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高端的魅力修炼课-伴君如伴虎,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非工作场合撞见领导,招呼怎么打

    很多人不喜欢在工作之外碰到上司,可事情往往不会那么如意。如果你在菜市场碰到了领导,这时候,我们该不该上前去打招呼?如果打招呼,怎么打才合适?

    晓芸和妈妈逛超市,在蔬菜区碰见了她的直属上司刘经理。刘经理一反在公司的严肃模样,穿着家居服和太太、儿子一同买菜。

    妈妈一直催促晓芸上前去跟人家打招呼。晓芸想:上司还没有发现自己,况且上司平时在下属面前一直维持高大威猛的形象,肯定不愿意让我看到他抱着儿子逛超市做家庭妇男的模样。于是躲开了。

    然而晓芸居然与他的上司在一个货架的拐角撞了个对脸。晓芸倒抽一口冷气,故作镇定地笑道:“刘经理,您好。”上司不愧是上司,只惊讶了两秒便恢复镇定,一脸笑意地道:“好!在逛超市?”晓芸赶紧笑道:“是啊!刘经理您忙着,我去那边看看鱼。”刘经理笑道:“好的,去吧!”

    晓芸听到这话,礼貌地笑了笑,转身离开了。离开了上司的视线后,晓芸发现自己的手心满是汗水。

    在非工作场合遇到领导时,不要有意躲避,因为你越是想躲开,越容易紧张,一旦躲无可躲,你的处境将会更加不利。过度紧张会使一个人的反应能力变差,使我们的行为举止显得无礼。

    你若看到领导就躲开,会让其他同事以为你惧上;可在非工作场合跟领导走得太近了,又可能被人说拍马屁。站在领导的立场上来讲,看见了他却不打招呼,纵然他嘴上不说什么,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不过你表现得太热情了,也会让领导不舒服,因此,和领导打招呼要看情况,把握好度。

    若上司与你同路,不管他有没有车,也免不了某天在地铁或公交上碰到。这时候你想躲也不一定能躲开。其实我们没必要把上司想成豺狼虎豹,偶然遇上大大方方地跟他打个招呼即可。

    如果上司主动找你聊天,那说明他私下里是个平易近人的人,如此你也就不必紧张了。但这不代表你什么都能说。单位内一些关于其他同事的隐私,我们最好不要提;公司里同事们私下议论的八卦也尽量少说。如果上司特意问到我们某些人的事情,我们得学会装傻,只简单地敷衍几句。

    有些人一看领导跟自己有说有笑,就以为领导把自己视为亲信,大方地将同事的一些秘密说了出来。这样做是大错特错,没有哪个领导会真的把下属当做兄弟,你这么做,不仅是出卖同事,还会让领导看不起你。

    聪明人会在平时多了解领导的喜好,这有助于在私下交涉时找话题。

    在工作之外与领导碰面,我们在表面把他当领导,在心里没必要再把他当做领导,如此可以减轻内心的紧张。如果担心自己做得不好,我们可以好好回想平时自己是怎么对待别人的,然后就这样对待领导,方可显得大方。

    无论这个领导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我们面上都不该挂着好恶的表情,这也是一种礼貌。

    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遇到领导,我们最好偷偷避开。比如,在娱乐场所如酒吧、KTV、舞厅等处碰到领导,我们应当尽量躲避,以免尴尬。可是在有些场所,我们需要主动去跟领导打招呼,比如碰到上司跟朋友一起吃饭时,我们若上去恭敬地敬杯酒,上司会觉得非常有面子。敬过酒之后,我们应尽快离开,以免打扰了他。

    2.你有跟领导一起吃午餐的经验吗

    领导突然找你,说请你吃午餐,你怎么办呢?

    不少人心里肯定“咯噔”一下,随后开始紧张、担心,揣测上司为什么要请自己吃饭,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

    但不管怎么说,领导请客吃饭,你是一定要去的。即使主动请你吃饭的领导很讨人厌,你也得去。

    跟领导一起吃午饭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但对你却有两大好处。一是你可以趁机多了解公司内部的事情。在公司里一起吃午饭,免不了要谈些公事,而领导代表着公司高层,对公司内部的运作与人事布局很清楚,即便我们探听到的只是只言片语,也可能受用无穷。

    其二,你可以借此机会跟领导联络感情,让他成为你的贵人。借这个机会多交流,让领导更了解你,不仅可以帮你在今后与领导的合作中减少摩擦,还可以提升你在领导心中的形象。没准哪天有升迁的机会,领导会先想到你。所以,奔着这两大好处,我们也应当爽快地答应去跟领导吃这顿饭。

    只不过跟领导一起吃午餐,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注意的。

    表面上我们可以保持下班时的状态,但内心一定要时刻紧绷一根弦:无论领导问我们什么,都要三思过后小心应答。跟领导面对面交流,要尽量避免高谈阔论,除非私下里你们是好朋友。领导请你吃饭,一定有所用意,所以在说话的过程中,切不可轻率地打断领导的话,更不能随意去做总结或下结论,这无疑是抢了领导的风头,非常危险。

    有些领导跟下属一起吃饭,无非是利用大家内心比较松懈的这段时间来套些话。因此,我们千万不可漏了这一点。不要以为领导一脸笑嘻嘻的模样就是不拿你当外人,他的话接下来很可能是询问某些人的近况以及私下里的活动等。这牵涉到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如果你够聪明,一定要保持清晰的头脑和果断的态度,明白什么可以说,什么事打死也不能说。当然,你不用表现得视死如归般,只需简单地说句“我不是很清楚”就可以了。

    交流的过程中有些细节我们不可疏忽,比如时刻保持微笑,用餐礼仪要正确。我们尤其要学会善始善终,结账的时候若不是AA制,作为下属的自然有必要抢着给上司结账。千万别以为对方是领导就有结账的义务,结账时抢着付账是饭局应酬中应有的一种礼节,不关乎地位的高低。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领导请你和其他同事一起吃午餐。这时你会想,是该引起领导的注意好,还是保持沉默好?其实不管你怎么做,总有些人会让气氛活跃起来,但如果我们不是那块料,最好别随便强出头,否则可能让气氛变得尴尬。

    但你也不能总保持沉默。既然是聚众就餐,你就要适时地参与其中,不说话就做个好听众,时刻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一些有趣或精彩的说辞鼓鼓掌或笑一笑,既不会哗众取宠,也不至于让你显得太孤僻冷漠。

    需要我们谨记的是,领导绝对不喜欢有人向他打小报告,而这种爱出卖其他员工的人,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感,所以即便你是为公司利益着想,也不可鲁莽地与上司说他人的坏话。

    3.与领导相处,什么时候该你掏腰包

    有些人觉得跟领导在一起最大的好处是包吃包住,一切全免,省钱又省心;也有些人觉得跟领导在一起,只要不花领导的钱,领导就一定会高兴,毕竟谁的钱都不是白捡的。

    有以上两种想法的人,可能今后免不了要吃亏倒霉。并不是所有的领导都大方,也不是我们时刻只花自己的钱就可以让领导高兴。凡事当视情况而定,如果不想在钱上跟领导闹得不愉快,我们有必要了解与领导相处时,什么时候要自己掏腰包。

    林萧在商场恰好碰到自己的顶头上司李江。当时上司六七岁大的儿子正吵着闹着要买玩具,但显然上司不愿意给他买,正不断地推脱。林萧上前去跟上司打过招呼,明知故问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后,便掏钱给上司的儿子买了他想要的玩具。这时上司虽然嘴里说着“别给他买,他只知道玩”,脸上却笑得很开心。

    一会儿,上司的太太过来把他们带到一个首饰店面前,指着展示柜里面的一个玉镯,暗示她很想要那个镯子。就在上司沉默的时候,林萧又拿出自己的钱包,准备给上司的太太买镯子。上司的脸色骤然变得非常难看,立刻从怀里拿出钱拦住了林萧。

    事后,一直很看重林萧的上司,突然像忘记了他一般,不再凡事带着他出门,也不会动不动就找他搭话了。

    有些钱是不能帮领导乱掏的,尤其在领导的家人面前。我们可以给他的孩子买礼物,但象征男人权力和威望的事物,比如妻子的首饰、父母的养老,家庭保姆的工资,我们都不能自作主张地掏钱,否则无疑是在剥夺一个男人的尊严。如果一个男人连家都撑不起来,别人又怎么看得起他?

    陪领导去应酬,是否要我们掏钱,得看应酬的场面。如果应酬的场面比较大,重要人物比较多,付账时,我们就没必要与上司推让,因为在重要的人物面前,领导往往更想表现得大方些。

    可如果吃饭的档次并不是太隆重,也没什么特殊的意义,这时应该我们付账了。但是由于对方是领导,所以付账时我们没必要太张扬,否则会让外人以及领导误会我们是在特意巴结奉承他。如果时机得当,我们可在饭局进行得差不多的时候,借着上厕所的名义把账给结了,这样既不张扬,也避免了厅前推让,会让领导觉得我们很有诚意。

    有时我们还得看领导的脾气秉性来决定是不是该由自己掏钱。若上司平时大手大脚惯了,喜欢什么场合都大包全揽,从不计较钱多钱少,那算你幸运,不必为该不该花钱的问题担心。

    可如果你遇到的上司平时就非常吝啬,对待下属工资和待遇的问题苛刻得很,你就该机灵点,碰到付钱的问题,最好主动替领导解决。虽然这样做,我们的牺牲很大,但领导会记得我们的表现,在必要的时候拉我们一把。

    通过这些掏钱付账的问题,我们该有所了解,跟领导走得近了,身上最好多带些钱,以帮助自己应付一些突发情况。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要懂得察言观色,上司通常不会主动说让我们花钱的话,而是通过一些下意识的举止来提醒我们,很多时候领导不是在乎那俩钱,而是为了争个面子,一个受到下属拥戴的面子。所以,在领导跟前,我们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4.任何时候,都别轻易与领导开玩笑

    茶余饭后,我们偶尔会跟同事开点儿玩笑,活跃气氛,放松神经,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跟同事开玩笑可以,但别轻易与领导开玩笑。

    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领导始终是领导,他的权威是保证下属无条件信服的基础,假如我们碰到个动不动就跟大家嘻嘻哈哈闹在一块儿的领导,想必谁也不会把他当回事,所以领导通常不喜欢跟下属走得太近,自然就不希望有人故意跟他开玩笑。

    客户张老板到某公司找李总商谈合作的事情。两个人有说有笑,看上去谈得很愉快。这时俊青走进来给李总送资料,恰好那位客户说道:“您可真会说话,怪不得公司越办越大。”听到客户称赞自己的老板,俊青坏笑道:“能不会说话吗?张老板您可不知道,我们李总可是天天对着镜子自导自演!”此话一出,原本还在笑的客户突然不好意思地干咳了两声,而李总脸色变得铁青。

    不久后,俊青发现李总总是数落他,工作上有点小疏忽,李总就指责他对工作不负责。即便俊青诚恳道歉,老板也丝毫不退让,这让他感到非常委屈。

    领导要有“范儿”,希望在他人面前,能以最佳状态表现自己,而玩笑话却很容易让他产生挫败感,因此大多数领导对开玩笑的人充满了不满和怨恨。一旦领导看你不顺眼,你也就无法在单位里相安无事了。

    所以,就算平时领导待我们很好,我们说话也一定要谨慎,会损害领导形象的玩笑话,一律不说。哪怕领导偶尔跟我们开了个小玩笑,我们也不能用玩笑话还回去。在领导的眼里,他有资格拿我们取乐,我们却没那个身份跟他逗乐。

    不过,这并不是说你绝对不能跟领导开玩笑。玩笑不一定都是让别人出糗的,只要你的玩笑符合双方的身份,自己把握住抬高上司、赞美上司、尊重上司的目的,这个玩笑就会让领导有如沐浴春风的感觉,如此你自然会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视。

    比如,我们看到领导穿着灰西服、灰衬衫、灰裤子、灰领带,活脱脱像只灰老鼠时,可以说:“呀!经理,您今天这身行头太有个性了,真精神。”领导听了这话心里肯定是乐滋滋的。

    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异性领导,就得避免在公开场合开玩笑,即便我们的玩笑会博得上司的好感,当着大家的面说,也难免有阿谀奉承的意思。而领导也不会希望让周围人误会自己跟某个异性下属走得太近,因为职场里的八卦是无孔不入的,这点我们需谨记。

    5.聊天时要避开上司的软肋

    每个人都有不想被他人谈论起的软肋,领导更是如此。所以,你在跟领导交谈沟通时,一定不要踩进他的雷区,否则即便是无意的,你也要吃些苦头。

    午休时,孙静和几个同事在单位里闲聊,他们由十万个为什么聊到贪官污吏,又由唐宋元明清聊到世界小姐,简直诌得没了逻辑。

    正当他们聊到婚姻家庭时,有些已经结了婚的同事不禁谈论起婚后幸福美满的生活。孙静还没有男朋友,于是感慨道:“结婚有那么好吗?你们看看现在的某些夫妻,不是在家庭暴力中苦苦撑着,就是让小三夹在中间兴风作浪。有些男人啊就是不知足,家里有个温柔贤惠的妻子还不知足……”

    正当孙静想继续愤慨下去的时候,她旁边的一位同事用手肘狠狠戳了她一下,孙静扭头刚要表示不满,就看到上司正站在她身后的饮水机旁接热水。孙静心里一颤:坏了,捅娄子了。

    原来,孙静的上司三十而立,人长得又高又帅气,但最近因为外遇被发现,正跟妻子闹离婚。孙静无疑戳到了上司的软肋。

    果不其然,没几天,孙静就被调到了后勤部门。

    若全公司的人都知道领导的私生活有点乱,那么,在单位里,我们的谈话内容就得尽量避免私生活不和谐的问题,以免让领导误会我们指桑骂槐。

    曾有位小职员在工作之余,随便说了一句“当个小白脸也不错,娶个富婆,想要什么有什么”,刚巧被领导听到。而这位领导正是因为娶了个身价千万的富家女,才坐上了高位。结果那个小职员再没出现在公司里。

    言多必失,在公司里说话时,尤其在说些跟工作无关的八卦话题时,我们一定要考虑清楚有没有跟领导挂上钩,否则一句话就可能让我们吃尽苦头。

    此外,上司的软肋还可能在于他的外貌、生理等。比如,上司长得肥头大耳,个子也不高,那么他一定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跟他有着同样身材的人。

    在职场上,批评议论上司的待人处事也是不可取的,比如某人当了官就假清高,一些人升了职就目中无人,有些领导就会狐假虎威,一些老板言不由衷、两面派等。这些话是绝对不适合拿到职场上去说的,因为任何一个听到这些话的领导都会认为这是在针对自己,须知一损俱损,这些话得罪的可能不是一个领导,而是更多。

    所以,在办公室闲聊时,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听着便是。如果一定要发言,记住对事不对人,言语中尽量别带着批评色彩,简单明了地陈述下自己的观点便可,切忌长篇大论。

    6.感谢领导的话要会说

    在职场,有了成绩,不能把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即便上司没出大力,我们也一定要说感谢领导的话。

    有句话叫“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某种意义上,领导就是帮我们挖井的那个人,然而有些人翅膀硬了就会变,变得目中无人、目空一切,这是很危险的。

    领导毕竟是领导,他肯定有我们所不能替代的地方。所以,荣耀功绩再多,你也不应该自傲,而要先向自己的领导表示感谢,感谢他的栽培和照顾,感谢他给予了自己机会。这样做,不单是为了表示感谢,而是用自己的谦虚给领导留下好印象。

    策划部李鑫功绩不断,佳绩连连,深受领导的喜爱和重视。评选年度最佳员工时,李鑫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

    上司向他祝贺,笑呵呵地对他说:“不错不错,这次你被选上有什么感想?”李鑫说道:“唯一的感想就是想谢谢您!”

    上司笑道:“少拍马屁,我这位子迟早是你的。”

    李鑫认真地道:“不是拍马屁,是事实,当初我不过是个小业务员,刚来到您这个部门时,我就像个还不会爬的孩子,要不是您说您看好我,我根本没勇气再干下去。”

    上司感慨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你用努力得来的。”

    李鑫道:“是啊!努力就会有结果。可半年前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是您给了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还记得您送我的那本书吗?里面有句话是‘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不去做的事情’,就是凭借这句话,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所以可以说这一切都是您给我的。”

    上司听了李鑫的话,欣慰地点了点头。从此,上司更加用心地引导和帮助李鑫。

    即使我们比自己的上司优秀、能干、有才华,如果缺少了上司这根拐杖,我们想往上爬,也不容易。上司是我们实现目标的一个捷径,如果能够成功地虏获上司的心,就等于握着一张通行令,能让我们绕过很多不必要的阻碍。所以,有了荣耀,千万别忘记感谢领导。

    有些领导看到手下的人表现得太优秀,会担心自己的位置不保。遇到这种小肚鸡肠的领导,我们要当心,必要时,除了要表示我们感激他的栽培之情,还要学会把功劳的“红花”戴在他胸前,让其对我们少一点敌意。

    汉宣帝时代,渤海灾害连年,百姓苦不堪言。渤海当地造反生事,龚遂受宣帝之命前去管理,谁知在龚遂的带领下,几年后,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而龚遂名声大振。

    后来汉宣帝召他还朝时,其身边跟着位整日喝酒的酒徒王先生。

    到长安后,王先生听闻皇帝要召见龚遂,便差人来找龚遂,问道:“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答道:“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王先生摇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小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将他留在身边,委以显要却又轻闲的官职。

    有功绝不能忘记上司,否则会招惹上司的嫉恨。在功劳面前,将功“让”给上司,是明智之举。“欲取之,必先与之”,我们要牢记功劳是领导的,利益是相对的,看淡名利,看开荣誉,才能让上司信任并重用我们。

    7.老板的漂亮话说完你就得忘

    在职场,我们不能太把领导的承诺当回事。给你升职、涨工资、分配职工套房等,都是些漂亮话,对方也就是那么一说,明眼人一听一笑也就过去了,不会太较真。

    为了上司一句“放心,我这个位子迟早是你的”,陈思等了两年。然而当初跟他同资历的同事大部分跳去其他公司任高职,而他依旧只是个小职员。

    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风光发达,陈思开始怀疑他的坚持是不是错了。他的老同事也都劝他别再犯傻了,上司说的话多半是不实用的漂亮话,不过是为了留住个资格老的兵帮他压阵。

    陈思想了许久,最终决定拿着辞职信去找上司。可他刚进了上司办公室,上司就说道:“听说上头决定要在今年年底评选‘公司内最杰出员工’,一旦选上就有五万的奖金,没准还会升职,这可是个绝佳的好机会,我认为你准没问题。”听了这话,陈思把握在身后的辞职信偷偷地塞进裤兜里,迎合了上司几句便离开了办公室。

    没过多久,陈思发现上司的话还是空话,难过极了,正式提出了辞职。

    老板的漂亮话,没有最经典,只有更经典,我们得清楚,修饰词越多的话语,其所隐藏的可靠性就越低。

    有些新人会因为老板的一句“看好你”而干劲十足,可事实上,那不过是老板的场面话而已,他不那么说,你会死心塌地卖力气吗?所以,千万别为了那句话就认为自己很特殊,否则当事故发生时,老板判若两人的批评和指责,会影响我们的接受能力,以及今后的办事能力。

    在周星驰演的《鹿鼎记》中有这么一幕:韦小宝与冯锡范面对一大堆金银珠宝时,两位生死冤家一笑泯恩仇:“有了这么多财宝,我们还打个大西瓜呀!”当两人准备互相拥抱言和之时,一转身都抽出身边的刀剑,刺向对方的要害。

    职场里只讲利益不讲情面,只要老板认为你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就会千方百计地对我们恩威并施。漂亮话是当老板必须得说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公司着想,在为他自己着想,他希望下属认为他是个仁义的好领导,但这不代表他说立即给我们升职就会给我们升职,说让我们发表意见我们就真的可以畅所欲言。

    先给颗甜枣再扇一巴掌,是老板与员工协调关系的一贯伎俩,所以,今后无论老板再说有什么奖励、好处等时,我们一定不能被那些莫须有的东西影响了判断力。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抛开老板讲的漂亮话,想想自己该怎么做。只要我们清楚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从老板那里得到什么,我们就不会被欲望牵着鼻子走。

    我们平时要多留个心眼,要懂得分辨不同的场合老板的话的真实性。比如,在酒桌上、饭局中,或者地位身份显赫的大人物面前,老板夸夸其谈地说会给我们某些好处时,我们听听笑笑就算了,千万别顺着杆子往上爬,当下问老板“真的吗”或者“我记下了”之类的话,否则会使老板陷入尴尬的境地。

    不管老板说了什么,我们不能在没有得到结果时就到处宣扬,否则尴尬和难堪的不仅是你和老板。当更多的人透过这件事情对老板有所非议时,丢饭碗的可能是我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