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小百科-不容忽视的睡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做好睡前5件事,让你睡得更香

    为了身体健康,为了睡个好觉,在晚上睡前要做好以下5件事:

    (1)刷牙。晚上睡前刷刷牙,不仅可以清除口腔内的沉积物,有利于保护牙齿,而且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

    (2)梳头。睡觉前梳梳头,可以疏通头皮下的血液,起到有利睡眠和保护头发的作用。

    (3)洗脚。洗脚对大脑是一个良好的刺激。特别是对脑力劳动的人,用热水洗脚,可以使血液下行,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

    (4)开窗。无论天冷、天热,临睡前开一会儿窗户,放进新鲜空气,将有助于入睡,并有利于身体健康。

    (5)饮水。睡前饮少量热水或热牛奶,能帮助你度过一个安静的夜晚。水有利于血液循环,牛奶有利于安眠。

    温馨小贴士

    睡觉时不要蒙着头,因为蒙头睡觉,不利于吸进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如果人吸进的氧气少,吸进的二氧化碳多,就不利于熟睡和健康。

    改掉睡眠时的坏习惯

    睡不着、辗转难眠等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层出不穷,失眠问题已得到普遍关注。失眠虽算不上重大疾病,但也使人们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忧郁心烦,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导致人们失眠的原因不止一个,但最多的还是与神经有关的问题,像焦虑、忧郁以及睡前喝咖啡、喝酒等。至于一些内外科疾病,像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也会给你的睡眠带来一些问题。另外,不良的睡眠习惯,习惯性紧张,缺少帮助睡眠的技巧,等等,也都是导致人们出现睡眠问题的因素。

    不良的睡眠习惯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而不良习惯的养成,可能是工作压力或疾病留下的“后遗症”,这些看起来“不怎么严重”的坏习惯,却在黑夜里“作祟”。找出并改掉这些坏习惯,也就是神经科专家们所说的建立睡眠卫生,可以收到令人惊叹的效果。

    一旦有失眠经历,就不相信自己可以睡得好,一到天黑,就开始担心害怕。其实,睡眠是正常的生理要求,该睡时就睡,越担心、越焦虑越睡不着。

    长时间的睡眠问题,不仅仅是感觉上不舒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如果采取相关措施,仍不能改变这些症状,就应该去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

    温馨小贴士

    研究显示,体温在白天活动时会升高,而夜间睡眠时,体温会降低。如果两者温差大,就容易获得深度睡眠。有些人出现睡眠浅的问题,则多是由于白天体温不高,夜间体温也不低,神经温差小的缘故。

    睡眠时间要因人而异

    为了保证健康,人们应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但由于人们的年龄、体质、性别、性格的差异,睡眠时间也各不相同。

    睡眠时间因人而异,一般说来,成年人只要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就够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相应延长睡眠时间。

    有人或许会问,睡眠时间少了不好,那多了是否会对人体健康有利呢?答案是:睡得过多非但无益,反而有害。睡眠时间过长可使大脑的睡眠中枢负担过重。中医认为“久卧伤气”,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久卧可造成气血流通不畅,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低下,体内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最终可引发各种疾病。

    总之,人体正常的睡眠时间为5~10小时,成年人每晚的睡眠时间为7~8小时。每100人中仅有1~2人每晚只睡5小时,需睡10小时的也是少数人。研究还发现,那些被允许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的自愿者总是要花一个或几个小时才能入睡。

    温馨小贴士

    儿童和青少年应该重视睡眠,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的表现。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发育。

    开灯睡觉容易降低免疫力

    开灯睡觉可给人一种安全感,但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经医学科研人员研究证实,人在睡觉时开灯,会抑制人体褪黑素的分泌,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严重的甚至容易患癌症。

    人的大脑中有个叫松果体的内分泌器官。夜间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松果体会分泌褪黑素。褪黑素的分泌,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脏得以喘息,使肌体的免疫功能得到加强,消除疲劳,甚至还有杀灭癌细胞的效果。如果晚上开灯就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致使人体免疫力降低。

    温馨小贴士

    英国伯明翰妇女医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蓝色的灯光能让夜班人员在工作时保持清醒,所以,晚上需要加班的人可以考虑使用蓝灯照明来抵御困倦。

    睡前不要太饱或太饿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吃过饭后,人总有昏昏欲睡的感觉,其实这是消化过程引起的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你认为吃得越饱便越容易入睡,那就错了。

    晚餐吃得过饱,会增加胃肠负担,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影响睡眠。但也不要在饥饿状态上床,咕咕叫着的胃像其他身体不适一样,会整夜妨碍你安静下来。

    而对于早醒或程度较轻的慢性失眠者来说,临睡前吃少量零食,会有益于睡眠。据国外医学专家研究证实,牛奶中含有促进睡眠的L一色氨酸。睡前1小时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从而避免早醒,尤其对经常失眠的老年人更佳。

    温馨小贴士

    辛辣的食物会造成胃部灼热和消化不良,从而干扰睡眠。因此,晚餐最好不吃辣椒、胡椒、葱、蒜、生洋葱等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要吃太成的东西,否则容易引起夜间大量饮水,让入睡不安稳。

    几种病人适宜的睡姿

    不同的疾病患者要采取不同的睡眠姿势。

    (1)脑血栓患者宜采取仰睡。因为侧睡会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加重血流障碍,尤其会使颈部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在动脉内膜损伤处逐渐聚集形成血栓。

    (2)高血压患者宜采用加枕平仰卧位的睡眠姿势,枕头一般高15厘米,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人产生不适感。

    (3)肺气肿患者宜仰卧,并抬高头部,同时双手向上微伸,以保持呼吸通畅。

    (4)患心脏病但心脏代偿功能尚好者,可向右侧睡,以此来减轻躯体及血流对心脏的压迫;若已出现心衰,最好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切忌左侧卧或仰卧。

    温馨小贴士

    健康人使用的枕头的高度应为6~9厘米,即人的颈至肩外侧的宽度。选用这样高度的软枕为佳。

    右侧睡姿最健康

    人的睡眠姿势可谓千姿百态,但基本姿势不外乎3种:仰卧、俯卧和侧卧。一般认为,睡眠时俯卧、仰卧、左侧卧均不适宜。因为俯卧时整个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都压在胸部,影响呼吸;仰卧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把手放在胸前压住心窝部,这会导致梦魇,而且仰卧时舌根往后附缩,容易使人打鼾;左侧卧时心尖部易受压,如耳贴枕上会听到心跳声音,影响入睡。

    与上面3种睡姿相比,右侧卧最为科学和理想。在长寿调查中,许多长寿老人都讲究睡眠姿势,一般取侧卧,而以右侧弓形卧位最多。因为右侧卧时,双腿微曲,全身自然放松,呼吸通畅,而且能使心脏、肺脏和胃肠的生理活动降到最低。心脏不受压迫,肺能自由呼吸,以确保全身在睡眠状态下所需要的氧气,大脑亦因此而得到充分的休息;肝脏处于右侧低位,可获得较多的供血,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胃通向十二指肠和小肠通向大肠的开口均朝右侧,在这种睡眠姿态下,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温馨小贴士

    孕妇以左侧卧位为宜,这样既有利于自己日后分娩,又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但也不能一动不动或不翻身,可以适当更换姿势。

    睡眠无梦要小心

    梦是人的正常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结果。做梦不仅对脑功能的恢复有益,还可以为大脑神经提供一种经常性的有益刺激,并使大脑里的信息得到重新清理。

    如果睡眠无梦,需要多加小心,因为这可能是大脑受损或患病的征兆。如痴呆儿童的有梦睡眠明显少于正常儿童,患慢性脑病综合征的老人有梦睡眠明显少于正常老人等。

    任何事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持续不断及强烈而深度的梦境会在大脑皮层留下深深的痕迹,使大脑得不到良好的休息而感到疲劳、头晕等。如果噩梦连连,则是一种睡眠障碍,或是某种疾病的预兆,必须及时就医。

    温馨小贴士

    一般来讲,年轻人的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10点到清晨6点;老年人稍提前,为晚上9点到清晨5点;儿童为晚上8点到清晨6点。

    裸睡好处细细数

    裸睡对人的健康大有益处,不仅会给人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还有利于增强皮腺和汗腺的分泌、皮肤的排泄和再生、神经的调节,增强免疫力。

    另外,裸睡对紧张性疾病的疗效也有极好的作用,特别是腹部内脏、神经系统方面的紧张状态容易得到消除,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慢性便秘、慢性腹泻以及腰痛、头痛等疾病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和改善。

    裸睡不但舒适,还能使女性常见的腰痛及生理性月经痛得到减轻。以往因手脚冰凉而久久不能入睡的妇女,采取裸睡方式后,很快就能入眠。

    温馨小贴士

    不应在集体生活或小孩同床共室时裸睡。上床睡觉前应清洗外阴和肛门,并勤洗澡。被罩、床单要勤换洗,千万不要把被罩、床单当成不洗的贴身睡衣。裸睡时注意不要着凉。

    面对面睡觉有碍健康

    想一想,你曾经与别人面对面地睡过觉吗?与自己的另一半,与自己的孩子,或者是与自己的父母等等,其实这种睡觉方式是极为不科学和有害的。

    在人体内,脑组织的耗氧最大。两个人面对面地睡觉时,双方长时间吸收的气体大部分是对方呼出来的“废气”。这样由于氧气吸入不足,易使睡眠中枢兴奋性受到抑制,出现疲劳,因而容易产生睡不深或多梦等现象。同时,因睡眠中枢兴旮陛受到抑制而出现的疲劳,其恢复过程比较缓慢,使人醒后仍感到昏沉、萎靡不振。据称,在睡眠中,人长时间不呼吸新鲜空气可引起低氧血症,并引发肺循环压力升高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两人经常面对面睡觉,还有可能引起大脑的睡眠中枢兴奋和抑制功能发生障碍,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分析能力下降,影响工作和学习。

    温馨小贴士

    夫妻不宜睡一个被窝。同睡一个被窝的两个人挨得近,也有同面对面睡觉的弊端,对健康不利。

    在沙发上睡觉易伤脊柱

    很多人喜欢躺在沙发上小憩或看电视,这种习惯很容易伤害脊柱或引发颈椎病。

    (1)由于沙发比床接触细菌的机会更多,沙发垫中的螨虫污染非常严重。人躺下时口鼻与细菌近距离接触,容易引发过敏性疾病或皮肤病。

    (2)沙发过于柔软,人躺在上面时,会使脊柱呈弯曲状态,让人感到腰酸背痛。长期这样会造成腰肌和骨质劳损,甚至影响颈椎的健康。

    (3)有些人躺在沙发上时喜欢将头枕于扶手上,这样轻则容易落枕,重则会得颈椎病。

    (4)沙发-般较为狭小,睡在上边不能随意辗转反侧,不仅调整不了椎骨小关节的轻微活动,还会使四肢和腰背保持固定的僵硬体态,容易引起脊柱病变。

    温馨小贴士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质较软,这一阶段脊柱很容易变形,因此不宜睡沙发床。

    常睡软床可导致畸形

    床的种类可谓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有席梦思床、沙发床、弹簧床、木板床,还有水床、气床等等。除了木板床,其他都是软床。

    人们喜欢睡软床,不仅自感舒服,还暖和。其实,长期睡软床会发生腰肌劳损和腰腿疼痛。特别是正值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骨质尚未健全,很容易变形。严重时还可形成偏肩、驼背等畸形,甚至影响内脏器官的发育。

    最理想的床是硬板床。人在睡硬板床时,身体上100个主要穴位约有l/6受到挤压,在不知不觉中会调节人的微循环功能,起到了治疗作用,较好地缓解了身体的疲劳。常睡硬板床还可防止脊柱、颈椎、肩周、胯关节等处的肌腱韧带老化,尤其对含胸驼背的人有积极的康复作用。

    温馨小贴士

    对于患有脉管炎、静脉曲张的人和身体过于消瘦的人来说,则宜睡软床,不宜睡硬床。因为这类人皮肤下的肌肉薄弱,微血管过分暴露于皮肤表层,在睡眠过程中易导致压迫部位充血或淤血,甚至醒后还会出现肢体酸痛麻木的感觉。

    女性睡眠过多或不足易患心脏病

    睡眠过多或不足均不益于健康。一项新的调查显示,与每天睡眠8小时的女性相比,睡眠过多或不足的女性更易患心脏病。

    该研究报告称,睡眠过多会导致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原因尚不清楚。如果睡眠不足,此前的研究已经显示可能会导致高血压。1986年,研究人员对7.1万名美国女性进行了问卷式调查,研究人员让她们回答了有关睡眠习惯的问题。当时,她们没有患心脏病。10年后,研究人员发现其中的934人患了心脏病,有271人死亡。除了打鼾、吸烟和体质指数等因素外,研究人员发现,与每天睡眠8小时的女性相比,每天睡眠时间5个小时以下的女性患心脏病的概率会增加45%,睡眠时间为6小时和7小时的女性患心脏病的概率分别增加18%和9%,而睡眠时间超过9个小时的女性患心脏病的概率会增加38%。

    可见,女性睡眠过多或不足都易患心脏病,所以睡眠最好保持在8个小时左右,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

    温馨小贴士

    晚上10点至凌晨2点,是人体旧细胞坏死、新细胞生成最活跃的时间。此时不睡,细胞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则会加速衰老。而且睡眠不足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所以每天最好10点之前就睡觉。

    早上睡懒觉时间过长会致病

    很多人早晨喜欢睡懒觉,觉得这是人生一大享受,其实长期下去会致病,所以还是小心为妙。睡懒觉时间过长使大脑皮层抑制时间过长,长此以往,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导致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还会使免疫功能下降,扰乱机体的生物节律,使人懒散、产生惰性,同时对肌肉、关节和泌尿系统也不利。

    另外,睡懒觉会使血液循环不畅,全身的营养输送不及时,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由于夜间关闭门窗睡觉,早晨室内空气污浊,睡懒觉太多很容易造成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温馨小贴士

    周末睡眠过多,会影响生物钟的正常规律,导致周一持续疲劳,所以不要试图周末长时间“补觉”。

    南北睡向睡得香

    每个人每天约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觉与地球磁场方向一致,即“南北”方向(头北脚南)为好。

    众所周知,地球是个巨大的磁场,其磁力线由北极经地球表面进入南极。如果人体睡眠时的生物电流方向与地球磁力线方向相互垂直,那么地球磁场的磁力就成为人体生物电流的强大阻力。同时,人体要为恢复正常运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就得消耗大量热能,以提高代谢能力。

    若采用“南北”睡向,人体内的生物电流方向可与地球磁力线方向成平行状态,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排列则为定向排列。这样,气血运行便可通畅,代谢降低,能量消耗锐减,睡眠中的慢波、快波就能协调进行,从而加深睡眠深度,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身心健康。

    若是睡觉方向为“东西”向,机体从外界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补充,而磁场的磁力又得不到及时排除,所消耗的热量又以热的形态萦绕于周身,导致体温升高,则气血运行就会出现失常,产生病态,会使人产生头昏、烦躁、失眠、颈椎酸疼等症状。

    温馨小贴士

    动脉硬化病人仰卧睡眠防血栓。因为如果选择侧卧,动脉血管扭曲挤压,使原来因动脉硬化而管腔变狭窄的颈动脉血管内血流速度减慢,比较容易在动脉内膜损伤处逐渐聚集网罗而形成血栓,因此,专家提醒动脉硬化病人最好仰卧睡眠。

    缺觉之后莫补觉

    每个人都希望在劳累之后能够彻底地睡个安稳、舒服的大觉。其实,缺觉之后,即使睡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一个人的睡眠时间是由生物钟决定的,如果不在生物钟的睡眠时间内,其他时间再怎样补觉都是无用的。专家建议,如果前一晚睡得不好,第二天白天不需要长时间补觉,而应该继续像平常一样工作和生活,这样晚上自然会睡得好,睡眠质量也会更好,从而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温馨小贴士

    吃完饭后,大量食物在胃里,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人体会增加胃、肠的血流量。而身体里的血量却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大脑的血容量就会减少,血压也随之下降,如在这时睡觉,很容易因脑供血不足而发生中风。所以吃完饭后应先活动活动再睡觉,以免发生中风。

    简易催眠法,给失眠者带来福音

    失眠的时候可以用以下几种简单的催眠方法来帮助入眠,效果不错,不妨一试。

    1.暗示催眠法

    把自己的躯体想象成一个大气球,有几处正在向外漏气,于是逐渐缩小,待气漏完,也就安然入睡。以猫睡觉的样子松懈地躺卧,放松肌肉,暗示自己已十分疲劳,再张嘴打几个哈欠,睡意就会袭来。

    2.药枕法

    杭菊花、灯芯草各250克作枕头芯,常用此枕有助于陕速入睡。

    3.搓足催眠法

    睡前用热水洗脚,并用手从里向外搓脚心100次左右,可使人尽快入睡。

    4.风油精涂穴法

    在心烦胸闷、头昏脑涨不能入睡时,用风油精涂擦太阳、风池两穴。

    5.眨眼催眠法

    上床后取仰卧姿势,眼睛盯着天花板,尽量往头后看,随即反复开闭眼睑,直至眼皮酸累,形成眼肌疲劳状态,眼睛就会自然闭合,安然入睡。长期坚持,还可预防老年人眼睑下垂。

    6.快步催眠法

    临睡前决步行走15分钟,可帮助睡眠,其效果不亚于镇静药。

    温馨小贴士

    临睡前吃一个苹果,或在床头柜上放一个剥开皮或切开的柑橘,吸闻其芳香气味,可以镇静中枢神经,帮助入睡。

    定时醒,健康来

    什么时候睡醒是顺其自然的。虽然有不少人醒来的时间比较固定,但却认为那是碰巧,也未拿它当回事。其实,人们应该把定时觉醒作为一件大事来对待,这里面有不少奥妙呢!

    一个人能够定时醒来,是他的生物钟运转良好的表现。具体地说,专司入睡和觉醒的生物钟称为“醒觉钟”,定时觉醒可保证它的正常运转。睡眠比吃饭更重要,不吃饭至多可活7天,只喝水可维持20多天,但不睡觉最多可维持5天。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看,定时觉醒比睡眠更重要。睡了一夜,到了清晨便会自然醒来,由于司空见惯,“从来如此”,人们面对如此现象反而见怪不怪,觉得平淡了。而生物钟学说发现,从睡着到醒来,人体内部有许多生物钟在急剧地变化,例如血压、体温、心跳、脉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都在此时加快和增强,有了这些才可导致觉醒。有的人“头部时钟”相当准,每天自动醒来的时间差不多,这是一个好习惯,应该坚持下去。

    温馨小贴士

    想睡的时候,不要拖延上床的时间,困倦是自然的睡眠提示。如果耽误了睡觉时间,身体里秩序就会大乱,想睡就睡,健康自然会来。

    清晨睡醒赣床5分钟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清晨是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时刻”,而最危险的时刻是刚醒的一刹那。人在睡眠时,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各项生理功能维持着“低速运转”,这时人体代谢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部分血液积于四肢。清晨一觉醒来,呼吸、心跳、血压、肌张力等在大脑由抑制转为兴奋的霎那间要迅速恢复“常速运转”,会导致交感神经与肾上腺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经过一夜的体内代谢,尿液和不显性失水会丢失水分,以致血液变稠、血流缓慢、循环阻力加大、心脏供血不足。所以,醒后如立即下床,对本已负担过重的心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造成意外死亡。

    为此,清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不是立即穿衣,而是赖床5~10分钟,采取仰卧姿势,进行心前区和脑部自我按摩,做深呼吸,打哈欠,伸懒腰,活动四肢,然后慢慢坐起,稍过片刻,再缓缓地下床、穿衣,使刚从睡梦中醒来的身体功能逐步适应日常活动。

    温馨小贴士

    晨练的项目应选择动作柔和一些的,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如快步走、慢跑、健身操等。

    晨练后不宜睡“回笼觉”

    早起锻炼是不少老人的惯例,有些老人回家后喜欢再睡一个“回笼觉”。专家称,这种做法既影响晨练效果,又不利于健康。

    一方面,晨练对身体有利的方面是延缓冠心病、高血压、肺气肿及肺心病等疾病的发生。但如果晨练后再补睡一觉,对心肺功能恢复不利。此外,晨练后,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常有汗出,此时若重新钻进被窝,因被窝内的温度低,会使汗渍未尽,容易受凉感冒。

    另一方面,老人过早地起床未必是很好的习惯。清晨是人体血液黏稠度较高的时期,血压也不稳定,心脑血管很容易发生意外。同时,睡回笼觉必然要打乱作息规律,使大脑生物钟紊乱,会使老人“白天睡不好、晚上睡不着”。

    医生建议:等到太阳升起一段时间,例如上午八九点时,晨雾已驱散,植物释放出氧气,气温上升时老人再出门锻炼为宜。

    温馨小贴士

    研究人员对1026名生活在法国巴黎、年龄60岁以上的健康入进行电话采访,结果显示近14%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白天有嗜睡症状,一般表现为看电视、读书或聊天时打盹。与其他被调查者比较,白天有嗜睡症状的入发生记忆力、注意力和其他认知功能衰退问题的可能性会增加一倍。

    有些人不宜睡午觉

    睡午觉能消除疲乏,有助于体力的恢复,但有些人是不宜午睡的。德国精神病学家舒莱通过大量的研究认为,有以下几种人不适宜午睡:

    (1)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且年龄在64岁以上的人。

    (2)血压过低的人。

    (3)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特别是因脑血管变窄而常出现头痛、头晕的人。

    因为人在睡眠时,心率相对缓慢,脑的血流量减少。上述几种人,在午睡时容易出现大脑暂时眭供血不足,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样午睡醒来就常会出现头晕、脑涨、疲乏无力等症状,使人备感难受。尤其是午睡时间如果过长,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细胞血管关闭时间过长,使脑的血流量更加减少,午睡后其症状会更加明显,甚至会加重病情。

    温馨小贴士

    睡觉时张口呼吸会吸进灰尘,而且极易使气管、肺及胸部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所以最好用鼻子呼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