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权-中华民族海洋之路:辉煌与耻辱并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银河号”事件多少有些让中国人感到苦涩。美国人为什么敢在国际上如此欺侮中国?如果中国的军舰、飞机在公海上干扰一艘美国商船的正常航行,并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强行其停泊,美国人能答应吗?如果中国拥有强大的海军,美国人还敢如此嚣张吗?不管在“银河号”事件上中国在道义上赢得了多少“分”,不管中国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采取了一让再让的克制态度和友善措施,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中国还没有能够确保在国际公海上自由从事经贸活动的能力!

    生存·发展·综合国力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强调“居满思缺”。然而,今天的中国人似乎未“满”而忘“缺”。资源匮乏、市场不足、劳动力过剩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通病,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究竟应该怎么办?

    综合国力既是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是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结果。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把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作为国家战略首要的、根本的目标。

    综合国力到底是什么?国内外专家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确地认识综合国力的实质,科学地确定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对于一个国家确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笔者之见,所谓综合国力,应当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即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它应当包括“硬件”、“软件”两个方面。“硬件”主要包括国土、资源、人口、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软件”主要包括政府质量、政治体制、思想意识、科技文化、国际关系等。对于一个国家长远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是国土、资源、人口、经济、文化和军事实力等。

    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意义

    把国土面积作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是外国学者比较一致的认识。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越大,国力也就越强,因为“地大”总是与“物博”紧密相连的。目前,如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均既是国土大国,也是资源大国。广阔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历来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19世纪初,当美国从巴拿马买到2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时,美国驻巴黎公使罗伯特·利文斯顿就曾说:“从这一天起美国取得了第一等强国的地位”。抗日战争中,毛泽东曾在《论持久战》中对中日两国胜败的结局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说:中国是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余地。而日本国度比较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毛泽东的论述加上抗日战争的实践,充分展现出国土大小的重要作用。因此,陆地国土也曾一度是列强争夺与瓜分的主要对象,民族与民族、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多是由陆上“地盘”之争所引起的。当前及今后,海洋“地盘”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国土的地理位置也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就自然地理位置而言,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要求和对策,内陆国家只能发展陆路贸易,濒海国家则多了一个海上通道;内陆国家只需要陆军、空军就可以保卫国家安全,濒海国家则还需要海军维护海上安全和权益。美国东西濒临大西洋、太平洋两大洋,因此其国土自“经济独立战争”(1812年美英战争)以来基本上没有遭受来自外部的战火洗劫和破坏。英国与欧洲大陆有英吉利海峡相隔,所以成为800多年来欧洲唯一没有被他国攻占过的国家。就交通地理位置而言,位于海陆交通枢纽和咽喉地位的国家,平时可以借助地缘优势发展经济,战时则可以借助地缘条件制约其他国家,从而使本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身价倍增。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周围国家就属于这种情况。就政治、军事地理位置而言,一个国家的周边国家或者政治集团越多,矛盾纠葛往往也就越多,国家的安全环境也就越复杂,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影响也就越大。中国目前与十几个国家为邻,不同时期总是有那么几个可恶的“捣蛋鬼”。当然,地理位置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随着国际关系、交通条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比如,北极地区长期以来因寒冷而不为世人所注目,但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北极圈内的航线成了欧、亚、北美三洲之间最便捷的航线,北极的战略地位已越来越重要。

    地形地貌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为,地形地貌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交通状况,而交通状况越好的国家越有利于经济发展。“要想富,先修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的西藏地区、西北地区所以经济增长缓慢,与地形地貌不便于交通不无关系。从国家安全防卫角度讲则正相反,地形越复杂,越便于设防,如果一个国家的周边都是丛林密布的陡峭山峰,必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所以能够“风风火火”、“该出手时就出手”,而在波黑战场上却像一个“小脚老太太”,正是由于两者的地形地貌有着截然不同的情况,前者平坦无垠,后者山地丛林密布。中国的西藏地区,虽然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生存与发展环境较为恶劣,但中国始终坚决反对其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除了西藏历来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资源等因素之外,再就是它对南亚有“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可以有效地掩护内陆的安全。当年的英国人也只是人背马扛、拿着几支小枪、小炮从印度经锡金、不丹进入中国的西藏,打到江孜就不得不“打道回府”。到过中国西南边境地区的人都知道,以目前的军事装备情况而言,从喜马拉雅山南侧向北发动大规模的地面武装入侵是相当艰难的。这就是中国地理优势。

    资源是综合国力中相对稳定而又影响深远的因素

    资源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天然存在的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主要包括土地、矿藏、能源、森林、水等。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就具备了持续强盛的基础;反之,则一个国家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像日本就是一个典型,它虽然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但由于缺乏资源,许多与国家安全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战略物资完全依赖进口,因此,匮乏的资源使日本的经济十分脆弱,在全球经济竞争、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往往受制于人。

    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中影响重大的因素,一个国家能够掌握和控制的资源数量是衡量其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对于资源的种类和需求激增,而有限的资源却日益减少,资源在综合国力诸因素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更加突出,资源对综合国力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资源的种类很多,但尤以能源资源和金属矿藏资源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为大。能源资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能源资源所以重要,主要因为它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特别是石油,已经成为工业的“血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命脉,掠夺和控制石油也是武装冲突的重要原因。冷战时期中东地区的战乱和动荡主要源于两大集团的争夺;冷战后最大的一次军事冲突——海湾战争,重要起因之一是对该地区石油资源的争夺。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施加压力,通过减产和禁运,给西方国家的经济以沉重打击,从而导致了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并最终迫使西方国家作出某些重要让步。金属矿藏资源,是工业生产的主要“粮食”,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由于许多金属元素及其矿藏的发现和开掘才创造了现代工业。

    当今世界,劳动力和技术也成为一个国家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口众多的国家,劳动力过剩往往是一种包袱,而人口匮乏的国家,劳动力则十分“金贵”。“人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劳动力过剩的国家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其战略意义将是巨大的。德国前外长根舍曾在德国《每日镜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仅由于它的人口数量就是一个世界政治因素。对这个有着伟大文化的伟大国家进行冷战,是人们可能做的最错误的事情。中国的经济要素是不可忽视的,今天没有中国这个伙伴,要奉行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和货币政策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技术资源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将越来越突出。

    工农业生产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业生产能力的基本标志,是国家的粮食能否自给。通常情况下,农业生产能力强,粮食能够自给,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就具有了可靠的基础;农业生产能力弱,粮食不能自给而需依靠进口,其生存与发展就很困难。当今世界,非洲战乱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生产能力低下,民众缺吃少穿。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国家,历代君王都把农业问题摆在施政之首,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核心问题是农业问题,只有人民吃饱肚皮,才有社会的稳定,才有社会的发展。一个时期以来,虽然中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效益不佳,劳动力下岗数量增加,但中国社会基本保持着稳定,经济仍然顽强地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农业长期健康地发展,老百姓“肚里有粮,情绪高涨”,政府则“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农村稳则中国稳”,是中国的千古定律。

    工业生产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标志。英国的历史最能够说明工业生产能力的重要作用,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英国正是依靠其强大而又遥遥领先的工业实力,在世界上建立起比自身国土大百倍的殖民地体系,成为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而今,也正是由于工业生产能力在世界上所占比重的下降,英国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国际竞争能力是指一个国家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和生命力,其基本标志是在国际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上所占份额的大小。如果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很强,就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如果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较弱,则只能依靠本国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很困难。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市场份额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没有市场就没有经济,当今世界,越是发达国家越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用人家的资源发展自己的生产,用人家的市场销售自己的产品,岂能不富?中国的“产品过剩”、劳动力就业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许多产品和劳动力总是在国内市场上“打转转”,国际市场却不足。

    中国发展前景是否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海洋资源、国际市场的开发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综合国力正在向着强盛的方向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从长远看,中国综合国力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因为,资源匮乏、国际市场不足、劳动力过剩这三个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无论如何乐不起来。

    关于资源匮乏尤其是能源匮乏、国际市场不足的问题,笔者在前面已做阐述,此不赘述。关于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大背景下尤其凸显出来。2600万返乡的农民工、150~300万待业的大学生、每年新增1000万左右的劳动力,不仅是他们个人就业的问题,也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在实行土地流转政策的情况下,再过十年八年,许多农民的土地将流转到一些“大户”手中。到那时,失去城镇就业岗位的农民再返乡时,等待他们的就不会是可以维持生计的土地,而是空空的房子和一点点自留地。在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类似西方国家工人下岗后引发大规模社会动乱的“基因”。

    解决资源匮乏、国际市场不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总沿着“长江、长城”找“馍馍”,围着“黄山、黄河”做买卖、建“厂子”,“馍馍”再多也会吃光,“厂子”再大也装不下太多的中国人。要生存、要发展,岂能不难?如果能在“四大洋”及其所连接着的其他土地上想办法,吃别人的鸡下的蛋,花从别人那里挣来的钱,又有何难!因此,中国必须走向海洋,走向世界,才能拥有良好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笔者好看地图,每当思考到劳动力就业这一问题时,总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在这个地球上,不就是中国、日本、印度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多一些吗?非洲、欧洲、俄罗斯的远东、澳大利亚、北美、南美的人口密度不都很小吗?许多发达国家不总是吵吵劳动力匮乏吗?中国的富裕劳动力为什么不能更多地走向世界呢?

    海洋·未来·空间·资源

    不能说“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全然没有,但人类生存主要靠的是自己从地里刨“馍”,人类发展主要靠的是自己用双脚走出了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流域和克里特岛。今后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一点也离不开海洋,中国怎么办?

    人类自成熟以来,虽然自己打个不停,但人类真正的敌人、最大的敌人并不是人类自己,而是自然界。面对地球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粮食危机、能源不足、流行病扩散等问题,人类确实到了必须以极大精力关注生存问题的时候了。

    中国虽有大片“蓝色国土”但却是一个“海洋小国”

    如果说生存问题是一个全人类普遍的长远的问题的话,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今天的中国,人口之多属世界首位,物理空间不足、资源短缺、市场匮乏、劳动力就业困难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因此,中国应当比其他国家更多地考虑未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未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资源。资源问题历来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并由此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政治、经济、军事矛盾。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资源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当代各国领导人和政治家的普遍关注。

    有人说,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技术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全球文明”的时代。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它仅仅看到了海洋的交通功能。海洋不仅是经济贸易的交通要道,更是资源的宝库。有资料介绍,陆地上的煤炭还可供开采200年,石油则仅可供开采100年。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海洋和越来越依赖于海洋。因此,在不远的将来,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实质将是为了国家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而有效地利用海洋的能力。

    中国拥有广阔的“蓝色国土”。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还对广阔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行使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中国的海域处在中、低纬度地带,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比较优越。中国大陆有4亿多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

    中国海域海洋生物物种繁多,已鉴定的达20278种。中国海域已经开发的渔场面积达818万平方海里。中国有浅海、滩涂总面积约1333万公顷,按照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可进行人工养殖的水面有260万公顷,已经开发利用的有938万公顷。中国海域有30多个沉积盆地,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约25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84万亿立方米。中国沿海共有160多处海湾和几百公里深水岸线,许多岸段适合建设港口,发展海洋运输业。沿海地区共有1500处旅游娱乐景观资源,适合发展海洋旅游业。中国海域还有丰富的海上资源和海洋可再生能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不断改造海洋捕捞业、运输业和海水制盐业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海洋养殖业、油气业、旅游业和医药业等新兴产业;积极勘探新的可开发海洋资源,促进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发电等潜在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按照国家海洋局局长张登义的说法,“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猛。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已成为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预计进入21世纪之后,海洋化工、海洋医药、海洋能发电、深海采矿等产业将会崛起”。

    中国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到20世纪末,中国已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67个石油公司签订了131项合同和协议,引进资金近60亿美元;发现含油气构造100多个,找到石油地质含量17亿吨,天然气3500亿立方米;已有20个油气田投入开发,形成海洋石油天然气产业石油产量超过1629万吨,天然气产量为40亿立方米。

    中国海洋运输业成绩显著。到20世纪末,中国民用船舶已经发展到32万艘,近5000万载重吨,其中从事外贸运输的船队达2300多万载重吨。中国的港口建设以集装箱、煤炭、石油、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专业化泊位建设为重点,目前共有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的海港15个。

    中国是国际海底区域第五大投资国,并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75万平方公里的专属勘探开发区。

    然而,现实的中国似乎是一个诸多矛盾的复合体。只要换一个角度看中国,就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呈现出来的是完全相反的方面。按照领海和管辖海域面积讲,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是,按照人口平均值计算,中国又是—个“海洋小国”。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而且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增长。把中国的人口数量作为分母,把中国的海岸线、海洋面积、海洋资源、海洋运输业等作为分子,说中国是一个“海洋小国”实不为过。

    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但也是—个“陆地小国”。有资料介绍,中国的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中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有0008平方公里,远低于世界人均03平方公里的水平;中国近年来年平均浅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中国陆地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量的一半。

    “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拥有了未来”,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论断。因为,全世界的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1%还多,相当于陆地面积的25倍;海洋是资源宝库,海洋矿物资源是陆地的1000多倍,海洋食物资源也超过陆地1000倍。可以说,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海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海洋小国”、“陆地小国”的事实表明,中国确实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国加快走向海洋的步伐,在海洋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从海洋获取更多的物质资源。

    海洋是人类生存空间的延伸

    放眼世界地图,清晰可见四大洋和若干个海域浮载着几片落叶般的陆地。知道了海洋之大,就不难理解海洋将是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延伸的道理。

    太平洋为世界第一大洋,总面积为17968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之间,东和东南由巴拿马运河与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与大西洋相连,西经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等与印度洋衔接,南北最长(从白令海峡到南极洲大陆的罗斯冰障)大约1588125公里,东西最宽(从巴拿马到中南半岛的克拉地峡)大约1987825公里。赤道以南为南太平洋,以北为北太平洋;东经160度以东为东太平洋,以西为西太平洋。太平洋周围主要有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中国海、爪哇海、班达海、珊瑚海、塔斯曼海和阿拉斯加海等;沿岸有中国、俄罗斯、日本、越南、印尼、美国、墨西哥、巴拿马、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瑙鲁等共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太平洋也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大洋,岛屿总面积约4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大多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海域,形成一系列巨大的孤岛;从北向南主要有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巽他群岛,以及伊里安群岛、新西兰诸岛等,中部主要有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和波利尼西亚群岛。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总面积约933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太平洋总面积的1/2。位于欧洲、非洲、南北美洲之间,东西最宽大约6845公里、最窄大约2800公里,南北长约15700公里。东、西分别经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有许多重要的属海和海湾。以北纬5度划线,分为南、北大西洋。沿岸共有50余个国家。其中,西岸主要有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古巴、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东岸主要有挪威、瑞典、俄罗斯、德国、荷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摩洛哥、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安哥拉、南非等。北大西洋有许多深入大陆的内海和海湾,如欧洲西岸的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和比斯开湾等;北美洲东岸的哈得逊湾、巴芬湾、圣劳伦斯湾、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等。大西洋的岛屿不多,面积大约为90万平方公里(不含格陵兰岛),大部分集中在北大西洋,有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纽芬兰岛,以及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大安的列斯群岛;南大西洋主要有古巴岛、海地岛、波多黎各岛和牙买加岛等。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总面积约7500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大部分在南半球。沿岸主要有缅甸、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埃及、也门、索马里、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南非等30多个国家。印度洋的岛屿不多,最大的是马达加斯加岛,其次是斯里兰卡岛。另外,西部主要有扼亚丁湾的索科特拉岛、波斯湾的巴林群岛、东非沿岸的桑给巴尔岛和科摩罗群岛等;东北部主要有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中部主要有毛里求斯岛、留尼汪岛、塞舌尔群岛、马尔代夫群岛、迪戈加西亚岛等火山岛和珊瑚岛。

    北冰洋是地球上最小的一个洋,总面积约1310万平方公里。位于北美洲、亚洲、欧洲以北。通过挪威海、格陵兰和加拿大及北极群岛各海峡与大西洋相连,通过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其属海主要有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等。周围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俄罗斯、挪威、冰岛、加拿大、美国的阿拉斯加和丹麦的格陵兰岛等。

    除了上述四大洋之外,在地球上还有若干个连接陆地与大洋的重要海域。目前,有关“重要海域”的说法,按照中国的衡定方法主要有8个:

    ——日本海与鄂霍茨克海。日本海总面积约101万平方公里,是介于亚洲大陆与日本群岛之间的太平洋边缘海,俄罗斯、日本、朝鲜、中国等国环绕四周。日本海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渔场,近年来陆续在本州岛一侧的浅海中发现了油气田。鄂霍茨克海总面积约1583万平方公里,在萨哈林岛与堪察加半岛之间,是太平洋西北部边缘海。日本海是中国东北部地区走向太平洋的最佳通道。

    ——中国海(包括黄海,东海和南海)。中国东部方向的“三海”,总计467万平方公里。黄海,总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国海区北部,是太平洋西部边缘海航路要冲。北接辽东半岛,东滨朝鲜半岛,西依山东半岛和东北平原,西北以渤海海峡连通渤海,南以长江口北角与济州岛南端连线为界与东海毗连,是进入渤海的必经海域,属大陆架浅海。东海,总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国海区中部,西依上海市和浙江、福建两省海岸,北以长江口北角与韩国的济州岛西南端连线与黄海相接,东北经朝鲜海峡与日本海相通,东接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和中国台湾岛,经大隅、吐噶喇、台东等海峡通往太平洋,南以福建、广东海岸交界处与台湾岛南端猫鼻头连线为界,与南海毗连。南海,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国海区南部,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和联系亚洲、澳洲的海上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北以福建、广东海岸线交界处与台湾南端猫鼻头连线为界,与东海的台湾海峡毗连;东至菲律宾群岛,经巴士海峡等连太平洋;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西南经马六甲海峡接印度洋;南达加里曼丹岛、帮加岛和勿里洞岛。海底石油含量丰富。

    ——波斯湾。这是印度洋伸入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的陆间海,总面积约239万平方公里,阿拉伯国家俗称“阿拉伯湾”,也称“海湾”。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加上它处在欧洲的重要侧翼——中东地区,在战略地位和经济意义上都是十分重要的。波斯湾地区除了有各种金属矿藏外,主要以巨大的石油资源著称于世,是世界油库。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国家石油消费绝大部分来自波斯湾。因此,西方国家有人说:“谁控制了波斯湾地区,谁就能控制西欧、日本,也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地中海。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处,是三大洲的接合部和交通枢纽,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来往的捷径,是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航道,每天有大约200艘商船在海中航行,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古至今是海战的多发区域。除在海中有塞浦路斯和马耳他两个岛国外,地中海周围有西班牙、法国、摩纳哥、意大利、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17个国家。西经直布罗陀海峡通向大西洋,东北以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与博斯普鲁海峡连接黑海,东南经苏伊士运河与红海相通。

    ——波罗的海和黑海。波罗的海,是大西洋伸入欧洲北部的陆间海,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位于丹麦、瑞典、芬兰、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和德国之间,西以厄勒海峡等三个狭而浅的海峡及其外面的卡特加特海峡和斯格拉克海峡与北海相通。由于波罗的海是沿岸多数国家唯一的入海口和通向大西洋与世界进行海上交流的唯一通道,因此具有重大的经济、战略价值。黑海,是欧亚交界处的一个内陆海,总面积为42万平方公里,北岸属乌克兰和俄罗斯,西岸属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南岸属土耳其,东岸属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西南经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个海峡通向地中海。黑海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不结冰,是原苏联对外贸易的主渠道,其进口的近1/4、出口的1/2都经过黑海。敖得萨是前苏联在黑海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罗斯4个舰队军港中仅有的不冻港,因此对于俄罗斯海军有着极为重要的特殊地位。流入黑海的多瑙河是巴尔干国家的主要贸易通道。由于这两个海域附近地区在近代和现代都是世界经济与科技最发达区域,又是这些区域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发达国家之间接合部和缓冲地区,因此,历史上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冲突与战争的多发区。

    ——北海。这是大西洋北部边缘海,总面积544万平方公里,西起大不列颠岛、奥克尼群岛和设得兰群岛,东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日德兰半岛,南为欧洲沿岸,北连挪威海;东经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厄勒海峡和大小贝尔特海峡通波罗的海,西南经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西北经诸岛之间的海峡通大西洋。北海终年不冻,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沿岸为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挪威,是波罗的海和大西洋之间的交通要道。海域周边年吞吐量在千万吨以上的大港口有鹿特丹、安特卫普、伦敦、汉堡、威廉港等。北海是德国、俄罗斯等国进入大西洋的必经之路,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历史上曾多次成为战场,北海拥有很高的油气储量。

    ——加勒比海。这是大西洋的属海,总面积约275万平方公里,位于北大西洋西部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和中美洲、南美洲大陆之间,西北以尤加坦海峡连接墨西哥湾,西南巴拿马运河通太平洋,是世界上重要的陆间海水道之一,特别是南、北美洲之间许多航线的必经之地,自巴拿马运河通航后,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最短航路的所在海区。加勒比海地扼美国的南大门,因此美国一向把中美洲、加勒比地区视为自己的“后院”。该地区也是美国近一半的对外贸易、2/3的石油和半数以上的战略物资进口通道。

    ——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湾。白令海,是太平洋北端边海,总面积约2262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和美洲之间,东为美国的阿拉斯加,北以白令海峡同北冰洋相通,南为阿留申群岛,每年的结冻期长达六七个月。白令海是北方海上航路的终点,原苏联北极地区和远东、美国、加拿大各港口之间的海上交通线由此通过。阿拉斯加湾是北太平洋的一个开阔海湾,总面积约1327万平方公里,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南侧,是美国的主要产油州,也是连接阿拉斯加州与美国本土的走廊。

    海洋所给予人类的不仅仅是生存的物理空间,还有更为丰富的物质资源

    海洋不仅在地球上所占的空间比例大,而且所蕴藏的物质资源更为丰富。

    海洋拥有大量的蛋白质资源。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有关学者预测,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可耕地、森林牧场、动物植物的减少,仅仅依靠陆地上的动物和植物将无法维持人类未来的生活和生存。而海洋,能够帮助人类解决这个基本问题。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资源宝库,生长着20多万种海洋生物,仅近陆海区生长的藻类产量就比目前全世界小麦的总产量还要多20多倍。鱼类产品每年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约为陆地上所能种植的全部农产品的1000倍。有关专家计算,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可提供初级生物产量150亿吨,以摄食浮游生物为生的鱼、虾类的潜在生产量为15亿吨,食肉性鱼类的潜在生产量为15亿吨,而现在人们对海洋生物的利用率还不到1%。因此,海洋在向人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食品。

    目前,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依赖鱼类作为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鱼类是人类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捕鱼业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活动。一个时期以来,世界各沿海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中国虽然已经开始了远洋捕捞水产品,但在世界海洋中所获取的数量还是极少的。尽管海洋是一个“宝库”,但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于科学家来说,需要考虑如何运用高新科学技术合理开发海洋蛋白质资源,而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家来说,则需要考虑如何更多地占有维护本国人民生存、生活所需要的海洋蛋白质资源。

    海洋拥有大量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在海洋矿业生产中,石油和天然气的钻探生产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据世界石油权威研究机构和有关科学家估计,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占全球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的40%以上。据最新资料分析,世界海洋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为380亿吨和40万亿立方米。目前许多国家的陆上储油量已经十分有限,如日本和挪威等国仅可开采十年八年,英国不足三十年,加拿大五六年,美国两三年。即使是储油量丰富的中东地区也并不乐观,阿联酋可开采70年,伊朗476年,伊拉克76年,科威特2428年。因此,有人预测中国的南海很有可能是下一个“海湾”,因为它是一个油气储量丰富的地区。越南自1986年起开始在中国的南海生产石油,到20世纪末年产量已达3000万吨。

    但是,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不是无穷无尽的,早晚也是“僧多粥少”。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如不能及早地很好解决,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虽然石油、天然气不是人类生存、生活唯一的能源,海洋中的核聚变燃料——氘和氚如果能够开发利用,足以保证人类长远的能源消耗。但是,一方面新的能源开发和利用还需要时日,一方面目前人类生存、生活、生产的基础设施大都依赖石油和天然气,改变能源种类就意味着改变所有的基础设施。因此,能够更多地从海洋中获取石油、天然气,无论从掌握能源还是维持目前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的角度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海底世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以滨海砂矿和深海沉积矿床最为丰富。在滨海砂矿中,主要有金红石、钛铁石、独居石、锆石及金刚石等。据统计,世界上有95%的锆石、90%的金刚石、80%的独居石来自滨海砂矿。

    有资料介绍,世界大洋多金属结构资源中,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资源量达150300亿吨。其中,含锰金属375~75亿吨,镍金属195~39亿吨,钴金属O3~06亿吨,铜金属15~3亿吨。按照有关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规定,中国在太平洋的开辟区拥有锰结核的资源量为97亿吨。

    总之,地球上的四大洋、八个海域,不仅将是人类未来重要的生存空间,而且可以为人类提供极为丰富的物质资源,提供经济发展的更大便利。当前,地球上的陆地,已经各有其“主”。一个国家要在陆地上拓展生存空间,就意味着侵略和战争;而海洋则是无“主”的“公共财物”,谁具有开发利用海洋的能力,谁就拥有占据海洋的权力。今天的中国人能够多在海洋中占据一片“领地”,明天的中国人就多一片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中国人应当具有积极主动拓展生存空间的观念

    虽然巨大的海洋时常暴风骤雨、惊涛骇浪,但它毕竟是人类可以充分利用和拓展的一个生存空间。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征服海洋空间远比征服月球、火星和宇宙空间要容易得多。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海洋工程的进步,使得人类能够进一步向海洋索要活动空间。如,日本在巴西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海上浮动工厂——巴西利亚纸浆厂;新加坡利用远洋货轮改装成一座能够饲养6000余头奶牛的海上饲养场,并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旅馆;德国建起一座日产1000吨氨的海上化工厂。自1934年美国建成了纽约与百慕大的海上机场以来,到目前全世界共建设了十多个海上机场。

    浩瀚的海洋就在我们的眼前,它既不会消失,也不会自动走来。中国人要拓展生存的空间,获取更多的资源,就必须首先具有“积极主动”走向海洋的观念。

    上古时代的中国先民就知道走出黄河流域、走出江淮,向外部发展。历史上的汉武帝、唐太宗、元太祖、清太宗等,都知道巴尔喀什湖、波斯湾以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而今天的中国人,绝不能只知道“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当然,今天的乌拉尔山脉、维多利亚大沙漠、落基山脉、帕雷西斯山、撒哈拉沙漠、米通巴山脉以及叶尼塞河、密西西比河、尼罗河等等,虽然都是很好的去处,但那里已经是归属清楚的地方。而只有海洋,留给了中国人最后选择的机会。如果中国人再守着“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那么,再过千八百年中华文明就很可能成为另一个玛雅文明。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中国还不具备走向海洋的条件、还不得不紧闭大门自力更生的话,那么今天大门打开了;如果说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以引进先进思想、技术和大量资金为主的话,那么今后的中国则更需要“引进”资源和生存的空间。能够为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提供丰厚资源和广阔空间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是海洋!当前的中国,最需要的是确立“三个观念”,即“海洋国土”和管辖海域的观念、海洋是资源宝库的观念、海洋是全球最便捷的通道的观念;确立“一个目标”,即建设海洋经济强国——中国未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目标。一个真正的海洋经济强国的标志——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大国、海洋运输和国际贸易大国、拥有强大的海洋管理力量的大国。

    在走向海洋的历史上,中国虽然落后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海洋在向每一个濒海国家招手,拥有海上力量的国家,将拥有海洋的一部分,拥有强大海上力量的国家,不仅将拥有海洋的一部分,而且将拥有更多的海洋权利!

    人类早已开始了对海洋的分割,中国既是迟到者又是受害者

    人类社会对海洋的最早分割始于古罗马帝国,当时古罗马帝国打败了所有地中海周边国家,妄称所有海域均属自己。但是,那时的古罗马帝国所拥有的仅仅是地中海而已。历史学家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对海洋的分割一般认为共有四次,前后经历了500年。尽管每一次分割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分割方式与结果,但每一次分割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缩小公海范围,扩大沿海国家的海洋管辖权。

    对海洋的第一次分割发生于15~16世纪。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以武力征服手段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地体系,其范围分别延伸扩展到除澳洲大陆以外的四大洲,由此引发了激烈的海洋争夺。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颁布教谕,把世界海洋分给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1494年,西、葡两国订立《托德西利亚斯条约》,规定大西洋的佛得角群岛以西370海里处划一条南北向的线,线西归西班牙,线东归葡萄牙。麦哲伦发现太平洋后,两国又于1592年订立《萨拉戈萨条约》,在太平洋中再划一条线,将全球海域划分为两部分,分属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所有。

    对海洋的第二次分割发生于16~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迅速发展对航海自由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第一次海洋分割造成的少数海洋强国对整个海洋的垄断同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很难相容,因此引起了一批新兴国家的强烈反对。英国公开主张把海洋划分为分属沿海国家主权范围的“领海”,以及不属于任何国家主权、各国均可以自由航行的“公海”。领海、公海的概念提出以后,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1782年,加利亚尼根据当时大炮的射程大约为3海里,便提出领海宽度为3海里的主张。这一主张很快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根据这一主张,后来形成了海洋法上的所谓“3海里规则”。这样,海洋又被重新分割,出现了国际社会公认的“领海”和“公海”,海洋自由演变为“公海自由”。领海理论的提出,表现出沿岸国家对海洋的控制欲望,同时也说明海洋对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对海洋的第三次分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5年9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的大陆架公告,被认为是国际社会对海洋实施的第三次分割的开端。杜鲁门宣布:“处于公海下但毗连美国海岸的大陆架的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料属于美国,受美国的管辖和控制”。从而,把地质学上的“大陆架”概念引进了海洋法。稍后,美国国务院发表补充声明指出,大陆架指上覆水深600英尺的海床和底土。这样,美国就可以把大约240万平方公里海域中的海底资源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接着,墨西哥、巴拿马、哥斯达黎加以及其他一些拉美、亚洲国家从1945年至1948年也先后发表了类似的公告和法令,并纷纷提出了200海里管辖权的主张。1958年4月,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的海洋法会议,签订了4个公约,即《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捕鱼及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和《大陆架公约》。从此,国际海洋法上就有了大陆架制度,沿海国家不但拥有领海,还有了毗连区和大陆架。公海自由范围进一步缩小,沿海国家海洋权益进一步扩大。

    对海洋的第四次分割是20世纪70~80年代开始的事情。1973年~1982年开了9年之久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一般被认为是第四次海洋分割的起点。这一次分割目前还远未结束。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围绕着领海、海峡、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群岛国、岛屿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会议上的争论和斗争,充分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海洋强国与其他国家、沿海国与内陆国、资源输出国与资源消费国、宽大陆架国与窄大陆架国之间,在海洋权益方面的分歧与冲突。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了“群岛国”概念,使一大片公海成为这些国家的内水;确认了“专属经济区”概念及其宽为200海里;重新定义了“大陆架”概念,并把大陆架扩展到最远可达350海里,不足200海里的也可以扩展到200海里。自1994年11月16日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这样,公海再一次被缩小,沿海国家对海洋的管辖范围再一次扩大。

    从上述可见,人类社会对海洋的四次分割,使“公共海洋”的范围越来越小。如果说以前的中国由于“地大物博”而无需去争什么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为了未来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去争取应当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海洋和海洋权益!

    中国人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海洋权益还要靠自己

    有人也许会说,世界上不是有一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吗?它不会保障中国的海洋权益吗?不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存在的,但是它的作用在目前来看是极其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部国际法在明确了中国应当拥有的“管辖水域”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国“管辖水域”的严重争议。

    从总体上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当代海洋秩序奠定了基础。它正式确定了领海的宽度为12海里,打破了多年来海洋霸权主义者强加于人的3海里制度;建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使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免遭发达国家强权政治的侵害,而且规定主权国对于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力和管辖权。使发展中国家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有了法律依据,比旧海洋法大大前进了一步。二是使联合国组织对海洋事务的影响力增强,多年来海洋上“弱肉强食”的混乱状况大为好转,海洋秩序趋向合理和稳定。三是进一步确认了海上自由航行制度,确定了“公海自由”的原则,确定了国际海峡的地位及其通航原则,客观上对稳定海洋秩序、促进海洋活动、有效保障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海上自由航行制度,目前在国际社会中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此都无疑义。

    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的海域管辖范围由37万平方公里拓展到300多万平方公里,水域纵深由基线外12海里延伸至200~300海里,沿海岛屿6500多个。

    但是,冷静地观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后的实际效果不难看出,它的作用又是十分有限的。首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依然保留了一些发达国家处理海洋事务的观点。如,规定各国领海内,它国军舰、飞机仍享有“无害通过权”。这在客观上为霸权主义海洋大国推行“炮舰政策”,以武力威胁弱小国家提供了方便。其次,各主权国200海里经济区的管辖也是有条件的,行使管辖权的程度,关键是看主权国的海上实力,没有相应的实力也就谈不上实际的管辖。第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的挑战。尽管在1982年时就有117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在1993年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60个国家中只有冰岛一个发达国家,而没有一个海洋大国。各洲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家数是,非洲27个,占45%;拉美19个,占317%;亚洲11个,占183%;西欧2个,占33%;东欧只有南斯拉夫1个,占17%。由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特别是发达的海洋大国尚没有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就存在着其是否具有真正的普遍适用性的问题。尤其是美国、英国、德国等海洋大国既未签署,也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效性的损害就更为严重。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曾扬言要在发达国家之间搞一个小条约,以抵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实行国际海洋法的“双轨制”。第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本身也引发了新的海洋争端。世界大体上要划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的总面积达13亿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面积的358%。目前,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制约和引导下,世界性公开分割海洋的活动已经拉开序幕。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南海问题就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产生有关。

    综上所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为解决中国的海洋权益问题带来了契机,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既是中国解决自身海洋权益的有力武器,但又不可能从根本上为中国解决海洋权益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尽管划分世界海洋范围引发了极多的争议和纠纷,但因此而引发的海洋激烈冲突即武力对抗还不多见。其中,关键因素是争议、纠纷的双方大都力不相称,“背后铲人”的和“被背后铲了一脚”的国家之间,军事、政治、经济实力不平衡,一些“被背后铲了一脚”的国家,要么没有军事实力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海域,要么没有经济和科技实力去开发和利用自己的海域。因此,有时对“背后铲人”的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近年来,在世界总体和平与发展大背景下,“共同开发”成为一种解决海洋权益争端的重要手段。但是,现实并不等于未来!可以说,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那些被“背后铲人”者“铲了一脚”的国家绝不会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面对总是背后“铲人”者,一些国家也绝不会长期忍气吞声。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终解决自身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依靠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自己的努力,包括一切和平的和非和平的努力。

    总之,中国必须走向海洋,必须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海洋权益。这是中国解决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劳动力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的根本出路。但是,中国要走向海洋、拥有海洋权益,并“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靠中国人自己!中国人保护原本属于自己的海洋权益,应当准备运用一切能够奏效的手段和方式,这是中国人的自由和权力!

    “海上丝绸之路”·经贸·通道

    史记“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欧的商业要道,也是一条东西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路,而以沟通当时国际贸易最为突出。海洋事业极大发展的今天,“海上丝绸之路”似乎带给人类的利益更为显著。然而,“海上丝绸之路”也是险恶多于坦途。素有“人定胜天”精神的中国人又一次面临历史的选择,怎么办?

    法国《青年非洲》周刊曾发表一篇文章说:“尽管中国经济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一种挑战,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将成为一个新经济强国。”文章说:“中国这个国家的发展已经不可逆转地与它的对外经济关系联系在一起。从接受外国投资的角度讲,中国在世界上已位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21世纪的头几个年头里,我们肯定将会看到中国将作为一新的世界经济强国出现在世人面前。在21世纪初期,中国的雄心将会具体地显示出来,继续令我们惊讶不已”。

    进入21世纪,“外向型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外向型经济”不仅需要“陆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而且更需要“海上丝绸之路”。向南、向海、向全球的中国应当高度重视发展和利用“海上丝绸之路”。纵观人类历史,大凡繁荣昌盛的国家发展史,无不与海洋和海上通道有关。简言之,海上通道是中国发展“走出去”的必由之路,开拓、保护海上通道对于中国未来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战略性意义。

    德国《世界报》曾发表一篇题为《中国荒凉西部地区的新丝绸之路》的文章说:“一千年前,驼队满载着箩筐,从中国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到达罗马,用丝绸、陶器和香料换回黄金、宝石和玻璃制品。今天,现代的载重汽车和火车,又沿着这条曾经吞噬过无数人和动物生命的路线,用集装箱把廉价的中国纺织品和生活器皿源源不断地送往中亚市场,再从那里运回铜、钢铁和松子。”不错,中国西部陆上的“丝绸之路”,对于历史上的中国对外贸易曾经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今天的中国走向世界也还起着并将继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当今世界贸易的90%是通过海洋进行的,有专家预测,21世纪以后将会有95%的世界贸易要通过海上进行。面对这一形势,中国人不仅应当调整自己的“航路”,更多地利用“海上丝绸之路”,而且应当大力发展海上运输和商船队、港口、造船业,同时还应当对关系未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海上咽喉要道给以必要的战略性关注。

    “海上丝绸之路”千万条,条条是坦途

    海洋上的航运线路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熟悉并充分利用“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对于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确保在海上利益冲突、紧急情况或者战争状态下的中国海运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海洋上的航运线路按四大洋主要分为四大领域。

    太平洋是目前世界上重要的海运大洋,沿岸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近年来世界上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这一洋域的海运总量超过世界海运量的20%以上,仅次于大西洋。随着亚太经济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太平洋的航运发展很有可能将超过大西洋,形成世界航运中心。太平洋的主要航线有6条:

    ——远东至北美东海岸航线。这一航线包括中国、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到北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等北美西海岸各港口的多数大圆航路。目前,中国与北美西海岸已有定期航线。

    ——远东至加勒比海、北美东海岸航线。这一航线除利用上述的偏南大圆航线外,多半经夏威夷群岛南北至巴拿马运河后到达。目前,中国也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客货轮在该线上营运。

    ——远东至南美西岸航线。从中国北方沿海各港口出发的船舶多经琉球奄美大岛、硫黄列岛、威克岛、夏威夷群岛之南的莱思群岛附近穿赤道进入南太平洋,至南美西海岸各港口。中国至南美西海岸航线于1970年开辟。

    ——远东至东南亚航线。这一航线是中国、朝鲜、日本去东南亚,以及过马六甲海峡去波斯湾、地中海、西北欧、东西非、南美东海岸的常用航线。东海、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是该航线船舶经常通过的海域,航运繁忙。

    ——远东至澳、新航线。这一航线主要分为南北两条,一条是由中国北方、日本、朝鲜等沿海各港口去澳大利亚东海岸和新西兰港口之间的航线,主要走琉球的久米岛、加罗林群岛的雅浦岛,由新爱尔兰岛与布干维尔岛之间进入所罗门海、珊瑚海;或者是经中国的香港后再经南海、苏拉威西海、班达海、拉弗拉海,后经托雷斯海峡进入珊瑚海、塔斯曼海岸。一条是由中国、日本经菲律宾的民都洛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南下。

    ——澳、新至北美东、西海岸航线。东航线,多半途经苏瓦、火奴鲁鲁等太平洋上的重要航站;西航线则多半取道社会群岛中的帕皮提,后经巴拿马运河到达。

    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大洋,沿岸有50余个国家。北大西洋两侧是西欧、北美两个经济发达地区,又有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连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因此自16世纪至今一直是世界上海运量最大的洋。大西洋的主要航线也有6条:

    ——西北欧至北美东岸航线。这一航线历史最为悠久,是运输最为繁忙的航运干线。船只大多走偏北的大圆航线。

    ——西北欧、北美东岸至加勒比海航线。西北欧至加勒比海航线多半出英吉利海峡后横渡北大西洋,与北美东海岸各港口出发的船舶一样,经英纳、向风海峡进入加勒比海,再经巴拿马运河到达美洲沿岸各港口。

    ——西北欧、北美东岸到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去东方航线。这一航线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也是西北欧与亚太地区、海湾地区之间贸易往来的捷径;北美至地中海航线除与地中海沿岸各港口之间连通外,还与海湾国家间连通。中国至西北欧的航线是中国最早开辟的远洋航线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开辟了中波间班轮航线。

    ——西北欧、地中海至南美东海岸航线。这一航线一般经过西非大西洋上的加纳利、佛得角群岛所设航站。

    ——西北欧、北美大西洋沿岸至好望角、东方航线。这一航线一般是巨型油轮的运输线。由于受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的限制,西北欧、北美去海湾运油的15万吨级以上巨轮必须经过好望角。西非大西洋上的航站佛得角群岛、加纳利群岛是油轮经常停靠歇脚的港口。

    ——南美东海岸到好望角航线。这一航线是南美东海岸去海湾运油,或远东国家购买巴西矿石常用的航线。中国至南美运输矿石也走该航线。

    印度洋周围出产丰富的石油,拥有巨额石油美元,因此过往航线众多,主要有远东经东南亚至海湾航线;远东经东南亚至地中海和西北欧航线;远东经东南亚、好望角至西非、南美航线;澳大利亚、新西兰至海湾或者地中海、西北欧航线;海湾经南非至西北欧、北美运油航线等5组。从波斯湾到西欧、美国、日本的航线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运输线。

    北冰洋目前的海运价值尚不是很大,目前在北冰洋只有两条水道,一条是俄罗斯和挪威北端的“东北通道”,一条是加拿大北端的“西北通道”。因为它长年处在冰雪之中,仅有挪威海和巴伦支海西南可以全年通航,在夏季北极海域的俄罗斯沿岸也有航线到远东地区,但必须由破冰船破冰保障通航。随着全球气候升温,再过二三十年北冰洋航道一旦开通,对于中国来说,沿着俄罗斯的北冰洋沿岸航线横贯过去,经巴伦支海、挪威海入大西洋,直到荷兰鹿特丹港,要比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的航道距离缩短1600多公里。更主要的是,它将使中国通向欧洲的海上航道由一条变为两条。

    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四大洋中,对于中国生存发展影响最大的要属印度洋。印度洋虽然是世界第三大洋,北部东连孟加拉湾,西接阿拉伯海,东西将印度尼西亚和非洲大陆南端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是亚洲商旅船队通向阿拉伯世界与欧洲大陆的必经航道。现在每年有5万余艘各国商船、平均每天137艘左右,其中包括每天约四五艘中国商船航行于印度洋上。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需的大量燃料与金属矿藏资源,以及对中东与欧洲出口的大量商品,都必须借助于这一航线。如果不能保证航道安全畅通,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利益必然会遭受致命的伤害。

    “海上丝绸之路”有咽喉,处处皆重要

    海洋虽然开阔易航行,但也不是可以随便跑的地方。有航线,就有了咽喉要道。海上咽喉要道不仅是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关键,也是控制海洋的关键所在。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有掌握了海上咽喉要道的使用权和控制权,才真正具有了海权。因此,海洋中的咽喉要道不仅是航海家应当熟悉的,也是政治家、军事家应当了解和掌握的。在“虎”、“狼”和“牛”、“羊”共存的世界上,从一个国家的长远利益看,政治家和军事家还应当具有在危急时刻控制海上咽喉要道的准备和一旦需要时“管用”的实际措施。目前,海洋上的航行要道主要有11个:

    ——巴拿马运河。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国际运河和海上交通捷径,将美洲大陆一截两半,全长816公里,比绕行南美洲缩短了1万多公里的航程。是美国人于1904年至1914年组织挖掘通航的,对于美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被称为美国的“地峡生命线”。美国从1910年开始在运河建立军事设施,目前是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运河沿岸70%的陆地由美军占用,美国的南方司令部设在运河区。

    ——苏伊士运河、红海与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是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世界著名国际通航运河,从地中海岸边的塞得港开始至南端的陶菲克港全长1725公里,是大西洋与印度洋港口之间最短的水路,比绕道非洲缩短航程8000~1500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航运量最大的运河,年通过两万多艘船只。红海,是自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沟通欧亚两大洲、连接印度洋与地中海的交通要道,也是亚非两大洲的天然分界线,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从欧洲到印度洋的船只经过苏伊士运河、红海其航程缩短到1万公里左右。亚丁湾与苏伊士运河是“红海的门闩”。曼德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与亚丁湾相连,是红海的南大门,自古以来是沟通印度洋、亚丁湾和红海的繁忙商路。由于它已成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上要道,因此,西方有人称其为“世界战略的心脏”。

    ——宗谷海峡、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宗谷海峡(又称拉彼鲁兹海峡),位于日本北海道和俄罗斯的萨哈林岛(库页岛)之间,是沟通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由日本通向太平洋的北方出口。津轻海峡,位于日本北海道与本州岛之间,东连太平洋,西濒日本海,往北可以通鄂霍次克海及阿留申群岛,南下可以到夏威夷群岛,是日本海到太平洋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日本列岛海上门户之一,交通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全年不封冻。朝鲜海峡是对马海峡和朝鲜海峡的统称,是日本海进出东海和太平洋的咽喉,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从远东港口到太平洋的主要航道之一。

    ——霍尔木兹海峡。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宽约6797公里,东接阿曼湾,以伊朗库赫角与阿曼的哈法赫角连线为界,西接波斯湾(亦称海湾),以伊朗格什姆岛西岸与阿曼的沙姆之间的连线为界,由于它居于海湾心脏地位,是海湾沿岸国家唯一的出海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多年来,世界所需要石油的50%经由这里运往各地。所以,人称霍尔木兹海峡为海上石油通道的“咽喉”、世界油库的“阀门”。

    ——直布罗陀海峡。全长约90公里,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和非洲西北角之间,北岸为西班牙,南岸为摩洛哥,是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唯一通道。自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直布罗陀海峡成为大西洋通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捷径,是世界重要的贸易孔道。西欧各国进口的原油、原料以及出口的工业品绝大部分要通过这里。因此,人们将这条航道称作西方的“生命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东西长约111公里,位于马来半岛南部的新加坡岛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之间,西连马六甲海峡,东接南海,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水道,是扼亚洲、大洋洲和欧洲、非洲之间海洋航线的要冲。马六甲海峡,长约1000多公里,位于亚洲东南部的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中国南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也是欧洲、非洲、中东和印度次大陆到东亚的一条主要海运通道和交通枢纽,对于日本海上运输尤为关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

    ——龙目海峡、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南北长约805公里,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北接巴厘海,南通印度洋,由于海峡沿岸缺少优良港口,一般国际船舶多由此通过而不停泊。巽他海峡,长约150公里,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爪哇海与印度洋,是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经爪哇海至东非和绕道好望角去西非、欧洲的海上交通要冲。沿岸有潘姜、默拉克军商两用港口。望加锡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中加里曼丹岛与苏拉威西岛之间,连接苏拉威西海和爪哇海的水道,是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东北部之间的重要通道,为美国海军宣布的要控制的全球16个海上咽喉航道之一。沿岸港口、基地有巴厘巴板、栋加拉、乌戎潘当等。

    ——波罗的海海峡与基尔运河。波罗的海海峡,由小贝尔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格拉海峡组成,是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天然水系,也是波罗的海沿岸的丹麦、瑞典、波兰、德国等国家各港口出入世界各大港口的主要航道。波罗的海海峡的某些海峡属于丹麦和瑞典的领海,但是按照国际法规定又为国际海峡,所有国家的船只都可以通航。其中,若通过小贝尔特海峡时,需要事先通知丹麦当局。基尔运河也叫“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全长约98公里,位于德国北部,横贯德兰半岛。它沟通波罗的海和北海,是波罗的海通往大西洋的捷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黑海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峡、达达尼尔海峡的总称,位于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之间,是沟通黑海和地中海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公元4世纪,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建造君士坦丁堡城(即今日的伊斯坦布尔),成为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1936年六七月,英国、法国、苏联、土耳其、保加利亚、希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日本、奥地利等国家签订了关于海峡制度的《蒙特勒公约》,允许土耳其恢复在海峡地区的防务,认可土耳其对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的充分主权,规定各国商船在海峡自由通航,黑海国家的军舰可以通过海峡,非黑海国家的军舰通过海峡时则要受到一定限制。

    ——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全长约560公里,位于法国与大不列颠岛之间,是北欧各国通向世界各港口的海上要道,每年船只通过量居世界第一位,自古以来是英国的天然屏障,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海峡沿岸的主要港口有多佛尔、福克斯通(英),加来、布洛涅(法)。多佛尔海峡是多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海上战役的战场。1588年英国在这里第一次击退西班牙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人为封锁德国海军,保障英法间航运畅通,在海峡布设了大量水雷和防潜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从敦刻尔克撤退了总数达33万人的英法军队。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把它称作“世界上最佳的战壕”。

    ——莫桑比克海峡。全长约1670公里,位于非洲大陆东南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之间,是南大西洋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波斯湾的石油有很大一部分要通过这里运往欧洲、北美。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它是欧洲大陆经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到东方去的航路必经之地。海峡两岸有许多优良港口。东岸马达加斯加有马任加、图莱亚尔等港口;西岸莫桑比克有马普托、莫桑比克城、贝拉、克利马内等港口。

    在中国海区内,最重要的海峡是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渤海海峡是连接渤海和黄海的纽带,位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平均水深30米,宽50多海里,庙岛群岛断续散落于海峡之上。它是进出渤海的唯一海上通道,因而对于环渤海地区来说,渤海海峡可以说是其海上经济命脉。这一海峡有6条主要航道,其中以老铁山航道和登州航道历史最为悠久。当年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的铁甲舰正是从这里驶入渤海的。因此,它既是“黄金水道”,又是“灾难水道”。台湾海峡前已有述。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省之间,长60海里左右,平均宽18海里,水深40米。琼州海峡属于中国内海,根据中国有关海洋法律制度,任何外籍军用船舶都不得通过琼州海峡。

    中国直面太平洋,眼皮底下的出海口主要有四个:①朝鲜海峡。位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之间,是由东海、黄海、渤海进入日本海的重要通道,如果图们江出海口打通,朝鲜海峡也是由中国东北海上进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②大隅海峡、宫古水道。位于日本鹿儿岛南面、冲绳岛和宫古岛之间,是联系中国东海与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中国从东海进入太平洋通往北美主要走大隅海峡。位于冲绳岛和宫古岛之间的宫古水道,是中国奔向南太平洋到澳大利亚等国,或者横穿太平洋到中美洲、南美洲的重要战略通道。③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位于台湾岛东南、菲律宾北部巴坦群岛南北海域,是连接中国南海与太平洋的重要战略通道。中国南海地区的船只无论去大洋洲还是去北美、南美,都必须走这两个海峡中的一个。④南海/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重要作用无须赘述。需要强调的是,目前中国经过马六甲海峡运送的石油数量约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80%左右,在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中有近60%是中国船只。

    从上述可见,由东北方向出太平洋的主要走朝鲜海峡以及日本北部的宗谷海峡;正东方向琉球群岛之间有很多海峡、航道可供通往太平洋、美洲大陆和大洋洲。由南部方向出东南亚、澳洲、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必经中国南海和马六甲海峡。由此可见,南海、南航线在中国“走出去”政策中的重要地位。

    “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咽喉”,平时是对外经济贸易的必经之路和要道,遇有危机或者战争,又是敌对双方争夺和控制的重点,有时甚至可能成为要挟对方的砝码。今天的中国,长期囿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大陆观念,还缺乏掌握和控制海上咽喉要道的意识。这在“天下大同”的情况下是一种值得赞扬的美德,但在弱肉强食的今天,则是一种愚昧!有没有能力控制是一回事,而有没有意识去控制是另一回事。只有具有了控制的意识,才可能拥有控制的能力。相信素有“人定胜天”精神的中国人,当意识到海洋对于中国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之后,不会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海运能力、港口码头、造船业是产生强大海上力量的基础

    从经济角度讲,海运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从军事角度讲,海运则是海外兵力投送、处理海外危机的最佳途径,这是由地球表面上“海连陆断”和海运本身所拥有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的。对于一个准备和即将走向海洋、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国家来说,海运力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海运力量也是一个国家海权的重要基础。在马汉看来,“和国家的工业成就相比,一支巨大的商船队或舰队更是国家权力的象征”。①和平时期,海上运输船队可以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战争时期,海上运输船队可以用作海上作战力量的支援或者补充,有的稍加改装还可以直接用于作战。英阿马岛战争、海湾战争中,英国和多国部队所在国的海上运输船队,都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援保障作用。

    海洋交通运输与其他交通运输手段相比,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是建设投资费用和运输费用低廉,兼容性、载重量大,四通八达,抗毁能力强,安全系数高,受人为阻隔因素少。21世纪初,全球海洋运输量大约为220亿吨左右,承担着世界上2/3的外贸货物量和80%~95%的外贸货物周转量。截至2008年1月底世界十大航运国家和地区的排名是:希腊、日本、德国、中国、挪威、韩国、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英国。其中中国拥有船舶2975艘,8306万载重吨,这一情况表明,中国的海运力量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外向型经济”对中国的海运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走向海洋的中国应当大力发展海上运输力量;拥有了强大的海上运输力量,也就拥有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手段。

    港口是海运航线的出发点和终止点,从经济角度讲,是组成海运业、发展海洋渔业和采矿业、“外向型经济”必不可少的陆岸条件,被视为一个国家走向海洋的基本依托;从军事角度讲,就是基地,是海上力量的“根据地”、“加油站”,是海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如马汉所言:“基地本身也正是一串有着逻辑上的承先启后关系的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串链条就是:工业——市场——控制——海军——海军基地。”②在一般意义上,港口建设和使用情况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海运业、对外贸易量、在附近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等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共拥有460多个重要港口。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任何一个良好的港口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价值。因此,世界各沿海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发展外贸、发展海洋事业,均大力建设自己的港口,甚至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改变局部自然条件建造大型人工港。

    中国有150多个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其中优良的港湾有大连港、大窑湾、胶州湾、杭州湾、象山港、乐清湾、罗源湾、湄州湾、厦门湾、拓林湾、大鹏湾、大亚湾、广州湾、洋浦湾等。有60多条长度大于100公里的人海河流,主要的大、中河口有鸭绿江口、海河口、长江口、甬江口、椒江口、瓯江口、闽江口、韩江口、珠江口等。沿海可供选择建设中级以上泊位的港址计160多处。现有港址资源虽然多已开发,但尚有较大的潜力。此外,沿海还有400多公里的深水岸段,正在开发或者有待开发的深水港址有62处。可以说,中国发展海上运输事业,就出海港口的条件而言,还是相当有利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港口建设迅速发展,应当说就数量而言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走向海洋的战略需求,大陆沿线目前港口布局基本趋于合理,但就港口的现代化程度而言,还不能说能够适应当前特别是今后的需要。因此,今后的港口建设应当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即加强港口的技术改造,扩大港口的吞吐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充分考虑到港口平战、军民两用的问题,在港口的技术改造中不断提高战时应用能力。

    中国的军港,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之外,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建、改建、扩建了一些,不仅基本保证了军用,有些还为民用提供了方便、创造了条件。但是,中国的军港也同样面临着一个布局问题和自动化、机械化的问题。随着海军建设的发展,还有一个能够停泊大型舰船的问题。另外,目前中国在海外还没有一处可供使用的军用港口,这就使得中国的舰船在非和平航行时,无所依托、无法远离大陆沿岸的港口码头。不在海外驻有一兵一卒、不在海外建有海空基地,对于守着“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过日子的中国来说,是值得称道的,但对于即将走向海洋的中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和缺陷。出路无非两条:一是打破中国一直恪守的承诺,在海外建立自己的海空基地。显然,这与中国的国体、政体不符。二是在舰船的续航能力、生存能力上做文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有可能做到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航空母舰就基本具备了长时间在海上游弋的能力。

    造船工业是世界上最先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之一。工业化发展最早的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历史上都是造船大国,曾经长期称雄世界造船工业。造船业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走向海洋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强大的造船业,就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走向海洋就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20世纪初,英国的船舶产量曾占世界船舶总产量的60%,居于首位。20世纪90年代初,在世界船舶总产量中,日本、韩国两家的产量占了世界总产量的648%。日本一度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船舶工业,1990年船舶产量达到6824万总吨。在超级油轮市场上,日本造船商牢牢地控制了54%的份额。韩国是继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造船国,1990年的船舶产量达到346万总吨。丹麦仅次于日本和韩国,位居世界第三,1991年造船订单数达到19224万吨。

    进入21世纪,中国船舶工业能力突飞猛进。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谭作钧介绍说:中国船舶工业经过艰苦卓绝的拼搏,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2007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2000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27%;手持船舶订单176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35%,居世界第二位;承接新船订单超过1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43%,居世界首位。中国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目前,以长江口、珠江口、环渤海湾三大区域大型造船设施建设为标志,中国船舶工业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其中,2007年完工的船舶中万吨以下的中小船仅占139%,其他均为大型、特大型船舶,目前中国已有25万吨级以上船坞14座。更主要的是,今天的中国已经能够自主设计和建造几乎所有类型的船舶,出口船舶中90%以上为自主品牌船型。中国不仅成功地自主设计批量建造了好望角型散货船、30万吨级油轮、8530TEU集装箱船等超大型主流船舶,而且在高技术船舶领域和海洋工程建造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4月3日,中船集团公司建造的中国第一艘LNG船胜利命名交船,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成功摘取船舶工业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2008年4月28日,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座有海洋工程中“航空母舰”之称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中船集团公司开工建造,中国船舶工业在海洋工程建造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上述情况,一方面可喜,中国船舶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可忧,中国还没有把日本、韩国等传统造船大国远远地甩在后面。船舶被称为“移动的城市”,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很适合中国国情。一条出口船舶价值上千万美元,“一船出口,千家受益”。不管是喜是忧,中国应当坚定大力发展造船业的意志和信心,特别应当把握好时机。中国古代兵法特别强调把握、捕捉、创造“战机”,即把握、捕捉和创造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作战时机。笔者不谙道,但总觉得商场与战场有许多同理。如同冰激凌再好吃,寒冬腊月里总不会有多少人去买它;大碗茶再不好喝,烈日炎炎之时也能卖出个好价钱。

    另外,随着快速航船的出现和发展,海洋运输业必将进一步突飞猛进。这也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上航行技术不断提高,将使海上贸易更加便捷和快速,发展海上力量大有可为;二是中国人的眼光应当瞄准“未来的快速航船”,走“科技强船”之路。如果说中国目前在造船能力上与强国有一定的差距的话,那么在“科技强船”的问题上与强国并不一定就不是处于一个起跑线上,以科技制胜或许是发展中国造船业的一支“奇兵”。

    海洋·未来·市场·劳动力就业

    “人多力量大”,但“大有大的难处”。资源、市场重要,劳动力就业更为重要。开发和利用剩余的劳动力资源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固然有着广阔的就业机会,但海洋的就业前景更为可观。走向海洋的劳动力不仅可以吃饱肚皮,而且还可以获取资源、开辟市场,何乐而不为!

    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市场不足”+“需求紧缩”+“生产过剩”

    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很长时间内,中国经济所以能够达到两位数的增长率,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充足,消费者需求旺盛。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城市消费者基本购齐了他们所承受得起的各种高价商品。目前,90%以上的城市居民已经拥有了洗衣机、彩电、冰箱等,相当一部分家庭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车”、“自家房”,农村消费者也基本上拥有了较好的生活条件。有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传统消费观念的中国人,在一个时期内是不会轻易更换这些高价商品的。“需求紧缩”是中国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

    中国是当今世界的“产能大国”,它也从侧面揭示了中国客观上存在着“生产过剩”的问题。当然,中国目前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物资已经多得没有人需要了。按照经济学理论,判断一个社会、一种经济体制是否存在生产过剩,与其物资量、需求量有关。所谓“过剩”的实质,是在新生产周期到来之时,已经生产的产品尚未能够以生产部门所投入的边际成本和所预期的边际利润价格在市场上出售。结果,产品库存大量积压,以至于经历了若干个生产周期后仍然积压。由于流动资金被滞销的产品大量占用而凝滞,造成资金回流不畅,致使新的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来源困竭。

    一提到“生产过剩”,有些人十分恼火,“我们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怎么能是过剩呢”?有些人不同意而且斥责这种观点。质问也好,不同意也好,“生产过剩”都是客观存在的。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看,这种“生产过剩”,最终很有可能爆发为使再生产难以继续进行的工业危机。不管这种“生产过剩”的程度、发展趋势如何,它都给中国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大批工业企业再生产难以为继必然导致大批劳动力闲置,这批劳动力与农村富裕劳动力、城市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劳动力汇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庞大的待业、待岗大军。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是一件坏事,但它也及早地给中国提了个醒儿——如果不能尽早从生产结构上、就业取向上采取有效措施,再遇到经济领域里的大风大浪,中国就有可能出现大的社会稳定问题。

    人口多、资源少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矛盾

    据国内有关专家预测,如果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作大的改变,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增至1483亿,到2030年将增至1519亿,直到2040年才有可能开始回落。而外国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将突破16~18亿,如按其所言,形势则更加严峻。

    专家预测,中国在人口达到16亿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多则必滥”几乎是一切事物的规律。纵观世界各国的人口素质情况,“人口多=素质低”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目前,中国的残疾人已经达到8000多万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弱智或者处于痴、呆、傻的状况。其中,除了生育本身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后天教育的问题。由于人口庞大,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仍然高达12%。与庞大的人口成反比,中国的人均国土面积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人均耕地已由建国初期的3亩多下降到现在的112亩。另外,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9,森林覆盖率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水土流失量占世界水土流失总量的1/5,土地沙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76%;黄河断流、500多条江河多被污染,等等。

    中国人口以每年上千万的速度增长,人均需要的粮食也就必然相应的增多,而耕地面积却在以高速度减少。据有关部门估计,到2020年总需求量为15万亿斤,人均1000斤;到205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18万亿斤,人均1200斤。有关专家预测,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耕地不断减少,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出现37亿吨粮食的缺口。

    应当看到,庞大的人口,给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以及交通、住宅、就业、资源的利用、环境等带来的巨大压力,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难题。对国家政府来说,如要为今后持续增长的人口提供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资金和社会条件,既包括吃穿住行的基本需求,也包括教育、娱乐、文化等基本享受,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总量高、人均量低标志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艰难

    当今世界,许多有识之士都在考虑或者谈论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对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21世纪的必然趋势已经形成共识。所谓“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包括良好的人口环境、适量的经济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持久利用的自然资源、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等。其中,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制约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既有一个总量问题,也有一个人均占有量问题,只有总量的增长没有人均占有量的增长,还不能说是真正的发展。因为,人均占有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考察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准。目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不少产品产量从总体上看,已经位于世界前列甚至首位,但以人均计算则处在世界的后列。如,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已达44万亿美元,在世界上位列前茅,但与庞大的人口相比,人均占有量就少得十分可怜,在国际上只能排在第100位左右。

    中国面临的问题与发达国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其中,人口环境的不利状况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沉重负担。目前,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平均为2%,有的还呈负增长状况,中国的人口总量比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还要多3亿人,而且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不同的内部环境和条件,决定了各个国家在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不同选择。发达国家可以把环境问题摆在可持续发展的首位,而中国则必须把解决耕地、资源不足与人口巨大的矛盾摆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首位。

    劳动力过剩加之结构调整必然导致就业困难

    人口多,必然带来就业难的问题。因为,人口数量与劳动力数量成正比,大批劳动力的存在,虽然可以创造财富,但同时也向社会提出一种就业需求,政府必须提供大量的固定资产、生产条件和经营环境。当劳动力数量超过社会所需劳动力需求时,就业难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发生过两次失业高峰。第一次是1979年的大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第二次出现在1989年治理整顿期间。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出现了第三次失业高峰。虽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返乡的农民工多有土地可以维持生计,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多有父母可以“啃老”,但长此以往毕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实事求是地讲,结构调整所导致的失业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伴行物”,也是时代进步大潮中的一个“漩涡”。传统产业生产能力过剩提出了物质资源与劳动力资源重新分配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各种商品供不应求,因此全国上下开足马力解决这一矛盾,小棉纺厂、小机械厂遍地开花。随着“小生产”的发展加之30年改革开放,市场上的东西多了,传统产业生产能力出现了过剩的情况,小而全、大而全、重复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纺织、轻工、机械、化工等产业尤为明显。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具陈旧了要更新换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产业结构落后了就要调整改革。当前,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了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企业结构重新组合,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面临着一个重新配置的问题。因此,大规模失业问题,是一个旧的经济周期向新的经济周期转变时必然出现的暂时现象。

    工业化进程中增长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部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处于暂时分离的状态。当前,生产力发展的突变性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影响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因为,有的企业手工操作被电脑所取代,使一些工人失去了工作的岗位;有的地方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使部分工人失去了“饭碗”。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在加速向集约化方向转变。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含义,就是要提高资本、技术要素生产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益,就意味着生产手段的改进对劳动要素的相对排斥。同时,买方市场格局的出现也必然逼迫企业必须走依靠质量、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售后服务等非价格竞争之路。虽然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那些在旧生产方式岗位上的职工可以向新生产方式岗位上流动,但这种转岗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总之,由于历史的、体制的、结构的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下岗”也好,“隐形失业”变成真正的失业也好,都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时代产物。它是前进中的“漩涡”,而不是河水的倒流。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正确地认识这一社会变革时代特殊现象的本质及其成因,而且在于正确地处理和解决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广泛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知识经济、虚拟经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失机遇地发展本国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有利条件。荷兰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单一、人口稀少、市场狭小的国家,由于坚持走了一条“以狭小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占领广阔国际市场”的道路,从而使其国民经济始终跟上了世界经济演变的步伐;韩国提出建设“头脑强国”;新加坡在全国建立“终生学习”的体系,以提高人力素质,发展本国的知识经济;肯尼亚也已经踏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知识经济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但是,必须看到,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仍然是物理空间、资源、市场、劳动力就业、环境等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多数传统产业仍然是基础产业,农业、矿业、制造业、传统工具的运输业都不会消亡。科学和技术再发展,也不可能做无米之炊。因此,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讲仍然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资源在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信息产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就业量再大,也不过一两千万人,中国的十几亿人口中,有大量受教育不充分人口、低素质人口、残疾人口,因此主要依靠知识产业的发展来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是不现实的。中国的劳动力就业依然必须主要依靠农业、工业、服务业来解决,这是国情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况且即使立即加大科技、教育方面的投入,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式地完成非知识型劳动力向知识型劳动力的转变。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应当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发挥中国人聪明的优长,奠定发展知识经济的海内基础,同时继续大力发展国内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开发资源,扩大国内市场;一方面,应当大力获取海外资源、开拓海外市场和海外劳动力就业机会,既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难点,又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海外基础。

    与知识经济相伴而生的“虚拟经济”,正儿八经地火了一阵。

    不能否认,金融经济也是一种经济,金融财富也是一种财富。但是,一个国家、民族绝不可以单纯依靠金融经济、金融财富生存和发展。“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比,是一种虚拟化的东西。因此,不能不搞金融经济,但绝不能把金融经济做过了、搞大了。这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冰岛一下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 32万冰岛老百姓平均每人身负20万美元的债务,它就像一把高悬在冰岛人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剑,随时都有可能让冰岛人跌入灾难的深渊。这是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它告诉世界:金融业畸形发展,就好比是建筑在沙滩上的金融大厦,没有扎实的根基,一遇风吹草动,顷刻间就会轰然倒塌。美国投资专家麦克·法伯曾讽刺说:“联邦政府给每人600美元的退税。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如果买好车,钱归了德国;如果买些莫名其妙的破烂,钱归了台湾。这钱怎么花也不归美国经济。花在美利坚土地上的唯一办法,就是喝酒嫖妓。只有这两样产品属于美国制造。”法伯的话实实在在地道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过度的“虚拟经济”、“金融经济”已经让美国深感难堪!总之,中国不能不搞金融经济、虚拟经济,但绝不能大搞。3亿美国人可以靠投机挣钱去买粮、买房,13亿中国人如果玩“金融经济”、“虚拟经济”玩冒了泡,那么,满世界找粮食、找房子、找汽车的中国人将是世界的灾难。

    “向南、向海、向全球”是解决市场不足、劳动力就业的有效措施

    劳动力“过剩”固然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但也不是没有其积极的一面,“人多力量大”。问题的关键,是“怎么看”、“怎么办”!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投入产出的过程。这种投入,通常情况下只能是各种各样的资源。资源是一切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起飞必然伴随着大量资源的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发展又是一个不断开拓资源的过程。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情况,有着不同的资源开发类型。有的国家通过强化自然资源的开发以求发展,比如石油输出国就是这样;也有的国家通过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设备,也就是强化经济资源求得发展。但这两种经济发展的道路,对于中国来说都是行不通的。由于中国手中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走自然资源强化开发的道路显然不行;由于中国太大,依靠外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现实强迫中国,应当走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道路。

    从一定意义上讲,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是一本万利的,决不会产生无效投资。从现实经济活动实践看,劳动力资源不仅是一种永久性的可再生资源,而且还是各种新型资源、人工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活”的基础。有人预测,在电子化、信息化的世界上,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将取代一切过去视之为不可代替的发展的基础资源,成为一切财富中的首富。因此,开发和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有着伟大的战略意义。

    中国“过剩”的劳动力资源应该向何处去?

    有人提出,针对当前中国“生产过剩”、市场和劳动力就业不足的情况,应当像当年美国开发西部地区时期那样,由国家制定一套鼓励东部地区劳动力西进的战略与政策,并称之为“一种伟大的和历史性的选择”。应当说,这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之一。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资源、市场和劳动力就业条件并不十分有利。所以,中国发展西部的基本着眼点应当是以西部为一个基地,以便向临近西部的中亚国家发展。再则,中国的西部资源和市场,毕竟还是中国自己的,早晚都会派上用场。完全依靠西部地区,不仅不可能解决中国目前的生产过剩、资源不足、劳动力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还是没有解决“用别人的东西”、“挣别人的钱”、“在别人的土地上干活”等战略性问题。

    中国虽然是一个海岸线很长的国家,但目前从事海洋社会劳动者人数的比例还比较低,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在海洋经济方面的不发达;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在海洋就业方面还拥有十分广阔的天地。海洋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布局。海洋交通贸易、远近海洋运输、海洋渔业的发展,使目前中国沿海200公里以内的地区,集中了全国41%的人口、1/9以上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和占国民生产总值70%的工农业经济。发展海洋经济不仅能够提高国家的经济收入,而且能够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比如,挪威仅从事海洋石油工业的劳动力就有30余万,超过了从事渔业工作的人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

    国家海洋局编制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规划出21世纪初中国开发利用海洋的蓝图。其目标是,建设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形成科学合理的海洋开发体系,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发展。海洋经济增长速度在20世纪末15%的基础上,在21世纪要略高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逐步使海洋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0%,占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0%~30%,并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合理配置海洋资源。海洋交通运输业、渔业、海底油气开采业、滨海旅游业、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利用、海洋采矿等产业要有大的发展。海洋开发能够提供相当大的就业机会,提供广阔的生活和生产空间,可有效地缓解人口增长、劳动力过剩带来的就业压力。应当说,这个《议程》具有相当的战略眼光,对于推动中国走向海洋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但是,中国发展海洋经济绝不应当仅仅把眼光盯在中国的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固然是中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和出发点,但大洋之中、世界海洋沿岸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着更为广阔的资源、市场和就业的机会。通观世界各国工业经济历史,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复苏经济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寻找和开辟新的有利润可图的市场,包括国内的、国外的。目前,世界上许多海洋国家和沿海国家的眼睛,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了人类的第二大生存空间——海洋。中国的人口最多,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走向海洋,能否更多地占有海洋空间、海外资源,能否在海外开辟新的劳动力就业岗位,是中国未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有资料介绍,目前海外华人有数千万。这个数字既大又小,“大”是说它可以顶得上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小”是说偌大个地球上,除了亚洲的长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聚集着13亿中国人外,其他地方的中国人密度并不大。目前,世界上43个岛国、100余个沿海国家,有些属于发达国家或者劳动力有所剩余,有些则是不发达国家或者劳动力不足。中国剩余的劳动力,可以输送到那些不发达或者劳动力不足的岛国或者沿海国家。如果说,制造精密仪器或许还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开荒种地一年半载的时间总是可以掌握的。中国人不想移民、殖民,只是通过向海外输送劳动力来解决就业问题和吃饭问题。从历史上看,海外华人并没有夺取哪个国家的政权或者在哪个国家“捣蛋”,他们带给所在国的只有和平、财富和文明。

    大陆固然是解决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基础所在,但不应当只看着眼前这一点点“地皮”,不能总守着“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过日子。既然,海洋是人类的第二大生存空间,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走向海洋?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在海洋开辟就业的新基础?为什么不能在海洋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不能否认,转岗、自谋职业、发展第三产业不失为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有效办法。但是,中国人的眼光能不能再放宽一点?有的专家提出,对劳动力就业问题应该用市场经济的做法,建立“四海为家”的劳动力市场。当然,这个“四海”绝不仅仅是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走出国门找‘饭碗’”,是一个非常富有战略眼光的劳动力就业思路。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历史始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目前,国际劳动力市场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报道,每年的国际劳动力总输出量达2500万人左右,涉及一百多个国家。而且,国际劳动力市场还在迅猛地发展。然而,目前中国在国际劳动力市场上却没有占多大的份额。有资料介绍,东亚的韩国、新加坡劳动力严重短缺,两国所缺劳动力均在几十万人。中东地区是国际上最大的劳动力市场,目前,外籍劳动力在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的劳动大军中占53%~90%左右。仅所需要的医护人员的数量就十分可观。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也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仅俄罗斯远东地区,每年至少短缺劳动力数十万人。此外,美国、大洋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在某些特定的领域里,也存在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如美国有人预计,到本世纪末仅计算机软件人员就缺少百万之众。庞大的国际劳动力市场,给中国的劳动力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于劳动力资源过剩的中国来说,积极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无疑既具有有利条件,又有巨大的利益。

    如何“走出国门找‘饭碗’”?

    从一个时期以来中国人“走出去”的方法途径看,起码有以下几种可以选择:一是对外承包工程、生产、服务性产业,派遣劳动力,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活动;二是对外投资,充分利用企业跨国经营的机会,带出劳动力,最好是“少投资、多带人”;三是国际合作移民,即通过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进行开发性规模移民,台湾省在过去40年已经向海外移民百多万人,其成功的经验是值得学习的;四是独立性移民,即建立在个人自愿基础上的人口自发向海外移动,谁有本事谁走人,中国的人才有的是,离了谁地球都照样转,当然,极度缺乏的人才还是应当适当控制外流的;五是自费海外留学,这也不失为“劳动力就业”的一项临时性措施。

    向海洋、海外要市场、要劳动力就业是世界各沿海国家的基本做法。目前,世界上的100多个国家,按照地理特征来区分,可以分为内陆国家、沿海国家、岛国三种类型。内陆国家则不过二三十个,其余大部分都是沿海国家。日本的陆地土地面积仅有3777万平方公里,但其潜在的专属经济区面积可以达到38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其国土面积的10倍。从1945年以后到现在,依托海洋、海岛建立了许多港口城市人工岛、海上机场、渔业用人工岛、防波堤、倾废区。从而,不仅解决了陆地拥挤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新加坡是一个“城中之国”、“岛上之国”,既没有矿产资源,又不产粮食,所有的工业原料都依靠进口。但是,在20多年中国民生产总值达125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高达500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新加坡奇迹的产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地处马来半岛的海洋岛国特点,充分利用海洋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发展本国经济。南斯拉夫、巴基斯坦等国家,把输出劳动力作为解决就业压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一个时期以来,前南斯拉夫地区国家在国外工作的劳动力大约为60万人,每年汇回的款项相当于商品出口收汇的40%左右。巴基斯坦在国外就业的人数已经超过200万,劳工汇额成为国家重要的外汇来源,相当于商品出口收汇的130%。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劳动力底数太大,虽然短期内还不能指望通过输出劳动力来解决就业问题,但是,把在海洋、海外解决劳动力就业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性考虑,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能够输出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劳动力,对于减轻国内就业压力、增加外汇收入将是十分有益的。

    随着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和对外经济交往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对外投资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已经在世界上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千余个外贸企业,范围涉及电子、化工、冶金、计算机、卫星服务等各个行业。出口对象不仅有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有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尽管中国的劳务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世界上仍然仅占有极小的份额。出国劳务人员只占世界总数的02%~03%,合同金额的比重就更小。当然,这也反映了中国的劳务贸易潜力还是很大的。

    如果说陆地已经“人老珠黄”,海洋则是“风华正茂”;如果说陆地是已经“下嫁”的媳妇,海洋则是“小姑待嫁”!意欲走向繁荣富强的中国,必须首先走出陆地为“本”的传统观念!向海洋进军并不是要抛弃几万年赖以生存的陆地,而是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当前,海洋虽然“待嫁”,但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他人抢先下了“聘礼”,有的已经被抬上“花轿”,有的甚至入了他人的“洞房”。中国人若不抓紧时机,未嫁的姑娘早晚也要成为他人的“媳妇”!

    对现有的一些“游戏规则”应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一直在玩弄着两个“游戏规则”,并且依此发达起来、富强起来;有些国家没有按照或者没有能力按照这两个“游戏规则”办事,就落后,就受其他国家的欺侮和盘剥。这两个规则,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利用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发展经济”。

    所谓“战争规则”,就是以军事力量为代言人,谁拥有军事优势,谁就拥有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狼牙棒”,既可以占领土地、攫取资源,又可以独霸贸易、垄断市场、占有劳动力就业岗位。翻开中国近代史不难看出,一些国家就是利用军事上的优势,侵略、掠夺中国近一个世纪之久。

    所谓“利用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发展经济”,西方一些国家在自己完成工业化进程或者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之后,竭力反对其他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理由无非是什么“资源有限”了、“环境污染”了,等等。这也是一种强盗的逻辑。用中国的话说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们发达了、幸福了,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反过来又不允许其他国家利用剩余的资源去发展、去争取幸福,岂有此理!

    中国历来是一个讲究道德的国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尊崇礼仪,讲求仁德,重义轻利。这固然是友善的。但是,当今世界,仍然是只讲利益而不讲道德。你同他讲道德,他却同你讲利益、讲实力、讲武力。因此,对于一些西方人的“规则”,中国人唯一的选择,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人害怕中国富强昌盛,有人害怕中国在世界上占领了更多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中国怕什么?中国最怕自己的老百姓没饭吃、没活干、没好日子过!

    崛起的中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中国有个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问题,世界也有个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问题。客观地讲,历史——现实的观点,宽容、大度的态度,建设性、帮助性的努力,都是积极的。最可恶的是恶意的指责、不怀好意的“制裁”。以中国目前所存在的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差别过大、贫富差距悬殊、群体性事件频发等问题而论,所有步入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国家都不应忘记,一百多年前的欧洲、美国和日本,不都是经历过由村镇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过渡吗?这种过渡的核心,不就是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的过程吗?从社会经济学角度讲,当土地无法养活它的全部子民的时候,农业生产就不再是田园诗画了,它让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疲惫不堪而又收入微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它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才会尽力去提高农业生产力、进行工业革命。今天的中国,所经历的正是欧洲、美国和日本百年前所经历的。中国人不知道,难道欧洲人、美国人、日本人自己刚刚走过的路也忘了吗?再以目前非常火爆的环境保护为例,1850年前后的欧洲是什么样子、今天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有今天这个样子?当年的伦敦不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名的“雾都”吗?如果150年前或者1750年时的欧洲就开始注意保护环境,就强调应该“集中精力来保护农村和农业”,那么,世界会有今天吗?令全世界叹为观止、促使人类进入一个崭新文明的工业革命还能出现吗?

    这个世界和平多于战争,但战争尤其是丛林规则并没有消失。崛起的中国需要确保和平、希望为世界做更多的贡献,因此必须准备战争——能战方能言和!如果因为如此就大喊大叫“中国威胁”、就妖魔化中国,那就是一种绝对的强盗逻辑。不管是谁,如果非要坚持强盗的逻辑,那就只能被视为是狭隘、自私与偏见——对后来者、对不同意识形态尤其是对后来可能居上者的一种敌视。当然,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教化,但这种教化绝不是像老师在课堂上那样的谆谆教导!中国应当有实践这种“教化”所需要的战略。在“狼外婆”依然存在并时时敲门的情况下,你能丢掉猎枪吗?!

    知彼知己·“向南、向海、向全球”·“让开大路走两厢”

    一个人过河必须首先解决桥或船,而一个国家要向南、向海、向全球,就不仅仅要解决船的问题。海洋连接世界每一个角落,茂密的丛林,无垠的沙漠,繁花似锦的庄园,熙熙攘攘的都市……中国“敢问路在何方”?路在知彼知己,路在知天知地,路在崭新的创意!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商业、服务、资本和技术越过国界的流量越来越大,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中国是全球化最大的生力军,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面对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必须坚持“向南、向海、向全球”的政策,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和链条之中。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提出了发展方向选择的问题。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必须保持自己的重点方向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已经大大地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世界经济版图。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既给中国带来深刻的影响、给中国提供了机遇,也给中国提出了一个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向南、向海、向全球的重点方向在哪里?

    孙子兵法讲,做事情首先要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在考虑中国未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时,也必须做到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只有知道了中国的实际情况——长处、短处,有什么、没什么,能够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应当干什么;知道了其他国家特别是主要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长处、短处,有什么、没什么,能够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以及想干什么,知道了世界自然地理、政治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军事地理等方面的情况等等,才有可能正确地确定中国未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在当前一超多大纷争的时代背景下,“知彼知己、知天知地”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目前中国的基本国情和长远发展来看,中国进一步“走出去”的重心应当在“世界地理枢纽”——“城市”之外,即亚洲中部(中亚)、南部(南亚)和俄罗斯东部地区,以及中东、非洲、南美、大洋洲。这些地区,虽然有的技术和物质资源不十分丰富,有的市场条件不十分有利,有的战乱不断,但从整体上看,资源较多、市场条件具有广阔的开拓前景、劳动力明显不足,且发达国家经济渗透比较薄弱,这无论对于中国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亚洲南部属于“城镇郊区”+“农村”的“两掺和”地区

    亚洲大陆分为六个地理区域:东亚主要是日本、朝鲜、韩国等;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是亚、非、欧以及大洋洲各国间的海、空运输纽带;南亚包括印度半岛及其附近的斯里兰卡岛和马尔代夫群岛等,是中亚南下印度洋的通道,为亚洲、大洋洲和欧洲、非洲间的海上交通要冲;西南亚包括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五海三洲之地”,自古为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中亚主要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全部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历史上是俄罗斯南下印度洋的通道;北亚主要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亚洲的水力、渔业等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水力资源占世界的26%。沿海渔场面积占世界渔场总面积的40%。矿藏种类多,储量大,富集区多。主要矿藏有煤、铁、锡、钨、铜、铅、金、银、钾、盐、硫磺、磷、云母、宝石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等。其中,石油和天然气、煤、锡等储量均占世界总储量的60%以上,居各洲首位。西南亚的石油储量最大,有著名的沙特阿拉伯——波斯湾油气田。

    亚洲大多数国家,曾沦为殖民主义国家的原料供应地、投资场所和商品倾销市场,经济单一、落后。20世纪60年代以来,民族经济发展较快,单一经济的面貌在逐步改变。但全洲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展水平相差悬殊。联合国21世纪初确定的世界最不发达的50个国家中,亚洲占有9个。尤其是柬埔寨、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老挝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比较低。东南亚的传统工业部门是采矿业,锡矿开采历史悠久,原油的生产和加工为东盟一些国家的主要工业部门。新加坡已经发展成为产业部门比较完善、发展水平较高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加工工业和金融服务业发达。泰国、马来西亚被称为第二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发展迅速,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次之。西南亚为世界最重要的石油产区,海湾国家工业以生产和加工原油为主,大油田、炼油厂和油港主要集中在波斯湾沿岸地区,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南亚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工业发展较快,印度已经初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巴基斯坦的纺织、航空工业在亚洲也占有重要地位。中亚五国为发达的工业国,采矿、冶金为工业的主要部门。

    亚洲濒临三大洋,有不少海峡在国际海上运输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经济意义,如北冰洋和太平洋间唯一的水道白令海峡,日本海和太平洋的三条通道——朝鲜海峡、津轻海峡和宗谷海峡,中国的海上走廊台湾海峡,南海和太平洋的通道巴士海峡和巴林塘海峡,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印度尼西亚群岛间的巽他海峡、龙目海峡和望加锡海峡,国际海上石油通道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和曼德海峡,黑海和地中海间的纽带黑海海峡等。苏伊士运河是著名的国际通航运河之一,在世界航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总之,亚洲虽然有日本这样的经济大国,有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有新加坡、韩国等“小龙”,但更多的是政治上不强、军事上不硬、经济上欠发达、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在世界各大洲中属于“城镇郊区”+“农村”的“两掺和”地区。更主要的是,亚洲是中国的所在区域,中国背连亚欧大陆,面朝太平洋,海、陆交通便利,周边有许多国家包括一些海洋岛屿国家历史上曾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大洋洲既有“城市”或者“准城市”但更多的是“农村”

    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洲,包括澳大利亚大陆、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岛和北岛以及太平洋中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岛屿等6个地区。陆地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占全洲总面积的144%。人口约27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洲,约有30个国家和地区。全洲由太平洋西南的一个孤立岛状大陆和散布于大洋中的上万个岛屿组成。地处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是世界上许多重要海上和空中航线的必经之地,又是众多国际海底电缆的交织处,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大洋洲的经济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以农、牧、矿业为主,二是各地经济部门结构及生产水平差异显著。澳大利亚、新西兰经济相对来说已属于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很低,在联合国21世纪初确定的50个最不发达的国家中大洋洲有5个,即西萨摩亚、瓦努阿图、图瓦卢、基里巴斯、所罗门群岛。大洋洲工业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化学、建材、纺织以及畜产品加工等,但多数国家仅有农、林产品加工业,且通常分布于首都或首府地区。农业比较落后,仅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具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全洲主要农牧产品有羊毛、羊肉、小麦、椰子、甘蔗、菠萝、天然橡胶等。海、空交通发达,全洲主要海港有12个,洲内各国、主要地区之间均有航线相连。

    大洋洲土著居民的祖先最早来自东南亚,最早进入大洋洲的欧洲人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后来有荷兰人、英国人、德国人。世界列强对大洋洲长期殖民统治的结果,彻底改变了大洋洲居民的民族构成,欧洲移民及其后裔占全洲人口的绝大部分,原土著居民急剧减少,有的甚至灭绝。

    总之,大洋洲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移民居多,是通向非洲、南美洲有利的“前进阵地”;虽然有澳大利亚、新西兰这样的“城市”或者“准城市”,但更多的是“农村”。就澳大利亚而言,虽然较发达,但其资源、市场、劳动力就业机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非洲属于典型的“贫困农村”

    非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66亿,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左右,密度平均为每平方公里218人,远低于亚欧两洲。全洲分为6个地理区:北非,包括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以及马德拉群岛和加那利群岛;东北非,包括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坦布提和索马里,位于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扼经苏伊士运河/红海/亚丁湾的欧亚海上航线;东非,包括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和塞舌尔;西非,包括乍得、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及其以西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非包括加蓬、中非共和国、刚果、扎伊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卢旺达、布隆迪;南非,包括安哥拉、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及其以南的15个国家和地区,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扼好望角海上航线的要冲。

    非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重要矿藏有石油、煤、天然气、铁、铬、铜、铅、锰、锌、锡、锑、铝矾土、金刚石、磷酸盐,还有黄金、铂等贵重金属,钽、钛、锂、锗等稀有金属,铀、钴、钍、镭等放射性金属。铬铁矿占世界储量的98%,金矿占世界储量的607%,铂矿占世界储量的81%,铀矿储量占世界的1/3以上,铜和钴矿储量分别占世界的20%和68%,金刚石储量占世界的88%,钽矿储量占世界的58%,锗矿储量占世界的54%,磷酸盐储量占世界的60%以上,铝土矿储量占世界的1/3,石油储量占世界的8%。

    非洲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各洲中最低,多数国家仍未摆脱历史上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只依赖一两种经济作物或者矿产品的状况,工业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农业是非洲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粮食产品和木材在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约占出口收入的30%。粮食作物有麦、稻、玉米、小米、高粱,还有特产的木薯、大蕉、椰枣、烛黍、薯芋等。经济作物有油棕、花生、可可、咖啡、橡胶、棉花、剑麻、腰果、茶叶、甘蔗、烟叶、丁香、除虫菊等。畜牧业在农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非洲牧民数量约占世界总数的2/3。森林面积637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为热带森林,是世界热带木材重要产区。尼日利亚、刚果、南非、中蓬、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喀麦隆等是主要木材生产和出口国。

    非洲工业总产值仅占世界的2%左右。采矿业是很多国家工业的主体和经济支柱。南非、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和扎伊尔是非洲五大矿业国,金、金刚石、铜、钴、铬、磷酸盐等矿开采历史悠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天然气、铁、铀、铝矾土等矿的大规模开发,使采矿业获得巨大发展。制造业高度集中在少数海港城市,尤其是濒海的首都地区,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一般以轻工业为主,纺织和食品为其两大部门。重工业以矿冶为主,包括炼油、炼铜、炼铝等有色冶金。南非是非洲各国中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总之,非洲资源丰富,储量多;地幅大,人口少;四面环海,海上交通便利;工业落后,农业、牧业也不发达;战乱多,社会稳定性差,在世界各大洲中属于典型的“贫困农村”。但非洲的矿产、木材、重工和轻工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发展前景都十分广阔。就社会状况而言,“乱”虽然往往使经济投资环境不稳定、有很大的风险,但正是由于“乱”,才有“插足”的可能,才可以“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

    南美洲在资源、产品市场、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南美洲有12个国家和法属圭亚那,还有英、阿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人口302亿余,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南美大陆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全洲可分为西部、东南部和东北部3个地理区:西部地区,包括6个国家,历史上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东南部地区,包括3个国家,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拉普拉塔河河口湾以东海域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英海军激战的战场;东北部地区,包括3个独立国家和法属圭亚那,面积占南美洲总面积的一半,地域广阔,大部地势较平坦,易于通行,历史上是欧洲列强进入南美内陆的通衢。

    南美洲矿产资源丰富,许多矿藏的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和安第斯山区为矿藏主要富集区。主要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锌、铬、铝土、镍、铋、锑、硝石、硫磺、云母、钼、钒、锆、汞、石英晶、磷酸盐,还有黄金、银、钨、铂、金刚石等贵重金属,铌、锂、铍、钽等稀有金属和铀、钍、钴等放射性金属。铜矿储量占世界探明储量的25%以上,铁矿占世界总储量的1/5,锡矿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5%。智利探明钼矿金属储量占世界的249%,秘鲁的铋、钒、铀等蕴藏量居世界前列。铍、铌、钽、钍、锂等矿分布于智利、巴西和阿根廷,探明金属储量在世界总储量中均居首位。

    农业曾长期是南美洲地区的主要产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咖啡、甘蔗、可可、棉花、香蕉、大豆、烟草、柑橘等经济作物的产量或出口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稻米、高梁、小米等,除阿根廷外大多数国家粮食生产不能满足国内需要。畜牧业较发达,其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有很大比重。南美洲森林面积约920万平方公里,覆盖全洲陆地面积的50%以上,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盛产红木、檀香木、巴西木、香膏木、花梨木等贵重木材。捕鱼业十分发达,秘鲁、智利和巴西等国沿海为重要渔场。

    南美洲工业发展较快,巴西、阿根廷基本形成了包括钢铁、石油、飞机制造、动力和石油化工等六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智利、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秘鲁四国也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在制造业内部结构中,多数国家仍以肉类加工、制糖、饮料、皮革、纺织、服装、制鞋等基本消费品部门为主;巴西、阿根廷的钢铁、汽车制造等重工业部门已经取代轻工业部门,成为制造业的主体,并带动了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电器、化工、人造橡胶等部门的发展。采矿业是南美洲传统的工业部门之一,为圭亚那、智利、玻利维亚、秘鲁、委内瑞拉、苏里南、厄瓜多尔等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矿产品大部分出口,委内瑞拉还是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海运在南美各国国内外客货运输上也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南美洲有与非洲相类似的特点,资源丰富特别是矿藏丰富,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虽然较之非洲为好但也基本上属于不发达地区,是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的“较富裕农村”。在资源、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欧洲属于典型的“白区”,但欧洲并非欧洲人所独有

    欧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共分为5个地理区:北欧,主要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和冰岛及其附近岛屿,包括6个国家和地区,濒临北大西洋以及挪威海、北海、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西欧,主要是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7个国家;东欧,主要是波罗的海东岸到乌拉尔山脉之间的欧洲东部地区,包括7个国家,波罗的海是西出大西洋的捷径,黑海则是西进地中海、直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战略通道;中欧,主要是波罗的海、北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地区,包括7个国家,除波兰、德国外,都是内陆国;南欧,主要是阿尔卑斯山脉和比利牛斯山脉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及其附近的地区和岛屿,包括12个国家,多数国家濒临地中海。

    欧洲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煤储量约47亿吨,铁矿储量约3100亿吨,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124亿吨和38万亿立方米,钾盐储量约640亿吨,乌克兰的锰矿,匈牙利的铝矿,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汞矿,德国中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巴尔干半岛北部等地的铜矿,法国、乌克兰和爱沙尼亚的铀矿,俄罗斯乌拉尔山脉的镍、铬矿,爱尔兰的锌矿以及阿尔巴尼亚的沥青矿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可开发的水力资源约占世界的18%、森林面积达874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沿海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欧洲是世界上现代工业和金融、贸易最集中的地区,也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最典型的地区。工业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化程度、科技水平和进出口贸易额普遍较高。其工农业生产总值居各洲首位,集中了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一半以上,联合国所列50个最不发达国家中欧洲一个也没有。在经济结构中,工业居主导地位,尤其是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飞机、船舶、汽车、电器电子等工业发达;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极小,不少国家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需要进口。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多为畜牧业服务。欧洲的海运发达,多数国家拥有大规模商船队,世界十大商船队中有6个属于欧洲国家。海轮由各大港口可抵世界各洲,尤其以北欧至北美航线和欧洲地中海航线在经济和军事上最为重要。全洲有港口800多个,其中主要海港约150个,多数实现现代化装运,年吞吐量逾20亿吨。

    总之,欧洲可谓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的“心脏”地带,在世界各大洲中属于“大城市”,是“白区”。除农业主要是粮食总产量不高以外,工业和科技发达,市场繁荣,人口密集,劳动力多,军事力量较强,且又是发达国家的利益重心所在。就目前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出口到欧洲发达国家的产品种类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大多只是家电产品、轻工产品和经过初级加工的工业原料,显然对欧洲技术资源特别是高技术资源和产品市场的开拓,一时半会还不可能甩出“大手笔”。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在主权国家的经贸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欧洲要想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上获取更多的利益,不得不违心地把自家的大门打开得大一点。中国很有可能也应当在欧洲获得更多的利益。在亚洲经济危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积极向欧洲开拓并有所收获的实践证明,欧洲市场也绝非铁板一块。今天的欧洲已经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下一步的发展,一方面是如何继续确保“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一方面是如何从欧洲获得更多的先进科技和先进制造技术。

    北美洲属于“大城市”,但也有发展中国家可钻的“空子”

    北美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432亿余,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8人左右,分布极不均衡,西印度群岛每平方公里130余人,其中百慕大群岛高达1140余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美国和墨西哥集中了全洲人口的79%,北冰洋上的一些岛屿几乎无人定居。

    北美洲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等9个地理区。除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接壤外,几乎四周环海。已经探明的矿物中储量较多的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镍、铀、铅、锌、钼、银、钡、铼、硒、铂、金、硫磺、石棉、钾盐和磷灰石等。除美国外,加拿大地质多金属矿藏富集区,墨西哥湾沿海平原石油储量相当丰富。

    北美洲经济发达,以不足全球1/12的人口和1/6的土地,生产世界上制造业产品的1/4以上,还有大量矿、林和农产品。美国和加拿大属发达国家,拥有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工业体系,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机械化程度以及管理上的现代化水平都很高,经济区域化、集团化日益增强,属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原子、化学、纺织和仪器等工业部门。美国的情况众所周知,无须赘述。另外,加拿大的电力、化肥、木材、纸及纸板等工业品产量,以及锌、镍、银、铀、黄金、铜、石棉、钾碱等矿产品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为世界主要矿业国和世界最大的镍、铅等金属出口国;古巴的糖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墨西哥石油产量居世界第六位。

    北美洲是世界上农业高度发达的地区。美国和加拿大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对外贸易在北美洲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宗进出口货物运输主要依赖海运,有纽约、新奥尔良、休斯敦、温哥华等世界著名国际贸易港。

    总之,北美洲是世界上发达地区之一,也属于“大城市”之列,且资源丰富,人口不多。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位居北美洲,但是,北美洲也不是没有“空隙”可“钻”。首先,加拿大地大物博,人口稀少,又临近北冰洋,劳动力就业市场广阔。其次,美国的日用品生产并不发达。早在20世纪末,美国人走路穿的是中国产的鞋子,吃饭用的是中国产的盘子,玩的是中国产的玩具,睡觉穿的是中国产的睡衣。2007年笔者随代表团出访美国时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觉,即在美国想买美国货不容易,想不买中国货也不容易。美国国防部、参联会、国防大学等高层机构赠送给我们的纪念品无一不是“中国制造”。美国有美国的优势,中国有中国的优势,在高技术方面中国比不上美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要想进入美国市场还有很大困难,但在劳动力价格、日用品生产等方面中国明显地优于美国;另外,在美国对于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产品不会有更多的人去生产。第三,中国与北美洲隔太平洋相望,海上交通便利。

    综上所述,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应当采取的基本方针是:“南北并进,以南为主;东西并进,以东为主;海陆并进,以海为主”。即以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基准,同时向南北两个方向发展,但主要是向南,以避免近期内与发达国家在欧亚大陆的“大城市”特别是“白区”发生大规模的资源、市场、劳动力就业等方向的冲突;同时向太平洋、印度洋两个方向发展,取太平洋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之利,首先把“家门口儿”的事情办好,重视印度洋的通道价值,把连接非洲、中东、欧洲的“西进通道”看好;同时向陆地和海洋两个空间发展,但主要是海洋,不仅做“亡羊补牢”之事,更主要的是为未来世纪乃至更长时间里中国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总之,实践进一步“走出去”的政策,向南、向海、向全球的重点在“两厢”!

    【注释】

    ①[美]马汉:《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

    ②[美]马汉:《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158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