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天下:美人谋-第145章:《国书》立碑起的祸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崔浩想起前几天这个人到自己家中来送礼的场景,脸上微微显得高兴了些。

    “崔大人来了?”崔浩点头:“怎么样?一切还都顺利吧?”那个大臣献媚的回答:“大人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中。”崔浩大致看了一下通衡大道的场景,感觉还是很合自己心意的,于是便放下心没有多逗留在这个地方,他刚走,太子就出现了。

    “怎么样?他有没有觉察出什么?”太子问刚刚和崔浩说话的那位大臣。那人一改刚才的表情变得十分阴沉的回答:“一切都在计划中,请太子放心,不会出纰漏的。”太子点头:“那就好,我放心的交给你了。”

    拓跋焘的偏殿中,夜鹰正在回禀刚刚他在通衡大道看到的一切。拓跋焘嘴角微微上翘:“看来我这个儿子也不是省油的。你加紧盯着,我看很快就可以了解这一切了。”夜鹰点头迅速离开,赵倪进到偏殿中正好瞧见皇上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不解。

    “赵倪,你是不是已经到了要离宫的年纪了?”拓跋焘心情很好的问起赵倪,赵倪大感意外:“皇上怎么想起了这件事情了?是奴才伺候的不好?”拓跋焘拍拍赵倪微微有些驼了的背脊笑着却没有再说下去。赵倪看的出来皇上今天是真的很开心,也没有继续问下去,陪着皇上走出了偏殿。

    《国书》立碑已经快接近尾声了,这两天崔浩也稍稍有些放松了自己,想着自己将这一伟大工程完成后,就要退隐,心情说不出来的高兴。出了崔府,崔浩就来到一家酒楼找了个雅致的包间坐下喝起小酒来。

    “你听说了吗?《国书》内容都公布到通衡大道上了?”崔浩耳边传来一个不太熟悉的声音,不由纳闷,《国书》一事不是就是为了让百姓们都了解到北魏的丰功伟绩吗?怎么听起来想是不太满意的样子,于是他挥手让小二离开,自己关上们,靠着墙角偷听起来。

    “是啊,我听说了不少人都去看过了,个个都说辱没了我北魏的国史啊,我今天也想去瞧瞧,你们谁去?”崔浩很难相信,怎么会有人说《国书》的撰写和立碑,这么反而辱没了北魏的国史呢?他再也喝不下酒了,急忙出了酒楼就直奔通衡大道。

    等崔浩赶到通衡大道时,自己已经大汗淋漓。一路上走过来,他不知一次被大街大骂了,而且还都是鲜卑族的人们。怎么也想不通?到底是怎么了?好不容易捱到了通衡大道,他走到石碑前这么一瞧,自己顿时悔恨不以,这下子自己真的是无翻身之地了。这件事情本来就是由自己全全负责的,之前因为太子过于关心这里,他还劝过太子要把国事放在第一位,这下可好,连一个垫背的都没有,自己真的命不久已啊!

    “大人,你怎么来了,我正要找你,你看看完成的还算让你满意的吧?”崔浩现在看着眼前这个给自己送礼的这位,都有要当场要掐死他的感觉。

    “不用看了,我想先暂停一切事情,把这些材料都收起来吧,我回宫一趟,一切等我回来再说。”说完,崔浩便又急匆匆的催促马车往宫里赶。

    “皇上,崔大人求见。”赵倪看着昏昏欲睡的拓跋焘小声的询问,没有得到皇上的答复,赵倪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他来到偏殿门外一脸无奈的样子看着崔浩:“大人请先回去吧,皇上现在不在寝宫中,我看可能是去赫连皇后那里,也有可能是去左昭仪那里了。”

    崔浩哑然,皇上这是想做什么,难道是将自己弃之不顾了?“皇上什么时候能回来?难道你也不知道?”崔浩再怎么有权威,可是在赵倪面前如今也只能低声下气。

    赵倪心中叹息,嘴里却还是没有松口:“崔大人啊,你也知道,皇上近日来可是很少带我走动了,这不,前几天还开口问我何时离宫呢,哎!我也真的帮不了你啊。”崔浩抓不住这个救命稻草,只好放弃。

    “走了?”拓跋焘瞅了一眼赵倪,沉声问道。

    “回皇上的话,崔大人是出宫了,我已经打听过了,看来他自己也已经很明白自己的处境了。”赵倪没有表情的回答,这段时间来皇上喜怒无常,他可是步步都揣摩好了才敢开口说话,皇上都不肯见崔浩,那自己就不能表现出一丝的端倪出来,万一有什么事情发生,说不定皇上就会想到自己头上来。

    拓跋焘没有再询问什么,赵倪知道皇上这时一定想跟夜鹰单独聊会吧,于是他很自觉的就退出了偏殿。

    “皇上,赵公公说的属实,不过,真的不去管吗?”夜鹰虽然不喜欢崔浩,但是毕竟他对北魏还是有很大功劳的。

    拓拔焘撇了一眼夜鹰没有说话,夜鹰知道自己说错了。崔浩彻底没有了主意,这时的大家肯定都躲着他还来不及吧。终于没有了争扎,他徒步走回了自己家中。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个夜晚真的很难熬,皇宫中就只有拓拔焘一人可能是没有心事的吧。太子一直留在自己书房中也没有出来,这个结果让拓拔焘大感意外,再怎么说,崔浩可是曾经保护过他的人。不过这样也好,拓拔焘心想,这样的结局也正好证明了太子对自己的态度。

    第二天一早,整个朝廷上都笼罩着一种不知名的气氛,崔浩终于赶到了朝廷。拓拔焘没有出声,端坐在大殿之上冷眼看着。太子鼓足了勇气大声在朝廷上说道:“父皇,我有一事要禀报。”拓拔焘看了眼太子低沉的问道:“什么事情说吧,最近你也已经在朝堂上住持过大事了,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是吧,说说看,我来听听。”

    太子像被打了兴奋剂似的高兴起来:“父皇,《国书》和《五经》已经都刻好了,你要不要去查看一下?”拓拔焘点头:“好,那就现在去看看吧,我也许久没有出宫了,这回也出去走走吧。”一群大臣们都怪异的看着依旧镇定得崔浩。

    崔浩没有做出任何反映,跟着皇上一起出了城。大臣们都与崔浩保持着一定距离,不过太子却靠着崔浩,好像什么也不知道似的。

    “崔大人是不是过于劳累了?怎么看起来这么疲劳的样子?”太子看起来十分关心崔浩。

    崔浩也看似很平淡的回答着:“多谢太子关心了,我没有什么大碍,太子是否检阅过通衡大道了?”太子盯着前面走着的拓拔焘笑着回答:“这件事情,是父皇允与你完成的,我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终于看到能这么快完工了,我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先告诉了父皇,崔大人不会怪我吧?”

    崔浩回答:“不会,这是件好事,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两人没有继续下去这个敏感的话题。拓拔焘竖着耳朵听得很仔细,嘴角撇了一下。夜鹰跟着拓拔焘身边自然看得到他的表情,心中不由一颤。

    “太子,我们都已经到了,来,你到父皇身边来,我们一起见证这个美好的时刻。”拓拔焘大手一挥,那些工匠们都纷纷将石碑上的布揭掉,将石碑呈现在大家面前。大臣们都纷纷也围了过去,不一会崔浩就开始听到大臣们的一声接着一声的叫骂声。

    一个平时跟崔浩还算比较深交的大臣突然冲到他面前,挥手间就给了崔浩一巴掌。

    “崔浩,你这个北魏的败类,你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崔浩冷眼看着这个大臣始终没有说话,太子的一个眼神落在拓拔焘眼里,就看到又一位大臣冲了出来。

    “皇上,这是玷污了我们北魏历史的罪人啊。不能姑息了。”拓拔焘看着崔浩的脸还是没有说话,太子摸不透拓拔焘的想法,但是现在也不能就这么放手,这次一定要斩草除根!“父皇,我有事不知道现在当不当讲,这事跟崔大人有关!”

    “说,让父皇也听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拓拔焘终于开始行动了,太子早就准备好了说辞:“父皇,我听说这次崔大人提议立碑还是有其它目的的,我还收集了不少证据。”拓拔焘终于啃声:“是吗?崔大人能有什么目的。两朝为官,为了我北魏忠心耿耿,你倒是说说看,如果事实不符,太子,我一样不会饶了你。”

    太子很自信的扬起头大声喊道:“来人啊,将那个受贿给崔浩的人带出来。”

    崔浩转头就看到之前送礼给自己的那个小官员,被一群士兵押着到了拓拔焘的跟前。

    “皇上啊!我冤枉啊,这些都是崔大人让我做的啊,我没有任何要污蔑我北魏泱泱大国的意思啊。”

    拓拔焘皱起眉头:“把话说清楚,太子不要让他废话了,我要立刻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太子对着那个小官员看来一下,那个官员就知道自己该在怎么做了。

    “皇上,我都招了,这次立碑事情,我还有话要说,我去给崔大人送礼时看到他家中来来往往都是汉族人,好像还有王慧龙这个人。他是投奔北魏的江南士族后裔,此人长了个酒糟鼻子,但是崔大人却十分看重他,记得之前皇上就因为他的事情已经警告过崔大人了,可是崔大人不但没有避嫌,还继续重礼招待着他,皇上应该不会忘了听到的那句话吧?”

    拓拔焘沉着脸问跪在自己面前的那个小官员:“继续说下去,是那句话?”就是那句当着鲜卑贵族的面说:“信王家儿也!”

    “大胆!”拓拔焘猛的一声呵斥。大臣们都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弹。

    “崔浩,你自己说是不是有这回事情!”拓拔焘一挥手,崔浩被带到他面前。

    崔浩依旧面不改色的站着:“皇上要治微臣的罪,微臣没有话讲,不过这件事情我自认为没有错,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北魏,为了整个国家。”拓拔焘冷眼看着崔浩大声质问:“那请你解释一下,为何还和王慧龙这种人来往过深?难道你真的想光复汉室吗?枉我这些年来如此看重你!”

    崔浩无言回答,只是一直坚挺着自己的背脊梁,昂首看着恒通大道上的石碑。大臣们看到崔浩还是这副目中无人的态度都愤怒不已,纷纷都站了出来开始控诉他的所有罪行。拓拔焘还是冷眼旁观,他还在等待,他要看太子到底还准备了几手用来对付崔浩。

    太子看到这个不受控制的场面,心里可是真的很激动的,这正好更加催化了崔浩的罪行。

    “父皇,我是不是该阻止他们的这种不恰当行为,崔大人毕竟年事以高了。”拓跋焘点头:“也好,崔浩也可能确实是因为年纪大了吧,你去处理一下。”太子领命走到崔浩面前。

    “大家安静!听我说几句好吗?”太子说话时不时的看着通衡大道的路口,拓跋焘心中已经有数,看来太子真的还有后手。果不其然,一大群鲜卑族的贵族们蜂拥而至。太子放慢了语速,缓慢的开口好像要说什么,可是他却没有说出来,一大群的鲜卑族贵族的声音已经将他的声音盖住。

    “皇上,我是我们鲜卑族这一代最年长的一个长老了,我本来还是十分期待看到我国《国书》的立碑,可是就在昨天,我却听到街上无数百姓在传言《国书》暴扬国恶。皇上啊,你可要我们做主啊,不然我这老骨头死都不能安宁啊,我要如何到地下去见我的老祖宗啊,我何来颜面去见他们,如何去解释一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