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步走过春天-“双拥”纪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一抹橄榄色,十年绿东门

    都说东门是金色的。作为闻名遐迩的商业步行街,这里万商云集,财源滚滚。

    在一片耀眼的金色中,有一抹橄榄绿始终默默滋润着老东门,那就是蓬勃开展的军警民共建双拥活动。

    10年来,双拥活动伴随着商业街区的发展不断枝繁叶茂,为老东门送来一片绿意盎然。

    早在1993年,东门街道办事处就开始与深圳市支队六中队开展共建活动,拉开了东门双拥序幕。走过10年双拥路,东门的共建队伍不断扩大,军民鱼水情日益深厚,市“爱心献功臣”先进单位、市双拥共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接踵而来。

    双拥一条街,几多新风尚。

    走在老东门,细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在一些商家门口挂着一块特别的牌子——“双拥门店”,牌子不大却引人注目。建立双拥一条街,是东门街道推动双拥工作社会化的一项创新举措。办事处大胆改变“单一式”的共建模式,动员辖区单位和群众齐参与。目前,共有13家单位和企业通过签订公约形式,参与到双拥共建行列,尤以守法经营、文明服务为特色的“双拥门店”评比得到商家的广泛拥护。如今,已有32户商家挂起了“双拥门店”牌匾,热心为军属和军人提供优先和优惠服务,沿街商家也纷纷效仿为军烈属提供优先优惠服务成为东门文明新风尚。

    东门街道党工委书记邓志强告诉说,“双拥一条街”是东门步行街的一个特色,体现了东门人“改革开放更重国防”的爱国拥军热情,也营造出良好的双拥氛围。

    深圳市支队二大队教导员彭学威总是告诉战士们,在东门步行街巡逻时,面孔要“柔和再柔和,微笑再微笑”。他反复叮咛,东门是深圳的商贸旺区和一个文明窗口,同商家、购物者和国内外游客打交道,一定要热情有礼。于是,当一队队“橄榄绿”穿行东门大街时,官兵脸上灿烂的笑容总让人如沐春风。

    在东门的双拥活动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是两个闪亮点。东门街道办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和拓展双拥内容和形式——

    在部队、地方之间建立起定期交流互通情况制度和联防机制;每年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军警民联合演习,共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创建“文明商厦”、“五好门店”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10年来,东门共建单位由2家发展到3家,茂业集团、天虹商场等大企业也加入双拥共建门店行列,部队共建单位由原来的六中队扩大到整个二大队。双拥气氛为商业气息浓厚的东门增加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东门浓厚的军民鱼水情是如何形成的呢?回答是,在相互排忧解难、同甘共苦中孕育而成的。

    东门街道全面开展文化科技法律拥军活动。多年来,共为部队赠送3000余册文化书籍,兴办流动图书室,街道图书室免费向部队官兵开放,坚持为部队官兵培训电脑人才。成立法律援助站,开展法律拥军活动。不少企业优先解决退伍军人、军烈属子女以及随军家属工作。几年来,茂业百货、中威、方海等商家累计招聘、接收退伍兵近百人。

    深圳市支队二大队也努力回报东门人的一片真情。几年来,部队出动000多人次参与维护社会治安、清理环境卫生等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很大贡献。军警民共建治安联防巡逻有效震慑了不法分子,街区治安案件逐年下降。部队子弟兵巡逻敢于管理、不顾生命危险、勇擒不法分子的感人事迹不断涌现……

    东门步行街与二大队双双被深圳市委、市政府树为“双拥共建先进单位”。

    2.环保之爱

    环保是对整个人类的关爱。环保是对子孙万代的关爱。因此,中国日益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深圳建市之初,已经摒弃了那种对自然环境破坏和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观念。

    因此,环保一票否决权从深圳建市之初就开始实行。因此,1997年,深圳跨进“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列。因此,许多来深圳的人们,一跨进特区的土地,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深圳定居。他们看上的,不是这里的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也不是这里的人们生活水平之高,而是这里舒适的环境:天蓝、花香、草绿。

    环保事业同样为与时俱进的特区军人所关注。环保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拥政爱民!

    近年来,深圳市支队党委把“驻军一处,环保一方”作为与驻地“双拥共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深圳市支队采取开办环保知识讲座,培养官兵环保意识,让官兵人人争当环保模范。深圳市支队开始行动了:对所有单位的食堂进行彻底大改造,全部拆除烟煤灶,安装天然气炉灶。紧接着,特区政府下发了《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深圳市支队立即响应,要求驻特区部队禁止圈养牲畜。

    这项行动态度之坚决,行动之迅速,让特区各级政府大为感动。感动之余,各级政府毫不吝啬地对驻特区内各部队因不再养猪而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补贴——仅此一项,特区政府每年补贴给深圳市支队的金额就达数十万元之巨!

    让人感叹的是,这些事情都发生在10年前,10年前国人环保意识是众人皆知的。

    在深圳市支队的营区,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奇怪现象:这里没有养猪,没有种菜,厨房没有烟囱,见不到整天灰头垢面的“伙头兵”,然而,这并不等于他们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传统的东西依然以其他更为与时俱进的方式得以体现。

    走进深圳市支队的营区,只见草色青青,花香袭人,出名的有龙岗中队的养志石,有罗湖中队的小鱼塘,有沙头角中队的花卉盆景……自1996年以来,深圳市支队人严格贯彻《中国人民解放军绿化条例》的要求,因地制宜,栽种管并重,围绕支队95950平方米的营区全面规划,高标准建设绿化区。

    支队副支队长兼后勤处长余利兴介绍说:“营区绿化主要以种植乔木、灌木为主,注重绿化建设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对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采取分片承包、责任到人的管理方法,实行‘四定’(即:定区域、定单位、定人员、定责任),做到缺水有人浇,杂草有人除,病虫有人治,损坏有人查。”

    目前,深圳市支队绿化面积达28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0.1%,其中种植乔、灌木共8600棵,绿篱2860延长米,草坪122250平方米。

    同时,深圳市支队每年都积极组织官兵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达184000棵。

    橄榄绿军装与营区绿化融为一体。深圳市支队官兵们说: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是一种幸福!

    3.发展优势

    深圳市支队的领导常讲:深圳市支队能有今天,重要的一条是得益于双重领导的优势。

    所谓“双重领导”是指武警部队同时接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指挥。各省总队、地市支队同时接受省委和市委的领导和指挥。这是中国特色武警部队的领导体制。

    “双重领导”的优势在广东体现得尤为明显。从2002年开始,广东省委常委作出决定,增补总队一名主官为省委委员,另一名主官为省政法委委员,各地市州照此办理。

    广东支持武警部队建设的举措,在全国又开了一次先河!

    1987年,深圳市支队与边防分局分家时,位于市中心的办公楼、家属宿舍、卫生队、招待所、伙房食堂、车库等,全部移交边防分局,新成立的深圳市支队“一穷二白”。

    特区政府当时也很困难,实在拿不出这笔钱为部队建房,无奈之下,一位领导给予特殊政策,批给深圳市支队2万平方米土地,准许开发转让,用收入经费建营房,这的确是非常之举。

    从支队组建那年开始,深圳市支队被市政府列为享受公产房(后来改称为福利房)的单位,部队干部享受公务员分房待遇。2001年,深圳市住宅局一口气分给支队41套福利房。截至当年,只要是符合特区分房条件的干部都分到了房子,包括排职干部。

    1996年,特区政府给支队拨款5000万元,支持支队为教导队和机动大队建营房。

    特区政府为深圳市支队官兵补贴生活费每人每月90元,纳入了财政预算,这一项,一年得补100多万元。

    特区政府为每名退伍老兵发放安全返乡补助1000元,仅此一项每年投入50万元。深圳市支队转业干部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和子女入学、入托率都达到了100%。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