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效果最好、价格也最好的药就是不停地忙碌,因为只有忙起来,人们才会热血沸腾,大脑也会快速运转。
忧虑没办法去打扰忙碌的你,但是当你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它会准时向你报到。
想要摆脱忧虑,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在忧虑的时候我们就要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做。
很少有图书馆或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会因为忧虑而导致精神失常,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忧虑的时间。
学生马里安·道格拉斯告诉我,他的家庭曾经历了两次灾难,第一次的时候,他们失去了一直当成宝贝的五岁女儿,当时他和他的妻子就已经被伤痛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想到后面又出现了一次更大的灾难。
十个月之后,我们又生了一个女儿,但是她却只活了五天。
连续到来的灾难使我陷入悲痛当中不能自拔,我每天吃不下、睡不着,整个人都要垮掉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又是选择吃药又是选择旅游,可是都没有什么作用,整个人好像是被一把大钳子夹着,而且越挣扎越紧。
幸运的是,我四岁的儿子在关键时刻给了我巨大的帮助。那是一天下午,我正为自己的遭遇而黯然神伤,我的儿子找到了我,说:“爸爸,我想要一条船,你能做给我吗?”我答应了他,虽然我当时并没有心情去做这样的事情,但是我却不忍拒绝儿子的请求。
在用三个小时的时间给他做好了一条小船之后,我发现,这是我的内心在遭遇了两次严重灾难后第一次有了轻松的感觉。
这是我在遭遇了两次灾难后第一次认真做一件事情。因为认真做了一条小船,我的忧虑就消失不见了,这件事情告诉我,只要我整个人不停地工作,脑筋不停地转动,忧虑就无法靠近我。那么,如果不想让忧虑再一次找上我,接下来我就应该让自己不停地工作。
从第二天晚上开始,我开始检查自己家里,打算把需要修理的地方都找出来。结果发现,包括书架、楼梯、窗帘、门把手、门锁、水龙头等很多地方都需要修理。最终,光是这样检查,我就花费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总共找出了二百四十二件需要我做的事情。我把这些事情全写在了纸上。
在那以后,我的生活就一直处在忙碌当中:我每个星期会花费两天的时间到纽约的成人教育班去学习,镇上举办的活动我也会积极参与。现在的我非常忙碌,不但担任着校董事会的主席,还经常需要去帮助红十字会或其他慈善机构进行募捐,根本没心思去忧虑其他事情。
曾经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的丘吉尔也说过“没有时间忧虑”这样的话。曾经有人问他:“你身上背负着那么大的压力和责任,难道你就没有忧虑的感觉吗?”他说:“时间本来就这么少,我根本就没有忧虑的机会。”
世界著名的通用汽车公司副总裁查尔斯·科特林也曾经碰到过这样的情况。那是在他研究汽车自动点火器的时候,因为没钱,所以他的全部实验都只能在谷仓里的稻草堆旁边进行。至于家里则都靠他那做钢琴教师的妻子微薄的工资来维持。
我曾经就这件事情问过他妻子那时候的感觉,她说:“那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担心和忧虑,所以整天失眠。但是科特林身上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忙于自己的实验,所以他没有关心其他事情的时间,也没有担心的时间和忧虑的时间。”
伟大的科学家巴斯德曾经说过:“图书馆和实验室这两个地方,最能让一个人的内心感觉到平静。”
进入这些地方之后,人们就会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到工作上,完全不能去考虑那些让人忧虑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忧虑对那些研究人员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侈品,他们当中自然就很少有人会出现精神崩溃的情况。
心理学上有一个原理说,任何大脑都只能在同一时间思考一件事情,不管多么聪明的大脑都是如此。或许你可以亲自去试验一下:坐在椅子上,脑袋里总是思考自由女神和你明早要做的事情。
你会发现,你必须要把这两件事情分开来进行思考,思考完一件再去思考另一件,根本就不可能一起去想。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一件事情上投入了激情和热情之后,我们的大脑就没有空间去忧虑了。人们发现,一种感觉会代替另外一种感觉,虽然看起来没什么用,但是在战争年代时,很多军队的心理治疗专家之所以能创造奇迹,这个发现是功不可没的。
很多上过战场的士兵都患有“心理上的精神衰弱症”,军医们在给他们治疗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忙碌起来”。只要不睡觉,他们就必须去参加钓鱼、打猎、打球、照相、养花、跳舞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说没有一分钟的休息时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没有时间去回忆那些让他们感到害怕的事情。
“职业治疗法”是人们给这种用忙碌来治病的方式起的名字,也是如今心理治疗界的新名词。然而事实上,在公元前五百年,古希腊的医生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方法了。
富兰克林健在的时候,这种方法也流行于非常教友会的内部。1774年,有人去参观教友会的疗养院时发现,那里的精神病人竟然都在忙着纺纱和织布,这让参观的人感到非常震惊。他询问教友会的人为什么要强迫精神病人进行劳动,教友会的人回答说:只要在工作的时候,病人的情绪就会保持安静,甚至就连病情也有好转的迹象。
著名诗人亨利·朗费罗的妻子因为烧伤而不幸去世,给他留下了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差点儿就把这位著名的诗人逼疯。为了照顾孩子,他不得不一个人去做很多事情,比如陪他们玩、给他们讲故事、带他们去散步等。就因为照顾孩子,他还写出了那首著名的《孩子们的时间》。此外,他还利用其他时间将但丁的《神曲》翻译了出来。他的内心也因为这种忙碌的生活恢复到了从前的平静。
班尼森在他最好的朋友亚瑟·哈兰去世的时候说:“为了不让绝望把我拖入忧虑的深渊,我只能用忙碌来拯救自己。”其实他的这句话也是同样的道理。
每当我们闲着的时候,烦恼、忧虑、担心、嫉妒、仇恨等坏情绪就会趁虚而入,占领我们空闲的大脑。这种情况下,我们内心的快乐和平静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绝大多数人在非常忙碌的时候,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原本下班之后应该是休息和放松的时间,可是每次高兴地下班之后,却总是会被忧虑找上门来。每到这个时候,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会占据人们的大脑,比如自己为什么会成功或失败、老板为什么要说那句话、我的头发为什么会变多了或变少了……
在人们放松的时候,不光是放松了身体,也放松了思想。可能了解物理的人都知道,“自然界中没有绝对意义的真空”。用专业的语言来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真空状态是存在的,但是只会占据很小的一块空间。就比如空气会迅速进入到被打碎的灯泡当中。
詹姆斯·马歇尔是哥伦比亚师范学院教育系的教授,他曾经说过:“忧虑没办法去打扰忙碌的你,但是当你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它会准时向你报到。你的想象力会被你的忧虑搞得一团混乱,致使你会把一个很小的错误无限扩大化。你的大脑就像是一辆在飞速行驶的空车,为了毁灭一切,不惜牺牲自己。所以,为了不被忧虑所困扰,最好让自己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
就算不是大学教授,也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二战期间,一对来自芝加哥的夫妻在和我见面时告诉我,他们的儿子在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的第二天去参军了,这使得他们的每分钟都在担心儿子的安全中度过。就因为过度担心,那位夫人差点儿连健康都丢掉。
我问:“你们是怎么从那种情况中解脱出来的呢?”她说:“我让自己不停地工作,不给自己哪怕是一分钟的休息时间。”她先是打算用做家务的方式来摆脱忧虑,为此她还特意解雇了家里的佣人,结果并没有达到她预想的效果。她说:“我实在是太擅长做家务了,甚至都不用动脑,因为那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就算我不停地做着整理床铺、洗碗刷盘子等事情,忧虑还是停留在我的大脑当中。我觉得,真正的忙碌应该是既动手又动脑,所以我决定去找一个我从来都没有做过的事情来做。最终,我应聘成为一家百货公司的售货员。”
她继续说:“在这里,我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工作上,因为不断有人来我这里买东西,也不停地有人问我价钱、尺码、颜色等问题,所以我根本没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事情。就算到了晚上,我考虑的也是站了一天的脚怎样才能更舒坦一些。吃完晚饭之后,我恨不得立刻就躺到床上,还是没有忧虑的时间。就这样,忧虑彻底远离了我。”
世界著名的女探险家奥沙·强生在十五岁结婚之后,和她的丈夫一起利用二十五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全世界,拍摄了很多非常珍贵的野生动物的影片,比如那些亚洲或非洲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九年前,他们开始带着那些电影到美国各地巡回演讲。然而在一次飞行事故之后,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同时也失去了自由行动的能力。没想到,三个月之后,只能乘坐轮椅的她重新开始了演讲。对于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她说:“我不想给自己悲伤和绝望的时间。”
在寒冷的南极的一间小茅屋中,海军上将拜德作为方圆百里之内的唯一生物,独自在那里生活了五个月。那里的天气异常寒冷,就连他刚刚呼出的热气也会在一瞬间凝结成冰。他专门写了一本书来记录自己当时的生活,最后将书命名为《孤独》。他说,我必须要让自己处于不停地忙碌当中,否则自己就会被那无穷无尽的黑暗带来的恐惧所逼疯。
他说:“我会把第二天的所有工作都精确到小时,并在前一天晚上睡觉之前就安排好,比如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检查逃跑用的隧道、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挖坑、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去修理雪橇等。”
“合理地分配时间会让人们觉得自己在牢牢地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因此会对人们产生很大的帮助。否则的话,每天就没有目标,也不知道去干什么,根本就没办法独自度过五个月。”
查理·赫伯特曾经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过教授,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字叫作《生活的条件》。他在里面说:“作为一个医生,虽然我的工作很忙,但却是在帮助别人治病,这让我很高兴。这些人之所以会得病,基本上都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存在着担心、忧虑和烦躁等坏情绪。解决起来也很简单,只要让他们不停地工作就可以了。”
有一种东西,被达尔文称为“胡思乱想”,如果你不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做,反而是一直忧虑,那么它就会变得越来越多,并像故事中的精灵一样,占领并摧毁我们的大脑。
纽约企业家齐波尔·朗曼也曾经在我的成人教育班学习过。他是通过不停地给自己找事情做,不让自己有时间去忧虑的方法来赶走“胡思乱想”的。一次下课之后,我们一起到一间餐厅去吃饭。一边吃,他一边给我讲他消除忧虑的过程,一直讲到很晚。我听了之后,觉得既有意思,又有代表性。他告诉我:
十八年前,我得了严重的失眠症,那全都是忧虑造成的。那时候的我,心里面总是在担心一些事情,情绪也很不好,经常胡乱发脾气,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神经病。
当然,我变成这样也是有原因的。那时候,我担任财务经理的纽约皇冠水果制品公司投资五十万美元,专门用一加仑的罐子来装草莓卖给冰激凌厂。但是突然有一段时间,我们的那些大客户的需求量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而且他们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上的开支,开始订购三十六加仑的桶装草莓,致使我们的产品销量一下子就降了下来。
这种情况下,我们之前投资的五十万美元的草莓就卖不出去了。更可怕的是,我们之前已经签订了一百万美元的草莓购买合同,这份合同将在未来的一年当中开始执行。本来之前投资的五十万美元中,就有三十五万美元是银行的贷款,现在产品卖不出去,银行贷款还不上,买草莓的钱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弄。这种情况让我非常担心。
最后,我把我们所面临的情况以及之后可能会遭遇的命运告诉给了公司高管。没想到,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我说的话,还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了我们纽约公司的员工身上,说我们办事不力。
后来,我把自己想的办法告诉了一位高层领导,那就是将草莓重新包装好拿到旧金山去卖,之后又花费很多口舌去试图说服他。他考虑了几天之后,同意了我的想法。于是,危机解除。但是因为这件事情,原本从来不会有忧虑的我,变成了一个总是习惯性忧虑的人,根本就没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我开始担心我们买进的所有东西,比如意大利的樱桃、夏威夷的凤梨等,总之就是任何事情都会让我产生忧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失眠了,精神也出现了问题。
为了改变自己的情况,我从自己的生活状态入手,努力进行改变,最终成功地把自己从失眠和忧虑当中解救出来。我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断地给自己找事情做,把自己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上面,不给忧虑一点儿可能接近我的时间。原来,我每天只需要工作七个小时,为了忙起来,我特地增加到了十五个甚至是十六个小时,每天都要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半夜。此外,我还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工作内容,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就这样,劳累一天的我,每天半夜回家之后就只剩下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睡觉。
忧虑在三个月之后彻底离开了我,而我也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状态。在那之后一直到现在,我已经十八年都没有出现失眠和忧虑的情况了。
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给自己时间去思考人生,那你一定会产生忧虑。”所以,只要不去想那些东西就可以了。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效果最好、价格也最好的药就是不停忙碌,因为只有忙起来,人们才会热血沸腾,大脑也会快速运转,这样就不会去想那些事情了。
用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否则的话,你就永远都会被忧虑和绝望的情绪所包围。
摆脱忧虑的真实案例:
哪里才是我的明天
J. C.庞尼 美国著名连锁经营商
1902年4月14日,在怀俄明州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年轻人用500美元开了一家干货铺。在店铺的上面有一个阁楼,那是他和他的妻子以及孩子住的地方。里面有一些大箱子和小箱子,那就是他们的“桌子”和“椅子”。他的妻子为了帮助他,只能用毛毯包裹着自己的孩子放到柜台的最下面一层。这个店铺就是J.C.庞尼,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在美国有了1600家分店,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连锁商店之一。而开办这家商店的年轻人就是我。
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因为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之前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所以受到了无数的批评,再加上我当时还得了带状疱疹这种让人痛不欲生的皮肤病,使得我产生了很多的烦恼和忧虑,晚上也开始睡不着觉。
我不得不到我的同学埃格尔斯顿医生那里去寻求帮助。他告诉我,我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必须马上开始卧床休息并接受治疗。我按照他说的做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甚至连一点儿好转的希望都看不到。这使得我的内心总是朝着最坏的方面去想,身体也越来越虚弱。后来,我又发现朋友和家人似乎也都离开了我,这使我变得越来越孤独,甚至产生了轻生的想法。有一天,医生给我打的镇静剂让我只睡了很短一段时间就醒了过来,当时我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于是我从床上坐了起来,并写好了遗书和我的妻儿告别。
当我第二天早上醒过来却发现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我非常惊讶。
突然,我听到了从正在做清晨弥撒的小教堂里传来的圣歌,于是我就顺着歌声走下了楼,并走到教堂里开始默默祈祷。我一边祈祷,一边思考,突然发现,似乎只有我自己才能让自己摆脱忧虑。于是,从那时候到现在我就再也没有忧虑过。现在,我已经活到了七十一岁,如果不是在小教堂里的那次祈祷,或许我的人生也不会出现这种我从没想过的变化。
J.C.庞尼能重新拥有自由,完全要归功于他找到了很好的办法来摆脱忧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