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抓住时机和企业发展的步伐有重大关联,要抓住时机,要先掌握准确资料和最新信息。能否抓住时机是看你平常的步伐是否可以在适当时候发力,走在竞争对手之前。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就要求你不断地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处境。如果环境已经变化了,而你仍然故步自封、原地踏步,便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学习以求赶上时代的步伐,如果唯独自己对变化置若罔闻,还守着那点知识而不思进取的话,无疑就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
据说,在1930年以前,英国的送奶工人送给订户的牛奶是不封口的。因此,牛奶上的奶油总会被山雀和知更鸟喝掉。后来,牛奶公司把奶瓶用铝箔装起来,借以阻止早起的鸟儿偷奶喝。没想到,大约在20年后的1950年,英国的山雀通过学习,都学会了把奶瓶的铝箔啄开,继续喝它们喜爱的奶油。面对同样的变化,知更鸟却没有学习啄开铝箔的本领。因此,知更鸟就再也就没有喝到牛奶了。
动物的生存状况如此,企业的生存发展道理也是一样的。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在不同的经济时期,要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调整。只有时刻关注行业变化的风向标,才不至于被发展的滚滚大潮所湮灭;相反,如果一家企业像知更鸟一样,没有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动态,及时地调整自己,就只能等待被残酷的现实判出局。IBM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美国IBM一直以生产大型计算机而闻名。20世纪80年代,小型计算机悄然登陆市场时,以其体积小,方便便捷的特点而大受欢迎。此时,IBM并没不理会这一变化,对此甚至置若罔闻,直到戴尔、苹果等电脑在市场上掀起热潮时,IBM才意识到大势已去,因此只能望洋兴叹了。
以生产大排量汽车著称的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的大排量汽车大行其道。而此时,一些具有发展眼光和前瞻意识的生产商,将目光聚焦在小排量的节能汽车上。而克莱斯勒公司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像以前一样,继续大批量地生产深受美国人民喜爱的大排量的汽车。当石油危机来临时,美国民众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小排量的节能汽车,大排量的汽车无人问津。于是,克莱斯勒公司大排量的汽车库存堆积如山,给企业带了严重的亏损,使克莱斯勒公司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无视行业的发展态势,打击将会是致命的;关注行业发展,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因此,关注行业发展,增强时代感就成了优秀员工的责任。优秀的员工会时刻观察本行业的发展动态,并积极地为公司出谋划策,使公司能够及时抓住瞬间即逝的机遇,从而把握市场的风向标,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行业发展无常规,市场是一个动态的存在。这就要求企业和员工根据市场的风向标,而及时地对企业策略作出调整。作为一名员工,要尽可能收集本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密切注意新技术在本行业的运用,同时也要关注与本行业相关行业的动向。唯有这样,才会具有前瞻意识,才不至于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工作中学习,一步步靠近成功
社会上许多知名的企业家、一些优秀的职场精英,他们也许没有上过大学,却作出了非凡的贡献,甚至取得了超出常人的成就。原因何在?就在于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取得进步。对他们来说,工作岗位就是大学,岗位正是自己获得不断进步和提高的支点。就是对于现代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岗位同样是另一所大学。因为在学校学习的多为理论性知识,缺乏实践的指导性,参加了工作才知道一切还需从零开始。每一个岗位都是一个学习的良好机会。美国戴尔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麦克·戴尔曾经说过:“无论我在企业处于什么位置,无论我自己身处何处,我都对自己说:你是永远的学生。”
大专毕业后的小林应聘到北京一家中药养生机构工作,他在大学学的是金融专业和养生一点都没关系,就是心里喜欢。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他跟着师傅认真地学习,师傅帮顾客推拿,他就认真地默记推拿手法;休息的时候,他就用心的背诵人体的穴位图;有时候师傅忙不过来时,他也帮顾客先做做放松,这时他也不忘询问顾客自己的手法怎么样。努力好学的他,不仅深受师傅的喜欢,进步也是神速。1年以后,小林已经能够自己接待顾客了,因此,也成了同时进入公司中最早正式上岗的一个。
毫无医学知识的小林,凭借一腔热情在工作中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终于慢慢变成了行家。工作岗位就是一个学习的平台,在工作中学习,就能一步步靠近成功。
上海宝钢集团的工人发明家孔利明,就是一个立足本职工作、把岗位当做大学的员工。他凭借不断学习和钻研的精神,为宝钢解决了各类设备的疑难杂症340个,创造经济效益1400余万元,拥有专利53项,连续4年摘取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十大自学成材标兵。
现代科技发达,工作设备比较先进,不会使用电脑显然已经落后了。为此孔利明在工作期间,先拜儿子为师,从基本的打字开始。为了掌握电脑软件、硬件的设置、调试和修理,他干脆买了一台电脑开始“研究”,拆了装,装了拆,直到弄明白为止,现在电脑已经成了他离不开的工具。
在孔利明的车间里,并排放着24个大文件柜,里面分门别类地装满了各种电气、机械的书籍、文件;他还把客厅辟为实验室,在自己的家里进行技术创新实验。孔利明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电气自动化的大专学业,又继续攻读了本科;他还常常去宝钢的教育培训中心取经……
孔利明没能进入高等学府,实现继续深造的机会,但是他立足本职,同样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其实,在工作中学习是很好的方法。在实践中带着问题学习,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弄清问题背后的原因。这样,久而久之便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公司是员工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舞台,立足岗位,学会在岗位上学习,努力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大放异彩。
工作岗位是最好的学习平台。每个人都要学会在学中干、干中学,时时刻刻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只要立足本职,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就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能赢得领导的称赞、同事的尊敬。
偶尔犯错无可厚非,但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
有人曾问一个孩子是怎样学会溜冰的。那孩子回答说:“哦,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就学成了。”邓亚萍的教练惠均在总结邓亚萍的成功之路时说:“在不熟悉的情况下,邓亚萍有可能输在不知名的选手手下,但下次你就别想再胜她,因为她最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找到战胜对手的诀窍。”一个记者采访爱迪生时问道:“在发明灯泡的过程中你失败了10000多次,为什么还有勇气继续下去?”爱迪生笑了笑说:“不,我并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10000多种不能做灯丝的材料。”
爱迪生的话一语中的。失败是一种反馈,在你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成功方法之前,吸取教训是最重要的。有人曾经把“不幸”比喻为一笔财富。其实,你对待失败也应采取这种态度。当你把教训看做财富,你在失败中会学到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
美国人戴维·迈利民说:“我在事业上犯过很多错误,每一次错误老师一个教训从自己的错误和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那就是精明。”
一家商贸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在没经过仔细调查研究就批复了一个员工为国外某公司生产3万台空调的报告。等产品生产出来准备报关时,公司才知道那个员工早已被“猎头”公司挖走了,那批货如果一到目的地,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货款自然也会打水漂。
市场部经理一时想不出补救对策,在办公室里焦虑不安。这时老板走了进来,见他的脸色非常难看,就想问他怎么回事。还没等老板开口,市场部经理坦诚地讲述了一切,并主动认错:“这是我的失误,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
市场部经理的坦诚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打动了老板,老板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拨出一笔款让他到国外去考察一番。经过努力,他联系好了另一家客户。两个月后,这批空调以更高的价格卖了出去。市场部经理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松下幸之助曾说:“偶尔犯了错误无可厚非,但从处理错误的方法,我们可以看清楚一个人。”老板欣赏的是那些承认自己错误,及时改正错误并加以补救的员工。“吃一堑,长一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你在犯了错误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免日后工作中再犯相同的错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在工作中艰难地跋涉着,有失败,也有成功。但我们可以把握的是,在失败中探究我们所犯的错误,发现实质问题以警醒自我。
反败为胜,超越失败的重要条件,就是要善于从挫折或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应当从痛苦的教训中学习如何反败为胜。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元帅的莫尔特克说过:“我经常以极大的兴趣观察青年们的失败,青年的失败正是成长的标志。他如何看待失败呢?今后他又会怎样做呢?善罢甘休吗?还是更加奋勇前进呢?这些将决定他的生涯。”可以说,积累失败的教训,这正是向成功跨出的重要一步。
“吃一堑,长一智”,吸取教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吃一堑”不会自动地“长一智”,关键还要看你能否变“教训”为“学习”。成功来自于在错误中不断学习。只要你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不会重蹈覆辙。只有不断总结、积累工作经验,你才能成为老板心目中值得栽培的人才。
三人行必有我师
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打造微软公司的学习理念是:70%的学习在工作中获得,20%的学习从经理、同事那里获得,10%的学习从专业培训中获得。
1500年,意大利佛罗伦萨采掘到一块质地精美的大理石,它的自然外观很适于雕刻一个人像。但大理石在那里放了很久,没有人敢动手。一位雕刻师来了,但他只在后面打了一凿,就感到自己无力驾驭这块宝贵的材料而住手了。
后来雕刻家米开朗琪罗用这块大理石雕出了杰作“大卫像”。没想到先前那位雕刻家的一凿打重了,伤及了人像肌体,竟在大卫的背上留下了一点伤痕。
有人问米开朗琪罗:“那位雕刻家是否太冒失?”
“不,”米开朗琪罗说,“那位先生相当慎重,如果他冒失轻率的话,这块材料早已不存在了,我的大卫像也就无从产生。这点伤痕对我未尝没有好处,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每下一刀一凿都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在我雕刻大卫的过程中,那位老师自始至终都在我的身边帮我提高警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一起工作的同事都可能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的挫折教训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样是我们应该时刻学习的。我们应该以谦虚的心态向身边每一个人学习。
在工作中,“闻道有先后”,不同的工作历练有不同的工作心得。而对于自己工作有所期待、对未来工作愿意有所付出的人,在职场里找个好的“工作老师”,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好方法。
在广告公司任职的宝琳,进入广告这一行已15年,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宝琳最初的主管是一个要求相当严格的人,除了教会她提案、抢案的本事之外,还教会她如何与客户维持良好关系的方法。宝琳最大的收获是:工作上找一个好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尔虞我诈的关系不容易了解时,行事更要小心。从此,宝琳每换一份新工作,先观察,再锁定目标,看看有谁在工作上,在为人处世上可供学习。
在职场中向周围的人学习,不仅能帮助你在专业领域内得到提高,还可以激发自我学习的动力。因为周围的人大多数是与你条件或目标类似的人,相似性与可比性使得他们的成绩特别具有说服力,能够达到激励自己的目的。但工作与学习兼顾是非常辛苦的事情,需要顽强的意志,没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很难坚持的。在与他人竞争的条件下,很容易克服倦怠和懒惰的心理,激发学习的热情与坚持的毅力。
平庸的员工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不愿承认别人的优秀,他们身上缺少虚心向他人学习的精神。殊不知,我们身边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汲取他们失败的教训,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学习他们的优点与长处使我们变得更加优秀。
要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须学会随时地向他人学习。在工作中,优秀的员工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尤其是比自己优秀的人,借鉴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汲取他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完善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以老板为榜样,是老板更是老师
在优秀的企业里,老板本身便是最优秀的员工。对于员工来说,他们不仅是老板,更是老师。在他们身上,有许许多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例如,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本身便是节俭的典型;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便是无私奉献的模范;中国的李嘉诚更是艰苦奋斗的突出代表……在这些成功者的身上,有着太多太多优秀的品质,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认真学习。例如,华为的许多领导以身作则,平时和员工们打成一片,吃饭都是上小饭馆或大排档,经常为了工作加班加点。这样的学习榜样离员工们很近,具有说服力。员工们纷纷向他们看齐,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吃饭、休息、聚会时都三句不离本行,说的始终跟华为有关。有一回,大家聊着聊着,突然有人说:“下班了干吗还谈什么华为啊,聊点别的!”人们“嗡”的一声开始聊别的话题。聊着聊着,突然又有人说:“刚才不是说不谈华为了吗?怎么又聊起华为来了?来,喝酒,喝酒。”很显然,如果员工们不善于向老板学习,是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形的。
哪怕是在一些相对平凡的企业里,老板也有着其过人之处,或雷厉风行,或赏罚分明,或平易近人,或认真负责。至于员工的直接领导,那就更具可比性了。在他们的身上,老板依稀可以发现自己当年的影子,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找到自己成功的希冀。总之,老板身上总是不乏其过人之处,员工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从他们身上学习自己尚不具备的品质。
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方杰当初就是一个善于向老板学习的人。早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时候,方杰就有意识地到澳大利亚最大的灯具公司LIGHT UP公司打工。当时他还不懂商业谈判,他知道自己的缺陷,很希望学会谈判的本领。他知道他当时的老板是一个谈判高手。
每当有机会与老板一起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方杰总是在口袋里偷偷揣上一个微型录音机。他将老板与对方的谈判内容录了下来,然后回家偷偷地听,揣摩学习,看老板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对方是怎样提问的,老板又是怎样回答的。
方杰就这样向老板学习,几年后也成了一个商业谈判高手。最后老板退休了,把位子让给了他。到了1996年,方杰已经成了澳大利亚身价第一的职业经理人。后来,方杰回国创业,他的奥普洛霸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创立成功的。方杰并不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他的成功,就是虚心向他人学习的结果。
优秀的员工知道:老板作为企业的负责人,是整个企业里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象。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必定是一个懂得向老板看齐、向老板学习的员工。
学会发现老板身上的优点,向老板学习,对于自己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向老板学习还是一种动力,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你试着待人如己,多替老板着想,多向老板学习的时候,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得谦卑、好学,而老板也会变得可亲可敬起来。员工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经常自我省察地想一想:如果是我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会怎么做?上司为什么能够处理得这么完美?为什么他能够提升到这个位置,而我暂时还有哪些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善于从上司身上发现优点,学习我们尚不具备的能力。
老板之所以是老板,肯定有他独特的地方。他的勤奋,他的方法,他的变通,他的果敢……总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善于向老板学习的员工能够取得优秀的业绩和长足的进步,也最受老板的爱惜和重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