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太湖的一个小岛上,有一个带狗捉鳖的老汉,他每天能挣50多块钱,是远近闻名的生财有道的新闻人物。
他在太湖边生活了半个世纪,对鳖进行了长期的观察,找到了老鳖“晾滩”的规律:每逢产卵或骄阳如炽时,鳖便爬上岸来,于荫凉处吹风、透气、纳凉;有时为争一块“风水宝地”,众鳖竟簇在一起,甚至叠起罗汉来。太湖边芦苇茂密,沼泽地连绵不绝,给捕鳖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更何况,老鳖感觉灵敏,稍有动静,便立即逃之夭夭。
但是,老汉想了一个办法,训练了一只小狗,使小拘成了捕鳖的能手。他训练的方法是选择一只优质小狗,养在一个不深的地洞中,留个出气孔。小狗进洞后,不喂食,让它挨饿,每日三次于洞口上风处,熏鳖壳鳖骨,再以鳖汤拌饭供食。如此反复进行三四次,小狗便对鳖有了兴趣,一闻到鳖的气味就会立即扑上去。这样,小狗就成了捕鳖能手了。
捉鳖老汉用巧妙的方法向我们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捉鳖绝技”,他能够想到用训练有素的小狗来代替自己捉鳖,根本原因在于他善于寻找方法,从问题中寻找突破口,自然事半功倍。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著过《思考致富》一书,书中有“为什么是‘思考’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致富?最成功的人强调,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这样一句话。放眼古今中外,成千上万的成功者无不是善于思考的人,而世间万物无不出自人的头脑,出自思考的源头。所以,胸怀豪情的职场人士,如果善于启用“头脑”,挖掘出最大的潜能,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
方法是效率的保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你的工作或生活中出现僵局或困难的时候,找到了方法,一切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方法决定成效,因为方法是一门工具,有了工具你就简单的多了。有了前人的经验和做事的套路,就可以减少自己摸索的时间,你就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一位年轻优秀的科学家皮耶·艾维迪也说:“比起一些科学界的巨人,我们只能算是小人物。但踏在巨人肩上的小人物,却能比巨人看得更远。”
从前有个小村庄,村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人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有两个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这份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
得到合同的两个人中有一个叫艾德,他立刻行动了起来。每日奔波于1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他的两只桶从湖中打水运回村子,并把打来的水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每天早晨他都比其他村民起得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他们使用。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艾德很快就开始挣钱了。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艾德很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钱,并且他对能够拥有两份专营合同中的一份而感到满意。
另外一个获得合同的人叫比尔。令人奇怪的是自从签订合同后比尔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比尔。这点令艾德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挣到了所有的水钱。比尔干什么去了?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4位投资者,一起开了一家公司。6个月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比尔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
这个村庄需要水,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一定也需要水。于是比尔重新制订了他的商业计划,开始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1便士,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无论他是否工作,几十万的人都要消费这几十万桶的水,而所有的钱都流入了比尔的银行账户中。显然,比尔不但开发了使水流向村庄的管道,而且还开发了一个使钱流向自己钱包的管道。
从此以后,比尔幸福地生活着,而艾德在他的余生里仍拼命地工作,最终还是陷入了“永久”的财务问题中。
从根本上说,你接受了什么样的理念,决定了你站在多高的台阶上、你能看得有多远;而你按照什么样的方法来工作,则决定了你能成为走多远,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一言以蔽之,理念决定起点,方法决定你真正能够达到的人生高度。
要让自己在现代职场中脱颖而出,让自己成为企业不可代替的优秀员工,就要按照卓越的方法、先进的工作理念去开拓自己的事业天地,成功只属于这样的人。
80/20法则,忙在点子上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1848~1923)偶然注意到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于是潜心研究这一模式,并于后来提出了著名的80/20法则,即二八法则。
帕累托研究发现,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被少数人占有了,而且这一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些人所拥有的财富数量,具有极不平衡的关系。帕累托还发现,这种不平衡的模式会重复出现,而且也是可以提前预测的。
于是,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归纳出一个简单而让人不可思议的结论:如果社会上20%的人占有社会80%的财富,那么可以推测,10%的人占有了65%的财富,而5%的人则占有了社会50%的财富。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让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结论:一般情况下,我们付出的80%的努力,也就是绝大部分的努力,都没有创造收益和效果,或者是没有直接创造收益和效果。而我们80%的收获却仅仅来源于20%的努力,其他80%的付出只带来20%的成果。
很明显,二八法则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小部分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收获;起关键作用的小部分,通常就能主宰整个组织的产出、盈亏和成败。
研究二八法则的专家理查德·科克认为:凡是洞悉了二八法则的人,都会从中受益匪浅,有的甚至会因此改变命运。
二八法则无论是对企业家、商人还是电脑爱好者、技术工程师和其他任何人,其意义都十分重大。这条法则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率,增加收益;能帮助个人和企业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利润;能让每个人的生活更有效率、更快乐;它还是企业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
闻名全球的IBM公司,它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IBM公司的管理人员就通晓80/20定律,并将其运用其中。在1963年,IBM的电脑系统专家发现,一部电脑约80%的运行时间,是花在20%的执行指令上。当时,基于这一重要的发现,公司立刻重写它的操作软件,让大部分的人能容易接近这20%,进而轻轻松松使用,因此,比其他竞争者的电脑,IBM制造的电脑更易操作,更有效率,速度更快。这令IBM电脑一时风靡全球,成为了电脑行业中的佼佼者。
微软老板比尔·盖茨曾开玩笑似的说,谁要是挖走了微软最重要的约占20%的几十名员工,微软可能就完了。这里,盖茨告诉了我们一个秘密:一个企业持续成长的前提,就是留住关键性人才,因为关键人才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在这里,这些顶尖销售员就是关键人才。
奥卡姆剃刀,把复杂事情变简单
公元14世纪前期,从法国的一所监狱中逃出一个叫威廉,出生于英国奥卡姆的囚犯。人们叫他“奥卡姆的威廉”。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天主教教士,人称“驳不倒的博士”。
那时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一个犯人越狱算不了什么大事,可是这个人非比寻常,他曾在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过,知识渊博,能言善辩。
由于威廉发表的言论有许多与当时的罗马教廷不合,因此被囚禁在法国的监狱里。在狱中过了四五年,他找到机会逃了出来,跑到巴伐利亚去找那里的贵族,他给贵族讲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你用剑保护我,我用笔保护你。”于是正在和教廷闹别扭的贵族立刻收容了他。
随后他著书立说,声名远扬。他当时非常厌倦“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他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剔除”。
这就是他所谓的“思维经济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也即人们常说的“奥卡姆剃刀”。
这把剃刀刚一出鞘,就显示了巨大无比的威力,剃去了几百年间争论不休的经院哲学,剃秃了活跃了一千年的基督教神学,使科学、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并揭开了西方世界新的一页。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人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高效率地把事情处理好。
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早已超越了原有的领域,具有了更广泛、丰富和深刻的意义。
我们会发现,一份常见的商业建议往往会有厚厚的一叠;一些高层经理们的个人计划书
中,密密麻麻的都是目标。优秀公司的制度一般都具有简洁的特征,宝洁公司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宝洁公司的制度具有人员精简、结构简单的特点,该制度与宝洁公司雷厉风行的行政风格相 吻合。在长期运行中,宝洁公司“深刻简明的人事规则”一旦顺利推动,效果表现良好。
宝洁公司品牌部经理说:“宝洁公司有一条标语——‘一页备忘录’,它是我们多年来管理经验的结晶。事实上,任何建议或方案多于一页对我们来说都是浪费,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我们可以把这一风格追溯到宝洁公司的前任总经理理查德·德普雷(Richard Deupree),他强烈地厌恶任何超过一页的备忘录。他通常会在退回的冗长的备忘录上加上一条命令:“把它简化成我所需要的东西!”
如果该备忘录过于复杂,他还会加上一句:“我不理解复杂的问题,我只理解简单明了的!”
“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却对那些较重要的事务无法无动于衷的人。”一流人物大都具备无视“小”(人物、是非)的能力,他必须不为小事所缠,他能很快分辨出什么是无关的事项,然后立刻砍掉它。
所有复杂的组织都会存在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它使得领导者无法把目光专注在应该关注的事上,相反,却进行着数目极其庞大的昂贵的、无生产力的活动。因此,要想使你的组织更有效率、更有活力,就必须给你的组织减减肥。
在你往前奔跑时,你不可以对路边的蚂蚁、水边的青蛙太在意,当然毒蛇拦路除外。但如果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碍才行动,那就什么也做不成。一个人过于努力想把所有事都做好,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做好。
抓关键问题,学会“一剑封喉”
解决问题不能一味地靠决心和蛮力,最重要的还是要发现问题的关键。就像人们常说的那个“钥匙圈”的故事说的,任意抽出一把钥匙,并问道:“这是什么地方的钥匙?”“开家门的。”“它可以用来开你的汽车吗?”“当然不行。”
“为什么不能用这把钥匙开车门呢?”答案显而易见,问题不在钥匙本身,而在你的选择和使用。解决问题也一样,最为紧要的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天,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客服部收到一封客户抱怨信,上面是这样写的:
“我们家有一个传统的习惯,就是我们每天在吃完晚餐后,都会以冰淇淋来当我们的饭后甜点。但自从最近我买了一部你们庞帝雅克车后,在我去买冰淇淋的这段路程上,问题就发生了。每当我买的冰淇淋是香苹口味时,我从店里出来车子就发不动。但如果我买的是其他的口味,车子发动就顺得很。为什么?为什么?……”
很快,客服部派出一位工程师去查看究竟。当工程师去找写信的人时,对方刚好用完晚餐,准备去买今天的冰淇淋。于是,工程师一个箭步跨上车。结果,买好香草冰淇淋回到车上后,车子果然又发不动了。
这位工程师之后又依约来了三个晚上。
第一晚,巧克力冰淇淋,车子没事。
第二晚,草莓冰淇淋,车子也没事。
第三晚,香草冰淇淋,车子发不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工程师忙了好多天,依然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工程师有点气馁,不知是不是该放弃,转而接受退车的现实。
神圣的职业的使命感使工程师安静下来,开始研究从头到现在所发生的种种详细资料,如时间、车子使用油的种类、车子开出及开回的时间……不久,工程师发现,买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时间比其他口味的要少。因为,香草冰淇淋是所有冰淇淋口味中最畅销的一种,店家为了让顾客每次都能很快的拿取,将香草口味特别分开陈列在单独的冰柜,并将冰柜放置在店的前端。
现在,工程师所要知道的疑问是,为什么这部车全因为从熄火到重新激活的时间较短时就会发不动?原因很清楚,绝对不是因为香草冰淇淋的关系,工程师很快地由心中浮现出答案:应该是“蒸汽锁”。买其他口味的冰淇淋由于花费时间较多,引擎有足够的时间散热,重新发动时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买香草口味时,由于时间较短,引擎太熟以至于还无法让“蒸汽锁”有足够的散热时间。
在这个事件中,购买香草冰淇淋有错吗?但购买香草冰淇淋确实和汽车故障存在着逻辑关系。问题的症结点在一个小小的“蒸汽锁”上,这个关键问题被细心的工程师所发现,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关键问题突破,是高效解决问题的一个好习惯。如果一个人解决问题不懂得从重点问题入手,就等于没有主要目标,那么他做起事来的效率必然会十分低下。相反,如果他抓住了主要矛盾,解决问题就变得容易多了。
在工作中,没有人不希望能最快、最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却做不到。这其中原因有很多,而是否懂得抓要点、抓根本,是关键。
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往往是事事着手,事事落空,即使事情能做成,也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与此相反,有的人不管遇到多棘手的问题,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抓住问题的要点,并采取相应的手段,这样,再棘手的问题也能很快解决。
查尔斯是一个具有重点思维习惯的人。他于1970年加入了凯蒙航空公司从事业务工作,3年以后,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出资买下了这家公司,查尔斯先后担任了市场调研部主管和公司经理。他由于熟悉了业务,并且善于解决经营中的主要问题,使得这家公司发展成北美第一流的旅游航空公司。
查尔斯的经营才能得到了公司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对查尔斯进一步委以重任。航联下属的一家国内民航公司购置了一批喷气式客机,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到最后就连购机款也偿还不起。1978年,查尔斯调任该公司的总经理。担任新职的查尔斯充分发挥了擅长重点思维的才干,他上任不久,就抓住了公司经营中的问题症结:国内民航公司所订的收费标准不合理,早晚高峰时间的票价和中午空闲时间的票价一样。查尔斯将正午班机的票价削减一半以上,以吸引去瑞典湖区、山区的滑雪者和登山野营者。此举一出,很快就吸引了大批旅客,载客量猛增。查尔斯任主管后的第一年,国内民航公司即扭亏为盈,并获得了丰厚利润。
查尔斯认为,如果停止使用那些大而无用的飞机,公司的客运量还会有进一步的增长。一般旅客都希望乘坐直达班机,但庞大的“空中巴士”无法满足他们的这一愿望,尽管DC-9客机座位较少,但如果让它们从斯堪的纳维亚的城市直飞伦敦或巴黎,就能赚钱。但是原来的安排是DC-9客机一般到了哥本哈根客运中心就停飞,旅客只好去转乘巨型“空中客车”。查尔斯把这些“空中客车”撤出航线,仅供包租之用,辟设了奥斯陆一巴黎之类的直达航线。
与此同时,查尔斯的另一举措也充分显示了他的重点思维能力,这就是“翻新旧机”。
当时市场上的那些新型飞机引不起查尔斯的兴趣,他说,就乘客的舒适程度而言,从DC—3客机问世之日起,客机在这方面并无多大的改进,他敦促客机制造厂改革机舱的布局,腾出地盘来加宽过道,使旅客可以随身携带更多的小件行李。查尔斯不会想不到他手下的飞机已使用达14年之久,但是他声称,秘诀在于让旅客觉得客机是新的。西南航空公司联拿出1500万美元(约为购买一架新DC-9客机所需要费用的65%)来给客机整容,更换内部设施,让班机服务人员换上时尚新装。公司的DC-9客机一直使用到1990年。靠着那些焕然一新的DC-9客机,招徕越来越多的旅客,当然,滚滚财源也随之而来。
查尔斯是善于重点思维的典范。成功人士遇到重要的事情时;一定会仔细地考虑: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哪一方面呢?怎么做才能使我们的人格、精力与体力不受到损害,又能获得最大的效益呢?
那些有成就的人都已经培养出一种习惯,就是找出并设法控制那些最能影响他们工作的重要因素。这样一来,他们也许比起一般人来会工作得更为轻松愉快。由于他们已经懂得秘诀,知道如何从不重要的事实中抽出重要的事实,这样,他们等于已为自己的杠杆找到了一个恰当的支点,只要用小指头轻轻一拨,就能移动原先即使以整个身体和重量也无法移动的沉重的工作分量。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脚下的路虽有千条万条,但我们能够选择的只有一条。选择其中任何一条也就意味着放弃其他,不管它是荆棘小道,还是康庄大道,你都没有回头路;成功的方法也有千种万种,但允许你采用的也只有一种,选择其中任何一种。
据报载,河南有一位文学青年,高考落榜之后便夜以继日地搞起诗歌创作来。他一篇篇地投稿,又一篇篇地被退回。他一气之下跑到新疆去发掘灵感,可是跑遍了所有的地方也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他万念俱灰,饿了五天五夜,步履艰难地回到家里,因为无脸见人服了毒药,被抢救过来之后不但受到亲人们的责怪,父母亲还发誓以后再不认他。他沉痛地说:“一个不幸的人选择了文学,而文学又给了我更多的不幸。”这位青年不能说他没有目标和远大的理想,甚至他还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毅力,但为什么落到了这般田地?
我们在为这位文学青年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得到一些启示: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审慎地运用你的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属于你的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随时检查自己选择的角度是否产生偏差,适时地加以调整,千万不能像背棉花的猎人一般,只凭一套哲学,便欲度过人生所有的阶段。
成功既不是全盘接受,也不是全盘放弃,而是在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修正自己的目标和行动。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去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选择将指引你永远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凡是一切足以消耗你生命储能和精力的活动,都应当设法排除。如果你发现自己遭遇到了不幸和错误,那么你应当设法及时补救和挽回。但在你竭尽全力后,你应该将那件事抛在脑后,不要再多加考虑。千万不要让过去的不幸与错误再来绊住你前进的脚步。永远不要允许一切过去的不幸,一切应该遗忘的东西,再来搅乱你的心境,更不要让这些东西来消耗你的“生命资本”。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去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
“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年轻人疑惑地望着大师。
“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怎么能登山呢?”大师道。
年轻人一愣,忽然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其实,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学会放下,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顶峰。凡足以损伤你的精力、减弱你生命储能的事情,你都不应去做。日清员工要常常这样问自己:“在我所做的这件事情中,对我的事业、我的能力,是否有所裨益?能否使我成为更有效能、精力更充沛的人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