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和难点在农村。目前,铁岭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557所,其中,中学39所,小学44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4所,在校生194898人,教职员工16975人。由此可见,农村教育举足轻重,也必然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点。在“教育年”活动开展之初,全市就确立了“解决两大问题,加强一个薄弱环节”的战略思路,“解决两大问题”,即解决农村办学条件差和师资水平不高问题;“加强一个薄弱环节”,即加强农村教育。通过“八大工程”的有序实施,使铁岭农村教育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农村标准化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为了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入优质园难”的问题,“十一五”以来,铁岭市始终将农村标准化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作为民生工程来抓,共建成了46所农村乡(镇)标准化中心幼儿园。仅以2011年为例,市、县、乡三级共投资3700万元,争取省资金800万元,完成了20所农村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工作,全省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铁岭举行,省教育厅对铁岭市此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铁岭市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多次在省级以上会议上介绍经验,并在2010年被省政府推荐成为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地区。
二是滚动推进“两类新三片”“普九”达标工程。“普九”达标工程是一项攻坚性任务,我们遵循“政府主导,教育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此项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08年底,铁岭县、开原市、调兵山市、银州区、开发区5个县(市)区和昌图县、西丰县、清河区3个县(区)以98.01%平均得分率一次性高分通过了“提高水平”和“巩固水平”“普九”验收;2010年10月,铁岭县、开原市、调兵山市、银州区、开发区5个县(市)区和昌图县、西丰县、清河区3个县(区)分别作为“双高水平”和“提高水平”阶段接受省政府评估验收,全市8个县(市)区以98.6%的平均得分率再次同时高分通过验收,得到了省政府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三是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工程。长期以来,为普及义务教育,教学布局结构比较分散,教师配备不齐,课程开设不全,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较低。为此,铁岭市在2007年启动了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工程,在乡镇实行集中办学。几年来,全市共建成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74所,乡镇覆盖率达到了100%。全市5所申报省级标准化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全部通过了省政府评估验收。目前,铁岭市农村教育逐步形成了以九年一贯制学校为龙头,辐射到各村小的领导班子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安排一体化、设施配备一体化、财务管理一体化的现代化农村教育发展新格局,大大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四是农村初中进城办学工程。从2008年开始,铁岭市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农村初中进城办学工程”为切入点,对农村学校进行了新一轮布局调整,并着力在创新、改善、管理、整合、保障上下工夫,在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铁岭县整合了10个乡(镇)的12所初中全部迁入了莲花中学,在校师生达7000余人,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管理与教学;开原市按规划在城南新建了里仁学校,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满足了部分乡(镇)学生进城就学的需要;西丰县按规划新建了1所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的初中,涉及2个乡(镇)2所初中;昌图县将在“十二五”期间分两步实施这项工程;铁岭县、调兵山市初中进城办学已经全面实现。2011年11月24日,辽宁省农村初中进县城办学工作现场会在铁岭县莲花中学召开,铁岭市这种“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办学模式,在全省得到了推广。
五是农村干部教师培训提高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直接拨付教师培训经费4000余万元,连续五年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和基本功竞赛,并针对农村相对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教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参训教师达15000余人;在干训工作中拓宽交流渠道,组织各类培训班136期,培训中小学干部及教育行政干部13385人次。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广大农村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六是“千人支教”工程。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结合铁岭市近年来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经验,从2009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千人支教”工程,即城乡间每年通过交流、支教、上挂等多种形式互派干部教师达1000人,并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子的办法,从人、财、物等方面,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校。2010年和2011年,“千人支教”工程分别完成了1214人和1107人。这项工程不仅锻炼了广大干部教师,更主要的是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七是农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工程。铁岭市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将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工作重点,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依托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采用多种办学方式,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共完成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再就业等短期培训达5万人,开展农民培训达150万人次。通过这些培训举措,农民的思想、心态和人格实现了转型,对农村教育的深层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八是捐资助教和扶困保学工程。“教育年”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筹集捐资助教款物合计8500多万元,共有300多所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建立健全了农村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共发放“两免一补”资金及助学金近2亿元,资助贫困学生近5万人,兑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庄严承诺,使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证。
在《铁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将农村教育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切实解决农村学校发展的定位、方向和动力源问题,农村教育才能实现有质量的公平和有公平的质量,纳入助推新铁岭大铁岭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是推进各类农村教育协调发展;二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三是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四是造就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五是培育农村教育的内生性发展动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