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灵之歌·《楚辞》新考-[附录三] 何新:答袁珂先生的“质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何新按:袁珂先生是我所极尊重的前辈神话学者。早年读其神话选及《山海经》注,启益颇多。但他对我的这篇质疑文章,我最近才读到。[1]略答如下:

    我关于《九歌》十神之论,发表于多年前。后来收入了《爱情与英雄》书中。我意《九歌》十一篇是一有序之整体,所咏十位神灵有男有女,恰为五组,暗合东西南北中之五行方位,是屈原游齐(稷下)归楚后采学当时盛行于东方(齐地)的五行五帝(实源于齐国自古流行的“春、夏、夏至、秋、冬”五季历法,见《管子》一书)学说后,用以整合楚国与中原神道观念,而为楚社宫(屈原所任三闾大夫即楚社宫之司祭)所作的祭祀乐歌。

    这种说法,在《楚辞》学中自然是属于前所未见的非常可异之论。自汉武帝好《楚辞》,后来王逸为之作注,两千年来传注《楚辞·九歌》者从无此一说。而我以此说标新立异,正如当年《诸神的起源》,老派及主流学者不以为然,本不足怪也。尽管我对自己的这种立论始终是极有信心的。

    在《九歌》的性质判断上,历来有两派。一派是本之王逸及朱熹的屈原采编民歌说。(王云:“屈原放逐,出见俗人祭祀之礼鬼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朱云:“屈子放逐,见而感之,故颇为更立其词,去其泰甚”云云。)闻一多先生亦赞成这种源于民歌说,袁珂先生也是属于这一派的。

    但历来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九歌》乃是郊祭之歌。[2](九、郊字本亦相通。)《九歌》也就是后来汉武帝仿之作“郊祀歌”[3]的原型。是国家宗庙的祭祀神乐,传说夏启受之于天,在《左传》中“九歌”曾列于国家大乐的“五声”之部(昭二十五年)。

    在我之前,前辈学者徐中舒、孙作云即持有这种说法,认为屈原之《九歌》乃是楚国之宗社祀歌,而非民歌。所以我的论点虽新,仍是“持之有故”。

    至于袁先生所论一些枝节,如“云、阴”二字是否可通?此二字相通是没有问题的。烟、云是同源字,《易传》中有“天地氤氲”之语,昔人早已指出所谓“氤氲”即“烟蕴”即“烟云”(蕴或作煴)之转语。烟、云形态相同,烟蕴(云)实际是叠韵之连绵词。而蕴、阴字通用,如汉译佛经之“五阴”,译语又称“五蕴”。所以我解“云君”为“阴君”,从声训及语源角度,是可以立得住的。

    袁先生是前辈宿学,难得为驳我之谬论写了这样长一文,我想《爱情与英雄》出新版时,此文是必应补录以备一说的。

    又:关于袁珂先生所谈的云、阴二字之关系可补证如下:

    《释名》卷一:“云,犹云云众盛意也。运,行也。”“陰,荫也。气在内,奥荫也。”荫,即荫覆。《说文》阴字从云,作“霒”,释义:“云覆日也,从云今声。”又云字:“山川气也,从雨。云象雲回转形。”

    由上述可知,阴字本字从云,读近“今”(古音近含,从黑系声)。黑云曰阴,白云曰云,雲、霒(即阴)本乃同一词根之分化也。《说文》释云字:“象回转形”,云上古音同于回环圆(此清人多有考证,考证从略)。云、员、回、还、环诸字上古音义相通。白云团团,故名“圆”(圆、环,也是古之天体宇宙之称)。乌云昏暗,故称“阴”。阴的本义就是乌云。

    袁先生以为“云”、“阴”二字难通,也是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阴之古音从今(古读近含),实与黑近通。黑、晦、墨、冥、暘音通。暘古音与易通,阴之古音当由此而来。“云中”由此而来。“云中君”,旧时以为云神,或以为电神,皆与诗意不合,前人已多所诘驳。我窃以为,云中,即藏伏云中之意。藏伏,隐也。故云中君亦即隐君,即阴君,即太阴、太岁星君。

    何新

    2001年5月记

    [注释]

    [1]袁珂文《对何新〈九歌〉十神说质疑》原载《读书》杂志1988年第7期。

    [2]《礼记·祭义》:“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阴,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阴。”

    [3]《汉书·礼乐志》:“武帝定郊祀之礼,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采诗夜诵……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