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力量-从端盘子起步的农庄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熊松林

    长沙西郊,望城边上,有个挺火的休闲农庄——青天寨。农庄里常常出现一个黑黑廋瘦的汉子,光着膀子,卷着裤脚,裤腿上还有几星暗藏的泥点,貌似农夫却又戴着黑边眼镜——他就是这个现代农庄的主人阿云,真名周云。

    他的微信签名是:“农夫阿云,有点黑,有点田,为青天寨农庄自己代言。”

    人生第一步,端盘子

    阿云出生于三峡大坝旁的秭归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吃不饱饭、难得吃回肉是他童年最深的印象,而走出大山则是儿时最大的梦想。为此,他发奋读书,中考时成绩远超重点高中分数线,但懂事的小阿云却没有去读高中、考大学,而是选择上中专——他希望早毕业,早就业,从而减轻家庭的负担。但人算不如天算:从1997年起,国家不再保证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一个孩子的前途命运,一个农家的全部希望,在香港回归的那个夏天,轰然坍塌了!小阿云的人生第一步还没来得及迈出,就是一次无奈的失败。

    刚毕业,即失业,生存成了头等大事。正式稳定的工作不属于贫二代的阿云——那是需要政府部门招工安排的——社会上只有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类的服务业岗位。秀才阿云(其时的中专大致相当于目前的二本),12载寒窗苦读,还是只能跑堂、店小二的干活——这还是找亲戚、托关系的结果呢。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稻草,阿云进了武汉的一家餐厅,端了6个月的盘子。

    敢于放下身段端盘子那是勇气,安于端盘子那是没出息。阿云深知,即便端一辈子盘子,也不可能改变命运。阿云一边端着盘子,一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终于从食客的闲谈中发现了搞兼职销售的商机。他主动调换别人不愿干的晚班,利用白天给武昌一家纯净水公司推销大桶纯净水。早上7点起床,从汉阳区的月湖堤坐1小时公车到武昌区的石牌岭上班,凭着两条腿几乎要走遍武昌区、洪山区的大街小巷。下午4点,腿脚麻木的阿云坐车1小时,返回汉口硚口区上晚班,直到晚上12点下班,经常是凌晨1点才能回到汉阳睡觉。每天挤公车2个多小时、工作16小时(其中步行约20公里),没有节假日——有多少人能坚持这种超强度的工作啊?!阿云硬是持续干了4个月,用血汗换来了微不足道的第一捧金。难得的一点空闲时间,阿云只想补瞌睡。可再累阿云也没有丢掉梦想:每周他都要奢侈2元钱,买份《中国经营报》,“与老板对话”、“市场营销”栏目了是他的最爱,王石、柳传志、李彦红、马云等等传奇人物是他的榜样,是他不断奋斗、实现梦想的正能量。多少个孤寂的深夜,他望着灰蒙蒙的星空,幻想自己有了本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当了体面的老板,娶了一个漂亮城里妹子,把父母亲接到了身边,全家人住上有电梯的楼房…

    意外成功,25岁的百万富翁

    3年的营销磨砺让阿云获得了某医药公司居长沙的经理职位。说是“经理”,其实是光杆司令,的的道道的药品销售员一个。新辟的市场,没有知名度的产品,没有现成的销售渠道,没有营销团队,没有富余的营销经费,属于阿云的,只有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白平台。阿云发扬端盘子、搞推销练就的霸蛮劲头,一个人包揽跑市场、打广告、建团队…等等事无巨细的工作。那时的阿云简直痴了:常常是一辆单车一天跑遍长沙城;看到任何一块广告牌,都想着怎么做他的医药广告;看到任何一家医疗机构,都在想着怎么打进去。朋友笑他:恨不得别人不吃饭,只吃药,而且只吃他的药。

    成功属于不断努力的人。几年后,一个零销售的无名产品变成了年销量近千万的领军品牌。阿云,也在25岁这一年成了百万富翁,收获了爱情、家庭,拥有了孩子、房子、车子。25岁,阿云基本实现了当初的致富梦。

    梦己成真之后,人生之路又该怎样走?

    不经意的失败,从头再来

    端盘子、卖水3年,卖药6年,都是高压下高强度的工作、快节凑的生活,阿云累了、厌倦了。恰逢一个变现资产的机会,于是他果断地卖掉了公司。小富即安的阿云,希望工作不用那么拼命,赚钱不用那么辛苦,生活闲适一些。

    休息半年后,他改行进入陌生的建材领域,开了一家建材店,做了一个中端品牌的代理商。打了广告,请了店员,不想也不必再去一线跑市场,阿云悠哉游哉的当着小老板,偶尔喝喝酒,打打小麻将。生活貌似惬意,生意却不见起色,月月都是亏损,最终因没有完成销售任务,被厂家取消了代理资格。店子开不下去了,投资大部分打了水漂。

    就这样失败了?!

    痛定思痛,阿云意识到自身底蕴的欠缺,方向的迷茫,决定暂停创业,到湖南大学进修MBA,以期蓄积能量,找寻方向,从头再来。

    当初只为跳出农门,如今还要再当农民

    农村人以为城市是天堂,而雾霾下、喧嚣中的城里人却又神往乡村的清幽。在城里生活了二十年阿云,乡村情结反而越来越浓了,可总不能回家种阳春呀。

    “休闲农业、生态农庄”——把创业赚钱和追求闲适生活结合起来!灵感的火花在阿云心中崩溅,创业的模式瞬间成型。那一夜,阿云激动得通宵没睡,对老婆不断唠叨着各种想法,也不管她睡没睡、听不听,让老婆感觉旁边是一个青山医院跑出的神经。

    天助阿云:家在长沙望城县的岳父母家,旁有荒山野岭青天寨,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来说,是阿云所能找到的最佳农庄场地。

    青天寨生态农庄,阿云创业的新起点,回归乡村的梦想地。

    从2008年起,阿云一边在长沙从事别的工作,一边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做农庄的策划、建设和营销——他不敢一下子把鸡蛋全放在农庄这个篮子里。他本想两头兼顾,最后却发现两头都不能做好。双手只能抓稳一条鱼,阿云决定全心全意办农庄。2012年,阿云才干脆迁居乡下,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农夫。

    父母亲不能接受儿子城门回农门,别人等着看笑话,不管它!青天寨地处偏僻,不通水电,没有公路…农庄建设困难重重。阿云拿出当初的霸蛮精神,日出而作,日落不息。没有路自己修,没有鱼塘自己挖。资金不足,那就撤出长沙的生意,卖掉长沙的写字楼,破釜沉舟,一切为了农庄。长沙西郊,望城边上,青天寨里,上演着热火朝天的夫妻开荒。

    阿云的成功总是离不开霸蛮。霸蛮让农庄建设迅速地初具雏形,但是现代农庄的运营,却并非一个霸蛮就可以解决的。

    充电以后的阿云,除了霸蛮,还学会“讨巧”。网络营销是阿云最大的助力。青天寨农庄没有印刷一张宣传彩页,所有的推广都是通过农庄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企业博客进行的,效果是多快好省。视野开阔的阿云还有一个法宝——“整合”。资金、资源、传统、现代、产业、营销…全方位的整合。

    首先是整合传统乡土元素,打造农家特色。阿云合理利用原有的农村资源,保留传统农家特色建筑设施、自然环境,以特色民居、历史老井等原汁原味的乡土元素为青天寨农庄主体,聘请附近淳朴的村民为员工,使湖湘特色的“农”味、“家”味十足。

    其次是整合各个事业板块,形成具有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农庄己形成3个有机关联的系列板块:休闲农业+生态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板块占地60多亩,各种配套建筑2000多平方米,设有卡拉OK、户外真人CS镭战、竹林休闲,丛林烧烤、垂钓、登山拜佛等多个项目。青天寨农庄以服务长沙中小企业集体活动为主,独家开创了“农家乐+轻拓展”的新模式,己成为长沙知名的品牌农庄。现代农业板块流转土地160亩,学习澳大利亚生物动力农业模式,在长沙开展有机种植,是湖南有机农业的先头兵。

    短短几年,青天寨农庄己经拥有员工50多人,总占地面积超过了300多亩,累计投资己达1000多万,年接待游客30000人次,年收入500多万元,实现年利润百多万元。

    农家子弟阿云,奋斗20年,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如今又成了农民,只是此农民却非彼农民。阿云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现代农民。未来的日子,阿云要在他的青天寨农庄,塑造最完美的中国现代农民形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