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运动手册-台球基本技术与技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台球厅里,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人打台球时,无论从姿势还是从手法上看,使人感觉不是在打台球,而是从事一项重体力劳动。有的人竟把打克朗棋的姿势用到打台球上来了。这些都是不对的。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怎样架手、怎样持杆、如何运杆、怎样站立、如何瞄准、怎样击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这些知识和技巧,学打台球的人都必须反复练习并牢固掌握,才能为以后的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架杆方式

    架杆方式是指两手与球杆形成的姿势,这是打好台球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一〕前手的架杆

    前手的架杆也叫“架台”,打台球时如架台稍有浮动,就很难掌握住对主球击点的瞄准。目前世界上有很多种架杆手法,这里只介绍最基本的几种。

    第一种,首先应将做架台的前手五指轻轻分开摆于台盘,然后食指弯曲,指尖按在中指第二指关节的侧部,拇指再轻轻接触食指的指尖;其余两指如同掌中握有一个小球而适度分开。这样,球杆就可以架在由食指与中指、拇指做成的空当里。空当与球杆所成的角度应挤近90度。

    第二种,先将手掌紧按在台盘上,然后把拇指以外的其它四指分开,手背弓起,拇指翘起和手指的背峰形成一个夹角,球杆就架在这个夹角里。

    以上两种架杆手法是架杆中最基本的方法。很多世界台球名将,例如日本最著名的开仑台球高手高木正治就是使用第一种架杆方法。但也有很多著名台球高手喜欢采用第二种手法的架杆,如早期世界职业司诺克台球王祖·戴维斯以及现代司诺克台球王史蒂夫·戴维斯等用的都是第二种架杆手法。

    此外,还有几种架杆方法,不过这些架杆手法都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使用的:

    当主球和一个目标球相距较近时,架杆就需要四指立起,食指几乎与球台面垂直,其它三指依次倾斜。这是一种不容易做好的架杆方法,但这种架杆方法如果能够练习纯熟,那么在遇到这种球况时便可以得心应手地对付,对于提高台球的技艺很有帮助。

    当主球紧贴台边时,架杆通常需要将四指压在台边上,手背微微隆起,球杆从食指和中指间的夹缝中穿出。

    当主球和台边还有一点距离时,架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四指紧靠在台边上,掌心压住台边沿,拇指、食指和中指略微张开,球杆从拇指和食指的中间穿出。

    在一般情况下,架杆的前手和主球的距离大约在15厘米左右,这最适合球杆的抽送动作。如果架杆的前手与主球相距太近或太远,则都会影响球杆的正常抽送动作。

    〔二〕后手的握杆

    首先要选择一支适合自己情况的球杆。宁可只习惯于使用一支球杆,也不要随便拿起一支就用。当然,这是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比如你去买一支球杆,或者在台球厅打球时挑选一支等。这样才能掌握怎样控制力量去击球。球杆不要太重或太轻,也不可太长或太短,否则用起来会不自由,力量控制也容易产生误差,导致失误情况的发生。所以,选择球杆时应注意长度、轻重要合适。一般地说,合适的球杆长度是将球杆竖起稍高于肩就可以了。至于球杆的粗细,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粗细不同各有好处,只要自己握起来顺手,没有不自然的感觉也就可以了。

    初学者可以使用稍重一些的球杆,这样比较容易稳定力量。若使用太轻的球杆,则不容易控制好力量。

    当你选择好适合自己使用的球杆后,就要学会怎样使后手把握好球杆。如果是右手握杆的话,右手首先应垂直下垂,用中指与拇指的腹部接受球杆的重量,其它三指轻附于中指包围住球杆,决不可紧握。然后握杆的右手务必接近右腰部并与右腰保持一定的间隔,以便保证球杆作前后水平运动。

    通常击球时,握杆手握在球杆重心后40厘米左右的地方为标准位置。那么球杆重心在哪里呢?它就在离杆尾大约50厘米处。

    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不同的球杆,主球的位置、力量的大小和身高等灵活运用。下面试举几例加以说明,供初学者参考:

    1.当主球在较远处时,要握球杆靠近杆尾的部分。

    2.当用大力量击球时,要伸长杆尖握球杆的杆尾部分。

    3.当主球在较近处或轻击时,要握接近球杆重心处。

    以上例子说明,握杆的位置是以球杆重心来决定的。总的来说,击近球时,要握接近重心处;击远球时,则要握接近杆尾处。

    〔三〕抽打动作的练习

    前手搭好架台、后手按要求握好球杆后,接下来就要将球杆向前轻击做抽打动作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遛杆”。在打台球中,抽打动作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在实际击球前所做的相当于其它运动项目的准备活动。做抽打动作时,球杆一定要向水平方向移动,千万不可上下左右摇动,否则就会将主球击到意外的路线上。

    击球前,要先把球杆轻轻送出接近主球的击点,再有节奏地轻轻抽送3~4次球杆。注意,抽送动作要连惯、自如,不能把一个整体动作分成几段,以免影响后手的自由运动,妨碍腕力的发挥。然后判断球杆方向,看准主球的击点,果断,利落地送出球杆。除了特殊球以外(如主球在球台中央附近),后手送出球杆时都要保持水平、笔直,手臂不能左右晃动,前手离主球的距离也不要变。

    此外,只要是在球杆不接触主球、杆尖不从前手架台中脱落的范围内,可以做较大的抽打动作,快速、小幅度的动作是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的。但在弱击时动作不宜太大,抽打动作后的击球瞬间,利用手腕的爆发力出杆,才能使球跑出较远的距离。因此,抽打击球时,手腕关节要灵活富有弹性,这是抽打瞬间的要诀。在这里,我建议初学者进行一个抽打动作的基本练习,把主球放在开球区的侧部,向斜对面长台边击出,看一看你击出的主球走了多少个台边。6个以下台边说明你的抽打动作没有练习好。要达到6个台边以上才算合格。

    4.如何使用杆架

    杆架是当主球距离自己太远,前手的架台无法靠近时所使用的一种专用工具。我们在前面介绍的架杆方式是一种基本的架杆姿势,但在实际击球中,这种基本的架杆姿势在很多场合会失去效用。比如说当主球停留在台盘中央部分,而目标球又远在底边时,人的手臂不可能伸得那么长,基本的架杆姿势就失效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赖特制的杆架来击球。杆架的使用方法没有固定的要求,只要动作合理,不勉强就行。但一般的架杆姿势是这样的:身体直立,上身稍向前弯,左手按住杆架,右手抓握球杆瞄击。

    杆架有长、中、短之分。长、中两种杆架备有和杆架相配合的球杆,击球者可随球况的需要来选用适当的杆架。杆架虽有长、中、短三种,但站立姿势和使用方法都是相同的。

    在实际击球中,还常常遇到主球后面另有一球阻挡的情况,以致无法安放普通的架杆,此时必须使用特备的高脚架杆。

    二、击球姿势

    〔一〕正确的击球姿势

    无论从事哪一项运动,姿势都极为重要。台球也是一样,必须有合理的姿势。所谓合理,就是合乎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之理。一般初学打台球的人,往往不注意自己的击球姿势,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等需要纠正的时候已是很难改正了。我认为,许多人打不准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姿势不对。错误和不自然的姿势,是绝对不会使自己的台球技术有所进步的。此外,如果你在打台球时姿势不好,不但打不好球,还会失去你的高雅之态,使旁观者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一开始学打台球时,就十分重视击球姿势。现将目前台球界公认的姿势分述如下:

    第一,先朝将击打的主球行进方向站立,用眼睛准确测定主球的进路。

    第二,左脚向前移一小步,距离主球正下后方约40—46厘米、左侧方约10—15厘米的地方,使左脚与球杆平行,左膝关节稍弯,轻轻踏在地上。

    第三,右腿直立不得弯曲,右脚向右撇,与左脚成70—80度的角度分开站稳,以支撑住身体的后半部体重。

    第四,架台的左臂稍弯,左手置于主球后方约15厘米之处并固定好,上体尽量压低,球杆的中轴线在两眼中间。

    第五,握杆的右手臂肘部向上抬起,前臂垂直下垂与上臂成90度。击出球时,右手切不可过胸部,身体应根据两脚的位置和架杆的位置取一个自然的姿势,使球杆沿水平方向做前后抽打动作。

    以上是打台球时的最基本的击球姿势。不过它仅限于主球在比较易打的地方使用。如果主球在台球中央附近,就很难完全按照上述姿势去做,但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二〕不正确的击球姿势

    下面我们再介绍几种不正确的击球姿势,希望初学者以此为戒。

    1.握杆靠近杆内侧,肘与身体过于贴近结果不便于球杆的前后自由运动。

    2.握杆的后手抬起过高,影响球杆作水平前后抽送。

    3.两脚分得太开,影响身体重心位置。

    4.双腿过于靠拢,使身体站立不稳。

    三、练习击球

    掌握了架杆方式和击球姿势之后,就可以练习击球了。这里要着重提醒的是在练习击球时,一定要始终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身体的站立位置要正确;二是持杆手应符合要求,三是必须进行抽打动作;四是进行抽打动作时,要使球杆保持水平运动,避免上下波动。

    初步练习击球动作时,最好的方法是先练习将球直线击出,并使其经台边再直线弹回。具体做法是,将主球放在开球区中心点上,击球正中部,朝对面短台边的中心点击出,看球弹回来后能否经过摆在开球区中心线的两个球中间。如果能,说明击球正确;如果不能,则还需进一步练习,直至能从两球中间弹回。这种练习,在刚开始时最好在两个长台边上进行,因为两长台边间的距离短,容易打得准。在短距离能够正确击打后,再在短台边上练习走长距离。

    这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练习,它除了能使初学者进行正确的击球练习外,还可以使技术较熟练的人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四、如何瞄准

    掌握落袋式台球的初步技术,除了要学会平稳的架杆和正确的击球姿势外,最重要的便是学习如何把目标球打进球袋。对于和球袋角度不同、远近不同的各种目标球,应该瞄准它们球面上的哪一点,才能把它们打进球袋里,这就是本节要讨论的问题。

    从击打球的次序上来说,首先应该是主球,也就是说球杆应该击打在主球的哪个击点上;其次才是主球撞击目标球的问题。要想把目标球打入球袋,必须做到打击的主球和目标球碰撞时,撞点和目标球球心及球袋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将球袋口中心同目标球球心的连线延长至目标球球面,得一相交点P,如果主球击出后能够撞到目标球上的这个P点,目标球就会落入袋中。

    但是,绝不可将主球直接瞄准在P点上。因为直接瞄准P点打出去的话,撞点反而不是P点。我们先假设通过R和P两点的直线是球台的台沿,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来看,如有一个质点由L点向P点射去的话,反射后会向M点跑去;我们再假设球手用球杆将在L点的主球向球台沿的P点打去,结果是球在碰撞P点前,必然先触到R点,触碰后的主球循图中虚线所示方向向Z点反射出去,而不是反射向M点。

    那么,瞄准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来看一看:从球袋口中心引一条直线,此直线通过目标球的球中心,再通过P点和Q点。如果从P点到Q点的距离等于主球半径的话:那么这个Q点就是主球撞击目标球撞点P的瞄准点。不管主球与目标球的距离远近和位置方向如何,只要主球对准目标球的这个Q点打去,便可以将各种不同球况的目标球打进球袋。

    当然,上面所谈的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叙述,在实际学打把目标球送入球袋的时候,有不少人觉得很难找到这个Q点的位置。在这里,我们介绍给大家一种找准Q点位置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方法是这样的:在球袋里随便拿一个球,把这个球的一端用白色粉笔涂成白色,再将这个球白色朝下小心地放在所要打进球袋的目标球的边上,并与目标球紧靠在一起,使两个球球心连线的方向刚好对准要将目标球打进那个球袋口的中心。然后将这个涂有白粉的球拿起来,此球便会在球台面上留下一个白色粉点,这个白点就是所要找的Q点的位置。初学者可以多练习摆放,多观看几次。经过多次体会后,就可以不需要再经过摆放的试验,而能够仅凭视觉直接感觉出这个Q点来。对这一点的感觉越明确,学打撞击目标球的准确度也就越高。

    让我们再来举一个图例,除了主球超过对目标球所能撞击的薄球限度范围以外,只要能将主球射打上目标球旁边的瞄准点Q点,就必定可以使被碰撞的目标球落入所要打进的球袋里。各种不同位置、不同远近和不同方向角度的主球,均向Q点打击,都能把左上角的目标球撞进左上角的球袋里。

    还有一种常见的球况,目标球紧靠球台边沿,主球向瞄准点Q点打去与目标球相撞时,两个球的球心连线方向和球台边沿线平行。从几何学上我们知道,两平行线之间各处距离都相等,所以这时Q点与台边沿的距离和目标球球心到台边沿的距离相等,都是一个球的半径,主球在和目标球碰撞的同时也碰撞到球台边沿,如此就能把紧靠在台边沿上的目标球送入球袋。

    但是,在击球的一瞬间,常会发生眼睛应该注视哪一个点的问题。而人眼在生理上是不能同时凝视两物的,主球上的击点,往往因为“遛杆”偏离预想的地方。也就是说,即使将Q点找得很准,如果主球的击点不稳定也会前功尽弃。所以,在击球的一瞬间,瞄准好了Q点后就应该目视主球的击点,使其不要偏离预想的部位。初学者一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找Q点上而忽视主球的击点,致使击球达不到目的,这是要引起注意的。

    以上为瞄准的基本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加强练习,掌握其规律。开始时反复检查正确与否是必要的,一经熟练就能自然而然地养成习惯,也就不会出现意外的结果了。

    五、主球击点及运动速度

    〔一〕主球上的击点

    如果我们从正面看主球,也就是从视线平行于球杆击打方向去看,主球是一个圆面,这个圆面上的任意一点都是击点。这就是说,主球上的击点是无数的。但是,有九个击点是主球上所有击点中最基本的击点。它们分别是:正中点、中上点、中下点、左上点、左点、左下点、右上点、右点、右下点。主球的各种基本行进路线都是由这九个基本击点决定的。同时,球杆击打在主球上这九个不同的击点还会产生不同的旋转运动。因此,初学打台球者,要把这九个基本击点熟记在心,以便在击球中正确地使用。

    当然,击打主球左击点靠边一点和靠中心一点,其结果也是不太一样的,但其间的差别较小,一般是看不出来的,只能靠从实践中多观察、多练习来掌握。

    击球时要以圆的球杆皮头击圆的主球。如果球杆击打的击点过于靠近球边,就会造成球杆滑脱。我们假设把球分成十个等份,如果球杆击打主球时击到了6/10以外的部分,就很容易滑杆。所以,只有击打在6/10以内的部分,才是主球的有效击打部位。如恰好击在6/10部位,主球将获得最大的旋转效果。

    开始练习击打主球击点时,最好先学打正中击点。可别小看了这个正中点,它看上去觉得很容易,其实并不简单。击打正中点时,如果主球能撞中目标球的正部,则主球就会定在目标球原来停留的地方不动。你可以打一下看能不能定位?初学的人恐怕不大容易做到。这是因为你在准备下杆击打主球时,由于视线上的误差,往往按照自认为的正中点去击球,但从侧面看,你所击打的击点并不是正中点,而是正中点稍上部。也就是说,映入击球者眼睛的球体半面,与实际应该击球正面的半面不同,常把实际正中点的稍上部误认为是主球的正中点。所以初学者如果想准确击中主球球心,可先按自认为的正中点下杆,然后再把球杆尾部略微抬高一点,就可以打到主球的正中点了。

    〔二〕主球的运动速度

    会打台球的人都知道,打好台球最困难的就是如何控制用力的大小(即击打出去的主球速度的大小)。有些人即便是能非常准确地击打主球的击点,非常明白主球的行进路线,但却不能控制好击球用力的大小。击球用力的困难,说实在的,就连许多台球高手也不敢保证能使发出的力量恰到好处。虽说用力的大小是这样不好体会,完全要靠打球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感觉来掌握它的分寸,但我们对其中所包含的原理还是可以作一个大概的分析的,这对指导实际练习击球用力的大小将会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在物理学上,物体的运动量是以其速度乘以质量,如果球杆的质量与球的质量相等的话,那么球杆的速度与球的初速度也应该相等。但我们知道,在多数情况下球杆的重量要比球的重量大一到二倍,所以球的初速度就会较大于球杆的击出速度;在球杆与球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它们二者之间自然保持着正比的关系。由此可见:重杆比轻杆给予球的速度要大,轻球比重球所受的初速度要大。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能够清楚地了解用球杆击打主球后的主球运行速度了。当然,这种分析纯粹是理论上的,若要在实际中把握住击打主球的力量用得恰到好处,还要靠平时的勤学苦练才能得以领会,这也正是打台球的乐趣所在。

    六、主球击点与其运动方向的关系

    主球的运动方向是指主球在碰撞目标球之前所走的前进路线。主球的前进路线与主球的击点关系密切,只有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掌握主球被击打后的行进方向。

    主球运动方向千变万化,但有两种最基本的情况,如图四一所示。这两种基本情况是主球一切运动方向的根本:

    第一,如果球杆沿水平方向击打主球的正中击点,那么主球的运动方向就会与球杆中轴线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二,如果球杆沿水平方向(不包括垂直竖杆击法)击打主球的侧部击点,那么主球的运动方向就会与球杆中轴线的运动方向平行。

    上述两种最基本的主球运动方向在实际击球中至关重要。很多初学者打台球,开始时把球杯对准主球的正中点,计划撞击目标球的一部分,但还没打又觉得不对,改击主球的侧部,想使主球产生旋转.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他们不明白上述道理,只移动了前手架台,而没有进行整体移动,因此主球被击出后自然和击球者预测的路线完全不一样。当主球与目标球相距较近时,这种感觉还不很明显;一旦主球距月标球较远,就会明显地感觉出主球偏离了预想的路线。

    七、目标球被撞部位与主球运动方向的关系当我们击打主球去撞击目标球的时候,如果仅仅注意撞击目标球入袋是不够的。因为,在主球与目标球相碰撞的瞬间,主球自己原来的行进路线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们不能预见变化后的主球运动方向,便有可能造成在目标球被撞入球袋的同时,主球自己也滚进同一或另一球袋里去的局面。

    要想预见主球在撞击目标球后的运动方向,应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偏球以及厚球、薄球的问题。

    〔一〕偏球

    1.偏球:凡是主球不正面撞击目标球,均称为偏球。由于撞击的是目标球的正面,所以不是偏球,撞击的是目标球的侧部,才叫偏球。

    2.厚球、薄球:在偏球中又有厚球,薄球之分。所谓厚球、薄球,是指主球撞击目标球时侧偏的程度。也有人称它为侧偏几分之几。一般地说,主球撞击目标球二分之一以上的称为厚球,撞击二分之一以下的称为薄球。这几分之几的说法,就是指主球撞击目标球时相重叠的部分。

    厚球和薄球是实际比赛中经常使用的击球技术和战术,因此在乎时练习中必须熟悉各种厚,薄球的球形。偏球的厚薄,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二分之一:将目标球分为二等份,主球撞击目标球的二分之一。

    三分之一:将目标球分为三等份,主球撞击目标球的三分之一。

    三分之二:将目标球分为三等份,主球撞击目标球的三分之二。

    四分之一:将目标球分为四等份,主球撞击目标球的四分之一。

    四分之三:将目标球分为四等份,主球撞击目标球的四分之三。

    无论打什么厚薄的偏球,瞄准点都应该是目标球横向半径延长线与主球纵向运动方向延长线的交点。要打各种偏球,一定要熟悉这些瞄准点的所在位置。

    〔二〕主球击点与目标球被撞部位的关系

    1.击主球正中击点撞目标球正面:如果球杆击主球的正中击点撞目标球的正面,主球和目标球相碰撞后会立即停止不动,也就是台球术语中的所谓定球击法。这是因为被击正中点的主球,既没有向前的旋转也没有向后的旋转,只是由于台面的摩擦而向前滚进;当其正面撞击同质量的目标球时,便将所有的动力全部传给了目标球,而自己在目标球原滞留处停了下来。

    2.击主球正中击点撞目标球侧面:如果球杆击主球的正中击点撞目标球正面以外的地方,那么主球和目标球相碰撞后无论目标球被撞部位是薄还是厚,两球都会呈直角分离行进,一个偏左,一个偏右。假定主球在B点位置撞击目标球二分之一的厚度,通过两球撞点画一甲乙切线,这时主球有通过甲乙切线的趋势,但由于没有向前旋转而不能前进,只能将其要冲出甲乙线的力量,一部分传于目标球,主球则以剩余的力量行进于平行甲乙线的BC方向。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甲乙线与目标球的行进方向BC之间是直角,所以主球与目标球的分离角也是直角。

    由于所示的是主球以二分之一的厚度撞击目标球,故目标球行进方向与球杆中轴线的夹角为30度,而主球行进方向与球杆中轴线的夹角是90度-30度=60度。由此可见:主球撞击目标球越薄,主球行进方向与球中轴线所夹的角度就越小,极薄之时主球会与球杆中轴线行进于同一方向;反之,如果主球撞击目标球越厚,主球与球杆中轴线所夹的角度就越大,同时主球被击后的动力也会明显被减杀。

    3.击主球中上击点撞目标球正面:球杆击主球的中上击点与击正中不同,击打中上击点主球会产生向前的旋转。当其撞击目标球正面时,主球就会跟着目标球行进于同一方向,也就是前面术语部分讲过的跟球击法。这是因为,被击打的主球从一开始就具有向前的旋转,在撞击目标球正面后虽然把自己的一部分动力传给了目标球,但向前的旋转使它跟着目标球继续向前行进。

    4.击主球中上击点撞目标球侧面:如果球杆击主球的中上击点撞目标球的侧面时,主球的运动方向与目标球的运动方向将不是同一方向,二者之间形成一个小于直角的分离角。击点越靠主球上部,这个分离角就越小,主球会越过撞点的甲乙切线行进。

    如果球杆击主球的左上点或右上点,厚撞目标球的右面,与击打中上点相比,主球就会略偏于左方或右方行进;厚撞目标球的左面,主球就会略偏于右方或左方行进。可以看出;击打主球的左上击点,比击打主球中上和右上击点的两球分离角小。

    5.击主球中下击点撞目标球正面:击主球中下击点与击主球中上击点在理论上是同一个道理,但击主球中下击点时产生的旋转方向是向后的,和球杆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这样,击打主球中下击点撞击目标球各部位时,就得到与击打主球中上击点相反的结果。

    当球杆击打主球的中下击点撞击目标球的正面时,主球与目标球碰撞后会立即向后退回,这便是我们前面术语部分提到的拉球击法。

    6.击主球中下击点撞目标球侧面,如果球杆击主球的中下击点撞目标球正面以外的部位时,主球运动方向与目标球运动方向之间的分离角将大于直角;击打主球的击点越是靠下,分离角越大。

    总结以上诸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击主球正中击点多用于定球,击主球中上击点多用于跟球,击主球中下击点多用于拉球。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击打主球的中上点还是击打中下点,如果撞击目标球过薄,主球与目标球撞击后的运动方向都不能产生上述结果。这是因为,无论是跟球或拉球,在撞击目标球过薄时其效力都会很微弱。特别太薄时跟球和拉球的效力也就全等于零。因此,跟球和拉球击法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在撞击目标球一定厚度的条件下去击打主球的中上击点和中下击点。

    此外,这里还需补充一点。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打低杆跟球”,也就是认为击打主球的中下击点、撞击目标球的正面后主球能跟着目标球走。正如上面所阐述的,这种说法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因为,打跟球必须采用高杆,即击打主球的中上点,否则就不可能是眼球。然而在实际击球中有时还真有“低杆跟球”的情况出现,这是为什么?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凡是这种情况,主球和目标球之间距离都比较远。两球相距很近时,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从主球被击出到撞击目标球这一段的路程较长,如果击球者的腕力稍有不足,主球的运动就可能经历三个阶段:开始是向后旋转前进;由于台呢摩擦阻力的作用,接着便是向前滑行;最后是向前旋转行进。这样,自然就出现了所谓的“低杆跟球”现象。若是手腕力量较强的人来打,就不大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由于手腕力量较强,主球在被低杆击出后到撞击目标球之间的距离内,一直保持着向后旋转的效力。所以,如果你想打远距离拉球的话,就一定要多练习手腕的力量。

    〔三〕跟球、拉球的瞄准方法

    同跟球击法相比,拉球击法要更难一些。因为跟球击法是使主球产生向前旋转,主球始终行进于球杆前送的方向;而拉球击法是使主球产生向后旋转,主球行进先与球杆前送方向一致,后背向球杆前送方向运动。因此,拉球的向后旋转必须比跟球的向前旋转效力要大,才能克服主球前行的力量而后退。初练这两种球时,把主球放在距离目标球20厘米左右最为合适,这种距离击打起来比较容易掌握。

    此外,若想使主球打完跟球或拉球以后行进到一个自己预想的地点,必须了解瞄准目标球的哪一点,否则就不可能达到预想的目的。下面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打跟球和拉球时最基本的瞄准方法。

    跟球瞄准方法:假设通过主球和目标球的中心引一条直线,再通过两个目标球的中心引一条直线,这样两条直线就形成一个夹角。击球时,只需把球杆对准主球的中上点,瞄准设定夹角的二分之一目标球上的那一点就可以了。主球将向B目标球方向行进。

    上述瞄准方法是以撞击式开伦台球的例子来说明的,在落袋式司诺克台球等打法中,如果想使主球送目标球入袋后走到合适的位置,也要采用这种瞄准方法。同时要不断练习掌握击球力量的轻重,否则主球行进方向虽然正确,但由于击球力量的原因,主球不是走不到位,就是走过了预想的球位。

    关于拉球,这里还需注意的是:要消除拉球难打的心理障碍,握杆不能过紧,以免影响球杆的前后自然运动和手腕的灵活性;球杆击打动作要得法,必须水平向前击出,千万不可抬高球杆尾部,防止滑杆;击打主球瞬间最忌犹豫,杆头与球的分离要干脆。

    八、球与台边的关系

    现在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一些台球台,一般都不是标准球台,它们的规格、材料等,都不符合正规台球台的要求。而台球台的台边,会因台呢质地的不同使球的运动发生某种程度的不同变化。因此,当我们面对陌生的球台练习或比赛时,首先要摸清台边的情况。即使在正规的、标准的台球台上,主球碰到台边后的运动,也会因主球、目标球击撞部位的不同、击球力量大小的不同和主球旋转程度的不同等而各不相同。这些问题,要想从理论上加以严密说明不太容易,但是台边利用的基本规律还是不难说清楚的。

    〔一〕主球碰台边的基本情况

    击打主球正中点时,主球对台边的入射角与台边将球弹出的反射角相等。

    击打主球左、右侧击点时,主球在前进中产生横方向的自旋。击打右侧击点,球产生逆时针横向自旋,我们把它叫做右旋转;击打左侧击点,主球产生顺时针横向自旋,我们把它叫做左旋转。击打主球正中击点,主球碰台边后将按原路弹回;击打主球右侧击点,右旋的主球在碰撞台边的一刹那,由于旋转的摩擦作用而向右后斜方弹出:击打主球的左侧击点,则左旋的主球经台边反弹后将向左后斜方行进。这就是说:逆时针旋转的主球碰台边反弹后偏向右,顺时针旋转的主球碰台边反弹后偏向左。

    〔二〕目标球碰台边后的基本情况

    目标球承受主球撞击力量的点为两球相触的那一点,故若以偏杆击主球,主球与目标球相撞时就会出现中的情况:在撞击的瞬间,主球的旋转传给了目标球,使两球像两个咬合的齿轮一样产生反向横旋转。也就是说,如果主球以左旋转撞击目标球,目标球将成为右旋转;反之,如果主球以右旋转撞击目标球,目标球则成为左旋转。横向旋转的主球或目标球碰到台边后,它们的入射角与反射角也略有差异。一般地说,入射角稍大于反射角。

    无论是有袋台球还是无袋台球,依靠直接撞击目标球得分,只是其基本技巧的一种,还有很多是利用撞击目标球间接得分的方法。台边球(俗称倒顶)就是间接撞击目标球而得分的技巧。

    在图6中:A形为击打击球正中击点,主球撞击目标球二分之一的厚度,目标球碰台边后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目标球能被倒顶入球袋;B形为击打主球左侧击点,撞击目标球二分之一厚度,这种情况其入射角稍小于反射角,目标球被倒顶入球袋。C形为击打主球右侧击点,撞击目标球二分之一厚度,这种情况其入射角稍大于反射角,目标球也被倒顶入球袋。

    九、击球技巧

    在台球的各种玩法中,根据各种不同的球势,运用各种击球方法与击球技术以达到得分的预期目标。这就是击球技巧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彩色球中,主要是把目标球送入袋中,达到得分的目的。这种击球技巧比较简单,但是要达到多得分或连续得分的目的,就要求使主球的运行、定位能够控制自如。要掌握与控制主球的定位,没有较高的击球技巧是不行的。

    在四球台球的玩法中,只要求连着双球来达到得分的目的。但也有许多击球技巧,主要是根据各种不同球势,运用击球技巧来控制主球的运行,以达到得分的预期目标。

    在落袋台球的玩法中,根据各种不同球势的需要,运用各种击球技巧,以着球自落、送目标球入袋及连着双球等得分的机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其中就包括彩色球与四球台球的各种打法。因此台球的所有击球技巧都集中包括在落袋球的打法之中。

    落袋球的主要特点是,既要掌握主球的运行与定位,又要控制目标球的运行与定位。也可运用主球的旋转力来达到许多得分的机会。还有许多特殊的球势,可以运用适当的腕力,以强力反旋球的击法,取得奇妙的效果。

    落袋球玩法的主要得分是以着球自落。其他送红落袋和连着双球等打法,都是为下一枪球的自落创造条件或过渡。下面介绍各种着球自落的击球技巧。

    〔一〕怎样开球

    落袋球玩法共计三个台球,一个红球,两个白球。白球是规定的主球,双方各认定一个,不能击错,其中一个白球上面备有两个小黑点,以资识别。在开赛前,先由双方选择开球权,可把两个白球放入袋中,由双方各摸一个,摸得黑点白球的首先开球。开球时盘面上只有一个红球,放在红球基点上(即第一点)。开球者拿出有小黑点的白球,放在半圆形开球区内开球,必须瞄向区外射击。

    开球后球停在哪里,第二次开始就在哪里发球。以后如红球送入后,必须取出放在红球基点上,如果白球落袋后,必须在轮到击球权时取出放在开球区发球。

    〔二〕一边球和二边球

    一边球的打法比较容易,根据这一球势,红球的位置在底边角袋附近,只要把白球瞄击红球半只,用半球自落的击法就可以。是用高杆击法,即枪头对准主球的中心点上部,对准目标球的左边边缘击出,就能达到自落角袋的目的。出枪要轻,主要是使目标球撞击底边后回到台盘中央,因此叫它为一边球。

    二边球的打法和一边球相似,用高杆推球击法,瞄击半球自落。根据这一球势,出枪时比一边球的力度要加重一些分量,主要是使目标球撞击底边和右边二次台边后回至台盘中央,为下一枪球创造良好的机会,因此称它为二边球。

    〔三〕腰袋自落

    腰袋击红自落是落袋中最重要的一枪球,它为击球者提供连续得分的最好机会。如果能掌握好这一枪球的击球技巧,将为你以后成为打落袋球的强者打下基础,如果不能掌握这一枪球的击球技巧,将坐失良机。因此,凡是落袋球爱好者,一定要重视这一枪球。

    腰袋自落在落袋球中最容易得分,因此无论是一边球或二边球(下面还要介绍三边球及双球等各种球),都是为了创造腰袋自落的机会。腰袋自落的机会很多,打法也很多,在开球区外与腰袋之间的大部分地区的目标球,都能击腰袋自落。根据各种不同的位置,运用各种击球技巧与打法,都能达到腰袋自落的目的。

    如果要使腰袋自落连续不断地打下去,那就必须要掌握目标球的跑位。每一枪腰袋自落,如果掌握得好,控制适当的力度分量,都能使目标球撞击底边后再回到腰袋自落的位置。

    过去有许多落袋球好手都能一枪连续数十枪自落,所以有25枪单球自落的限制。要使目标球回到腰袋自落的位置,必须要有高超的击球技巧,能够根据各种不同球势的腰袋自落,运用各种不同的击球技巧与打法。

    下面介绍几种不同位置的腰袋自落的打法:

    球势这是腰袋自落的最佳球势。这一枪球并不难击,只要懂得击半球自落者,基本上都能击。打法是,只要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点上部,瞄击目标球半只,就可达到腰袋自落。但是要使目标球回到原来的位置,必须要控制适当的力度分量。

    目标球的位置虽然不同,但这一位置正好是半球自落腰袋的中央最佳位置。这枪球的击法也是用高杆击法,只要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点上部,瞄击目标球左边边缘,即是半球自落腰袋。这一枪球只要击准半球,控制适当力度分量,目标球自然按中央直线前进,撞击底边后回到中央原来的位置,便可在下一枪球继续击腰袋自落。

    球势这一枪球的球势看上去并不难击,如果用半球自落的击法是很容易达到腰袋自落的目的。但是,这样击法目标球的跑位将被打散,失去下一枪腰袋自落的机会。如果要使腰袋自落能继续打下去,必须要使目标球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就必须改变半球的击法,运用半跟球的击法,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然这一击法也有一定的难度。半跟球的击法,是高杆厚球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点上部,瞄击目标球的三分之二(注意:必须用推球击法),这样当腰袋自落后,目标球就会按预定方向运行,即向台盘中央直线前进而撞击底边后回到原来的位置,以便在下一枪球继续击腰袋自落。这一枪球的击法是落袋中著名的腰袋自落。

    这一球势如用半球击法,虽然也能达到腰袋自落的目的,但是目标球的运行将会失去下一枪腰袋自落的机会。因此,必须改用半跟球的击法,才能使目标球按预定方向直线运行,为下一枪腰袋自落创造良好的机会。但是半跟球的击法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要根据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击法,即厚度并不一样。球势的击法为例,首先要把主球的位置放在较狭的角度,用高杆推球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点上部,瞄击目标球的五分之四推出,但要控制适当力度分量,这样就能在自落腰袋后,目标球按预定方向直线前进而撞击底边后回到原来的位置,以便继续击腰袋自落。

    球势为腰袋自落(半跟球)。根据这一球势,由于目标球的位置停在近开球区而离腰袋较远,如果用半球击法,那么当自落腰袋后,目标球将朝台边方向运行,而将失去为下一枪球创造好球的机会。要使目标球回到原来的位置,必须用半跟球的击法,但这一球势的击法,难度要大一些。首先把主球放在开球区较狭的角度,用高杆推球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点上部,瞄击目标球的四分之三推出,并控制适当力度分量,才能在自落后目标球向底边预定方向直线前进而撞击底边后回到原来的位置,使下一枪的腰袋自落继续打下去。

    〔四〕三边球

    三边球在落袋中也是一枪非常重要的自落球,它不同于一边球和二边球的击法那么简单,而必须要有较高的击球技巧,它与腰袋自落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三边球的位置一般都是在台盘中央。如以红球为目标球,即是着红自落角袋,而红球连撞三次台边后回到台盘中央,最好是腰袋自落的位置。这就是著名的“三边球”(俗称三可欣)。

    三边球与腰袋自落还有密切的连带关系。当腰袋自落的一枪球因用力稍轻而停在台盘中央,无法再击腰袋自落时,就可运用三边球的击法。这一击法又能把红球送回腰袋自落的位置。

    在落袋球中,大部分的得分是依靠腰袋自落和三边球的击法来获得的。一个落袋球爱好者,如果能掌握好腰袋自落和三边球的击球技巧,将可成为一名高手。反之,如果不能掌握这二枪球技巧,则将是一名弱者。

    三边球的击球技巧较难掌握。由于红球离角袋较远,而主球撞击红球后向角袋口前进的角度较狭,因此命中率比较低。但只要认真与耐心地磨练是可以逐步提高的。

    在落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好球的机会,如果你能充分运用这一击球技巧,就可为你取得连续得分的好机会。如果不会运用,则将是坐失良机。例如:如果对方犯规时,就可为你造成击三边球的机会(因为犯规的处理就把红球放在基点上,白球放在台盘中央的备点上,让对方在开球区击三边球)。

    三边球的击法,是用高杆推球击法,即把枪头对准主球的中心点上部,瞄击目标球半只击出,需要较重的力度分量,使主球撞击目标球后有一股前冲力,而使目标球撞击三次台边回到台盘中央,或腰袋自落的位置,这一枪三边球才算成功。如果虽已着红自落角袋,但是目标球只撞击二次台边或没能回到台盘中央而失去下一枪自落的机会,那么这一枪三边球就不能算成功。

    下面介绍几种三边球的球势与击法:

    球势红球在基点上,白球在台盘中央备点上,这是在一方犯规后的规定布局,由对方在开球区击三边球。如果你掌握了这一枪球的击球技巧,那么这是一次得分的好机会,如果不懂这一枪球的击法,就只能坐失良机。图中主球所放的位置是击三边球的标准位置,以后如果目标球在台盘中央的不同部位时,必须根据图中所示的角度灵活调整,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球势红球的位置在台盘中心点左侧附近,根据这一球势,应把主球的位置调整到击半球自落的标准角度,然后运用三边球的击法。这一枪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点上部,瞄击红球的右边边缘(即半球)击出,并控制适当力度分量,便能达到着红自落角袋而红球按图中所示的运行路线撞击三次台边回到台盘中心,取得预期的效果。

    球势红球的位置停在台盘中央点内移靠近开球区,而这一球势亦正好不能用腰袋自落的击法,因此只能用三边球的击法。但是,红球的位置是三边球中距角袋口最远的地方,也是主球撞击红球后向角袋自落前进中最狭的角度,所以是一枪难度最大的三边球,因此把主球放在开球区最边缘的地方。这一枪球的击法要求要高一些。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点的较高部,瞄击红球的右边边缘(即半球)击出,必须用推击法,要有前冲力。这一枪球稍不留心,就容易失误。

    由于三边球在落袋球中的重要性,作为一个落袋球爱好者就必须重视和练好这一枪球的基本技巧,否则就不能算为一个强者。为此,在进行三边球训练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一是对自落的角度要看准,主球的位置要绝对准确;二是要用高杆推球击法,瞄击主球中心点上部;三是出枪时要有力,主球撞击目标球后要有一股前冲力,能保持主球前进时不偏离预定方向。

    根据上述三点要求,进行认真而耐心的磨练,定能逐步提高与掌握三边球的击球技巧。

    〔五〕长边自落角袋

    长边自落角袋,是LONGJOURNEY的译意。这一名称,可能并不完美,在实际玩落袋时,并不运用这一名称。一般落袋球爱好者在遇到这种球势时,都用“浪琴”这一名称,大都能理解这一枪球的意思。

    这枪球的球势一般是,目标球的位置在腰袋近边的地方,但又无法击腰袋自落,只有用长边自落角袋的击法,才能取得成功。由于目标球靠近台边而距角袋又较远,它的角度比较狭,要达到自落的目的有较大难度。必须运用低杆反旋击球法,使主球在前进中产生强力旋转,在碰到底角袋口时,利用主球的旋转,才能达到自落的目的。

    下面介绍几种长边自落角袋的球势与击法:

    球势红球的位置在腰袋近边处,根据这一球势,无法再击腰袋自落,只有用长边自落角袋的击法,才有成功的希望。这一枪球的击法是,用低杆反旋击球法,把枪头对准主球的左下侧,瞄击红球的右边边缘半球击出,运用适当腕力击球,使主球在撞击红球后在前进中产生强力旋转,当主球碰到底角袋口时,自然转入袋中。

    球势红球的位置在腰袋近台边,根据这一球势,既不能击腰袋自落,又不可能送红落袋,因此,也只能用长边自落角袋的击法,才能有取得成功的希望。它的击法基本上与所示球势的击法相同,用低杆反旋击球法,把枪头对准主球的左下侧,瞄击红球的右边半球击出。要击准半球,注意不要击成厚半球,如果击成厚半球,将会造成吻球而破坏自落的机会。

    上述两种长边自落角袋球势的特点是,目标球距台边在一只球左右,目标球与角袋口的距离较远,主球自落的角度狭。这三点就足以说明这枪球的难度与命中率低,需要具备较高的击球技巧,才能取得成功。

    〔六〕短边自落腰袋

    短边自落腰袋,是SHORTJOURNEY的译意。它和长边自落角袋的原理基本相同,但是击法有所不同。长边自落角袋由于路线长,瞄击时要适当运用腕力,要求主球自落角袋后使目标球撞击左右台边各一次后回到台盘中央。

    短边自落腰袋的击法,是用低杆反旋轻击法。由于目标球的位置接近腰袋的台边,自落角度相当狭,命中率较低,主要运用腕力,出枪要很轻,但要加强主球的旋转,主球的角度与击球点要绝对准确,差一点就难以成功。

    下面介绍几种短边自落腰袋的球势与击法:

    红球的位置在腰袋和开球区中近台边,自落腰袋的角度相当狭。但是这一枪球如果击球成功,那么下一枪一定是个好球的机会。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的左下侧,运用腕力,使击出的主球尽量轻而缓慢前进,正好到腰袋自落。但必须有较强旋转力,当主球在缓慢前进而碰到腰袋口时,依靠旋转力自落腰袋。

    红球位置在腰袋附近,离台边只有不到一个球的距离,这个球势可以说是腰袋自落中最狭的角度了。这枪球的难度很大,命中率较低,但是如果掌握了高超的击球技巧,还是可以取得成功的。这枪球的击法与第一种球势的击法基本相似,用低杆反旋轻击法。但必须注意,只能击稍薄的半球,而击点要绝对准确,差一点就不能成功。不能击成稍厚的半球,如果击成稍厚的半球,必然会造成吻球而失败。如果成功,那下一枪必然是一个好球机会。

    红球的位置在腰袋和开球区间并接近开球区的地方,离台边不是太近。根据这一球势,而不能送红落袋,而只有用短边自落腰袋的击法。这枪球如果用半球自落的击法,它比第一种、第二种所示球势的击法都要容易。因为自落的角度相对说要宽一些,但是击成自落后红球撞击台边后,将进入内区而失去下一枪球的机会。

    因此,要使红球不进入内区,必须改变半球的击法,改用半跟球的击法。首先要把主球的位置调整为半球自落稍狭的角度,以厚半球低杆反旋击球法。这样,当主球自落后,红球撞击台边后将预定方向运行,而下一枪又是一个好球的机会。

    如果用半球自落腰袋的击法,那么当主球自落后,红球将方向运行而停在内区,那么下一枪球就没有得分的机会了。当然,采用哪一种击球法,还是根据击球者的技术水平自行选择,练习短边自落腰袋的击法,必须注意下列几点:一是用低杆反旋轻击法,出枪要尽量轻,使主球缓慢前进,控制适当力度分量;二是要运用腕力击球,加强主球的旋转力,使主球运行到腰袋口时,依靠旋转转入袋中;三是角度与击球点要绝对准确。只有达到上述三点要求,才能取得成功。

    〔七〕薄球自落腰袋

    薄球的击法也是多样的,凡是少于半球的,都称为薄球,直至擦到一层皮。根据各种不同角度与球势的需要而决定采用那种打法,主要是为了创造下一枪的好球机会,使目标球停在最理想的位置上。

    下面介绍几种薄球自落腰袋的球势与打法:

    红球的位置在台盘中央接近开球区的地方。根据这一球势,可以有几种打法:一种是半球自落腰袋,但这一打法肯定要把红球送到很不利的位置;第二种是送红落袋,这对初学者来说,大都会用这种打法。如果要为下一枪创造好球机会,在送红时必须使主球跟至腰袋口而不要自落。如果红球与白球同时落袋,那下一枪球就没有好球可击了。

    为了下一枪肯定有好球机会可击,应该用薄球自落腰袋的击法。一个掌握较高技术的击球者,一定会选择第三种薄球击法的。薄球自落腰袋的击法是,首先把主球放在距红球最近的地方,角度要很狭,几乎是“薄皮球”,然后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点,瞄击红球薄皮球轻轻击出,控制主球正好到腰袋自落的力度分量。这样,当主球自落后,红球的位置只稍向前移动一些,这将是下一枪腰袋自落的最佳位置。

    红球的位置在近腰袋口附近,主球的位置在中下部地方,角度比较狭。根据这一球势,有几种击法:一种是送红落袋比较容易,但如果要为下一枪创造好球机会,主球的跑位比较难于控制;第二种是跟球自落,但根据这一球势,红球前进线路很可能会撞击内角袋口而留在内区或被送入内角袋。这两种情况,无论出现哪一种,在下一枪球都将失去好球机会。

    因此,这一球势还是用薄球自落腰袋的击法最为妥当。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下部,瞄击红球右边薄球轻轻击出,这样主球着红自落后,红球稍向前移动一些,下一枪球就一定是个腰袋自落的好球机会。

    红球位置在台盘中央,主球的位置离红球较近,角度虽比较狭,但红球与腰袋口成垂直线,自落的命中率比较大一些。因此比较适宜用薄球自落腰袋的击法,即: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点上部,瞄击红球右边薄球轻轻击出,只要控制主球正好到腰袋自落的力度分量,那么红球被撞后就稍向前移动一些,只要控制红球不进入内区,下一枪球就定然是个腰袋自落的好球机会。

    〔八〕厚球自落腰袋(半跟球)

    根据红球的位置,如果用半球自落的击法,则一般都能击,问题是这一球势在击半球自落后,红球将沿边向前运行,如果力度分量掌握得稍不适当,太轻或太重,都可能会为下一枪球造成不利的球势。

    如果要为下一枪球创造好球机会,可用厚球击法,首先把主球的位置调整到稍狭角度。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点上部,瞄击红球左边三分之二推出(即厚球半跟球),掌握适当力度分量,使主球着红自落后,红球按预定方向运行,撞击左边与底边二次后回到台盘中央,为下一枪球创造一个好球机会。两种击法产生不同的效果。

    红球的位置在腰袋附近,这一球势的击法,看上去并不难,既可送红落袋,也可着红自落。如果送红落袋,主球运行的位置定位,不一定掌握得很好。因此如用厚球自落腰袋的击法,只要控制适当力度分量,就可使红球撞击台边后回到台盘中央,为下一枪球创造了有利的形势。由于主球与红球的距离较近,因此用厚球跟进击法并不难击。

    红球的位置在腰袋附近,一是在腰袋下侧,一是在腰袋上侧。这一球势也不要用薄球击法,因为薄球击法将使红球向台边运行而失去下一枪的有利球势;用厚球跟球自落击法,就能为下一枪球造成有利球势,必须使红球回至台盘中央才是好球机会,只要红球不是贴边球,其他任何位置都是好球机会。

    〔九〕跟球自落

    跟球自落(FOLLOWOFF),在落袋球中经常会遇到,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这种机会,即能为下一枪球创造有利的球势。下面介绍几种跟球自落的球势与击法:

    红球的位置在近内角袋,主球在红球后面距离较近。根据这一球势,送红落袋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主球的跑位较难控制。如果要为下一枪球创造一个好球机会,需用跟球自落的打法,由于主球与红球及袋口的距离都较近,因此这一击法并不难。用高杆反旋轻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的右上侧,瞄击红球左边十分之九厚球轻轻击出。这样,主球自落后,红球将撞击内边与右内边二次台边后,按预定方向走向开球区外与腰袋之间的好球位置。

    红球的位置在内角袋附近,为贴边球,主球在红球后面近处。根据这一球势,有两种击法,一种是送红落袋,但主球的跑位将为下一枪球造成不利球势。要为下一枪球创造好球机会,应该用跟球自落的击法,即用高杆反旋轻击法,这一种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左上侧,瞄击红球有边十分之九厚球击出,使主球在前进中产生强力旋转,碰到袋口时自然转入袋中。注意力度分量不能太重,那么红球将会走向开球区外与腰袋之间的好球位置。

    红球位置在近内角袋左内边,为贴边球,主球离红球的距离较远。根据这一球势,应该用跟球自落的击法,即用高杆反旋重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右上侧,瞄击红球左边十分之九厚球用力击出,使主球撞击红球后,产生强力右旋转,前进时碰到内角袋口而转入袋中。

    红球的位置在近腰袋的贴边外,主球在开球区击球,红球离下角袋的距离较远,主球离红球的距离亦较远。根据这一球势,没有其他击法,只有用长距离跟球自落的击法。即:用高杆反旋重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的左上侧,瞄击红球右边大半只厚球用力击出,使主球撞击红球后产生一股前冲力,并带有强力左旋之势向前运行至碰到底角袋口时转入袋中,称为LONGFOLLOW。

    〔十〕红本位球

    红球被送入袋后,必须取出放在第一基点上,这一位置我们就称它为红本位球。在第一枪开球时击红本位球自落是难度比较高的。在击球过程中,当你在送红落袋时,必须考虑主球的适当定位,为下一枪球设想一个最佳位置。每一个台球好手在击这一枪球时都会为下一枪球作好准备。红本位球有好多着红自落的好位置,击球者必须尽量创造及利用这些好球位置的机会,不可坐失良机。下面介绍几种送红落袋后主球的最佳位置。

    主球的位置在腰袋洞口,这一球势用主球击红半球自落角袋,只要掌握适当力度分量,即可把红球送到台盘中央及腰袋自落的好位置。

    主球的位置在下角袋洞口,这一球势用主球撞击红球半球自落另一下角袋中。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上部,瞄击红球右边半球轻轻推出,即可达到自落另一下角袋的目的,并使红球撞击台盘一边后停到腰袋自落的位置。

    下面介绍几种经常会遇到的送红落袋的球势与击法(怎样才能使主球停在最理想的位置上):

    红球的位置在近腰袋口,但不能击腰袋自落,而只能送红落袋(主球是在开球区击任意球)。根据这一球势,主球的位置最好不要放在红球和腰袋的同一直线上,因为送红时必须使主球跟至腰袋口。如果放在一条直线上,跟进时主球可能会同时落袋,那就会失去下一枪的好球机会。因此要把主球放成略偏的位置,在送红落袋时,控制主球跟至腰袋洞口,这就为下一枪球创造了最佳位置。

    红球的位置在下角袋附近,主球在红球后面近处。这一球势的击法是,用高杆反旋跟球击法,控制适当力度分量,在送红时使主球跟至恰当的位置,即是为下一枪球创造了最佳位置。

    红球的位置在下角袋前面,主球就在红球后面不远处。这一球势不能击自落,而只能送红落袋。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的左上侧,控制适当力度分量,使主球送进红球后撞击台边而回至腰袋口,为下一枪创造有利球势。

    红球停在下角袋洞口,主球在红球后面不远处。这一球势,在送红时很可能与主球同时落袋,这样下一枪球将失去好球机会。要使下一枪有好球机会,最好是使主球停在红球的位置上。因此可以运用停球击法。停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下部,运用腕力对红球一击,使主球取代红球的位置停在洞口,即造成与相同球势的最佳位置。

    在红本位球的原来位置上,主球也有许多角度可以得分,应该根据有利的球势,加以充分利用。

    球势根据三个白球的位置(白球代表主球),都是较好的位置,都能击着红自落角袋。只是击法有些不同。三种击法如下:

    其中第二点是半球自落的最标准角度,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的中心上部,瞄击红球左边半球击出(轻球),即能达到着红自落角袋,而使红球撞击底边回到台盘中央,下一枪必定是个好球机会。

    红本位球自落

    第一点的角度稍微狭一些,但也是个较好的位置,它的击法是用高杆反旋轻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的右上侧轻轻推出,也能达到着红自落角袋,红球同样能撞击底边后回到台盘中央,下一枪也是个好球机会。

    第三点的角度就比较宽,但也能着红自落角袋,它的击法是用重球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上部,对准红球左边半球用力击出(硬弹),即能达到着红自落的目的,只要控制适当力度分量,红球同样能回到台盘中央。

    〔十一〕拉球自落腰袋

    如果主球与第一目标球和第二目标球的角度小于90°时,必须用拉球的击法(统称为SCREW),根据各种不同角度的球势,运用各种不同的击法。有时同一球势有几种击法,而不同的击法,将取得不同的效果。下面介绍几种(SCREW)腰袋自落的球势与击法:

    红球的位置在腰袋附近,角度是90°,因此,必须用(SCREW)击法着红自落腰袋。根据这一球势有两种击法,其效果不同。

    第一种击法,主球的位置放在开球区左边缘点。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点下部,瞄击红球右边大半只厚球,运用腕力(SCREW)击法达到着红自落腰袋。但这一击法,红球将按路线运行而最后停在内区,这将为下一枪球造成不利球势。

    第二种击法,把主球的位置放在开球区右面。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下部较低处,瞄击红球右边大半只,加强腕力(SCREW)重球击出,同样达到着红自落腰袋。但这一击法,红球将按路线运行而停在外区的有利球势,为下一枪球创造连续得分的机会。

    上述同一球势的两种击法,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击球者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尽可能运用第二种击法。

    球势红球的位置正好是半球自落腰袋,但这一击法可能在腰袋自落后,同时把红球送入角袋或停在沿边附近而失去下一枪球得分的机会。

    怎样才能使红球停在一个好球位置?根据这一球势可用另一种击法,把主球放在开球区右方,它的击法是,用中低杆(SCREW)击法,运用腕力瞄击红球稍厚半球击出,控制适当力度分量,使红球按路线运行,撞击底边与内边二次而回到台盘中央的好位置。如能运用这一击球技巧,就能为下一枪球继续得分创造好机会。

    〔十二〕空边球

    空边球一般叫它“空可欣”。它在落袋球中也是很重要的一枪球。击球经常会遇到这种球,如果不懂得这种球的技巧,将失去许多机会。如能适当运用,往往能救出许多好球,并创造下一枪球连续得分的机会,从而获得预期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空边球的球势与击法:

    球势红球的位置在角袋洞口,但不能击着红自落。如果送红落袋,主球的定位不一定好,因此,这种情况最好运用空边球击法。首先要看准角度,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上部,瞄准台边击出,利用台边反弹着红自落角袋。这样能为下一枪球创造有利球势。

    球势红球与白球的角度,正好是撞红着白(双球)的好位置,但是白球的位置在角袋洞口,如果击双球,很可能把白球送入袋中,因此这种球势最好是击着白自落,那么应该运用空边球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左下侧,瞄准洞口台边击去,使主球从台边弹出着白自落角袋,这样目标球(白球)即能留在洞口附近而为下一枪自落或双球创造有利球势。

    球势红球与白球的距离虽然很近,但这一球势既不能击自落,也不能直接击双球,只有运用空边球的击法才能连着双球。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右上侧,看准角度,瞄准台边击去,使主球利用台边反弹连着双球。

    〔十三〕直线缩球自落

    直线缩球自落,是指主球与目标球和袋口在同一直线上,主球的位置在目标球与袋口中间,一般主球与目标球的距离较近,这种球势可用直线缩球自落的击法。只要懂得缩球技巧的击球者,一般都能取得成功。

    下面介绍几种直线缩球球势与击法:

    球势主球距袋口较近,红球在主球前面,距离也较近,并且与袋口成一直线。根据这种球势,就可运用缩球自落的击法。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下部,瞄击红球全只,运用适当腕力,击出后立即抽回枪棒,主球撞击红球后便从原路退回自落袋中。

    球势红球与主球的位置以及和袋口的距离,在同一直线上,只是红球和主球都是在靠近台边。根据这一球势,亦可用缩球自落的击法,但难度要大,必须要加强主球的旋转力才能奏效。它的击法是,用反旋缩球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右下侧,瞄击红球全只,运用适当腕力,击出后立即抽回枪棒,使主球撞击红球后从原路缩回并产生强力旋转,当碰到袋口时就能转入袋中。

    〔十四〕轻拉球自落

    轻拉球,一般称为SOFTSCREW,除了直线缩球外,还有许多不同角度的缩球球势,击球者必须根据各种不同的球势,运用各种拉球的击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般主球与目标球的距离较近而形成拉球的角度时,应该运用轻拉球(SOFTSCREW)的击法,容易奏效。下面介绍几种不同球势的拉球与击法:

    球势红球的位置在内角袋附近,与主球和袋口成90°。这种球势应该用轻拉杆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下部或右下侧,瞄击红球右边五分之三,运用适当腕力轻轻—击,即能自落角袋,红球将按图中所示路线运行至有利球势。

    球势主球与红球的位置和袋口的角度也是90°,但红球的位置离台边较近,因此自落的角度就比较狭,难度较大,宜运用SOFTSCREW击法。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下部(较低杆),瞄击红球三分之二,运用适当腕力击出,要掌握准确度,才能达到自落的目的。

    球势红球的位置在近分区线外面,这一球势如果击腰袋自落,那红球必将停在内区,这样就将给下一枪带来不利球势。因此,应该用轻缩球击法,着红自落内角袋。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下部,瞄击红球右边五分之三,运用适当腕力,轻轻一击,使主球自落内角袋,而红球将按图中所示路线运行,为下一枪球创造有利球势。这就是这一击法的预期目的。

    球势红球的位置在本位点上,主球的位置在近底边处。根据这一球势,都不能用一般的半球击法或硬球击法,因为这两种击法都不能达到自落角袋,只有运用轻缩球击法,才能取得成功。它的击法是,把枪头对准主球的右下侧,瞄击红球右边五分之二,运用适当腕力击出,使主球自落角袋,而红球将按图中所示路线运行。

    球势红球的位置在腰袋平行线附近,主球的位置离红球也并不远。根据这一球势,应该用轻缩球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中心下部,瞄击目标球半只,运用适当腕力,轻轻击出,使主球自落腰袋,而红球在撞击内边一次后弹回台盘中央,为下一枪球刨造有利球势。

    〔十五〕其他各种高难度拉球自落

    缩球自落在落袋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各种不同角度的球势,适当运用各种击球技巧,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有些球势与角度,看上去甚至没有自落的可能,但是如果掌握了高超击球技巧,还是可以取得成功的。台球爱好者观看这种高难度击球技巧的成功,简直是一种享受。

    下面介绍几种较高难度的缩球自落与击法:

    球势红球的位置在距台边只有半只球的地方,主球的位置在红球的右上侧附近。根据这一球势与角度,击着红自落角袋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运用适当的击球技巧是可以取得成功的。它的击法是用低杆反旋轻击法(SOFTSCREW),把枪头对准主球的左下侧,瞄击红球右边薄半球,运用适当腕力轻轻一击,使主球撞击红球后产生强力反旋转并沿边向角袋口运行,当碰到洞口台边时转入袋中。

    球势红球与主球的位置与所示是同一球势,但这一球势还有另一种击法,上图是着红自落左角袋,现在要击着红自落右角袋,因此角度不同,击法也就不同,腕力运用也不同。它的击法是,用低杆反旋轻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的右下侧,瞄击红球左边半球,运用适当腕力轻轻一击,使主球撞击红球后产生强力反旋,并按所示路线沿边向右角袋口运行,当碰到洞口台边时转入袋中。

    球势红球的位置在分区线与台边只距半只球的地方。根据这一球势,击着红自落角袋难度较大,但如果掌握了高超的击球技巧,是可以取得成功的。它的击法是用低杆反旋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右下侧,瞄击红球左边半球(注意不能击厚半球,因为红球离台边太近,如果击红厚半球,将造成吻球而破坏自落的机会),运用适当的腕力一击,使主球撞击红球后产生较强反旋力并按图中所示路线沿边向内角袋口运行,当碰到洞口台边时转入袋中。

    球势红球的位置在内区台边,离台边半只球的地方,主球的位置在红球下侧附近。它的角度较狭。根据这一球势,要击反缩自落角袋的难度较大,必须具有高超的击球技巧,才能有成功的希望。它的击法是用低杆反旋轻击法,把枪头对准主球的右下侧,瞄击红球左边厚半球,运用适当腕力一击,使主球撞击红球后产生强力反旋并按图中所示路线沿边向内角袋口退缩运行,当碰到洞口台边时转入袋中。

    球势红球的位置在内角袋附近,是个贴边球,主球的位置在红球附近的右上侧。根据这一球势与角度,要击着红自落角袋,看上去简直没有可能性。因为由于红球是贴边球,如果击球稍厚就将造成吻球,而如果击薄球又不可能使主球缩回。但是如果掌握了高超的击球技巧,运用适当的腕力,还是有成功的希望。它的击法是运用低杆反旋轻击法的技巧(SOFTSCREW),把枪头对准主球的右下侧,瞄击红球左边薄半球,以准确而适当的腕力轻轻一击,使主球撞击红球后产生强力反旋,并按预定方向沿边向角袋口运行,当碰到洞口台边时转入袋中。

    上述几种较高难度缩球自落的击法,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运用低杆反旋轻击法(SOFTSCREW)。但是要根据各种不同的球势与角度,运用各种不同的击球技巧和适当的畹力。并要求精确的击法。要使上述各种球势的击球取得成功:第—要具备高超的击球技巧;第二要根据各种不同球势,掌握腕力的适当运用;第三击球点的厚薄轻重要绝对准确。只有达到了上述三点要求时,击球方可能取得成功。

    怎样控制主球的运行方向,这是个击球技巧问题。用中高杆瞄击主球所击出之球,撞击目标球后,主球的前进运行方向是正常的。以撞击半球的分程角度为最大,即主球撞击目标球半只后,主球将按45°的分程角度向前运行前进,撞击愈薄或愈厚,都将向少于45°的分程角度前进。如要改变主球的正常运行方向,就必须用偏杆及低杆击法,根据各种不同球势的需要,运用适当的腕力击球,以控制主球按预定方向运行。但这必须下功夫,经过不断地耐心磨练,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