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秀的这部杂剧,写梁山好汉李逵帮助孔目孙荣,杀死权贵白衙内的故事。高文秀(生卒不详),元代戏曲作家。一生短暂而创作颇多,计有杂剧32种,数量仅次于关汉卿。他的剧作深受时人赞誉,被称为“小汉卿”。作品题材颇广,或写历史故事,或写神怪传说,或写现实生活,其中还有很多水浒戏,仅“黑旋风”戏便有八种:《黑旋风双献功》《黑旋风乔教学》《黑旋风诗酒丽春园》《黑旋风穷风月》《黑旋风大闹牡丹园》《黑旋风借尸还魂》《黑旋风斗鸡会》和《黑旋风敷演刘耍和》。现存作品有《渑池会》《好酒赵元遇上皇》等。
《布袋和尚忍字记》
郑廷玉的这部杂剧写弥勒尊者化身为布袋和尚度富翁刘均佐出家。全剧四折一楔子。主要剧情:汴梁富翁刘均佐原是罗汉化身,平时吝啬成性,偶然在风雪中救起刘均佑,与他结为兄弟,让他替自己看管家财。此时弥勒尊者化身为布袋和尚前来点化刘均佐,在他手心写了一“忍”字,劝他出家,他不肯听从。有一人刘九儿前来讨钱,被刘均佐意外打死,布袋和尚救活此人后,刘均佐勉强同意在家里后花园中出家修行。他后来听说妻子与义弟刘均佑饮酒作乐,本要持刀杀人,后来心灰意冷,见了“忍”字,随布袋和尚出家。但刘均佐仍然凡心不断,放不下万贯家私和娇妻儿女,三个月后终于忍不住,回家后才发现人间已过百余年,孙子都已成老汉,省悟到人生如梦。于是由布袋和尚接引,刘均佐复为罗汉。
郑廷玉(生卒不详),元代戏曲作家,彰德(今河南安阳市)人。郑廷玉作有杂剧二十三种,今仅存《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楚昭王疏者下船》《布袋和尚忍字记》《宋上皇御断金凤钗》五种。他的剧作题材广泛,语言生动、质朴,尤擅长讽刺手法,表现的思想内容也比较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对元代社会生活、市井百态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描摹和反映。
《陈州粜米》
《陈州粜米》全名《包待制陈州粜米》,元代杂剧,作者不详。故事写陈州大旱三年,朝廷派刘得中、杨金吾前去赈济。刘、杨二人乘机大肆搜刮财富,并用御赐紫金锤打死灾民张撇古。张子上告开封府,府尹包拯微服私访,查明真相,为民伸冤。
此剧本是元代灾荒频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现实之反映。剧本结构较为严密,情节展开颇多波澜,是元代杂剧中公案戏的代表作。
元代南戏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它兴起于南宋,在元代得到了比较完整的发展。
南戏最大的特点是自由灵活,韵律、宫调等都没有严格规定,众角色同场皆唱而不限一人,剧幅不限四段,不拘长短,自由发挥,但唱时都用南方方音。南曲与北杂剧交流以后,出现了南北曲合套的现象,采用杂剧联套的办法,把歌唱、舞蹈、会白、科诨融为一体,尤其采用多“出”组合的形式,十分适合表演情节曲折复杂的长篇故事。
南戏的题材主要来源于民间传说和现实社会生活,一般偏重于表现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内容,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繁荣下城市平民的思想、愿望和情趣。元末南戏出现了空前兴盛的局面,产生了《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合称“荆、刘、拜、杀”)四大名剧。元末高明的《琵琶记》,把南戏创作推向高峰,被誉为“曲祖”“南曲之宗”。
《琵琶记》
《琵琶记》是南戏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高明(生卒年不详),元末戏曲作家,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高明的代表作《琵琶记》被称为戏文中的“绝唱”。《琵琶记》为南戏,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
《琵琶记》采用双线结构。一条线是蔡伯喈上京考试入赘牛府;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奉养公婆。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对比排列,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琵琶记》的语言、文采和本色两种兼备。蔡伯喈在京城生活这条线的人物,用的是文采语言,词句华美,讲究雕琢和典故的运用,是一种高度诗化的语言;赵五娘这条线的人物,用的是本色语言,自然朴实,通俗易懂,生活气息很浓,是一种接近于人民生活的语言。两种不同语言风格的运用,是《琵琶记》的独特之处。
《荆钗记》
南戏剧本,作者不详。其与《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琵琶记》号称五大传奇。
《荆钗记》全剧四十八出。主要剧情为:书生王十朋与玉莲结婚,婚后半载,王十朋上京应试,得中状元,授江西饶州佥判。丞相万俟欲招他为婿,十朋不从,万俟恼羞成怒,将十朋改调广东潮阳任佥判,并不准他回家省亲。十朋离京赴任前托承局带回一封家书,不料信被孙汝权骗走,加以篡改,诈称十朋已入赘相府,让玉莲另嫁他人。玉莲继母逼玉莲嫁给孙汝权,玉莲誓死不从,投江殉节,被新任福建安抚钱载和救起,收为义女,带至任所。钱载和到福建上任后,即差人去饶州寻找王十朋。差人打听到新任饶州太守也姓王,到任不久便病故,回来告知玉莲。玉莲误以为丈夫已死,悲痛欲绝。而十朋在赴任前接母亲与妻子来京城,听说玉莲已投江而亡,十分悲恸。五年后,王十朋调任吉安太守,而钱载和也由福建安抚升任两广巡抚,赴任途中路过吉安府,王十朋前去码头拜谒。当钱载和知道了王十朋就是玉莲的丈夫后,就在船上设宴,使十朋与玉莲得以团圆。
《白兔记》
《白兔记》全称《刘知远白兔记》,元代南戏作品,永嘉书会才人编。与《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并称“四大南戏”。主要剧情为:五代时刘知远家境贫寒,为李文奎家佣工。李断定他日后必然发迹,便将女儿李三娘许配给他。李文奎死后,刘知远屡受李三娘的兄嫂李洪一夫妇欺压,被迫离家投军,又入赘岳节度使家,后因军功升为九州安抚使。李三娘在家受兄嫂虐待,在磨房生下“咬脐郎”,托人送到军中抚养。十六年后,咬脐郎出外打猎,追踪白兔,在井边与母亲相会,全家才得团圆。
剧本着重描写李三娘不幸的遭遇和坚强的性格,赢得了观众广泛的同情。刘知远的艺术形象是比较复杂的,作品反映了他少年时期坎坷屈辱的生涯,而对他重婚岳府、负心忘旧的行为则有所讽刺。《白兔记》富有民间文学特色,文字上质朴通俗,保存着一些古代农村风俗和情趣。
《拜月亭》
《拜月亭》全名《闺怨佳人拜月亭》,元代南戏作品,根据关汉卿同名杂剧改编而成,作者相传为元末施惠。剧本写蒋世隆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候的离合故事。共四折一楔子。主要剧情为:金朝受到北番侵略,战事逼近中都,朝廷南迁,王尚书出使在外,他的夫人和女儿瑞兰也仓皇离开中都,同百姓们一起逃难。逃亡之中,王瑞兰与母亲失散,书生蒋世隆也与妹瑞莲失散。世隆与瑞兰相遇,共同逃难中产生感情,私下结为夫妇,瑞莲则与瑞兰的母亲结伴同行。瑞兰的父亲偶然在客店遇到瑞兰,嫌弃世隆是个穷秀才,催逼瑞兰撇下生病的世隆,跟自己回家,在路上又与老妻及瑞莲相遇。瑞兰一直惦念着世隆,心事被瑞莲撞破,得知情由,姐妹之外又成姑嫂,愈加亲密。蒋世隆与逃难途中的结义兄弟分别高中文武状元,被势利的瑞兰之父招为女婿。世隆与瑞兰相见,知她情贞,夫妻终于团聚。瑞莲则与世隆的结义兄弟成婚。
《杀狗记》
《杀狗记》全名《杨德贤妇杀狗劝夫》,元代南戏作品,作者不详,全剧三十六出。富豪子弟孙华与市井无赖柳龙卿、胡子传交往,把同胞兄弟孙荣赶出家门。孙华的妻子杨月贞屡劝不听,便杀了一条狗,伪装成死尸放置门外。孙华深夜归来,大惊,急忙去找柳龙卿、胡子传,柳、胡推脱不管,孙荣却不记前恨,帮他把“尸首”埋掉,使孙华深受感动,于是兄弟重新和好。
《杀狗记》剧本比较成功地刻画了柳龙卿、胡子传的无赖相,把酒肉朋友之间的种种欺诈行径描绘得颇为生动。剧中语言通俗、质朴,具有民间文艺的特色,但维护封建伦常秩序的说教气息比较浓厚。
明戏曲
明戏曲包括传奇戏曲和杂剧两大类。传奇是明代的主要戏曲形式,其前身是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的南戏。以正德前与嘉靖后为界,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很少,嘉靖以后则创作大盛,出现了《宝剑记》《鸣凤记》《浣纱记》三部重要作品。万历期间,传奇创作进入高潮,形式也更加丰富。吴江的沈璟、临川的汤显祖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
明代杂剧也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上承元杂剧,作品不少,但成就不高,且大量宣扬封建道德。嘉靖以后的杂剧创作出现了较大变化,纯粹的北曲杂剧逐渐蜕变,成为南曲写成或是南北合套的南杂剧。著名的作品有《红线女》《四声猿》等。
《牡丹亭》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明代戏曲作品,作者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是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
汤显祖的主要创作成就在戏曲方面,著有《紫箫记》(后改为《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这四部戏都与“梦”有关,所以被合称为“临川四梦”。四部戏中,最出色的是《牡丹亭》。
《牡丹亭》共五十五出,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主要剧情为: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弥留之际她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并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就是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不顾礼法为她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
剧本表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显示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文词以典丽著称,诗意盎然,是中国古代最优美的戏曲作品之一;在宾白的运用上,语言比较精练,也较通俗一些。
《邯郸记》
这是明代戏曲作品,作者汤显祖。全剧共三十出,取材于唐代作家沈既济的传奇《枕中记》。故事写卢生一贫如洗,在邯郸道旅舍中遇道士吕洞宾授他一枕,即入梦中。卧枕时旅舍主人方蒸黄粱。卢生在梦中得娶名门女子,中进士,当了二十年宰相,封国公,食邑五千户,官加太师,他的子孙也一齐高升。忽然一梦醒来,黄粱方熟,卢生遂悟破人生,随吕洞宾出家。
剧本对卢生的煊赫声势,较之于《枕中记》展开了更多的描绘;对卢生的卑劣手段,如倚仗妻子用钱去贿通官僚权贵和中状元等情节,更属汤显祖的创造。作品通过卢生的命运,揭示和批判了封建官僚由发迹到死亡的丑恶历史,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明代官场的黑暗。
《南柯记》
这部明代戏曲作品,作者汤显祖。全剧共四十四出,据唐代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改编。故事写淳于棼酒醉后梦入槐安国(即蚂蚁国)被招为附马,和瑶芳公主成婚;后又任南柯太守,政绩卓著。公主死后,他被召还宫中,加封左相。他权倾一时,淫乱无度,终于被逐——醒来却是一梦,然后被契玄禅师度化出家。和《南柯太守传》相比,此剧在描写中更多地揭露了朝廷的骄奢淫逸、文人的奉承献媚等。
《紫钗记》
这部明代戏曲作品,作者汤显祖。故事发生在唐代,陇西才子李益流寓长安新明里,趁良宵观灯持桃柬寻访霍小玉,途中恰遇卢太尉父女,五小姐卢燕贞见李益俊美,暗生爱慕之情,便暗示父亲招李为东床快婿。李等游至胜业坊,途中拾获紫钗一支,知为霍小玉失物,还钗之后,李霍结为百年之好。卢太尉得悉其事,乃借故将秋闱榜首状元李益贬为参军赴塞外,并唆摆是非,小玉深受其害,思夫成病,几至山穷水尽。卢太尉乘机使出奸计,不惜高价收买小玉珍藏之紫钗,召回李益,以玉钗证明小玉变节改嫁,并加利诱威迫,使李与女儿燕贞成婚。小玉闻讯悲痛欲绝,在佛寺尽诉冤情,黄衫客得知其隐忧,深表同情授意相助。小玉闯太尉府索夫,被太尉阻挠,诬李益有反唐诗句,要诛九族作威胁,并欲施棒打之刑时,黄衫客赶到,怒斥太尉作恶多端,革去其职。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义侠记》
这是明代沈璟的一部剧作。《义侠记》取材于小说《水浒传》中武松故事。从景阳冈打虎开始,至上梁山受招安结束,添出武妻贾氏,写她同母亲访寻武松,路遇孙二娘等情节。昆剧及有些剧种的《武松打虎》《挑帘裁衣》《武松杀嫂》等即出于此。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