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活最快乐-战胜自我,到达成功彼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应该追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

    ——德谟克利特

    笑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镇静剂。

    ——格拉索

    1.客观的认识自我

    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总是想依靠别人,想得到别人的帮助、鼓励和支持。虽然别人的帮助是十分必要的,可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依靠自我。所以,一个人遭受挫折后,关键是要自我安慰、自我调节,即善待自己。

    首先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价值。人的情绪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如希望、欢乐、恬静、好感等;另一类则是有损于身心健康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愤怒、恐惧、沮丧、悲伤、不满、忧郁、绝望、过度紧张等,医学上将后者称为负性情绪。受挫折后产生的就是这些负性情绪,如果负性情绪超过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就有引起疾病的可能。

    医学研究表明,经常出现负性情绪的人,体内的交感神经处于亢奋状态,会释放大量的活性物质。如人焦虑时能释放出大量的肾上腺素;精神过度紧张可释放出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使人体代谢旺盛,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跳负担加重,冠状动脉痉挛,于是便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律不齐、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

    医学上常讲:“三分医七分养。”假如一个人患了病,如果他自己内心不想医治,不与医生配合,那么即使用最好的药,也无济于事。

    大多数性情暴躁、负性情绪多的人,血胆固醇值也会增高。据报道,我国有一位生理学家性情暴躁,他曾预言自己将死在动怒的情况下。后来,他果真在一次医学讨论会上,因为勃然大怒,结果心脏病突发当场死亡。

    强烈的挫折或重大的打击会引起人过度惊恐或忧愁。焦虑或失望、暴怒等能给生命带来严重威胁。悲伤、气愤、惊吓过于突然或严重常会使人受到刺激,忧郁成疾甚至活活气死。

    恶劣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不良情绪,对人的大脑皮层会产生有害刺激,会改变大脑对人体心脏的控制,甚至损害心肌功能、扰乱心律,从而危及生命。

    专家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绝望者要比一般人的死亡率高出5倍。在心脏病患者或其他疾病患者中,即使是中等程度的绝望也会增加死亡的可能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死于癌症。因此人们几乎到了谈癌色变的地步。可是医生却告诉我们:真正因癌症病魔而死的人不足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人都是给癌症吓死的。有很多人一听说自己患了癌症,就感到自己必死无疑了,于是他们拒绝医生的治疗,即使勉强接受治疗,内心深处也早已放弃了希望。殊不知,放弃了希望就等于放弃了生命。

    心理学家说:“挫折后如果陷入负性情绪而不能自拔就等于自杀。”所以,当你遭受挫折后为某种不公平而愤愤不平时,你不妨问问自己:“我还能活多久?”沿着这样的思路想下去,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再有第二次。一个人有了生命的危机感之后,才会成熟、聪明起来,才会活得充实而有意义。

    每当问起自己“我还能活多久”时,心里就会忽然变得一片空白——没有芥蒂、不再计较,也不再为名利所惑,而只想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做点自己愿意做的、有价值的事。不至于撒手西归之时,愧对父母和亲友,愧对国家对自己的培养。

    一位女士因受到不公平待遇而产生极强的挫折感,愤怒、忧郁以致得了一场大病。住院期间,她才大彻大悟,觉得自己太傻了、太可笑了。计较那些名利,又有什么用呢?气死了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是命重要还是名利重要呢?想到这些,她心里无限宽阔,从此之后,她再也不去计较名利,哪怕受到再严重的不公平对待,她都能在痛苦一阵之后,泰然处之。

    很多人舍本逐末,并不懂得生命的宝贵,为得一官半职而卧薪尝胆,或为小名小利而打得头破血流,目的达不到便忧怨、便苦恼、便痛不欲生,糟蹋自己。

    人类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并不珍惜,一旦失去,才会估量出它的真正价值。

    有一篇荒诞小说叫《自杀俱乐部》,这个俱乐部专门为准备自杀的人服务。它让你在死前享受到所有的人间乐趣。于是,一对想自杀的青年男女在这里相遇后相爱了,当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很愚蠢而准备继续活下去时,毒气已经放了进来,他们除了死已别无选择了。

    在死亡面前,人生的一切真谛都会向你涌来,但残酷的是当你大彻大悟之后,却为时已晚。所以,在生活中要常常想着珍惜生命。这样想了,就会自觉地超越痛苦。

    世上永不凋谢的花一定是假花,完全红透的苹果一定是蜡做的。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欢乐与幸福中,痛苦是正常的,能够品尝痛苦但不被痛苦压垮的心灵才是真正健康的。欢乐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一个人要保持一种永恒的欢乐心,必须在经历无数痛苦,品尝无数忧伤之后,才会明白欢乐并不是一时的高兴,而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经历了无数苦难都没有被苦难伤害了自己身体的人,才真正体会了苦尽甘来的滋味。

    其次要学会保护自己。许多挫折都是人为造成的,有的人因为太锋芒毕露、棱角太强而挫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这种人就是不会保护自己。所以,有才华的人必须把保护自己也算作才华之列。一个不会自我保护的人拥有才华,有时会使才华过早地埋没,而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例如,田汉的一生,“悲”多于“喜”,“苦”重于“乐”。他生于乱世,死于乱世,追求过兴奋与快乐,也忍受过幻灭的悲哀与苦闷。他胸无城府、不谙世故,不会保护自己。他浪漫多情、痴迷艺术,在复杂的现实人生中就注定要吃苦受难。

    像田汉一样不会保护自己的有才受挫者不乏先例,让世人为他们惋惜。为了避免再受挫折,凡是棱角较强的人都必须学会保护自己。那么,如何保护自己呢?这就是要学会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是处事中最经典的哲理。人,无论处在何种地方都喜欢听赞扬之词,即人人都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会为人处事者,此时必然是避其锋芒,即便觉得别人干得不好也不会直言相对;生性油滑、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则会阿谀奉承,拍拍马屁;那些忠直之人,此时也许要实话实说,这就让人觉得你太过莽直、锋芒毕露了。

    有时锋芒也是一种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误伤自己。做大事的人,过分外露自己的才能,只会招致别人的嫉妒,导致自己的失败,无法达到事业的成功。更有甚者,不仅因此失去了政治前途,还会累及身家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才华要含而不露,对他人不可过于耿直地指责和批评,这便是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并不是要违背人的性格去圆滑地做人,而是要你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讲究说话艺术和方式,这样既可以表明自己的见解,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会伤害别人,也保护了自己。尤其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良好的性情和办事风格可以促使你走向成功。

    2.经常进行自我鼓励

    现实中很多人总是很自卑,总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其实正确认识自我是至关重要的。它涉及到将来怎样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评价。接受自己、摆脱自卑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些认为自己不行的人经常心情郁闷,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没兴趣。他们还经常抱怨周围的亲友、同事、邻居不能理解他,觉得自己无法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能不能接受自己,他们能否客观认识自己。有时候,一个人只要时常进行自我鼓励,就会爆发出惊人的能力,这是让别人难以想象的。

    哈佛大学罗森塔尔博士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开学伊始,罗森塔尔博士交代给校长一个任务,他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据我观察,你们上学期表现很出色,是全校最优秀的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经过研究,我们专门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分别组成三个班,由你们来担任这三个班的班主任。既然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在你们的指导下本学期能让他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三位老师听后心中暗自叫喜,他们向校长表示一定要竭尽全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孩子们。另外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三位老师表示一定要按照校长的吩咐去办好这件事情。

    一学期过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名列前茅,学生的进步也很惊人。这时,校长才告诉老师们事情的真相:原来这些学生都是全年级的普通学生,他们并不是像以前所说的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当老师们得知这一秘密后,实在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对学生的进步之飞速而深表意外。这时校长老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并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

    正如博士所料,在过去一学期内,这三位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学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他们对教学工作充满信心,工作十分用心认真,所以他们能取得飞快的进步。

    由此可见,一个人进行自我鼓励是十分重要的。每天只要自己不断告诉自己“我能行。我最棒”,一个人就会发挥自己的潜质,就会满怀自信,不断进步。时间一长,日积月累,自己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进步。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如果能够充分肯定自我,就会激发自己的能量。面对挑战时,要始终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和最聪明的,这样,结果一定会让自己感到意外。

    自我鼓励,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叫做自我暗示,它指的是一个人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自我暗示又可分为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消极的自我暗示。其中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激发一个人的能力,有利于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消极的自我暗示则可以误导人的判断,使人生活在幻觉当中不能自拔,并作出脱离实际的事情来。

    日前看到一个资料:有个人进入冷藏室后被无意地关在了里面。顿时他极度紧张起来,越想越怕,越怕越冷,最后被“冻”得缩成一团,竟在惊恐中死去。可是,当时冷冻机压根儿就没有打开,冷藏室的温度并没有冷到冻死人的程度。那么这个人是怎么被“冻”死的呢?这就是心理暗示、精神作用的结果。因为他老想着“我快要冻死了”、“我快要冻死了”,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自我暗示”,结果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导致了他被冻死的悲剧。

    有一位朋友,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吓得要死,怕得要命,整天愁眉苦脸,焦躁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以至一举一动都像个“癌症”患者,不到10天工夫,体重减了10多斤。后来经多家医院检查,证实并没有患癌,这样他才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相反,有一位老同志被医院确诊为结肠癌,但他并没有把这太当回事,觉得人活百岁总有一死,能多活一天就是胜利。他把癌症视为敌人,坚信“两军相遇勇者胜”。于是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只要自己精神不垮,就能战胜癌症这个敌人,会一天天好起来的。”服药时他念道。这药很好,吃了一定有效果;化疗时他坚信“现代科技肯定能征服癌魔”;吃饭时默念“饭菜真香,有益健康”;走路时想着“生命在于运动”……这样长期坚持自我心理暗示,渐渐对身心产生了良好的作用,10多年来不但病情稳定,而且症状消失,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充满信心。

    3.多替别人去考虑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人世间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很多人会觉得人间冷漠,世态炎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倾心交流是相互彼此的,单方面的付出只会让双方的关系每况愈下。俗话讲,“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只有双方相互尊敬,彼此关爱,才会获得别人的认可与支持,在自己处于困难的时候,别人才会伸出友谊之手,和自己齐心协力渡过难关。一个人只有学会关爱自己,才会意识到懂得别人的可贵之处。懂得爱自己的人才会爱别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是不可能去喜欢别人的。保护自己后才能爱更多的人,包括亲人、朋友等等。

    有这样一个研究:美国医生皮尔叟就100名参加宴会的宾客品尝了同样的食物之后,其中一半的人食物中毒,但另一半人却安然无恙这一现象,感到十分好奇,想要知道其中蕴含的奥妙,结果发现那些未中毒的人生活态度较积极,自我价值极高,对事情较看得开,处事较有弹性,用一句精神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的心灵的力量,也就是心能较大,较强,换句话说心能越大,人越健康,因此免疫系统较强些。其实关于心能的大小强弱对人的各方面都有影响,医生、心理学家等人早已提出各种理论与实验结果,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其实,心灵的力量是很容易培养的,因为人的心灵是很单纯的,唯一的要求是要相信你自己,肯定你自己,相信你自己是个好人,勤奋、努力、认真、节俭,肯定自己的大方、仁慈、善良,但是,要人相信自己的最大困难,就是人永远与别人比较:我不够好,因为别人比我更好;我不够仁慈,因为张三比我更仁慈;我不够漂亮,因为……人们总是有理由否定自己。

    人是很有意思的动物,许多人很难爱自己,却要求得到别人的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但当别人指出它们时却不能相信与接受,你说,人是不是很奇怪?其实,在开始学习了解人性之后,我发现人的问题不少,其中有几个是根本,它们就是与别人比较,缺乏自信,爱自我责备,针对这几点,可用以下方法来改善。

    (1)跳出“与别人比较”的模式,而成为与“自己比较”的独立的自我

    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与社会影响多半是与别人比较,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但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凡事起头难嘛!最好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做,彼此鼓励,彼此切磋与支持。

    (2)写下你所有的优点

    在许多场合下,要求参与者写下优点时,他们觉得很困难,但要他们写缺点时,却又快又好,所以请大家花一点时间想想自己的优点,若想不出来,就问朋友或家人,有时候反而是别人知道我们的优点比我们自己知道得多。

    (3)每天早上、中午及晚上念自己的优点三遍

    刚开始可能觉得不自然甚至有些虚假,有了这种感受仍然要去做,在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优点增加了,就加上吧!越多越好。

    (4)每天记下自己所做的事

    在好事、好的表现如“努力”、“认真”、“勤劳”等上面打一个记号,在需要改进的事及欠缺的方面如“骄傲”、“懒惰”等上面打一个记号,在晚上做一个总的记录,做完记录之后,好好地欣赏与肯定自己所做的好事;对需要改进的事则告诉自己说:今天我有些自私,明天我会改进,做得更好些。要谢谢今天所发生的一切人、事、物,感谢他们使你有学习、改进和成长的机会。

    (5)用幽默的态度来自我解嘲

    用幽默的态度“嘲笑”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而不要严肃地责怪自己:你看,你又犯了这毛病,怎么搞的,你怎么这么笨,老是学不会?把“难怪别人都不喜欢你”转换成:你看你,又以自我为中心了!我是很努力了,但下次要更小心点,更努力点。

    (6)学习多欣赏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

    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要追求完美,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优点和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也要包容别人身上的缺点。

    相信通过学习以上几点,一定能更好地热爱自己。学会热爱自己,就能更好地去热爱你的生活,热爱你生命中所有的亲人和朋友。

    4.遇到问题,多多自我反省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有的人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让人避而远之;有的人总喜欢严厉地责备他人,使对方产生怨恨,在不知不觉中使彼此的沟通难以进行,事情也办得一团糟。其实,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

    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种喜欢责备别人的毛病?布置下去的一件工作没有做好,很可能不是积极地去与下属寻找原因,研究对策,而是指责下属:“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笨?”这时,你有没有想过下属会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什么也不说,但在内心却会觉得你不近人情,从而怨恨你。这样,你今后就很可能在与他相处时,总感到疙疙瘩瘩,这样要取得效益就不是顺利的事情了。

    有一个人,一天回到家里,发现屋里乱七八糟,到处是乱扔的玩具和衣服,厨房里堆满碗碟,桌上都是灰尘,他觉得很奇怪,就问妻子:“发生什么事了?”妻子回答:“平日你一回到家,就皱着眉头对我说:‘一整天你都干什么了’,所以今天我就什么都没做。”喜欢指责他人不是一种好习惯,这样不但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

    《三国演义》里张飞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报告张飞,三日内办妥白旗白甲有困难,需宽限几日方可。张飞大怒,让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五十,打得二人满口出血。鞭毕,张飞手指二人:“到时一定要做完,不然,就杀你二人示众。”范疆、张达受此刑责,心生仇恨,便于当夜趁张飞大醉在床,以短刀刺入张飞腹中。张飞大叫一声就没命了,时年仅五十五岁。

    1863年7月,盖茨堡战役展开。敌方陷入了绝境,林肯下令给米地将军,要他立刻出击敌军。但米地将军迟疑不决,用尽了各种借口,拒绝出击。结果敌军轻易逃跑了。林肯勃然大怒,他坐下来给米地将军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的极端不满。但出乎常人想象的是,这封信林肯并没有寄出去。在他死后,人们才在一堆文件中发现了这封信。也许林肯设身处地地想了米地将军当时为什么没有执行命令,也许他想到了米地将军见到信后可能产生的反应,米地可能会与林肯辩论,也可能会在气愤之下离开军队。木已成舟,把信寄出,除了使自己一时痛快以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不要指责他人,并不是说放弃必要的批评。这里的原则是要抱着尊重他人的态度,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批评。

    有一家工厂的老板,这天巡视厂区,看到有几个工人在库房吸烟,而库房是禁止吸烟的。他没有马上怒气冲冲地对工人说:“你们难道不识字吗?没有看见禁止吸烟的牌子吗?”而是稍停了一下,掏出自己的烟盒,拿出烟给工人们,并说道:“请尝尝我的烟,不过,如果你们能到屋子外去抽的话,我会非常感谢的。”工人们则不好意思地掐灭了手中的烟。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喜欢责备他人,常常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高明。有时,也有推卸责任的目的。古人讲“但责己,不责人”,就是要我们谦虚一些,严格要求自己一些,这对自己有好处无坏处。

    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都是零。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是飞回家里。当你想指责或纠正你的对象时,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你。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会宽容和尊重,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

    5.聪明反被聪明误

    把自己当成聪明人,不仅会让人觉得可笑,还会让自己吃大亏。因为卖弄自己的人,恰恰就是最愚蠢的人。

    一个总觉得自己很聪明的人去酒吧,叫了一杯啤酒慢慢品尝。喝到一半,他想上洗手间,可是又怕酒被别人喝掉。于是,他向服务生借了笔和纸。在纸上写道:我在杯里吐了一口痰。然后,这个自作聪明的家伙放心地走了。

    他回来后,发现酒还在那里,觉得自己真是聪明至极,但是,他很快发现字条上多了几个字:我也吐了一口!

    把自己当成聪明人的同时,总以为别人都不如自己,以为按照自己的计谋,必定不会吃亏。可是,就像这个笑话里的聪明人一样,结果往往并非如此,吃亏的人恰恰就是自己。

    战国时期,魏王的异母弟弟信陵君,名列当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信陵君之名而前往的门客,达3000人之多。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下棋,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边境升起了狼烟,可能是敌人来袭了。听到这个消息,魏王立刻放下棋子,就要召集群臣共商退敌事宜。而信陵君却一点儿也不惊慌,他阻止魏王道:“大王先别着急,也许是邻国君主行围打猎,我们的边境哨兵不知道,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狼烟,以示警戒。”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报,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个误会,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

    于是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信陵君非常得意地回答:“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就知道邻国君王今天会去打猎。”

    从此,魏王对信陵君逐渐疏远了。后来,信陵君被别人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一直郁郁不得志,晚年耽溺于酒色,终致病死。

    任何人知道了别人都不晓得的事,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于这种别人不及的优点,我们必须隐藏起来,以免招来不必要的灾祸,像信陵君这样有才能的人,因一时不知收敛而导致终身遗憾,岂不可惜?

    齐国一位名叫隰斯弥的大臣,住宅正巧和齐国权贵田常的府邸相邻。田常为人城府极深,野心极大,后来欺君叛国,挟持君王,自任宰相执掌大权。隰斯弥虽然怀疑田常居心叵测,不过依然保持常态,丝毫不露声色。

    一天,隰斯弥前往田府进行礼节性的拜访。田常接待他之后,破例带他到府中的高楼上观赏风景。隰斯弥站在高楼上向四面瞭望,东、西、北三面的景致都能够一览无遗,唯独南面视线被隰斯弥院中的大树所阻挡,于是隰斯弥清楚了田常带他上高楼的真实用意。

    隰斯弥一回到家中,就立刻命人砍掉那棵阻挡视线的大树。正当家丁开始砍伐那棵树的时候,隰斯弥突然又命令家丁立刻停止砍树。家人感觉非常奇怪,就问他为什么。隰斯弥回答道:

    “俗话说‘知渊中鱼者不祥’,意思就是能看透他人的秘密,并不是好事。现在田常正在密谋大事,最怕别人看穿他的心事,如果我按照田常的暗示,砍掉那棵树,就会让田常感觉我机智过人,对我自身的安危有害而无益。不砍树的话,他最多对我有些埋怨,嫌我不能善解人意,但还不致招来杀身大祸。所以,我还是装一下糊涂,保全性命要紧。”

    人太聪明,知道的太多会惹祸,做人不要太聪明,该装糊涂就要装糊涂,这也是聪明人的一种明哲保身之法。现实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要让对方发觉你已经知道了他的秘密,否则你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6.心胸开阔体谅人

    人们常常能够原谅自己,而不愿意原谅他人,就如同一个人会忽视自己身上的重病,却会介意他人身上轻微的疾病。既然能够原谅自己,就应该学会原谅别人。

    现实生活中,难免会有受委屈的时候,而如何以柔克刚,尽显本色,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青年人是否可以成就一番事业,要看他是否能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控制自己,是否能够以柔克刚。能宽容别人,以柔克刚,才会有将来的成功。

    唐代武则天专权时,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先后重用了武三思、武承嗣、来俊臣、周兴等一批酷吏。以严刑厉法、奖励告密等手段,实行高压统治,对抱有反抗意图的李唐宗室、贵族和官僚进行严厉镇压,先后杀害李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接着又杀了大臣数百人;至于所杀的中下层官吏,就多得无法统计。

    武则天曾下令在都城洛阳四门设置“匦”(意见箱)接受告密文书。对于告密者,任何官员都不得询问,告密核实后,对告密者封官赐禄;告密失实,并不受罚。这样一来,告密之风大兴,不幸被诛连者不下千万,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一次,酷吏来俊臣诬陷平章事狄仁杰等人有谋反行为。来俊臣出其不意地先将狄仁杰逮捕入狱,然后上书武则天,建议武则天下旨诱供,说什么如果罪犯承认谋反,可以减刑免死。狄仁杰突然遭到监禁,既来不及与家里人通气,也没有机会面奏武后,说明事实,心中不由焦急万分。

    审讯的日子到了,来俊臣在大堂上读武则天的诏书,就见狄仁杰已伏地告饶。他趴在地上一个劲儿地磕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大周革命使得万物更新,我仍坚持做唐室的旧臣,理应受诛。”狄仁杰不打自招的这一手,反倒使来俊臣弄不懂他到底唱的是哪一出戏了。既然狄仁杰已经招供,来俊臣将计就计,判他个“谋反属实,免去死罪,听候发落”。

    来俊臣退堂后,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寿悄悄地对狄仁杰说:“你也要再诬告几个人,如把平章事杨执柔等几个人牵扯进来,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行。”狄仁杰听后,感叹地说:“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既没有干这样的事,更与别人无关,怎能再加害他人?”说完一头向大堂中央的顶柱撞去,顿时血流满面。

    王德寿见状,吓得急忙上前将狄仁杰扶起,送到旁边的厢房里休息,又赶紧处理柱子上和地上的血渍。狄仁杰见王德寿出去了,急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身上的血,将自己的冤屈都写在上面,写好后,又将棉衣撕开,把状子藏了进去。一会儿,王德寿进来了,见狄仁杰一切正常,这才放下心来。

    狄仁杰对王德寿说:“天气这么热了,烦请您将我的这件棉衣带出去,交给我家里人,让他们将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王德寿答应了他的要求。

    狄仁杰的儿子接到棉衣,听到父亲要他将棉絮拆了,就想: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送走王德寿后,急忙将棉衣拆开,看了血书,才知道父亲遭人诬陷。他几经周折,托人将状子递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看后,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派人把来俊臣叫来询问。来俊臣做贼心虚,一听说武则天要召见他,知道事情不好,急忙找人伪造了一张狄仁杰的“谢死表”奏上,并编造了一大堆谎话,将武则天应付过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曾被来俊臣枉杀的平章事乐思晦的儿子也出来替父伸冤,并得到武则天的召见。他在回答武则天的询问后说:“现在我父亲已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但可惜的是法律却被来俊臣等人给玩弄了。如果太后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以吩咐一个忠厚清廉,你平时信赖的朝臣假造一篇某人谋反的状子,交给来俊臣处理,我敢担保,在他酷虐的刑讯下,那人没有不承认的。”

    武则天听了这话,稍稍有些醒悟,不由想起狄仁杰之案,忙把狄仁杰召来,不解地问道:“你既然有冤,为何又承认谋反呢?”

    狄仁杰回答说:“我若不承认,可能早死于严刑酷法了。”

    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谢死表’上奏呢?”

    狄仁杰断然否认说:“根本没这事,请太后明察。”

    武则天拿出“谢死表”核对了狄仁杰的笔迹,发觉完全不同,才知道是来俊臣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下令将狄仁杰释放。

    有时候忍耐住刚强直率的性格与对手周旋,是斗争中的良策,是宽容的一个升华。相反以硬碰硬,会让自己吃大亏,这样做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不明智的。

    青年人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在开创事业的过程中,以此为鉴,学会宽容,记住柔亦可克刚。

    列夫·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但他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有一次,他做长途旅行,路过一个小火车站,就想到车站上走走,来到了月台上。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拿了。”

    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作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是托尔斯泰,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

    “啊!老天爷!”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面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了。

    选择宽容,既可以让自己感到愉快,也可以让伤害过你的人反省自己。拥有良好的宽容心态,才会在关键时刻显出成大事者宽宏大度的风范,才能赢得人心,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7.宽待别人多理解

    美国总统林肯年轻时有一个嗜好:喜欢评论是非,还常常写信写诗讽刺别人,并常把写好的信丢在乡间路上,使当事人容易发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喜欢斥责人的习惯。

    1842年秋天,林肯又写文章讽刺一位政客。在文章报纸上登出后,那位政客怒不可遏,下战书,要求与林肯决斗。林肯本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和为了维护名誉,只好接受挑战。到了约定日期,二人在河边见面,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就要进行。亏得在最后一刻有人阻止,悲剧才未发生。这是林肯一生中最为深刻的一次教训,让他懂得了任性抨击他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此,他学会了在与人相处时,不再为任何事而轻易责备他人。

    能够宽容别人的过错,而从不轻易责备别人,从不勉强别人扮演自己心目中完美的角色,不对任何人任何事求全责备,这是做人的一个高境界,如果能够拥有这样的心态,就会在遇到任何事的时候都能够坦然面对。

    古人非常懂得这个处世道理。过于严厉地责备他人,会使对方产生怨恨,这就是自己的一大过错。

    王永彬说:只责备自己,不责备他人,这是远离怨恨的方法。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这样做一定会把事情办砸。

    再如,你与人共同做生意,一批货,到底进不进?你们意见不一致。最后你听从他的意见,进了这批货,结果赔了。这时,你如果一味抱怨对方,那结局肯定就是二人散伙。

    好指责就如同爱发誓,实在不是一种好心态。它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别人不舒服自己也不会舒服。

    卡耐基说,“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都是零。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是飞回家里。我们想指责或纠正的对象,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我们。”

    不要指责他人,并不是说放弃必要的批评。这里的原则是要抱着尊重他人的态度,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批评。

    我们喜欢责备他人,常常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高明。有时,也有推卸责任的目的。古人讲“但责己,不责人”,就是要我们谦虚一些,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这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三国演义》中马谡轻敌失了街亭,害得蜀兵大败,诸葛亮无奈演了一场空城计,才算退了敌军。回到军中,诸葛亮为明正军律,挥泪斩了马谡。对此次失败,诸葛亮并没有处理了马谡就了事,而是深深自责没有听刘备生前所说的话:“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他自作表文给后主,请自贬丞相之职。并要求属下“勤政吾之阙,责吾之短”。

    诸葛亮的为人,值得我们学习。在你又想责备别人的过错时,请马上闭紧自己的嘴,对自己说:“看,坏毛病又来了!”这样,你就可以逐渐改掉喜欢责备人的不好心态。

    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大师卡耐基的家庭并不富裕,然而他的父母却是热心肠的人,平时喜欢乐于助人,尽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有时尽管已经债台高筑,卡耐基的父母依旧每年送点钱到孤儿院去,以表示自己的微薄之力。他们时常会给设在爱荷华州的一所基督教孤儿院捐钱,不过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到那里去,接受帮助的人也从来没有见过恩人的面。或许也没有人为他们所捐的钱谢过他们——除了写信——可是他们所得到的报酬却非常丰富,因为他们得到帮助孤儿的快乐,他们享受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他们并不希望或等着别人亲自登门来表示无比地感激。

    卡耐基长大离开父母后,每逢圣诞节他总会寄一张支票给父母,让他们买一点比较奢侈的东西。然而他们很少这样做。当卡耐基每个圣诞节前几天回到家里的时候,父亲就会告诉他又买了一些礼物,专门送给天真的孩子们。他们送礼物时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一种只知付出不图回报的快乐。卡耐基坚信他的父母有资格做亚里士多德理想中的最值得快乐的人。

    在亚里士多德眼里,“以施惠于人为乐,但却会因别人的施惠于他而感到羞愧。因为能表现仁慈就是高人一等,而接受别人的恩惠却代表低人一等。”所以要想得到快乐,就不要一直企图别人如何感恩或忘恩,只要能够享受施予的快乐即可。学会宽容和尊重别人,而非求全责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与人共事。

    8.得饶人处且饶人

    从前有一头大象在森林里漫步,它无意踏坏了老鼠的家。尽管大象很惭愧地向老鼠道歉,然而老鼠却对此耿耿于怀,始终不肯原谅大象。

    有一天,大象躺在地上睡觉,老鼠看见后心想:“我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我要报复大象,至少对这个庞然大物,我可以咬它一口。”

    由于大象的皮特别厚,老鼠即使使劲浑身力气也根本咬不动。这时老鼠围着大象转了几圈,发现大象的鼻子是个进攻点。于是老鼠钻进大象的鼻子里,狠劲地咬了一口大象的鼻腔粘膜。大象感觉自己的鼻子很难受,它猛烈地打了一个喷嚏,结果将老鼠射出好远,老鼠被摔个半死。

    当老鼠忍着浑身的伤痛接待前来探望它的同类们时,它告诫自己的同伴说:“要记住我的惨痛教训,得饶人处且饶人!”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就是这样,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小肚鸡肠。相反,有些人真理在握,不吭不响,得理也让三分,显得绰约柔顺,君子风度。前者,往往是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后者则具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

    每个人的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相同,因此与人相处,争斗难免,不管是利益上的争斗或是是非上的争斗。而这种争斗,在当今社会竞争更是激烈。

    如果能够让对方有个台阶下,为他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虽然这不太容易做到,但如果能做到,对自己则好处多多。人要站到高处,想的宽一些,便能理解别人,宽恕别人。

    清朝红顶官商胡雪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一段时间,胡雪岩与庞二合伙做丝业收购,两人齐心协力,逼压洋人,抬高国人丝价,为了这件事,胡雪岩费了大量心血,做得实在不容易。谁知到了后来临近交货时还出了一个乱子,那就是朱福年暗地捣鬼。

    作为庞二档手的朱福年,人送外号“猪八戒”,他自己野心勃勃,想借庞二的实力,在上海丝场上做江浙丝帮的首脑人物,因而对胡雪岩表面上“看东家的面子”不能不敷衍,暗地里却处心积虑,并想打倒胡雪岩。但是,他不敢明目张胆地跟胡雪岩对着干,一切都在暗中操作。所幸,还是尤五最先发现问题,派人告诉古应春,古应春又来告诉当时身在苏州的胡雪岩,听得古应春细说原委,胡雪岩渐渐有了办法,要治服朱福年。

    其实很容易,只需将庞二请出来,几个人合伙给他演一出戏,慢慢揭穿他的把戏,朱福年就没得混了。做得狠一点的话,让他在整个上海都找不到饭碗。

    在对待吃里扒外的朱福年时,胡雪岩还是牢牢记住“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的道理,因此,胡雪岩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是极为漂亮的。

    朱福年做事不地道,不仅在胡雪岩与庞二联手销洋庄的事情上作梗,还拿了东家的银子“做小货”,他的东家庞二自然不能容忍。依庞二的想法,他是一定要彻底查清朱福年的问题,狠狠整治他一下,然后让他滚蛋。但胡雪岩觉得不妥。胡雪岩说:“一发现这个人不对头,就彻底清查之后请他走人,这是普通人的做法。最好是不下手则已,一下手就叫他心服口服。诸葛亮‘火烧藤甲兵’不足为奇,要烧得他服帖,死心塌地替你出力,才算本事。”

    胡雪岩的做法是:先通过关系,摸清了朱福年自开户头,将丝行的资金划拨“做小货”的底细,然后再到丝行看账,在账目上点出朱福年的漏洞。然而他也只是点到为止,不点破朱福年“做小货”的真相,也不再深究,让朱福年感到自己似乎已经被抓到了“把柄”,但又莫明实情。同时,他还给出时间,让朱福年检点账目,弥补过失,等于有意放他一条生路。最后,则明确告诉朱福年,只要尽力,他仍然会得到重用。

    这一下,朱福年心惊不已,自己的毛病自己知道,却不明白胡雪岩何以了如指掌,莫非他在恒记中埋伏了眼线?照此看来,此人莫测高深,真要步步小心才是,他的疑惧流露在脸上,胡雪岩就索性开诚布公地说出了一席话,这段话很有水平:“福年兄,你我相交的日子还浅,恐怕你还不知道我的为人,我的宗旨一向是有饭大家吃,不但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所以,我绝不肯轻易敲碎人家的饭碗,不过做生意跟打仗一样,总要齐心协力,人人肯拼命,才会成功,过去的都不用说了,以后看你自己,你只要肯尽心尽力,不管心血花在明处还是暗处,我说句自负的话,我一定看得到,也一定不会抹杀你的功劳,在你们二少爷面前帮你说话。或者,你若看得起我,将来愿意跟我一起打天下,只要你们二少爷肯放你,我欢迎之至。”

    这番话,听得朱福年激动不已:“胡先生,你说到这样的金玉良言,我朱某人再不肯尽心尽力,就不是人了。”他对胡雪岩是毕恭毕敬,显然是对胡雪岩彻底服帖了。要知此人平日里总是自视清高,加之东家庞二“强硬”,所以平日里总在有意无意间流露“架子大”的味道。此刻一反常态,才是真正内心的表现。

    凡事讲个“信”,尤其是生意场上,人们在追求利润时,往往有时会见利忘义,也就忘掉了所谓的“信”,立个凭证,交个现款,双方有个担待。让庞二也参股胡雪岩生意当中,也是出于一种讲信用的考虑,互相都有股份在对方,双方的命运连得更紧,利害关系唇齿相依,这样,谁也怀疑不到对方那里去,对外人讲,会让人觉得这样有一种公平感。但实际上是替庞二解了围。否则,人家问起来,为什么入股庞二丝业?即使不明说,一打听之下,知道庞二的档手出了问题,这对庞二的名声和生意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胡雪岩的宽容大量收服了朱福年,也靠信义结交了庞二,成为互相依托的股东,这为胡雪岩以后闯入上海丝业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以信为本,得饶人处且饶人。

    9.做人不要光想自己

    有的人平时喜欢助人为乐,慷慨解囊,当他遇到危难之时就可以获得来自四面八方的帮助;相反,如果一个人平时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那么他一定会感到自己孤立无援,即使被困难束缚得即将窒息,也不会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由此可见,由于心态不同,结果也就大不相同。事情成败的关键在于一个人的心态。

    姜太公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同享天下利益的人而得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人失去天下。”这种说法正是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诠释。他又说:“获得大胜不是靠斗争取得,指挥大兵而没有创伤,与鬼神相通,微妙啊!微妙!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所以没有用兵而能取胜,没有冲锋而能进攻,没有战壕而能防守。不想取得百姓的人,却能取得百姓;不想取得利益的人,百姓得到利益;不想取得国家的人,国家得到利益;不想取得天下的人,天下得到利益。”

    能为别人着想的人,人们同样会为他的烦恼而忧虑;以帮助他人为乐的人,他人也同样会乐于帮助他;把自己的快乐与他人分享的人,别人也快乐着他的快乐;以施恩于人为做人准则的人,别人同样会将恩惠赠送于他;以道德对待他人的人,人们同样会以同等的道德回报他。

    爱别人就等于是爱自己,施恩于别人就等于把恩惠留给了自己。古代哲人曾经说:“喜爱人们的人,人们也常常喜爱他。恭敬人们的人,人们也始终恭敬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有很大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懂得人情世故;哪一个不懂得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道理;哪个人的周围没有“贵人”帮忙。所以说:“施恩于人就等于把恩惠存进了银行,急需时再取出来。”

    “上天唯独宠爱那些将爱心献给他人的人。”能获得大众帮助的人,成功的几率就大;而只有少数人能够帮助你的人,就要思考一下自己的做人方法了,这样的人成功几率自然要小了很多;而那些根本没有人帮的人,就不只要思考自己的做人方法,而更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了,像这样的人如果能够获得成功也是纯属侥幸,即便成功了也不会太持久。

    有人认为,把爱心给别人,自己就吃亏了,要知道吃亏就是投资,吃亏在前,获利在后。先帮助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记住吃亏不是一味地吃亏,吃亏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利。

    一旦养成了服务他人的习惯,自己的思想意识不自觉地就会支配行动,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表现在行动上。如果你早已养成了助人为乐的好习惯,那么就坚持下去,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把爱心献给他人的重要性,现在就开始以此为准绳衡量自己的行为。

    俗话说得好:“天上掉馅饼,不是圈套就是陷阱。”事实也正是如此。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付出是不会有回报的。如果你还没有付出就得到了回报,这就要思考一下回报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危机了。所以,为了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平时就要以帮助他人为乐,必须做到“无我”的境界。

    10.以貌取人容易误事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要评价一个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实际才行。有些人喜欢根据第一印象取人,如:言谈举止、相貌、外形等。这就容易犯以貌取人的错误。

    人类认识事物最普遍的程序是:先由感官去接触一陌生事物,然后再由感官进入内心,再通过大脑辨别,发出对该事物的评论,最后通过外在表现反映出来。因此说,要识人必须先从人的外貌去辨别,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识人方法。

    明建文二年,策试中,王良的对策被评为最佳计策,可是就因为相貌问题没有取得第一名而沦为第二,原先位居第二的胡靖最后成了第一。

    后来,惠帝亡国,王良誓死效忠惠帝以死殉国,可胡靖却投靠了永乐皇帝,做了高官。明英宗也特别看重朝臣的相貌。天顺时,韩雍由大同巡抚晋升为兵部侍郎,明英宗命大学士李贤为他推荐一个与韩雍人品相仿的人继任大同巡抚。李贤举荐了身材高大、步履矫健、又喜着宽身短袖服饰的山东按察使王越。明英宗对李贤推荐的人选相当满意,说:“大学士果然有眼光,王越一看便是个豪爽之人。”后来,王越果然没有负皇帝所望,在边陲立下许多战功。

    古人从面相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是,好面相应是:面带威严,表示为人意志坚强,处事果断,精明干练,正直不阿,嫉恶如仇;不好的面相应该以:颧高脸颇削瘦为代表,这样的人难成大事,不能身付重任;颧而鬓发疏稀的人,老了以后一定是孤苦无依;额高鼻陷的人,办十次事要有九次失败。薄脸皮的人,一般被认为是无能、高傲。

    其实古人的识人方法未必完全准确。一般说来,脸皮薄的人可算是比较老实可靠的。他们能成为一个好部下、好朋友,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他们还可以充当骨干。

    古人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言外之意是告诉人们,识人不能单纯地从相貌出发。

    三国时的东吴时期,孙权号称是善识人才的贤君,可是却“相马失于疲,遂遗千里足”。周瑜死后,庞统被鲁肃大力举荐。孙权听后迫不及待地召见了庞统。可见面后,先前的欢喜一扫而空。原因在于庞统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再有孙权一向器重的是周瑜,所以孙权便认为庞统只是一介莽夫,不值得重用。

    这时,鲁肃将庞统在赤壁大战时的出色表现,告诉了孙权,目的在于说服孙权重用庞统,可是固执的孙权依然没有采纳鲁肃的建议,最终把庞统从江南赶走。

    鲁肃无奈之下把庞统推荐给了刘备。一向招贤若渴的刘备,犯了与孙权同样的错误,也因庞统丑陋的相貌而心中不悦,没有委以重任,只让他当个小小的县令。身怀匡世之才的庞统,因相貌长得丑陋,而屡屡碰壁,满腔的壮志无法疏散,得不到重用。后来,因张飞对他十分了解,极力向刘备推荐,才让他担任副军师一职。

    曹操也曾经犯过与孙权、刘备同样的错误。益州张松是个天下奇才,具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可却生得额镬头尖,鼻偃齿露,身材短粗。张松千里迢迢来到许昌,想报效曹操,为他带了一份厚重的见面礼——西川四十一州地图。可曹操却因张松面貌丑陋,而对他十分厌烦,再加上张松言语不得体,更突显出他的缺点,曹操怒气之下将张松赶了出去。

    不料刘备却乘机而入,把张松争取过来,不言而喻,西川四十一州地图落到了刘备的手上,占了军事上的优势,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假设曹操没有以貌取人,客气、礼貌地善待张松,充分发挥其才识,那么结果恐怕又是另一番景象。

    以貌取人是一种不智的表现,这样心态是不可取的,很多时候会看错人,以至于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和机会,所以,应该摒弃以貌取人的心理,看人的时候要全面去看,才能看得准。

    11.将心比心才能得到知己

    古人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人与人之间只要将心比心,即使以前有再多的误会,有再大的矛盾,也会有减缓的余地。对于别人的帮助,一定要牢记在心,如果别人有愧于自己,也要乐于忘记,不念旧恶。

    从前有一位国王,当他年老时他决定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一天,国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老了,决定把王位传给你们三兄弟中的一个。为了检验你们三个兄弟,我让你们到外面去游历一年。等到一年后回来告诉我你们在过去一年中所做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真正做过高尚事情的人,才有资格继承我的王位。”

    于是三个儿子各自到了社会上呆了一年。一年过后,他们回到了国王跟前,分别告诉国王自己这一年来在外面的收获。

    大儿子先说:“在游历期间,我曾遇到一个陌生人。我们原本素不相识,可是那位陌生人十分信任我,他托我将他的一袋金币交给他住在另一镇上的儿子。于是我走了很久来到了另一个镇上,找到了陌生人的儿子,把金币原封不动地交给了他。”

    国王听后,点了点头,说道:“你做得很对,不过诚实是做人必备的品德,你只是做了你应该做的事情,还算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接下来二儿子说:“我个人独自旅行,到一个村庄。不幸的是我刚好碰上一伙强盗打劫,我冲上去帮村民们赶走了强盗,保护了他们的财产。”

    国王说:“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的责任,也称不上是高尚的事情。”接着他让三儿子讲述他一年来的经历。

    三儿子说:“在这一年中,我有一个仇人,他总是想方设法来陷害我。幸亏我反应及时,躲过了他的暗杀,否则我就死在他的手上了。一天夜晚,我独自一人骑马走在悬崖边。我突然发现我的仇人正在一棵大树下,当时他睡得正香,毫无防备,只要我轻轻一推,他就可以掉下悬崖摔死。可是我经过考虑,并没有这样做。于是我叫醒了他,告诉他在这里睡觉很危险,劝告他赶紧继续赶路。后来,在路上我遇到了一条河,就在我下马准备过河时,一只凶猛的老虎突然从旁边的树林里跑出来,恶狠狠地扑向我。当时我一下子给吓蒙了,竟然在那儿一动不动。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的仇人从后面过来,一刀捅死了老虎。我觉得很意外,我的仇人不是想置我于死地吗?为什么还救我?后来他告诉我,原来是我救他在先,我的仁爱化解了他心中的仇恨,所以他决定和我成为朋友。不过想来,这实在是不算做了什么大事。”

    国王听后严肃地说:“孩子,能够让自己的仇人帮助自己,这本身就是一件高尚而神圣的事。你做了一件高尚的事,所以从今天起,我要把王位传给你。”

    用心中的大爱化解仇恨,用宽容的胸怀原谅别人,这是高尚的人才可以做到的事情。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的。宽恕他人,用自己的行动来感化他人,这才是做人的真谛。

    乐于忘记是一种心理平衡。有这样一句名言:“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那些总是对别人的“坏处”耿耿于怀的人,事实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痛苦不堪,这实在是得不偿失。如果长期陷于这个泥潭,轻则进行自我折磨,重则产生疯狂报复。只有那些对别人过失既往不咎的人,才可能丢掉沉重的包袱,摆脱无聊的折磨。对于那些曾经和自己有矛盾的人,只要“不念旧恶”,就会将矛盾化大为小,化小为无。实际上有时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真的是什么“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对方心存歉疚,诚惶诚恐,你不念旧恶,以礼相待,说不定也能改“恶”从善。

    唐朝的李靖在隋朝时担任隋炀帝的郡丞,他早已看出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于是他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等到李渊灭隋建唐后。李渊为了报复李靖要把他治罪。可是他的儿子李世民却反对报复,再三请求父亲原谅李靖。正是李世民的既往不咎,李靖感恩戴德,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

    唐朝名臣魏征曾经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丰功。

    宋代的王安石对苏东坡的态度,应当说也是有那么一点“恶”行的。他当宰相那阵子,因为苏东坡与他政见不同,便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官到了黄州,搞得他好不凄惨。然而,苏东坡胸怀大度,他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王安石从宰相位子上垮台后,两人关系反倒好了起来。苏东坡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两谈得十分投机。

    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点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而且“只缘恐惧传须亲”。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阴谋成了泡影。对此,陆贽深受感动,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李吉甫不图报复,宽待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假如你想化敌为友,就得迈出第一步。否则,不会有任何进展。但当你和别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要主动示好,宽容一切,采取需求和解的行动,这样才能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享受幸福的人生。

    捷克和康姆住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上,他们是一对邻居,然而他们的关系并不是很友好,相互之间并不是很和睦。他们也不清楚到底对方有什么错误,反正他们只知道不喜欢对方。所以他们之间发生口角是经常的。尽管夏天在后院开除草机除草时车轮常常碰在一起,说两句怨气话,但一般情况下他们还是很少打招呼。

    一年夏末,捷克和妻子外出去度两周的假期。开始的时候康姆和妻子并未注意到捷克家的出游。也是,注意干什么?除了口角之外,他们相互间很少说话。

    但是一天傍晚康姆在自家的院子除过草后,注意到捷克家的草已很高了。自家草坪刚刚除过看上去特别显眼。

    对开车过往的人来说,捷克的家草坪很显然告诉别人,家中没有人,这样就会引来盗贼的“光临”。

    康姆看着那高高的草坪,心里真不愿去帮他不喜欢的人。尽管他很努力地在脑子里抹去这种想法,但是那种帮忙的想法总是挥之不去。第二天,他就主动地把捷克家的草坪除好了。

    几天之后,捷克和他的妻子回来了。他们回来不久,捷克就在街上走来走去,并且在整个街区每个房子前都停留了一会。最后,他来到了康姆的房子前,敲开了康姆家的门。

    “康姆,是你帮我家除草了?”捷克问,这也许是他很久以来第一次这样称呼康姆。“我问了所有的人,他们都没有除。他们说是你干的,是真的吗?”捷克的语气几乎是在责备。

    “是的,捷克,是我除的。”康姆说,他的语气也带有挑战性,因为他听到的不是感激,而是一种责备。

    捷克此时有点犹豫,他不知道自己刚才说了些什么,他考虑了片刻,最后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对康姆说了声“谢谢”而匆匆离去。

    于是捷克和康姆打破了以往一直的沉默,尽管他们最终没有一起外出郊游。但他们相互彼此不再如以前那么紧张,关系得以改善。每当除草机驶过的时候,他们相互间有了笑容,有时甚至说一声“你好”。先前他们后院的战场现在变成了非军事区。如果没有彼此的宽容,他们还是很难走到这一步。

    在相互交往中,要想和自己的对手长久友好地进行相处,将心比心是最重要的,只有真诚对待对方,即使自己曾经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相信别人也一定会予以谅解,很有可能还会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世界,而不是一味依赖别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有克服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我,才会逐渐向成功靠近。不过如果过于苛求自己,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是不足取的。那样只会让人陷入无比的自卑之中,难以走出失利的阴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