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发生在我大学毕业进机关不久。一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写材料,我母亲从家里打来电话,说她头痛得很厉害,于是我马上向上司请假,说我要赶回家陪母亲到医院去看病。上司同意了。第四天早晨我回单位上班。一进办公室,上司就问我:“你母亲的病好了些吗?”
听他这么一问,我心里感到热乎乎的。那天我向他请假,他虽然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但我认为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只不过是在例行公事,不管哪个上司都会这么做,不这么做才是不近人情,所以也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但是在过了几天之后,他在工作那么忙的情况下还记得我母亲生病的事,那就说明他真的把我这个部下的事放在心上,所以,我特别感动。虽然我的这个上司貌不惊人,才不出众,但我从此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特别的东西在吸引我,让我感到特别舒服,使我有什么事都想跟上司说说,甚至一度对他产生了精神依恋。这种特别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也说不清,似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后来,有人告诉我,说我上司身上这种东西叫“人格魅力”。然而,人格魅力到底又是什么呢?我还是觉得“人格魅力”这种叫法太笼统。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像我那位上司一样的人。他们可能是我们的上司、同事、客户和朋友。如果留意他们平时的语言和行为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些人工作能力强,善解人意,习惯换位思考……除了这些,在他们身上还有一些“什么东西”,而这东西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即人们常说的“人格魅力”。
在我接触到现代情商理论之后,我感到豁然开朗:人们常说的“人格魅力”其实与情商密切相关,可以说,人格魅力就是情商放射出的耀眼光芒!
作为一种调节感情的能力,情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表现为三种能力,第一是对自我认识能力,它包括自我认识力、压力承受力和创造力等;第二是社交能力,它包括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第三是判断力,它包括对他人的感受力和与对方感情产生共鸣的能力。如果对照那些优秀白领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你就会发现,这种人格魅力就是情商那三种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内在的素质,它表现为乐观向上、为人谦逊和懂礼貌;作为外在的能力,它表现为为人温婉和机智灵活。
二、背对着太阳只能看见影子
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一个公司负责销售的老总跟我讲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那一次,他们公司招聘了一批推销新人。通过培训后就让他们出去“扫街”,即拜访陌生的客户。第一天快下班时推销员们都回公司了,但一个个都垂头丧气。我这位朋友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还是问他们为什么都无精打采。于是,其中一个推销员说:“我今天跑了十家客户,可只有一家客户对我的产品感兴趣。”
我的朋友说:“那你应该高兴呀!”
对方莫名其妙:“只有一家对我的产品感兴趣,我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我的朋友说:“如果你跑一百家,那不就有十家对你的产品感兴趣吗?”
这是积极乐观精神的体现,它就是情商!我真羡慕我这位朋友的高情商。高情商与低情商在这里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问题的方法,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看问题的方法,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工作结果,甚至带来不同的人生结局。
高情商的人都非常乐观,这种乐观来自于情商中的自我认识能力。他们的乐观表现为积极向上和能坦然接受现实。
积极向上
高情商的人都非常乐观,但这种乐观不是盲目的,因为他们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他们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定了长远的发展目标,这些目标在他们遇到困难甚至危机的时候,能给他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所以,他们始终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一般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目光就会变得短浅,总是盯着眼前的那些麻烦的事情上,结果导致想象力锐减,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无法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实力。在遇到困难时,为了充分发挥自己所具备的能力,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想象力锐减;要让自己保持丰富的想象力,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拓展自己的视野和建立明确的目标。当然,即便扩大了视野,如果树立的目标不切实际的话,那它仍然只是画饼充饥;它不仅不能实现,而且还会消耗我们的热情。
由于高情商的人都积极向上,所以他们也习惯于从积极的方向看问题。在工作和生活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乐观的人往往会从事物中发现积极的因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你总是从积极的方面看问题,那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由于高情商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并且习惯从积极的方面看问题,所以,他们对工作和生活态度都抱着乐观的态度,因此,他们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而且,他们还知道,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周围的人一起努力,所以,他们还乐于助人,给周围的人给以积极的鼓励。这样,他们周围的人自然而然地信赖他们,放心与他们交往。
坦然面对现实
高情商的人都能坦然面对现实。他们之所以能坦然面对现实,是他们情商中识别感情和调整感情的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很多职场新人都喜欢抱怨,不是说上司水平太低,就是公司制度设计有问题……这些都可以说是情商不高的表现,因为他们不能坦然地面对现实,总是想逃避。未来会怎么样,完全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角度。情商高的人总是能从积极正面的角度看问题,所以他们乐观并执着。如果你总是背对着太阳,那你当然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三、关公不忌走麦城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有一天上午上司叫我筹备一个会议,说下午要开一个几十人的会。我去安排会议室时,管理员告诉我昨天下午刚开过会,一切设备都没问题。由于时间紧,又只有我一个人筹备,所以听他这么一说,我就忙别的事去了。下午会议刚开始,麦克风就不出声了,气得领导大发脾气……会后,我原以为上司会把我臭骂一通,但是,上司在找我谈话时,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告诉我他自己当年也犯过的类似错误。最后他说:“只要吸取教训就行,没有必要自责。”
上司的形象在我心里一直很高大,那天不管他怎么批评我,我都会接受,我甚至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但是,上司不仅没骂我一句,反而讲了自己当年走麦城的故事。这不仅让我感到意外,而且让我感到特别的亲切和温暖。他身上的那种自然与诚实,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帮助,让我至今还在受用。
情商高的人为人都十分谦逊,因为情商高的人有很强的自我认识能力,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他们能调整自己的感情,放低自己的身段。他们的谦逊表现在为人自然诚实和善于欣赏他人。
自然诚实
情商高的人身上的谦逊是自然的,诚实的,因而让人感到的是亲切。有些情商不高的人虽然也让人感到他的谦虚,但总觉得他们的这种谦虚是装出来的,是有目的的,所以,感觉的是一种谦卑,在心里自觉不觉地多了一份戒心。
懂得欣赏他人
情商高的人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懂得欣赏他人。由于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懂得欣赏他人,所以,情商高的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待人热忱,不做作,因而能赢得他周围的人的信赖。而那些情商不高的人喜欢凭好恶待人,用脸谱化看人,世界唯我独尊,因此,他们总是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四、冬日阳光暖融融
我刚参加工作时年轻气盛。一天下午部门开会,上司就某项工作提出了几项措施。由于我也参与了这项工作,并在会前做了准备,所以,他说完之后,我直截了当地表示反对:“……我不同意领导的意见。我自己调查过,我的调查结果与领导说的有很大的差距。”我拿出了一连串扎实的数据,本来以为同事们都会点头称是,可结果是既没人反对,也没人赞成我的观点,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人理睬我。
我心里很难过,会后反思:我不是信口开河,无的放矢,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认真听我说呢?我到底错在哪里?这事过了很久之后,一个老同事告诉我说我的问题就在于“我不同意”和“我调查过”中的那个“我”字。面对上司,我过于强调“我”,自然会让同事们觉得我这个人太不谦虚了,因此,同事们在评价我的意见之前,就已经对我很反感了;即使他们心里承认我说的有道理,他们也不会公开表示赞成我。
后来我用心揣摩了上司和其他一些老同事的说话方式,他们在正式陈述自己的意见之前,特别是在不同意见之前,都喜欢“铺垫”几句,如果那天换作是我的上司,他可能会这么说:“前些天我听了领导的指示后,对这个问题仔细思考了一下……”或者“我参考了大家的意见之后,觉得……”如果那天我这么陈述自己的意见,同事们可能就会说:“嗯,小谭的这个想法不错。”或者“小谭的这个意见也可以考虑。”
情商高的人为人温和,说话委婉,这一点来自于情商中的社交能力。这种温婉在与人交往过程表现为尊重对方、说话习惯铺垫、恰当的表达方式和有分寸地表达情绪,所以,与那些情商高的人沟通,会让你有一种冬天的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感觉。
尊重对方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即使是在上下级之间,尊重对方也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所以,那些情商高的人在沟通时很少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因为在不了解对方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开门见山容易触及对方内心一些敏感点,有可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所以,他们经常在沟通之前营造一种愉悦的气氛,先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这样让对方乐于与他沟通,觉得与他交流是一种享受。
有一次我在山东某高校做讲座时,一个学生问我:“谭老师,我天生就是个直性子,不喜欢藏着掖着,有话就想说,而且喜欢实话实说。我知道这样到社会上肯定不让人待见,可这是一种天性,我改不了怎么办?”
我告诉对方:“有话就想说”不是“天性”而只是一种“习性”,而这种习性是可以慢慢改变的,比如参加情商训练。首先提高自己识别感情的能力,即意识到自己正被一种不良情绪所支配;然后再提高自己调整感情的能力,即把自己的感情调整到能采取恰当行动所需要的状态。
语言铺垫
情商高的人都有一种说话之前先“铺垫”的一习惯。所谓“铺垫”,就是在你谈话进入正题之前,寒暄几句,如称赞对方的裙子漂亮,或者夸对方上个月的业绩不错等等,起一种缓冲的作用,表现出自己的诚意,消除对方心里的戒备。
恰当的表达方式
比如,在本部分的前面我上司问我“你母亲的病好了吗?”这句话看上去朴实无华,而且是在不经意之间说出来的,但实际上是一种最为恰当的表达方式,因为它让我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使我感受到一种格外的温暖。
高情商的人都善于运用语言艺术,他们不仅善于营造交流气氛,而且用词精准,所以,同样一句话,从他们嘴里说出来,你就会感到格外亲切和受用。比如,我曾仔细观察过我的上司,他说话很少用一个字,比如“是”或“不”。有相当一段时间我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当我研究情商理论后,才解开这个迷:因为说单音节的词,很容易给对方一种“交流到此为止”的冷冰冰印象。实事求是地说,我当年的那位上司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所以,我相信情商高的人多少有些语言天赋。
有分寸地表达情绪
为人温婉,并不是不发脾气,没有愤怒的时候。在上一章“利用感情”那一节中介绍过,情商高的人善于利用感情,会很有分寸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五、见风使舵随机变
情商高的人都机智灵活,这种能力来源于情商中的判断力。
情商高的人直觉能力都很强。他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感受现场的气氛,准确地判断对方下一步的行为。他们能够客观地从多角度分析自己与对方双方所处的境况,并能灵活地切换看问题的角度。因此,他们能抓住那些普通人会遗漏的细节,掌握这些细节中所隐含的重要信息。
我在企业做行政文秘培训时,经常使用这么一个案例,让学员们讨论,讨论的过程非常有意思:
这家规模公司不大,总经理办公室只有3个秘书,主任老刘、经验丰富的于雪和刚大学毕业的小王。这天上午,于雪外出有事。十点左右,市场部有人来电话让小王过去取份材料,她刚走,总经理就来电话,说他要看某份文件,马上给他送过去。平时负责文件收发存放工作的是小王。主任左翻右翻,怎么也找不到总经理要看的那份文件。十几分钟过去了,等得不耐烦的总经理便在电话里大发雷霆:“怎么搞的?连份总结也找不到,你这个办公室主任一天到晚在干什么?”
有什么办法?主任沮丧地只好等小王回来。小王刚进门,主任就把自己胸中的怒气全部朝小王头上发泄:“托您的福,总经理给了好果子吃!你干什么去了?!”小王想说明,但主任没有给她说话的余地:“废物!饭桶!”
小王怎么受得了这样的委屈,她泪流满面地冲出办公室,屋里只剩下主任对着硕大的天花板抽闷烟。这时,于雪回来了。面对这种情况,于雪应该如何处理?现在于雪有这么几种选择:
a、对上司说:“小王经常犯这种毛病,存完文件不说一声,我都说过她好几次了!”
b、赶紧找出文件递给主任。
c、安慰主任:“老总这些天也真像吃错药了!”
d、找出文件给后自己给总经理送去。
e、安慰主任:“头,实在不好意思,我要是早点回来就好了。”
对于于雪以上几种选择,我请学员回答哪种选择比较合适。
我的参考答案是d。之所以它比较合适,是因为于雪巧妙地给了主任一个体面地下台阶的机会。自己给总经理送去,他火气再大,也不太可能再冲于雪发火,这样,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如果让主任自己去送,即使总经理火气已尽,他多少还会唠叨几句。
但是,经常有学员跟我争论,意思是说主任没让于雪去送,于雪去送是自作主张,所以不值得提倡。于是,我从情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于雪作为上司的助手,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发挥自己情商中识别感情的能力,推测出主任此时此刻不愿意去见总经理,怕总经理怒火未尽,再挨他的批评;但是,他作为于雪的上司,又不好意思把自己的这种想法说出来。了解了上司的这种心理,于雪找出文件后直接给总经理送去就是很正常的了。如果于雪把资料递给主任,再由主任“请”她帮自己送一下,那就说明于雪的情商很低,不是一个“会来事”的秘书。
高情商的人还能通过利用感情,与对产生感情共鸣,体会对方此时此刻的心情,准确地观察到对方情感上的细微变化,所以,他们能经常换位思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