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心理健康十五讲-不同类型的沟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沟通按组织系统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前者是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后者是在正式通道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正式沟通的优势是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非正式沟通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快,但存在着随意和可靠性差的弱点。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沟通按信息流动方向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及平行沟通。上行沟通是下情上达,下行沟通是上情下达,平行沟通是在组织的同级间(非上下级关系)的沟通。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这是以信息源及接受者的位置关系来区分的,二者位置不变的是单向沟通,而不断变化位置的是双向沟通。单向沟通是一方说另一方听,双向沟通是双方有反馈。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都有各自的长处,比如说在军队里打仗,指令下来,你说“不行”、“我还要提些意见”、“我们是不是讨论一下再打呢”,贻误战机是不行的。所以单向沟通很快捷,但是比较专制,不那么民主,双向沟通就可以更准确。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这是两种基本的语词沟通形式。前者是面对面的口头交流,如会谈、讨论、会议、演说、电话联系等;后者是文字形式的沟通,如布告、通知、报刊等。

    (五)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现实沟通是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的把握的沟通,面对面的沟通是最普遍的现实沟通形式。有时候,双方通过媒体比如电话来沟通,但还是好像对方站在面前一样,这也是现实沟通。虚拟沟通是随着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形式,在网络上,沟通的双方可以匿名,每个人都可以扮演各种他喜欢的角色,每个人都和他自己想象的个体在沟通。虚拟沟通中,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往往是不清楚的,沟通的进程主要受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来引导。

    (六)团体内的沟通网络

    人际沟通往往有群体背景。群体成员间的沟通模式组合起来形成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

    在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结构称为正式沟通网络。正式沟通网络一般有五种形式,即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

    其中〇代表信息传递者,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假设沟通是在五人群体中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比较五种沟通网络的质量的常用指标有:信息传递速度、准确度、接受者接受的信息量及其满意度。很显然,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组织行为学对正式沟通网络的研究比较充分,读者可以阅读有关的教科书。

    2.非正式沟通网络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不仅有正式沟通,也存在着非正式沟通的各种情况。有学者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四种典型形式:流言式、集束式、单线式和偶然式。

    (七)非言语的沟通方式

    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包括姿势、眼神、表情、语气等。人们运用非语言能表达丰富的意义。非语言的沟通比语言沟通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情况,更难控制。非语言沟通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和改善。

    1.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最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观察力敏锐的人,能从他人的目光中看到一个人真实的心态。

    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其他的体语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人际沟通如果缺乏目光接触,会成为令人不悦的困难过程。当然,持续“盯人”即长时间的凝视,也会让对方感到压力甚至不快。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表情肌,可产生极其复杂的变化,生成丰富的表情。这些表情可以非常灵活地表达各种不同的心态和情感。来自面部的信息,很容易为人们所觉察。但经过训练,人能较为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表情肌,因而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状态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面部表情可表现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积极与消极、强烈与轻微等情感。它可控、易变、效果较为明显。个体可通过面部表情显示情感,表达对他人的兴趣,显示对事物的理解,表明自己的判断等。因而,面部表情是人们运用较多的体语形式之一。

    3.身体姿态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这也是常见的体语沟通方式。有的学者(T。R。Sar bin,1954)研究姿势的意义,发现尽管姿势及其意义与文化有一定关系,但通过姿势进行沟通的适应范围还是较为广泛的。例如,摆手表示制止或否定,双手外推表示拒绝,双手外摊表示无可奈何,双臂外展表示阻拦,搔头或搔颈表示困惑,搓手、拽衣领表示紧张,拍头表示自责,耸肩表示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

    4.触摸

    触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最有力的方式,人在触摸或身体接触时对情感融洽的体味最为深刻。隔阂的消融、深厚的情谊,也常常需要通过身体接触才能得到充分表达。人不仅对舒适的触摸感到愉快,而且会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有过恋爱经历的人会有体会,爱情是从身体接触(哪怕只是握手)的那一瞬间发生质变的。同样道理,如果恋人之间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身体接触,那么恋爱关系的中断对双方造成的心理失衡很小。但是,如果双方存在过拥抱、接吻及性行为等身体接触,那么恋爱关系的中断会给双方带来强烈的失恋反应。

    握手的学问。握手是使用得最多、适用范围最广泛的沟通行为之一。握手的初衷是向别人表示友好和接纳,短短几秒钟的握手,会把你对别人的态度传达给别人。比如老友重逢时两人的手握住后常来回拉扯,以此表达兴奋的心情;好友分别时常边握手边以左手轻拍对方被握住的手,以表示别情难舍;上级对于自己欣赏的下级,握手时常常以左手轻拍对方的手臂或肩膀,以表示赞赏和尊重等等。心理学家曾总结出社交场合握手的一般规则,以便使人们能够通过握手成功地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些规则主要有:握手者必须从内心真诚接纳别人;作为主人、上级或女性,应主动伸手与人相握;不要戴手套与人握手;男性一般不抢先与女性握手;握手时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