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参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学习要点

    第一节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美好追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走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邓小平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4]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一贯追求的奋斗目标。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共同富裕,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的动态实现过程。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走共同富裕道路,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既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也是由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走共同富裕道路,既要切实体现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又要健全由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所决定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使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符合它们的贡献。

    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公平与效率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一些情况下也确实存在矛盾。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发挥好市场作用,体现收入差别和效率导向,充分调动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更要发挥好政府作用,做到以公平促进效率。

    第二节 事关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给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发展很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收入分配格局不尽合理,居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人们对灰色收入、隐性收入、非法收入等分配不公问题反映强烈。

    当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总体形势是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另一方面是贫富差距较大、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日益凸显。对此必须客观理性、全面辩证地分析和把握。

    首先,当前的收入差距是在人们整体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相对差距。这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上出现的问题,既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关,也与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相关领域的改革不到位、政策不落实有关。要用发展、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其次,要看到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不容忽视。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就容易使一些人对未来发展失去信心,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再次,党和国家对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政策调节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

    总之,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起点低、路途长,面临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向全体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能否逐步实现,已成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逐步加以解决。

    第三节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指明了方向。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突出问题,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一是要健全初次分配制度,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三是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强化政府责任,弥补市场失灵,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更多用于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五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力争到2020年解决好现有“三个一亿人”的问题,促进约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逐步缩小区域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大力扶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注重把培育新的经济带作为区域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形成东中西统筹、南北方协调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力争同步实现小康。没有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脱贫致富,就无法筑牢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当前我国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逐步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思考题解答及拓展

    1.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内涵是什么?

    答:共同富裕始终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美好追求,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一贯追求的奋斗目标。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取得了长足进展,对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没有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作为基础,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走共同富裕道路,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能够把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和报酬直接联系起来,实现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同时,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允许这些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公平与效率既不能分割也不能对立。没有持续增长,分配就缺乏物质基础,没有合理分配,增长也会缺乏持久的动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发挥好市场和政府在各自领域的作用,既体现收入差别和效率导向充分调动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又要实行更加公平的再分配政策,做到以公平促效率。

    2.如何认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形势?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实际出发,实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人民生活总体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另一方面是贫富差距较大、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日益凸显,这就是当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总体形势。

    首先,当前的收入差距是在人们整体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基础上产生的相对差距。这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上出现的问题,对此要用发展的办法、改革的办法来解决。

    其次,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不容忽视。我国收入分配状况近年来虽有所改善,但差距依然较大。如果长期这样持续下去,就容易使一些人对未来发展失去信心,也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再次,党和国家对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政策调节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总之,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起点低、路途长,所面临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成因错综复杂,破解这道世纪难题,既要有足够的信心,更要有足够的耐心,虽急不得,但更缓不得。

    3.如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答: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指明了方向。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突出问题,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首先,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要健全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强化政府责任,弥补市场失灵,运用多种手段改善民生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其次,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工作在农村。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更好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再次,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有自然、历史、政策等方面原因,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注重把培育新的经济带作为区域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形成东中西统筹、南北方协调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不断朝着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迈进。

    最后,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力争同步实现小康。没有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脱贫致富,就无法筑牢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我国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扶贫开发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要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逐步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