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肯尼亚着名小说家恩古吉·瓦·西翁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恩古吉·瓦·西翁奥(1938—)原名詹姆士·恩古吉,是肯尼亚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用英语和吉库尤语写作。他出生在肯尼亚利穆鲁的一个农民家庭,是肯尼亚最大部族吉库尤族人。1964年在乌干达的麦凯雷雷大学毕业,取得英语文学学士学位,在内罗毕《民族日报》工作了几个月,又去英国利兹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1967年,恩古吉回到肯尼亚,曾当过《祖卡》文学杂志的编辑,并先后在内罗毕大学、麦凯雷雷大学和西北大学任教。后来他辞去教职,完全靠写作维持生活。

    恩古吉的创作以长篇小说最为有名。1964年,他发表了用英语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孩子,你别哭》,作品讲的是肯尼亚人民反殖民斗争的故事,描写了“茅茅”游击战争以及一个农民家庭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1965年,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大河两岸》出版,小说描写了肯尼亚独立以前吉库尤族两个敌对部落的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悲剧,揭示了基督教和非洲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颂扬了黑人捍卫自由和土地的斗争。1967年,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一料麦种》出版,作品通过一个叛徒在肯尼亚独立庆祝大会上当众交代以前变节行为的故事,揭露了殖民主义者残害肯尼亚人民的罪恶,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自由战士为祖国的自由和独立在丛林中进行武装斗争。1977年。他又发表了长篇小说《血染的花瓣》,描写肯尼亚独立的果实正被吞食,控诉有钱的地主以及政客们实行经济不平等和社会不公平的政策,他们的发财致富建立在别人苦难的基础之上。1982年,他用肯尼亚本国母语吉库尤语写成叙述性很强的寓言小说,《钉在十字架上的魔鬼》,作者站在穷人、弱者和被压迫者的立场上,揭露他们在一个具有剥削性的新殖民主义世界所蒙受的苦难和压迫,力图让农民和工人意识到实现他们生活目标的强大政治力量。此外,他还发表了中篇小说《殉难者》和《恩古吉短篇小说集》等。

    恩古吉是在60年代初由于发表《黑隐士》一剧而登上文坛的。这个剧本是他的处女作,虽然在形式上不够完善,但它反映了作者对独立后的肯尼亚各种事情的进程感到失望的心情。剧本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列米的青年,他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感到不满,便与世隔绝,寻求过离群索居的生活。他的亲友叫他回到农村来“帮助结束部落制”。便是,他的归来却惹起了一场灾难;一个被他遗弃的姑娘眼看就要死了,他本人也接近于绝望的边缘。作者通过这个剧本向新独立的东非国家知识分子指出:他们应该放弃“隐士”式的生活,到群众中去,克服部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等障碍,投身于国家的建设。恩古吉早期的剧作主要以老少冲突和新旧冲突为主题,后来的剧本则显示了从殖民地文化事务逐渐向当代社会挑战的转变过程。1977年,他与麦克尔·吉瑟·穆戈(1942—)合作写成了《对迪旦·吉琶瑟的审判》一剧,它描写了茅茅运动最著名领导人的事业中所发生的一次事件。1980年,他又与恩古吉·瓦·米里(1951—)合作写下《我想结婚就结婚》一剧,这个剧本描写肯尼亚高地上农民和工人在独立后所受的社会剥削、经济剥削和宗教剥削。正是由于这个剧本在他的家乡利穆鲁上演,触怒了当权者,导致他被监禁将近一年。

    恩古吉还是东非旗帜鲜明的评论家,他的作品精确地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与地区的风尚和脉搏。如1972年发表的《回老家:非洲与加勒比文学·文化与政治论文集》,主要是反映过去如何反映抗殖民主义的统治。1981年发表的《作家参与政治》,讲到了肯尼亚独立后为争取爱国的民族文化所进行的斗争。也是在1981年发表的《被拘留:一位作家的狱中日记》则详细记述了作者参与并积极努力提高人民觉悟的情景。

    恩古吉从1964年到1967年接近发表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孩子,你别哭》、《大河两岸》和《一粒麦种》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三部小说写的是吉库尤人为争取自由和土地斗争的同一主题。从三部小说描写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按顺序来说,第二部小说《大河两岸》在前,它描写的是肯尼亚殖民化的早期阶段。当时(1901—1903)在肯尼亚修筑了一条从蒙巴萨经内罗毕到维多利亚湖的铁路,这条铁路成了货真价实的“白人之路”,因为白人殖民主义者正是通过这条铁路大批涌入肯尼亚,开始把当地居民的土地大量划归修建铁路之用。《孩子,你别哭》写的是50年代初英国殖民主义者已在肯尼亚巩固了自己的殖民统治,肯尼亚人民积极参加“茅茅”游击运动,展开如火如荼的浴血斗争的故事。而第三部小说《一粒麦种》则写的是60年代初肯尼亚独立前夕,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做撤退前的垂死挣扎,继续镇压和屠杀“茅茅”运动战士和领导人,而肯尼亚人民已在准备庆祝自己即将来临的独立节日。

    在肯尼亚现代小说的创作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基督教精神对人们的影响。而在恩古吉的长篇三部曲中贯穿的基本思想也是传教士引进的基督教同吉库尤人传统和信仰之间的冲突。恩古吉通过对一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言行和思想转变过程,明确指出一些人之所以临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和无所作为,甚至在紧要关头变节而成为叛徒,究其原因,就是教会学校的教育造成的。所以他的小说,特别是这三部小说,就是反对这种奴隶式的逆来顺受和委曲求全的精神的。而在他的第四部小说《血染的花瓣》中,虽然写的是独立后的社会问题,但这些社会问题的根源还在过去。因此,完全可以说,他以小说的形式写下了他自己祖国肯尼亚历史的编年史。

    《孩子,你别哭》是詹姆士·恩古吉早期发表的长篇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小说一发表就受到社会广泛的注意和极高的评价,是他的成名作。

    小说描写了五十年代肯尼亚独立前夕的社会生活和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当时,肯尼亚正处于白人殖民统治之下,尤其是广大农民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却没有自己的土地,正如书中主人公——恩戈索在给儿子们讲故事时所说的:“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当雇工”。肥沃的土地被白人强占去了,白人强迫农民在这些土地上进行无偿或者报酬很低的劳动,汗水换来的收获全被白人占有。白人还将强占的土地出租给当地农民,收取高额地租或实物,进行敲骨吸髓的盘剥。此外,他们还制订了名目繁多的条例、法令来束缚广大农民的手脚,使他们不能轻举妄动。广大农民为了生存,为了自由,为了夺回被白人强占去的土地,他们举行了震撼非洲知大陆的“茅茅起义”。他们提出了“废除种族歧视,要求生存,要求独立,把白人抢走的土地夺回来”的斗争口号,与白人殖民者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

    恩古吉在《孩子,你别哭》中展开了这样的故事情节:恩戈索住在离吉潘加不远的马胡阿村,他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他还年轻,为白人当挑夫和筑路修桥,战争结束归来后,土地却被别人强占了。父亲日夜盼望有朝一日白人离开这儿,归还他们土地。但白人一直没有离开,可怜的父亲就在绝望之中离开了人世。恩戈索有两个老婆,大老婆恩杰莉为他生了三个儿子:波罗、科利和卡马乌。第二个老婆妮约卡比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姆瓦恩吉和恩约罗格。波罗和姆瓦恩吉参加过反希特勒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只有波罗活着回来。同村还住着另一家人,他就是恩戈索住处的房地产主贾科波。贾科波的妻子叫朱莉安娜,他们的大女儿露西亚在当地小学里当老师,二儿子约翰正准备出国去留学,小女儿姆韦哈吉刚上小学,她下面还有两个弟弟。战后,恩戈索一直在为白人霍尔兰斯先生当雇工,而霍尔兰斯先生耕种的那块土地正是他父亲盼望着有一天能归还给他们的祖遗土地,他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当雇工”。

    妮约卡比正为儿子上小学做准备。这天,她告诉恩约罗格说:“你从星期一开始上学。你爸爸一领到工资,我们就到商店去,我给你买一套礼服。”傍晚,恩约罗格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正在学木工的哥哥卡马乌,在他们小小的心田里,认为学了文化和技术以后就可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而贾科波和霍尔兰斯先生所以那样富裕,就是因为有文化。当天晚上恩戈索回来后,听说小儿子星期一就要上小学,心里也感到说不出的高兴。现在他可以自豪地回答别人说他的孩子已经上学啦,现在他也可以和贾科波比高低了。

    恩约罗格是由贾科波的小女儿姆韦哈吉带路去上学的,她比恩约罗格高一年级。恩约罗格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但又令他神往。恩约罗格知道妈妈不喜欢自己和富人家的子女来往,她说过这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他上学放学总是一人独来独往。姆韦哈吉和恩约罗格在一起时,心里常常感到轻松愉快。她觉得跟恩约罗格在一起更有安全感。每次放学回家,她总希望和他一起走。小学毕业时,姆韦哈吉已经不是五年前领恩约罗格上学时的她了,这时她已经长成一个眉目清秀、步态轻盈的大姑娘。这时,他俩更接近了,彼此分享着对方的欢乐,也分担着对方的忧愁。后来他们两个都考取了初中。

    恩约罗格在新学校里已经上了两年,自从姆韦哈吉到女子寄宿学校上学后,他再也没和她见面,他是有意识这样做的。因为自从上次罢工事件发生全国处于紧急状态以后,姆韦哈吉的父亲就成了酋长和卫队头头。两家的父亲彼此成了仇敌。因此恩约罗格觉得有必要疏远她,然而不知怎地,他却渴望见到她。有一次,他从市场回家,没走柏油马路而是抄小路走,突然看见有人快步朝他跑来,原来是姆韦哈吉。在他面前出现的是一个婷婷玉立的姑娘,他感到又惊又喜,她约他礼拜天一起到教堂。礼拜天这天,他们从教堂出来路过姆韦哈吉家,姆韦哈吉请他进去,他开始不同意,姆韦哈吉一下就变了脸,他只好进去坐了一会。就在恩约罗格和姆韦哈吉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这几年里,周围的一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姆韦哈吉的父亲当了酋长,霍尔兰斯先生也当上了地区行政长官。时局的变化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霍尔兰斯先生得意洋洋,一切正按照他的策划进行,黑人真的自己互相残杀起来了,让他们最后自己毁灭自己吧。”他正在等贾科波。贾科波来后告诉他说自己收到了一封要暗杀自己的信,贾科波认为这是恩戈索送来的,因为几个月前恩戈索的小儿子恩约罗格来过自己的家。这时,恩约罗格很幸运地考上了西利安纳教会办的高级中学,他是整个山区唯一能进这所高级中学念书的学生。姆韦哈吉由于考试成绩不突出只考上了离原来的寄宿学校只有几英里的师范学校。他们又约好在假期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会面。恩约罗格认为祖国需要他们,必须趁此机会好好学习,将来重整家园。姆韦哈吉却认为全国一片黑暗。为了坚定姆韦哈吉的信心,恩约罗格说:“你我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未来。我相信黑暗恐怖的日子终将过去,明天朝阳一定会从东方升起。”他们分手后匆匆朝家里走去。

    西利安纳中学很有名气,在危机四伏的国土上,这所学校就像一块平静的绿洲。恩约罗格坚信,只要他有耐心和刻苦精神,就一定能够圆满地完成学业。也许太阳很快就要出来,宣告新的一天已经来临。“恩约罗格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唯一能给正在哭泣的孩子以安慰的,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然而,他不懂得这种期望往往会成为脱离现实的一种消极因素。”两年很快过去了,恩约罗格正在念第三学年。有一天,正当他在课堂里回答老师的提问时,校长出现在教室门口,要他到办公室去一趟。这样他就落入了警察所——“刑宫”,遭到了无数次的毒打,他们硬说他宣过誓(指参加“茅茅起义”的宣誓),并逼问他波罗在哪里?有一次霍尔兰斯在场时,逼问他谁杀死了贾科波?他说不知道,霍尔兰斯就用铁钳夹他的生殖器,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残忍地紧捏他的睾丸。后来,恩戈索闯进霍尔兰斯的办公室,承认贾科波是他杀的。实际上,他也不知道贾科波是谁杀的。恩约罗格和两位妈妈被释放了。恩戈索受尽种种折磨,被释放回家时已奄奄一息,很快就死去。恩约罗格这时想起了姆韦哈吉,他明白了是他和她的来往给家里带来了灾难。由于恐惧和自觉有罪,他第一次流下了眼泪,但他并没有祷告。就在恩戈索去世的当天晚上,波罗闯进霍尔兰斯的家里,枪杀了霍尔兰斯。

    恩约罗格由于突然的变故,不得已到一家印度商店做雇员,干了不到一个月,就由于不会招呼顾客被解雇了。这时,家里正需要钱,他不知怎样向妈妈交待。他突然感到自己老气横秋,20岁的人竟变成了一个老头。现在,他多么留恋那已经逝去的无忧无虑的童年,要是姆韦哈吉在身边多好,他可以向她倾诉心中的烦恼和苦闷,他本能地觉得应该见到她。姆韦哈吉是在学校里听到爸爸的死讯的。起初,她觉得恩约罗格背叛了她,决心不再见他。在回家的路上对肯尼亚所遭受的可怕灾难有了新的看法,又渴望见到恩约罗格。这时她接到恩约罗格约她见面的纸条,她当然很愿和他见面。但见面后由于意见不一致又分了手。这时,恩约罗格感到世界上的一切都朦朦胧胧、虚无飘渺,爸爸已离开人世,波罗不久就要被处决,卡马乌已被判处无期徒刑,科利在犯人营也许会被严刑拷打至死。上帝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他对从前信赖过的一切已经失去了信心,甚至连他最后的精神寄托——爱情,都已经离他远去,他决定上吊自杀。这时,妈妈妮约卡比和大妈恩杰莉陆续来找他。“虽然宵禁,但为了孩子,她们却顾不得这一切了。”

    《孩子,你别哭》的故事情节是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的。一条线索描写了老一代之间的矛盾斗争,主要人物是恩戈索和贾科波,作者围绕土地问题描写了穷人恩戈索和依附白人的富翁贾科波两家人的不同境遇,对待土地的不同态度以及在斗争中所走的不同道路。富翁贾科波依仗白人殖民统治者,骑在黑人群众,站在“茅茅运动”的对立面,出卖黑人的利益。深受压迫剥削的恩戈索一家却走了一条与贾科波截然不同的道路。小说用大量篇幅详细描写了他们一家人——妻子恩杰莉和妮约卡比,儿子波罗、科利、卡马乌和恩约罗格对“茅茅运动”从同情到支持直至最后走了斗争道路的整个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恩戈索还年轻,他被迫参加战争,为白人砍树、开山、铺路。战争结束后,虽然重归故土,然已元气大伤,精疲力竭,他指望英国人能给一点报酬,更希望在原来的土地上精耕细作,重整家园。可实际上,不仅土地没有了,可怜的父亲也在绝望中离开了人世。现在这块土地已属于白人霍尔兰斯先生。恩戈索就是在这块原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当雇工,一边替人干活,一边长大的。由于他热爱每一寸土地,不仅勤于耕作,并且把霍尔半斯的农场管理得井井有条,这就遭到了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年轻人的讥讽和责难,他们问他:“你为什么还要为抢走我们土地的人干活呢?为什么要为这样的人效劳呢?”这样的问话不仅使他难堪,并且也使他的心受到深深的刺痛。他的大儿子听了他讲的故事后也在沉思,不仅父亲的境遇历历在目,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他参加了反希特勒的战争,在死亡线上挣扎,生命常常是朝不保夕的,“但是回到家乡以后,也是一无所有,赖以生存的土地没有了……难道人们能日复一日地允许白人占领我们的土地吗?”他们父子埋藏在心底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出来。在吉潘加城举行的一次罢工大会上,恩戈索看到自己的儿子波罗和从内罗毕来的人一起主持大会,心里感到无比自豪。大家心里明白,这是黑人的重大日子,他为自己也能参加集会而感到高兴。波罗的朋友基阿埃里第一个发言,就在他发言刚完时,穿黑色毛衣的警察已经将整个会场团团围住了。白人警长冲上了主席台,随着上台的还有贾科波!这时恩戈索明白了,他是被带来对付罢工的人们的。贾科波是叛徒,他那出卖黑人利益的叛徒嘴脸已经在大家面前暴露无遗,恩戈索霍然站起朝主席台走去,其他人好像接受了恩戈索无声的命令,也一起站了起来,不约而同地朝贾科波冲去。警察开始镇压,当场两人中弹而死,恩戈索和贾科波都受了伤,罢工失败后来进入森林,以他的无私与无畏精神,使他成为自由战士的领导人。他杀死了贾科波、霍尔兰斯,最后自己也被捕入狱等待处决。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在恩戈索的小儿子恩约罗格和贾科波的小女儿姆韦哈吉之间展开的,他们两个从小一起上学,两小无猜,耳鬓厮磨,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生动流畅的语言描写了这两个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阶级立场和利益的青年的恋爱和他们的矛盾心理,他们的爱情一直处于社会、家庭的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虽然由于家庭的敌对关系,使他们的爱情一再发生波折,但这反而使他们的爱情更加巩固,相爱更深。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条线索更为重要,作者就是通过约罗格这个善良和敏感的青年主人公的眼睛,描述了50年代初肯尼来所发生的种种事件,并且通过这个人物表达了作者对事物的看法:“恩约罗格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唯一能给正在哭泣的孩子以安慰的,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然而,他不懂得这种期望往往会成为脱离现实的一种消极因素。”最后,恩约罗格在敌人刑讯室惨遭酷刑逼供,他父亲死亡和哥哥的被捕等处决,这一连串血的事实终使恩约罗格认识到:“现在对他来说,上帝已经不会有太大的意义了。他对从前依赖过的一切已经失去了信心。什么财产、权力、知识、宗教,甚至他最后的精神寄托——爱情,都已经离他远远的了。”作者在这里不仅批判了英国教会的虚伪和欺骗性,也明确指出了只有丢掉幻想去坚决斗争,才能有人们所期待的“明天朝阳一定会从东方升起”的一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