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只闻花生香-寂寞的凝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余显斌

    那年,她16岁,认识他。他一袭长衫,眉宇间拢着一缕淡淡的书卷气,清俊中,漾一缕氤氲的水汽。

    那是一个雪天,她饿倒在他的门外。

    她是到这儿来投舅父的,可舅父搬家了,找不着地址,盘缠也已用完。一个女孩,人生地不熟的,又不好意思伸手乞讨。他走出来,看见她,扶回家,让人煮汤,端来饭菜。然后,派人出去帮忙寻找她的舅父。

    他找到了她要找的人。当她走出他的黑漆大门后,走了一段路,回头望去,远远的,看见他一袭长衫,站在雪地里,在风中遥望。她的心里,有一片青草在发芽,生长。

    到了舅父家,她进了艺校,几年后出学,成了歌星。

    在歌舞场上,20岁的她,个子高挑,身体线条柔软,棕色的眼睛令她看来有一种异域风情的味道。

    在舞台上,灯光如水,她念着青春的台词:“对着兰花,你不要起誓。她的露珠,是她心中的诗,高洁,干净,只属于天空中的明月,不属于凡尘的你。”

    台下,掌声雷动,一束束或艳丽或素雅的花儿送上,她收下,放下,明亮的眼光扫过台下,渐渐由热烈而清冷,最后,阖下眼睫毛,一朵泪花,如露珠悄然滑下。

    在台下,千万人中,她在寻找着一个人,一个穿一袭长衫,一脸书卷气的青年。

    一次次遥望,一次次等待,她谢绝了达官贵人的邀请,摆脱了富豪大贾的纠缠,她清楚,她心中的那轮高洁的月亮,就是他。

    她想,一定是他还不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

    于是,她坐了一辆车,去了那扇熟悉的大门,将一幅桃花笺和一张入场券送去,桃花笺上,是她娟秀的字:明天晚上我演出,在鸿园剧场,望你来。

    信虽短,可话却有一份娇媚、一份深情和一份渴盼。

    那夜的演出,她打扮得格外精心,一件素色旗袍,唇上点一抹淡淡的口红,一枝百合花袅娜地插在发髻上。她一出场,就博了个满堂彩,一个个观众伸长脖子,在瞻望着她,等待倾听她婉转的清音。

    她却紧闭朱唇,四下里张望着,寻找着。

    台子下响起了催促声,甚至有口哨声,她粉汗莹然,可仍未启朱唇,直到她看见他,一身长衫,落寞地坐在一个角落。

    一缕笑浮上她的眉角眼梢,她的歌声,如蝶儿一样,在空中飞舞,在器乐声中,她边歌边舞,唱着《梁祝》:“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十八相送情切切,梁山伯与祝英台。”她的眼前,又出现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走在雪地上,身后,一个青年远远遥望,一身长衫。

    她的歌声,在一阵又一阵掌声中停歇。

    然后,是一束又一束花儿送上台来,但自始至终,没有他的。

    散场后,她邀请他,用车送他回去,他不。她拦住他,递给她自己的一张照片,并略带撒娇地问:“你怎么那么吝啬,一束花也舍不得买吗?”

    他无言,有一会儿,道:“花能代表什么呢?”一句话,让她无言以对,愣在那儿,待醒悟过来,已不见了他的影子。

    这以后,每场演出,他都去。

    这以后,每场演出,她都精心准备,为他。

    但渐渐地,她发现,他虽衣衫依旧,可风神不再:身上,缺乏了过去的那种清俊,多了一些倦怠,甚至一些委靡。她在台上,眼光,时时有疑惑,有不解。难道,他有所爱?难道自己在他的心里本就没有什么位置?

    又一次,她拦住他,想问他什么,可还不等她张口,他就走了。脚步虽缓慢,却走得依然那么从容,一如第一次一样。

    从此,他再也没有出现过。她急了,在又一个下午,去了那个熟悉的地方,敲开了熟悉的大门,说明来意,一个老夫人出来接待她,是他的母亲,流着泪把她引进他的书房。书房里,空空的,只有下午的阳光照在地上。他患有绝症,已经远去,离开了这个世界,只有书桌上,留着她赠送他的一张照片,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盛开时喧哗,枯萎时寂寞,可无论何时,你都是我凝望中的最美一朵。

    一刹那,她珠泪盈然,又一次,她看见他,一身青衫,凝望着她。她想,爱有时竟那么简单,却又那么深沉,一个无言的凝视,竟浓缩了一个人整整一生的感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