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到2016年初,中国经济学家群体最时髦的话语是“资产配置荒”,对此,据路透公司测算,2015年全球外汇期权交易量同比增加166%,而据知名外汇行业网站Leap Rate统计,根据对诸多顶尖零售外汇经纪商的调查,2016年1月份外汇市场又成为全球投资者的主战场,而且是“大获丰收”的月份,当月外汇交易量较过去数月又大幅攀升20%——30%。
不错,由于全球经济下滑,尤其是中国经济下滑,全球传统的主要投资品市场都不景气,处于“套人”的大环境中。中国投资者更是经历了买什么,赔什么,投什么,套什么的恶劣环境中;诸多新兴产业尤其是与互联网金融相关联的投资更成为“毁人”最快的陷阱产业——大量P2P公司陷入“诈骗门”,很多所谓创新企业开张不久即倒闭,新三板成为重灾户。对大资金来说,2016——2017年投资什么领域是大难题,对中小投资者来说,股市还能不能进,要不要转战其他投资领域也是大难题。但我要告诉大家,所谓资产配置荒,是个伪命题!
所谓传统投资领域,一是股票市场、二是大宗商品市场、三是更加虚拟的外汇黄金市场,它们约占传统投资市场的90%。在中国,中小投资者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主要投资的领域是股票市场。传统投资品市场主要靠做多赚钱,因此格外期盼牛市,但现代投资品市场却是做空、做多博弈的市场,即可做多,也可做空,2015年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量为什么暴增,2016年初为什么更加火爆,很大程度是因为市场波动率加大,利用期货对冲的交易量大增。中国至今没有成熟的外汇市场,绝大多数投资者只能做股票、投资房地产。这两大市场遭遇严冬,机构分析师炒作资产配置荒实际是他们缺乏全方位投资市场判断的挡箭牌。
从全球范围看,股市进入熊市周期的可能性很大。欧美主要股票市场在经历了7-8年的大牛市之后,自2015年2季度后出现分化、震荡,2016年初开始大跌、暴跌,从技术面分析,这样的大跌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牛市,大资金短线选择的主要方向是逢高卖出,而不是逢低配置;中国股市在跌破“股灾底”后,虽然春节前守住了2620点大关,但上方阻力重重,短期难现牛市,预计需要休整两年,休整期间的最高点在4000点下方,而且很难做——想跑的人太多,空头机会远远大于多头机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股市更糟糕,主要原因是“単肺经济”对它们打击太大,预计每一次反弹都是“解套”机会,绝大多数投资者想的是解套,而不是赚钱,像前几年那种动不动就上涨一倍、甚至几倍的股市包括股票已经很难寻觅。
资产配置荒为什么在中国被炒作,主要原因还是对中国经济没有信心,中国发改委刚刚宣布:2016年的GDP增长指标是6.5%——7%,按照这个指标,大行情没有,小行情应该有。很多人说,2016——2017年宏观经济的新增长点很难找,因此股市很难做,房地产市场也缺少投资机会,但我以为绝不是!中国有近14亿人口,农村和城市贫困人口有9亿多,超过美国、欧盟和日本人口总和,很显然,只要适度扩大对中国农村和城市改造的投入,提升9亿人贫困人口的购买力,启动中国内部消费市场就可以获得平稳增长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创新,庞大的中产阶级的确存在消费饱和的现象,但他们对创新产品的追捧,可以反过来刺激生产的增长。工业4.0时代已经到来,就看我们能否抓住。
未来两三年,农村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同时也是最大的投资市场,农业以及新农村建设将是国家最主要的投入行业,而在农村土地流转试点扩大以后,很可能出现一个极大的土地市场。这个机会可以用“千载难逢”来形容。
中国的外汇市场肯定将在2016——2017年度正式启动。2015年,中国有管理的外汇市场交易量达到110万亿人民币,比上年差不多,其中交易量高增长的时期在8月11日以后。很显然,人民币汇率主动调整,使绝大多数企业感受到汇率波动的压力,这种压力转为动力,就是增加外汇市场的及时买卖,包括对冲。但交易量数据告诉我们,它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与人民币走向世界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严格地讲,中国目前还没有外汇市场,外管局对外挂牌只是“外汇交易中心”,这个中心的交易者是被严格控制的。市场交易者稀缺,使它不能实现人民币市场化的功能。2015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交易量只相当于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量的1/200。我相信,随着人民币正式入篮日期的临近,中国央行包括外管局比谁都急——必须加快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外汇市场。
中国投资机构还在天天喊资产配置荒,它们完全忽略了两个巨大的市场正在向中国投资者招手的现实。未来几年,中国的投资机会很多,我甚至可以预言:全球最大的投资品市场在中国!
第二节股票市场一定有小牛市
2016——2017年度中国股票市场已调整为主,没有大牛市,但小牛市仍然有机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以及混合经济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股票有机会翻番。
羊年是中国股民“梦碎”的一年,但查验一下股票市值,除非你是加了杠杆,除非你是坐过山车,应该有一点点收益!据统计,2015年初,沪市共有262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43.67万亿元。截止羊年收盘(2月5日)沪深两市总市值为44.32万亿元,比羊年伊始增加了6500亿元。剔除188家新上市公司的市值,2625只老股的总市值只有42.34万亿元,比羊年之初减少了1.33万亿元,并不可怕。但从羊年全年的走势看,沪指冲高回落,最高见到5178.19点,最低见到2638.30点,最终收在2763.94点。绝大多数股民账户跟着市值坐了一次过山车,大约8成股民被“剪羊毛,其中大约有3成账户巨亏。”
经过测算,绝大多数股民被套的点位都在国家队进场救市的点位附近,也就是3500点上下。但从3500点下跌到2638点的过程中,绝大多数股票都被腰斩,这也是很多股民巨亏的原因。用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深套,解套行情将非常复杂。但我认为:关键点在确认底部!
很多人说,欧美股票不会像中国股市那样暴涨暴跌,其实未必,全球股市包括所有投资品市场都有一个潜规:没有足够的上涨空间,也要砸出这个空间!尤其是对拥有股指期货做空动能的主力来说。因此说,股票市场不好投资是假的,只是看你会不会做空!
对大资金,尤其是超级大资金来说,没有看到百分之百的上涨空间,也要砸出百分之百的空间,然后才能考虑是否买进。中国股市已经体现出这个特性,未来将更加残酷。中国股市不是散户太多,而是散户思维太顽固,制度设计又不容许中小散户做空!实际上,大机构在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主力,或曰主导力量,它们在股票市场中赚钱与散户完全不一样,它们绝不是通过持续地买股票赚钱,很多时候恰恰相反,买入股票的目的是卖出股票,同时做空股指期货,由于股指期货市场的高杠杆,它们来钱可能更快。
我过去曾反复提醒:中国股市是暴涨暴跌型。这一点,所有参与国中国股市投资的投资者应该有了体会,而自从有了股指期货市场,股市的暴涨暴跌现象更加极端,更加肆无忌惮,中国股市的波动率以及波动频率越来越快,堪称全球第一。据我观察,中国股市庄家已经从传统的盈利模式——通过长期建仓、震荡洗盘、吸足筹码、缓慢拉升、急速拉升、散布利好消息,逢高出货的模式,转到了高度配合股指期货市场,依靠量化对冲模型赚钱的模式——通过对冲机制,电子操盘,快进快出,每天都大赚,这种模式未必需要股市上涨,下行时一样赚钱。我曾经与一家专门做量化对冲模型的基金老板聊过,他告诉我,股市上涨,未必赚钱,我们需要的是比较大的波动率,电子盘自动交易就喜欢波动率,配合量化对冲模型,赚钱更快,尤其是在下行空间很大的时候。
这样的基金完全学习欧美大机构,已经成为中国股市庄家的主流。中国股市半年内发生三次股灾,说是证监会有内鬼,券商有内鬼,其实绝大多数内鬼都是要赚大钱。中国的金融乱象已经到了猖獗的程度,券商、基金,包括上市公司,都可能有内鬼。但关键点不在这,没有好的制度设计,拥有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的这些大庄家,永远是“鬼”。股指期货市场的准入政策限制,使得这些魑魅魍魉有了天然的盈利优势,它们买股票的目的并不是通过股票上涨赚钱,而是通过卖出股票,散布利空消息引发恐慌,然后在通过大肆做空股指期货赚大钱。有意思的不是散户,而是国家队。庄家的这种盈利模式,中小散户很难参与,国家队应该是强项,如果真的想对付隐藏在券商、基金中的魑魅魍魉,只要强拉股指期货即可。看一看我上面描述的中国央行对阵离岸市场做空人民币的一伙,不是两三天就取得完胜。因此说,不要急,大型基金或者金融巨鳄宰杀中小散户,但他们肆意妄为,也会成为被宰杀的对象。
中小散户不是没有希望,而是如何判断大势——到没有到底部。
我在2015年12月发布了一系列文章,公开说:2610点附近是中国股市的大底!有几个人敢信?其实,如果了解中国政治经济的大趋势,对技术面也有把握,应该看到:股市再跌,将走向反面——引发国家队大反攻。
大机构做空股市需要收敛,这一点它们比中小散户的确敏锐。
中小散户怎么办?要熟悉了股指期货市场,虽然没有使用对冲工具的便利,但可以看准庄家弱点,它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掉头,从肆意做空,转向震荡市,中小散户是能够通过波段操作赚钱的,毕竟中小散户的灵活性要比大机构强很多,船小好调头。
由于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特性,加上它的新兴市场经济特性(起伏很大),对对冲基金有机会,对中小散户也一定有机会,而且我相信它的波动幅度可以有几次高抛低吸的机会——只是难度加大,不适合上班族了。
中国股市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三次发生重大股灾,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最怕”,从历史角度看,这样的大跌,想要恢复元气,需要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股市已经不是大资金包括中小散户实现人民币资产保值增值的最佳的资产池,但如果说股市永远不是配置中长期资产的最重要投资品市场,还早,尤其是非常缺乏虚拟金融市场做资产池的中国。我相信,非常多的闲置资金没有地方去,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再度进入股市。我能够奉劝的只有一句话:你如果不懂得现代资本市场,不懂得股指期货以及对冲机制,不懂得你的对手是量化对冲模型,你最好是谨慎一点。
第三节大宗商品市场也有机会
股市凶险,大宗商品市场更凶险,它的波动率与黄金市场类似:要么不动,一动就是大涨大跌,甚至暴涨暴跌。这个市场中小投资者绝不要玩,但很多企业却不得不被动参与——因为它们需要对冲保护。但是,据我了解,近几年做大宗商品的大型机构以及企业,亏损面很大,因为它们不懂得,为什么曾经疯狂之极的铁矿石,能够从近200美元一吨一直跌至50美元一吨,而且还会下跌;更不懂得,曾经被炒到140美元一桶的原油,怎么能够跌至30美元以下,而且还可能下跌?难道全世界尤其是中国人对大宗商品以及能源品的需求一下子全没了?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虚拟金融市场的残酷性,凡是带上金融的帽子,就是暴涨暴跌型!没有空间,必须砸出空间,拉出空间,大宗商品市场相对外汇市场还是小盘股,尤其是黄金,庄家在其中的手段更多;第二,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高库存在制约着大宗商品,包括能源品的上涨。涨不上去,自然还要砸!
其实看一看钢铁的价格就明白,现在中国市场上的一吨钢材已经卖不到一吨白菜的价格,一吨钢材的利润更是连一根冰棍都没有了。为什么呢?钢铁厂太多,库存的铁矿石太多。
最极端的例子还是原油期货:在全世界都在炒作“能源危机”的时候,原油被炒到140美元一桶,当时几乎所有的分析机构包括媒体舆论都在说,未来不久,原油将上涨至200美元一桶。中国政府在前几年与俄罗斯签署的一系列原油天然气采购合同,都恨不得一下子签(锁定)50年,而且的的确确也签了50年,价格都在100美元一桶以上,合同期内不能变!中国政府从2001年开始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工程”,原则就是越跌越买,直到将国内所有的战备库存都装满,还要租用海外的仓库,目前已经在4个国家设立基地储备原油1,243万吨,相当于大约9,100万桶。而国内储备的原油则是这个数字的十倍。
中国一个劲的增加储备,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却一个劲地下行,中国储备原油(包括储备五十年不变的采购合同)最多的时候,正是国际原油价格处于高位的时候,综合计算的进口价大约是每桶80~100美元,而当中国政府已经没有地方再放这些“不易储存”的原油时,国际油价开始大跌。2015年十月,我在青岛讲课时还看到几十艘大型油轮排队靠岸卸货,而这竟是中国政府储备原油的“强弩之末”,随着国际市场知晓了中国各地已经装满了原油,中国政府也没有钱再多买了时,原油价格开始暴跌,由此引发大宗商品市场跟着暴跌。很显然,近两年投资大宗商品市场,或曰做多大宗商品包括原油,投资者损失惨重。
从中长期看,由于中国的库存太多,大宗商品市场包括能源品市场很难出现牛市!一个迹象就是:原来中国发改委制定的所谓的“成品油价格定价机制”已经“作废”,根据中国发改委的最新规矩,未来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上限是每桶130美元、下限是每桶40美元,市场价格仅在这个区间浮动。也就是说,即使国际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或者低于每桶40美元,中国市场销售的成品油价格也不超过上下限。其实,发改委规定的仅仅是下限,因为国际市场原油在未来很多年也不会回到130美元一桶了。
为什么?不仅是库存!我在2012年与关清友先生合著的《能源金融》(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已经明确地指出:高油价的时代已经终结,能源品创新,尤其是美国页岩气革命,包括中国巨大的页岩气储量将一直压制能源品市场大幅度反弹的炒作(只要出现较大幅度反弹,就会被压回来),而美国政府同意能源品出口后,亚洲开始进口美国能源(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能源市场的博弈将长期有利于空头。更重要的是,传统能源市场份额正在一点点被新能源所替代,近代人类科技创新的重点不仅指向了新能源,而且很多重大成果都将在近些年生产出产品,新能源很快将改变能源消费与供给的大格局。
能源市场的大变局提醒我们,传统大宗商品市场也将受到新经济以及创新经济的影响,新材料革命已经开始,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的生命线,新型工业对大宗商品的依赖度会逐步降低,人们平均消费的大宗商品也会逐步降低,比如汽车是钢铁消费大户,未来的汽车将越来越轻,使用的钢铁会越来越少。这个技术革命趋势,也将压低大宗商品市场的上涨空间。
但是,虽然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跌至每桶28美元以下,虽然沙特、伊朗声称,它们的原油开采成本只有几美元,但今后一段时间能源品消费的大宗还是原油天然气,只要中国经济能够重新走向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取暖市场必将进一步扩大,我相信国际市场将重新炒作“中国因素”,大宗商品市场不会长期低迷,中国成品油价维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上的时间会很长,因此没有必要为中国发改委目前的政策“吐槽”太多。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仍然具有投资机会,尤其是绝大多数人都很悲观的时候,一带一路拼什么?不仅是钱,要靠钢铁——需求会上来,紧盯一带一路吧。所谓资产配置荒,其实就是另一种恐慌,说这种话的经济学家越多,说明市场越可能已经接近底部。我不相信原油能够跌破25美元一桶,因此,写这本书的时候,也需要预言一下,可以在28美元一桶附近逐渐地买入原油了。至于大宗商品市场尤其是铁矿石、铜、铝等,还要等一等,因为中国经济可能要经历一场非常痛苦的大调整——去产能、去库存的确对资产配置提出了严峻课题,因为中国经济肯定没有见底!但在这种时候需要冷静,不能再度大肆做空。记住,绝大多数人,都是错的,市场很多时候也是错的。
第四节中国最大的“产能”是房地产(相关产业)
中国经济还需要调整,要下决心去产能、去库存、去僵尸企业。“三去”与房地产价格下行是不是一回事,很可能!过去多年,中国最大的产能基本上都是为房地产配置的,最大的库存也是房地产。什么样的房子绝对卖不出去?难道大幅度降价也卖不出去吗!很难理解?但想一想为什么100年前,牛奶的生产商会把牛奶倒进海里你就会明白。第一,房地产绝不能贱卖,因为贱卖会压低整个市场行情,导致所有的房子(牛奶)都亏损——减价销售有极限;第二,(现房)无法长期保留,因为借款太多,利息负担很重,库存的成本更高;第三,房子也是消费品,而任何消费品都存在一个更新换代的问题,今天生产的房子如果很多年都卖不出去,新(款)的房子来了,谁还会买老旧的房子。房子会老旧吗?很可能,我一直强调,未来的商品房一定是宜居的、环保的、节能的、宽敞的。
房地产去库存,意味着三两年内中国经济很难高增长,除非想出绝招——因为房地产去库存的周期会很长,相关产业链都会受影响。
中国经济过去的高增长,很大程度是依靠房地产行业拉动,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都与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预期相配套,也就是说,国家、地方政府,包括老百姓的巨量投资都与房地产相关。有一句话很正确:市场不怕有泡沫,甚至不怕吹泡沫,就怕这个泡沫吹的太快!我要加上一句,商品不怕具有金融属性,就怕这个金融属性已经改变了商品的消费属性。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金融属性)很典型!
房地产行业在过去25年里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不仅是从无到有,而且是急速膨胀。26年前,中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房地产价值几乎为零,现在是150万亿左右。如果将它与居民金融资产相比较,不仅数字增长太快,而且比例完全颠倒(远远超过居民存款规模)。更重要的是,房地产行业是浪费与低效最严重的行业,基本上属于畸形。
要想使房地产行业软着陆,必须尽快调整房地产政策。
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在过去10几年一直出于膨胀周期,不断增长,庞大到全球第一,但在2015年却突然收缩,必须引起注意。资产负债表收缩,意味着宏观经济环境将发生巨变,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泡沫破裂。当前,供给侧改革所开启的去产能、去库存、去“僵尸企业”的“大动作”不仅是经济下行周期最猛烈的阶段,也是整个投资品市场结构性调整的最猛烈阶段,2016年中国经济将经历凤凰涅槃。
这句话怎么理解?不仅是房地产相关行业将经历阵痛,不仅是宏观经济还要下行,更重要的是整个投资品市场将出现结构性熊市!
市场的调整可能很迅猛,但一步到位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尤其是它的经济结构,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庞大且极端复杂的经济体来说,下行的经济周期很可能与深化改革,尤其是结构转型相伴随,工程浩大,周期有可能延长,其间挫折难免。对投资品市场来说,就是震荡难免,牛市难现!房地产市场崩溃不会,熊市难免!
第五节中国投资者走向世界,是大机会!
所谓中国模式,一个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政策面模糊!不仅房地产政策模糊,人民币战略也模糊,股市政策更是模糊。为什么美国财长要直接跟中财办主任刘鹤通电话,沟通中国的货币政策?为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会直接批评人民币汇率政策完全不透明,奇怪吗?大家都着急,担心人民币汇率暴跌,担心中国经济把全世界带到沟里。但是,劣势能够转化为优势。政策不可能永远不透明,一旦政策逆转,市场的活力就来了。
我预计,中国经济不会把全世界带到沟里,中国央行不说人民币汇率政策,那是因为它不知道怎么表达才会让市场相信;房地产政策肯定调整,但要等待更高级别的决策,包括一带一路规划能不能在2016年启动;股市没有大行情,未必没有阶段性、结构性行情。中国深化改革过程的确很痛苦,但前途以及路径不是崩溃,而是凤凰涅槃,是重生。我的基本判断是:所有投资品市场不会出现崩溃型走势,由于中国股市已经接近崩溃,因此其下行空间基本被封死了。
我仍然预计,未来(2016年——2017年)人民币汇率将在6.9上下维持震荡,如果不出现极端情况,人民币汇率的中轴线在6.6附近——当然,如果极端情况出现,人民币汇率很可能看到8.3.中国仍然是最可能出现黑天鹅事件的国家。预计2016年两会以后,供给侧改革会发力,因此,中国经济的最低点很可能在三季度出现。2016年下半年一带一路会发力,深化改革也应该有起色——能不能转危为安,就看下半年!如果宏观经济好转了,人民币汇率下行空间会小一点,但也要调整,不好,则可能更要守住,不能失控,主动的急速调整,应该是在宏观经济企稳以后。会不会暴跌?影响因素很多,不是主观能够控制的——所谓要适应中国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应该是“真话”,也是我们必须防范的场景。人民币汇率在2016年上半年企稳是大概率事件,届时股市也会企稳,虽然牛市还早,低位震荡是主要特征,但两会以后应该有结构性牛市。这样的股市——结构性牛市——对机构是很有利的,因为它们掌握的股票信息更多,与上市公司合谋的机会也更多,但中小散户比较难办,他们买进的股票很可能不涨,甚至会深度下跌。如果考虑到未来要去“僵尸企业”,中国股市的退市机制也很快将启动,那时候就不是以前那样了——只要捂住股票早晚能回来,未来——注册制推出之后——有些股票不仅不能回来,而且可能“没了”。
外汇市场投资相对于股市、大宗商品市场投资有很多优点,而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自己主宰自己命运,而且做中长期投资很安全,长期持有基本不会赔钱。
举例,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上市公司,公司没有百年老店,创新型企业死的更快,未来上市公司破产退市都很正常,如果一家公司破产,股价能跌至零,致使你的资产将一文不值。而投资外汇市场是投资国家,除非发生战争,一种货币的价值绝不会降至零,尤其是大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中,最坏的情形是货币严重贬值,它可能源于金融危机,也可能源于一国债务违约,但我们预测一个国家正在走向危机肯定要比预测一个企业是不是走向破产简单的多,起码国家的透明度会很高,而企业基本没有透明度。对于那些透明度很差的国家,你不要随意买入就是了!即使是你买入了风险很大的货币,比如说,在欧债危机之前买入了欧元,一段时间以内欧元汇率曾经大幅下滑,但它绝不会像股票那样价值跌至零,而且没有过两三年,它的汇率又回来了。
我不是说外汇市场风险很低,相反,短线看,外汇市场的波动率是全球资本市场中比较高的,但正因为波动率大,这个市场的流动性才好,参与者才众多,机会才更多。目前,全球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量已经超过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大约两天的交易量就等于全世界一年的进出口商务贸易结算总量,没有一个投资品市场比的过它。外汇市场的高风险仍然属于可控的风险。波动性大并不等于暴涨暴跌。事实上,外汇市场每一个主要货币对的波动率每日波幅很少超过1美分,这也是为什么外汇市场都必须引入期货,引入保证金交易的原因,没有杠杆,外汇市场就没有吸引力,而恰恰是分级的高杠杆,使外汇市场充满吸引力。
全球外汇市场可以说是最成熟的市场,由于交易量巨大,使得交易成本可以降至极低。相比其他市场,外汇交易的佣金非常低。很多货币对能以1个点的点差买卖,也就是万分之一。现在互联网交易非常方便,国门也形同虚设,在香港等地做外汇买卖,几百美元就可以开户了。
遗憾的是,就是这么近,这么方便,参与外汇市场投资的中国人却寥寥无几。为什么?因为政府迟迟不愿意开放外汇市场,不认可外汇市场的投资功能,导致中国投资者懂得外汇市场的人太少,没有赚钱效应,自然缺乏吸引力。我相信,未来不久从事外汇交易的人会越来越多,更何况,人民币要走向世界,一个与世界接轨的外汇市场很快将在中国出现,投资者选择外汇交易不远了。正因为此,本书还要多谈一谈外汇市场。
第六节我对新经济时代做投资的经验
我长期在国有银行做信贷管理工作,见证过无数的企业从腾飞走向违约,也见识过无数的诈骗,教训深刻!幸亏,我长期做资本市场分析,尤其是外汇市场分析,没有深陷“诈骗门”。为什么我主张投资者要多学习,尽快参与外汇市场投资,很大程度是担心中国投资领域的“诈骗门”。
我在外汇市场投资领域应该说是有建树的,早在十五年前就提出了“鸡尾酒式的外汇储备与投资理论”,大约在十年前又提出“超技术派分析与实战理论”,包括我研究的独家秘笈“沟壑图形理论”。应该说,我是研究虚拟金融市场的专家。但我始终认为,做投资,首先应该是做实业投资,只有在实业投资真的陷入“资产配置荒”的周期时,才能更多的关注虚拟金融市场投资——当然,实业投资也要越来越与虚拟金融市场相结合,包括对冲。那么,目前阶段,中国是不是已经没有很好的实业投资机会了呢?
可以肯定地说,传统产业尤其是与房地产相关联的产业暂时没有好的投资机会,它们都处于“去库存”周期,新兴产业对一般的投资者来说门槛是很高的,很难找到真正的好项目。但是,中国大得很,项目多的很,实业投资未必是一投就死,相反,大机会有的是。
前几天我到一个风景区游玩,看到一个景区房产项目,它卖的就不错,我遇到一个远道而来的小老板,他居然一下子就在这个小区买了五套房(景区房都不大)。问其原因,他说,这里空气质量非常好,水质也是一流,我来了两次,看到这个小区的业主素质都很高,周围的老百姓也很质朴,判断这里一定是宜居之地,因此买几套,即自己可以住,旺季出租也有收入。的确,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被拥堵、雾霾、水质低劣、食材不自然所困扰的时代,远离大城市,在交通方便的乡村附近购置休假住宅,很可能是房地产行业未来的方向,也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它“距离农村”不远,距离中国最后一块投资品市场不远!
我在上文中曾经强调:中国最后一块投资的热土可能就是农村,不仅是购买土地,不仅是未来的“土地改革”将使农村土地大幅度升值,更重要的是农村的自然环境、原生态的食材,以及历史沉淀的文化底蕴等,都有极大的开发潜力,适合大资金进入。比如城里人天天要吃的食材,绝大部分都是“有毒”的,必须定期清理,怎么清理?到农村,吃农家乐;比如城里人呼吸的空气绝大多数都是不清洁的,需要不时地到农村去“洗肺”,未来的乡村旅游前景广阔,不仅是看风景,还要回归自然,享受天然,因此到农村去必将成为人类寿命越来越长后的主流选择,不仅是到农村去耍,还要到农村去住,未来城里人想活的越来越长,恐怕必须住在农村。
我与很多到农村开发的老板聊天,他们一致认为:未来投资农村肯定会赚钱,我在农村调查中也切身感到,国家目前非常重视农业转型,农村未来致富已经不再依赖传统农业,而要综合发展。资本与未来农业相结合,可能是一个大的投资方向。我甚至认为:当前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以及十三五规划期间必须彻底脱贫的指令,很可能是大力投资农村的又一次商机。扶贫要取得长效,要彻底地消灭贫穷,恐怕不是简单的给钱,而是要为农村创造致富的机会。什么机会?越是贫困的地区,往往越是山清水秀的景点,问题是“偏远”,交通不便,城里人没有去过,甚至没有听说,因此也得不到开发机会。当前,国家的扶贫政策主要集中在交通投入,同时鼓励城里人到山村开发旅游项目,通过修路让青山绿水与火红的日子联系在一起,通过资本与精准扶贫连接在一起。
比方说,古代都说贵州地无三尺平,即使倒退两三年,贵州的很多县城都没有国家级公路,结果是,全中国就知道黄果树瀑布——其实,贵州省类似黄果树的地方很多。现在的贵州已经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很多偏远的山村,也要修公路,我实地考察过,哪怕是只住着一两家人的山坳,也在修公路,为什么?旅游。贵州是中国的天然氧吧,到处是景点,有了高速公路,还怕城里人不来?不仅要来旅游,还要来开发旅游资源。公路就是财富,政策就是人民币!为什么?公路一通,山里的原生态食材就可以运出来,城里人就可以驾车到山上来观风景,有钱人来多了,自然会对青山绿水感兴趣,于是到山里搞文化旅游开发的就多了,农民就地就业,农业劳动变成服务业劳动,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我一直对农村干部讲:扶贫要与资本相结合,没有富人,穷人会更多,富人来了,城里人来了,精准扶贫的政策就落实到位了,扶贫的长效机制也就建立起来了。青山绿水不能搞大开发,不能搞工业,但搞旅游,对环境保护只有益处没有害处。可以预见,凡是交通发达地区的青山绿水,周边土地肯定会迅速升值,旅游文化将带动精准扶贫,农民与城里人将实现共享、共赢。现代旅游业与现代观光农业相结合,前途广阔。
除了青山绿水,农村亟待开发的是古村落的农业文化,包括挖掘红色文化,很多历史故事,革命故事,都可以在景区游览中得到发扬光大。比如我到过赤水市,到过贵州省38个贫困村之一的大同镇民族村考察。哪里距离红军“五渡赤水”(其中第一渡还不是毛主席指挥,因此伤亡惨重,被红色文化选择性遗忘,只提四渡赤水)的第一渡口隔河相望。历史上,这个地方不是很穷,但改革开放以后的多少年却越来越穷。为什么?以前的赤水是“幸福水”,现在却只剩下“青山绿水”——没有了古代的航运业。这里的许多乡村文化,包括古镇文化,都没有人顾及。两年前,赤水市还没有通高速,县城到乡村,公路更是很差,民族村成为贫困村,村里有的农民,十几年都没有到过县城——为什么红军四渡赤水的纪念馆都没有建在赤水——却建在与赤水隔河相望的泸州,因为红军的后代不可能再爬山涉水。现在完全变了,不仅赤水市有高速公路了,而且贵州省已经将赤水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县市,同时将大同镇民族村也作为省、市两级精准扶贫的试点,政府投资几千万,修路——现在县级公路已经修到山顶了。公路有了,还愁投资不来,这里的休闲旅游、农村旅游、红色旅游正在被大力挖掘,它的附近,有几个国家级旅游景点,去年旅游收入增加了50%,民族村迎来了投资的春天——冷水沟(流经民族村的山水沟沟)将变成热水沟;我亲眼看到,就在民族村的山上,正在修建全省第一家“无动力滑翔伞”训练基地,天上是五颜六色的滑翔伞飞来飞去,山坳里面则是水上乐园,一个个农家乐正在营业,城里人一有空闲就开车来了,学生们将这里定点为户外运动基地。现在人们已经忘记了这个村子曾经是穷山恶水,而是投资热土!这里的空气质量一流,水质一流,食材一流。关键是还能体验到各种文化,包括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一台大戏——五渡赤水——正在筹备,戏台就在民族村山下的小水库中央。
我考察发现,中国农村,尤其是被青山绿水环抱着的山村,往往潜藏着深厚的农耕文明遗产,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充分挖掘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并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很可能会出现一个个文化创意产业,它们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潜力巨大。城里人来农村扶贫,来农村养生,进而来山村买地,搞特色农业,人流向着农村回流,将使体验旅游,休闲旅游,养生旅游,优质天然食材开发等,成为未来的投资热点,农民也会因此致富。
最后总结一下我总结的成功人士的实业投资经验,它就是:要跟上国家政策,跟着成功人士,跟上创新思路,跟着货币超发的方向,寻觅逆周期行业,赶在时代浪潮的前头。
什么叫跟上国家政策?举一个例子:我2012年发表文章批评汕头市政府“吻增长,还是稳增长”,曾怒斥钢铁行业重复建设、产能严重过剩,必将导致极大的调整。当时非常多企业家仍然在追逐钢铁投资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士平先生也准备投资几个亿搞钢铁厂。但他看了我的文章后决定下马——当时已经投资8000万,后来他搞了电解铝,抓住了战机,一举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解铝加工基地,2015年实现销售2800亿元、利税170亿元、利润130亿元、自营进出口额30亿美元。他是明白人,能够看得懂国家政策巨变。及时掉头,最终避险获利。
什么叫跟着成功人士?中小投资者如何创业创新,很难,很多人说,与其创业不如待着,待着可能过的没有人家好,但创业失败,倾家荡产,一夜回到“解放前”,日子没法过。这样的例子的确不少,我身边多得是,但有一个秘诀,就是跟着成功人士创业,作股权投资,如果能做成“百年老店”,那也是一本万利,舒舒服服赚钱。比如我上文说到的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乡村旅游投资项目,投资并不大,它以自然山水为背景,搞“无动力滑翔伞”兼顾水上游乐加表演,由于背靠国家级风景区,因此前景很好。但为什么以前没有人投资呢?其实,当地很多领导在这个项目立项初期也是反对的,但由于牵头的是我国旅游业的专家,是曾经在九寨沟创造奇迹的“九寨天堂”的项目领头人,他对旅游行业的把握能力一下子征服了当地领导,也征服了很多投资者,领导来了劲。大家一起组合投资,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下子就把项目做起来了。从项目立项到征地开发,再到开始营业,只用了两三个月时间,赚钱了!事实证明,对项目前景的敏锐把握,还是要靠经验,以前的履历就是无形资产,成功者成功的概率要远远大于普通人。
什么叫跟上创新思路?不仅是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思路创新很多时候更重要。对于科技创新来说,绝大多数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生活中的许多小创新,也一样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所谓大众创业一般都是指这一类小创新以及模仿创新。在这一点上关键是用心,要跟上创新思路,时时想着市场需要啥玩意。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开发了一个小型太阳能充电器,产品很小,市场很大,一下子,企业就发展起来了。企业要想发展起来,需要有实实在在的科技,但关键是怎么将创新思路变成真正的产品。李克强总理说,中国可以生产10亿吨钢铁,却生产不了圆珠笔的“圆珠”。奇怪吗?没有人去想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最根本性的标志,但创新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有用,有价值,更重要的可能是创新氛围——大家都想创新。想的人多了,思路就新了,产品就新了。中国要真正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企业要真正获得发展,投资者要真正获取真金白银,只能靠自己创新,拥抱实实在在的高科技——小科技也行。
什么叫跟着货币超发的方向,寻觅逆周期行业,赶在时代浪潮的前头?目前国家的货币政策不是全面宽松,而是定向宽松,是补短板,不是“救灾”,而是挖掘潜力。因此要寻找国家决心扶持的短板,货币超发最可能去的地方?比如说,旅游!在制造业几乎全面过剩的背景下,除了精密制造,高科技、工业4.0,所有大型投资很可能要冷一段时间,但国家不会容许投资率大幅度下降,尤其是跌破10%——我计算过,跌破10%意味着GDP跌破5%。维持投资率就要加大国家级投资,就要继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要修高铁,高速公路,有利于出行,有利于旅游。这一类投资会带动哪些产业,值得研究。什么叫逆周期?还是旅游,什么都不敢投了,吃喝玩乐反而火爆了。2015年总体经济指标全部下滑,包括消费——很少见的下滑周期,但旅游业收入全国却增加了30%左右,许多景点增加了50%。这就是逆周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