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修女给青少年的12堂人生必修课-“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谦卑是一种馨香的人格魅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事实上,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但我愿意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接受这项奖金。因为我相信:你们是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也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权利。”

    晾衣服的圣人:谦卑提升人格魅力

    关于特蕾莎修女,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仰慕特蕾莎修女的西班牙青年,经过长途航行来到了印度。但修女们告诉他修女刚刚去了孟买,于是青年马不停蹄地赶往孟买。等他到达孟买时,孟买的修女又跟他说修女已经起程去马德里了。青年立刻买了一张机票飞往马德里。等他回到马德里时,又听说姆姆去了来嘉奈。然而青年拜见修女的渴望是那么强烈,他一分钟也没有耽搁,又紧跟着来到了来嘉奈。 

    还好,这一次他总算没有白跑,一个修女告诉他,修女正在后院工作,于是青年欣喜若狂地往后院走去。因为激动,还有些紧张,他的心跳明显加快。但是,当这个崇拜修女的青年走进修会的后院时,他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一个瘦小的老太婆,正在手把手地教几个小修女晾晒衣服,她把绳子拉长,绷直、固定,再把衣服一件一件晾上去。她对小修女们说:如果不把绳子固定在一个适当的地方和适当的高度,房屋的阴影就会妨碍衣服晒干。

    青年惊讶得话都说不出来,原来修女所说的工作竟然就是晾衣服。

    事后,这个青年对他的朋友说:“真是令人惊异,一个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一个圣人,居然在晾衣服。”可以想象,惊异之后,人们的内心深处必然会升起一种对特蕾莎修女的敬畏感,沉默认真地做小事情的伟人,一定能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不可否认,这种让人为之震撼的力量来自一种人格魅力,而谦卑,正是提升特蕾莎修女人格魅力的重要砝码。

    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总是希望与那些热情、友善的人相处,也总是对那些谦虚、严于律己、坚决果断、光明磊落的人充满好感。事实上就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在无形中吸引着我们。与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是一种品味,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最高荣誉的分享。

    美国历史上最受人爱戴和尊重的总统林肯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的故居里,挂着他的两张画像,一张有胡子,一张没有胡子。在画像旁边的墙上贴着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亲爱的先生:

    我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非常希望您能当选美国总统,因此请您不要见怪我给您这样一位伟人写这封信。

    如果您有一个和我一样的女儿,就请您代我向她问好。要是您不能给我回信,就请她给我写吧。我有四个哥哥,他们中有两人已决定投您的票。如果您能把胡子留起来,我就能让另外两个哥哥也选您。您的脸太瘦了,如果留起胡子就会更好看。所有女人都喜欢胡子,那时她们也会让她们的丈夫投您的票。这样,您一定会当选总统。

    格雷西

    1860年10月15日

    在收到小格雷西的信后,林肯立即回了一封信。我亲爱的小妹妹:

    收到你15日的来信,非常高兴。我很难过,因为我没有女儿。我有三个儿子,一个17岁,一个9岁,一个7岁。我的家庭就是由他们和他们的妈妈组成的。关于胡子,我从来没有留过,如果我从现在起留胡子,你认为人们会不会觉得有点可笑?

    忠实地祝愿你

    亚·林肯

    第二年二月,当选的林肯在前往白宫就职途中,特地在小女孩所住的城市韦斯特菲尔德车站停了下来。

    他对欢迎的人群说:“这里有我的一个小朋友,我的胡子就是为她留的。如果她在这儿,我要和她谈谈。她叫格雷西。”这时,小格雷西跑到林肯面前,林肯把她抱了起来,亲吻她的面颊。小格雷西高兴地抚摸他的又浓又密的胡子。林肯对她笑着说:“你看,我让它为你长出来了。”

    俗话说:“一个人真正伟大与否,要看他对待小人物的态度。”事实上,伟大的生活基本原则就包含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谦和地对待一切人和事,是伟大胸襟的反映。

    我们都知道,体育比赛的时候,一个运动员要跳高,就必须先蹲下,没有人可以直着双腿而跳得高的;一个运动员在田径比赛时,特别是短距离比赛时,要跑得快,就必须先弯下腰,使向前倾斜力度更大,因为这样会跑得更快。

    真正有大成就者、成大事业者,无不是谦逊好学的人,他们会以谦逊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个人,并凭借此种谦逊的精神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些人正是我们效法的好榜样。

    心灵追问: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事物或现象表现出了谦卑的精神,我能够说出其中的几种吗? 

    “我只是上帝手中的一支笔”

    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我不知道人家怎样看我,但在我自己看来,我就像一个在海滩上的小孩子,偶尔拾到一些较为光滑的圆石,而真理的大海我并未发现。”

    这句话与特蕾莎修女一句名言的内涵惊人地相似,那就是:“我只是上帝手中的一支笔。”

    这种看似巧合的现象启发着我们去思考谦卑这种品质所能够散发出来的能量。

    有句话说“大海本在最低处”,海纳百川而成浩瀚永恒的大海,并不是因为地势高,而是因为它接纳了无数奔流而来的汇合之水,才使自己壮大、永不干枯。可见,地势低有时是一种优势。

    谦卑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而且也是促使人进步的基础。古人云“虚己者进德之基”,这种谦逊会把挫折变成精神上的资产。

    富兰克林年轻时特别高傲,走路总是趾高气扬的。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有名的教授,不料在进门时不小心被门框狠狠地撞了一下,额头上当即就露出了一道红印。富兰克林狼狈不堪,一边搓揉着撞痛的额头,一边非常生气地盯着那道比一般住所要矮很多的门框。

    这时教授从里面走了出来,笑着对富兰克林说道:

    “年轻人,撞痛你了吧?如果你要懂得生活,你就必须学会在该低头时低头,这才是你今天到这里来的最大收获。”

    接着,教授又意味深长地说:“趾高气扬体现在许多年轻人的身上,他们总是爱把自己评价得过高,直到某天撞上了矮矮的门框,才后悔自己把头抬得过高而遭受了重创。其实,要想穿过一扇门,就得让自己的头低过门框;而要想登上山峰之巅,就必须得让自己低头弯腰,努力向上攀登。”

    虽然富兰克林额头上被碰撞的红印早已经消失了,但教授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在此后的生活中,他变得非常谦逊谨慎,并把“学会低头”写进了他的行为准则之中,这对他今后成为影响世界的伟人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有一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它乃兵马俑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这件旷世杰作不仅是雕塑史上的精华,同时也蕴含了一种极具智慧的处世之道。

    据说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各种陶俑一千多件,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唯有这尊跪射俑完好无损,未经人工修复。那么它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呢?内行人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一般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所以当顶棚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会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相比之下,低姿态的兵马俑受到的损害肯定要少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稳定性增强了,所以不容易倾倒、碎裂,因而它能历经千年岁月而完好无损。

    由跪射俑联想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成长在校园中的我们年少气盛,涉世不深,难免心高气傲,喜欢率意而为、张扬个性,但是如果有一天走上社会,你就会发现这样做并不一定会有所作为,因为不懂得委曲求全、收敛锋芒,就会处处碰壁。

    我们常说为人处世要低调,实际上就是要保持生命的低姿态,像跪射俑一样,避开无谓的纷争,专心做事。这样才能躲避意外的伤害,在保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成就自己。就如同老子所说的那样,以柔克刚,无为即有为。

    心灵追问:

    我觉得“学会低头”有道理吗?爸爸妈妈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谦卑出于自知

    曾经有一个女孩儿,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然而毕业后却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她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非常失望。她觉得,是因为没有伯乐来赏识她这匹“千里马”。

    痛苦绝望之下,她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她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个老妇人从这里走过,救了她。老妇人问她为什么要走绝路,她说自己不能得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她……

    老妇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女孩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地上,对女孩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女孩说。

    老妇人没有说话,接着又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随便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女孩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这当然可以。”

    “那你应该明白是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还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由沙子变成一颗珍珠才行。”

    我们经常会犯和故事中的女孩一样的错误,觉得自己样样都好,长得漂亮,学习也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好像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能难得倒我们。可实际上,我们还只是一粒沙子,还没有变成珍珠。

    应该说,我们不谦卑,是因为我们不自知。而特蕾莎修女之所以谦卑,是因为她有一种深刻的自知。这种深厚的谦卑特别值得我们好好领会。在嬷嬷看来,认识自己,才能心存谦卑。

    王尔德说过,把自己想得太伟大,正足以显示本身的渺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认清自己的局限,做事情量力而行,才能够取得成功。如果过于自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那么只能是自欺欺人,落人笑柄。

    在一块青石下面,生活着一群蚂蚁。其中有一只蚂蚁,它的力气很大,像这样的蚂蚁大力士以前还不曾有过,它能够毫不费力地背上两颗麦粒。若论勇敢,它的勇气也是空前的,它能像老虎钳似的一口咬住蛆虫,而且常常单枪匹马地和一只蜘蛛作战。它不久就在蚁穴之内声名大振,蚂蚁们的话题几乎都离不了这位大力士。

    后来,它的头脑里塞满了颂扬的话。它一心想到城市里去一显身手,到城市里去博得大力士的名声。有一天,它爬上最大的干草车,坐在赶车人的身旁,像个皇帝似的进城去了。

    然而,满腔热望的蚂蚁大力士碰了一鼻子的灰,它以为人们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可是不然,它发觉大家根本不理会它,城里人个个忙着自己的事情。蚂蚁大力士找到一片树叶,在地上把树叶拖呀拖的,它机灵地翻筋斗,敏捷地跳跃,可是没有人瞧,也没有人注意。所以,当它尽其所能地耍过了武艺,便怨天尤人地说道:“我觉得城里人都是糊涂和盲目的,难道是我不可理喻吗?我表现了种种武艺,怎么没有人给予应得的重视呢?如果你上我们这儿来,我想你就会知道,我在全蚁穴是赫赫有名的。”

    那天回家时,蚂蚁大力士变得聪明些了。聪明的蠢材就是这样没有自知之明,自以为名满天下,恍然大悟时方才知道自己的名声仅仅限于蚁穴的范围而已。

    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我们在看待周围的事物时,常常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并因此而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然而一旦我们将心头的高傲去掉,清楚地将自己与别人作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处处有不如别人的地方。

    心灵追问:

    和骄傲自负的人相比,谦逊的人有什么优点?“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包含了什么样的生存哲理?

    放弃高贵的身份感,才能真正高贵起来

    特蕾莎修女决定为穷人服务并来到贫民窟时,当地的官员和穷人们非常不理解这一举动。他们不明白,一个欧洲女人为什么要离开美丽舒适的大房子,放弃干净美味的食物、新鲜的空气,跑到贫民窟来过穷人的生活。而他们,每天,甚至每时每刻,想的都是如何离开贫民窟,过上好日子。

    其实他们不理解,在修女的心里,从来就没有将人分成不同的等级,嬷嬷认为无论是欧洲人、亚洲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在上帝面前,他们都是平等的。修女出身欧洲的体面家庭,但是她自始至终就没有优越的身份感和高贵感,也正因为如此,她的形象才在世人的眼中高贵了起来。

    其实,事实就是如此,那些自诩身份高贵的人,并不一定能得到人们的尊重,有些欧洲的作家为了证明自己是贵族身份,硬要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一个“德”字,但这也只是让人们看到了他对“身份”的过分执著和狂热而已,并没有因此而对他多崇敬一分一毫。而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本来是贵族出身,但是他放弃了贵族的生活,晚年曾经亲自在田中劳作,他的这种精神感动了世界上的无数读者,形成了一股不可思议的感召力量。关于托尔斯泰,还有一个小故事:

    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一次,他作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上。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 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做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这位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是托尔斯泰,就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

    “啊!老天爷呀!”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的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了。

    谦恭的心胜过一切华美的言语,它使得拥有它的人心灵高贵起来。谦恭看似会少得到许多,但实际上,上苍最慷慨的馈赠永远会留给懂得谦恭的人。

    心灵追问:

    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我曾经为此而感到骄傲或者自卑吗?

    荣誉面前保持足够的谦卑

    我们都知道特蕾莎在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事实上,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但我愿意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接受这项奖金。因为我相信:你们是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也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权利。”

    特蕾莎在荣誉面前还能保持谦卑,居里夫人也说,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住它,否则将一事无成。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拿到学校奖状就已经很开心了,如果再拿几个市里、省里甚至全国的奖状,老师、家长、同学都会对我们刮目相看,自己渐渐地也就觉得飘飘然了,觉得谁都比不上自己。可是,如果在荣誉面前不能保持足够的谦卑,那么这种荣誉带给我们的就有可能是悲剧和不幸。    

    四年前,王某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一所虽是重点却鲜有省状元的大学。进校后,学校领导、老师对他倍加重视。仅他个人的宣传就搞了半学期,他成了全校的热点人物,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是老师的宠爱、同学的羡慕以及一些人的吹捧,让他有了飘飘然的感觉。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从此,他变得极其高傲。他经常因为觉得老师讲得不好而不去上课,也从不参加集体活动,而是时常沉浸于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世界里混沌度日。老师为他的滑坡而担忧,经常劝导他要戒骄戒躁,可他总是把老师的话当做耳边风,他认为,自己这么聪明,对付那些考试是小菜一碟。就这样,虽然他从未在期末考试中挂“红灯”,但成绩平平。

    转眼到了大四,保研名单上自然没有他。他终于不甘示弱起来,向全班同学宣称他要考上全国最著名大学的计算机硕士研究生。从此,他开始起早贪黑地学习了。无奈,由于大学期间专业功底太差,他学习起来总是力不从心。三月份公布成绩时他的专业课没有上线,这对于骄傲惯了的他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拿到成绩单时他呆呆地伫立了良久,整个人如霜打的茄子一般。

    第二天早上,人们在14层高的办公楼前发现了他的尸体,他的口袋里装着一份浸透了鲜血的成绩通知单和一封遗书。他说:“因为我知道自己再也骄傲不起来了,所以我选择了死亡。对我而言,没有了骄傲,就如同剥夺了我的生命。”

    他就这样走了,而直至死前他也未能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正因为他一贯沉浸于自我陶醉中,一旦所幻之梦变得支离破碎,他那自负的心理便难以负荷,以至于精神崩溃。

    而强则是另外一个相反的例子。

    强在大学时曾经被公认是全班最胆小最怕事的人。大学毕业时大家挥手告别,许多人预言十年后相聚他不会有什么大作为,普通的人,普通的生活,庸庸碌碌的一生。

    十年很快就过去了,全班同学又重聚在一起。当年许多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同学如今被生活改变成一言不发的旁观者,许多才华横溢的同学也在繁忙和庸碌的生活中失去了当年的锐气,变得倦怠消极。强——那个被公认将是最失败者,还是和当年一样平凡得如一粒尘土,不出众,不显眼,也不高谈阔论。

    聚会到了高潮,每人依次上台讲述自己的现状和理想,还有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大多数人目前的生活状况不如当年跨出校门时理想,对目前生活满意者几乎没有。

    强上台后平静地说道:“我目前拥有数家公司,总资产上亿元,远远超出当年走出校门时的理想。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就是我认为离那些我所欣赏的成功者还很遥远。是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走向社会,我一直很自卑,感觉每个人都有特长,都比我强。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每一个人的特长,并且丢掉自己的缺点。但是我发现无论我如何努力,总是无法赶上所有的人,所以我就一直自卑下去。因为自卑,我把远大理想埋在心底,努力做好手头的每一件小事;因为自卑,我把所有伟大目标转化成向别人学习的一点点的进步。进步一点,有一点战胜自卑的理由,同时又会发现一个自卑的借口。这样,永远让自己处在自卑之中,我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强过别人,如果想要取得进步,我们要做的就是时时低下谦卑的头颅,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在我们获得荣誉的时候。

    心灵追问:

    我有这样的朋友吗,获得一点荣誉就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对他们的这种行为,我是怎么看的?你应该怎么劝他呢?对居里夫人那句“荣誉就像玩具”,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骄傲是一种负担

    阿泉是国内一所著名大学的高才生。他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但他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过于自大。有一次阿泉听说某校有一位教授学问精深,从他的话中可以得到很多启发,于是就利用寒假的时间,不远千里去拜访这位教授,向他请教人生的奥妙。教授准备好茶水,就开始与阿泉进行交谈。阿泉听着教授的讲解,觉得好像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很多东西他自己也知道一些,于是在教授的谈话中,他时不时地插话:“噢,是这样,我知道一点。”“这个道理我早就知道了。”最后,教授停了下来,再次向阿泉倒茶。因为阿泉还没来得及喝刚才所倒的茶,所以茶杯里还是满的,但教授没有将先前的茶倒出,就托着茶壶继续斟茶,结果茶水不停地从杯子里溢出来,流了一地。“教授,别倒了,”阿泉大叫起来,“茶杯里根本再装不下了。”教授听了,徐徐地说:“是这样的,如果你不把原来的茶杯倒空,又怎么能品尝我现在的茶呢?”

    骄傲就像那杯装满茶的茶壶一样,如果不把它倒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负担,使我们再也没有空间和时间去装新的对我们有所帮助的东西。

    在《神曲·炼狱篇》里,睿智的但丁让那些骄傲的灵魂背负着将他们的身体压向地面的巨石行走——象征着神让他们在这种痛苦中学习谦卑,同时也象征骄傲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她告诉我们,人如果乐于谦卑,反而能够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轻松。

    特蕾莎修女虽然获得了丰厚的荣誉、显赫的名声,世界各地有无数的人敬仰她,但她仍然和从前一样默默地工作着,她作为一个修女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她从不骄傲,因为她始终认为那会成为她的负担。骄傲自大的人无意中会在自己与外界之间树起一道无形的“城墙”,形成与外界的隔膜,使得他变得狭隘、自私、目中无人,如井底之蛙,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

    赫兹里特说过,念念不忘自己长处的人会让人想到他的短处。

    一天,一位辅导老师应邀到某所学校的特长班进行一场与学生互动式的座谈。

    这是个数学特长班。进入这个班的学生入学时就经过精心挑选,学生天资甚高、聪明绝顶,但在待人处世上,却个个自视颇高,谁也不服谁。在整个互动座谈中,学生们对这位老师的态度,十分傲慢不恭。

    在座谈会结束之前,这位老师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铁盒子摆在讲台上,并告诉同学:“这个铁盒里,贴了一张全世界最傲慢的动物的相片,有谁可以猜得到,到底是什么动物?”全班同学对老师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大感兴趣,于是有人猜猫,有人猜孔雀,也有人猜狼和狐狸,甚至最后连口袋怪兽皮卡丘的答案都出现了。可是老师听了台下同学的答案,一一摇头,并对同学们说:“现在,每一位同学依序到讲台上,掀开铁盒子看一看,就会知道里面到底贴了什么动物的相片。”谁知,每个上台的人掀开盒子的一瞬间,都愣一下,然后低着头,不发一语地走回自己的座位上,而且谁也不肯告诉别人,自己到底看到了什么。原来,这个铁盒子里面,贴了一面镜子,因此每个同学在盒子里面所看到的“傲慢动物”,当然就是自己。

    骄傲意味着无知。

    谦虚让我们人类不断习得改变世界的知识与能力,它是人类最大的成就。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有一个“空杯”心态,这样才可以注入更多的“水”,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

    心灵追问:

    我知道哪些“满招损,谦受益”的例子?人为什么容易骄傲?为什么特蕾莎能永远保持谦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