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修女给青少年的12堂人生必修课-“成为真理,被人传颂”—自我完善,个人发展的最持久动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最简单的事——犯错

    最大的阻碍——害怕

    最严重的错误——自暴自弃

    万恶的根源——自私

    人最大的缺点——坏脾气

    赶走贪婪的恶魔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觉得爸爸 “考第三名给你买玩具”的奖励太廉价了;这次考好想要玩具车,下次考好想要辆真正的自行车,再下次希望要的是真真正正的汽车。我们不再需要玩具,因为那太廉价了,根本不能满足我们,我们变得越来越贪婪了。这种心理是很可怕的。如果自己不注意,这种贪婪和欲望就会愈加膨胀,对自己、对社会都没有好处。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狐狸和狼是死对头,在动物王国中,它们一直在明争暗斗,渴望更高的位置和权力。但是狼比狐狸走运,狼被提拔了,狐狸却什么也没得到。

    怎样搞掉狼呢?狐狸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条计策。

    狐狸去拜见狼,诚恳地说:“狼大哥,过去我有对不起你的地方,是我错了,你一定要原谅我呀。”

    狼见狐狸登门认错,很得意,摆出一副大仁大义的样子说:“没什么,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咱们团结一致向前看。”

    狐狸与狼倾心长谈,并积极为狼出谋划策,临走时,非要留下点小礼品不可。狼觉得也不能太不给狐狸面子,就收下了,反正狐狸也没有什么要求。

    狐狸隔三差五来走动,每次来都带些礼品,不轻不重,狼渐渐也就习以为常了。

    有一天,狐狸对狼说:“现在羊和猪在争一块草地,羊跟我关系不错,你看能不能帮羊说句话?”

    这件事狼是知道的,不是什么大事,就替狐狸办了,之后,狐狸拿了更多的礼品来感谢。

    长此以往,狐狸求狼办的事也越来越多,当然礼品也越来越多,不知不觉中,超过原则的范围也越来越远。

    终于有一次,狐狸让狼办一件很危险的事,许诺事成之后定有重谢,狼不干。狐狸取出一个小本,上面记着狼每次受贿的时间、事由等,各种证据俱全,这些就足以毁掉狼的前程。不得已,狼答应再帮这一次忙,下不为例。

    没有下一次了,狼东窗事发,将在狱中度过自己的余生。

    对欲望的永不满足,不停地诱惑着人们追求物欲的最高享受,直至吞噬人们的情感、理智。

    特蕾莎修女和故事中的“狼”恰好相反,她创建的组织有四亿多的资产,可自己连袜子也舍不得穿,天主教的教皇曾经送给了特蕾莎修女一辆轿车,可修女却将它拍卖出去,把所得的钱全部捐给了穷人。

    特蕾莎修女一生获得了无数的奖金,她把它们全部捐献给了穷人。 1979年,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特蕾莎修女,这意味着她从此会成为一个富翁,而且是一个有着至高荣誉的富翁。可特蕾莎修女却将那笔19万美元的和平奖奖金,全部交给了修会,修会用这笔钱为印度的麻风病人设立了一个防治基金。特蕾莎修女连一美分都没有留给自己。不仅如此,她甚至卖掉了那枚在世人看来无比珍贵的金质奖章,所得的钱也是如数用在了穷人身上。

    我们再来听一个小故事,可能你会对特蕾莎修女的精神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一次医科考试中,有个叫安德瑞雅的修女获得了金奖,她兴致勃勃地把奖章拿给特蕾莎修女看,想让特蕾莎修女分享她的喜悦,特蕾莎修女却问她:“那么,小姐妹,你想用它来干什么呢?你应该明白,这个奖章对你没有意义。你不会去开诊所,你也不会在自己的名字后写上什么学术头衔,你是个为穷人工作的修女,一枚奖章能有什么用场呢?”安德瑞雅一下子就明白了,她把这枚漂亮的奖章退了回去。结果,她获得了一种自由的感觉——荣誉又何尝不是一种捆绑或负担。

    生活就像一杯水,它本来清澈无比,如果我们不停地往里面放糖,那么,这杯水最后就会变苦,让我们难以下咽。

    心灵追问:

    为什么有些好官最终会变成贪官?我对特蕾莎修女的表现有怎样的感想呢?

    最不可饶恕的错误——自暴自弃

    “反正我的成绩就这样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干脆我也不学了。”“他们都觉得我不听话,不是好学生、好孩子,那我干脆做个坏学生得了,反正也没有人相信我。”你身边的很多同学是不是都有这种自暴自弃的心态?别人放弃自己,自己也放弃自己。

    特蕾莎修女警告世人:“人生天地间,哀莫大于心死,心灵的苦痛才是最大的苦痛;即使这个世界抛弃你们……而你们自己,更不能拋弃自己。”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在困难面前跌倒是很正常的,关键是你能够重新从挫折中站起来,而不是被困难击垮,自暴自弃。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群登山爱好者准备征服一座海拔6000米的高山。于是,他们组成一个小分队扎营在海拔2000米的山脚等待天气好转。他们当中有些是专业性的登山运动员,体魄健壮,经验丰富。

    天终于晴朗了,微风轻吹,队员们开始行动起来,由经验丰富的队员带领出发了。

    在攀登者脚下,高山有种驯服般的宁静,只有峰顶的冰川在阳光下闪着迷人的光辉。每个登山者都沉浸在攀登的乐趣中。他们用手提电台与基地保持着联系,不时地向遥远的家中通话,向亲人叙述他们在高山上所见的美景。

    正当他们慢慢接近主峰的时候,灾难悄悄降临了。突然间,乌云翻滚,狂风肆虐,气温骤降。几个经验丰富的登山运动员知道情况不妙,要求大家全力返回。可是,由于在路上逗留时间过长,夜已慢慢逼近,按经验他们已无法下山,只能等营救人员前来。狂风如决堤之水,怒吼而来,许多队员的衣服被风撕破,手套也脱落了……

    祸不单行的是,有位队员的腿部被飞石击中,出了大量的血,伤员痛苦地呻吟着。

    风越吹越大,严寒也随之降临。伤员极其痛苦地喊:“我冷,我冷……”血流出后又很快结成冰。有一个登山者说:“现在天色尚未全黑,让我来背他下山,或许他会有救。”

    “你这是去找死,营救人员马上会来的。”众人劝他。可是,他还是背起伤员努力向山下走去。

    夜幕降临了,山上起了暴风雪,营救人员根本无法上山。第二天,营救人员发现在原处等待救援的人们紧紧挤在一起,已经僵硬了,救援人员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发现了伤员和背着他的人,他们竟然还活着。

    营救人员说在这种天气下能存活下来简直是奇迹。他们分析原因后断定,他们之所以能活着,是因为他们一个晚上都没有停止过高强度的运动。其实这样的分析并不完全正确,假若这些运动员被自己的心灵打败,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根本就已经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那么即使他们做再多的高强度运动,仍然逃不出死神之手。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在旅行过程中可能有阳光普照,也可能有狂风暴雨,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在打击和挫折面前做个坚强的勇者,不被自己的心灵打倒。

    请记住,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心灵追问:

    我身边有自暴自弃的同学吗?我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坚持就是希望

    刚刚开始了几天的晨起运动是不是又因为你想睡懒觉而放弃了?没执行多久的学习计划是否也因为你的不能坚持而被迫中断了?有些青少年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开始时雄心勃勃,最后却是草草收尾。看来这些喜欢半途而废的人真的应该和特蕾莎修女好好学习了。

    开始的时候,很多人怀疑特蕾莎修女爱护穷人的动机,警惕她的所作所为,甚至措辞刻薄地说她是“人民的麻醉师、启蒙的敌人、霸权的女奴”,特蕾莎修女经常被人怀疑为伪善,因为没能救活一个苦难的人就被指控杀人,有人造谣她想要改变别人的信仰,有人怀疑她拐卖儿童,甚至拒绝她的仁爱之举。她自己有时候也会感到迷茫和绝望。她反复自问:“在这道以无情和冷酷筑就的长城上凿出一两个缺口,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为这个地狱装修一个比较舒适的小角落,而其余眼见之处都是凄惨之地,又能造福于谁?”不过这只是她短暂的迷茫,因为她知道:“只要方向正确,只要不断付出努力,就应坚信:坚持就是希望!”

    世上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能否坚持不懈,是界定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青少年时期容易产生急躁的情绪,许多事情就会浅尝辄止,只一个小小的放弃的念头,就会让青春与成功失之交臂。

    一次,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

    这个学生就是大哲学家柏拉图。

    比尔·盖茨认为,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力量而是韧性。如今社会的竞争常常是持久力的竞争,有恒心、有毅力的人往往能够成为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的人。对于青少年来讲,恒心和毅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那么梦想永远只能是梦想。

    像参加马拉松赛跑,最初参加竞赛的人可以说是成百上千。但是跑出一段路程之后,参赛的人便渐渐少起来。原因是坚持不下去的人,逐渐自我淘汰了,而且越到后面人越少,全程都跑完能够冲刺的人更少,冠军实际上就是在这些坚持到最后的人当中产生的。

    马拉松赛跑与其说是赛速度,不如说是比耐力,就是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

    特蕾莎修女就像一个马拉松赛跑的运动员,她在短暂的绝望之后,选择了坚持。结果到最后我们不得不说她成功了,她几乎感动了所有人,她把爱的种子传播到了全世界,自己也成为历史上没有争议的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

    日本象棋第15代名人大山康晴曾说过:“当你认为已经必死无疑了,却经常有起死回生的情形出现。”因此,一直到最后关头都不要轻言放弃,在黑暗之中力求寻觅一线曙光的机会。他曾说出一段亲身体验:

    照相机、闪光灯的闪烁和声响,使已经明白战败的我,重燃起一股奋战到底的勇气,究竟为什么我已不曾记得了。我咬紧嘴唇,心想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时间最后只剩下一个多小时,在专家看来胜负已成定局,休息室的观众大多也判定“大山败北”,只有我还在埋头苦干。我此时反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自己是否能战胜自己……我可以感觉到旁观者都认为我输定了。

    观战者都在谈论着:“大山这家伙怎么还不投降!”但是我的敌人是自己,高岛八段一轮猛烈无比的进攻我都咬紧牙关硬撑了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高岛八段的一连串攻击似乎未见成效,而在强烈的攻击中也忽略了许多不起眼的要点,最后在疲劳的拖累下,他开始显得焦躁不安。

    反正我是输定了,我想。在长时间的焦躁情绪中,高岛终于犯下大错。在残余的时间内两人成了平分秋色的局面。最后,高岛终于弃子认输了。

    本来是一面倒的局势,却因为采取哀兵之姿,最后关头终于反败为胜。当时与其说是因赢得胜利而高兴,倒不如说是因为战胜自己而雀跃不已。

    从上面这些例子中我们知道,当事情愈来愈难做时,当失败如排山倒海般压过来时,大多数人会选择离开,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够坚持到底。而最后的胜利,也往往属于这些坚持到底的人。

    心灵追问:

    我有没有在想放弃的时候又继续坚持的事情?坚持到底的结果怎样?对此,我有怎样的感触?

    谁都没有权利挥霍和浪费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歌几乎已经没有人再唱了,很多人看到地上躺着一枚硬币,也不会再弯腰捡起它了。

    在校园中,浪费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例如,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办公室中人去灯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可以见到的半新的书包、文具、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食堂里每顿倒掉的剩菜剩饭;还有,每到暑假时候,毕业班的同学把还可以穿的衣服当成垃圾丢到垃圾房里……

    特蕾莎修女说:“我们这个世界上的资源,尤其是食物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它属于我们所有的人,不管你是谁,都没有权利挥霍和浪费。每个人都有义务使这些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好的和更有效的利用。”

    特蕾莎修女看到飞机上很多人的午餐好像碰都没碰过就会被当成垃圾丢掉,可这些要被当成垃圾扔掉的东西却是很多人都没有吃过的。他们不仅没有午餐,连晚餐也没有,那些穷苦的人,一辈子靠拾垃圾里的食物为生。“浪费食物不是最大的犯罪吗?”她问,“当我们自己的兄弟姐妹还在挨饿时?”于是,特蕾莎修女请求服务员让她把那些东西带回去。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各个机场的支持。就这样,特蕾莎修女为她的穷人和孩子们开辟了一条丰盛的食品供应渠道。

    这样就出现了仁爱传教会所办的会院午餐的餐桌上所摆的纸巾和刀叉,都印有各个航空公司的标志。而午餐也是修女们把从国际机场的客机上取回来的食品重新加工而成的。

    1979年,特蕾莎修女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在颁奖的前两天,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主席要为她举办一场宴会,一向克己的她请求取消照例要举行的授奖宴会,把省下来的美元用于慈善。“来宾们能不能不享用这次盛宴,而把这次国宴的钱连同诺贝尔奖金一起赠给我,因为……因为……吃这餐饭可能是一种浪费,这百人的一顿享用,可以让1500名印度穷人吃一天的饭。”

    其实,历史上懂得节俭的人不只特蕾莎修女一个,成功的人都应该明白,只有节俭,才能为自己累积更多的财富。悉尼奥运会上曾经举办过一个以“世界传媒和奥运报道”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出席的有世界各地的传媒大亨和记者数百人。

    就在新闻发布会进行之中,人们发现坐在前排的炙手可热的美国传媒巨头NBC副总裁麦卡锡突然蹲下身子,钻到了桌子底下,他好像在寻找什么。大家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位大亨为什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如此有损自己形象的事情。

    不一会儿,他从桌下钻出来,手中拿着一支雪茄。他扬扬手中的雪茄说:“对不起,我到桌下寻找雪茄,因为我的母亲告诉我,应该爱护自己的每一个美分。”

    麦卡锡是一个亿万富翁,有难以计数的金钱,他可以挥金如土,可以买到一切能用钱买到的东西,一支雪茄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按照他的身份,应该不理睬这根掉到地上的雪茄,或是从烟盒里再取一支,但麦卡锡却给了我们第三种令人意料不到的答案。

    “成由节俭败由奢。”资源有限,无节制地挥霍和浪费,终会自食恶果。世界上没有任何财富是花不完的,但你要记住,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当省的时候不省,那么在当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没有什么可用的了。

    心灵追问:

    我是个奢侈浪费的人吗?我们为什么要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珍惜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天:今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这是明代钱福写的一则《明日歌》,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首歌旨在告诫人们珍惜今日。珍惜当下,不要将事情拖到明日去做,明日复明日,长此以往,万事皆成蹉跎。

    与之相对应,明代文嘉又写了一则《今日歌》,内容为: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特蕾莎修女和他们的思想一样,她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天就是“今天”。为了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个今天,特蕾莎修女为“今天”做了详尽的安排:

    早上4点半,起床,做默想和晨祷。6点钟参加清晨弥撒,然后做杂务——有时是打扫院子,有时是清理厕所。7点半吃早点。8点钟开始服务工作——有时去麻风病院照顾病人;有时去安息之家服侍和安慰垂死者;或者去弃婴之家照料孩子;或者去贫民区帮助穷人;或者到医院、学校去查看,每一天她都会去不同的处所服务。对她而言,只要是对人有帮助的事,就没有一件是卑下的。 

    中午,年饭后休息半小时。

    下午,参加一小时的集体祈祷,然后读《圣经》,或其他神修著作,接下来处理修会里的杂务。有时候修会里来了很多客人,人们急切地等着见她。她没有会客室,就站在教堂外的走廊里和客人说话。

    晚上,晚饭后半小时做杂务,然后参加集体敬拜圣体的仪式,最后以集体晚祷结束一天。夜里10点钟,修女们就寝之后,她还必须在那间只有一桌一椅的斗室里继续工作——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等着她处理,她必须持续工作到深夜。

    时间对特蕾莎修女来说是极其宝贵的,以至于吃饭都被她认为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她甚至付诸行动把一日三餐减为一日一餐,致使教皇亲自出面干涉,她才不得不放弃。

    我们知道,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历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善于抓住“今天”的人。

    人们问富兰克林:“你怎么能做那么多的事呢?”“您看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他的作息时间表是什么样子的呢?5点起床,规划一天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要做些什么事?”上午8点至11点,下午2点至5点,工作。中午12点至1点,阅读、吃午饭。晚6点至9点,用晚饭、谈话、娱乐、检查一天的工作,并自问:“我今天做了什么事?”

    朋友劝富兰克林说:“天天如此,是不是过于……”“你想爱生命吗?”富兰克林摆摆手,打断朋友的话:“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今天该做的事拖延到明天,然而明天也无法做好的人,占了大约一半以上。不能做好今天的事,就可能无法做大事,也可能永远无法成功。所以,应该经常抱着“必须把握今日去做完它,一点也不可懒惰”的想法去努力才行。歌德说:“把握住现在的瞬间,你想要完成的事务或理想,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身上才会有天才的能力和魅力。因此,只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过程当中,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成熟。那么,不久之后你的工作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正像李大钊所说,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时间并不能像金钱一样让我们随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我们所能使用的只有被给予的那一瞬间,也就是今日和现在。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利用今日而让时间白白虚度,那么它将一去不返。

    比照他们,我们又在做什么呢?“就还有这么点,明天再说吧!”“这么多,反正今天也做不完,明天再继续吧!”“这个不着急,明天再开始也不晚。”诸如此类的话几乎成了我们的口头禅。这样日复一日,最后我们发现堆积在我们手上的工作越来越多,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其实,所谓“今日”,正是“昨日”计划中的“明日”;而这个宝贵的“今日”,不久将成为遥远的过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得以生存的只有现在——过去早已消失,而未来尚未来临。昨天,是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是有流通性的有价值之物。

    不要肆意挥霍你手中最珍贵的今天,在我们还可以自由地支配它的时候,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成就自己青春的梦想。

    成功人士的做事秘诀是:抓住现在,不要留恋于过去,也不要把该做的事推到未来。

    心灵追问:

    为什么特蕾莎修女说今天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天?我通常都是怎样度过今天的?以后,我打算怎样把握住每一个今天呢?

    没有人会为你的坏脾气“埋单” 

    我们长大了,个子变大了,突然发现自己的脾气也变“大”了。一有人不顺我们的意,我们就要大发脾气,尤其是面对爸爸妈妈的时候更是容易发作。

    “人最大的缺点:坏脾气。”这是特蕾莎修女的一句名言。我们或许应该把它贴在床头作为我们的座右铭,向特蕾莎修女学习。因为在几十年的传教生涯里,特蕾莎修女不管遭遇到什么,都能够心平气和,保持心理的平衡。这和我们动不动就发脾气正好相反。或许她知道,恶劣的情绪对事情的发展根本就是于事无补,甚至会伤害到自己身边的人,尽管也许有一天你不再发脾气了,但记忆仍然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永远抹不去。而你,可能因为自己的坏脾气而失去亲人和朋友,他们将离你而去,因为没有人愿意为你的坏脾气“埋单”。

    有这样一个流传了很久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爱发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怒的时候,就钉一颗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的,男孩每天钉的钉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钉子容易。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觉得自己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

    父亲又告诉他说,从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颗钉子。一天天过去,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捅了别人一刀,不管你说多少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那种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富兰克林曾说过:“任何人生气都是有理由的,但很少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事实上,坏脾气是可以控制的。要控制坏脾气,必须提高自己对外界刺激的耐受力,而这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对自己以往的行为进行一番回忆和评价,看看自己过去发怒是否有道理。

    一个老板对下属发火,原因是下属工作失误。这位下属不敢对老板生气,回来对妻子乱发脾气。妻子没法,只好对儿子发脾气,儿子对猫发脾气。在这一连串的行动中,只有老板对下属发脾气是有些缘由的,其他则都是无中生有。所以,在发怒之前,你最好分析一下,发怒的对象和理由是否合适,方法是否适当,这样你发怒的次数就会减少90%。

    第二步,低估外因的伤害性。生活中你可以观察到,易上火的人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很在意,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他会耿耿于怀。过后,他又会把事情尽量往坏处想,结果,越想越气,终至怒发冲冠。

    制怒的技巧是,当怒火中烧时,立即放松自己,命令自己把激怒的情境“看淡看轻”,避免正面冲突。当怒气稍降时,对刚才的激怒情境进行客观评价,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责任,恼怒有没有必要。

    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听信小人谗言,怒发冲冠,回到家中不问青红皂白,把爱妻一剑送入黄泉。及至觉悟,已为时晚矣。痛不欲生的奥赛罗也自尽身亡。如果当时奥赛罗冷静下来,理性思考一下,就不会做出这样的傻事了。

    人们时刻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尤其在人生的一些关键时刻。在每次要发脾气前,先冷静问问自己:别人不会为我的坏脾气“埋单”,我自己可以吗?如果你自己也不想这么做,那么还是收起你的怒气吧。

    心灵追问:

    在朋友们眼中,我是一个有坏脾气的人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