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九十九条命-猫的个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正如每个主人有他/她自己的喜好,每只猫也都有自己的嗜好和怪癖。虽然我们能够概括出猫的一些共性,例如喜欢在一天的特定时间(通常都是午夜前后)从一处飞奔到另一处,表面上不情愿、私下里却愿意被宠爱,友好的外表,但是,毫无疑问,每一只猫都是与众不同的——恰如一块奶酪有别于一只老鼠。

    猫的语言

    我们很容易发觉小猫想要唤起注意的举动。在范妮·穆迪(Fannyy Moody)这幅画里,小白猫自信地竖起尾巴,摆出欢迎的姿态。

    和人类一样,猫通过声音、行为、肢体语言和气味信息进行交流。人类对声音尤为敏感,因为我们拥有复杂的语言形式;而猫也能够发出五花八门的声音。当猫儿感到满足(有时是受到伤害或患上疾病)时,它会发出持续不断的咕噜咕噜声,求偶和交配时发出嚎叫,还能发出嘶嘶声、嘟哝声、唧唧声以及各式各样的叫声。猫族内部还有一些发声方法,能以不同的声音与小猫和成年猫进行交谈,但猫更多地用声音跟人类进行交流。

    猫总是用那些教给它或它发现行之有效的特别的声音和行为方式跟人类进行交流。[1]英国著名小说家金斯利·埃米斯(Kingsley.Amis)相信他的猫莎拉·斯诺一直在尝试说英语。它试图交流的努力让他写下这样一首诗:“我印象深刻,听到它说‘你好’,当然,不是跟人一样;/你可能听不出来,/聊胜于单纯的尖叫——/然而,猫说话就是这么回事。”本书作者养育的那只毛色淡黄带褐色斑点的暹罗猫,萨奇科,能发出类似“欧华尔”的叫声,每个人都说它显然是在试图叫我的名字:“霍华德”。[2]它能用不同的腔调发出这个声音,代表着“哈罗,你回来了——我在楼上”或“哈罗,我刚进门”,再要么就是“你在哪儿?我要你!”——但它从来不会对其他任何人发出这种声音。

    成年猫,就像B.C.诺顿(B.C.Norton)画的这三只,更多地通过肢体语言而非声音来互通消息。但是母猫对它的小猫咪就会混杂地使用招呼的嘟哝声、命令的唧唧声和安慰的哼哼声。

    直觉与敏感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猫都属于敏感的享乐型动物。它们喜欢趴在温暖的炉火边或沐浴在阳光下。它们喜欢有人抚摸、胳肢、抓搔,有些猫甚至喜欢有人用力地刷它们的皮毛。它们特别喜爱气味,这种喜爱常常强烈得无法抗拒,它们会坐在那里张开嘴吸入气味,用人类没有的嗅腺享受这味道。在日常生活中,它们依靠对感官信息的细致分辨来寻求安全、猎食和寻找同伴。

    猫类还有令人瞠目的平衡感和用脚安全着陆的能力。例如,一只来自加拿大魁北克南部城市乌特勒蒙的姜黄色与白色相间的猫,格罗斯·迈诺,从两百英尺(相当于六十米)的阳台上摔了下来,虽然骨盆摔碎,却幸免于难。[3]

    这幅版画用一个女人和她脚边的猫来代表性欲。由于猫敏锐的感觉,它在艺术作品中常用作堕落和纵欲的象征。

    猫的听觉也非常发达,大多数猫能精准地确认声源。眼睛后面的反射层和虹膜孔的多变性使猫能在几乎全黑的环境下保持视力。甚至于轻柔的空气流动和气压的改变都会被它们皮肤里的压垫捕捉到。

    有一些实例最好地证明了猫科动物超凡的感觉能力,那就是猫类帮助装备落后的人类的时候。比如,一艘意大利货船上的猫,瑞奇。这艘船中断了航程,来寻找坠入大洋的小飞机上的幸存者。搜寻工作进行了好几个小时,但毫无进展。夜幕降临,船员们感到希望渺茫。然而,瑞奇突然像着了魔似地猛冲向船头,大声叫了起来。[4]它跑来跑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船上的探照灯向那个方向的水面投射过去。一百码远的地方就有一位女性幸存者——她的获救得归功于这只猫敏锐的感觉。

    英国插画家路易斯·韦恩(Louiss Wain)的这幅画作传神地表现出了猫警觉而温驯的敏感性。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猫的超强敏感性能使它比人类更早察觉到地震和火山爆发的第一次震颤,很早就能意识到危险的迫近。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圣费尔南多谷的乔希在它的主人发觉地壳运动之前很早就向他们发出了警报。[5]无独有偶,1976年,就在意大利弗留利地震的前一天,远远早于第一个冲击波产生前,一个村落里所有的猫都离家出走,并在外面待了两天才返回家园。科学家赫尔穆特·特里布茨切(HelmuttTributsch)对这次地震展开了专门调查,他报告说有三只母猫把幼猫带到户外,并在草木丛中为它们做窝。

    在法裔瑞士画家约翰·詹姆斯·沙隆(Johnn JamesnChalon)的《一撮鼻烟》(Pinch of Snuff)中,那只猫蹭在女主人脚边留下体味。

    托托是生活在维苏威火山脚下的一只意大利猫。1944年的一天,它变得极其不安。那天晚上,它吵醒了自己的主人——年事已高的詹尼和伊尔玛夫妇。他们一开始并没有起床,托托便不停地跳到他们身上。直到托托抓伤了詹尼的脸,他才大发雷霆,从床上爬起来,满屋子追赶托托。不过虔诚的老伊尔玛相信托托行为怪异一定事出有因。她断定这是上帝发出的警报,坚持连夜收拾了一些衣物尽快离开了家。他们走了没多久,维苏威火山就爆发了。熔岩从火山口喷涌而出,吞没了他们的家园村落。许多人死于这次火山喷发。托托救了他们的性命。

    猫并不是只能对自然现象提前预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报道过很多实例,在官方的空袭警报拉响之前很久,猫已经躲进了防空洞,或者警告它们的主人轰炸袭击的来临。萨利是一只毛色黑白相间的猫,它住在经常被炮弹轰炸的伦敦码头附近。它会跳起来去抓挂在它家走廊里的防毒面具,并在面具和它的主人之间冲来冲去。如果是在外面,它会去刨防空洞的门,等到它的主人安全地置身其中,萨利会冲到隔壁去给邻居们报警,然后才考虑自身的安危。还有一只英国猫,它为自己赢得了“轰炸机”的美名。[6]它能区分出英国和德国飞机发动机的差别——就像有些人也能分辨出来一样,但猫的判断更准确。它不知怎地就知道德国飞机是危险的。只要听到德国飞机的声音,它就会奔向防空洞,警告大家敌人来了。虽然人们最终也能对德国飞机发动机的声音做出反应,但“轰炸机”敏锐的听觉表明是它首先听到并认出敌机的。

    猫对气味、声音以及温度和气压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它们常常坐在窗台上享受着空中传来的“新闻”,正如英国画家拉尔夫·赫德利(RalphhHedley)所绘的这幅《农舍窗台上的猫》(A Cat in the WindowofaCottage)。

    猫的方向感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相对来说,对猫类的驯养是比较迟的。尽管猫大多作为宠物和人类一起生活,但直到今天仍有许多猫以野生动物的状态存活着,或者间接地依赖人类提供的食物,然而它们从来不迷路。事实上,出现在你家门口的猫也许仅仅是希望换个更好的家——没有任何理由让人相信它是迷路了,因为猫绝对擅长找到回家的路。

    即使是相当遥远的距离,猫特有的本能也能够让它们回家。这里有很多关于猫被带到新家后,又返回老家的例子。在这其中,有一只名叫麦卡维蒂的虎斑猫。[7]它的主人带着它一起搬到了苏格兰的坎伯诺尔德。三个星期之后,有人在英格兰西南部的康沃尔它以前的家里发现了它。坎伯诺尔德距离康沃尔大概有五百英里(八百公里)之遥。另一只猫穆尔卡则花了相当长的时间走了四百英里(六百四十公里)来穿越俄罗斯。它被送到主人的母亲那里,它跟这位母亲一起待了两天就消失了,一年之后它重新出现在主人的家里:“肮脏不堪,饥肠辘辘,挺个大肚子,尾巴也断了。”

    瑞士裔法国画家泰奥菲勒·斯坦伦(TheophileeSteinlen)的《猫》(The Cat)。几乎没有猫是真的迷路了——它们有极强的方向感和回家的本能。

    在较近的距离上,猫可能是依赖视觉记忆和气味辨识,但在较远的距离上,科学家们发现它们仰仗的也许是对地球磁场的感应。这种能力已经让我们惊讶无比了,可这依旧无法解释有些猫是如何追寻到主人的新家的,而且这个新家是在它们从未到过的某个地方,往往与老家相隔十万八千里。

    当主人去得克萨斯州买房子时,他的猫博·沙特[8]也从老家路易斯安那消失了。等主人一家彻底搬走时,这只猫仍不知所踪。然而五个月后,它出现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校园里:它的主人在这所学校里教书,他的儿子也在这儿读书——二百九十四英里(四百七十三公里)的旅途,美洲短嘴鸦也不过能飞这么远。更让人吃惊的是,一只米色的混种波斯猫,休格[9],在主人一家离开加利福尼亚后也重新安家了。十四个月后,它从窗口跳进了主人远在一千五百英里(两千四百公里)之外的俄克拉荷马州的新家里。主人的诧异可想而知。

    猫与音乐

    猫通常在夜间叫春,没有人会把这当作动听的音乐,尽管如此,大家还是都知道猫启发了好几位大音乐家的灵感。一天,意大利作曲家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cScarlatti)忘了关上古钢琴的琴盖,他的猫普尔奇内拉在琴键上来回踩踏,这使他灵感迸发,创作出了现在广为人知的奏鸣曲:《小猫的赋格》(The Cat’s Fugue)。[10]

    有时候猫本身也会加入到音乐表演当中——1758年伦敦上演了一出“猫的歌剧”,参加表演的猫是由一个名叫比塞特的人训练出来的。同样的,由若干只猫组成的唱诗班,或称之为“猫声”秀,也常常进行表演,一个来自巴黎的马戏团老板还用海报为它们做宣传。至于它们唱得如何,我们只好猜想一下了。

    最有名的跟音乐扯上关系的猫当数在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Rossini)的《两只猫的滑稽二重奏》(Duetto Buffo dei due Gatti)里倾情演绎的那两只母猫,它们在高低不同的音阶上发出叫声。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cRavel)养了很多只猫,在他的歌剧《孩子和魔咒》(L’Enfant et lesSortileges)里,公猫汤姆和母猫席用中世纪音乐风格的猫语演唱了一曲气势磅礴的爱情二重奏,这段二重奏由爱猫的法国作家科莱特(Colette)作词。由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cBritten)和W.H.c奥登合作完成的美国歌剧《保罗·班扬》(Paul Bunyan)也是一部以猫为主角的歌剧——剧里两只猫叫莫皮特和波皮特,虽然它们被赋予了使用人类语言的能力,可唱起歌来还是非常典型的猫类方式。在歌剧《英国猫》(The English Cat)里,德国作曲家汉斯·维尔纳·亨策(HansdWernerdHenze)将他的猫拟人化,这样听上去它们就不像真猫;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dLloyddWebber)的著名音乐剧《猫》(Cats)也是如此,尽管舞蹈设计师吉莉安·林恩(GilliandLynne)为表演编排的舞蹈形象地表现了猫的动作。最后,在这简要而冗长的对猫与音乐的叙述当中,不能不提的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Prokofiev),他在欢快的童话交响乐《彼得与狼》(Peter and the Wolf)里用跳跃的主题来表现猫。

    佛莱芒画家费迪南德·范凯塞尔(Ferdinandd vandKessel)别出心裁的画作《猫的集会》(A Gathering of Cats)将“猫声”秀这一概念发挥到了极致。画里的猫似乎都因用老鼠形状的符号写成乐谱而心烦意乱。

    不过,猫儿们自己到底是如何看待这些音乐的呢?它们当然也有自己的个人音乐品味。法国作曲家亨利·索盖(HenridSauget)的猫[11],科迪,每次一听到钢琴弹奏出拉威尔的曲子就会欣喜若狂。它先是在地板上打滚,然后会跳上索盖的大腿,舔他的手指。

    与猫为伴

    猫独立的个性受到众人的喜爱。它们的这种独立性也使猫对关注和爱护的需求显得格外突出。吹毛吹疵的人可能会说,猫只是在寻求其自身的利益——在大腿上取暖,让主人为它梳洗,或者是密切关系以确保它们的食物供给——但猫为人类做的也确实不少。抚摸猫不只是让猫平静下来,人同样也能从中得到安宁。事实证明,猫(还有其他宠物)不仅能够帮助防治忧郁症和精神病,而且对处于康复期的病人也大有裨益。因为我们所有人,不管老的少的,都能从猫那里获得我们想要的某样东西——陪伴。而它们似乎也乐于与我们为伴。

    猫能够与我们一起分担那些不为旁人所知的孤独、悲伤和没有安全感的时刻,为我们带来安慰和可感触的舒适。猫往往能对人类的不幸和痛苦做出反应,仿佛它们清楚这一切。印加是一只虎斑暹罗猫,每当它的主人情绪低落时,它总是陪伴其身旁,还时不时试图为其拭去眼泪。法国艺术家亨利·马蒂斯(HenriiMa-tisse)就非常喜欢有猫陪伴,当糟糕的身体状况让他卧床不起时,他最喜爱的黑猫就会跳上床安慰他。

    这是1850年前后产于英格兰斯塔福德郡的一件陶器。当时这种放在壁炉台上的饰品相当流行,进而反映出猫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家庭伴侣。

    猫还会向陌生人表示它们的友好——我们都体会过那种喜悦:不认识的猫上前欢迎我们,还互相说上一两句。波兰伟大的钢琴家和政治家伊纳斯·巴岱莱夫斯基(Ignacei Paderewski)描述过在伦敦的圣雅各剧院举办首场音乐会时,他走上台后是如何克服紧张情绪的。当他在钢琴前坐下,居住在剧院里的猫来到他身边,跳上了他的大腿。观众们被逗乐了,笑了起来,这位钢琴家这才放松下来。在他弹奏开场的练习曲时,小猫咪一直在他腿上咕噜咕噜叫。巴岱莱夫斯基事后承认,如果没有那只猫的出现,他肯定无以为继。

    在选择伙伴上,猫总是异常挑剔。美国作家罗伯特·卡拉斯(Robertt Caras)曾经描绘过这样一只大个头的黑色公猫[12],家里人管它叫汤姆。汤姆只在他的女儿帕梅拉周末或假期将从学校回家时才会出现。奇怪的是,汤姆总是先于帕梅拉到达。她的学校在两百英里(三百二十公里)开外,它是如何知道她就要回来了呢?无论答案是什么,只要她一返校,它就离家。

    在德国画家弗朗茨·马克(FranzzMarc)笔下的《女孩与猫》(II)(Girl with Cat II)中,那只猫看上去快乐而自信:它用一种极易受到伤害的姿势躺着,让女孩搔它的肚子。

    猫,跟人一样,也会嫉妒,也有占有欲,会因它们的主人关注其他人或事物而不满——有些人亦是如此,如果自己的猫对来客太热情,他们也会生气。通常猫咪会知难而上地直奔那位对所有的猫科动物都毫无兴趣甚或非常不喜欢的客人而去。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些不爱社交的猫会走另一个极端,一来客人,它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当它们再次确信主人对它们的关注始终如一时,它们才会走出藏身之处。

    “庄严的、亲切的、高贵的朋友,

    屈尊

    坐在我的身边,转动

    绚丽的双眸,微笑,燃烧

    闪亮的眼睛,爱是光辉的奖赏,

    在珍贵的书页上我读到。”

    英国诗人及批评家阿杰诺·斯温伯恩

    (AlgernonoSwinburne)

    《致猫》

    (TOoAoCAT)

    “人行千里,

    猫走万米,

    都冒着刀架脖子的危险;

    唯有猫,

    从屋顶或墙头摔落时,

    能站稳脚跟,竖起尾巴,

    昂首阔步!”

    英国诗人托马斯·弗拉特曼

    (ThomassFlatman)

    《爱情里猫的魅力》

    (ANsAPPEALLTOLCATSLINLTHELBUSINESSLOFLLOVE)

    懒惰的猫

    在野外求生的大猫每当逃避危险和猎取食物时都会展现出巨大的爆发力,但另一方面,它们又喜欢慵懒地躺在阴暗处,为下一次出击储备能量。这些强大动物的家养亲戚们同样喜欢把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在温暖的地方打盹儿上。小猫大概有半天时间都在睡觉,而成年猫睡觉的时间更长——平均一天要睡十六个小时。不过,就跟人类的睡眠有不同的意识层次一样,猫也在熟睡状态间进进出出。浅睡状态时,它们通常蜷成一个球,当完全沉浸于梦境之后,它们的身体会舒展开来,不容易被吵醒。法国心理学家米歇尔·茹韦(MichellJouvet)的研究表明,在它们的梦境里,再懦弱的猫也会恢复其掠夺性和侵略性,会义无反顾地向想象中的猎物猛扑过去,而表面上却一点儿也看不出这种本能行为的征兆。

    洗洗涮涮让这只母猫精疲力竭,它呼呼大睡,而小猫在它脚边玩耍。这是德国著名画家阿图尔·蒂勒(Arthurr Thiele)作于1906年左右的画作。一旦睡沉,猫很难被唤醒,完全听不到嘈杂的噪声和骚扰——哪怕是正常情况下会吸引它们注意力的熟悉的声音。尽管如此,它们还是对陌生和存在潜在危险的信号保持着警觉。

    尽管我们洞悉了猫类的梦境,但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看到一只熟睡的猫能让我们极其放松,忍不下心去打扰它。有个故事讲的就是这种溺爱,主人公是爱尔兰诗人W.B.l叶芝(W.B.lYeats)。一天,他正打算离开都柏林的阿贝剧院,发现剧院的猫趴在他的外套上睡着了。据说,他实在不愿意惊醒这只沉睡的猫,便小心翼翼地将外套那块布料剪下来,好让猫儿继续歇息。无独有偶,法国哲学家和医生传教士阿尔贝特·施韦策尔(AlberttSchweitzer)也完全被自己那只贪睡的猫,斯兹,给迷住了。[13]斯兹有个不合宜的偏好,那就是在主人的左臂膀上睡觉。每当他工作时,他总是由着斯兹在它喜欢的地方快乐地打盹,而不是把它赶到其他地方去睡觉。这可苦了天生左撇子的阿尔贝特,他只能艰难地用右手继续工作。

    这幅日本水彩画(约1850年)简单明了地被命名为《沉睡的猫》(SleepingCat)。猫能在最特别的地方以最奇怪的姿势睡觉。在这幅画里,那两只耳朵可能在暗示打着盹儿的猫依然对危险保持着足够的警惕。

    聪明的猫

    很多人认为猫学不会什么技艺,可这并不是事实。十九世纪早期,一个名叫西尼奥·卡佩利(SignorrCapelli)的意大利人有一群猫,它们能击鼓、摇铃、碾米、烘咖啡、转动烤肉叉和从井里取水。还是十九世纪,晚些时候,乔治·特乔(GeorgerTechow)带来了一套由猫完成的马戏表演,除了打转、跨栏、前倒立、翻筋斗之外,还有走钢丝、从一个台子跳到另一个台子、穿火圈、在笔直的瓶子上保持平衡。特乔宣称他最好的学生都逃走了,因为为生存所作的奋斗提升了它们的能力。他认为自己教不好小猫,他收养的都是一到三岁的猫,训练它们三年之后,它们就能登台表演了。

    得克萨斯州的卫斯理大学进行的科学实验表明,猫类拥有相当强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并能想出办法从困境中脱身。在这方面它们比狗做得好,几乎跟灵长类动物一样聪明,只是稍稍比后者迟缓——这种能力使它们时常出现在摄像机前。电影和电视里的猫会对训练者的指令做出反应。它们并不是真的出于自愿在行事,但它们对命令的理解已经证明了猫类动物的智力。

    这幅名为《女孩与猫》(Girl with Cat)的细密画挂在英格兰剑桥郡温普堂里。聪明的猫咪想方设法跳上了桌子偷喝牛奶,让年轻的小姐吃惊小不!

    大多数猫更擅长自学,而不是被教,因为它们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十九世纪一位教区牧师描绘了四只猫在看过家狗在桌边乞讨所得之后,是如何紧随其后如法效仿,得到美味佳肴的。

    看过人们开门,猫总是能找到办法压下把手或拉起插销。不过,有些猫永远也明白不了为什么门能往这边推开,却不能往另一边推开,无论它们使多大的力。有只名叫提奇的猫,为了能从前门进来总是重重地叩打门环,哪怕当它外出时后门总是为它打开着。另一只猫,萨姆森,发现每次邮递员一敲门,它的主人就会开门。[14]所以,为了进门,它会不停地敲门。问题是它不断地窜回家来。然而,当它发现信箱和门环都被系好,不管它再怎么用力也发不出声音时,它明白得重新安排自己的行程了。

    西班牙画家何塞·德·卡斯蒂略(Josee dele Castillo)的《画室》(The Artist’s Studio)里的这只猫正被怂恿着表演派对节目——从一个年轻人用双臂围成的圈中跳过。

    猫很快就能意识到,通过做某些事能吸引主人的注意力并提出它们想要的服务。它们会乱抓家具或是失望地跳上壁炉台把饰品一件件往下推,就这样它们把人类操纵于股掌之间,让我们莫名惊诧。发情期的雌猫性格内向,却出奇聪明。苏曼克是一只虎斑暹罗猫,[15]它注意到一扇装有百叶板的窗户的上面两块窗板很少关严实。它会爬上窗户,用爪子抓住下部的窗框,推开上部,好让自己跳进花园里,听凭生理本能的支配,跟附近的雄猫浪漫约会。

    然而,猫的聪明并不总是只为自己。[16]在众多情况下,发现房子着火的猫并没有独自逃生,而是冲去警告家庭成员。生活在印第安纳州新奥尔巴尼的波波在发现火情后设法唤醒了服用镇静剂而熟睡的主人。[17]堪萨斯州的杜克叫醒了主人的九岁大的女儿,随后又叫醒了她的姐姐。两个小姑娘跑去叫醒了她们的父母,直到一家人全部脱离危险,杜克才停止叫唤。猫还会奋不顾身地扑向攻击者以保全主人免受伤害。老鼠,是一只胆小怯弱、离群索居的猫,所以才会被恰如其分地取名为“老鼠”。[18]它死死趴在攻击者的脸上,救了主人弗朗西丝·马丁的性命。来自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小基蒂发现自己的主人沃尔特在回家的路上遭到袭击倒在地上。这只忠心耿耿的猫坚守在自己主人的身边,不停地尖叫,直到有邻居前来救助。[19]

    时间感、空间感和与众不同的爱好在一只名叫威利[20]的奶白色的猫身上同时凸现出来。它在每个星期一都有自己的一套日程安排。它总是坚持在晚上七点半吃饭,一吃完立刻就走。七点四十五分的时候,它会在十字路口等着交通信号灯变绿。在安全穿过马路之后,它会钻过树篱抄近路到达目的地,在这儿它会跳上一个特定的窗台——它就蹲坐在那儿,透过医院的护士宿舍餐厅的窗户往里看。星期一晚上在护士餐厅里到底有什么事让威利如此心醉神迷呢?原来她们在玩宾果游戏(编注:一种以编有号码的纸牌所做的抽奖游戏,常作赌博)。也许它根本不是一只特别聪明的猫!

    好奇的猫

    俗话说得好:“好奇伤猫。”——确实如此吗?猫通常都是相当谨慎地对待这个世界的,它们的好奇心,如果能这么叫的话,是帮助它们察觉到任何潜在危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们观察、倾听,它们试探性地伸出爪子去测温度或者弄清楚有没有东西在动。它们对热的敏感告诉它们不能让爪子碰到任何即将燃烧的东西——可这并不妨碍它们紧挨着火边躺下,哪怕火都要把它们的皮毛烤焦了;也不会阻止它们跳上放在炉子上的扁平烤盘里。不过,猫总是满怀好奇,只会往那些它们之前探究过并发现是安全的地方跳。

    猫仅仅是好奇还是虚荣?英国画家弗兰克·佩顿(FrankmPaton)似乎在他的《谁是它们当中最美的?》(Who’s theFairest of ThemAll?)中如是发问。

    探究那些有潜在威胁的东西总是要冒些风险的,但是对于一只猫来说,当它面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东西时,要预测这种风险是很困难的。英国诗人威廉·科伯(WilliammCowper)描写过他有一次发现自己的小猫咪被一条嘶嘶叫的蝰蛇迷住了。科伯赶紧跑去找武器来保护它们,可等他转回来,他发现小猫咪的母亲的好奇心显然被勾起来了,正用自己的爪子轻拍蛇头。为了让猫免于任何可怕的后果,他杀死了那条蛇。有很多报道都是关于蛇攻击并杀死猫的,但这只母猫从来没见过蛇,对危险也丝毫没有察觉。

    好奇还让很多猫做出错误判断,无数猫为此给自己招来大麻烦。这里要讲几个乘上飞机的猫的故事。它们厌倦了被关在盒子或篮子里,决定出来看看飞机上都装了些什么货物。比如,哈姆雷特,它从多伦多飞往伦敦时逃了出来,之后要么是被围追堵截,要么是惊惶失措,最后它躲到什么地方藏了起来。它航行了数千英里,去了澳大利亚、远东和牙买加,六个星期之后才被发现。另一只猫是在从纽约飞往特拉维夫的航班上失踪的,几个星期之后大家也同样发现它还在飞机上。为了引诱它们从藏身之处出来,人们放置了好几碟牛奶——可哈姆雷特和另一只猫,费利克斯,还是认为靠货舱里稀少的压缩食品独自求生比较好。费利克斯在从法兰克福到洛杉矶的航班上躲藏了四个星期。其他过分好奇的猫都被关在密封箱里——有一只猫挨过了从美国到埃及的将近六周的海上之旅,在途中还成功产下四只小猫。

    猫常常被现代电器弄得神魂颠倒。一只叫维克塔的英国猫在研究一台冰箱时,冰箱门砰地关上了,把它关在了里面。发现它被关已是几个小时之后,大家都以为它肯定被冻死了,可它突然奇迹般地康复了。哈维是一只波斯猫,它爬进了洗衣机里面,[21]在被发现之前它已经在洗衣机里转了十分钟。也许它只是想找个舒服点的地方打个盹,这可能也是猫爬到汽车引擎周围发热处的原因,可这也让它们不情愿地发现自己已离家千里。

    与弗兰克·佩顿的画(对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法国具象画家巴龙·巴尔蒂斯(Baronn Balthus)创作于二十世纪的作品《猫与镜子》(II)(Cat with Mirror II)。这只好奇的猫似乎被主人的虚荣弄糊涂了。

    还有为数不少的猫对它们自身感兴趣。马恩岛猫,它们或者没有尾巴,或者尾巴粗短,和尾巴上下摆动的日本猫已经存在了好几个世纪,但依旧奇特得让人过目不忘。1961年,一只叫苏珊的小猫在苏格兰出生,它的耳朵一生下来就耷拉着。[22]它成了苏格兰折耳猫的祖先。这与众不同的耳朵是由某种基因造成的,这种基因也导致了四肢和尾巴的粗短。另一个变异的品种是一百年前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培育出来的。这是一些皮毛厚实的“爱斯基摩”型猫,它们能忍受冷藏仓库里的低温。它们是专门为对付一种同样适应如此寒冷环境的老鼠而研发的。

    在无名氏作于1860年前后的《小猫下象棋》(In Kittens Playing Chess)中,两只生气勃勃的小猫饶有兴致地想弄明白棋子翻倒时会发生什么。

    德国、意大利、美国和俄罗斯都在进行大量的变种猫的培育工作,鬈毛猫也在这时应运而生。不过这是两只来自英格兰西南部的英国猫,它们是现代猫类最先出现的品种,被称之为雷克斯猫。[23]一只猫叫卡利邦克[24],1950年在康沃尔郡发现;另一只是没有名字的流浪猫,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变种,1960年出没于德文郡的一个锡矿。它生下了柯里,从柯里开始,德文郡雷克斯猫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种。从那时起,其他的鬈毛猫品种也发展起来。1986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出现了一个新品种,这只猫的鬈毛紧贴身体。小猫刚出生时光秃秃的,到八周大的时候开始慢慢长出鬈毛。这只猫和它的前辈现在被归为达拉斯拉珀曼(DallasDLaDPerm)猫。

    格特鲁德·霍尔斯班德(GertrudedHalsband)画的这幅《姜黄色的猫》(This Ginger Cat),那只猫看上去既满怀好奇,又犹豫不决——下垂的尾巴显示出它信心不足。

    更奇特的品种可能要数1902年出现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Alberquerque)的两只无毛猫迪克和内尔。这两只猫据说是古代阿兹特克猫最后的两个幸存者。然而,不幸的是,迪克在有繁殖能力前就被一只狗弄死了。此后再也没有发现过长相类似的猫,这个种类随着内尔的死亡而灭绝。另一个无毛猫的品种1966年发现于多伦多。一只毛发黑白相间的母猫生下了一只无毛的幼猫。这只猫名叫普鲁恩,它代表了一个新品种的出现,这个新品种被称为斯芬克斯猫。[25]

    疯狂的猫

    这只看上去疯狂而迷幻的猫是英国画家路易斯·韦恩(LouissWain)画的。韦恩为猫着迷,导致精神失常。

    猫可能是种异乎寻常的动物,它们的情绪出奇的变幻不定。前一刻它们还蜷作一团,超然于物外的样子,后一刻它们就摇摇摆摆到处走,仿佛是万物之主,再突然间,它们好像能量耗尽,又回到瞌睡当中。它们就像是上了发条的机械玩具,得赶紧疯狂地用完能量让机械装置停止运转。

    我们只能靠推测来探知猫类为何会这般行事。这或许是它们消遣时光的办法,又可能是吸引人类注意的花招。暹罗猫科亚一听到它的人类朋友弗朗西斯回家来,就会等着她进到门里,然后长途奔徙从公寓的这头冲到那头,直蹿上弗朗西斯穿的那件长大衣,以这种方式来迎接她。

    追逐是食肉类动物的本能行为之一,它们从儿时的玩耍中就已经学会了,成年之后依旧喜欢这种追逐游戏。这种本能经常以疯狂的、毫无意义的形式表现出来——猫儿们追着它们自己的尾巴跑会得到什么好处呢?——但这显然是一种发自本能的行为。印加也是一只暹罗猫,[26]它发现一种有趣的回收游戏。他最喜欢用牙齿衔住揉成一团的纸球,不停地把它扔出去,再捡回来。印加的另一个游戏是推开洗手间的门,咬住卫生卷纸的一头,然后冲到房间的另一端,卷纸在它身后被扯得老长。

    食肉类动物的行为,诸如把捕获物带回到安全的地方享用,跟家猫把逮住的老鼠和小鸟带回家其实是一回事。但这些疯狂的有偷盗癖的猫儿们把东西囤积起来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印加以前常常偷内衣裤,并把它们藏起来;另一只名叫萨奇科的猫会从烘干架上偷袜子,然后把这些袜子运到它吃饭的碗边。这样它就能一边吃吃东西一边咬咬袜子——它可能认为这就是牙齿保健。[27]一只住在伦敦的名叫阿里埃尔的小猫也有一个怪癖——它偷主人的箔纸包着的巧克力,把这些巧克力藏在洗手间里。

    专横的猫

    猫有极其强烈的地盘性,不会容忍任何入侵者,尽管看到朋友它们总是满心欢喜。在它们自己的家里,它们喜欢确立一种清晰的等级制度,哪怕身边并没有其他动物,它们也要当头儿。暹罗猫科亚对它的兄弟印加呵护备至,然而作为回报,印加必须听它的。科亚学会开冰箱门之后,它会让印加对冰箱门展开攻势,自己则居高临下地监督着整个过程。如此一来,如果它们被发现,受责骂的是印加,而科亚在那一刻突然销声匿迹。

    有些猫还想要成为人类最关心的对象。猫喜欢有规律的生活和靠得住的服务,如果标准滑坡,比如开饭迟了或盘子里吃剩的垃圾没有清理,它们都会非常不满。猫能以惊人的速度调教它的主人!科亚死后,印加帮着照顾一只新来的小猫,然后又被这只小猫指挥来指挥去——但印加知道该如何在人前坚持自我。它喜欢在每晚全家人睡觉前玩一种游戏。在那些有客人来访的夜晚,它问候一下客人就会悄悄地消失不见,让那些人尽情玩乐,直到它认为他们待的时间已经太长了。随着它上床时间的临近,印加会出现,并吵闹地表示它就要错过它的游戏时段,所有的客人现在都应该回家了。

    如果暂时改由他人照管,猫咪有时不得不降低标准,接受不那么尽心的照料。法申是一只短毛花斑家猫[28],它的主人是一位电视制片人。通常它的食谱是新鲜的鱼和作为副菜的干猫粮。不过,如果主人不在,其他人来喂它,它别无选择时只能吃猫粮罐头。当然,只要主人一回来,它就坚持恢复它的老菜谱。

    一幅十八世纪印刷品,以法国博物学家布封(Buffon)所画的《安哥拉猫》(The Angora Cat)为蓝本。这幅插图描绘了优雅的长毛猫,这一品种是家猫中的贵族,直到新的时尚横扫奇异的猫类世界。

    在猫咪们看来,离开它们,把它们交给其他人照料就是主人最大的失职。这样的主人在回到猫咪身边时会遭遇到彻头彻尾的冷淡,这些被惹火了的猫拒绝跟独自离去、抛弃它们的罪人说话。如果你曾经把猫咪扔下自己去旅行的话,你可能就会体会到猫咪对于自己被遗弃是多么的生气。有些猫咪会数天阴沉着脸不屑理你,之后它们才会承认再次看到你它们真的非常高兴。

    一些猫有非常强烈的等级观念——它们自己绝对是处于最高层的,恰如因画猫而出名的路易斯·韦恩(LouiseeWain)在《主席》(TheChairman)一画中所表现。如果你不想卑躬屈膝地听命于它,就要让你的猫明白谁在当家作主。

    “就像那些在沙漠里庄严地守望永恒的伟大的斯芬克司,

    它们好奇地凝视着虚无,

    冷静而睿智。”

    法国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

    (CharlessBaudelaire)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