说吗?可想而知。如果说管理男工我用的是“经济模式”,那对于女工,我是在意识形态上下功夫。当然,我没有把工厂变成聚会点,这个尺度我还是能把握住的。

    我祖母1979年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多一点点。她留下的那些书我现在仍珍藏着,《圣经》是我经常会拿出来翻一翻的一本书之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