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别缺好心志-未战先算,多算取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拨云驱雾,直面真谛

    一个老天使带着一个小天使沦落到了人间。夜深了,他们投宿到一个富人的门下,富人很不屑的让他们去了一个挨着马厩的房间去休息。老天使看到墙上有一个洞,就用泥巴帮富人补上了那个洞。

    天亮了,他们继续前行。这天夜里,他们投宿到了一个穷人的家里,穷人很热情的招待了两位天使,在他们休息的时候,他们听到穷人夫妇在伤心的哭,原来穷人家唯一值钱的奶牛在深夜死了。

    小天使很气愤地问老天使:为什么富人家对我们不好,你却帮他们补墙洞,如今穷人家的奶牛死了,你却不帮他们。

    老天使说:富人家的墙里面夹藏着上辈留下来的黄金,透过那个洞能看到,所以我补上那个洞,让他永远发现不了。穷人家本来应该是他妻子今天晚上死的,我让他家的奶牛代替他妻子死的。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其实有很多内在的东西是根本不能透过表面看出来的,所以要“拨云驱雾,直面真谛”。在这方面,许多古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周亚夫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将军,他是名将周勃的次子,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公元前154年,即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东王刘印等七国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景帝于是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

    这时的叛乱军正在猛攻梁国,周亚夫风尘仆仆到达淮阳,察明形势后,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难以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周亚夫率兵云集荥阳,吴国叛军正猛攻梁国。

    此时的梁国被叛军连连进攻,形势逼人,梁王忙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置之不理,亲率军队向东北驻扎于昌邑城,挖深城池,坚守不出。梁孝王急了,天天派员向周亚夫请求支援。每次,周亚夫耐心地听完,便“嘿嘿”笑笑,却仍按兵不动。梁孝王恼了,直接上书汉景帝。他派人将一纸告急文书星夜送到京城,汉景帝仔细摊开展读:“陛下,梁国危在旦夕,周太尉拒不救援!”汉景帝也有点着急:“周爱卿太过分了,怎能见死不救呢?得马上派遣使者令太尉发兵救梁。”京城使者到达荥阳军营,宣读汉景帝诏书才毕,周亚夫凛然一声发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不能铲除叛贼,周某一人承担罪责!”他仍固守壁垒,不出兵救梁,宣读诏书的使者只好干瞪眼。

    而此时,周亚夫早已派出一支精锐轻骑兵,神出鬼没地地潜入敌军后方,断了吴、楚军队后面的粮道。吴国军中缺粮,饥饿阴影笼罩,只好强忍着,屡屡向汉军挑战,汉军仍纹丝不动。一天晚上,营中突然发生混乱,嘈杂声连周亚夫的大帐里都能听见,但周亚夫始终躺在床上不动。周亚夫旷日持久的不应战,使吴国军队疲累不已,他们急着要寻找突破口。吴王刘濞调兵遣将,围住了昌邑城。

    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声势浩大,听完军情汇报,周亚夫“嘿嘿”一笑:“刘濞,你瞒得了我?你在声东击西,你佯攻东南,实欲攻西北!”周亚夫调动汉营士兵悄悄加强西北角的防备。

    果不如然,吴国精锐部队很快加强了西北角的强烈攻势。周亚夫手下兵将刹那涌现在城头,矢石如雨而下,吴军哪里攻得进去?刘濞气得吹胡子瞪眼,手下将士腹内空空饥饿难当,士气一落千丈,大败而走。

    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胜利。叛军头领刘濞的人头也被越国人割下送来。这次叛乱经三个月就很快平定了,战争结束后,汉景帝对周亚夫刮目相看,朝廷文武百官更是啧啧称赞:“周太尉当初的弃梁不战原来是为了保汉平叛大战,确是神机妙算啊!”

    “拨云驱雾,直面真谛”是一种智谋,一种为人处事的手段。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有了计划或方案,也就有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工作才能有步骤的展开,所谓“拨云驱雾,直面真谛”也就是制订详细的谋略,把握事物的关键要素。

    做事绝招:

    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得细心观察拨云驱雾,才能看到整件事情的真正意义。

    二、遇事三思,注重谋略

    从古至今,善带兵作战者,均目标明确,视野开阔,三思而后行,以此达到知彼知己,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在我们生活中,做事注重谋略,其中谋略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遇事三思而后行。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说过:“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作为一个理性的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能头脑发热,意气用事。遇事冷静思考,将会有不同的结果。

    唐经理是国内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不久前,他收到一封落款为“中国航空总公司远洋实业开发公司”的商业信函。信中称,该公司总部在湖南湘潭,系“军转民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生产多种高科技产品。信中邀请唐先生担任该公司的“东北总代理”。

    唐经理一笑置之,随后就把这事丢在了脑后。不料没几天,那家公司居然给他寄来了“东北总代理”的聘书。不久后的某一天,唐经理突然接到一个求购电话。对方自称是解放军驻内蒙古某部,问他是否有“纳源防酸网”供应。这正是那家公司所推销的产品之一。对方称,部队急需订购60万元的产品,可先付30万元的货款。随后,他们将购销合同传真给了谢先生。

    真是天下掉下来的大喜事啊,唐经理未假思索,急忙与那家公司联系订货。但对方推说总部现在缺货,建议他与山东的代理商联系。而山东方面则表示,只有先付清50万元货款,才可以发货。这时,那家部队的人又来电话催货,说已把15万元的货款打进唐经理公司账户中,并寄来了银行汇票复印件。

    此时的唐经理开始警觉了,凭着他在商场上闯荡多年的直觉,他感觉到此事定有蹊跷!“求购者如此心急火燎,不就是明摆着催我往山东汇款吗?”果然,唐经理通过朋友一打听,那家部队求购者的番号纯属子虚乌有,公章等都是假冒的。而所谓已经汇过来的15万元货款,到银行一查,并未到账。唐经理还听到了一个坏消息:另外几家公司也收到过类似的企业资料、碰到过类似的买主,情节如出一辙。唐经理由此断定自己遇到了骗局,遂向开发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报案,犯罪嫌疑人很快被抓获归案。唐经理庆幸自己遇事三思,从而避免落入一场骗局。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胸有大志但却没有作为,为什么呢,一方面原因是眼高手低,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持自己的志向;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做事不慎重,缺少三思,不注重谋略而导致失败。遇事不考虑就容易酿成不好的结果,凡事三思而后行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获得胜利!

    宋朝名将狄青有一次带兵去攻打南越壮族。当军队在桂林誓师,准备出发时,狄青当着所有官兵的面,跪在地上念念有词,向天祷告说:“这一次出兵,胜败难料,请允许我手拿着百枚铜钱向您请愿,如果能够大获全胜,就让这些掷出去的铜钱,全部正面朝上。”

    话音刚落,左右将领和幕僚,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狄将军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于是,就有人马上凑上前去,向狄青劝谏说,如果不能全部正面朝上,将会严重影响军心,对战事不利。

    谁知狄青置若罔闻,将手中铜钱顺手向空中一抛。奇怪的是,铜钱乖得很,居然全部正面朝上,看得全体官兵欢声雷动,声音回荡山谷,狄青自己也笑得合不拢嘴。

    随后,狄青吩咐手下人拿来100支铁钉,将铜钱一一钉在散落的地方,然后又亲自用轻纱覆盖在上面,最后以愉快的口吻对着全体官兵说:“等到凯旋归来的时候,再来谢神取钱。”

    果不出所料,狄青随后率大军顺利平定邕州,班师回朝。当全体官兵重回旧地时,按照先前的约定,准备还愿,并取回铜钱。这时,幕僚和左右亲近才发现,原来这些铜钱两面都是正面的。

    原来,狄青在出战前,就考虑到此行南越之地山高路险,像个鬼地方,加上士兵们一向迷信,难免会受到一些风吹草动的影响,如果不想想办法,帮他们壮壮胆,恐怕就无法发挥十足的战斗力。所以,他便假借神鬼护持,来加强兵士们必胜的信心。这时,幕僚们无不觉得狄青虽然书读得不多,却真有谋略,自此对他更是信服有加。

    带兵为将要三思而行,讲究谋略,事情才会收获出乎意料的结果。做人也是这样,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这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人生的智慧。

    万事要想一想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对待。事情总会有起因,但起因很可能隐藏在事物的背后,如果只凭感觉臆测就草率行事,肯定会出差错,后悔不迭。因此为人处事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只看其表不看其里,也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世事有因有果因果相应,事情的原因有时被它的假象遮盖住了,需要你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拨开缭绕的迷雾,把事情的真相弄明白,只有这样做事情才不会后悔,才不会承受事情原本的危害。

    凡事三思而行,说的是做事不要不经过思考,而要注重谋略,但并不是说做事情要优柔寡断。优柔寡断是没有主见的表现,临事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恰恰是跟慎重对立的一种情况。慎重要求事到临头不要慌乱,不要没了主张,不要优柔寡断,而是应该思考清楚了,当断就断,否则,当断不断必留后患。

    做事绝招:

    作为一个理性的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能头脑发热,意气用事。遇事冷静思考,将会有不同的结果。

    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程度、水平,正确的评价自己的能力、特点和弱点,能够做到扬长避短,自我完善;明确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印象和作用,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约束自己。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都脱离不了别人帮助,离不开与人打交道,因此还要能够同时做到知彼,了解对方,及时识破、解除对方所施的谋略,从而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使自己的成功之路更平坦。

    这一点的重要性,人们在古代就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就说道:“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者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开元盛世时代,姚崇和张说同朝为相,但两人经常明争暗斗,关系非常紧张,有时连皇上也觉得难以调解。

    姚崇病重时,将儿子们召集在病榻前说:“我和张丞相积怨很深,恐怕在我死后,他会加害你们。但现在,他碍于我和他同朝为臣,在我死后,他肯定会来吊丧。他喜欢珍宝美服,你们就将我的珍奇珠宝、美服和贵重器物陈列在厅前。他感兴趣的话,就都送给他,并请他撰写一道碑文,然后立即誉写,一边进呈给皇上,一边迅速刻入石碑。若他反悔,你们就告诉他已奏呈皇上,并已刻在石碑上了。”

    正如姚崇所料,他死后发丧,张说前来吊唁,刚进灵堂,他就盯上了在灵案上的诸多玉器宝玩。连行礼时,也心不在焉。姚崇的儿子们心中暗喜,忙按爹爹生前所说,将宝玩玉器尽数送与张说。张说假意推辞了几下,最后欢天喜地地接受了。宝玩送到张说府上,张说还顾不上看个遍,姚崇长子便前来求见,请其为父撰写碑文。拿了人家的东西,这点事情,当然应效劳。张说二话没说就一口答应了。姚崇长子千恩万谢地走了。

    张说未及多想,只想赶紧应付了事,然后好细细品玩那批稀世珍宝。于是叫下人磨墨,大笔一挥,写下了不少溢美之词。

    碑文刚写完,姚崇府上的人就来取了,取走后,忙呈奏皇上。皇上御批“准”,便迅速请人刻在石碑上。

    听到消息的张说才觉得此事有点不对头,仔细斟酌后恍然大悟,“这个死姚崇,死了还算计了我活张说!”张说嘟囔道。他忙派人去姚府欲取回碑文,却为时晚已。

    姚崇深知张说贪图宝玩玉器之性,才因其性而巧施贿赂,让自己的政敌心甘情愿地为自己说好话,避免政敌在自己死后对自己进行攻击,也为儿孙们免除了一场大劫难。

    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进行政治角逐,军事较量前,无不运用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谋略,分析对手和天下大势,从而确立了自己的战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仅仅是军事谋略,就是现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中,也无不运用这一谋略。兵家“知已知彼”应用在商战中,这个“彼”的范围要广得多,因此,想要立于不败,就应该对共同行业对手的情况全面把握,对其生产的产品优势、包装、性能等了然于胸,从中进行对照,找准差距,有的放矢。

    花王公司在成立之初,无论在资金还是在技术上都不如日本其他七家公司,如洁露洗涤用品公司、清爽洗涤用品公司等。有一天,花王公司的一位销售人员来到东京市的一家洗涤用品商店,无意中发现在原来花王公司所属的柜台上摆满了另一厂家的同类商品,这位销售人员假意要买花王公司生产的洗涤用品。在与商店销售人员交流中,他了解到花王公司生产的洗涤用品不受消费者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的包装不够精美,给消费者留下太陈旧、不雅观的第一印象。

    回到公司后,这位销售人员立即将此行收集到的信息向花王公司总经理汇报。经过认真反思,公司认识到,出现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是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信息不灵,不能及时从顾客那里获取反馈讯息,因此也就不能采取相关的应变对策。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公司制定了“抓住信息,主动出击”的市场信息战方案。

    一是建立公司的咨询团,采取问卷和电话的调查形式,直接从消费者的反应中了解市场动态。比如你对洗涤用品的颜色有何要求你喜欢浓缩还是一般洗涤用品你喜欢哪种包装随着咨询团细致深入的工作,公司每天都收到成千上万的消费者需求信息。

    二是建立专门的信息购买中心,围绕新产品如何进入市场,开展调研工作,这个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将收集购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定期向公司主管汇报,以实现对公司的科学化管理。

    三是在零售点与批发站建立定时沟通的联系网络,由这些销售单位每天定时向公司汇报业务经营情况。

    随着市场信息战略的推行,花王公司终于在日本的洗涤用品生产企业中脱颖而出,一举登上了日本洗涤用品的霸主地位。

    兵家“知己知彼”应用在商战中,能够让企业获得更好的收益。由此可见,“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确实是处世做事时所需要的智慧谋略。

    做事绝招:

    了解敌人,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就会每战必败。

    四、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起这个典故,还有一段小故事。黄河口岸边有一个小村庄,这里经常发生水患,为了防洪农民们早早就在河边筑起了坚固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这句成语只不过是一句防微杜渐的警世箴言而已,现实生活当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事例,但是“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决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的的确确存在的现实。

    据国家统计显示,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广东清远溃堤13条,塌坝9座,查实其中有9条堤围和5座大坝是土白蚁为害的结果;1986年7月广东梅州市发生建国以来特大水灾,梅江决堤62条,其中土白蚁造成的缺口55个;1981年9月广东阳江市境内的漠阳堤段出现18个缺口,其中查实有6个是土白蚁为害所致。同样,2003年夏天长江发生了特大洪灾,致使荆江大堤出现管涌,也是白蚁为害所致。

    对于一些小问题的疏忽是很多大企业常犯的错误,往往一个小小的问题就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不要以为这是耸人听闻,这种事情在美国著名的戴尔公司就曾发生过。

    2001年12月份,也就是圣诞节之前,戴尔电脑公司在自己的网站上将产品的价格误登,一款售价为229美元的音箱被标注为24.95美元,并且该信息在网站上刊登了近一个星期。戴尔是以直销起家的,直到现在直销依然是公司最具特色,也是最具竞争力的经营模式,而网上交易更是戴尔直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刊登的消息获得了大量订货,订单数一度超过库存数量而被迫取消了部分订单。戴尔公司不得不按照错误的价格为部分顾客发货,而被取消订单者也获得了可用于购买软件及外围设备的10%的折扣券。

    像戴尔公司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只是网站上某个地方文字录入的错误,其实却隐含着深刻的教训——因小失大。企业中的各种“小问题”其实就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个小的蚁穴。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这样一些小问题。许多时候人并不是被大事打倒,而是败在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上。

    人一生的境遇,往往由于各种的因素而改变命运,或者是由于一个人,或者是为了一块钱,或者是因为一件事而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甚至一句话、一个念头就使人生有天壤之别。这些因素本身虽然至为细微,但是影响力却非常巨大,好比将一枚小砂石投掷江海中,砂石虽小,却能震动整个江面,泛起阵阵琏漪。一个人或一个念头,会产生种种千差万别的命运。

    所以我们一定要防微杜渐,将那些看似微小却有可能造成恶果的因素提前消灭掉,否则就会功亏一篑,1%的错误会导致100%失败。

    做事绝招:

    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细节,一件大事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细节决定命运,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就会导致整件事情的失败。

    五、运筹帷幄,决以致胜

    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有人不利,立功不授奖,贤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败。汉高祖刘邦听了,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古人有名,有字,子房为张良的字)。”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心计多,善用脑,善用兵。后来人们就用“运筹帷幄”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这就是运筹帷幄,决以致胜这一典故的来历。

    刘邦能得天下,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功不可没;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成三分天下之势,全赖诸葛孔明神机妙算之功。能妙算者,便能把握先机,掌握主控权。如果一着失算,则满盘皆输。

    日本军界一向推崇孙子兵法。上世纪初,日、俄在对马海峡大战,日本的海军大将希乃典,在大战前夕,竟然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去钓鱼。不解者疑惑:大战在即,海军大将却有此闲情逸致。殊不知,希乃典胸有成竹,别人问他何以为此,他说:“我要做的都做了,主要是把打仗的人选好了用好了,我现在的任务就是钓鱼。”果然,日本海军在战争中获得了胜利。

    东晋初年,前秦苻坚率百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东晋宰相谢安派侄子谢玄前去迎敌,自己却与朋友“手谈”弈棋;后来“淝水之战”大捷传来,谢安只淡淡一句“小儿辈”,亦即小事一桩的意思。可见谢安早在战争之初就将整个战势部署妥当,并充满必胜的把握,自然能悠闲如是。

    其实,与战场的决战相类似,经济中的“运筹帷幄,决以致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一个企业而言,其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的决策过程,就是企业管理者运筹帷幄、精心谋划的过程。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需要领导企业的决策者将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来考虑、研究,要慎重地确定经营的方式和手段,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必须进行事先谋划---在进入市场前,必须针对相关的消费倾向、生产趋势及市场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以此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

    “长虹”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虹的决策者们认识到,再畅销的产品也有衰落期,所以,把握好产品新旧交替的“时间差”和“提前量”至关重要。这种认识本身就充满着“经之以五,校之以计”的思想。“长虹”厂的18英寸卧式彩电正处于鼎盛期时,就开始了对新产品的调查、论证和预测,并着手研制。1989年,长虹在国内市场率先推出立式遥控彩电,以款式新颖、功能好、性能可靠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其他彩电大量积压的情况下,而“长虹”却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其他厂家着手研制遥控彩电时,“长虹”厂已使遥控彩电系列化,并又率先推出直角平面遥控彩电。几年来,“长虹”厂由于始终把眼光放远,注重分析竞争形势,把功夫下在新产品的“时间差”和“提前量”上,使所开发的新产品,平均比其他厂家快一年半到两年。“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经之以五,校之以计”的“长虹”厂,近几年确实尝到了甜头。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许多商人往往依靠“压价”、“占领市场”,与对手打个头破血流这些手法,而真正的高手却是运用高超的谋略、杰出的智慧,运筹惟幄,决胜千里。

    20世纪70年代,日本商人夺田千代经营的石油运输业由盛而衰,经营惨淡。正当她为未来的生计发愁时候,有一天,在读报纸的时候,一则简短的消息引起了她的兴趣。消息说,日本人每年花费在搬家上的费用很高,但是搬家公司提供的行业服务却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要求。于是,她产生这样一个念头,为什么不要这引人注目的行业试一试?于是她开办一个专业的搬家公司。

    万事开头难。为了把成千上万的分散户吸引过来,夺田千代乃首先想到了电话,如果谁要搬家,首先会在电话号码簿上查找搬家公司的电话号码,于是她想到了利用电话号码簿为自己公司打广告。同时她又了解到日本的电话号码簿是按行业进行分类的,同一行业、企业的排列顺序是以日语的字母为顺序,所以她把自己的公司命名为“阿托搬家服务中心”,这就使她的搬家公司在同行业中位居首位,用户在选择搬家公司时最容易发现它。接着,她在电话局的空白号码中,选了一个又醒目又容易记住的号码“0123”。

    公司正式营业后,她抓住顾客珍惜家财并且害怕家财暴露会招来一些麻烦的心理,设计了一种较为适用的搬家专用车,搬家时把家用物品放在这种专用车上,既安全可靠,又不为路人所见。针对日本城市住宅多是高层公寓的特点,夺田千代乃又专门设计了搬家用的集装箱和专用吊车,使用这些集装箱和专用吊车,不仅大大提高了搬家效率,而且更可靠地保证了搬家过程中不至于损坏顾客的家用器具。

    夺田千代乃还动脑筋打破了日本以往“行李未到,家人先到”的搬家习惯,决心把过去那种给人留下烦恼回忆的搬家,变成终生难忘的旅行。为此,她特地向欧洲最大的一家轿车生产厂家,定做一种命名为“21世纪的梦”的搬家用车。这种车全长12米,宽2.5米,高3.8米,前半部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驾驶室,上层是一个可以容纳6人的豪华客厅,里面有舒适的沙发、供婴儿专用的摇篮,还装有录音机、电视机、立体组合音响设备、电冰箱、电子游戏机等设施。

    夺田千代乃正是凭着她善于思考的大脑,不断创新,促使自己的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壮大。从1977年至今,“阿托搬家服务中心”在日本近50个城市中拥有分公司,年营业总额超过500亿日元,夺田千代乃也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搬家明星,1988年被评为“日本最有成就的女企业家”。

    做事绝招:

    欲决胜于千里,必先在出击前做足充分准备。对决定竞争成败的诸因素的综合分析、对影响竞争优劣的诸方面情况的反复比较,在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对竞争的趋势、特点、要求,对竞争的目标、内容、途径作出预测,并以此为据付诸准备和实施,尽量减少盲从,避免弯路,争得主动,赢得胜利。

    六、智慧做人,谨慎行事

    我们不能想象任何人在确定重大的行动方针时不对他人带来某种影响,或者说,他的行为不产生某种程度的责任。人所处的这种状态产生了责任规则和原则,并且指示人们在履行责任时要谨慎行事。

    曾国藩为晚清朝廷效力数十载,深知谨慎行事之妙。他一向认为:爱护自己最好的办法是谨慎处世,避开是非,其操作之法在于:一不让人伤已面子,二不让人攻穿心房。当时,向皇帝奏事是一种特权,表明这个人已受到皇帝的重视。如何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就要在奏章上下功夫。曾国藩频频教导手下,在奏牍上一定要谨慎行事。

    同治元年(1862)正月,曾国藩读了洪亮吉的《上成亲王书》,此人就因为上了这一奏牍,被发配新疆。曾国藩读后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犯忌讳的地方,即便如此,还遭此大祸,可见奏牍不可不慎啊。”

    同治五年(1866)十一月,鲍超获准向朝廷直接奏事,自以为腾达之日可待,很是兴奋。曾国藩却以自己的教训为例,告诫他要谨慎行事。他在信中说:“你虽然可以向上进言,但须十分谨慎,不可乱说一句。若进言之词任意妄言,你若说错了话,不但皇上以后都不准你再进言,而且还要治你的罪。”第二年五月,曾国藩又以此教训了曾国荃一番。曾国荃刚获得单衔奏事权,就弹劾满臣官员,捅了马蜂窝,所以曾国藩再三告诫他写奏牍不可不慎。他说:“我的一些同僚权高位重,但他们在写奏折时仍是处处小心谨慎,不敢有半点妄言之词,他们书写奏折不求能够得到皇上什么赏赐,只是求得保全自己罢了。”

    曾国藩以其超凡的文才和对上级心理的深谙,而在官场上始终无甚大虞,对于今人做事处世均有借鉴意义。认真去了解我们所接触的每一份职业。选择一个好的行业、一份有前途的职业往往是决定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个人选择一份职业与投资商选择一个行业一样,是一项浩大工程,必须收集众多整体与个别资料,加以整理并深入分析,才能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

    在具体的工作当中,也要记住,完成工作后不要滔滔不绝地自我吹嘘。你的功过大家自有评价,最好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与朋友相处,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不要固执己见,听不进他人的意见。

    要成就一项事业,更应该谨慎行事,多一分谨慎,多一分胜算。李嘉诚初入地产业时,香港地产业还不冷不热。当时,卖楼花大行其道。李嘉诚虽吃准了房地产的乐观前景,仍采取谨慎入市、稳健发展的方针,他不卖楼花、不向银行抵押贷款、物业只租不售。当挤兑风潮临来,靠银行输血的地产业一落千丈。地价、房价暴跌,地产商、建筑商纷纷破产。银行界亦是一片凄风惨雨,多家银行轰然倒闭,就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也不得不靠出卖股权给汇丰银行,才侥幸逃过破产厄运。但李嘉诚损失甚微。

    即使在李嘉诚的事业取得成功之后,仍未忘记“谨慎”二字:“聪明而谨慎的商人既然知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那么在经济过热、炒风过劲时,就应该认真研究整个市场趋势,要居安思危,该出货时,要毫不犹豫地出货。”

    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正值香港人的炒股狂热期,为了在股市中大捞一把,许多人纷纷卖掉首饰、家产、店铺、土地,甚至有的地产公司将建造楼宇的资金也投入股市。恒生指数也升至1170点的历史新高。被称为“股市浪潮中掌舵的老手”的李嘉诚在1972年10月趁股市处于高位之机,将长江实业挂牌上市,吸纳资金,并将其投放到大量物业的低价收购上。三年后,李嘉诚再发行新股,募集资金。这两次行动,集得资金1.8亿港币。但一向行事谨慎的他,并未将这些资金全部入市投机,而是在香港地产处于低潮的时候,大批购买楼宇和地盘,为长江公司的发展积聚了扩张的实力,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香港经济在石油危机冲击下走低,股票立现熊市,股市暴跌,市值跌去高峰时七成以上。而此时的李嘉诚不但毫发未损,反而收获颇丰。

    可见,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学会智慧做人,谨慎行事,这可以说是李嘉诚在商道中制胜的一个“法宝”。

    做事绝招:

    只有智慧做人,机巧做事,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