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史-歌德与《浮士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文艺复兴的300年中间,也就是从14世纪初到门世纪初,出现了很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很多思想家和艺术家堪称巨人。但是,如果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对文艺复兴的评价可能就会和现在不同。这说明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代表了那个时期的高峰。我们同样可以说,从文艺复兴终结的17世纪初到19世纪初这200年里,西方的文学如果没有歌德和《浮士德》,那么我们对这200年文学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歌德和莎士比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截止到19世纪初,西方文学有四大里程碑,这就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和他的悲剧,而第四座里程碑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歌德的《浮士德》。它代表了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初这200年间,特别是新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文学以及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这样三种文学主潮的一个汇聚,是三种文学思潮凝聚而成的结晶。

    歌德出生于1749年,去世于1832年,活了83岁,是欧洲近代三大长寿作家之一。另外两位就是雨果(83岁)和列夫·托尔斯泰(82岁)。歌德在这三位长寿的作家中,又是写作时间最长的一位。关于歌德本人的经历,各位可以在各种西方文学史的著作中找到,很容易,我们不详细说它。他的代表作首先是抒情诗,有些诗脍炙人口,流传很广,比如江月之歌》、《欢会与离别》、《迷娘曲》。流传很广一方面是因为诗好,另一方面因著名的音乐家为它们谱了曲,至今唱起来仍然令人神魂飘荡。他的小说作品主要是《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和《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他还写了一部自传《诗与真》,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他花的精力最多,写作时间最长的是诗剧孵士德》。

    他在自己的《格言与随想》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对于我们理解歌德和其他伟大人物很重要。这句话是:“最伟大的人物永远通过一个弱点与他的世纪相联系。”伟大的人物通过他的伟大之处、他的优点来显示他高于时代之处,而通过他的弱点来和这个世纪相联系,反映这个世纪的特点。伟大的人物都是有很突出的优点,为常人所不及,这些优点造就了他们的伟大。但是伟大的人物又常常有比平常人更多的弱点,他通过这些弱点和他们所在的世纪相联系,反映时代的特征。那么造就了歌德的伟大的优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他的《自述》的开头一段话来说明:“永远努力的、内向和外向的、不断活动着的诗性修养与冲动形成他生存的中心和基础。”这段话有三个要点:第一,就是永远努力着。歌德这个人是永远不停地在努力,在工作,在思索,在奋斗,他活了83岁,而他写《孵士德》一直写到82岁。一个82岁的老人居然还在写作,而且还完成了这样一部史诗性的作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他是一个永远努力着的、不断思索的、不断改进的、不断出成果的人。第二,他既是内向的又是外向的。作家常常都是内向的,比较重视对精神世界的思考和研究,而歌德不同的是,他不仅是内向的,而且是外向的。他致力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参加政治活动,曾经做过魏玛公国的大臣,在官场上走动;他还喜欢自然界,对自然界的动植物作过非常仔细的观察和研究,所以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成就;他既注重精神方面的思索,又注重外界的实践活动,他比那些和他同时代的作家更重视生活本身,他对于精神世界的思索往往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这也构成了歌德比他同时代的人伟大的地方。第三,他有天生的悟性,有很高的资质、诗性的修养和冲动,他的气质更接近诗性。他往往凭着直觉,从感觉上的敏锐发现切人,把它上升为理性。这一点也是他和他的同时代的很多人不同或者说高于他们的地方。这三点构成了歌德的伟大。

    但是歌德也有他的弱点,他用这些弱点和他所属的世纪相连。歌德的弱点是什么呢?照我看,主要的就是怯懦。这种怯懦表现在很多方面。在挪威的一家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幅不知名画家绘制的油画,叫《贝多芬与歌德》。在画面上我们看到当时挪威皇后的背影,她带着仆从向画面深处走去;在画面另一侧,是歌德摘下自己的帽子,弯着腰,毕恭毕敬地在送这位皇后走过去;而贝多芬占据了油画的主要的部分,他是一个正面图像,背对皇后,一副桀骛不驯的神态。这幅画是根据一个真实的记载,用艺术的方式加以渲染和夸张画出来的。贝多芬确实对歌德这一点很不满,虽然他和歌德是朋友。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歌德是那么有思想,他的思想可以说超越他的那个时代,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对王公贵族卑躬屈膝,表现出一种市民的平庸。他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正是法国发生翻天覆地的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时候,歌德对这场革命的态度是反对的。事实上他从法国大革命中吸收了很多东西,但是那是些思想上的因素。在政治上,他始终回避革命这个词。即使在《浮士德》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里,我们也看到了这个弱点。他政治上的怯懦和他生活上的怯懦也是联系在一起的。歌德这个人比较好色,有文字记载,他至少谈过七次恋爱。每次恋爱都留下了很多献给他所爱的女人的优美的热情澎湃的诗歌。但是,一旦到了谈及婚娶的时候,他马上转身逃走。他特别害怕结婚,所以在爱情这个在生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事情上,他往往有始无终。还有,他很喜欢观察自然界,这是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18世纪时,欧洲受工业革命的刺激,各门科学空前繁荣和发展,所以很多人都对当时科学发现有浓厚的兴趣,歌德也不例外,甚至比别人更甚。他自己就从事很多研究:对动物的研究,对植物的研究,尤其是关于色彩的研究,有很多独到的发现。他为此花了很多时问,别人认为他花了这么多时间去研究动植物,不如去写悲剧。他说:我用来研究自然界的时间哪怕可以写六部悲剧,我也依然认为用在对自然界的研究上更值得。他是这么重视对于自然界的研究,但是就在他这么重视的事情上也表现了他的怯懦。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我渴望由自然科学给我们带来光明,我期待着这种光明的到来,但是在这个刺眼的光明面前,我不得不把我的目光移开。这也是一种我们感到难以理解的怯懦。

    歌德表现出的怯懦,是同当时的德国社会现实相联系的。我们曾提到过,法国发动了激情澎湃的大革命之后,在德国虽然也有像“狂飙突进运动”这样很激烈的年轻人的运动,但这些运动由于没有根,很快转人了低潮。至于整个德国社会,是一个被封建势力所控制的、弥漫着小市民平庸气息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一个很特别的表现就是知识分子从外界,特别是从法国大革命中,吸收了很多的营养。他们有很多形而上学的思想是非常高超的,譬如康德和黑格尔,这两位哲学家,在哲学上的贡献是非常大的,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任何现存的东西都是要消亡的,没有任何永存的东西,这是辩证法的核心。但是黑格尔居然在大学的讲堂上讲,普鲁士王朝是永恒的。我们能用什么来解释呢?他的思想上的这样一种矛盾,也是一种怯懦。这种怯懦,是当时德国知识分子中相当普遍的现象。

    《歌德传》的作者艾米尔·路德维希曾这样概括歌德青年时代的性格:

    既感情丰富又十分理智,既疯狂又智慧超群,既凶恶阴险又幼稚天真,既过于自信又逆来顺受。在他的身上有多么错综复杂而又不可遏止的情感!

    在同自己的青春时代告别时,歌德对于包括《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在内的创作、科学研究与个人生活作了如下反思:

    我安详地审视着过去的生活,审视着那骚动、纷扰和对知识的渴望,审视着自己那个到处营营逐逐,好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的青春。一些秘密状况给我带来一种特殊的、不明确的、想像中的满足。我是怎样皮相地接触一些科学上的问题,然后又扔掉它们!那段时期我所写的一切又是渗透着一种什么样的卑下的满足!在所有人的和神的事业中我表现得多么地目光短浅!多少时光被我虚掷!——这时光不是用于有益的思考和创作,而是用于情感和那只能夺走韶光的虚幻的热情。

    这是歌德同自己的青年时代告别,走向成熟的标志。但这种成熟并不意味着灵魂的净化,而是在本来就很复杂的性格中间又添加进新的因素,诚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透过这个诗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当时的整个德国,各种相互对立的因素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它们相互角逐,彼此照映,形成了一个错综缤纷的内心宇宙。

    二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是一个即兴章,但是影响极大。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聪明、善良、充满了美好理想的年轻人,叫维特。他相信这个世界能给努力的年轻人一个美好的前途,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鲜花,得到爱情,得到尊敬。但是他没有意识到,他的非贵族出身,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障碍。他爱上了一个贵族的女子绿蒂,绿蒂也喜欢他,两情相悦。但是,绿蒂已经由父亲做主将她许配给了另一个贵族青年阿尔伯特。绿蒂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孩子,她不敢违抗父亲的意愿,这就造成了她和维特感情上难以逾越的阻隔。维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依然苦苦地追求绿蒂。他的追求得不到他想要得到的结果,他就非常苦恼,但是依然在顽强地追求,寻找各种机会和绿蒂见面。一旦有了见面的机会,他从头一天晚上就开始兴奋、激动,彻夜无眠,以至于到了第二天早上可以去见绿蒂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他见到自己心爱的女人,立即感到心慌意乱,不知道说什么,坐在那儿,两眼发黑,完全听不见绿蒂在跟他说什么,看不清绿蒂的面容。他就在这样一种极其痛苦的状态下追求着,最后终于意识到没有什么希望了。于是他强迫自己离开绿蒂,希望把精力投入到另一个方面来转移自己感情上不堪的重负。他试图在官场上发展,做了一个小职员。但是没想到,尽管他很努力,很尽职,也很有能力,但依然受到周围一些人的嘲笑。他生性非常敏感,人家的一个目光、一句无关紧要的谈吐都会对他形成极大的刺激,他以为周围的人都瞧不起他,因为自己出身贫寒。他意识到,自己不光在爱情上彻底失败,在事业上也已经彻底失败。他这时候才明白,自己在懂事以后就向往的那个理想的世界,只不过是画在墙上的一幅画。当你向着你的理想走过去,你就会在墙上撞得头破血流。意识到这一点后,他就用一颗子弹解脱了自己。这个故事很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处在封建政治势力控制之下的德国的一些平民青年的苦闷,他们对于前途的失望,甚至于绝望。这本书一下风行起来,不仅在德国有很多读者,在法国,在英国,在很多地方,人们都喜欢读这本书,喜欢这个带有感伤色彩的德国青年。甚至于书中描写的维特穿的服装也流行起来,人们喜欢像维特那样,穿他那种青衫黄裤。甚至于还兴起了一股自杀风。有些苦闷的找不到出路的年轻人,他们自杀时模仿维特的姿势,死的时候,旁边要放一本《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为此曾经专门写了一首诗来劝告年轻人不要像维特那样去自杀,因为《少年维特之烦恼》里大部分写的是歌德自己的经历,歌德在苦闷的时候,也曾经想过自杀。他枕头下藏着一柄精致的小宝剑,夜里也曾在自己的胸前比划了好几次,最后他还是决定活下去。如果他不活下去,就没有了《浮士德》。当时的青年在封建制度面前感到找不到出路,而又不知道怎么去反抗,只有用自杀来了结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一种风气反映了德国人的软弱,跟当时的德国的资产阶级还不够强大有很重要的关系。如果这部小说晚写60年,到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兴起的时候,主人公维特大概就不会自杀,他很可能要拿起枪,参加到革命的行列里去,成为街垒战中的一名士兵。

    三浮士德

    关于这部书在文化史上的地位,著名的美学家和德国文化研究专家宗白华先生对《浮士德》的一段评价:

    近代人失去希腊文化中人与宇宙的协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到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闷、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歌德是这时代精神伟大的代表。他的主著《浮士德》,是人生全部的反映与其他问题的解决(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Spengler在他的名著《西土沉沦》中,称近代文化为浮士德文化)。歌德与其替身浮士德一生生活的内容,就是尽量体验近代人生特殊的精神意义,了解其悲剧而努力,以求解决其问题,指出解决之道。所以有人称他的《浮士德》是近代人的圣经。

    我想这段话已经把《浮士德》这部书在文化史上的意义讲得很清楚了。我们还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歌德在《浮土德》里所力求解决的是欧洲近代人所碰到的人生的全部问题。它并没有能够解决欧洲现代人的问题,就像古代人的圣经解决不了现代人生活中所碰到的种种困惑和问题一样。《浮士德》作为欧洲近代人的圣经,也不可能解决现代西方人所碰到的种种问题,它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

    这部书就体裁而言,是一部诗剧。其实要按戏剧的法则来讲,它是一部比较坏的戏剧,因为它既不遵守新古典主义的“三一律”,也不像莎士比亚的戏剧那样具备戏剧的必要条件。这部戏比较难演,也很少有人演。我们把它看成一本艺术化的人生教科书,可能更好。

    《浮士德》是一本相当难读的书,但是,浮士德并不是不可理解的神秘人物。当你在晚上准备进入梦乡的时候,突然从内心中涌出一股感伤:这一天过得是那么贫乏、单调而无聊,没有激动人心的欢乐,也没有刺痛肺腑的哀伤,想不出一点有价值的成绩和温暖心房的享受,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更可怕的是明天还会如此,日日月月,岁岁年年,似乎都笼罩着一种灰色。你望着灰暗模糊的屋顶,望着无边的黑夜,会提出一个问题:人活着有什么意思?一种强烈的要改变你的生命的欲望猛烈地撞击着你的心房,眼泪被欲火烧干了,一种没有明确目的的决心在你的内心凝固下来,你几乎抱着“如果这样活毋宁死”的想法准备重新生活,当你这样想的时候,我就可以说:“你已经接近浮士德了。”

    长期固守在书斋里的浮士德有着同你类似的感受,不过是在早晨醒来之时:

    我早晨蓦然惊醒,

    禁不住泪满衣襟。

    白白度过一日的时光,

    不让我实现任何希望,

    连每种欢乐的预感,

    也被顽固的批评损伤,

    而且用千百种丑恶的人生现实,

    阻碍我活泼心胸的创造兴致。

    到了黑夜降临,

    我们不得不忧心仲忡地就寝;

    这时我还是不得安宁,

    常常被噩梦相侵,

    ……

    所以我觉得生存是种累赘,

    宁愿死而不愿生。

    这种对于生命的不满足,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本能,是人的创造力与破坏欲的源泉。对于这种不满足而引起的追求欲,历来有各种不同态度。我们随便举一首李白的《古风》第十八着一看:

    ……

    香风引起舞,清管随齐讴,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行乐争昼夜,自信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怨忧。

    黄大空叹息,绿珠成衅仇,

    何如鸱夷子,散发掉扁舟。

    这首《古风》的意思很明显:欢乐和功名后面隐伏着灾祸。人的追求欲不可无节制,莫学石崇与李斯,要像范台那样功成之后,急流勇退,才可避祸消灾。

    近代西方文化的主流是反对这样消解情欲的。它追求欲望与理性的和谐发展,并且认为这种追求应该是无限的、无止境的。浮士德精神的出发点就在于寻求生命的最高限值和全部奥秘。即使明知“有限永远不能成为无限的伙伴,也依然要走向生命毁灭的终点。”

    《浮士德》的第一部,开始就是主人公深夜在书斋中抒发自己的苦闷:

    唉!我到而今已把哲学,

    医学和法律,

    可惜还有神学,

    都彻底地发奋攻读。

    到头来还是个可怜的愚人!

    不见得比从前聪明进步;

    夸称什么硕士,更叫什么博士,

    差不多已经有了十年,

    我牵着学生们的鼻子,

    横冲直闯地团团转——

    其实看来,我并不知道什么事情!

    别妄想有什么真知灼见,

    别妄想有什么可以教人,

    使人们幡然改邪归正。

    我既无财产和金钱,

    又无尘世盛名和威权;

    就是狗也不愿意这样苟延残喘!

    开头讲的哲学、医学、法律、神学是中世纪的所谓“四大学科”。浮士德为什么厌倦这些东西?是因为它脱离了生命本原。文明的创造,本意在于生命的升华,但升华的结果往往造成对生命的压抑,这是文明的悲剧。不仅中世纪文明如此启蒙学者的思想中也有压抑生命本原的东西。浮士德的强烈欲望:“观察一切活力和种源”,他认为离开生命本原的学术研究“连狗都不如”。书斋对心灵的禁铜使他身心分裂,他渴望沐浴在月光之下,走出犹如监牢般的幽墙暗穴,“涤除一切知识的浊雾浓烟,沐浴在你的清露中而身心康健广这是一种生命力渴望获得释放而不得的苦痛。为此他乞灵于“灵学(魔术)”,但“宇宙符记”所给他的是一片虚无,一片幻景,倒是地灵使他“饮新酒而觉振奋”(地灵在这里象征着生生不息、充满活跃力量的大地),浮士德自诩与地灵亲近,但又嫌它丑陋。地灵向他揭示自己的奥秘:

    在生命的浪潮里,

    事业的狂涛里,

    淘上复淘下,

    浮来又浮去,

    生而死,死而葬,

    一个永恒的大洋,

    一个连续的波浪,

    一个光辉的生长,

    我架起时辰的机抒。

    替神抵制造牛动的衣裳。

    可浮士德并不理解,因此受到地灵的轻蔑,离他而去。他的弟子瓦格纳进来了,浮士德继续发挥他的思想,即枯竭的书本不能激发人的灵魂,只有“原人的快感才能震荡听众的心胸”。这里,“原人的快感”(董问樵译作“从心灵深处进发出强烈的乐趣”),近似于后来荣格提出的“无意识领域”。莱格认为,文学作品只有深触到人们千万年积淀下来的无意识领域,人们才会感到“淋漓酣畅”。18世纪末,歌德已经感到在表层情感之下潜流着一种更加强烈的生命力量,只有这股力量才能“打动一切听众的肺腑”。被地灵申斥的浮士德,反过来训责他的弟子瓦格纳。庸人瓦格纳把古代哲人的书典当作历史的精神,浮士德告诉他:过去的时代对我们是“七重封印”,而典籍不过是“一箱臭垃圾,一堆破烂品”。瓦格纳总是像土拨鼠一样在故纸堆里寻找,即使挖出一条蚯蚓,也沾沾自喜。浮士德说:

    难道说,羊皮古书是喝了一口便永远止渴的圣泉?

    醍醐若不从你的胸中涌现,

    你便不会自得悠然。

    启蒙学者认为,把《圣经》上所说的古老的羊皮书当作人生之谜的最后解答是一种愚昧。人生的快乐之源不在羊皮书里,而在你自己的心里。然而浮士德也不满足于在主观幻境中翱翔,或如维特那样的浪漫派,一旦幻想绝望即转人消沉。他说:

    如果幻想在平时以勇敢的飞翔

    满怀希望地直到永恒的境界,

    但等到幸福在时代的漩涡中相继破灭,

    它就满足于窄小的天地,

    忧悲立即潜伏在心底,

    引起了种种隐痛无比。

    他痛苦地感到自己过的是一种委琐的、爬虫式的生活:

    我不像神,

    这使我感受至深!

    我像虫蚁在尘土中钻营,

    以尘土为粮而苟延生命。

    意识到自己:

    曾经迷惘地寻找光明而陷入模糊的困境,

    快活地追求真理而悲惨地迷误自身。

    当他在迷惘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时,便转而歌颂死亡,歌颂那使他摆脱困境的毒药。他是那么迫不及待地要走向死亡:

    快向那条通路毅然前趋,

    尽管全地狱的火焰在那窄口施威,

    撒手一笑便踏上征途,

    哪怕是冒危险坠入虚无!

    “如果寻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就应该去寻找死亡”,这反映了启蒙时代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强烈追求。

    复活节的钟声复活了他内心的生命欲望。魔鬼的到来点燃了他近似于疯狂的热情。明知追随魔鬼,有堕人地狱的危险,他依然是那么兴奋:

    思想的线索而今业已寸断,

    一切的学问久已使我恶心,

    让我在这感官的世界的深处,

    聊慰我这燃烧着的一片热情!

    在那颠扑不破的魔术被覆之中,

    我希望有奇妙的光景已经预定,

    我要跳身进时代的奔波,

    我要跳身进事变的车轮,

    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

    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

    你听呀!

    快乐不是我所贪图。

    我要献身于酪酊,

    于最苦的欢情,

    于失恋的憎恨,

    于爽心的沉沦。

    我的胸心,

    已经解除了智的烦闷,

    无论有怎样的苦痛它都欢迎。

    我要在内在的自我中深深领略,

    领略尽全人类所赋有的精神,

    至崇高的、至深远的,

    我都要了解,

    要把全人类的苦乐堆积在我寸心。

    我的小我便扩大成全人类的大我,

    我便和全人类一起最终消磨!

    他那颗在书斋中被麻木了的心与其说追求欢乐,不如说追求一种强烈的苦痛,因为没有苦痛的欢乐是肤浅的欢乐,是转瞬即逝的昙花。浮士德所追求的还是“全人类的一切苦乐”。那个时代的人认为自己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原子”,但在这颗原子中又可以囊括宇宙的一切。在歌德看来,“把全人类的苦乐堆积在我寸心”便获得了人生的最高限值。

    浮士德较之哈姆雷特,没有那么多的孤独、软弱和犹豫。他确信“整个俄林波斯山上的众神都在我胸中”。因为牛顿等人的科学成就使当时的学者有一种普遍的信心,即:人能够掌握这个世界并且依人的意志去改造它。在这一点上,启蒙学者把人的力量提到了应有的高度,但对于实现它的艰辛却远远认识不足。

    浮士德与魔鬼打的赌,在中国人看来,是颇为奇怪的。靡菲斯特充当浮士德的仆人,引诱他去历览人生,一旦浮士德感到欣然自满,对某一瞬间说:“请停留一下,你真美呀!”浮士德便把自己的灵魂输给了魔鬼,变成了魔鬼的奴仆。

    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中,浮士德与魔鬼订约的内容不同:魔鬼引导浮士德享受24年酒色逸乐、荣华富贵的现世生活,而后浮士德把灵魂交给魔鬼。马洛的浮士德是一个蔑视天堂生活的现世主义者,他反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生追求。从马洛到歌德,历史又走过了200多年。这段时间西欧最大的变化是生产的飞跃与科学的突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