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武器与战争-核武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05年,瑞士首都伯尔尼专利局的一名小公务员,26岁的阿;爱因斯坦,在他的陋室里写出了一篇论文,题为《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这篇论文只有9千字,当他把这篇论文投入邮箱之中的时候,他决不会意识到他将成为划时代的科学伟人。

    这篇论文创造了狭义相对论,这个理论的重要结论之一质量和能量的关系,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达:

    E=MC2

    这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方程式。其中E表示能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则代表光速。众所周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它的平方数,看来绝不会是一个小数字。按照这个公式计算,质量为1公斤的任何物质,都具有21,600,000,000,000千卡(计算热量的单位,使1克水升高1℃所需的热量称为1卡)热量,它相当于一个大城市几年的耗电量。

    如果说,煤、石油、天然气里蕴藏着能量,燃烧时会释放出来)你一定不会怀疑。但这个公式却告诉人们:世界上一切物质,诸如石头、瓦片、泥土、空气,甚至人体里都蕴藏着能量,并且大得令人吃惊,这是我们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的。

    爱因斯坦指出的正是这样一个事实!

    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世界上有千万种物质就有千万种分子。在一滴普通的水珠中,大约有300万亿亿个水分子。而分子又为原子所构成,原子的直径大约只有亿分之一厘米,把50万到100万个原子排列起来,只有头发丝的直径那么长,所以显微镜也不能直接看到它。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统称核子,这个核子坚硬无比,为了了解其面貌,科学家们一直想砸开这个“硬核桃”,但一直找不到方法。

    1938年底;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曼用中子轰击铀元素,发现铀核在中子轰击下一分为二,发生裂变。这意味着什么?物理学家们对此议论纷纷,连哈恩本人也摸不着头脑。

    可是一位叫梅特涅的女科学家却看得清楚。她原是哈恩试验小组的成员,因为是优太人,被希特勒赶出了德国,流亡于瑞典。她与她的外甥也是来自德国的逃难者弗里茨在森林的雪地里边走边讨论,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当铀核分裂时,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按照E=MC2的公式计算,应放出两亿电子伏特(一电子伏特等于一个电子通过1伏特电场所获得的能量)的能量。经过实验,结论与理论基本相符。

    与此同时,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的物理学家几乎同时找到了这项研究的突破点。1939年1月,逃亡美国的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在哥伦比亚大学试验室里做出了和梅特涅女士一样的结果。

    在哈恩试验成功不久,这位费米很快就提出了一种假说:铀核裂变时会放出中子。他论证说:“如果我们首先制造出一个中子打进铀核,一个铀核裂变时释放出两个中子。可以想象,它们能击中另外两个铀核,使铀核分裂。在第二个裂变过程结束时,我们就会有4个中子。再下一步,就有8个中子可用。换句话说,开始仅用很少几个中子来轰击一定数量的铀,我们就可以得出一连串的反应,它们会自发地持续下去,直到全部原子核被分裂为止。”

    这就是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的发现意味着人们可以获得并利用巨大的核能。它既可以用来造福人类,也可以用于战争。不加控制的链式反应就是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在30年代末的那些日子里,法西斯分子猖狂一时,第二次世界大战阴云密布。希特勒如果想到利用核能来为他征服世界,是可能办到的,因为德国当时有许多出类拔萃的科学家,他们很有可能抢先制造出原子弹来。正直的科学家们想到这一点,都感到不寒而栗。

    首先对此提出警告的是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在哈恩发表论文两周之后,他警告说:看来这种链式反应会导致某种炸弹的产生。“这种炸弹一般说来已经极其危险,如果落在某些政府手里就更危险了。”这“某些政府”,是指希特勒的第三帝国。

    1939年初,一个惊人的消息从德国传来:德国最出色的原子科学家在柏林召开了两次秘密会议,研究链式反应。1939年夏季,又传出一个更可怕的消息:德国禁止铀矿从捷克斯洛伐克运出,并且下令封锁一切有关铀的新闻。西拉德和一些科学家感到情况不妙,他们苦苦思索,如何才能引起美国政府对于原子弹武器的注意。

    美国政府的官员未必比一般人聪明。当时许多懂得核裂变的科学家大多数是刚到美国的移民,他们没有接近政府的朋友,有的连英语也不会讲。西拉德到华盛顿去过,遭到了白眼;费米到海军部报告链式反应情况,也受冷遇。美国军事首脑机关正忙于采购常规武器,没有工夫来过问这些口口声声说要分裂原子核的怪人。

    西拉德只得求助于爱因斯坦,请爱因斯坦口授一封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这封信这样写道:

    总统阁下:

    我读到了费米和西拉德近来研究工作的手稿,这使我预计到,铀元素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能源。考虑到这一情况,人们应当提高警惕。必要时,还要求政府方面迅速行动。因此,我的义务是提请您注意下列事实和建议……

    信里还提到德国禁运铀矿和制造炸弹的事,“这有可能制造出一种威力极大的新型炸弹,这样的炸弹,只要用一只小船把它载到港口爆炸,就能轻易地把海港连同附近的地区全部摧毁。”

    西拉德把信交给罗斯福的好朋友、经济学家萨克斯,让他转呈总统。为了找到一个适当的时机,这信在萨克斯皮包里耽搁了两个月。

    1939年10月11日,萨克斯终于见到了总统。他怕这封信夹在文件堆里弄丢了,就亲自念给罗斯福听。罗斯福听得很不耐烦,说由政府出面组织此事为时尚早。萨克斯要求第二天吃早餐时再谈,罗斯福同意了。萨克斯一夜未睡,始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罗斯福重视起来。第二天一早,萨克斯来到白宫,罗斯福正用早餐,“你到底还要讲多长时间?”罗斯福话里带着讽刺的语调。

    “让我来讲一个故事吧!”萨克斯开始执行他昨晚想好的计策,“富尔敦工程师发明了蒸气船以后,听说拿破仑皇帝想征服英国,就向拿破仑建议造一支舰队,这支舰队不用挂帆,威力强大。拿破仑对这个建议付之一笑……如果拿破仑当时采用了他的建议,用汽船运兵打英国,那么19世纪的历史进程,也许完全不同了。”

    罗斯福想了一想,叫人去拿出一瓶“拿破仑”牌白兰地,倒了两杯,跟萨克斯碰了杯。“你是想别让希特勒把我们全部炸死,对吗?”

    “完全正确。”萨克斯回答。

    罗斯福立即叫来了他的军事助理,把爱因斯坦的信和萨克斯带来的各种资料一齐交给他说:“这件事需要干了。”当天晚上,美国成立了一个秘密的铀顾问委员会,开始了政府支持下的核研究工作。

    1942年10月,以费米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开始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安装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他们把石墨和铀块一层层地加上去,当这个反应堆快要触及天花板的时候,达到了临界质量。为了控制链式反应,又用7根镉棒和3根硼棒穿过反应堆;硼和镉都喜欢大量吸收中子,让它们滑进滑出,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12月2日,费米亲自主持皮应堆“点火”仪式。这是一个伟大而又使人心惊胆战的时刻。有两个物理学家站在脚架上,手提两桶液态镉,俯视着反应堆。如果发现控制手段失灵,就将液态镉向反应堆泼去,这两桶液态镉就像是两桶“灭火器”。

    在场的科学家有:意大利人费米、匈牙利人西拉德和威格纳、加拿大人津恩、美国人康普顿、安德森和希尔伯里等。科学家和其它有关人员肃立着,怀着期望又满怀担心:万一链式反应控制不住,不仅在场的人,连整个芝加哥大学都将荡然无存······

    “反应堆现在还没有运转,因为它里边有吸收中子的控制棒。只要一根就足以阻止链式反应。因此,我们第一步是把所有的控制棒抽出来,只有一根除外……”这是费米在讲话。

    所有的反应控制棒都抽出来了,最后一根也开始一点一点地往外拉,中子计数器咔嗒咔嗒越响越快,现场气氛紧张万分。

    “再把最后一根控制棒抽出一英尺。”费米命令,“现在反应堆开始链式反应。”中子计数器越来越响,现在每一代中子的数量都大于前一代的数量了,链式反应成功了。科学家用理论和实践都证实,原子弹的产生,仅仅是生产技术问题了。

    人类从此跨进了原子时代。

    有人说,纳粹德国本来在1942年就应该制造出原子弹了。但由于希特勒的无知与愚蠢。他发起了排斥犹太人的运动,把大量的科学家赶出了本国,加上有正义感的科学家的抵制和反对;希特勒又对原子物理一无所知,没有放手去领导这一项工作,以至功败垂成。这是一件大幸事,它使人类免除了许多灾难。

    而在美国,这项研究工作正在加紧进行。1943年,美国政府在华盛顿州哥伦比亚河上的汉福特地区征购了数万英亩土地,建造了生产钚的大型反应堆。制造原子弹需要两种材料:铀一235和钚一239。科学家的设想是,把铀一235和钚一239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小于临界质量,平时分放着,使用时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就超过了临界质量,于是便爆炸。研制工作由年轻的物理学家奥本海默领导。

    经过4年多时间,花费20多亿美元,动用了50余万人力,美国终于在1945年春天制成了3颗原子弹。就在这年7月的一天,一个试验装置被运往洛斯阿拉莫斯附近的一片半沙漠地带阿拉默果尔多试验场。在一间旧农舍的旁边,搭起了一座100英尺高的铁架,原子装置在农舍里组装起来,安放到铁塔顶端。科学家们躲在远处的钢筋水泥掩体里,观察着这个行将爆炸的怪物。谁知道呢?它也许根本不会爆炸,也许,它将毁灭整个地球!

    1945年7月16日5时29分50秒。

    “还差10秒!”人们和仪器同时计算着时间:10、9、8、7、6、5、4、3、2、1、一道强烈的闪光把人们吓了一跳,

    奥本海默紧紧抱住掩体的柱子。30秒后,一股飓风带着震耳欲聋的吼声从沙漠上横扫过来,向大地和人、物冲击。

    一位目击者事后记下了现场的情景:

    “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曾出现强烈的闪光。在半径20英里(1英里等于1.609公里)区域内,它相当于几个正午的太阳,光亮刺目,把大地与周围

    天空照得通明。随后形成一个直径约一英里的巨大火球,往上升去,历时几秒钟。颜色不断变化,从深紫色变成橙黄色,扩散,变大,越往上冲,扩散愈猛烈。这是一种被禁锢了千万年的自然力,从自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仿佛是地球张了口,苍天裂开来。人们似乎亲眼看到开天辟地时上帝说:让世间有光吧!”

    当科学家们可以安全进入现场时,他们发现距爆炸中心1英里以内的所有生物,包括响尾蛇、仙人掌和荒草全都毁灭了,其间的沙漠被高热熔化,像一层打不破的硬壳塑料,地上落满了极细的粉状灰尘。农舍和铁塔已荡然无存。

    当冲击波袭来时,费米把手中的一些碎纸片向半空撒去。他量过纸片被吹出的距离后,很快算出了这次爆炸的强度相当于2万吨梯恩梯炸药的爆炸力。

    20天后,美国把剩下的两颗原子弹投向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恐怖的爆炸

    1945年8月6日凌晨2时45分,三架美国B29巨型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提尼安岛起飞,向3,200公里之遥的日本本土飞去。其中一架名叫“依若拉;盖依”的飞机里,装载着一颗取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它是黑色的,像条小鲸鱼,弹长3.05米,直径0.711米,重4.09吨,内部的核装药仅重60公斤,当量约2万吨(相当于1吨梯恩梯三硝基甲苯爆炸的威力称1吨当量)。

    飞机在闪烁的星空里飞到黎明。“目标广岛”,机长对领航员下达指令,在这之前,目标是不明确的,它只装在机长的脑袋里。飞机上升到9,400米高度,天空万里无云,一碧如洗。一会儿,广岛出现在飞机下方。它像一只畸形的手指头,它的南端,码头伸入美丽的濑户内海,海边有许多小山。

    广岛是日本第八大城市,该市已有12万人疏散到农村,市内还有24万多人。它是日军第二军总司令部所在地,又是一个重要的军港。“依诺拉;盖依”飞机内,机组人员穿上了防弹衣,投弹手把眼睛贴在瞄准器上。9时15分,瞄准点进入瞄准器十字线中心。弹舱门自动打开了,细长的“炸弹”一头扎了下去,减轻了4吨多重量的飞机猛然上升。驾驶员操纵飞机作150度的急转弯,加速脱离爆炸区。与此同时,另一架飞机里飞出了三朵降落伞,吊在伞下的是能将测量数据发射回去的发报机。

    原子弹在离地面600米的空中爆炸了,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球,火球发出的热度,使爆炸中心相生桥附近千米之内的建筑物,顿时腾起了浓烟烈火。

    在广岛生活的群众和日本官兵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6万余人就丧失了生命。一座几十万人口城市,顷刻之间变成一片废墟。处在爆炸中心点附近的人,始终未能听到爆炸声;而在几公里远处的人,听见的响声犹如天崩地裂,随之而来的是剧烈地震动。在20公里以外的人们听见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一声轰鸣,还以为是某个大型弹药库爆炸了。

    透过护目镜观察着广岛的一位美军驾驶员惊呼道:“我的上帝,我们干了些什么呀!”

    事后统计,在广岛245,000人口中,当天就死亡了78,000多人,68,000多人受伤。

    8月9日凌晨3时49分,装载着第二颗原子弹“胖子”的B29轰炸机,在黑暗中起飞,飞向日本本土。“胖子”是一颗以钚一239为裂变材料的钚弹。长3.252米,直径1.525米,内装20公斤钚,弹重4.54吨,当量与“小男孩”相类似。

    两架轰炸机飞驶的第一个目标是九州的小仓,由于目标上空烟雾、阴云遮盖,投弹手无法瞄准,三次试投均告失败,不得不飞往第二个目标长崎。但长崎上空也是云遮雾锁,飞机在目标上空盘旋,终于从云块空隙中窥看到了市区。上午11时零1分,飞机突然上升,炸弹投出去了。由于气候的影响,投弹点偏离了原定目标2千多米。

    离爆炸中心1,400米的山坡顶上有一所医院。这天上午,秋日辰一郎医生正在给病人注射。他听到一阵低沉的飞机马达声,以为空袭来了,“当心,赶快隐蔽!”随即扑倒在地板上。只见白光一闪,地动山摇,房顶上的碎片如雨点般打在他身上。10分钟后,他勉强站起身来,感到头晕耳鸣,空气里弥漫着黄烟白粉。他带了一个护士向楼梯奔去,头破血流的病人正从摇摇欲坠的楼梯上蜂拥而下。他从破碎的窗口望出去,顿时吓呆了。市区一片天昏地暗,山谷里黄烟滚滚,地面上所有的房屋都在燃烧。人们在烟雾中东奔西突,毫无目标地寻找着藏身之所……

    长崎,这座人口20万的海边山城,著名的三菱制钢所和三菱军工厂都设在这里,袭击珍珠港的鱼雷,就是在这里生产的。今天,美国给予了10倍的报复,但受害最大的却是市民和劳动群众。据统计,这次爆炸,约有35,000人死亡,6万人受伤。

    这两次轰炸,人们对这个神秘而可怕的新型武器,有了基本的认识,它的杀人和破坏建筑物、武器装备,基本上是通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四种手段来完成的。

    太阳中心的温度约两千万度,而核爆炸火球内的温度则有三四千万度,表面温度也可达8千度。由于太阳离地球十分遥远,传到地球的光和热十分有限,而原子弹是在地面几百米乃至千米上空爆炸,所以比太阳强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广岛、长崎遭受袭击时,眼睛受到光辐射刺伤的占受伤人数的45。

    广岛爆炸的原子弹,使全市76,000多栋建筑物,有48,000幢全部被摧毁,22,000多幢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冲击波的作用。冲击波引起的高速气流在爆心附近速度可达每秒200米(10级大风的速度是每秒28米。强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每秒4050米),所以这种气流产生的冲击力是巨大的,许多人被直接震死,建筑物的倒塌比地震猛烈,也压死了相当多的居民。

    早期核辐射是核爆炸最初几十秒钟内放出的中子流和gamma;射线。gamma;射线是以光速传播的,中子速度也可达每秒几千至几百公里。这两种射线流贯穿人体,使细胞组织受到损伤和破坏,引起细胞和各种器官的生理机能失调,如造血功能发生障碍,肠胃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等等。这种病称为“急性放射病”。

    放射性沾染是爆炸以后残存的物质在起作用,它不但来自弹体自身产生核裂变产物、没来得及裂变的残余物质,而且射出的中子流落入土壤、水和一些物质上,会形成“感生放射性物质”。在爆炸区内,沾染范围是有限的,但爆炸卷起的烟云尘埃,可以随风飘得很远。美国1954年爆炸一枚当量为1,500万吨的氢弹,造成的严重沾染区长达257公里,宽64公里。人们在这样的区域内生活,甚至十年二十年之后,还有可能遭到伤害。

    当原子弹在30公里高度以下的大气层中爆炸时,各种破坏因素在爆炸总能量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为:冲击波50,光辐射35,早期核辐射5,放射性沾染10。

    此外,核武器还有一种重要的破坏效应电磁脉冲。核爆炸时,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称为电磁脉冲。它能毁坏和干扰电子设备,如卫星、雷达、计算机、通信设备以及收音机、电视机等等。在现代战争中,毁坏了通讯系统,如同毁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军队的指挥就会失灵。一颗百万吨当量的核武器在距地面300~400公里高空爆炸时,电磁脉冲的范围可达2000~3000公里。所以人们把电磁脉冲称为核武器的第五大破坏因素。

    氢弹、三相弹和中子弹

    原子弹出现后5年,美国又首先制造出了氢弹。氢弹爆炸是原子核的聚变反应。氢弹的出现,使核弹的威力成百上千倍地增加。1949年8月29日4点,前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在代号为“首次闪电”的试验中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紧接着,在美国制造出氢弹9个月后,前苏联又宣布“美国已不再垄断氢弹”。B29空中实验室飞机搜集到的放射性物资,也证明了前苏联确实拥有并爆炸了氢弹。从此,美苏两国进入了核对抗的局面。

    科学家们发现,除了重核分裂时能释放巨大能量外,轻核聚合成重的核时,也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例如,由四个氢核聚合成氦核,就能释放出28万电子伏特的结合能。

    这个结论,是得益于对于太阳的观察。太阳无穷无尽地放光、发热,又没有人在像烧锅炉似地烧它,它的能量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在太阳上有极其丰富的氢,在太阳中心2千万度的高温下,发生着四个氢核相结合的聚变反应,从而发出了巨大的光热,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能,仅仅占太阳辐射能的20亿分之一左右。

    氢在自然界中到处都是,水就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的。但氢很难发生聚变,因为它的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但是氢的同位素重氢和超重氢,人们把它称作“氘”与“氚”(念“刀”与“川”)的却有,氘中含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氚中含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不过氚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制造又极其困难;而氘在自然界中含量较丰富,提取也不十分困难,是一种理想的聚变材料。

    利用氢核聚变反应释放巨大能量的武器,叫做氢弹。

    经过计算得知,氘核聚变放出的能量,是相同质量核材料铀核裂变反应能量的4倍,而且氘不存在临界质量问题,氢弹的装药可以不受这方面限制,可以做得很大。

    在历史上,聚变反应的现象实际上比裂变反应的现象发现得更早。1942年,美国刚研究原子弹时,有人就提出过制造氢弹的方案。但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有极大的困难。由轻核聚变成重核,必须让一个原子核以极高的速度向另一个原子核射击过去,打破两个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产生的巨大同性排斥力。就好比飞机上天,必须使飞机升力大于地球引力一样。可是,经过计算,科学家们傻眼了:氘核聚变至少要在1千万度以上温度中才能进行,所以聚变反应又称为热核反应。太阳中心正因为具备了2千万度温度,才有热核反应的现象。地球上人为是无法制造出这一超高温的,所以制造氢弹并不可能。

    但原子弹的成功,使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了,因为原子弹爆炸中心的温度大大高于太阳中心的温度。是否先通过裂变原子弹爆炸,再进行聚变氢弹爆炸,这两个反应同时进行呢?在苏联的原子弹试制成功后,美国政府有了紧迫感,立即下令研制氢弹。一度冷落的洛斯阿拉莫斯试验基地又热闹起来了。

    1950年,美国制造了一颗65吨重的氢弹,取名“迈克”,当量为1千万吨,相当于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威力的500倍。

    “迈克”被船运到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珊瑚岛群的一个小岛上。1952年11月1日凌晨,所有的船只后撤40英里,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船上的扩音系统开始用倒数的方式宣布引发。这时,在水手们眼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人造星体,把夜幕下的太平洋照耀得如同白昼,巨大的火球迅速升上高空,接着出现一团菜花形的巨云,紫红、青蓝、灰绿三色混为一体,翻卷着直达几万米高空。在它下面的小岛燃烧着,消失在大海的波涛之中。爆炸之后,潜水员潜入海底,发现一条1千多米长,100多米宽的深谷,这是氢弹“造”出来的人造谷。一种比原子弹威力更强大的核武器产生了。

    在美国爆炸氢弹后9个月,前苏联的氢弹爆炸成功,美国政府又慌了,决心发展比氢弹威力更大的核武器。

    在氢弹爆炸时,会产生大量的快速中子。它比同样质量的裂变反应所产生的中子多30倍。这种中子的速度很快、能量很大,甚至可以使很难裂变的铀一238发生裂变。于是,科学家们想:为什么不利用这些中子来裂变普通的铀呢?

    于是,设计者们设计了这样一种核弹:它的中心是引爆用的原子弹,周围是氘化锂氢弹装料,外面再包上一层铀一238。它的爆炸过程是这样的:裂变聚变再裂变。人们把原子弹叫作单相弹,氢弹叫作双相弹,这种核弹就叫作三相弹。三相弹有一半以上能量是铀一238裂变产生的。因此,这种弹爆炸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很多,沉降在地面形成的放射性沾染远比氢弹严重,所以又被称之为“肮脏”的氢弹.。1954年3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岛上爆炸了一颗当量为1,500万吨的三相弹,爆炸后6小时,足以使人致命的放射性沾染区长达257公里,宽64公里。

    氢弹试验成功后,那个发明了能量公式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优心忡忡地呼吁:“普遍的灭绝正在向人类招手”,这是他始料不及的。是的,一颗原子弹可以死伤十几万人,一颗氢弹威力要比原子弹大1000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全世界爆炸了600万吨炸药,它的总量顶不上一颗氢弹,这怎么能使热爱和平的人们不为之忧心呢?

    核武器问世迄今已有40多年,有人说“现在核弹已经武装到了牙齿”,这种说法并不过分。现在制造的核弹,大者当量可以达到上千万吨;最小的核弹,一只手能提起它来,当量只有10吨,和常规武器差不多。

    例如,美国有口径155毫米、203毫米、208毫米的核炮弹,弹头威力几百吨到几千吨,甚至可以用迫击炮发射。前苏联也有能用火炮发射的核炮弹。

    又如,美国有一种核地雷,仅重26公斤,可由人背着潜入敌后炸毁目标,当量在千吨以下。还有一种中型核地雷,重175公斤,通过无线电遥控爆炸。一枚地雷的威力比成千上万枚普通地雷威力还大,可以控制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防线。

    还有深水核炸弹和核鱼雷。一枚1万吨当量的核弹在水下爆炸,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可将1公里以内的潜艇击毁;而一枚1万吨当量的核鱼雷爆炸,可以把500百米以内所有的大型舰只击沉。

    目前,美国和前苏联的陆、海、空部队都配备了大量上述的战术核武器。一架小小的战斗机、一艘巡洋舰或驱逐舰,一个普通的陆军师,都可以装备核武器。可以这样说,超级大国已将核武器武装到了自己的牙齿。

    前苏联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其作战样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闪击战”的翻版,当然今非昔比,无论武器性能、战术技术以及战斗力,今天将高于过去许多倍。加上西欧地势平坦,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交织如网,为坦克的行进提供了极大方便,在前苏联时期,使西欧日益处于担心之中,西方报纸惊呼:“假如他们在星期天黎明发动进攻,当晚就可以进抵慕尼黑,星期一抵达巴黎,星期二抵罗马和马德里,周末之前到达雅典。”不等美国增援部队从大洋彼岸赶到,西欧早已土崩瓦解了。

    面对这种情况,西欧不得不考虑使用核武器。但是,新的问题来了。坦克有重装甲保护,核战条件下作战能力很强,比起坦克外的人员来说,光辐射、冲击波、放射性沾染对其伤害不大。唯有中子及Y射线贯穿辐射能穿透钢甲,将坦克内人员消灭。但西欧呢?城市众多、工厂林立、人口密集,向苏军坦克扔原子弹,损失最大的还是西欧本身。有人计算,在西欧打一场局部核战争,仅在西德就可能使用300枚战术核武器。西德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千多万,每平方公里平均200多人。如果每个核弹的当量为4一5万吨s场核战打下来,西德要死伤1千万人以上,而且放射性沾染会扩散到100万平方公里以上,差不多是西德、荷兰、丹麦和法国面积的总和。

    有没有这样一种办法?既能有效地对付苏联的集群坦克,又大大地减少它的间接杀伤作用呢?1977年,美国制造成功了一种叫中子弹的核武器,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中子弹实际上是一种微型氢弹。一般氢弹由于加了一层铀一238外壳,氢核聚变时产生的中子被铀一238大量吸收,产生了许多放射性沾染物。而中子弹没有这层外壳,大量的中子便可以自由放射出来。同时,光辐射、冲击波和放射性沾染可以减低到最低限度。这样,中子弹便成了对付集群坦克的理想武器:它的核辐射是普通原子弹的10倍,一颗1千吨当量的中子弹杀伤坦克乘员的能力,相当于一颗5万吨级的原子弹。相反,它的光辐射、冲击波和放射性沾染,只有普通原子弹的1/10。1千吨当量的中子弹的破坏半径仅180米,污染也很小,所以人们把它又称之为“清洁”的氢弹。中子弹既能杀伤坦克乘员,使坦克失去战斗力,又保全了地面建筑,对坦克本身也不致于造成严重损坏,反能成为己方的战利品,真是一举两得。所以,当美国宣布生产和在欧洲部署中子弹后,前苏联立即提出抗议,暴跳如雷。

    第一代核武器是原子弹,第二代核武器是聚变反应的氢弹,中子弹已使核武器进入了第三代。由于第三代核武器的摧毁目标主要是战争武器,因此有人也称它为“扼杀武器的武器”。

    目前,世界上到底有多大的核力量?它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根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1987年一1988年度军事力量对比》及其它有关资料,列出一张美苏法英战略核力量对比表来。

    全世界今天拥有的核武器总爆炸力(美、苏、法、英、中、印)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力的350万倍。洲际弹道导弹是它的150倍,潘兴导弹是它的50倍。当年一颗小原子弹,就使广岛死伤10多万人,今天的杀伤力,可想而知。

    专家们还认为,一次投下13颗原子弹或热核炸弹(氢弹),就会引起一个长达好几个月的“核冬天”。爆炸、冲击波和光辐射,将会杀死10亿人。由此而引起的饥荒,会造成25亿人的死亡。如果以上的核武器全部用来杀人,将会使全球的人类毁灭好多次。

    就我国来说,为了防御和捍卫人类的和平,也在积极地进行着核武器的研究工作,并制造了一定数量的核武器。1958年,我国第一座科学实验原子反应堆在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建成运转。1964年10月16日,我们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中国人民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两年多以后,我国又试验成功了氢弹。1980年,我国的洲际导弹飞越重洋,准确溅落,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把核弹发射到万里之外的能力。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凭借自己的力量,拥有了原子弹、氢弹、中程导弹、洲际导弹、潜射导弹、巡航导弹和核潜艇等,建立了一支相当规模的核力量,为保卫祖国,稳定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1986年2月,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定点成功;另外我国还用“长征3号”火箭为外国发射通讯卫星,这说明我国的空间技术也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信对抗、光电对抗(敌对双方以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光波波段的电子设备进行的电磁对抗)。前苏联军队把水声对抗(海战中双方舰艇在水中进行的探测与反探测的电子斗争),也纳入了电子战的范畴之中。在电磁波控制的现代战场上,电子技术不仅运用到统帅机关,还运用于一切部门之中和绝大部分武器系统之中,指挥、通信系统,预警、监视系统,火控、制导系统,引导、导航系统,以及敌我识别系统,遥控系统等等。一旦电子设备被干扰而失效,整架庞大的现代化机器,就立即处于瘫痪状态。

    在现代化条件下,大规模的电子战和大规模的导弹战,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电子战技术渗透到作战的各个方面,决定着武器装备的优劣,指挥效能的高低,战斗力的强弱,电子战技术装备是“战斗力的倍增器”,这已是不容怀疑的事实了。

    美军1966年轰炸越南的高峰时期,越方平均用10至15枚“萨姆一2”导弹就可击落一架飞机。然而,到1972年美国恢复轰炸时,由于使用了电子战新技术,并采用了电子对抗新战术,越方平均84枚“萨姆一2”导弹才能击落一架飞机。据外刊报道,美军轰炸机的生存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7095。

    第三次中东战争,埃及发射6枚“冥河”反舰导弹,六发六中,击沉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和一艘商船;而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叙利亚快艇发射50枚“冥河”导弹攻击以色列的巡逻舰,由于以舰装备了先进的电子战设备,不但一发未中,反而在战争中被以军击沉了10多艘快艇。

    在英国、阿根廷进行的马岛战争中,阿根廷参战飞机损失近半,主要问题是空军的电子战装备处于劣势,正如西方的军事评论家指出的那样,“阿根廷打了一场昨天的战争”。但同样是这支空军,由于使用了电子技术先进的“飞鱼”导弹,却一举摧毁了英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创造了一鸣惊人的奇迹。

    在现代战场的角逐中,敌我双方的电子战,既无形无声,又紧张激烈。新的电子战技术和与之相适应的战术,可以使敌方电子制导武器战斗力锐减,以至完全丧失战斗力;同时也可以使己方电子制导武器的威力成倍成十倍地增加,甚至改变战场上力量的对比。因此,争夺电磁优势,已经成为研究现代战争的重要课题。

    电子战,按其作战性质,可以分为电子进攻(侦察、干扰、摧毁)和电子防御(反侦察、反干扰和反摧毁)两种基本类型。按作战形式,可分为软压制和硬压制两种形式。所请软压制,就是通过电子干扰等手段,使对方的电子战系统在一段时间内降低效能或失去效能;硬压制,则是通过发射制导武器或强电磁脉冲,直接摧毁敌方的电子战设备,使其完全丧失战斗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