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绚烂的端午风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引子

    就风俗的原始意义上说,端午节俗的形成,乃是上古夏至的“阴阳争,死生分”以及恶月毒日的结合,人们自然会为之担忧,于是就进行祭祀和禳灾的仪式。自中古以后,它的原始意义日趋淡薄,并逐渐演化为一个节俗繁琐、内容丰富、观赏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全民性节日。虽然还在进行着祭祀和禳灾的仪式,人们的心情是大不一样了,就像过其他节日一样,充满了喜悦和欢欣。

    端午的风俗活动,真可说是全民参与,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论贫富天壤,贵贱悬殊,人人有份,但自然又有差别。宫廷民间,城市乡村,也有种种不同。至于天南地北,海隅边地,更是情状差异。为了叙述方便,约为四则,从不同视角分别介绍端午丰富多采的风俗活动。

    1、宫廷仪礼

    自古以来,宫廷过五月五日,例应贡御,也有赏赐。

    汉代夏至或五月五日,赐食枭羹,相传枭是一种恶鸟,貌似猫头鹰,或泛指鸱鸮科的鸟类。白居易《凶宅》诗曰:“枭鸣松桂枝,狐藏兰菊丛。”颇不吉祥。毛奇龄《续诗传鸟名卷》卷三说:“枭本恶鸟,欲绝其类,故汉仪以夏日至赐百官枭羮,且解者云,夏至微阴始起,长养万物,而枭害其母,因以是日杀之。乃《说文》又云,枭食母不孝,故冬至捕杀枭首,绝其类。”杨侃《两汉博闻》卷四记道:“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作枭羮以赐百官,以其恶鸟,故食之也。师古曰,解祠者,谓祠祭,以解罪求福。”

    汉唐之际,宫廷赏赐以服饰为多。《中华古今注》卷上记道:“汉中兴,毎以端午赐百僚乌犀腰帯。魏武帝赐宫人金隐起师子銙腰帯,以助将军之勇也。高祖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腰帯,武官黑银腰带,示色不改更故也。”同书卷中又记汉章帝“常以端午日赐百官水纹绫袴,盖取清慢而理人。若百官母及妻妾等承恩者,则别赐罗纹胜袴”。同书卷下则记隋炀帝“常以端午日赐百僚玳瑁钗冠”。《新唐书·李元纮传》记开元时,玄宗于“五月五日宴武成殿赐群臣袭衣,特以紫服金鱼赐元纮及萧嵩”。太宗李世民首开端午赐扇风气,《唐会要》卷三十五记道:“贞观十八年五月,太宗为飞白书,作鸾凤蟠龙等字,笔势惊绝,谓司徒长孙无忌、吏部尚书杨师道曰:‘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朕今各赐君飞白扇二枚,庶动清风,以增美德。’”李肇《翰林志》记载,兴元元年(784)端午,德宗赐翰林学士“衣一副,金花银器一事,百索一轴,青团镂竹大扇一柄,角粽三服,粆蜜”。

    及至两宋,赏赐节物品种更多,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二引《皇朝岁时杂记》说:“端五,赐从官以上,酒、团、粽、画扇;升朝官以上,赐公服、衬衫;大夫以上,加袴。从官又加黄绫绣裹肚,执政又加红绣肚、三襜,经筵史官赐杂纱帽及头巾帕子、涂金银装扇子、酒果,史官又加团茗。上尊仁宗时,自从官以上并讲官,赐御帛书扇。”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记道:“又分赐后妃、诸阁、大珰、近侍翠叶五色葵榴、金丝翠扇、真珠百索、钗符、经筒、香囊、软香龙涎佩带,及紫练、白葛、红蕉之类。大臣贵邸,均被细葛、香罗、蒲丝、艾朵、彩团、巧粽之赐。而外邸节物,大率效尤焉。”吴自牧《梦粱录》卷三也记道:“内更以百索彩线、细巧缕金花朵及银样鼓儿、糖蜜韵果、巧粽,五色珠儿结成经筒、符袋,御书葵榴画扇,艾虎,纱疋缎,分赐诸阁分、宰执、亲王。”

    至明清,陆容《菽园杂记》卷一说:“朝廷每端午节,赐朝官吃糕粽于午门外,酒数行而出,文职大臣仍从驾幸后苑,观武臣射柳,事毕皆出。”《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七引《析津志》说:“午节,宣徽院进宝扇、彩索、珠花、金罗、酒醴、凉糕、香粽,中正院三后所属衙门各有故典仪物以次进献,礼部亦然,盖以此为大节故耳。”又引《戒庵漫笔》说:“端午,赐京官宫扇,竹骨纸面,俱画翎毛不工。彩绦一条,五色线编者,须头作虎形。彩仗二根,长丈许,五色线缠绕。艾虎纸二幅,方尺许,俱画虎并诸毒虫。”姚之骃《元明事类钞》卷三引《泳化编》说:“嘉靖甲子端阳,赐大学士徐阶以灵符五道、艾虎八个、扇二把、大符六道、花绦一条。”又引《五朝注略》:“嘉靖时,上以端午泛舟西苑,召李时、夏言、郭勋侍行,赐艾虎、彩索、牙扇,自芭蕉园历玉蝀金鳌桥至澄碧亭,命诸臣近龙舟顾问。”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晚清情形:“内廷王公大臣至端阳时,皆得恩赐葛纱及画扇。”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记慈禧后宫过端午:“自五月初一日起,军机大臣、尚书、侍郎,以及近支宗室、妃嫔、太监,均献孝钦后以礼物,开列黄纸礼单进呈。中以洋货为多,太监辄以大盒之而入,孝钦留洋货而已。初三日,为全宫献礼期,均盛以黄盒,置大院中。隆裕后进自制之鞋用手巾荷包,陈设第一排,妃嫔宫眷所献种类甚多。初四日,为孝钦回赏之期,视献物之厚薄以答之。若宫眷,则人各一衣,银数百两。”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说袭人命丫头将“端午儿的节礼”取来,赐宝玉的那份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也都是这个?”袭人答道:“老太太多着一个香玉如意,一个玛瑙枕。老爷、太太、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香玉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的都没有。大奶奶、二奶奶他两个是每人两疋纱,两疋罗,两个香袋儿,两个锭子药。”

    唐鲁孙在《我家怎样过端午》里说:“清宫管端午节叫天中节,对于廷臣是例有赏赐的,最名贵的是赏赐绫裱五尺三尺宽的朱砂判,整幅‘恨福来迟’的判儿,赤帻鞮屦,伏剑夔立,凝视飞蝠。据说全是出自如意馆丹青妙手,用胭脂膏子绘制,仅留蝙蝠二日、判官的双睛,由御笔用辰朱亲点,点好以后,蝙蝠固然是栩栩如生,判官的双目怎么看怎么瞪着你,所以说有驱厉辟邪功效。有的人忽然凶鬼附体乱蹦乱闹,挂上这种朱砂判,据说鬼就走了,所以得之无不什袭珍藏。民国初年,北平后门一带古玩铺,还有清朝历代帝后写的福寿字、龙虎字待价而售,但很少有朱砂判儿出售,纵或偶有发现,那比龙虎福寿字的价线要贵上好几倍呢!清宫端午节,例有赏赐近臣樱桃桑葚之举,一只五寸大小碟子,铺上桑叶一张,樱桃二三十粒,红白桑葚等数,由宫监苏位赉送到家,除了全家叩首跪谢圣恩之外,宫监苏拉敬使车力,还得恭敬如仪。这一盘樱桃桑葚,人口多的人家,比买整担樱桃桑葚还要贵上几倍,有的人家准备敬使车力真要头痛几天呢!我曾经偷偷问过相熟的太监,端午节何以尽赏樱桃桑葚不赏粽子呢?他们也很诧异,端节各府送赏赐,从来只有樱桃桑葚而没有粽子,他们也猜不透是什么道理呢!内廷过端午对于近臣家的儿童也有赏赐,第一是小团扇,扇面上画的全是工笔婴戏图,正中盖上一方小玉玺。有一年笔者得一把六国封相团扇,据说是画苑沈恭仿仇十洲原本所绘,虽无款识,但构图多变,赋色淡雅,迥异凡构,拿在手里奉扬仁风,颇觉神清气爽。”

    宫中端午,自然也有过节的气氛。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道:“宫中毎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于此戏。”那是唐代的端午。至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则记在殿中“插食盘架,设天师艾虎,意思山子数十座,五色蒲丝百草霜,以大阁三层,饰以珠翠葵榴艾花,蜈蚣、蛇、蝎、蜥蜴等,谓之毒虫。及作糖霜韵果、糖蜜巧粽,极其精巧。又以大金瓶数十,遍插葵榴栀子花,环绕殿阁”。那天又相传是马的本命日,故“凡御厩邸第上乘,悉用五彩为鬃尾之饰,奇鞯宝辔,充满道途,亦可观玩也”,而《西湖老人繁胜录》则说是“娇马遇重午,都戴合色头须”,或马首,或马尾,大概都有吧。

    辽、金宫廷,端午则有拜天仪式,《金史·礼志八》记道:“重五日质明,陈设毕,百官班俟于球场乐亭南。皇帝靴袍乘辇,宣徽使前导,自球场南门入,至拜天台,降辇至褥位。皇太子以下百官皆诣褥位。宣徽赞拜,皇帝再拜;上香,又再拜;排食抛盏毕,又再拜;饮福酒,跪饮毕,又再拜。百官陪拜,引皇太子以下先出,皆如前导引。皇帝回辇至幄次,更衣,行射柳、击球之戏,亦辽俗也,金因尚之。”

    至元代,宫廷亦重端午,《析津志辑佚·岁纪》记道:“节前三日,中书礼部办进上位御扇,扇面用刻丝作诸般花样,人物故事、花木翎毛、山水界画,极其工致,妙绝古今,若退晕淡染如生成,比诸画者反不及矣。仍有金线戏绣出升降二龙在云中。以玉为柄,长一尺,琢云龙升。上以赤金填于刻文内,又用金线条缚之如线系,或扇团以银线缠之,如是者凡数样,制具不同。有串香柄、玛瑙、犀角,成雕龙凤,金涂其刻。又有拂子,用洁白细冗软牛毛,亦有染色者不一。资正院、中正院进上,系南城织染局总管府管办,金条、彩索、金珠、翠花、面靥、花钿、奇石、戒止、香粉、胭脂、洗药,各各精制如扇拂,一如上位仪式。太子詹事院并如上仪进。将作院进彩画扇、翠扇、金碧山水扇、金纱、金罗、白索等。如凉糕、粽饼,并同典饮局,并同光禄寺。酒、凉糕、蜜枣糕、粳米糕、金桃、御黄子、藕、甜瓜、西瓜,并同四大衙,并依上年故事。宣徽院为首,领八作司等院,其三官詹事院属司,并如上年式。是节诸项进呈,所费五千馀定。滦者行在资正院、织染总管府,差官一员,乘传赴上都,进上位及三宫后,以表里答劳之,此常典也。或在中途不可定止。是节上自三公宰辅、省院台,俱有画扇、彩索、拂子、凉糕之礼;中贵官同,故其厚费也。”

    至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记道:“闻之先辈云,孝宗在御日,遇午节,曾于便殿手书一桃符云:‘彩线结成长命缕,丹砂书就辟兵符。’盖圣主好文,宴衍自娱,又与后圣不同如此。其后午节,惟世宗初元,曾奉两宫圣母游娱,最后十五年,又同李时、夏言、郭勋泛舟西苑,赋诗唱和。”刘若愚《明宫史》火集记道:“初一日起,至十三日止,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门两傍安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五毒故事,如年节之门神焉。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过水温淘面,赏石榴花,佩艾叶,合诸药,画治病符。圣驾幸西苑,斗龙舟,划船,或幸万岁山前插柳,看御马监勇士跑马走解。”

    射柳、击球、走解之戏,本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尚。

    射柳,又称为躤柳、剪柳,即驰马射柳。相传为辽金时的一种竞技活动。在场上插柳,驰马射之,中者为胜。源于古鲜卑族秋祭时驰马绕柳枝三周的仪式。《汉书·匈奴传上》有“大会蹛林”,颜师古注道:“蹛者,绕林木而祭也。鲜卑之俗,自古相传,秋天之祭,无林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乃止。此其遗法。”还有一则较有意思,《月令辑要》卷二引《偃曝谈馀》说:“辽俗以鹁鸽置葫芦中,悬之柳上,弯弓射之,矢中葫芦,鸽輙飞出,以飞之高下为胜负,往往会于清明、端午日,名曰射柳。”可见射柳本是辽俗,金因之。《金史·礼志八》记道:“凡重五日拜天礼毕,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至元依然,称为斮柳,规则大致如金,《析津志辑佚·风俗》说:“有引马者先走,万户引弓随之,乃开弓斮柳。断其白者,则击锣鼓为胜。”入明以后,射柳之戏不废,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就说:“永乐中,禁中有翦柳之戏。翦柳,即射柳也。”后来就简化一点,成为走骠骑。

    击球,也是辽之旧俗,金亦尚之。《金史·礼志八》记道:“已而击球,各乘所常习马,持鞠杖。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分其众为两队,共争击一球。先于球场南立双桓,置板,下开一孔为门,而加网为囊,能夺得鞠击入网囊者为胜。或曰,两端对立二门,互相排击,各以出门为胜。球状小如拳,以轻韧木枵其中而朱之。皆所谓习跷捷也。”至元而继续盛行,《析津志辑佚·风俗》记道:“击球者,今之故典,而我朝演武亦自不废。常于五月五日、九月九日,太子、诸王于西华门内宽广地位,上召集各衙万户、千户,但怯薛(蒙古语,指宫廷卫士)能击球者,咸用上等骏马,系以雉尾、缨络,萦缀镜铃、狼尾、安答海,装饰如画。玄其障泥,以两肚带拴束其鞍。先以一马前驰,掷大皮缝软球子于地,群马争骤,各以长藤柄球杖争接之,而球子忽绰在球棒上,随马走如电,而球子终不坠地。力捷而熟闲者,以球子挑剔跳踯于虚空中,而终不离于球杖。马走如飞,然后打入球门中者为胜。当其击球时,盘屈旋转,倐如流电之过目,观者动心骇志,英锐之气奋然。虽耀武者,捷疾无过于是,盖有赏罚不侔耳。”

    走解,也就是走骠骑。彭时《彭公笔记》记道:“五月五日,赐文武官走骠骑于后苑。其制:一人骑马执旗引于前,二人驰马继出,呈艺于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掷蹻捷,人马相得,如此者数百骑,后乃为胡服臂鹰走犬围猎状,终场,俗名曰走解。而不知所自始,岂金元之遗俗欤。令每岁一举之,盖以训武也。观毕,赐宴而回。”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说:“内廷自龙舟之外,则修射柳故事,其名曰走骠骑,盖沿金元之俗。命御马监勇士驰马走解,不过御前一逞迅捷而已。惟阁部大老及经筵日讲词臣得拜川扇香药诸赐,视他令节独优。今上初年犹然,自内操事兴,至甲申岁之午日,预选少年强壮内侍三千名,俱先娴习骑射,至期弯弧骋辔,云锦成章,有京营所不逮者。上大悦,赏赍二万馀金。然是日酷热,当值候操诸珰,擐甲操兵,伺令于赤日中,因而暍死者数人。按禁中本非观兵之所,其事起于正德初年,盖不特八虎辈各有偏裨列校,仿效外廷,而本兵王恭襄,亦顶罛刺飘靛缨,杂处于中贵之中矣。今上因癸未谒陵,始选内臣具军容扈从,旋跸后,益广其伍,俱江陵败后事也。近年来则内教场已鞠为茂草,想武事置不讲矣。”

    宫中端午日,还要演戏,昭梿《啸亭续录》卷一记道:“乾隆初,纯皇帝以海内昇平,命张文敏制诸院本进呈,以备乐部演习,凡各节令皆奏演。其时典故如屈子竞渡、子安题阁诸事,无不谱入,谓之月令承应。”《屈子竞渡》就是端午“月令承应”的特定剧目。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记慈禧后宫过端午,“初五日,大内演剧,所演为屈原沉江故事。而宫眷所蹑之履,则如小儿之虎头鞋,且簪绸制之小虎于冠,孝钦所命也。王公福晋亦皆入宫贺节”。又据王芷章《清昇平署志略》之“端五承应”,“端五一节,在南府时亦为热闹,除演戏外,更仿江南旧俗,在圆明园内望瀛洲作斗龙舟之戏。在道光三年,会于五月初一、初五两次举行”。作者还记录了那次承应戏目和龙舟上扮演的记录下来,初一日有“瑞雨禾丰”、“设法取水”、“学八角鼓”、“吉祥锣鼓”、“莲花亭平台”、“彩台偶戏”、“应节呈祥”、“把式卖艺”、“善才三参”、“福禄天长”、“洞仙歌”、“效学线偶”、“躲端五儿”、“五谷丰灯”、“光华宝塔”,初五日有“瑞雨禾丰”、“高丽斤斗”、“吉祥锣鼓”、“莲花亭平台”、“彩台偶戏”、“太平有象”、“六合同春”、“善才三参”、“杠子”、“群仙拱祝”、“洞仙歌”、“石片平台”、“搬演戏法”、“光华宝塔”、“天师捉毒”。又说:“三年以后,斗龙舟之戏即少举行,仅每年照例演应节之戏,现存剧本有《灵符济世》、《祛邪应节》、《采药降魔》、《蒲剑闲邪》。以上皆用于开场围场之戏,连台大戏则有《阐道除邪》、《混元盒》。”据徐鼒《小腆纪年》卷十记载,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丙戌(初五日)明福王不视朝。是日端午,百官入贺;王以演剧,未暇视朝也”。这时清军已大举南下,四月攻破扬州,纵兵屠掠,十日封刀,史称“扬州十日”,就在端午那天,多铎率师进临长江。但弘光帝犹因端午看戏而不上朝,如此昏瞆之君,江山安得不易主。

    端午日,太医院遣人去南海捉虾蟆,刘侗等《帝京景物略》卷二说:“太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蟆,取蟾酥也。其法,针枣叶,刺蟾之眉间,桨射叶上,以蔽人目,不令伤也。”这种取蟾酥的方法,虾蟆可以不死。查慎行《人海记》卷下也说:“明太医院例于端阳日,差官至南海捕虾蟆,挤酥以合药,制紫金锭。有御医某者张大其事,鼓吹旗旛,喧阗以往。或嘲以诗曰:‘抖擞威风出凤城,喧喧鼓吹拥霓旌。穿林披莽如猇虎,捉得虾蟆剜眼睛。’”那用蟾酥合药的紫金锭,张介宾将它吹得颇为神奇,《景岳全书》卷六十说它“一名神仙太乙丹,一名玉枢丹,一名万病解毒丹,解除一切中毒、积毒、虫毒、蛊毒、菌蕈、砒石、死牛、死马、河肫等毒,及时行瘟疫、山岚瘴气、喉闭喉风、颠邪鬼气、狂乱迷死、牙关紧急、小儿急惊等证,凡行兵兴役之处,尤不可无。”还是高濂说得比较实际,《遵生八笺》卷四有曰:“五月五日宜合紫金锭、保生锭子,治小儿疾,方在医书录。内府此日用雄黄研末,少加朱砂,收真蟾酥作杵,阴干。凡遇恶毒初起,以唾磨搽,微痛,立消。”端午那天,太监们还将紫金锭拿出来卖,王士禛《居易录》卷二十九说:“今端阳节,中官犹于端门鬻内造紫金锭。”那天真是蛤蟆们遭劫的日子,故北京有谚语:“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还可一说的是守宫,旧说将饲以朱砂的壁虎捣烂,点染女子肢体以防不贞,称之为守宫。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九记道:“汉武帝时,以端午日取蜥蜴置之器,饲以丹砂,至明年端午捣之。以涂宫人臂,有所犯则消没,不尔则如赤痣,故得守宫之名。”张华《博物志》卷四说:“蜥蜴或名蝘蜓,以器养之,食以朱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捣万杵,点女人支体,终身不灭。惟房室事则灭,故号守宫。”《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六引《淮南万毕术》说:“守宫饰女臂,有文章。取守宫新合阴阳者,牝牡各一,藏之瓮中,阴干百日,以饰女臂,则生文章,与男子合阴阳,辄灭去。”乃是女子贞操的守护标记。闻一多在《端午考》里认为,这也是“图腾的遗迹”,“昭示着端午节和龙的因缘”,那是因为蜥蜴一名龙子,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九十八就说:“陶弘景《本草》:形大纯黄色者,名蛇医,亦名蛇舅;似蛇医而小,尾长,见人不动者,名龙子;小而五色,尾青碧者,名蜥蜴;小而缘墙壁,色黑者名蝘蜓。吴人呼为壁虎。”

    2、市井盛观

    端午将至,家家就要置办端午节物,各地城中处处有卖节物,所在成市。如唐代长安,陶宗仪《说郛》卷六十九上引李淖《秦中岁时记》说:“端午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记北宋时的汴京:“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朩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一引《岁时杂记》说得更详细:“鼓、扇、百索,市在潘楼下,丽景门外、阊阖门外、朱雀门内外、相国寺东廊外、睦亲广亲宅前,皆卖此物。自五月初一日,富贵之家多乘车萃买,以相馈遗。鼓皆小鼓,或悬于架,或置于座,或鼗鼓、雷鼓,其制不一。又造小扇子,皆青黄赤白色,或绣或画,或缕金,或合色,制亦不同。”吴自牧《梦粱录》卷三记南宋时的临安:“杭都风俗,自初一日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水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而各种各样的百索,则都采用博戏的方式兜卖,《西湖老人繁胜录》就说:“端午节,扑卖诸般百索,小儿荷戴,系头子,或用彩线结,或用珠儿结。”《岁华纪丽谱》记南宋时的成都:“五月五日,宴大慈寺设厅。医人鬻艾,道人卖符,朱索、彩缕、长命、辟灾之物,筒饭、角黍,莫不咸在。”《析津志辑佚·岁纪》记元代的大都:“都中于节前二三日,小经纪者于是中角头阛阓处,芦苇架棚挂画,以卖诸般凉糕等项。”又说:“市中买艾虎、泥大师、彩线、符袋牌等,大概江南略同。”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五十五记明代的成都:“五日,鬻香药于观街者,号药市;鬻器用者,号七宝市。《丹铅录》云,五月卖扇于街中,谓之扇市。”谢肇淛《滇略》卷四记明代的云南,“滇民以市为景,游人纵观”,五月为“扇市”。《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说,在薛蟠开设的当铺里,有位主管张德辉,十月里要回家,明年春天再来,他对薛蟠说:“今年纸劄香料短少,明年必是贵的。明年先打发大小儿上来,当铺里照管照管。赶端阳前,我顺路就贩些纸劄香扇来卖,除去关销花销,亦可以多剩得几个利钱。”可见卖扇子是节令性很强的商业活动。

    端午前夕,道观、佛寺、药铺、酒肆,也以节物馈赠信徒和熟客。吴自牧《梦粱录》卷三说:“诸宫观亦以经筒、符袋、灵符、卷轴、巧粽、夏橘等送馈贵宦之家。如市井看经道流,亦以分遗施主家。”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说:“僧道以经筒轮子、辟恶灵符,分送檀越。而医家亦以香囊、雄黄、乌发油香送于常所往来者。”顾禄《清嘉录》卷五也说:“药市、酒肆馈遗主顾,则各以其所有之雄黄、芷术、酒糟等品。”亲友邻里,也以节物相馈遗,范成大《吴郡志》卷二说:“重午以角黍、水团、彩索、艾花、画扇相饷。”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并副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让廉《京都风俗志》也说:“富家买糕饼,上有蝎、蛇、虾蟆、蜈蚣、蝎虎之像,谓之五毒饽饽,馈送亲友,称为上品。”相互馈赠节物,既应风俗,又是联络感情,因此街衢坊里,往来纷纷,真比平常热闹了许多。夏仁虎《岁华忆语》则记南京的事:“戚友家多以鲥鱼、角黍相馈遗,往往一鱼辗转数处,仍送回本家,则已馁不堪食矣,足为发噱。”这是端午送礼留下的笑话。

    两宋时,端午节家家门前陈列“端阳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说:“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迎相宴赏。”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卷三说:“市人门首,各设大盆,杂植艾蒲葵花,上挂五色纸钱,排饤果粽。虽贫者亦然。”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也说:“端午为天中节,人家包黍秫以为粽,束以五色彩丝,或以菖蒲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盘中,围以五色蒲丝,剪皮金为百虫之像,铺其上,却以葵榴艾叶,攒簇华丽。”这是一次花草陈设的展览,十里长街,烂熳一片,真是难得的一道景观。故南宋临安又有花市,《西湖老人繁胜录》说:“初一日,城内外家家供养,都插菖蒲、石榴、蜀苍天花、栀子花之类,一早卖一万贯花钱不啻。何以见得?钱塘有百万人家,一家买一百线花,便可见也。酒果、香烛、纸马、粽子、水团,莫计其数,只供养得一早,便成粪草。虽小家无花瓶者,用小坛也插一瓶花供养,盖乡土风俗如此。寻常无花供养,却不相笑,惟重午不可无花供养。”

    凡龙船竞渡处,往往摊贩成市,苏州、扬州都称为“龙船市”。顾禄《清嘉录》卷五记苏州观竞渡时,“日驻河干,交午曼衍,粲若云锦。男女耆稚,倾城出游,高楼邃阁,罗绮如云,山塘七里,几无驻足之地。河中画楫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欢呼笑语之声,遐迩振动。土人供买耍货食品,所在成市,凡十日而罢,俗呼‘划龙船市’。入夜,燃灯万盏,烛星吐丹,波月摇白,尤为奇观,俗称‘灯划龙船’”。苏州本来冷清的河道两岸,一时成为热闹繁忙的去处,士女靓妆炫服,倾城出游,真可说是藻川缛野,楼幕尽启,罗绮云积。卖酒菜吃食的,抟泥人的,变戏法的,牵傀儡的,兜售儿童戏玩、闺中香粉的,商贩贸易,绵延数里,前后持续半个月。从城市经济角度考察,明清苏州端午竞渡,参赛的龙舟各自代表着不同的行业,也是一次本行业的广告宣传活动,像踹布坊的龙船,被人称为“烟囱洞”,想来它的样子有点滑稽,这倒反而引人注目了。郡中士女倾城而出,不但为了看龙船竞渡,并且也是一次购物消费,小商小贩藉以生意,故袁学澜《吴郡岁时纪丽》卷五这样说:“夫其繁费无度,作为无益,固非敦本崇模之道。顾吴俗华靡,而贫民谋食独易。彼其挥霍纵恣,凡执纤悉之业,待以举炊,而终身无冻馁者比比也。此亦贫富相资之一端,为政者,殆不可执迂远之见,以反古而戾俗也。”

    端午前后,各地又有庙会,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称京师都城隍庙“惟于五月朔至八日设庙,百货充集,拜香络绎”。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则记道:“都城隍庙在宣武门内沟沿西,城隍庙街路北。每岁五月,自初一日起,庙市十日。市皆儿童玩好,无甚珍奇,游者鲜矣。”又记永定门外南顶碧霞元君庙,“每至五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十日,士女云集。庙虽残破,而河中及土阜上皆有亭幛席棚,可以饮食坐落。至夕散后,多在大沙子口看赛马焉”。

    与北京的情形不同,有些地方的端午庙会,都祭赛瘟神,相传是隋唐的旧俗。如保定东关瘟神庙,五月八日举行庙会,祭赛瘟神,商贾云集,规模甚盛,三日乃止。徐州东关黄河故道边的慈济庵,俗呼“五毒庙”,庙内供奉“五毒老爷”,每年五月五日举行庙会,此风至今尚存。祭赛瘟神放在端午或其前后,那是风俗史上的误会。因为五月五日是地只温元帅诞日,温元帅,相传姓温名琼,温州平阳人,“以唐长安二年五月五日午时生,其左腋有霆篆二十四,右半之。七岁习禹步为罡。十四通五经、百氏及老释家言。二十六举进士不第,乃拊几叹曰:‘吾生不能致君泽民,死当为泰山神,以除天下恶厉耳。’复制三十六神符授人,曰:‘持此能主地上鬼神。’言已,忽幻药义象,屹立而亡”(宋濂《温忠靖王庙堂碑》)后为东岳第八司主东平忠靖王,即东岳十八太保之一。从他的职司来看,并不主管瘟疫之事。但他姓温,民间就误以为瘟神(五瘟使者)将他的诞日,作为祭赛瘟神的日子,正由于有这个“群众呼声”,他的职司就被扩大一项,“慈惠民物,以伐妖精,治病驱邪,吾将显灵”(《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五)在民间风俗的交流汇合中,祭赛瘟神也就融入端午节俗,与其他神道一起,组合成驱邪镇恶的力量。

    出会是庙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称为“过会”。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道:“五月初一日,大兴县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舍身为马僮者,有舍身为打扇者,有臂穿铁钩悬灯而导者,有披枷带锁俨然罪人者。神舆之旁,又扮有判官鬼卒之类,彳亍而行,亦无非神道设教之意。”五月初一日的城隍神祭赛,实也是针对恶月的,自有其风俗意义。

    在端午出会中,锺馗自然是个重要角色,清末某年上海举行驱邪袪鬼赛会,锺馗就是主要人物,《点石斋画报》刊出一则《锺馗赛会》,这样报道:“天中令节,红传榴火,绿泛蒲觞,角黍新尝,兰汤初浴,邀俊侣,步芳郊,不觉至申江之滨,遥见有簇拥而来者,凝目视之,行渐近,前导有‘赐进士出身’等牌,心异之,以为是达官显宦也,否则官家子孙或因婚丧大事僭用祖父之衔牌也,不然则必绅富之家借用于族中以为光宠也。正惊疑间,则见魑魅魍魉,光怪陆离,率数十人皆儿童为之,笙箫竞奏,音韵铿锵,恍如市上之清客串,又如沪北之小堂名,跳舞而来,洋洋得意,顾谓友曰:‘若辈今日岂亦被蓝袍鬼收去耶?’俄而笋舆一乘,中有一童,高坐堂皇,须眉虬竖,状貌狰狞,一似真能击鬼者,然则即所谓锺馗也。夫锺馗为终南进士,除天下虚耗之孽,虽曾入明皇之梦,其事终属无稽,乃历世相传奉为除邪驱魅之神,岂以进士为可畏耶。噫嘻,鬼之进士,鬼犹畏之,况今之进士乎?”

    晚清某年初夏,南京有传染病流行,就在端午节举行土地会,出会的主角,也是锺馗,还让锺馗的妹妹随队而行,《点石斋画报》也有一则《锺馗嫁妹》的新闻,这样报道:“金陵有丐头锺姓者,栖身土地堂庑下,面目黎黑,须髯怒张,人以锺馗呼之。丐有妹,自幼舍某庵为尼,长而美。近因彼处疫气流行,居民于五月五日举行土地会,好事者取‘锺馗嫁妹’故事,令丐装老进士,尼扮新嫁娘。蓝袍、乌帽、榴红簪、及第之花绣帔,珠冠蒲绿染承筐之实。盖丐也而金榜桂名;尼也而洞房花烛。虽一日之荣也,天下事皆可作如是观也。”

    点石斋时代的新闻,远不能做到真实,往往摭取社会生活的某些现象,编点奇闻怪事,以博读者一粲,从这件事也可聊窥一斑。

    出会的另一个原由,就是旱龙,乃由龙舟竞渡而来,这与祛疫除灾的意义是一脉相承的,这反过来也正好证明龙舟竞渡的风俗内涵,那就是送灾安徽、江西等地有旱龙之俗,本由竞渡而来,据《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乾隆《歙县志》记道:“城关一带,好事者更以锺馗偶像架诸肩,团团旋转于市衢,金鼓随之,旁人亦燃放爆竹,掷五色小纸块纷飞空中以助兴。”同治《祁门县志》记道:“是日,福会、船会迎神船,袭画心鳅(以十二人为神)载而游诸市,钲鼓导引。乡间有木制神船,彩画装金,肩舁游村落驱疫。”同治《南昌府志》记道:“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十人舁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民国《南昌县志》记道:“又有旱龙船,舁行村市,沿门击鼓,歌送神辞,妇女以香枝掬米与之,亦有裹盐米投火以厌之者。”乾隆《德安县志》记道:“城市内用缯纸作五色龙舟,执大鼗钲,沿户欢呼周遍,鼓吹沸城中,出南门焚之,以宣阴气,名曰‘除疫’。”嘉庆《湖口县志》记道:“初,竞龙舟于江中,后屡禁止,然犹有以小舟相角逐者。十八日为干船日,巨制龙文,装戏游市中,备极巧丽。十七日及是日先后送北门外焚之,所过家投以五谷、盐茶,曰‘收瘟’。历任知县禁止,不久即复,俗之难转如此。”同治《武宁县志》记道:“天中节,市井以纸印龙舟标插门外,晌午迎神,鼓吹沿门收之,送诸水以禳灾,夜则沿街歌唱为乐。”道光《金溪县志》记道:“近水者亦或竞渡,城中则作船形,妆杂戏于上,负之以趋。”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对金溪的情形,更有详细的描写:“自汨罗竞渡相习成风,人无异俗。独溪邑龙舟,谢波臣之劳,荡以人力,使临深者变为登高,千古奇观,难以名状。考其船制,修丈有六尺,广四尺,博三尺,绘以龙纹,泛海之槎高峙,其四横以木板,人立其上,有力者负之而趋,以游三市。每岁孟夏,出舟于通衢,至五月朔始迎‘鬼船’。当建治之初,遇堪舆杨院使者,以县治之对二山如舟,恐溪民无安乐之土,放设此以禳之,今仍其俗。‘鬼船’用七人,皆被朱衣,一人三头六臂,秉斧钺于前;一人居中位最高,金冠赤面;其次二人并立,青面秃角,目光如炬,各执色旗,书‘迎祥集福’字;一人状如行者,手摇飘带,跳跃于梢。此五人者,皆舟中之怪,小鬼鸣金,判官伐鼓,按节以送之,回则竞为得胜之声。至三日,则有正船,皆古今传奇,高者几五丈,有凌霄之意,天中之节,尤极其盛。聚而观者,几数万人,有谈笑者,有嚬蹙而睨者,而俯首不敢视者,然载瞻其上,飘飘乎若羽化而登仙焉。及其下而问之,则曰:‘予目与云平,飞鸟绕其膝,时闻惊风波涛之声,如有神助,是以不惧。’至七日,多传降魔伏怪之奇,以斩其缆,藏舟于庙,以成岁功。”

    同书又记云梦的情形:“五月五日赛龙舟,因邑河水浅,作旱龙缚竹为之,剪五色绫缎为鳞甲,设层楼飞阁于其脊,缀以翡翠文锦,中塑忠臣屈原、孝女曹娥,俗称娥为‘游江女娘’,及瘟司水神像,蟒袍锦带,朱冠剑佩,傍列水手十馀,装束整丽,择日出行,金鼓箫板,旗帜济济,导龙而游,曰‘迎船’。好事者取传奇中古事,扮肖人物,极其诡丽,用铁杆撑之空中,前后轮转,宛若半仙之戏,彼此角胜。自前月廿外,至此日无日不然。次日用牲牢、酒醴、角黍、时果祭之,极其敬畏。又以茶米楮币实仓中,若饯赆然,仍如前仪导送水涯,合炬焚之,曰‘送船’。”

    水龙、旱龙、迎神赛会,究其根源,还是请龙,各地的情形大致相同。如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记道:“青浦朱香泾有月宁侯水神庙,每年端午将届,衙署胥役轧敛赀赛会,迎其入城,备物斋之。水中赛龙舟,且有饰成凤形虎形之船,船中有台阁,有秋千,自初一至初五,无日不然。某年闰五月,好事者又为展端阳之举,复迓神入城,张灯演剧,士女填咽,盖道光以前事也。”正因为是请龙,故迓迎入城的是水神庙的神道。这一风俗比较直观地反映了端午与龙的关系。

    演戏也是端午前后常见的事,那是为了酬神,至于是何方神圣,各地不一,也无关紧要。叶绍袁《叶天寥年谱·别记》记吴江的情形:“壬申五月,正青苗插柳之时,城市竞相媚五方圣贤,各处设台演戏。郡中最有名之梨园毕集吾邑,北则外场书院前,南则垂虹亭、华严寺,西则西门外,东则荡上。一日斋筵及梨园供给价钱旨三十金不止,总计诸如一日百五六十金矣。”至于看戏的热闹,周作人在《关于迎神赛会》里说了一点,鲁迅的小说《社戏》更有生动具体的描写。

    清代广州还盛行“唱龙舟”,又称“舞旱龙”、“扒龙舟”,乃是端午前后的街头卖艺。卖艺人胸前挂着小鼓,一手举着一只精美的木雕龙舟,一手拿着击鼓棒,先说一番吉祥话,然后敲响小鼓,再念几句“龙舟词”,就开始唱起来,一边唱,一边拉着龙舟上木偶的牵线,那些木偶们就奋力划桨,唱的节奏与木偶的动作快慢协调,煞是热闹,时常聚拢不少人来。有时沿街串巷,挨家按户,站在人家门口,就唱了起来,主人一高兴,就给赏钱。一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广州街头还有“唱龙舟”。

    值得一说的是,唐高祖李渊初即位,万年县法曹孙伏伽上表曰:“近太常于民间借妇女裙襦以充妓衣,拟五月五日玄武门游戏,此亦非所以为子孙法也。”(《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三)这件事,看来有点荒诞不经,自然不可为“子孙法”,但它没有说出它的背景来,属于断章取义的议论,如果那“玄武门游戏”也是迎神赛会,恰好证明端午节俗活动中的“娱神”是由来已久的。

    3、人家庆节

    虽然五月是恶月、毒月,但民间自然有避祛的办法,并不真正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吴自牧《梦粱录》卷三说:“杭城人不问大小家,焚烧午香一月,不知出何文典。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贱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苏州人却将五月称为善月,还有“修善月斋”之说,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五说:“今吴俗讳恶月为善月,僧道先期印送文疏于檀越,填注姓字,至五月朔日,焚化庙庭,谓之修善月斋,其实不修斋也。”

    自五月初一起,除家家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作“端阳景”外,北京人家,凡有佛堂或供有佛龛或佛像的,凡有祠堂或供有宗亲牌位或画像的,从五月初一日上午起,焚香燃烛,设三堂供,一般有粽子、五毒饼各三至五碗,樱桃、黑桑葚、白桑葚各一碟。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说:“家堂奉祀,蔬供米粽之外,果品则红樱桃、黑桑葚、文官果、八达杏。”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说:“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樱桃、桑葚为正供,亦荐其时食之义。”粽子、樱桃、桑葚在北京人看来是必不可少,老舍在《四世同堂》第三十八章就写道:“她的北平变了样子:过端阳节没有樱桃,桑葚与粽子!”那就不是北平了。另外,据让廉《京都风俗志》说:“此日,食黑色桑葚,或云夏月无食蝇之患。”

    凡风雅人家,居室布置除悬挂天师、锺馗等禳灾镇邪的画像外,还要悬挂具有节俗意义的“端阳景”,文震亨《长物志》卷五《悬画月令》就说:“端五,宜真人、玉符,及宋元名笔端阳景、龙舟、艾虎、五毒之类。”“端阳景”本是指节俗活动中的瓶插盆栽,画人据此写意,也称为“端阳景”。“端阳景”是一个传统的绘画题材,也是绘画史上与节俗活动紧密联系的创作方式。如故宫博物院藏清人余穉所作《端阳景图》,就是一幅精品,他以挺秀细润笔法,画了菖蒲、蜀葵、蜻蜓、蟾蜍、青蛙诸物,构图简洁,疏密相宜,用笔工整,严而不板,秀润中颇野趣。也有人别出心裁,以人物出之,如荣宝斋藏清人万寿祺的《午纛神女图》就是,画上一女柳眉细目,手握蟾蜍,作细观状,上有恭楷自题:“宋洛阳女子柴氏真贞,修容倾国,年及笄,见石姝乘飚轮而至,曰:‘余巫山神女也,别子垂四十年,子昔九天司命,于衡山之芙蓉峰以诖误谪人间。吾为子遣蟾虎二帅于重午日,救除万灵疾厄,以释其盭。’世传午纛神女云。癸未五日。”根据传说故事而绘画,并必署端午时日,以应节令。

    妇道人家则在端午前后制作各式各样小件,虽说意思还在辟邪,然而丰富绚丽,实在是一次女红的竞赛,《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唐宋遗记》说:“江淮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绡剪制艾叶,或攒绣人物、禽鸟、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属,绉纱蜘蛛,绮谷凤麟,茧虎绒蛇,排草晰蜴,螳螂蝉蝎,胡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璎、钟铃百状,或贯为串,名曰豆娘。”至清代依然,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五说:“吴中竞尚丽巧,端午节物,兰闺彩伴,各赌针神,炫异争奇,互相投赠,新制日增。有绣荷囊,绝小,中盛雄黄,名雄黄荷包。以彩绒缠铜钱,为五色符,名袅绒铜钱。又编钱为虎头形,系小儿胸前,以示服猛。择蒜头之不分瓣者,结线网系之,名独囊网蒜,皆系于襟带间,云以辟邪。至于贵家大族,则镂翠叶五色葵榴,钿漆折扇、真珠百索钗符、牙筒香囊、艾朵彩团巧粽之属,互相馈贻,以矜新丽。”这个风气在明清时犹其盛行,它们的制作综合了绣艺、草艺、布艺、金银艺等多种技艺,大都由妇人制作。这在妇女生活史上也是值得一记的。

    除上述种种端午节物外,晚近以来,龙舟的题材更运用到日常用品和服饰里。沈从文在《过节和观灯》里说:“至于应用到生活服用方面,实无过西南各省民间挑花刺绣:被面、帐檐、门帘、枕帕、围裙、手巾、头巾和小孩子穿的坎肩、涎围,戴的花帽,经常都把‘闹龙舟’作主题,加以各种不同艺术表现,作得异常精美出色。当地妇女制作这些刺绣时,照例必把个人节日欢乐的回忆,作新嫁娘作母亲对于家庭的幸福愿望,对于儿女的热爱关心,连同彩色丝线交织在图案中。”这些女红也是端午文化的记忆。

    过端午,家家要宴饮,《水浒传》第十三回写道:“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又第一百十回也写道:“正值五月五日天中节,宋江教宋清大排筵席。”至于太平盛世,人家过端午更是当桩事儿。那天是以中午为正餐的,《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过节。”太平闲人在“午间”两字下批道:“不惟点五日,且必点午时,见正天中时方昌盛,而阴起于午矣。”这正是端午正餐必取中午的道理。

    这席中餐很有讲究,关于南京的情形,夏仁虎《岁华忆语》说:“午酒必有一馔,则萱花、木耳、银鱼等五种炒之,曰炒五毒。午餐既竟,则相率至秦淮水滨看龙舟矣。”潘宗鼎《金陵岁时记》说:“端午,人家取银鱼、虾米、茭菜、韭菜、黑干杂炒,名曰炒五毒。是日必啖苋菜,谓可免腹痛。又取蚕豆和雄黄炒之,曰雄黄豆。”杨心佛《金陵十记》也说:“端午是中午的节日,一般人家的午餐肴馔,都要精心安排。应景的时鲜如炒苋菜、炒四季豆、卤鸭蛋、凉拌黄瓜、油爆虾、油煎黄鱼等,都是不可少的。有人用茭儿菜、干子丝、肉丝、木耳、虾米等五样炒成‘五毒菜’,以象征蜈蚣、蜘蛛五毒全被吃掉。还有所谓‘十三红’的,是用一样赤红色的雄黄酒配上十二样带有红色的菜肴,大致是,一、红苋菜;二、红黄卤咸鸭蛋;三、干菜红烧肉,或蚕豆米红烧肉;四、菊花叶垫底红烧肉圆;五、红烧蹄髈;六、烧鸭;七、红烧黄鱼;八、油爆虾;九、拌红萝卜丝(配海蜇皮)十、火腿片;十一、炒猪肝;十二、酱油茭瓜,肉片猪肝汆汤。但不一定都是这十二样,只要菜肴能调成红色就行。条件差一点的,就采用‘五红’,也就是用五样具有红色的菜。”

    唐鲁孙在《我家怎样过端午》里回忆:“中秋节旨在赏月,所以以晚宴为主,天中节以午火是尚,所以饮馔多取中午,这桌饭虽然无山珍海味,可是一切都以接近红色为首要,名为‘双五十二红’。素炒红苋菜、老腌咸鸭蛋、油爆虾、三和油拍水红萝卜、胡萝卜炒肉丁酱、红烧黄鱼、温朴拌白菜心、金糕拌梨丝、红果酪、樱桃羹、蒜泥白肉、鸡血汤。这桌菜以酒菜为主,除了雄黄酒是点缀时令的酒,大家要点缀一番外,真正要喝的酒是状元红、女儿红、玫瑰露。笔者幼年时最喜欢过午月节,菜又是些甜凉清淡爽口小菜,各种酒类又暂时对小孩开禁,准许浅尝两杯,大明大摆奉官饮酒,真说不出有多高兴啦。”

    北京的时令糕点五毒饼,很值得一提。邓云乡在《端午小景》里说:“饼而名‘五毒’,这已是外地人想不到的,而这‘五毒’则又是‘蝎子、蛇、蛤蟆、蜈蚣、蝎虎子’等五样丑恶的东西,这岂不更可怕吗?其实说起来会哑然失笑,因为五毒饼实际就是玫瑰饼。用香喷喷、甜滋滋的玫瑰花瓣捣成娇红的玫瑰酱,加蜂蜜和好白糖等熬稀,加松仁等果料,调成馅子,做成雪白的翻毛酥皮饼,上面盖上鲜红的‘五毒’形象的印子,这便是《京都风俗志》所说的‘馈送亲友,称为上品’的五毒饼。这样的滋味佳美、色彩鲜艳而富有浪漫主义想象,以‘五毒’命名的饼饵,难道不是最好的艺术创造吗?当然,这五毒也是有来历的,不源于道家。清初庞嵦《长安杂兴》诗云:‘一粒丹砂九节蒲,金鱼池上酒重沽。天坛道士酬佳节,亲送真人五毒图。’这写的是端午风光,也是五毒饼的来历。所谓‘五毒’,是古代讲求卫生的一种措施,因为天气渐热,各种毒虫要出来,所以要采取预防办法。刘侗《帝京景物略》说:‘插门以艾,涂耳鼻以雄黄,曰避毒虫。’五毒饼是人把五毒吃了下去,当然它不能毒人了。滑稽而又风趣。”

    端午节那天,苏州人家不但都要吃粽子,还要吃黄鱼,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石首鱼,苏州人吃石首鱼的历史很悠久,相传它的名字,也是吴人给起的。潘自牧《渊鉴类函》卷四百四十二引《吴地记》说:“阖闾十年,东夷侵吴,吴王亲征之,逐之入海,据沙洲上,相守月馀。时风涛,粮不得渡,王焚香祷之。忽见海上金色逼海而来,绕王所百匝,所司捞得鱼,食之美,三军踊跃。夷人不得一鱼,遂降。吴王以咸水腌鱼腹肠与之,因号逐夷。王归,会群臣,索馀鱼,俱已曝干,其味美,因书‘美’下着‘鱼’,是为‘鲞’字。鱼作金色,不知其名,见脑中有骨如白石,号为石首鱼。”苏州人认为黄鱼是海鲜中的珍品,范成大《吴郡志》卷二十九便说:“今惟海中,其味绝珍,大略如巨蟹之螯,为江海鱼中之冠。夏初则至,吴人甚珍之。以楝花时为候,谚曰:‘楝子开花石首来,笥中被絮舞三台。’言典卖冬具以买鱼也。”为了吃黄鱼,苏州人不惜典质被絮,可见那副馋涎欲滴的样子,再说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了,家中的被絮不妨就先换钱买黄鱼吃吧。

    黄鱼上市,也就在端午节前后,以为时新佳味。沈云《盛湖竹枝词》咏道:“石首鱼来三月天,埠头日日到冰鲜。如何蒲绿榴红后,冯铗空弹食客筵。”词下注道:“石首鱼即黄花鱼,往时端阳节,家家食黄鱼,近则春末夏初冰鲜已到,每届端阳,辄叹无鱼。”虽说有时黄鱼上市早了,端午节时也就不多,成为紧俏商品,然而苏州人家过端午的宴席上,总还是少不了这道美味佳肴。清代苏州葑门外有冰窑二十四座,海鲜行都集中在葑门外一带,端午节前人们纷至沓来,争买黄鱼,肩摩趾错,人声鼎沸,海鲜行的生意十分兴隆,苏州人称之为“黄鱼市”。袁学澜《姑苏竹枝词》咏道:“比户悬符五毒虫,黄鱼船集葑门东。画屏醉倒锺馗影,人在蒲香艾绿中。”

    端午前后,富户巨室还在家中演戏,顾公燮《丹午笔记》记道:“康熙初年,阳山朱鸣虞富甲三吴,迁于申文定公旧宅。左邻有吴三桂侍卫赵姓者,混名赵虾,豪横无忌,常与朱斗富。凡优伶之游于朱门者,赵必罗致之。时届端阳,若辈先赴赵贺节,皆留量饮。赵以银杯自小至巨觥,罗列于前,曰:‘诸君将往朱氏乎?某不强留,请各自取杯,一饮而去,何如?’诸人各取小者立饮,赵令人暗记,笑曰:‘此酒是连杯皆送者。’诸人悔不饮巨觥。其播弄如此。”这是演戏兼宴饮的一个故事,所演戏文自然是以“白蛇戏”为主的,如《盗仙草》(即《雄黄阵》)《水漫金山》、《水斗》、《断桥》等。

    端午本也是孩子们的节日,前一天,学堂就放假了,《红楼梦》第三十四写道:“原来明日是端阳节,那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都放了学,进园来各处顽耍。”焦秉贞有《午瑞图》册页,描绘了孩子们在端午节在园中玩耍嬉戏的情景,笔致工秀,赋色妍丽,情景相生,巧思绮合,自是雅俗共赏的佳作。

    但端午又是一年三大节之一,该是还账的时候,邓云乡在《端午小景》里说:“当年这也是一‘关’——即一年中偿还债务的‘三大节’之一。当年日常生活,柴米油盐,平日都是记账赊购,三节即端阳、中秋、除夕还账。过节固然高兴,但筹借款项还各种‘节账’却是令人伤脑筋的事。《都门杂咏》端阳云:‘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都疑账主怕灵符。’‘灵符’就是《一岁货声》中最后说的‘神符’,即‘锺馗像’之类的东西,贴在门口,也挡不住来要节账的债主,这是当年端午节的苦恼。”又说:“北京人历来就十分重视过端午节,俗语就叫作五月节,把它和八月节——中秋,正月初一过大年,并称为‘三大节’。这三大节不只是游赏宴乐的节日,也是经济上结算的日子。商店中要结算,要收账;住家户要还‘节账’。另外机关的差役,家中的佣人,常去吃饭的饭馆的跑堂,常去看戏的戏园子的看座的,都要给以开赏,谓之‘节赏’。如果还不起节账,开销不出节赏,就叫作‘过不去节’,就得想办法借钱过节。《越缦堂日记》咸丰十年端午日记云:‘还各店债,付芷郎钱六十吊……借得叔子京蚨满五十吊,付仆节犒四十吊。’这位大名士、旧京官的李慈铭老爷,当年就是经常过不去节,要借钱来开销节账和节赏的。清代的穷京官,如翰林院、国子监、礼部、兵部等等,俸银俸米都很少,又没有什么大权,外快相对也少,而平日开支甚大,外面买煤、买米、买菜,一律立折子赊账,连看戏、吃花酒等正当及不正当娱乐,都是不付现钱,一律赊账,平日花天酒地,随意作阔,但一到节下,就要发愁打饥荒了。因而当年不少京官,平日靠赊欠借贷过日子的,一到节下就分外忙碌。不过端午是一年中第一个大节,实在周转不灵,还可以向债主说句好话,推到下节,不过有些节赏是非付不可的。因而目空一切的李慈铭,也不得不借钱付‘仆从节犒’了。”

    鲁迅的小说《端午节》,以1921年6月3日的北京“索薪”事件为背景,两天后就是端午,主人公方玄绰的皮夹里仅存六角钱,而各处的赊账却在节前急着要还,“明天怎么对付店家呢?”鲁迅以细腻的笔法,将方玄绰无奈的心情写了出来。

    4、郊野风情

    上古时的五月,就是登山涉水、饮醵熙游的时节,《月令》就说:“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这与南北朝时禁忌的“俗五月不上屋”相矛盾。人们在风俗规则中,是择善而从的,杜公瞻注《荆楚岁时记》就说:“俗人月讳,何代无之,但当矫之归于正耳。”故端午出游处处有之,或也存避毒之意,但时正榴花照眼,新绿宜人,天气不冷不热,自然不可辜负这大好光阴。

    且以北京为例,《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七引《咏归录》说:“踏青本清明故事,独燕京以五月五日,游天坛松林、高梁桥柳林、满井藤阴,结伴携觞者甚众。近咸集于金鱼池上,他处皆閴寂矣等。”又引欧阳原功《渔家傲》词曰:“五月都城犹衣袂,端阳蒲酒新开腊,月傍西山青一掐,荷花夹,西湖近岁遇苕霅。血色金罗轻汗搨,宫中画扇传油法,雪腕彩丝红玉甲。添香鸭,凉糕时候秋生榻。”金鱼池在天坛北,乃金时鱼藻池。《日下旧闻考》卷五十八引孙国敉《燕都游览志》说:“鱼藻池在崇文门外西南,俗呼曰金鱼池,畜养朱鱼,以供市易。都人入夏至端午,结篷列肆,狂歌轰饮于秽流之上,以为愉快。”又引《帝京景物略》说:“金故有鱼藻池,旧志云,池上有殿,榜以瑶池。殿之址,今不可寻矣。居人界池为塘,植柳覆之,岁种金鱼以为业。池阴一带,园亭甚多,南抵天坛,一望空阔。毎端午日,走马于此。”至晚清依然,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瑶台即窑台,在正阳门外黑窑厂地方。时至五月,则搭凉篷,设茶肆,为游人登眺之所,亦南城之一古迹也。”除金鱼池外,还有其他地方可供饮醵熙游,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说:“端午日,士人相约携酒果游赏天坛松林、德胜门内水关、安定门外满井,名踏青。妇女如之,比之南京雨花台更盛。”刘侗等《帝京景物略》卷二则说,北京端午“无江城系丝投角黍俗,而亦为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戏。南则耍金鱼池,西耍高梁桥,东松林,北满井,为地不同,饮醵熙游也同”。

    那天在郊外踏青,也偶可见射柳之戏。射柳乃宫中端午盛事,但民间也有仿效的,作为过端午的一个节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说:“京师及边镇最重午节,至今各边,是日俱射柳较胜,士卒命中者,将帅交第赏赍。京师惟天坛游人最胜,连钱障泥,联镳飞鞚。豪门大估之外,则中官辈竞以骑射为娱,盖皆赐沐请假而出者。”《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七引《北京岁华记》也说:“端午用角黍杏子相遗,挈酒游高梁或天坛,坛中有决射者,盖射柳遗意,薄暮争门入。”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则说:“帝京午节,极胜游览。或南顶城隍庙游回,或午后家宴毕,仍修射柳故事,于天坛长垣之下,骋骑走繲。更入坛内神乐之所,摸壁赌墅,陈蔬肴,酌馀酒,喧呼于夕阳芳树之下,竟日忘归。”

    射柳而外,民间还有斗力之戏,它在风俗意义上,与竞渡是异曲同工的。竞渡一说滥觞于春秋吴越操练水兵,斗力则是移之于陆地而已,并且由来已久,《隋书·地理志下》记道:“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也。其人本并习战,号为天下精兵。俗以五月五日为斗力之戏,各料强弱相敌,事类讲武。宣城、毗陵、吴郡、会稽、馀杭、东阳,其俗亦同。”此风至清初犹存,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说:“阳江县西有厮打冈,岁五月五日,乡人无老少咸集奋斗,谓胜则一方吉利。此亦吴俗斗力之戏,各料强弱相敌,事类讲武,然非礼让之风也,宜禁。”

    五月采药是上古时的风俗,《夏小正》就有“蓄兰”之记。至宗懔写《荆楚岁时记》时,已发展为“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并于此日“采杂药”。这就有三个风俗活动内容,“蹋百草”简言之就是去野外踏青;“斗百草”则是以草相斗,游戏中寓有对植物的认识;“采杂药”就不仅是“蓄兰”了,还采集其他草药。

    古人斗百草,自三月起,至五月止,也是上古已有的风俗。《诗·周南·芣苜》唱道:“采采芣苜,薄言采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采采芣苜,薄言掇之。采采芣苜,薄言捋之。采采芣苜,薄言袺之,采采芣苜,薄言襭之。”这是一首采车前子时唱的歌,而申培《诗说》就说它是“童儿斗草嬉戏之歌谣词赋也”。可见采药与斗草是紧密联系的,并且早在周代就有这样的风气了。

    如何斗草,最原始也是最常见的,就是两人对拉草茎,比试韧性,断者为输,北京人称为“拔根儿”,东北人称“勒筋儿”,金廷标在《群婴斗草图》上有生动的描绘,青花瓷器也常有这样的图案。斗草多为孩儿、女子游戏,前人吟咏甚多,白居易《观儿戏》有“龆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魏野《春日述怀》有“妻喜栽花活,儿夸斗草赢”;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有“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陆游《初春出游》有“垆边女儿不解愁,斗草才罢还藏钩”。陆游还有一首《蔬圃绝句》,咏道:“懒随年少爱花狂,且伴群儿斗草忙。行遍山南山北路,归时新月浸横塘。”正是清和天气里的美好景象。但也有煞风景的事,唐中宗时,安乐公主将谢灵运的胡子拔下来,充草来斗,这部胡子是谢灵运死前施给南海只洹寺的,刘餗《隋唐嘉话》卷下记道:“晋谢灵运美须,临刑,施为南海只洹寺维摩诘须。寺人宝惜,初不亏损。中宗朝,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欲广其物色,令驰驿取之。又恐为他人所得,因剪弃其馀,遂绝。”为了斗草,竟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来。

    风雅的斗草,乃是闺中韵事,以数量、种类、品质为衡,也就是以植物学知识来作比斗。

    如《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说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人在红香圃里,“满园顽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荳官便说:‘我有姊妹花。’众人没了,香菱便说:‘我有夫妻蕙。’荳官说:‘从没听见有个夫妻蕙。’香菱道:‘一个剪儿,一个花儿,叫做兰;一个剪儿几个花儿,叫做蕙。上下结花的为兄弟蕙,并头结花的为夫妻蕙。我这枝并头的,怎么不是夫妻蕙?’荳官没得说了”。以口语辞令来斗草,说明这一游戏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再如《镜花缘》第七十六回,说紫芝进了百药圃,“只见陈淑媛、窦耕烟、邺芳春、毕全贞、孟华芝、蒋春辉、掌浦珠、董宝细八人在那里采花折草,倒像斗草光景,连忙上前止住道:‘诸位姐姐且慢折草,都请台上坐了,有话奉告。’众人都停了手,齐到平台归坐。陈淑媛道:‘妹子刚才斗草,屡次大负,正要另出奇兵,不想姐姐走来,忽然止住,有何见教?’紫芝道:‘这斗草之戏虽是我们闺阁一件韵事,但今日姊妹如许之多,必须脱了旧套,另出新奇斗法,才觉有趣。’窦耕烟道:‘能脱旧套,那更妙了,何不就请姐姐发个号令?’紫芝道:‘若依妹子斗法,不在草之多寡,并且也不折草;况此地药苗都是数千里外移来的,甚至还有外国之种,若一齐乱折,亦甚可惜。莫若大家随便说一花草名或果木名,依着字面对去,倒觉生动。’毕全贞道:‘不知怎样对法,请姐姐说个样子。’紫芝道:‘古人有一对句对的最好,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字花。假如耕烟姐姐说了铃儿草,有人对了鼓子花,字面合式,并无牵强,接着再说一个,或写出亦可。如此对去,比旧日斗草岂不好顽?’”这种斗法,乃“随便说一花草名或果木名,依着字面对去”,就纯属文字游戏,不过是从斗草引出而已。

    苏州斗草风俗悠久,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记道:“吴王与西施尝作斗百草之戏,故刘禹锡诗云:‘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也有“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之咏。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三记道:“春时吴中儿童于田野采撷芳香,置之怀袖,呼群引类,赌斗输赢。闲闺彩伴亦复杂采名葩,审详品类,如以姊妹花对夫妻蕙,君子竹对人蕉。有而无对,则有者胜,无者负。青苔地上,狼藉红香,芍药栏边,喧闻笑语。”光绪时,《点石斋画报》刊出《斗草风清》一则:“斗百草之戏,本为春闺韵事,今人或于天中节行之。姑苏城内某大家有一女公子,绝世清才,别饶雅兴,是日约同姊妹花三五枝,遍觅异卉奇葩,陈列于庭,互争胜负,衣香鬓影掩映于花光草色间。或诩迎凉,或夸醒醉,或名标吉利,或美着合欢,或擅救穷之奇,或具独摇之态,或如郑康成之栽书带,或如谢惠连之呼仙人,十色五光,令人目眩,盖不止《石头记》所云观音柳、罗汉松、美人蕉、夫妻蕙已也,惟题红品绿,谁夺锦标,请还问之个中人。”这则文字乃是典型的点石斋式报道,拈取旧事,改写新闻,其实是向壁虚构,但其中也透露出消息,晚清闺阁已很少那种风雅的斗草了,如果仍很普遍,何必再在报上多此一举呢。

    端午采药、合药,自古已然。吴自牧《梦粱录》卷三说:“此日采百草或修制药品,以为辟瘟疾等用藏之,果有灵验。”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五说:“今吴俗,亦于午日,采百草之可疗疾者,以供药饵,合诸丸药,称草头方。药肆收虾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又收蜈蚣蛇虺,皆以备攻毒之用。人家小儿女之未痘者,以水蓄虾蟆五七个,俟其吐沫,过午取水,煎汤浴之,云令出痘稀少。”其他地方的情形,也大致仿佛。

    高濂《遵生八笺》卷四引录诸书,可知那天采药、合药有种种不同,真颇有意思,兹抄数节如下。《吕公岁时记》:“五日午时,韭菜地上,面东不语,取蚯蚓泥藏之。即蚯蚓粪也,圆如碎珠,粒粒成块,即此物也。遇鱼骨鲠喉,以此少许擦咽喉外皮,即消。”《广惠方》:“五日,取晚蚕蛾装一节竹筒内,开眼外封贮,待其干死。遇竹木刺伤者,以些少涂之,即出。更有别用,如此方可收得。”《养生杂忌》:“病目者以红绢盛榴花拭目,弃之,谓代其病。凡红物皆可。”《千金方》:“五日,取葵子微炒为末,患淋者食前温酒服一钱,立愈。”《本草》:“五日取露草百种,阴干,烧为灰,以井水炼成膏,再用严醋和为饼子,腋下挟之,干即换去,五遍,能治腋下臭气,又能抽出一身中疮积毒气。挟完,即以小便洗腋下干净,最效。”《救民方》:“中风紧,不能进药,用冰片、天南星,五日午时合起。遇病以指蘸药擦大牙,左右二三十擦,口自能开,方下别药治之。”《长生要录》:“五月五日有雨,急破竹一二株,内有神水沥,和獭肝为丸,治心腹积聚。”《万氏家钞》:“五日,取虾蟆晒干收起,纸包红绢袋盛,疟发早,男左女右臂上挂带,勿令知之,立愈。”《琐碎录》:“五日清晨,取白矾一块,自早晒至晚,收之。百虫咬伤,以些少涂之即止,又能消毒。取独蒜,不分瓣蒜也,捣烂涂面皮手脚,一年不生恶疮,及冬月不作冻疮,神验。不可多擦。”

    那天还要将陈药焚毁,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二引《岁时杂记》说:“端五午时,聚先所蓄时药,悉当庭焚之,辟疫气,或止烧术。”这是科学的办法,将失效的药悉数焚去,但又将它们最后再利用了一次。

    对于生活在田野山乡的农民来说,天时最要紧,关系农业生产,即所谓“靠天吃饭”也。娄元礼《田家五行》说:“重五日,只宜薄阴,大晴主水,大风雨主田内无边带也。”有的地方则以为天晴主丰年,苏州有谚语“端午晴干,农人喜欢”,但又有谚语“端阳有雨是丰年”,说法是很不一样的。但全国大部分地方,都以端午下雨为不宜,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二引《提要录》说:“五月五日晴,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江西临川等地也说那天下雨是“鬼旺人灾”之象。

    其实,就天时而言,端午并不可靠,夏至却是个关键。古人将夏至后的十五天,分成三段,称为“三时”,头时七天,中时五天,末时三天。娄元礼《田家五行》说:“夏至在月初主水,此说全然不应。雨,谓之‘淋时雨’,主久雨;最怕西南风,谚云:‘急风急没,慢风慢没’,往往立验。夏至风色,看交时最要紧,验。占风:西南,六月内水横流;西,秋大雨;北,山水暴;东北,雨。时雨最怕在中时前二日来,若到末时,纵有雨亦善。谚云:‘夏至未过,水袋未破;时内一日西南风,准过黄梅二日雨。’又云:‘时里西南,老龙奔潭。’皆主旱,全不应。连年试看,才有终日之西南风,略急便作雨,除是每晚转东南,必晴,此说却准。谚云:‘朝西暮东风,正是旱天公。’末时尽处得雷,谓之‘送时雷’,主久晴。谚云:迎梅雨,送时雷,送去了,并弗回。”顾禄《清嘉录》卷五说:“农人又以每时之末忌雨,谚云:‘三时三送,低田白弄。’中时而雷,谓之‘腰鼓报’,主大水,谚云:‘中时腰报没低田。’又以时中多雨及时尽而雷,皆主涝,谚云:‘时里寒,没竹竿。’又云‘低田只怕送时雷。’”此外,苏州农谚还有“时里一声雷,低田拆舍归”;“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高田只怕迎梅雨,低田只怕送时雷”。故蔡云《吴歈百绝》就有“惊听入时三送雨,恰闻小暑一声雷”之叹。其他地方也是如此,祁寯藻《马首农言》就录存两百多条农谚,关于夏至的,就有“夏至日得雨,一点值千金”;“夏至不种高山黍,还有两垧种糜子”;“得节不得节,夏至吃大麦”;“夏至不留秧”;“黑豆不识羞,夏至开花立了秋”等等,记录了清代山西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天津的情形,张次溪在《天津游览志·风俗》里说:“以夏至日东风为水征,‘夏日东风摇,麦子水里飘’。”

    由此可见,在端午节俗的整合过程中,将夏至在农耕社会的重要性给忽略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