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10大名人的人生大智慧-通古博今、学贯中西的语言学大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赵元任的人生大智慧

    人的一生,从时间到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而人类知识的发展与创造,却是无限的。像赵元任那样做到通古博今,呕心治学,并在语言学上获得享誉世界的丰厚建树,除了勤奋用功,还是勤奋用功。

    人物简介

    赵元任(1892—1982年),字宣仲,江苏武进人,生于天津。

    赵元任从小就显露出语言天才,各种方言一学就会。14岁时他进常州溪山小学。1907年他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英语、德语都学得很好,深得美籍英语教师嘉化的喜爱。嘉化常邀赵元任去他家中作客。嘉化夫人善于弹钢琴和唱歌,赵元任跟嘉化夫人学唱过《可爱的家庭》和《离别歌》,亦译《天长地久》)等歌曲,是为他接受西方音乐之始。

    1909年赵元任考取了留学美国的官费生,在康乃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

    向姜斯东学习作曲,向夸尔斯学习钢琴与和声,向席佛曼学习钢琴,还上过多年的声乐课。1914年他获数学学士学位。在该校哲学院研究1年后,1915年他入哈佛大学主修哲学并继续选修音乐。在哈佛期间他从学的音乐教授有希尔和斯帕尔丁。1918年他在哈佛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又在芝加哥和加州大学做过1年研究生。1919年他回康乃尔大学物理系任教1年。

    1920年赵元任回国执教清华大学的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课程,同年冬曾为英国着名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担任翻译。在清华期间,赵元任与杨步伟结婚。

    1921年赵元任夫妇到了美国,赵元任在哈佛大学任哲学和中文讲师并研究语言学。

    1925年赵元任回清华大学教授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他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导师”。1928年作为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他进行了大量的语言田野调查和民间音乐采风工作。

    1938—1939年赵元任教学于夏威夷大学,在那里开设过中国音乐课程。1938—1941年,他教学于耶鲁大学。之后五年,他又回哈佛任教并参加燕京字典的编辑工作。其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1946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拍电报请赵元任出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赵元任回电:“干不了。谢谢!”

    从1947年到1962年退休为止,赵元任在伯克莱加州大学教授中国语文和语言学,退休后仍担任加州大学离职教授。1945年赵元任当选为美国语言学学会主席。1952年他荣任阿加细基金会东方语和语文学教授。1959年他曾到台湾大学讲学。1960年他又被选为美国东方学会主席。

    1982年2月24日赵元任逝世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加州大学为他设立了赵元任基金会,4月4日隆重举行了赵元任逝世纪念会。

    赵元任的主要着作有《国语新诗韵》、《现代吴语的研究》、《广西瑶歌记音》、《粤语入门》

    (英文版)、《中国社会与语言各方面》(英文版)、《中国话的文法》、《中国话的读物》、《语言问题》、《通字方案》,出版有《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等。

    勤奋好学,幼时奠定人生基础

    能够最完整地验证知识就是财富,就是力量这个哲理的恐怕只有人生。人一生将要达到何种高度,取决于他的知识积累和少年时的努力,赵元任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榜样。

    赵元任出身在重诗书礼教的家庭,从小就耳濡目染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他后来虽然远离故土但却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与研究工作,这和他的家庭教育影响是分不开的。

    赵元任7岁随祖父在冀州时就进私塾读书。他的第一个私塾老师叫陆轲轩,常州人。

    勤奋和成功是一对密友。一个人资质差一点并不打紧,如果懂得勤奋用功,依然可成大事。

    ——赵元任9岁时祖父去世,赵元任随家人回常州,继续念私塾,开始接触英语。12岁父母病故,第二年到苏州大姨妈家居住,并继续学习。表兄庞恩长就是他的老师。在苏州的这一年他开始学写作文。

    14岁时,赵元任又回到常州,在局前街溪山的一所私立学校里读书。这个学校是新式学校,名义上是小学,实际上介于中学与小学之间。在夏季的期末考试中,英文得第一名,各科平均得第二名。

    在溪山小学学习期间赵元任开始写日记,此后一直坚持长达76年之久。从他的第一篇日记中,我们可以看见年轻的赵元任兴趣广泛,他到“青年励进社”借了八本书:《黑行星》,《科学读本》卷一、卷二、卷三,《家庭教育读本》,《儿童心理学》,《国歌书》卷一,《秘密岛》。这一天他还到书店购买《古文观止》五至十卷。

    赵元任日记中所说的“青年励进社”是学生自己组织的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团体。社员们自己出钱成立学生图书馆,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学生图书馆购买了小说、音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书籍供大家借阅。他们创办的《课余杂志》,英文名叫《After-school Magazine》,用油印机印刷。赵元任是《课余杂志》的科学部分的主编。

    这一时期,赵元任对自然科学开始发生兴趣。他在课外自己做实验。

    在溪山小学学习只有一年的时间,可是这一年对于赵元任确实太重要了,他开始走出私塾给人们划定的狭窄圈子,不仅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系统地学习了英文,还参加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他自己把这一年称为身心发展的转折点。

    从15岁到18岁,赵元任第一次离家,到南京的江南高等学堂预科学习。江南高等学堂实际上是一所专科学校,预科相当于高中,课程设置与普通中学差不多,只是程度深多了。

    这一时期,赵元任学习勤奋,兴趣也更加广泛。他经常自己做科学实验,如在管子里安装两个或三个透镜,试造望远镜和显微镜;用盐和冰块儿做冷冻混合物。在天文学方面,他的知识也不断得到丰富,他对观察彗星越发有兴趣。他选修德文作为第二外语。他对中国的方言从小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南京学习期间,跟同一房间的同学互学方言,又学会了福州话。年轻的赵元任已经逐渐显露出他的语言天赋。

    凭着中小学时期的勤奋学习和自身的天赋,他三年预科没有完全读完,就到北京住了一个春天,准备报考清华的留美官费生。为了应付考试,他在考试前几个星期自修了拉丁文。1910年7月21日,他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留美考试。这次考试是利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作为留美的清华奖学金。1909年举行了第一批考试,赵元任参加的是第二批。考试的科目总共有17门,中文、英文考试及格以后再考其他科目诸如有德文(法文和德文任选)、拉丁文、代数、平面几何、三角、立体几何、希腊史、罗马史、英国史、世界地理、物理、植物、动物、生理、化学等。考试科目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中文和英文。作文题目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英文作文题目是《借外债兴建国内铁路之利弊说》。这一批共录取了70名留学生,赵元任以优异的成绩名列第二。同榜中第一名是杨锡仁,竺可桢第28名,胡适第55名。

    天道酬勤,堪称博学大师

    勤奋是当时看不见功效,日后却使自己受益的人生成功途径。勤奋的努力所能得到的回报,便是未来人生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博学大师赵元任,堪称勤奋之楷模。

    1910年7月赵元任取得了官费留学美国的资格,同年8月就动身到美国。这批留学生是由着名教育家、当时的游美学务处教务长胡敦复护送的。首先到达旧金山,然后分送到各大学。赵元任被送到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同期考取的70名留学生有13位进入康奈尔大学,胡适也是其中的一位。

    赵元任本来想学电机工程,在去美国的路上,胡敦复先生跟他讲了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关系,于是他决定学理论科学。他在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经过四年的努力学习,1914年夏天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在这一段学习期间,数学和物理是他的主攻科目。他的数学和天文学成绩特别优秀。数学得了两个100分和一个99分,天文学得的是100分。据说,他的这两门功课的成绩是康奈尔大学历史上保持了好几年的平均成绩的最高记录。他还学习了哲学、逻辑、美国史、心理学、语音学、德文等课程。在物理课方面,他选修过“机械之设计与建造”、“实验物理最近之进展”、“机械学与热力学”等课程。在大学初期,他的兴趣已经扩大到语言学、哲学和音乐。

    在语言学方面,他除了继续保持对中国方言的浓厚兴趣,与同宿舍的胡明复互学方言外,还主动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国际函授学校学习法文。当时正是世界语运动的初期,赵元任是“世界语俱乐部”的积极分子。他在学校里选修了戴维森教授的语音学课程,学习了国际音标和比较系统的现代语音学理论知识,这给他后来的方言调查和语言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赵元任在康奈尔学习的第一年,就把兴趣从数学转到了哲学。

    他选修了“哲学入门”、“现代哲学之发展”、“逻辑与形而上学研究”

    等课程。他喜欢罗素,课外读了罗素的许多着作,在日记里曾说罗素的《哲学论文集》极符合他的想法。柏拉图的《共和国》和休谟的《论文集》,他也认真阅读过。

    在这一时期,赵元任对音乐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他节衣缩食,从每月60元的奖学金(包括学费)中挤出钱买了一架旧钢琴。

    赵元任还对戏剧产生了兴趣。他参加了留学生组织的戏剧活动,演出过邓桑尼爵士写的《失掉的帽子》。自己也写过一个名叫《挂号信》的剧本,剧本反映了留学生在美国讲英语的苦恼。

    知识是无限的,生命是短暂的,若能敞开这短暂的生命去吸纳无限的知识,生命无形中得以延伸。

    ——赵元任赵元任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各种项目的体育锻炼。例如长达2.30英里的长途散步,溜冰,冬天在一英尺深的雪里跋涉等等。

    1913年8月25日他在中国学生联盟运动会上以10分4秒的成绩获得一英里竞走冠军,那时的世界记录是9分钟。1915年他又以9分51秒的成绩再次获得胜利。

    1915年,赵元任获得了哈佛大学乔治与马莎·德贝哲学奖学金。同年9月,赵元任离开康奈尔大学,在哈佛研究院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的紧张学习生活。

    在哈佛研究院的岁月里,赵元任继续研究语言学。他选修了葛然简教授的《言语学入门》,还选修了梵语。他经常去麻省理工学院听中国朋友讲方言,并向他们学习。

    1918年获得博士学位以后,赵元任又获得哈佛谢尔登博士后旅行研究奖学金,到芝加哥和加州的柏克莱继续学习和研究。他选择的研究题目是“科学的哲学”。

    在芝加哥大学,由于兴趣广泛,对学习内容举棋不定,不能专一。

    他写了若干学期报告,其中有《颜色与声音的逻辑》。他跟史蒂芬先生学习对位法,还浏览了《哈佛名着》。

    当赵元任即将结束博士后研究时,他面临着多种工作选择。

    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和康奈尔以前的同学胡适及任鸿隽要求他回北大教哲学,南京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邀请他到东南大学任教,母校康奈尔大学希望他回去担任物理讲师。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决定回母校教物理。

    有教无类,六十年桃李满天下

    赵元任先生一生育才无数,桃李天下,这与他早年的博学有关,亦与他从哈佛的取经有关。六十年中,赵元任的弟子有很多声名成就甚至超过了老师,但他们仍然由衷地钦佩和推崇自己的老师,这亦是赵元任的人格魅力使然。

    1919年6月,赵元任到康奈尔任教,开始了长达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1920年,赵元任回清华教物理和心理学。1921—1924年,在哈佛大学教哲学和中国语言课。1925—1929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兼哲学系教授。1929—1938年,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虽然主要工作是研究,但也培养了一批人才,丁声树、董同、杨时逢、吴宗济等就是史语所训练出来的人才,他们后来都成为中国语言学界的重要人物。1938—1939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东方研究所任访问教授一年,除了教中文阅读和中国语言学研讨课外,还教“中国音乐史”课程。1939—1941年,任美国耶鲁大学访问教授。1940年在耶鲁大学开设两门课——中文阅读和中国音韵学课。中文阅读课讲孟子等内容,音韵学课讲北京、苏州、常州助词和助词的语调问题,几种拼音文字的比较,古音和今音的比较等内容。不久,他还在耶鲁开设粤语课。

    1941年离开耶鲁大学之前,应邀到美国语言学会语言学暑期讲习班讲学。共讲了8次,内容是中国语言的结构、国语音位、中国古音等。离开耶鲁大学后他到哈佛大学任访问教授,在哈佛燕京社任汉英大词典编辑。1943—1944年任哈佛大学的美国海外语言特训班中文主任。1946—1947年任密执安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

    1946年应邀到密西根州暑期语言学讲习班讲学,主要讲授国语音位系统、汉语句子结构、汉语造句法等内容。1947年再次到暑期语言学讲习班讲学,主要讲授汉语语音学、音位学、福州方言和粤语等内容。1947年起任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一直到退休。在加州大学,主要讲授汉语音韵学、汉语语法、汉语方言等课程。1966年夏,美国中部十一个大学联合起来办了一个远东语言学暑期班,简称CIC,每年轮流到一个大学开课,请各校有名的学者去教课。赵元任应邀去教了十个星期。1967年,赵元任除了去CIC讲课外,还应邀到密西根大学语言学讲习班授课,密西根大学授予赵元任语言学会讲座教授称号。1981年回国,北京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称号。除了在大学里任教之外,赵元任还多次在世界各地讲学。“桃李遍天下”这一句话用来形容赵元任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是最确切的了。

    我国着名语言学家王力就出自赵先生门下。王力是赵先生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生。当时赵元任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列为清华四大国学导师。

    以公正之心,帮助和提携后辈,是为师者当有的德行。如此,才能利国利民以利天下。

    ——赵元任赵先生曾给王力的一篇论文写过如下批语:“删附言!未熟通某文,断不可定其无某文法。言有易,言无难!”多年后,王力真正理解了“言有易,言无难”这六个字的含义,并将赵先生的六字批语作为座右铭。赵先生仙逝后,王力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怀念赵元任先生》的文章,重新回忆了这段难忘的经历,最后写了一首悼念先生的挽诗。全诗如下:

    离朱子野逊聪明,旷世奇才绝代英。提要勾玄探古韵,鼓琴吹笛谱新声。剧怜山水千重隔,不厌猷轩万里行。今后更无青鸟使,望洋遥奠倍伤情。

    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语言组主任的时候,赵元任从1935年起每年通过考试招收一名助理员。他的学生,都参加了他主持的大规模的方言调查,和他一起编写调查报告,后来都在语言研究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元任对同事或朋友在学术上给予无私的帮助,以致这些受惠的学者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看待,罗常培就是一例。

    赵元任在美国执教,大部分时间是教中文。他是哈佛燕京社的创始人之一。1922年春天,他在哈佛哲学系教哲学外,还兼在燕京教中文,他编写过多种学习汉语的自学教材,例如《国语留声机片课本》和《新国语留声机片课本》,拥有众多的读者。他曾经在广播中开过有关语言学习的讲座,拥有很多听众。通过这些途径,他培养了无数的国语爱好者。

    勇于创新,多个领域的开拓者

    赵元任身为学术大师、语言学的权威,得益于始终坚持的创新精神与勇于开拓的进取心。总结赵元任的贡献,除了其渊博的学识建树,便是严谨创新的治学精神了。

    赵元任的学术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考察他的主要学术贡献,我们会发现他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有许多“第一”,他所做的许多工作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他是我国全面利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国语言并取得世界性声誉的第一人,是我国方言调查工作的开拓者和推动者,是国语运动的元勋。

    他是现代汉语语言学的开山鼻祖,对汉语方言学、语音学、语法学以及社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理论都有精湛的研究,撰写和发表过大量有影响的论文和专着,在国内外学术界中享有很高声誉。他在美国除了在大学任教外,又用英文和中文写下了大量语言学着作:

    《中国语言词典》、《中国语入门》、《中国语文法之研究》、《现代吴语研究》、《钟禅方言记》及《湖北方言报告》等。

    他对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工作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用现代科学方法调查研究汉语方言的第一人,为后来的方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中国第一位用科学方法作方言调查的学者。赵元任对方言的研究非他人所能及,他会33种方言。他的耳朵能辨别各种细微的语音差别。在20世纪20、30年代期间曾亲自考察和研究过吴语等近60种方言。他的治学严谨和刻苦,令人叹为观止。

    1927年春天,他在清华大学研究所担任指导老师时,曾到江、浙两省专门调查吴语。

    冒着严寒,辗转往复,深入群众,多访广纳,记录了大量的当地方言。3个月后,回到北京,他把调查的材料写成一本《现代吴语研究》。这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调查汉语方言的研究报告。在这部着作中,赵先生第一次使用了国际音标记录了汉语方音,在此之前高本汉调查汉语方言时,使用的还是他老师创造的瑞典方言字母。这本书的出版为研究吴语和其它汉语方言做出了极为珍贵的贡献,对后来的方言调查研究影响极大,几乎成了中国学者进行方言调查研究的典范,赵元任也成为我国进行科学的方言调查的鼻祖。

    他对现代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工作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他有计划地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汉语方言调查,为以后的调查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还在于他创造了一套为开展汉语方言调查而设计的记录、整理、归纳和分析方言调查材料的科学方法。他所创制的《方音调查表格》,虽几经修订,但至今仍为汉语方言调查工作者所使用。

    国音的研究,也就是现代汉语标准音的研究,是赵元任先生语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对老国音和新国音都做过系统研究。20世纪20~30年代,他对北京话的语音语调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在20年代论文《北平语调的研究》中,他对北京话的语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汉语语调的研究模式。文中关于口气语调的论述、分析和描写突出体现了他的学术创新精神,这方面的研究以前没有人系统地做过。赵元任在论述中性语调与口气语调的关系时,运用自己扎实的数学功底独创性地提出了“代数和”理论。他在30年代的论文《中国字调跟语调》中则讨论了汉语声调和语调的一些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50年代,他又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汉语字调和语调的关系。虽然有的学者并不同意他提出的“叠加”理论和“代数和”理论,但不可否认他为人们找到了一种新的认识方法。在语音研究方面,赵元任先生不仅是开创者之一,同时也是把研究不断引向深入的学者。

    在汉语语法方面,赵元任先生是第一个也是最成功地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汉语语法的学者。1948年赵元任先生出版了《国语入门》(后由李荣先生编译为《北京口语语法》,开明书店1952年)。此书率先引进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新方法分析了汉语语法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新的语法体系,给汉语语法研究带来了新思路,奠定了此后一个时期结构主义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格局。此书虽然借鉴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但又不拘泥于这一学派的理论方法。他以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善于发掘材料,这种重视从语言事实得出结论的研究思路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可以说此书是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奠基作之一,在语法分析的理论、方法和体系上对以后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赵元任先生还是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先行者,他在社会语言学方面所做的研究,其范围和内容相当广泛,虽没有对社会语言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范围方法等重大理论问题做过专门论述,但对社会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却曾做过深入的研究,并发表过相当精辟的见解。他在社会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涉及语言的社会属性、语言变异、语言接触、语言社会应用等方面。在其中多个研究方面他仍体现了一贯的学术创新精神。他于1931年发表的《反切语八种》是我国最早的一篇讨论语言集团变异的文章。这是一篇比较全面系统探讨从语音形式构成秘密语的论文,不仅细致描写了反切语的形式特点,还对其使用范围及其社会功能做了一些讨论和分析。

    他在语言教学方面的研究也有独到之处。

    由于他精通多种外语,因此经常从双语教学的角度,特别是从语言比较的角度来阐述问题。他吸收了直接教学法和听说教学法的合理成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素养,富有独创性地提出了一套语言教学理论。这种理论对于今天我们的外语教学和汉语教学,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赵元任先生的这种学术创新精神来源于他一贯的实事求是和博采众长的学术作风。

    这种作风得益于他在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中长大,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髓。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六世祖赵翼是清朝中期着名史学家和诗人,这使得他从小就耳濡目染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18岁他去美国接受了西方完备的高等教育,大学读的是数学和物理,后来获得的是哲学博士学位,还曾在清华教授心理学等课程。因而他的学术风格既有西方的注重实据的理性精神,又有不耻下问、博采众长的传统作风。

    革新从不容易简单。然上进者必须学会破旧立新。否则,你永远无法打开成功之门。

    ——赵元任赵元任先生的这种学术创新精神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他不仅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也是现代音乐的先驱。赵元任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着名的音乐家,着名音乐家萧友梅称他是中国的舒伯特,说他“替我国音乐界开了一个新纪元”。他的音乐创作,得到了音乐界的高度评价;他提出的建设中国现代音乐的理论,事实已经证明是正确的。赵元任的音乐创作活动伴着他的一生。他一生共创作了132首歌曲,如《秋种》、《听语》、《海韵》,也揭示了人民追求个性解放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创作的歌曲一直广泛流传,成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广收博纳,游走于中西文化之间

    赵元任的成就来自于他广收博纳、学贯中西、不断地从世界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追求。这也是留给我们的最丰厚的一笔宝贵遗产。

    赵元任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的时候,也正是科学史家萨顿试图用科学史架起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的时候,因此,赵元任很自然地成为了萨顿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后来他还曾以谢尔登旅行研究员的身份对科学哲学进行过专门的研究。1919年,他还对像颜色代数学与温度逻辑这样的交叉前沿学科发生了兴趣。这些事实都能说明,赵元任在走向科学的时候,是从一个非常广阔的社会文化角度出发的,他关心的不是分门别类的具体学科,而是一种“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原理”的综合,而这种科学精神是可以放置在任何一门学科中,放在任何一个文化背景下,来发挥作用的。

    赵元任回国的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的思想界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也是传统语言学面临严峻挑战的时期。“五四”以后,随着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科学在中国的话语体系中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用科学来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另外,在这一时期,中国还来了两位重量级学术大师——罗素和杜威,长时间大范围地进行学术讲演。他们差不多同时来到中国,并于同一天离开中国,而给他们担任翻译的也是两位中国学术界的“明星”——赵元任与胡适。也许,这或多或少能说明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思想界已经真正产生了与西方接轨的需求。

    语文现代化运动是中国20世纪历时最长、牵涉面最广、参与的人最多的一场文化革新活动。赵元任是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提倡者、实践者。他在一生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从事这一工作。他主要做了以下三件重要工作:推广国语,创制推行国语罗马字,拟订“通字方案”。

    国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也就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国语本来叫“官话”。首先提出“国语”这个词语的是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1902年他到日本考察学政,为日本推行国语(东京话)的成就所感动,回国后致函管学大臣张百熙,主张在学校推行以北京话为标准的国语。1909年,前清“资政院”议员江谦明确主张将官话改为国语,此后国语一词逐渐代替了官话。

    1935年8月,教育部把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改为“国语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吴敬恒,常务委员黎锦熙、沈兼士、魏建功,专任委员萧家霖等三人,委员有胡适、赵元任、傅斯年、朱自清、李方桂、罗常培、王力、周辨明、凌纯声等15人。

    赵元任在推广国语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在推行国语标准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编写推行国语的教材,校订有关国语的词典;

    (3)方言调查为推广国语服务;

    (4)理论探讨。

    赵元任对新老国音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1922年和1923年出版的《国语留声片课本》和《国音新诗韵》等书中,赵元任对老国音的语音系统进行了归纳分析。推行老国音时,王璞被推选作为录音的代表,由百代公司录了音。王璞是北京的文人,对语音学不熟悉,他读的国音是北京的文读音,既不是《国音字典》规定的标准音,也不是一般的北京音。1922年赵元任在纽约哥伦比亚公司灌了一套留声机片,是按老国音的标准读的。由于老国音是一种实际生活中没人说的语言,因此学的人很少。新国音确定以北京音为标准后,赵元任也灌了一些留声机片,这一次跟他学的人很多。对北京音系的研究,是推行国语标准音的重要前提。他对北京音系的研究,尤其是北京话语调的研究,轻声儿化以及变调的研究,音位理论的研究,都为国语标准音的确定和推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除了编写留声机片教材之外,还编写了《国语训练大纲》、《广播须知》等书。《国语训练大纲》和《广播须知》这两本书是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写的。《国语训练大纲》列为教育部教育播音小丛书,于1937年出版。《广播须知》全书的内容赵元任在当时的中央广播电台讲过,全书分机械、声音、语音、讲稿、材料、礼貌六部分:

    《国语周刊》曾节录语音和讲稿两部分在上面发表。语音部分讲了三点重要的意见和一些极常用易错字,最后附有常用字表。赵元任认为:

    (1)广播员语言要讲得标准,方言区的人特别要注意区分与国音不同的字音,字音要以能多分辨为原则;(2)在广播以前把讲稿中对国音没有把握的字都注上国音来练习;(3)注意国音轻声字。

    他参与校订的与推广国语有重要关系的工具书主要有两部,一是1932年由教育部公布的《国音常用字汇》,二是《国语辞典》。

    《国音常用字汇》由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于1928年成立的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纂。其体例是先集合同音字,再分四声,根据注音符号次序排列,兼注国语罗马字拼法,最后附有部首索引,共收9920个字。该词典的读音根据北京音审定,是规范语音,因此人们把字典的注音称之为新国音。它标志着北京音系作为国语标准音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对后来的国语推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语辞典》也是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辞典收词10万条,依北京音注音,是一部学习和使用国语的大型工具书。

    在许多方言调查报告中,赵元任都把方音与国音进行比较,帮助方言区的人学好国语。在编写国语留声机片的教材时,他也经常拿方言同国语比较。这个传统后来一直延续下来。1949年以后我国许多语言学工作者编写了大量的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教材,可以说是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

    赵元任对如何推行国语做了许多理论上的探讨。从留学美国起到晚年,他都关注这个关系到国家语文现代化的重大问题。

    1916年他在《中国留美学生月刊》上发表的论文《中国语言问题》中对语音的标准化提出了五个最重要的原则:

    (1)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虑做到系统的一致性和简单性;

    (2)要与方言有最大程度的区别;

    (3)声音要清楚和优美;

    (4)容易发音;

    (5)与大多数方言有最大的一致性。

    后来虽然确立了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但是新国音也仍然存在正音的问题。

    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已经有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语音的规范化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重温这五条重要的原则,对于今天的语音规范,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元任获得过各种崇高荣誉,不仅反映了他自身的学术水平,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包括学术界)对他的学术活动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为中国人在世界上树立了光辉的形象。

    评价与启迪

    赵元任是20世纪对全世界都有重大影响的语言学家及语言教育工作者,对我国的语言研究事业更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赵元任虽然是搞语言研究的,但他却先后学过物理、数学、哲学、心理学,甚至正式学过音乐,之后才在欧美从事研习语言学理论和实践语音学的。不仅如此,他还在艺术领域,如音乐、戏剧、文学、摄影等方面,都有卓有成效的实践。他具备一个人文学者所有的特征:尊重人的价值,学识功力深厚,具有宽广胸怀,富有人情味及人道主义精神等等。

    纵观赵元任的人生历程,我们需要向他学习的东西很多,而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如下两点:

    第一,品德是成功人生的基石。赵元任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骨子里充满儒家文化的因子,一生做人做事都谦躬谨慎,讲究仁义,所以能赢得众多师长、同事、朋友、学生的信任和敬重。

    第二,学识犹如水,成就犹如船,只有深水才能浮起大船,只有具备广博的学识才能承担得起伟大的成就。至于这一点,赵元任用学贯中西,广收博纳的事实已向世人证明。所以有志的年青人,应该抓住人生的黄金时间多读书,多学知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