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文集-卷十(3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又一篇交待材料:王二和陈清扬迁居,夜间出发,黎明时宿营。在早晨的雾气里拥抱着取暖,做起那件事。当时有一只老水牛在一边看着,后来那头牛叫了一声跑掉了。这篇材料里有足够多的细节。上级表示满意,让他继续交待。

    下一篇交待材料里说道他们到了山上一个独居的麻风病人那里,这是一个小山沟,虽然安全,但雾气更重。他们俩在雾气里开荒时,王二向陈清扬求欢,说要“敦敦伟大友谊”,陈清扬问他是正着敦还是反着敦。王二把这件事写进了交待材料,上级让他解释什么叫做“敦敦伟大友谊”。他们就这样交待来,交待去;总也过不了关。后来,陈清扬对此厌倦了,自己写了一篇材料交上去,就过关了。王二不知道这篇材料里写的是什么。他很想知道。

    (四)

    时间:九十年代

    地点:北京

    时隔二十年,陈青扬在上海当医生,到北京来开会,在庙会上和王二不期而遇。两人决定重叙旧情,跑到饭店里开房间,因为男女同宿,饭店要求出示证件,陈清扬取出了七十年代的结婚证。这使王二很惭愧地想了起来,他们曾是夫妻,他把这一点都忘掉了。原来当年他们俩过了关以后,就登了记;因此有这张证件。然后,在房间里,两个人隔着很远坐着。有一种陌生的气氛。

    陈清扬说到她还保留着当年交待材料的副,说这些材料写得很有文采。由此又涉入写这些材料的内容。他们在山上住了很久,有一次想要去赶街。为此就化装起来,作当地人的装束。陈清扬扮作傣族姑娘,穿上了筒裙。因为没有穿惯,走起来很困难。走到沟沟坎坎就过不去,让王二背她。就这样走到街上,遇上了熟人。对方告诉他们,整他们的军代表已经调走了。这就成为两人回到农场的契机。

    陈王二人在写交待材料,因为过不了关,受到阶级敌人的待遇:白天在砖窑出砖,晚上随宣传队出动,和很多问题分子一样蹲在后台,等着被宣传队员押到台上去。陈清扬准备了一双破鞋,轮到他们时,就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这些回忆使陈王二人在饭店里变得亲近了,并且睡到了同一张床上。陈清扬不胜自豪地回忆道,她是当地斗过的破鞋中最漂亮的一个。

    再后来,陈清扬自己写了一篇交待材料交上去,他们就过关了。过关以后,两人结了婚,马上又离婚,然后各自东西。王二很想知道陈写了些什么,陈说到分手的时候告诉他。

    第二天早上,王二送陈清扬上车站。陈清扬说,那篇交待材料写的是在山上最后一天的事情。那一天他们从街子上回来,走在深山里。道路泥泞——在一段坡道上,王二扛着陈清扬往山上爬,忽然脚下滑动了。王用手里的枪支住地,奋力支撑住:此时陈又在他肩上乱动,要下来,情况十分危险……

    在火车站上,王与陈说起当时的情景:等到缓过起来,王就打了陈清扬的屁股,陈安静下来了。陈清扬说,这就是她交待的内容。这篇交待材料使保卫干部看了面红耳赤,要她重写,但她坚持说,这是实际情况,人家只好把它装进了档案袋。

    火车将要开动时,陈清扬说出了那篇交待材料的关键:在王二打了她以后,她爱上了王二。然后,火车开动,载着陈清扬远去。此后二人再没有见过面。

    (此篇为作者为拍电影所写的故事梗概)

    《东宫·西宫》的补充——形体与感觉

    原剧本1-4

    1、小史收到了阿兰寄来的书。他摩挲那本书的封面,叉开手指,手指微屈,用指尖轻触封面上的字。而这种手势原来是阿兰所独有的。过去,阿兰曾经用这种手法轻触小史的胸腔,因此,这种手势是小史最难忘的。

    2、那本书的封面是紫色的(同性恋色)。

    3、阿兰坐在长椅上。他把右手放在长椅上,做着同一手势,轻轻摩挲着长椅的板条。

    4、通过这些说明,赋予此手势以性的意义。此手势将在影片里多次出现。

    主要的叙述角度应该是阿兰。一个爱情故事做一个单元来处理。他和小史的事实际上是第一个爱情故事,后来中断了,最后又重续,成为最后一个。每个爱情故事都有一种基调。和小史的爱情故事,基调就如那本书。

    原剧本5-8

    阿兰的房间有一种设计出来的格调,有很鲜明的颜色对比。当他进入回忆,首先是进入了一幅静止的黑白画面。

    1、在阿兰房间周围有一些白色的帷幕。有一束白纱从天花板上垂下来,在我看来,这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但是它应该有流水似的质感。阿兰在怀念小史时,走近那束白纱,用指端轻轻地触及它。后来,他又把它轻轻地握在手里。

    2、在回忆(小史握住他的手腕,要给他戴上手铐)结束时,阿兰紧紧地攥住了那束白纱。

    原剧本9-12

    阿兰抚摸小史,以他那种轻柔的手势,从手臂开始。而小史读他的书时,只浏览了目录就回到了封面上,他把书放在玻璃板上,同时,长久地端详自己的手臂,仿佛那只手还在他手臂上摩挲。

    原剧本11

    阿兰说,是我把这一夜的浪漫情调破坏了。也许他应该说,他对自己不够忠诚。

    原剧本13-14

    东宫的门口应当有牌子,男厕,艰W·C,等等。但是它只是一间有隔板的房子。或者放上一个没有盖的木箱,作为便池的象征。因为真正的厕所实在是太脏了。

    原剧本15

    阿兰蹲在派出所的地下,他伸出手来,同时摩挲着教授和民工的手臂。教授把手臂往前伸,在他腿上弹了两下(就如餐桌上感谢别人斟酒),而民工带着厌恶的表情,把手缩回去了。

    教授离去时,阿兰对他做出了那个轻柔的手势。这使教授忘却了所受的屈辱,对阿兰做了一个吻的口形,然后出去。转瞬之间,他们的本来面目又暴露出来了。

    原剧本16-17

    阿兰蹲在地下,受到警察们的嘲笑。此时他看到了起初的、模糊的幻象:初春的树、残雪等等。这个幻象后来发展成了女贼西宫受辱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很重的水汽一女贼哈气成烟,衙役赤裸的身躯也在冒热气,这种冷和热的对比,是受羞辱、受摧残的象征。

    原剧本19

    阿兰说,同性恋是他生活的主题,这就意味着爱一个男人和被一个男人所爱,就是他此生期待的成就。

    原剧本20

    阿兰和小史对坐的场面变成了一张陈旧的黑白相片,旁白……

    原剧本21

    阿兰待在他那间房子里,地板上有一摊狼藉的蜡迹。在那个地方,有一支红色的蜡烛烧尽了,留下了类似花朵、肉冻似的痕迹,后来,在红蜡的中央又燃尽了一支白色的蜡烛,于是红白相间的蜡就留在了地板上。整个画面看起来叫人多少有点恶心,但又带有肉感的含义。阿兰把手指放到了蜡迹上。

    原剧本26

    公共汽车弹动手指,姿势和阿兰抚摸别人的手势很相像。此后,公共汽车在囚车门口的景象又缩成了一幅黑白的图像,旁白……

    原剧本28

    公共汽车去打苍蝇,就在此时,画面静止,成为黑白。

    原剧本29

    阿兰与公共汽车做爱,这是重要的一节。对于阿兰来说,这是对自己的不忠。因为他不仅是同性恋者,也属于受羞辱受摧残的一类。然而,他抵挡不住公共汽车的诱惑。因而,在做爱时,他表现出了痛苦的神情,而公共汽车则镇定如常。

    原剧本30

    阿兰说到自己的贱是天生的,把手放到了那团混合了的蜡上。

    阿兰儿时的回忆,结束在一幅静物上:一副手铐和一支警棍放在一起,闪烁着金属的光辉,整个色调是灰暗的。

    原剧本31-32

    第一个爱情故事。

    坦白自己的爱情和隐私一受羞辱,受摧残。阿兰和姓马的同学都有不自然的成分,臊得慌。

    阿兰在冥冥中看到那个女囚,被反锁着双手在河堤上行走。

    原剧本33-35

    第二个爱情故事对阿兰来说,主要说明了他自己像孤魂野鬼一样在世上飘荡。应该有种痛不欲生的气氛。

    原剧本36

    第三个爱情故事。内涵复杂。阿兰有种自爱自怜的感觉,后来完全地动情了。

    核心在于小学教师饱受摧残的大手。这双手看起来很粗暴。

    点菜的时候,菜单握在他的大手里。

    晚上在卧室里,他说,“你对我做什么都行”时,俯卧着,那双大手放在头顶上。后来,阿兰说,你对我做什么都行时,那双大手又顺着阿兰的腰肋抚摸下去。在做爱时,阿兰亲吻那双手。后来,他又把那双大手放到下身,快乐地呻吟一我想象这一幕里,阿兰像拜脚狂一样崇拜那双手。所以可以插入这样的场面,这双大手插入一堆白亮的绸缎之中,揉搓,撕裂。

    原剧本37

    第四个爱情故事,无声无语,但极度温柔。整件事发生在雨天里。和刘的故事要大大简化一首先是他和刘在一个公共场所见面,然后就和他一道出去,来到一个旅馆里,脱掉衣服走到卫生间里,在淋浴的喷头下做爱。刘是一个外地来的旅客吧。阿兰把手张开在瓷砖墙上,脸迎着喷头,呻吟,直至喷头里的水停掉。

    原剧本38

    衙役把女贼西宫锁在家里,这里有一面石墙,女贼西宫坐在地下,衙役把她的双手分锁在两个铁环上。后来,他又用双手捧起了她的脸。此时女贼的脸上漫无表情一假如有表情的话,就不成立为受屈辱、受摧残。

    原剧本39

    在讲述第五个爱情故事时,阿兰从极度的羞怯逐步转为狂热(或者说上劲)。最后他转为坚定。这种坚定看上去像是冷漠,因为他对自己会有什么结果已经无动于衷。

    原剧本42

    阿兰待在那间挂满白色帷幕西宫的房子里,长篇大论,说“它”常常是灰色的,皱巴巴、毫无光彩,就像生活一样。但是后来伸展开,带上了晚霞的颜色,或者说,像成熟的苹果一样,表面有一层透明的膜,光彩照人。然后又忽然打住了。

    读周建《没有极限的科学——关于相对论三大实验验证的历史反思》文稿的眉批

    请注意物理学家的工作态度。因为经典物理的完备,物理学家有一种对已有知识的崇拜,以天之骄子或上帝选民自居。经典物理的不完备妨碍他们享受自满自足的大快乐,是他们内心的痛苦。

    我知道一个例子是这样的:古埃及的人因为生活在平原地方,很早就相信地球是圆的。古希腊的人则生活在多山地区,一直不相信地球是圆的——你又怎知老一辈物理学家反对狭义相对论不是出于生活在低速世界中人的偏见呢。

    补充理论的出现本身就是有趣的事。实际上有渴望新理论的人,有希望保住旧理论的人。这是志趣的不同。

    这两种观点似太过分。似乎涉及到世界是否需要解释的问题。所谓观念,就是对世界的解释吧?

    也不能说完全有理。的确存在解释过度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没有任何解释的知识是不存在的。最起码这种知识我不会懂得。

    客观地说,这些实验手段是太可怜了。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谁也不能说将来的人有什么做不到的事。也许有天,人类有可能像今天摆布电磁场一样来摆布引力场……将来人能做些什么谁也说不准。但我同意广义相对论比实验手段超前得太远一些了。

    应该把实验受到的限制看作一时一事的事。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任何理论都等待经验验证。

    即使如你所述,一种理论难于验证和它本身不可验证是两事,这是一定要分清的。有一种命题本身就不可验证,是所谓先验的命题,广义相对论不是这样。

    图腾巫术不是这种东西。马林诺夫斯基(人类学家)有论述。这类东西里包含了对自然的恐惧、无奈,有种感性的东西。

    伪科学和科学是有区别的。伪科学包含了自欺欺人这种态度。诚实和虚伪是最本质的区别。

    那个时期的人对科学和艺术不做区分,把知识和道德不做区分。这种态度在现代已经不可行了。

    只记S-O型的转化似太简单,主观和客观不是简单一谈就清楚的。对人类只好发展这种最复杂的过程搞简单图示是最危险不过的了。

    涉及到心灵(mind)的实质,不是常数可以概括的。

    恐怕事情真的不像你说的这么简单。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没有述及,就是科学本身是在不计利害(不谋好处)地追求实现真理,还是直接谋求人本身的利益。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差异。从古希腊始,人有寻求知识如苏格拉底说知识等于美的说法,知识本身是目的,还是知识解决问题,目的在人的内心深处。这比主观些还是客观些带根本性。这不是实验可以验证的。

    说科学是二元的,态度能是二元的吗?

    我的观点是:人能够把追求知识本身看作目的,也就是古希腊文明的出现,这是带有一点偶然性的。整个人类从古希腊得益极多。

    这个说法有些意思,但还带一点神学色彩。所谓宇宙的创造性是先验的命题。也许对科学家来说是个好的信仰,但属神学一类当无疑问。

    我认为二维性把很多不同的说法混为一谈了。也可能是因为你把它拿到科学外去用所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