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论社会主义企业家在初级阶段的特征、条件和作用》
背景分析
作为乡镇企业家的标杆,40年来,鲁冠球不曾放过每一个为乡镇企业代言的机会。这段话反映出鲁冠球处理现实问题的艺术性。在处理现实中的矛盾时,他非常注意具体的方式与方法,总是用最符合大局同时又是柔软的方式让矛盾在前进中尽可能地得到化解,这种特点与他一贯主张“利益共同体”的思想是一致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万向集团40多年来才能在大环境中平稳航行。
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对乡镇企业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与实践相比,这种认识有一定的滞后性。1988年,全国的乡镇企业发展进入新高潮,但随着宏观经济的波动,局部出现了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争资源、争市场的现象,社会上难免对乡镇企业有不同的看法。作为乡镇企业的代言人,鲁冠球对这个苗头自然要解读一番,按照他的观点,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的矛盾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一方面,国家不能没有国有企业这个经济支柱,但另一方面,要解决农民的就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又离不开乡镇企业的支撑。可以看出,鲁冠球在化解矛盾时,不是以一时一事为着眼点,而更多的是从大局、从国情、从长远出发。
行动指南
在一个特殊而异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企业家要学会以柔克刚,而不是不顾后果的逞一时之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