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西洋传播友谊的郑和-东南亚人民景仰的和平使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郑和下西洋开始,中国通向南洋各国以及中亚乃至东非的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开通,并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向海外移民的新高潮。这些早期的华侨华人与所在国人民友好相处,互相帮助,推动了所在国经济与文化的蓬勃发展。鉴于郑和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人们将其尊从为神,是符合人类学的一般原理的。也正是基于这个深沉的历史积淀,东南亚许多地方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有关郑和的传说,当地人民将郑和奉若神明,为之建庙奉祀且600年香火旺盛,持续不衰。也有人当郑和是“财神爷”,有些旅行团的导游特意安排旅客们去亲手摸一摸郑和塑像,说一摸就会有财运,表达了当地人民对这位传播中华文明的先驱的敬意。他们尊称郑和为“三保”(郑和小名叫三保(宝))。在东南亚各地有许多以三保命名的地方,如泰国有三保港,马来西亚有三保山、三保井,菲律宾有三保颜,印尼有三保垄、三保庙等。

    在泰国,绝大多数国民信仰佛教,人们的礼节意识很重,人们见面时,像拜佛一样双手合十为拜,以示尊敬。正因为敬佛,所以泰国的佛教建筑特别多。郑和带去的中国建筑风格在泰国的佛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在泰国,许多金碧辉煌的宏伟建筑,如大皇宫的玉佛寺,三保寺塔,西塔,锡门,古都大城三保公庙等,都具有中式建筑风格,具有中国文化的韵味。

    曼谷的中式建筑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既有实用价值,又兼具观赏价值。其结构为中国南方的庭院式和殿宇式两大类,屋顶采用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式样,以显示其端庄凝重;其变化离不开中国传统式样的屋顶,屋檐高挑起,覆以琉璃瓦,屋脊上饰以彩陶烧制的龙凤花卉,再配以雕梁画栋,金龙盘柱,成为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杰作。

    泰国的中式建筑,毫不例外地打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一个建筑物,就是一座小型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展览馆。曼谷的有些中式建筑,引入中国的园林文化,培植草坪,开池挖湖,叠石堆山,种花植树,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可供游人休憩。大多建筑都能看到中国式样的石刻、木雕、绘画、刺绣等工艺精品。在一些年代久远的中式建筑物里,还能看到保存的中国工艺品的原件,都是当年从中国带来的。这些年新建的中式寺庙,各种建筑材料及装饰品,都是泰国本地仿制的,虽不如原件惟妙惟肖,却融合了中泰两种文化的特点。

    文莱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以前还被译作婆罗乃,郑和下西洋时文莱被译作浡泥国。文莱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面、南面、西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接壤,并被沙捞越把国土分成为互不相连的两部分,北临中国南海,海岸线近200公里。文莱国土中临近海滨是平原,内地是山地。这里属于热带气候,炎热多雨。文莱国内主要居住的是马来人和华人。

    由于郑和下西洋和中国人早年下南洋,这里的华人占总人口的1/5以上。最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文莱河支流两岸边的哥达巴都,发现长达两公里长的中国瓷器道,这里有大量的瓷片、陶片以及器具,不少瓷片上有花纹装饰,器底有中文墨书,器具有执壶、罐、碗、酒杯等,还出土了为数众多的开元通宝、圣宋元宝、大观通宝、宣和通宝等中国铜钱。此外,在文莱附近海域还打捞出了大量明代沉船上的青花瓷器等物,这条瓷器道的面积相当大,其规模让人叹为观止。

    中国瓷器道遗址属于文莱旧首都的范围之内,宽度100米左右,一直沿伸到河里,深度约一米,人们下河以后每走一步都能踩到瓷器,可见河中的瓷器碎片特别多。该瓷器道是2004年初文莱在拓宽文莱河支流桑底河时发现的,文莱考古人员将该遗址初步确定为由中国移民留下的宋代文化遗址。

    据《明史》记载,永乐六年(1408年),浡泥国王携王后、王子一行150多人,泛海来访,受到明成祖朱棣的盛情款待。但其在南京期间不幸染病,虽经御医精心调治,年仅28岁的国王终不治身亡。朱棣遵其“体魄托葬中华”之遗愿,按王礼安葬了这位异邦君主。

    从明成祖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明宣宗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期间,郑和率船队曾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东南亚、阿拉伯半岛,并直达非洲东海岸,涉及30多个国家。所到之处,郑和船队的人们还是保持着国内饮茶的习惯,也在与各国人员的交往中,向他们推介中国的茶叶,介绍中国的茶文化。这些活动加强了中国和各国之间的往来,发展了包括茶叶在内的中国大批货物和各国货物之间的交换。扩大了中国茶叶的输出量和茶种的外传的地域范围,对东南亚和东非的饮茶风俗起了推动作用。同时,波斯(今伊朗)商人、西欧人东来航海旅行,加上传教士的中西交往,把中国茶叶传往西方,为后来我国茶叶大量输入欧洲作了宣传和舆论准备。郑和下西洋所到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等亚非国家,目前都是茶叶销售量最大,也是茶叶最普及的国家和地区。

    郑和七次下西洋,去过的地方之多,花费的时间之长,使西洋国家无法逃脱中国语言文化巨大的同化魔力,“国语颇似广东乡谈音韵。”这种语言文化的同化,促进了其他民俗文化的变迁。琉球国民“能习读中国书,好古画铜器,作诗效唐体。”安南国“常有文学之人,则往习学艺,编买经传诸书,并抄取礼仪官制内外文武职与其刑律制度,将回本国,一一仿行。因此,风俗文章字样书写衣裳制度,并科举学校官制朝仪礼乐教化,翕然可观。”这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受到郑和船队的影响,慢慢的,能够认识汉字,会画中国画,喜欢鉴赏、把玩中国的青铜器,甚至还能仿效唐朝诗人写诗,简直完全像个中国人了。更有甚者,还有人研究中国的科举制度、朝仪程序。连穿衣服的样式,书写的格式也学习中国的样子。在巴厘岛,工匠们按照中国人的样式编织藤席。中国龙、苏州扇子等各类银饰品,无不体现了中国民间特色。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学习,促进了各国民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郑和下西洋,使得东南亚各国形成了一种仰慕华夏、尊敬华人的习俗。当地许多人希望到中国读书、研究中国文化,许多人以会汉语自居。华人醉酒卧于道,多有当地土人扶起送其回家,当地有些妇女也以结交男性华人为荣。

    郑和下西洋使中国的婚丧习俗也逐渐被西洋各国人民所接受和袭用。民间嫁娶,一定要请印上永乐朝所赐的兽形图案,婚礼仪式也模仿中国的传统习俗,拜天地,拜父母高堂,再夫妻对拜,最后再入洞房。中国入棺为葬、入土为安的习俗对西洋人影响很大,并对西洋各国丧葬制度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在郑和下西洋之际,占城、琉球等国民间的各项活动,都受到了中国民俗的影响,像祭祀、封拜、宴会、治病、开渠、凿井、栽种、出行、动土、安葬、放牧等等。

    中国古代政教制度中,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莫过于历法、冠服以及科举制度。尤其是历法和冠服两项,向为国家施政上最重要的措施,所谓“颁正朔,易服色”,就是当时封建国家对内外政策的两件大事。历法、冠服和科举制度的颁赐在明初即已开始。洪武二年(1369年)遣使赐给爪哇国王“大统历一本”,又赐占城王“大统历一本,民间检用历三千本。”明朝政府对四邻国家传播历法,对促进这些国家天文气象等科学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赏劳其使薄旦麻都文绮、纱罗各一匹,仍赐以冠带,其从者皆有赐。”服装也赏赐了。明政府还把科举制度推广到一些亚洲国家。据查继佐《罪惟录》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夏五月,设科取士,颁其式于安南、高丽、占城诸彝。”

    郑和下西洋把中国的历法带到西洋各国的同时,中国的岁时节日也随之传入西洋,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把端午、清明当成节日,也与国人一起过春节,红红火火过大年,使西洋人民在岁时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并对西洋各国民俗文化的革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历法和政教风俗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占城(今越南南部)“四时以花开为春,叶落为秋。”琉球国“不知节朔,视月亏盈,以计时;视草枯荣,以计岁。”

    传说郑和到马六甲,见当地人居海上,架木为屋,出入不便,郑和教之迁居陆上,学习耕种,掘土打井,以备日用,帮助马六甲居民解决了饮、食、住三大问题。

    马来人曾向三保大人请教怎样建房子才好。三保大人说:“你们建屋时,竖在地上的木柱不要入土太深,要埋浅一点。”马来人担心地说:“这样会给大风刮倒的。”三保大人说:“不会的。”马来人又怕这样会给白蚁蛀坏。三保大人说:“这也不会”。至今,马来人用木头,竹竿架起的房屋,都是按照三保大人吩咐的那样建造的。看似容易招风、引蚁,但却从来不怕风吹雨打、白蚁蛀,十分牢固。

    占城国地处亚热带,土地肥沃,过去每年庄稼只能一熟。据说郑和去后,对他们说明国家要富裕,种好田是基础。指出该国只要人民勤劳,改进耕耘技术,一年可以收三熟。郑和派人教他们凿井,取水灌溉,沿山修造梯田,扩大种植面积,赠送中国犁,指导他们栽培方法。从此,占城国就以产米出名,逐步走向富庶。该国大部沿海,当地民宅往往被涨起的海水淹没,郑和就教他们在房屋下面用硬木做四个脚撑起,使房屋高高离开地面,这样,不仅不会被水淹没,而且可以避免潮湿。后来,东南亚所有沿海国家都仿照这个办法建造房屋了。

    传说,有一天郑和在田间行走,看见许多暹罗人正在壅肥。三保公便对他们说道:“你们把稻草烧在田里便是肥料了,不必放什么沃壅的。”所以至今暹罗人犹依他的话,不大下肥料,因为稻草灰经三保公神口一说,真的很肥了。

    还有郑和为泰国老百姓治病的故事:“番病,每向三保求药,无以济施,药投之溪,令其水浴,至今番唐人尚以浴溪浇水为治病。外洋诸番以汉人呼唐人,因唐时始通故也。”据传,暹罗国有很长的海岸线,当地人过去吃的都是深山里开采的矿盐,因为这种盐缺少碘,致使很多人甲状腺肿大。郑和去后,帮助他们制造海盐,并且告诉他们盐水还可以消火败毒。同时该国气候酷热,生疮患疖的人特多,懂得这个常识之后,人们欣喜万分,无不感激郑和。

    正因为郑和船队是和平之师、友好使者,故郑和下西洋密切了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交往,增进了中国人民和亚非人民的友谊。据不完全统计,在郑和下西洋期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东南亚4个国家的9位国王8次来华进行访问,至今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李约瑟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计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