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卓越员工的十项修炼-工匠之创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创意无限,匠心支撑

    人们常用“匠心独具”、“技近乎道”来形容在技术工艺等方面具有独创性的工匠,可以说,“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之一。对企业员工来说,讲创新就是要对当前组织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在工作机制、工作载体和工作方法上有新突破。通过经年累月点滴积累的经验实施持续改进,去不断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使创新成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永续生存的利器。

    创新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创新这个词仿佛与匠人精神没有多大联系,甚至于,工匠精神还与创新精神有点儿抵触,作为一个匠人,专注专心于自己手头上繁复、单调的工作,这和创新似乎有着不小的距离。其实不然,创新就寓于这烦琐单调的工作之中,重复是创新的土壤,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创新。

    “工匠精神”指向的是凡事追求极致,在这过程中,本身就需要以最开放的姿态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最新的成果。而创新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风险活,如果没有“工匠精神”,不追求极致,又怎么可能会有创新成果?

    所以,“工匠精神”与创新创造并不矛盾。小到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高质高效的创造,大到一个新的产品、一种新的技术开发,都是工匠精神。

    刘涛是3M公司的一个技术工人,有一天,他到一家汽车车身制造厂去送货,看见一名工人在为车身喷涂双色漆。

    当时为爱车刷上双色调油漆面是一种十分时髦的做法,但是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

    为了不让第二种颜色覆盖整辆汽车,工人们不得不用胶将一张纸贴到车身上,可这样做效果并不好,有些粘胶剂强度不够,有些则无法在油漆活完后拿下来,而且那些被纸贴过的地方,总会在油漆干了以后,留下难看的凸起。

    刘涛看见那个油漆工人一会儿往车身上漆抹胶水,一会儿再往上贴廉价的包装纸,累得满头大汗,而且两种颜色的油漆总是混在一起。

    这个问题并没有逃过刘涛的眼睛,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他想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制作遮蔽胶带的念头立刻展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于是他制作了一个5厘米宽、一面涂上沾胶剂的皱纸卷,试下来效果非常好。

    后来,3M公司一推出刘涛发明的这种遮蔽胶带,立即得到众多汽车制造商的青睐。目前,这种胶带仍普遍应用于喷漆作业中,而它的发明者刘涛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奖赏。

    不管你从事的是哪一个行业,幸运之神都偏爱会思考、有创新精神的人。思考能使人不断进步,创新能使你的事业再上一个巅峰,与众不同的创新个性能使你成为众人的灵魂。只要你不断培养思考和创新的习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培养,那么你的远大目标的实现会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

    李彬是海尔集团西宁冷柜的产品经理。2005年10月,他得知中国移动公司西宁分公司要在2005年年底推出一个活动:存1万元手机费,送5000元话费!

    移动公司的这一活动引起了李彬的浓厚兴趣:他决定要拿下这笔订单!

    你看得也许有点糊涂,西宁移动公司推出话费优惠活动,跟冰柜有什么关系?

    李彬却把这件事情跟自己的工作联系了起来。

    李彬了解到:西宁的经济不算发达,当时,手机对当地人来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掌握了这些关于西宁经济特点的信息还远远不够,李彬又去了解移动用户的信息:一些经济富裕的移动用户自己一年的电话费也花不到一万元,再送5000元也花不出去,就白白浪费了,所以他们这样的人对移动公司的这个活动并不感兴趣。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李彬马上设计出了自己的方案:

    如果移动公司赠送的话费可以买海尔冰柜,那对于移动公司来说,活动的吸引力、可行性会更大,参与活动的移动用户会更多;而对于移动用户来说,赠送的话费不仅不会浪费掉,而且有了“意外收获”!

    方案提出后,马上得到了移动公司的认可。就这样,这笔相当于西宁冷柜平均月销量两倍的大订单被拿下了!

    李彬是一个具有创新头脑的人,他把两件毫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在了一起,从其他行业的市场之中发现了自己的市场,从而不但提升了业绩,还使原来两个公司共有的难题变成了一个“双赢”的结果。

    有思考才会有创新,有创新才会有出路,有出路才会成功。世上每一次伟大的成功,都是先从创新开始的。创新就像一位哲人所的那样:“你只要离开人们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可能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

    创新不是某些专业人士的专利,它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它不因为你的学历低就鄙视你,不因你的社会经验少而不垂青你。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新的人,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能否掌握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运用创新的基本技巧。”你只要在工作中时常注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考虑和操作,在完善专业技能的同时你也在创新了。

    福特汽车公司是美国创立最早、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1956年,该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车。尽管这款汽车式样、功能都很好,价格也不高,但奇怪的是,竟然销路平平,和公司预期的情况完全相反。

    公司的管理人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绞尽脑汁也找不到让产品畅销的方法。这时,在福特汽车公司里,有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叫艾柯卡。

    当时艾柯卡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位见习工程师,本来与汽车的销售工作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公司老总因为这款新车滞销而着急的神情,却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他开始不停地琢磨:我能不能想办法让这款汽车畅销起来呢?终于有一天,他灵光一闪,于是径直来到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提出了一个自己想出的方法,他提出:“我们应该在报上登广告,内容为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汽车。”

    这个创意的具体做法是:谁想买一辆1956年生产的福特汽车,只需先付20%的货款,余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办法直到全部付清。

    他的建议最终被采纳,“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汽车”的广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汽车”,不但打消了很多人对车价的顾虑,还给人留下了“每个月才花56元就可以买辆车,实在是太划算了”的印象。

    奇迹就因为这样一句简单的广告词而产生了:短短的3个月,该款汽车在费城地区的销售量,从原来的末位一跃成为冠军。

    而这位年轻的工程师也很快受到了公司赏识,总部将他调到华盛顿,并委任他为地区经理。后来,艾柯卡不断地根据公司的发展趋势,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办法,最终脱颖而出,坐上了福特公司总裁的宝座。

    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杰弗里说:“创新是做大公司的唯一之路。”没有创新,企业管理者肯定会毫无作战能力,也根本不会有继续做大的可能。同样的道理,创新是一个员工的立身之本。创新突破常规,能创造机遇,能找到新招。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没有创新,“工匠”的技能只能故步自封,迟早会被时代淘汰。企业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创新。人是企业的根本,如果人不创新,企业谈何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智慧源泉,员工有责任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融入创新元素,从而更为出色地完成任务。企业都喜欢具有创造力的、善于创新的员工,因为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创造骄人的结果,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开动脑筋,蛮干不如巧干

    “工匠精神”要求,既要埋头踏实苦干实干,又要抬头望路巧干快干,依据时势及相关的变更及时研究、调整办法和措施,确保以到位尽责的工作完成既定目标。

    人们常说:“一件事情需要三分的苦干加七分的巧干才能完美。”意思是行事时要注重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用巧妙灵活的思路解决难题,胜于一味地蛮干。“苦”的坚韧离不开“巧”的灵活。一个人做事,若只知下苦功,则易走入死路,若只知用巧劲,则难免缺乏“根基”,唯有三分苦加上七分巧才能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

    很久以前,有一个非常勤劳却又贫穷困苦的人,至于为什么勤劳的人,反而那么贫穷,却没有人知道。

    这个勤劳的人,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贫穷。

    但并没有改变他勤劳的本性,到处去打零工维生。

    有一次,勤劳的人到一个富翁家做工。工作完成后,富翁送给他一只死掉的骆驼作为报酬。

    这个勤劳的人高兴得不得了,把骆驼拖回家去,心里盘算着:这骆驼皮非常有价值,应该把它剥下来出售,剩下的肉则留下来慢慢享用。

    勤劳的人拖着骆驼回家时,附近的邻居都跑来看他的骆驼,大家都为他高兴:“这样勤劳的人终于得到报偿,卖了骆驼皮后应该可以改善他的生活吧!”

    许多人围在他家的门口,观看他为骆驼剥皮。

    勤劳的人拿出一把小刀,开始为骆驼剥皮,小刀很快就钝了,他跑上阁楼找到一个磨刀石,于是便在阁楼上磨刀。

    磨完刀后,他跑下阁楼,又开始剥皮,剥了几下后,小刀又钝了,他又跑上阁楼磨刀。

    又剥没几下,小刀又钝了,他又跑上阁楼磨刀……

    他就这样跑上跑下,反反复复地来回折腾,围观的人看得眼花缭乱,莫名其妙。

    跑了几百趟之后,他已经快要累死了,就动脑筋想:我这样跑上跑下磨刀子太累了,恐怕骆驼皮尚未剥好,我已经累死,我应该想一个解决的方法才对。

    最后,他终于想到一个最好的方法:把骆驼拉到阁楼上,就着磨刀石剥皮。

    但是通往阁楼的楼梯太小,他只好用绳索捆绑骆驼,再把骆驼从窗户吊阁楼,他才放心地自言自语:“这下磨刀子就方便多了,不必再跑上跑下。”

    有一些感到好奇的邻人,看他把骆驼吊到楼上,忍不住登上阁楼探看,知道他费尽千辛万苦把骆驼悬吊到楼上,是要就着磨刀石磨刀,都感到非常可笑。

    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为什么眼前这个人非常勤劳却非常贫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工作而言,方法和勤奋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二者相比,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工作很认真,每天都不停地忙,还常常加班加点地来完成工作,但是由于工作方法不正确,效率很低,工作绩效平平;有的人平时很少加班,因为工作方法正确,能够用较少的时间来完成工作任务,绩效相当地好。在这个重视过程,更重视结果的年代里,我们不仅要努力,更要用合理的方法做事,才更有效率。否则,辛苦劳累,还不会有效果。

    有一个小村庄,村里十分缺乏水源,为了解决饮水问题,村里人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村子里有两个年轻人,分别叫阿力和阿旺,他们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

    签订合同后,阿力便立刻行动起来。他每天在十公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奔波,用两只大桶从湖中打水运回村庄,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每天早晨他都必须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他们使用。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阿力很快就开始挣钱了。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他还是非常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钱,并且他对能够拥有两份专营合同中的一份感到满意。

    阿旺呢?自从签订合同后他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他。这令阿力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挣到了所有的水钱。那么,阿旺干什么去了?原来,阿旺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四位投资者,和自己一起开了一家公司。六个月后,阿旺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整整一年时间,阿旺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

    后来,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也需要水。阿旺便重新制定了他的商业计划,开始向全国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一毛钱,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无论他是否工作,无数的村庄每天都要消费这几十万桶水,而所有的这些钱便都流入了阿旺的银行账户中。

    从此,阿旺幸福地生活着。而阿力在他的余生里仍然拼命地工作着,而且还会为未来担忧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正确的做事方法比态度更重要!

    成功的人讲究方法,讲究效率,而失败者往往忽略了这些,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想法蛮干。当人们反复抱怨问题的困难、处境的艰难时,有人放弃,有人坚持,有人莽撞苦干,有人讲究方法,这就造成了面对同样问题却有不同的结果。所以说,一个人只有主动寻求方法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敢于挑战,并在困难中突围而出,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奏响激越雄浑的生命乐章。

    有一句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巧干是一种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是敏锐机智、灵活精明的反映,也是充满活力、随机应变的智慧。在工作中,巧干是抓住了事情的关键,并找到了有针对性方法的结果。巧干既可以减少劳动量,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效率非常关键,没有方法就没有效率。惠普前首席执行官高建华说:“惠普这样的跨国公司不提倡员工整天努力地拼命工作,而提倡员工聪明地工作,希望员工在工作中开动脑筋,想出更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的工作本是无可厚非的,不过要想迅速攀到职业“顶峰”,这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人为了在老板面前表现自己,常常加班加点工作。这些人错误地认为唯有这样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其实工作效率与工作业绩才是最重要的,不能盲目地为忙而忙,也不能为做表面文章而假忙,结果却没有任何成绩。所以,我们只有采用好方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才能比一般人更优秀、更有效率,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丸竹先生开着一家小作坊,卖油炸豆腐。做这种生意十分辛苦,不论寒暑,每天凌晨两点就得起床。

    丸竹的媳妇可受不了这种苦,她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娘家条件好,没想到嫁过来的第二天,就得半夜爬起来炸豆腐。她想,这工作赚钱不多太辛苦,长期下去非把人累趴下不可。怎么办呢?

    这个聪明的媳妇开始动脑筋了。她想:“一块一块地炸,又慢又累人,这么大的油锅,咱就不能一次炸十块,同时翻动么?”由此她又想起她在娘家时,烤鱼用的架子就是可以同时烤好几块的,烤鱼和炸豆腐也差不多!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于是夫妻二人根据烤鱼架的样子,用铁丝做了一个新式“油炸豆腐器”,然后放入十块豆腐,夹好后放入油锅。以前,炸到一定程度,豆腐便会自动浮上来,这次,由于豆腐都夹在夹子里,沉在油锅中,待拿上来一看,每块豆腐的两面都焦黄、鼓胀,色香味俱佳,根本不用翻动,丸竹夫妻越炸越有劲,一口气把平时需要几小时的工作都做完了,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经过进一步改进,丸竹将这种新式炸豆腐器申请了专利,并生产出产品,同行们纷纷购买。后来,这项专利权又卖了两千多万日元。

    可见,一种恰当的、科学的工作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工作中,许多人认为自己付出的辛勤汗水并不比别人少,但成绩却总没别人好,究其原因,主要是方法技巧问题,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还要注意做事的技巧。当遇到工作的难题时,绝对不应该一味下蛮力去干,要多动些脑筋,看看自己努力的方向是不是正确。

    工作不能只靠苦干,善于寻找出路的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他们永远都保持着高涨的创造热情,并极力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出谋划策,成为企业创富的先锋者。在当今社会,一名员工只会用业绩推动企业的发展远远不够,还应当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开拓思维,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引领企业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是当今企业最需要的人。

    化繁为简,学会复杂问题简单操作

    我们前面提到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其技神乎其神!牛的身体机构无疑是很复杂的,但庖丁为什么能轻松简单将牛肢解了呢?是因为庖丁掌握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如此,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其中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这就是工匠精神。

    老子说:“大道至简”,最深奥的道理是简明的。工作亦如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要倡导的就是把工作简单化,简单就是效率。只有将繁复的工作简化,从复杂的工作表象中走出来,工作积极主动,就能提高工作效能。

    一家国际知名日化企业和中国南方一家小日化工厂分别引进了一套同样的肥皂包装生产线,但是投入使用后却发现这套设备自动把肥皂放入肥皂盒的环节存在设计缺陷,每100只皂盒中就有1—2个是空的。这样的产品投入市场肯定不行,而人工分拣的难度与成本又很高,于是,这家跨国大公司就组织技术研发队伍,耗时1个月,设计出了一套重力感应装置——当流水线上有空肥皂盒经过这套感应装置时,计算机检测到皂盒重量过轻以后,设备上的自动机械手就会把空皂盒取走。这家公司对于为这台设备打的“补丁”深感得意。而我国南方这家小日化工厂根本没有研发资金与实力去开发这样的补丁设备,老板只甩给采购设备的员工一句话:“这个问题你解决不了就给我走人!”,结果这位员工到旧货市场花30元买了个二手电风扇放在流水线旁,当有空皂盒经过开启的风扇时就会因为很轻而被吹落。问题同样解决了。

    同样的问题,一个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一套重力感应装置,而另一个却用一个简简单单的风扇就把问题解决了。后面的方法更简单易行,而且省力、省时、省钱,这样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能想出这种简单易行的员工自然会老板对他刮目相看。

    “复杂”与“简单”是两个相对的哲学概念。认识这两个概念,应该具有辩证思维。复杂问题解决起来未必就困难,简单问题解决起来也不一定就容易。因此,面对复杂问题,我们应该善于运用简单性思维,学会复杂问题简单操作。这种“简单”,并非是把问题简单化,而是揭开问题复杂性的外衣,或由繁入简,或删繁就简,直刺问题的本质。

    迪斯尼乐园经过三年施工,即将开放,可路径设计仍无完美方案。一次,总设计师格罗培斯驱车经过法国一个葡萄产区,一路上看到不少园主在路旁卖葡萄少人问津,山谷前的一个葡萄园却顾客盈门。原来,那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顾客只要向园主老太付5法郎,就可随意采摘一篮葡萄。该园主让人自由选择的方法,赢得了众多顾客的青睐。

    大师深受启发,他让人在迪斯尼乐园撒下草种,不久,整个乐园的空地就被青草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人们将草地踩出许多小径,这些小径优雅而自然。后来,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路径铺设了人行道。结果,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把事情过于复杂化,简单的时候就是简单,太多的顾虑反而会让我们走弯路,事情的结果也会和我们希望的相反。

    很多时候,工作问题本来很简单,只是人为地复杂化了,使其费时费力,又浪费成本。我们强调“把工作简单化”,这实际上是一种讲实际、求实效的作风,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工作方法,它能以最小的代价求得最大最好的效果。

    在当今快速紧凑的工作节奏中,化繁为简是最好的工作原则。因为复杂的东西往往是缺乏速度的,不能迅速达到目标也就没有了效率。化繁为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使人们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以简单来驾驭烦琐是一种工作境界,也是一个人工作能力的显现。

    将问题简单化,其关键点是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

    世界是复杂的,但也是简单的,只是我们常常被自己的习惯性思维禁锢,从而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如何将复杂的事情回归于简单,根除工作的“复杂病”,是每一个员工需要思考的问题。

    优秀的工匠找办法,平庸的工匠找借口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和困难,有的很容易解决,有的却看起来很难。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人会知难而退,而有的人却会积极地寻找解决的方法,而且往往结果不会让他们失望。因为后一种人始终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

    有一次,公司派林华带领他的团队参加一个商品展销会,令林华感到懊丧的是,他被分配到一个极为偏僻的角落,而这个角落是很少有人光顾的。为他设计摊位布置的装饰工程师劝他干脆放弃这个摊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要展览成功是不可能的,唯一办法只有等待来年再参加商品展销会。

    沉思良久,他觉得自己若放弃这一机会实在可惜,而这个不好的地理位置带给他的厄运也不是不能化解,关键就在于自己怎样利用这不好的环境,使之变成整个展会的焦点。他觉得改变这种厄运需要一种出奇制胜的策略,可是怎样才能出奇制胜呢?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林华想到了自己创业的艰辛,想到了展销会的组委会对自己的排斥和冷眼,想到了摊位的偏僻,在他心中突然想到了偏远的非洲,自己就像非洲人一样受到不应有的歧视。

    第二天,林华走到了自己的摊位前,心里充满悲哀又有些激奋,心想既然你们把我看成非洲人,那我就扮一回非洲人,于是一个计划就产生了。

    林华让他的设计师给他设计了一个阿拉伯古代宫殿式的氛围,围绕着摊位布满了具有浓郁的非洲风情的装饰物,把摊位前的那一条荒凉的大路变成了黄澄澄的沙漠,他安排雇来的人穿上非洲人的服装,并且特地雇用动物园的双峰骆驼来运输货物,此外还派人定做大批气球,准备在展销会上用。

    还没到开幕式,这个与众不同的装饰就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不少媒体都报道了这一新颖的设计,市民们都盼望开幕式尽快到来,一睹为快。展销会开幕那天,林华挥挥手,顿时展厅里升起无数的彩色气球,气球升空不久自行爆炸,落下无数的胶片,上面写着:“当你拾起这小小的胶片时,你的运气就开始了,我们衷心祝贺你。请到我们的摊位,接受来自遥远的非洲的礼物。”这无数的碎片洒落在热闹的展销会场,当然林华也因此奇特的改变与创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方法总比问题多,关键是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当遇到问题时,平庸者不是主动去找方法解决,而是找借口回避问题,而优秀者则是把问题当作机遇,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问题变为成功的机会。

    李晔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公司的产品不错,销路也不错,但产品销出去后,总是无法及时收到款。如何讨账便成了公司最大的问题。

    有一位客户,买了公司10万元产品,但总是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付款,公司派了几批人去讨账,都没能拿到货款。当时李晔刚到公司上班不久,就和另外一位员工一起被派去讨账。他们软磨硬泡,想尽了办法。最后,客户终于同意给钱,叫他们过两天来拿。

    两天后,他们赶去,对方给了一张10万元的现金支票。

    他们高高兴兴地拿着支票到银行取钱,结果却被告知,账上只有99820元。很明显,对方又耍了个花招,他们给的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第二天公司就要放假了,如果不及时拿到钱,不知又要拖延多久。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一筹莫展了。但是他突然灵机一动,于是拿出200元钱,让同去的同事存到客户公司的账户里去。这一来,账户里就有了10万元。他立即将支票兑了现。

    当他带着这10万元回到公司时,董事长对他大加赞赏。之后,他在公司不断发展,5年之后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来又当上了总经理。

    李晔能有今天的发展,与他凡事能够主动想办法的精神密切相关。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只要积极去想方法,一定能解决任何困难,也只有积极找方法的人,才能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得到更大的成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善于解决困难的人,必是重视找方法的人。在他们的世界里,不存在困难这样的字眼,他们相信凡事必有方法去解决,而且能够解决得最完美。事实也一再证明,看似极其困难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寻找方法,必定有所突破。

    我们知道,奥运会的举办权的竞争现在非常激烈,因为现在的奥运会已经不单单是体育界的盛会,更上升到了国家形象的宣传以及蕴含着巨大商机经济盛会。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1984年以前,奥运会可是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敢于申办奥运会的国家没有几个。例如,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10亿美元;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总支出高达90亿美元,负债几乎是个天文数字,让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成为了一个转折点,这一切归功于一个叫彼得·尤伯罗斯的商人。他首创了奥运会商业运作的“私营模式”,在没有政府任何资助的情况下,他创造了一个奇迹,为美国带来了2.25亿美元的盈利,把奥运会变成了人见人爱的摇钱树。

    其实,尤伯罗斯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这项任务,在一家体育经纪公司的再三相邀下,他最终才答应。在尤伯罗斯上任之初,甚至没有人愿意租办公室给奥组委,因为担心他们付不起房租,他不得不自掏腰包100美元为奥组委开了个账户。当时奥组委可谓困难重重,因为洛杉矶市政府禁止动用公共基金,加利福尼亚州又不准发行彩票,而两者都是奥运会筹款的传统模式。

    为了能把这次奥运会办好,尤伯罗斯必须改变传统的举办模式。精于算计的尤伯罗斯将整个奥运活动与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做了通盘的考虑,终于想出了很多点子让奥运会赚钱。其中最绝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举措就是将奥运会实况电视转播权进行拍卖,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尤伯罗斯非常清楚,要想获得较高的赞助金额,必须要让赞助商觉得物有所值。而物以稀为贵,只有制造短缺、创造企业之间的竞争,才能体现奥运会赞助商的价值。所以,尤伯罗斯限定赞助商个数并规定每个行业只允许有一家赞助商。另外,他还设定了进入门槛:400万美元。

    尤伯罗斯最初希望美国的公司赞助奥运会并通过奥运会来扩大企业影响。于是,他找到了柯达公司,希望柯达能成为胶卷行业的独家赞助商。但当时已占有美国90%以上市场份额的柯达觉得花400万美元不可能带来多少新的市场份额,它最多愿意出100万美元,谈判因此而失败。

    这时,日本的富士胶卷听到此消息欣喜若狂,因为当时富士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只有3%,它正为打开美国市场发愁呢。富士主动联系了尤伯罗斯,不仅爽快地付了400万美元赞助费,还赠送了价值300万美元的胶卷。通过赞助洛杉矶奥运会,富士胶卷获得了与世界知名品牌可口可乐、IBM等巨人站在一起的机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提高到了6%。

    尤伯罗斯还把奥运火炬的长跑接力权进行了拍卖。以往的奥运会万里长跑接力,都是由有名的人士担任,但尤伯罗斯一改这种做法,表示任何美国公民都可以参与火炬接力,条件只有两个:一是身体健康能跑完1英里,二是需要交纳3000美元的费用。这一举措也为奥运会带来了数千万美元的收益。

    洛杉矶奥运会给尤伯罗斯带来了空前的声誉。回首成功,他感到非常自豪:有想法就有突破点。假如他一开始就知难而退,也就不可能创造出这样辉煌的成就。每个人在工作中同样会遇到相似的情况,不要只注意眼前的困难,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你最需要去做的。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容易的,但是方法总是有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工作中的难题也是一样,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坚持这样的原则,方法总比问题多,有问题就必定有解决的方法。

    拆掉思维的墙,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工匠精神”倡导的执着和专注,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而是强调持续推陈出新。这就需要我们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给自己来一场思维的革命。

    曾看到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开锁专家技术精湛、手艺高超,号称没有他打不开的锁。于是镇里的人想捉弄一下这位专家,将他关在一个注满水的箱子里,并上了一把锁,请这位开锁专家表演“水中逃生”。

    专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尽了所有的开锁方法,也没能将锁打开。为了不出生命危险,专家不能不认输,才得以将头探出水面换一换气。

    看了专家表演的人,无不哈哈大笑。原来,那把锁根本就没有锁死,只需轻轻一拉便可以打开了。

    可能有些人读了这个故事只会淡然一笑,而我们希望大家能够读出故事背后的深意。

    为什么开锁专家没能打开这把未锁死的锁呢?因为他的头脑里已经存在了一把更为顽固的锁,使得他不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的确,人的思维容易受原有知识、经验的束缚,有时被知识和经验淹没。在工作中,我们要走出经验的误区,既不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又不要把简单的问题人为地复杂化。遇到问题,要善于开动大脑,不要陷在定式思维的泥沼中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妨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立场来看待问题,也许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日本的火箭研制成功后,科学界选定A岛做发射基地。经过长久的准备,当进入可以实际发射的阶段时,A岛的居民却群起反对火箭在此发射。于是全体技术人员总动员,反复与岛上居民沟通、谈判,以寻求他们的理解。可是,交涉却一直陷入泥淖状态,虽然最后终于说服了岛上的居民,可是前后却花费了3年的时间。

    后来,大家重新检讨这件事情时,发现火箭的发射并不是非A岛不行,然而此前,却从来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当时只要把火箭运到别的地方,那么,3年前早就发射了。由于当时太执着于如何说服岛民的问题上,所以连“换个地方”这么简单而容易的方法都没有想到。

    在工作中,我们之所以常常在很简单的事情上跌倒,究其原因不是我们不聪明,而是我们没有用心去思考、去探究,喜欢凭自己的经验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或者说这都是经验主义所形成的思维定式惹的祸。所以,一个人要进步,必须冲破原有的经验所形成的思维定式。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看成是钉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思维定式,思维一旦僵化,你就会陷入认识的泥潭,工作起来也将十分被动。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努力思考:在常规之外,是否还存在别的方法?是否还有别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懂得变通,才不会被困难的大山压倒,才能发现更好和更便捷的路径。

    世上没有不转弯的路,人的思路也一样,它需要面对不同的境况和时代不断地进行转换,循规守旧就会停滞不前,最后被时代淘汰出局。

    日本南极探险队第一次准备在南极过冬,便设法用运输船把汽油运到越冬基地。由于准备不充分,在实地操作中发现输油管的长度根本不够。也一下子找不出另外备用和可以替代使用的管子。再从日本运来,那时间需要近两个月。怎么办?这下子把所有队员给难住了。

    这时候,队长突然提出一个很奇特的设想,他说:“我们用冰来做管子吧。冰在南极是最丰富的东西,但怎样使冰变成管状呢?很多人还是糊里糊涂的。队长又说,我们不是有医疗用的绷带吗?就把它缠在已有铁管上,上面淋上水让它结成冰,然后拔出铁管,这不就成了冰管子了吗,然后把它们一节一节连起来,要多长就有多长。”

    队长的聪明之处在于,突破原有的观念,在以已知的东西上进行了小小的改变和替代,制造出新的物件。

    常言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的思维长期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环境中,是容易僵化的。只有拓展思维选择的可能性空间,跳出就事论事的模式,突破常规思维、习惯思维的框框,换一种想法,多一条思路,就会轻松地解决遇到的难题。

    在工作中,如果一味地习惯固定的思考模式,只能使生活、工作成为机械化的程序,结果复杂了你的生活和你的心情。很多人走不出思维定式,所以他们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结局;而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式,也许可以看到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奇迹。因此,我们要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有一次某省文物管理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提供材料称,该部门经过千辛万苦,已全部追回近几年丢失的100多件珍贵文物,为此付出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避免了重大损失云云。当地几十家媒体陆续刊发了这条消息,唯独某报社一名记者迟迟没有下笔。他越想越疑惑:追回的前提是丢失;如果管理严密,没有丢失,就无须如此劳民伤财去追回;那么今天这一事实的背后是否预示着该部门管理混乱,漏洞百出呢?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他立即兴奋起来,着手调查采访。果然,实际情况如他所预料:仓库铁锁锈迹斑斑;气窗没有护栏,形同虚设;珍贵字画被虫蛀、鼠咬,布满蜘蛛网……半个月后,一组三篇反映该部门严重管理问题的报道刊发了,引起舆论大哗。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例子。

    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思考,这将是一个人在工作中获得成功的法宝。所以,我们必须摆脱惯有的思维习惯,变换一下做事的方法。正如当代著名趣味数学家马丁·加德纳所说的:有些问题动用传统的常规方法理解确实很困难,但如放开思路,打破常规,灵机一动,一切难题终将迎刃而解。而这也正是工匠精神所提倡的。

    换个思路就会有出路

    传统工匠以专业、专注著称,但工匠不是“死心眼”,如果达不到预期目的,他们不会一条路走到黑。正如一位优秀的工匠所说:“我想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发掘自己的潜力,挑战自己的极限。一旦发现极限摆在了那里,就要学会换个思路想问题。”时至今日,工匠并非只是靠着日复一日的重复达到“熟能生巧”的手艺人,其劳动目标是通过技术整合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精益求精,还代表了对创新的追求。

    世界上没有死胡同,关键就看你如何去寻找出路。有一句话说得好,“横切苹果,你就能够看到美丽的图案,”当你在工作中遭遇困境的时候,学着换一种眼光和思维看问题,相信你一定能够化逆境为顺境,化问题为机遇。

    一个犹太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

    “您需要什么服务?先生。”贷款部经理一边问,一边打量着他的穿着:豪华的西服、高级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领带夹子。

    “我打算贷点款子。”

    “可以,您想贷多少?”

    “1美元。”

    “1美元?”

    “不错,只借1美元。可以吗?”

    “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再多点也无妨。”

    “好吧,这些担保可以吗?”

    犹太人说着,从豪华的皮包里取一堆股票、国债等等,放在贷款部经理的写字台上。

    “总共50万美元,够了吧?”

    “够了,够了,只不过您真的只贷1美元吗?”

    “是的。”说着,犹太人接过了1美元。

    “年息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股票还给你。”

    “谢谢。”

    犹太人说完,就准备离开银行。

    一直在旁边冷眼观看的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来借1美元?他马上追上前去,拉住对方问道:

    “啊,这位先生……”

    “有什么事情吗?”

    “我实在弄不清楚,您拥有50万美元,为什么只借1美元呢?如果您要借30、40万美元的话,我们会很乐意的……”

    “请不必为我操心。只是我来贵行之前,问过了几家金库,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昂贵。所以我就准备在贵行寄存这些股票。租金实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须花6美分。”

    贵重物品的寄存按常理应放在金库的保险箱里,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唯一的选择。但犹太商人没有囿于常理,而是另辟蹊径,找到让证券等锁进银行保险箱的办法。从可靠、保险的角度来看,两者确实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除了收获不同。

    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为借款而抵押,总是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抵押争取尽可能多的借款。而银行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或有利,从不肯让借款额接近抵押物的实际价值,所以,一般只有关于借款额上限的规定,其下限根本不用规定,因为这是借款者自己就会管好的问题。能够钻这个“空子”,转换思路思考问题,这就是犹太商人在思维方式上的“精明”。这就是说,善于转换思路解决问题,通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机会。

    一家著名的企业,正在招聘业务员,为了招到真正有才干的人才,要求每位应聘者必须经过一道测试:一个月内向和尚出售100把梳子。当应聘者们拿到这样一个题目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有没有搞错?于是,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最后只剩下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的销售实践成果,甲仅仅卖出一把,乙卖出10把,丙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

    甲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追赶,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很多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座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住持买下10把梳子。

    丙来到一座颇负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都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可在上面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听完三位应聘者的讲述,公司认为,三个人代表着推销工作中三种类型的人员,各有特点。甲是一位执着型推销人员,有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真诚感人的优点;乙具有善于观察事物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能够大胆设想、因势利导地实现销售;而丙呢,他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有效策划、开发了一种新的市场需求。由于丙过人的智慧,公司决定聘请他为营销部的经理。

    更令人振奋的是,丙的“积善梳”一出,一传十,十传百,朝拜者更多,香火更旺。于是,方丈再次向丙订货。这样,丙不但一次卖出1000把梳子,而且获得了长期的订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前途。同样是在解决难题,思想老化的人年复一年,机械地重复着手边的工作,没有创意的工作让人生乏味无比。相反,会动脑子的人会借着问题,将工作上升到更高效的层面,自己也可“一劳永逸”。

    有时候一个看起来很难的问题,换个思路去想却很简单,一味地去钻牛角尖可能却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

    柯特大饭店是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家老牌饭店。由于原先配套设计的电梯过于狭小老旧,已无法适应越来越多的客流。于是,饭店老板准备改建一个新式的电梯。他重金请来全国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请他们一起商讨,该如何进行改建。建筑师和工程师的经验都很丰富,他们讨论的结论是:饭店必须新换一台大电梯。为了安装好新电梯,饭店必须停止营业半年时间。

    “除了关闭饭店半年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老板的眉头皱得很紧,“要知道,这样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必须得这样,不可能有别的方案。”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坚持说。就在这时候,饭店里的清洁工刚好在附近拖地,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他马上直起腰,停止了工作。他望望忧心忡忡、神色犹豫的老板和那两位一脸自信的专家,突然开口说:“如果换上我,你们知道我会怎么来装这个电梯吗?”工程师瞟了他一眼,不屑地说:“你能怎么做?”

    “我会直接在屋子外面装上电梯。”

    “多么好的方法啊!”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顿时诧异得说不出话来。很快,这家饭店就在屋外装设了一部新电梯。在建筑史上,这是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

    所以,一件事,不要因为别人都这样做,我们也一定要这样做;不要因为过去是这样做,现在就得这样做。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你会发现结果可能更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是靠大脑来解决一切问题的,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主动去创新,相信一定能够找到更多更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