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宴请行为规范-商务宴请中的点菜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办事就得吃饭,这在中国好像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然而,饭也不是这么容易吃的,毕竟出现在饭桌上的众人,每人都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禁忌,可谓众口难调。因此,学会点菜也成了人们社交必备的技术。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餐桌上诸多的点菜潜规则吧!

    正确掌握点菜大权

    在中国,宴请不是单纯的为吃饭而吃饭,它是一个人体现素质与修养的环节,更是你在短时间内扩大自己交际圈和视野的重要媒介。于是,在宴请中由谁来负责点菜也演变成了一种礼貌的体现和一场心理的较量。

    的确,宴请是一个众人聚集的地方,谁来点菜比较得体这个问题很有讲究。首先,你要看你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出席,你自己或被请人的地位,以及你们的利益关系,如果你“独揽大权”或抢了“该点菜之人”的风头,那么这场宴请必定会让你功亏一篑。

    小刘是公司公关部新来的职员,工作了一段时间,便有同事请她下班后一起去聚餐。赴宴前,她就告诉自己:一定要镇定,这是来公司的第一次宴请,不可出丑。

    来到市内有名的一家餐馆,一群人兴致勃勃地准备点菜。这家餐馆小刘以前来过几次,也知道它的几个招牌特色菜的确味道不错。也许是同事比较客气,一上来大家就把菜单推到小刘面前,还说想吃什么你来点,你可是今天餐桌上的新人。也许是因为小刘从小被娇宠惯了,平时从来都不知道考虑别人,因此,当大家把菜单推到她面前时,她完全忘记了来时对自己的告诫,毫不客气地点菜。这一桌吃饭的同事,有两个是广东的,有两个是上海的,还有一个东北的,一个内蒙的,而小刘自己则是四川人。小刘点菜时全然没有考虑不同地区人的饮食偏好,只顾自己喜欢吃什么就点什么。所以,最后上来的菜一个个都是又麻又辣。除了那个东北的同事,还能吃点外,其他的同事几乎无从下筷。席间,小刘还一个劲地说:“大家快吃啊,这么好吃大家怎么不吃?”

    这一顿饭吃完,桌上的菜剩了好多,为了不浪费只好打包,但是大家都不要,因为都吃不了,所以这打包的东西最后也由小刘包揽了。

    这一顿饭吃下来,小刘会在同事们心中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已可想而知了,这样只顾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的人又怎么会受欢迎呢?所以,从此以后,大家聚餐都会尽量避开她,即使没法避开,也很少让她第一个来点菜。

    可见,如何正确把握一场宴请的点菜权是有很多讲究的,那么在出席宴请的时候我们该怎样正确地把握点菜大权呢?

    在中国,主人点菜是最为常见的,例如当你接待一个外地来的客人尽地主之谊时,那么理所当然的是客随主便,你点什么就吃什么。但作为主人的你也不能一进门二话不说地就拿起菜单点菜,而是要先谦让一番,让客人来点。正常情况下,主人在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应将菜单双手递给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所有的客人都选好菜之后,最后主人再点。然而,在点菜过程中,我们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如许多客人出于礼节,都会不太好意思点菜,让主人自己作主,如果客人谦让点菜权,那么主人也不必过于勉强。此外,如果你的上司也在这场宴请上的话,千万不可因为尊重他,就让他来点菜,除非是他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由此可见,当你作为主人时,点菜权大多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但如果客人说“这里我经常来的,××味道很不错的”,那你就应该让客人来试着点菜,以便表示对别人的尊重。

    然而,以上的情况是相对于作为主人的情况而言的。作为被邀请的客人,我们也要注意礼节,即点菜时我们也不要太主动,而是应由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难却,将菜单传给你时,你可以点一个不太贵而比较受大家喜爱的菜肴。但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特别是问一下“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要不要再来点其他的”等等。

    如果和领导一起到外面吃饭时,一定要以领导为主,由他决定大家吃什么菜,作为下属可说“都行都行”、“我不挑食”。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即当你被自己的领导拉着去应酬宴请,如果领导让你点菜时,你该怎样做才大方得体呢?此时,建议你从领导和客户双方面来考虑,在点菜过程中,最好既不要选便宜的家常菜,也不要点过于贵重的鲍鱼和鱼翅等,而是挑些价格适中的菜,最后把酒水饮料的决定权交给领导,这样一来便可说明自己不是从头到尾自作主张。

    当然,在某些较正式的场合,往往也讲究“女士优先”的原则。如男女在外面吃饭,男士在点菜时应尊重女士的意见,让女士先点。作为女士,如果去的是一些你比较熟悉的餐厅的话,那就大大方方点好了。但如果去的是你所不熟悉的餐厅,你应该主动放弃点菜权,然后坦率而诚恳地跟对方说:“你来点吧,你熟悉,我随意就好啦。”

    如果你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一起吃饭,这时不需要有太多的顾忌,可以随意一些,以大家都点菜最为常见。

    可以说,正确掌握点菜大权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们体会,掌握了这些潜规则,我们就可以在餐桌上尽显绅士风度和淑女仪范,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功。

    节约有度,“抠鬼”是办不成事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碰到这样一类“抠鬼”,他们在请人吃饭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在点菜的过程中问服务员有什么特价菜,此时,弄得一旁随同前来吃饭的客人很没面子。现在,不妨换个立场来想想,如果有人请你去吃饭,然后这个人在翻菜单时,首先就问是否有特价菜,那么作为被邀请者的你,是否会特别生气,然后想这人怎么这么小气,难道我就只能吃这种特价菜吗?这样的话,宴请的一开头,对方就让你心里有了疙瘩,从此以后,你一定会与这个人保持距离,与此同时对方原本想通过宴请进一步与你加深关系的目的实现起来也就成了空谈,因为没有人会跟一个目光短浅和贪图便宜的人合作或交往。

    杨尚今年三十岁,但一直没有女朋友,为了尽快解决单身问题,他开始听从父母的安排去相亲。约女孩子见面总不能约在公园长椅上,于是吃饭成了最普遍也最常规的相亲方式。

    一次,杨尚经朋友介绍,开始和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约会。当时俩人闲着无聊,走走逛逛,聊得很是投机。然而,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小雨,因俩人都没有带雨伞,无奈只得走进路边的一家餐厅避雨。这家餐厅装潢设计很上档次,一看就知道是价格不菲,杨尚翻开菜单一看,价格实在是很高。于是,他对漂亮女孩说:“这家餐厅的价格实在太离谱了,我知道这附近有家不错的餐馆,经济又实惠,要不咱们换一家吃吧?”女孩看了看窗外的雨,皱了皱眉说:“外面正下着雨,咱们一出去岂不是成了‘落汤鸡’,还是在这里吃吧。”女孩说完还朝杨尚笑了笑。

    于是,杨尚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开始点菜,他问服务员:“这份汤够两个人喝嘛?”“某某菜还有便宜的没有……”杨尚一个一个地问,服务员一个一个地答,而与他相亲的女孩已经尴尬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了。最终杨尚给自己点了最便宜的面包和浓汤,给姑娘点了一份牛排。

    原本以为故事发展到这里应该划上句号了,谁知在吃饭的过程中,杨尚一直在念叨“我早知道这里不便宜”、“真是后悔没有去另外一家餐厅的”之类的话,听得女孩火了:“你别念叨了行吗?咱们AA制不就可以了吗?”杨尚见姑娘误会了,赶紧解释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铺张浪费不好。”姑娘说:“算了吧,你自己小气就别不好意思承认了,以后咱们再也不用见面了。”女孩说完头也不回地起身走了。

    的确,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倡勤俭节约、拒绝铺张浪费并没有错,但千万不要一心想着勤俭节约。因为请别人吃饭,你必须优先考虑对方的感受,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的钱袋。只有让对方吃得开心、吃得尽兴,你才有可能达到请客的目的,否则钱也花了,事却没办成,还会因此而落下“抠鬼”的名号。

    当然,在请人吃饭的过程中,如果你不想过于铺张浪费的话,想尽量地节约点的话,也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表现出来,让对方察觉,而是应讲究技巧,如在点菜时,要做到对价格心中有数,将账单控制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点菜时,如果想要上档次,只需点一到两个有特色、上档次的菜,不需要每个菜都很贵。

    无酒不成席,好菜还得美酒配

    俗话说得好,“无酒不成席”,由此可见,酒是宴会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确实,宴请中如果光埋头吃菜实在太无趣,但若在吃菜时适当地喝些酒,便能轻松地调出好的氛围。如果把宴请的参与者比作一场戏的演员,那么酒则是将戏推向高潮的关键。因为人们往往能在敬酒、挡酒、饮酒之间轻松地带动宴会的气氛,营造出一种把酒言欢的和谐画面。

    可是,用什么样的酒来配菜,这是很有讲究的,你知道这其中的秘密吗?

    首先要看你吃的是什么菜式。如果吃西餐的话,自然是搭配葡萄酒,但其中讲究颇多,如吃法式传统鹅肝时以搭配塔维玫瑰葡萄开胃酒比较好,吃风味牛扒时以搭配高塔干红葡萄酒为宜;如果吃的是中餐,理所当然地应避免葡萄酒,为了追求好的口感,在食用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时,可以搭配一些干白酒,这种酒口感清爽,酸度高,开胃;在食用鸡肉、猪肉和牛肉等肥腻的食物时,可以搭配一些浓度稍高的酒。此外,还可以选一瓶知名度较高的酒,再搭配一些男女老少皆宜的黄酒、米酒等。

    其次是与宴会档次相符。例如,和朋友一起吃大排档时,你可以喝二锅头,要是在大排档喝茅台酒会让人笑掉大牙的;同样的,在较正式的宴会上,你不能摆上二锅头,不然别人会嫌你寒酸和没品位。

    再者就是与季节相符。很多人仅知道要根据气候来选择什么样的菜肴,却忽略了根据气候配酒类的重要性。如中国人的习惯一般是在夏天喝啤酒,还要冰镇的,可以消暑解热;冬天喝白酒,还要烫过的,可以开胃养胃。因此在点酒水时,注意要与季节相符合。

    除了要按菜式、季节、宴会来分别对待外,关于酒与酒的搭配也很重要。酒与酒的搭配是有一些规矩的,低度酒在先,高度酒在后;软性酒在先,硬性酒在后;烈酒在前,甘甜酒在后;淡酒在前,曲酒在后;白葡萄酒在先,红葡萄酒在后。但是,中国人的宴席习惯一般是先喝白酒,再喝啤酒,这有违规律,但也算是中国的特色。

    当然,上面的一些细节是从整体上来说的,还有少许较为特殊情况的搭配规则也值得我们牢记。

    第一条是葡萄酒不能比甜食更甜。即食用甜食的时候,你用甜葡萄酒进行搭配,那么难免会出现一个甜味盖住另一个的情况,所以此时应选择比甜食清淡一些的葡萄酒,让食物的香甜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如烤梨和Asti甜起泡酒就是这种类型的搭配。

    第二条是低酒精度葡萄酒配辛辣的食物。在食用辛辣食物时,因酒精会加重辛辣食物里面的油味,所以在选葡萄酒时最好选取酒精度稍低的酒。如面对咖喱菜或是泰国菜的时候,低酒精度的葡萄酒是首选。

    第三条是“醇厚”酒配“醇厚”菜。其实,这与餐酒搭配的同质性原则有关,如以醇厚口感著称的勃艮第的黑品乐葡萄酒和意大利的内比奥罗葡萄酒,适合搭野牛肉或是野生蘑菇。

    正所谓好菜还得美酒配,故在点菜时,不仅要选对菜肴,还要选对酒水,只有这样才能使二者相得益彰,在宴会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别给自己找堵,点菜时不轻易问价

    一天,一位朋友从远方特意来看你。你请他吃饭,高高兴兴地走进了一家豪华餐厅,朋友会觉得你倍儿给他面子。但若你在点菜时问“这个怎么那么贵啊”,“那边那家要便宜得多啊”,此时,你的朋友会很尴尬。从此以后,你的这位朋友会立即从你的好友圈中消失。

    由此可见,如果你请别人吃饭,在点菜时问价的话,那就相当于在给自己找堵。因为问价会使你的亲戚尴尬、朋友愤怒、领导没面子,会让别人觉得你小家子气,而且客人也会觉得不自在,吃的不痛快,整个宴请的气氛也会因为你的问价而变得异常尴尬。

    当然,作为公务宴请,你会担心预算的问题,因此,要控制预算,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饭前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另外可以在客人没到之前查看菜品的价位,避免结账时的尴尬,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为了更准确地做好预算,建议你在点菜时多参考以下几条规则:

    一是看好人数来点菜,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点菜规则,这样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只为聚一聚或者填饱肚子,4位以下点3菜1汤;5~7位点5菜1汤;8位以上,按照人数减2的数量点,应该足够了。

    二是看菜肴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以男士居多,建议你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的话,可以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另外,注意有没有回族的客人或朋友,有的话菜品的选择上就很受限制了,同时还要提醒服务员做菜用清油。

    三是看宴请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比较格式化,这里有一个基本菜单,即5荤3素8冷菜,虾、蟹、鱼点齐,2道家禽,1道蔬菜1道豆制品,2道饭店特色菜或者功夫菜,平均一道菜在50~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宴请的对象对你来说是比较关键的人物,那么则需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如龙虾、刀鱼、鲥鱼、鲍鱼、翅粉等,以体现你自己的体面和对对方的尊重;如果是生日宴、家宴之类的话,只需控制好档次就行,倘若预算有限,最好的办法是突出一道主菜,而不要将钱平分给几道主菜,这样可以留一个较好的印象;如果是婚宴的话,一般要包括8道冷菜,8~10道热菜,1道汤,2道点心,1道水果,而辨别婚宴套餐的规格高低主要是看虾、蟹、鱼这三道主菜。

    四是要做到对价格心中有数。点菜时,你可以掌握一个原则,除蔬菜外,一般鸡鸭鱼肉类菜,比菜场价贵1~1.5倍属于正常,当然特色菜及做工十分讲究的菜不在此范畴内。

    以上便是你在点菜时可以用来做好预算的方法,这样可让你明白请什么样的客人,要花多少钱,以便让自己的心里先有个“杠杠”。

    点菜有道,不可不知的宜与忌

    点菜听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其实却是一项讲究技巧和经验的活。因为在适当的场合,如果你点菜不得体的话,很容易闹出笑话,惹出尴尬。

    某公关公司的经理李小姐在负责接待一批从北京来的重要客人时,这批客人点明要品尝一下“有北京特色的湘菜”。于是,李小姐带他们来到广东较有名气的湘菜馆。她想,既然吃湘菜,那就要充分体会它的香辣味,于是她大力推荐了这家餐馆口味最为香辣的“麻辣子鸡”。结果,这批北京来的客人纷纷对着这盘“麻辣鸡仔”面露难色。李小姐这才明白过来,“有北京特色的湘菜”就是“不辣的湘菜”啊!

    由此可见,点菜时必须了解客人的口味,尽量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了如指掌。这就好比有的人要吃肥肉,有人只想来点青菜,湖南人要吃辣,上海人想吃甜,这些基本的要领点菜的人必须掌握。

    然而在具体的点菜实践中,如何才能让自己一步取胜呢?这恐怕需要你做到“三宜四忌”的原则。

    所谓“三宜”,指的是优先考虑的菜肴有三类。

    一是在宴请外地客人时,选取本地特色的菜肴,这样获得好评的几率会更大。比如北京的涮羊肉,湖南的腊味合蒸,四川的干烧鳜鱼,西安的羊肉泡馍,桂林的荔浦芋扣肉,上海的红烧狮子头。

    二是选取本餐馆的特色菜。通常,每一家稍大的餐馆都会拥有自己的特色菜,而上一份本餐馆的特色菜,能恰到好处地说明点菜者的细心和对被请者的尊重。

    三是当你在宴请外宾的时候,建议多选取一些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菜肴。如炸春卷、煮元宵、蒸饺子、狮子头、宫爆鸡丁等,虽不是佳肴美味,但还是颇受外国人的推崇。

    所谓的“四忌”,指的便是饮食禁忌。众所周知,在点菜时,由于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因此要做到兼顾所有人的味蕾是一件难度系数较高的事情,但是如果要对宾客的饮食禁忌做出安排,特别是对主宾的饮食禁忌作出高度重视,这也并非难事。所以在安排菜单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以顾及到桌上的每一个人。

    其一是宗教人士的饮食忌讳,这点切不能疏忽大意。

    其二是少数民族的饮食忌讳得弄清楚。可能我们身边的少数民族朋友并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少不了要和他们打交道,为避免在请客吃饭时让双方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必须弄清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禁忌。

    其三是出于健康的原因,某些人对于某种食品也有所禁忌。比如,心脏病、脑血管、脉硬化、高血压和中风后遗症的人,不适合吃狗肉,肝炎病人忌吃羊肉和甲鱼,胃肠炎、胃溃汤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也不适合吃甲鱼,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要少喝鸡汤等。

    其四是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偏好往往有所不同,在安排菜单时要注意兼顾。比如,上海人普遍都爱甜食,湖南人和四川人爱吃辣,北方人爱吃面食。此外,在宴请外宾时,一定要尽量少点需进行啃食的菜肴,因为老外在用餐过程中不太会将咬到嘴中的食物再吐出来,这也需要顾及到。

    其四是出于安全性的一个问题,由于驾驶员喝酒不得开车,在安排点菜时要避开入酒菜肴,千万不可疏忽大意,要是忽略了这一点,很有可能会使驾车前来用餐的宾客在毫不知情中铸成大错。

    以上的“三宜四忌”原则便是宴请时应该注意的禁忌法则,我们可以以此为参照,尽量在宴请的时候照顾到在场所有人的饮食习惯和禁忌,让自己在餐桌上做个“八面玲珑”的人。

    要抓牢升迁,请先看清点菜玄机

    由于我们的升迁甚至生存大权握在领导的手中,所以如果是想请领导吃饭的话,其中的玄机还是要略懂一二的。

    通常,请自己的领导吃饭时,我们除了要摸清领导的口味和喜好,找准与领导身份档次差不多的吃饭的地点,最后剩下来的就是给领导点菜这个环节了,如果这个关键环节没做好,前面做的再好也是白搭。所以,要想请领导吃的舒心、吃的开心、吃的放心,点菜这门学问不能不通晓。

    或许当你打算请领导吃饭时,你会有这样的顾虑,如果自己先点,怕领导会有只顾着自己点的嫌疑,而且又害怕自己点的菜不够合适,但若让领导先点,有欺负领导没来这里吃过东西之嫌。所以说点菜也是一门“硬功夫”,尤其是给领导点菜,更是对一个人的考查。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招儿了,要知道中国人是很喜欢用谐音的,例如八八大发、六六大顺等,这就丰富了点菜的内涵,赋予了看似简单的宴请的特殊用途。

    某日,某公司宴请一个单位领导,想要争取一个大项目。新员工小刘和办公室赵主任有幸陪同,见识了一场奇特的“点菜秀”。

    到饭店坐定,经理将菜单递给领导:“请您点菜。”领导“啪”地一下把菜单合上,有点漫不经心地说道:“我就先点个南瓜炒百合吧。”

    经理一怔,赶紧说道:“来一个泼辣鲶鱼。”

    领导:“小葱拌豆腐。”

    经理:“清炒苦瓜。”

    领导“哼”了一声,沉着脸说道:“那今天喝黄酒吧……”经理脸上冒出一层细汗,主任也面露不安。经理定了定神,对服务员说:“梅菜扣肉,快点上,梅菜扣肉!”

    领导脸色缓和下来,慢悠悠地说:“来个东坡肉,嗯,对了,加个火爆腰块。”

    经理连连点头,说:“来个东北大丰收!”

    领导道:“那就来个香干韭菜!”

    经理、领导和赵主任一起哈哈大笑,气氛登时变得无比融洽。只有新员工小刘傻乎乎地坐在那里,一脸茫然。

    吃完饭,经理领着领导去娱乐,打发小刘和赵主任先回去。路上,小刘问赵主任:“咱们这单生意有戏吗?吃饭时怎么一句也没提啊?”赵主任“嘿嘿”笑了起来,说:“傻小子,点菜的时候就谈拢了!”看小刘一脸迷惘,赵主任便将整个点菜过程解释了一遍。

    领导:南瓜炒百合——这件事要想顺利合作难度很大啊。

    经理:泼辣鲶鱼——请您念在咱们旧日交情份上大力帮助啊!

    领导:小葱拌豆腐——求我办事才想起来请我?以前怎么搞的一清二白一点好处都不给我?

    经理:清炒苦瓜——我们公司最近生意清淡,日子过得也很苦啊!

    领导:黄酒——你小子敢跟我耍滑头?那就没必要谈下去了,这个事儿算黄了。

    经理:梅菜扣肉——您别多心,只要这个事儿弄成了,回扣少不了您的。

    领导:东坡肉、火爆腰块——算你识相,不过,这单可是大生意、大肥肉。回扣决不能少,并一定要“快”!

    经理:东北大丰收——放心,只要我赚钱,保证会孝敬您,咱们精诚合作,一起“大丰收”。

    领导:香干韭菜——事情就这样定了,希望能长久合作下去……

    尽管这是一则小故事,但它却道出了请领导吃饭时的“潜规则”。即请领导吃饭,菜不可乱点,领导点菜时,要注意听着,灵活应变才好。

    当然,请领导吃饭没有上文中经理那样的复杂,但学会察颜观色还是必须做到的。首先拿到菜单,得看领导反应,如果他对这里很熟悉,且很随意地说出了这里某个特色菜的名字,那不妨先让他点几个,然后自己再点早已准备好的那些特别适合领导口味的菜品。如果领导一坐下来就微笑着看着拿着菜单的你,那明显点菜的主导权回归到你手里,此时,你可根据自己平时对领导的了解进行点菜。

    总之,如果想抓住升迁的机会,一个小小的点菜动作也能让你取得成功。

    想点好菜,不能不看的点菜技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出就餐已经成了亲朋好友聚会和商务活动最常见的形式。不管是哪种形式就餐,一起到饭店聚会,点菜就成了关键。

    外企白领玲儿说自己以前也不会点菜,后来是在隔三差五的相亲中学会了如何点菜。记得刚开始那会儿,每次吃饭玲儿也都是温柔可人地等对方点,可是有一次却遇到了一个实在人,他看玲儿比较瘦,便怜香惜玉一鼓作气点了烤鱼、红烧肉、香辣鸡……整了满满一大桌子。结果后来却剩下了大半桌子菜,俩人都没好意思提出打包带回家。那次以后,玲儿便留下了阴影,于是下定决心学会点菜。现在部门吃饭很喜欢带上玲儿,因为他们知道玲儿每回点的菜总会比别人点的便宜,且菜又比别人点的好吃。

    如果你平时稍微留意一下,不难发现公司里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跟玲儿一样,领导出席宴会总是喜欢带上他们。这样的人物往往有一个共同的过人之处,即会点菜。

    你可千万别小看点菜这件很平常的事情,它里面的讲究、窍门和学问可大着呢。一位餐厅经理说,许多前来就餐的客人根本就不会点菜。那么,当你走进餐馆点菜时,你得如何点菜,使自己的宴请既有面子又不浪费呢?这可能很让你伤脑筋,但如果你看了下面的建议后,你就明白自己往后该如何点菜了。

    当你来到一家饭店坐下之后,你可能会犯下跟许多人一样的通病,即翻开菜单就忙着点菜。这时候可得提醒你“先别忙”。在点菜之前,你首先应该好好看看。

    第一,要看看别人的桌子,瞧瞧哪个菜最受欢迎,这样,点菜的成功率就会比较高。一般来说,如果有很多桌子都点同一个菜,那么这个菜一定是这家饭店的特色菜,且性价比不会差,不妨点一个。而且这样做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能让你准确地分辨出菜肴质量的优劣。

    第二,我们是要看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饭店里人很多,而且大多数桌子上的菜还没有上齐的话,这就说明上菜的速度不会很快。此时,你就需要稍微点一些冷菜,还要少点一些要蒸的、费刀功的菜,这样可避免长时间等待。

    第三,对于饭馆推销的菜肴要提高警惕。有许多餐馆在每天开市前,厨房会送出一张条子来,上面写着今天需要推销的菜肴。这些菜肴大多是原料再放下去就要坏了,所以必须迅速处理掉。比如,一两天前进货的一批活虾,卖到第三天陆续死光,如果当天不能全部成菜推销出去,剩余的原料放到第二天就会变质扔掉。这时,一些老板会采取特价促销的方式。所以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学会辨认。

    第四,不要只注重点菜单上推荐的特色菜。不要一味地选择餐厅推荐的特色菜,否则会出现一桌都是一个系列和口味的菜肴。

    第五,不要爱吃什么就尽点什么。点菜时最先考虑的除了口味偏好外,还应强调菜肴的营养搭配。如强调荤素、浓淡、干湿、多种烹调方法搭配,原料尽量不重复。比如,汤选择了老鸭煲,热菜和凉菜就可以偏重鱼或者蔬菜为主要原料的菜品;如果选了一款鱼汤,那么就没有必要再点鱼类或其他海产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