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习惯是慢养出来的-良好的消费习惯有益终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现在的很多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宠,老人爱,孩子想要什么,家里的大人就给什么。有些家长甚至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愿望。

    家长的这种做法导致许多孩子缺乏金钱概念,不了解物质的价值与金钱的价值,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消费习惯。这种不良的消费习惯,只会让孩子内心的物质欲望不断膨胀,最终扭曲了他们的心灵。

    作为家长,有责任引导孩子去认识金钱,懂得钱的来处与意义,指导孩子合理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一个懂得使用金钱,有良好消费习惯的孩子,才能获得心灵的安逸,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大手大脚贻害无穷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家长。他们说:“孩子是家里的宝贝,钱不花在他身上,还能花在谁身上呢?”抱着这样的态度,许多家长以孩子的需要为全家的需要,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买高档的玩具、衣服。许多刚刚懂事的孩子见什么要什么,毫无节制,家长也咬紧牙关满足孩子的要求,殊不知这样的“爱”为孩子的将来埋下了祸根。

    孩子从小在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中长大,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水平,在大人的宠爱之下,养成了浪费、乱花钱的习惯。因对金钱缺乏意识,购买欲、占有欲强烈的孩子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膨胀,他们想要什么就要求家长必须买什么,在生活中、学校中经常跟别的孩子盲目攀比,这样很有可能养成他爱慕虚荣的性格。

    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男孩子因家境富有,爸爸妈妈宠爱,过惯了“奢侈”的生活,为了在同学面前有面子,男孩子花钱如流水,动不动就请客吃饭。

    后来,家里发生了意外事件,财产几乎损失精光。就在爸爸妈妈一筹莫展的时候,男孩却对爸爸说:“爸,明天,是我们班长的生日,他和我的关系特别好,给我500块钱,我请他到卡拉OK包厢过生日。”

    儿子的话,让他的爸爸大吃一惊。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竟然要拿钱给同学包厢过生日?爸爸对孩子说:“儿子,咱家最近出了意外,你是知道的,爸爸哪有钱给你请同学过生日?再说,同学过生日,你为何非要请他到那种场所消费?”

    男孩不以为然:“我知道你最近没钱,可500块总拿得出吧?再说,请班长过生日,我是想让别的同学看看,我们哥们多酷多帅。”

    听着男孩理直气壮的回答,爸爸哀叹不已,面对家庭困境,当儿子的不仅不闻不问,而且还理直气壮地跟父亲要钱去消费。这只怪自己以前对孩子花钱不加控制,才导致孩子有这样的消费观念。

    那天,为了给孩子一个教训,爸爸硬下心肠没有给男孩子钱。男孩在家里又哭又闹,没有得逞,最后连课都不想去上了。

    因为怕同学嘲笑,男孩动了“偷”的心思,他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偷了家里仅剩的500元钱跑出去给班长过生日。

    看了这个故事,你许是同样唏嘘不已,当家里的生活陷入困境时,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孩子非但不能理解父母的苦衷,依然贪图虚荣、讲究排场,为了所谓的“面子”,甚至偷钱给同学过生日,这样的情况是多么让人伤心的呀!可是,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不良行为,追根溯源,是家长忽视金钱教育,没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造成的:

    1.家长没有让孩子认识到金钱的价值

    生活中,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让孩子了解钱。因为他们没有给孩子认识“金钱价值”的机会,没有告诉孩子如何消费才算合理。导致许多孩子缺乏金钱概念,不能真正理解物质的价值与金钱的价值,更不知道金钱是通过辛苦的劳动才得到的。所以,花起钱来才会毫无节制。

    2.家长忌讳在孩子面前谈积极情况

    许多家长认为不应该和孩子谈家庭的经济情况,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父母,认为和孩子谈家庭状况,面子上过不去,而且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事实上,一些孩子了解了家庭状况后,反倒能够替父母着想,控制自己花钱。家长也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懂得劳动与收获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孩子热爱家庭,也热爱劳动。

    3.补偿孩子的缺失,让孩子无节制花钱

    有一些家长因为太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他们在孩子用钱上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无节制地给孩子物质满足只会让孩子滋生好逸恶劳、铺张浪费的恶习,却无法弥补孩子心灵的空虚!因为空虚,孩子只能借挥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导致内心的欲望无限制地膨胀。

    4.家长的不良习惯影响了孩子的金钱观

    有些家长本身就铺张浪费,动不动就在家里请客,或者到大酒店吃饭。这无疑是告诉孩子,这种“慷慨的行为”是可取的。孩子能不有样学样吗?

    正因为从小缺乏金钱教育,对金钱缺乏认识,导致许多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因为他误认为只要是值得用钱的地方,就可以无限量地花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人为他提供无穷无尽的钱,每个月的工资收入都是有限的金额。就算父亲把所有的积蓄都送给儿子,也经不起儿子各种贪婪的享受,一旦有一天家长不能满足孩子过高的要求时,心理上的落差很可能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创伤。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为了获取金钱,他们甚至可能会走上为“找钱”不顾一切的犯罪道路,从而走向堕落的深渊。

    还有一些孩子,因为从小没有养成量入而出的习惯,长大以后,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控制金钱,这样,他们的生活常常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中。更为严重的是,当孩子成家后,如果双方花钱都是大手大脚,家庭生活就无法富有。如果一个人非常节约,另一个人挥金如土,家庭矛盾可想而知……

    总之,大手大脚的消费恶习,只会给孩子带来无穷尽的危害,影响孩子人生的幸福指数。因此,要想避免你的孩子今后陷入金钱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家长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合理消费的能力。

    培养“识钱”的孩子

    在当今社会,我们的孩子们时刻都会与钱打交道。作为家长,要理智看待这一问题,要让孩子对金钱有正确的认识。孩子唯有认识了金钱的价值与意义,才能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反之,如果孩子对金钱缺乏了解,就很可能养成铺张浪费的坏习惯。

    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一个做铁匠的父亲,含辛茹苦地把他的独身子抚养成人。可是,这个独生子并不成器,花起钱来毫无节制。有一天,这个父亲终于忍不住了,他将儿子赶出家门,要儿子去尝尝挣钱的苦头。

    母亲心疼儿子,偷偷地塞给儿子一把铜板。儿子在外面溜达了一天。晚上,他回家把铜板交给父亲说:“爸,这是我挣的钱。”父亲把铜板拿在手上掂了掂,生气地说:“这钱不是你挣的!”说着就丢进了熔炉里。

    第一天,儿子故伎重演,他“挣”回来的钱,依然被他的铁匠父亲丢进了炉子里。

    面对着父亲的严厉呵斥,儿子非常无奈,他只好来到农场里,帮农场主干了一天的活。这一天,他一会儿割草喂羊,一会儿挑大粪,一会儿赶猪,非常辛苦。天黑了,天上的星星正调皮地眨着眼睛。铁匠的儿子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这一天,他终于体会到了生活的不容易,父亲赚钱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

    第二天,天还没亮,铁匠的儿子又赶到了农场,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而聪明的铁匠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表面上依然不动声色。

    一周以后,农场主给了铁匠的儿子几个铜板钢板作为工钱。拿着自己的劳动所得,儿子兴冲冲地回到家里,把铜板交给了父亲。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铁石心肠的父亲依然看都不看一眼又把铜钱丢进了熔炉里!儿子立即暴跳如雷,他一边喊一边向红彤彤的熔炉扑去!

    父亲一把拉住他,欣慰地笑着说:“孩子,你终于知道心疼这些钱了,我相信这钱才是你挣的。”

    这一故事所要揭示的,正是这样的道理——唯有认识到金钱的价值,赚钱的不容易,孩子才能懂得珍惜,才会知道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使金钱变得更有意义。这对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独立生活有很大益处。

    在美国,金钱知识教育被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人生幸福计划”。这一教育要求孩子达到这样的目标:

    3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做出选择;

    5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硬币;

    7岁:能看价格标签;

    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

    9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

    1l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岁: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的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13岁以上: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美国家庭的这种“识钱”计划值得我们中国的家长探讨与借鉴。那么,在我们中国,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认识“金钱”呢?专家的建议是:

    首先,家长应该让孩子成长为有经济责任心的人

    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懂得劳动和收获之间的关系,鼓励孩子利用假期时间去参加公益劳动或者勤工俭学,让孩子知道没有辛劳,就没有收获的道理。

    此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做家务“挣钱”,让孩子感受到任何一分零花钱都是要通过汗水和努力换来的,另一方面也让他通过参加劳动来感受父母平日工作的艰辛。

    其次,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教育孩子“认识”钱

    家长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教育孩子,让孩子了解自己父母的收入来源、开支、储蓄等经济情况,此外,家长还可以多带孩子去超市或者市场,让孩子多参与购买和消费的环节,做一些物品价格的比较,了解金钱在其中的作用。

    有一天,李妈妈带李源上街,孩子要买3块钱一个的冰淇淋,妈妈就告诉他3块钱可以买1斤黄瓜(6毛)、1斤西红柿(1元)、半斤豌豆(8毛)、3斤小白菜(6毛),这些菜我们一家3口两顿也吃不完。

    通过比较,李源恍然大悟:“原来3块钱可以买这么多的菜呀!”当孩子了解了3块钱在生活中意味着什么,便主动对妈妈说:“那我还是别买冰淇淋了吧!”

    李妈妈知道孩子这时候是又渴又热,就建议他说:“买根便宜的冰棍吧!”孩子非常高兴地接受了,结果仅花了3毛钱。

    事例中,李妈妈没有简单地拒绝孩子,而是利用上街的情境,用很简单的方式说服了孩子,让小李源懂得了3元钱的价值。这对孩子今后合理地利用金钱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不要掩饰家庭的经济状况

    有时候,在我们有些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父母们碍于和孩子谈钱,总觉得面子上不好看,甚至有的还“打肿脸充胖子”,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兜里有钱。其实家长不需要在财务上对孩子保密。告诉孩子家里的财务情况不仅使孩子明白家里每月各种开支,而且可以促使他主动思索自己的需求是否恰当。

    第四,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

    让孩子了解你挣钱的方式。如果有机会,可以带领孩子参观自己工作的场所,特别是体力劳动者那些流血流汗的挣钱场所,你的劳动会给孩子的幼小心灵产生一种惊心动魄的震撼效果。你的辛劳,会在孩子所触摸到的世界里得到补偿:那就是孩子会更热爱你的工作,热爱你的生活,热爱你所带来的财富,并和你一起携手,去赢得有限的人生!

    第五,认识每件东西的价值

    让孩子认识金钱,还应该认识没见东西的价值,主动珍惜保护它。这需要家长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把孩子必须去照看的物品的数量加以限制。设法去轮换孩子身边的玩具,把一些玩具存放一段时间,以便再给他们时能激起他们的“新鲜”感;

    (2)与孩子一起讨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以及塑料、金属、木材及纸张从何而来,让孩子认识到它们非常有限;

    (3)如果孩子因滥用或疏忽大意而让物品折断或毁坏,就让孩子用劳动所得费用赔偿修理费用或更换旧损坏的物品;

    (4)在家中制定。些使用他人物品的规章制度,以此来教会孩子学习爱惜别人的物品;

    (5)尊重孩子的感情,因为人总是比东西重要的。美国家长认为让孩子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如何合理地使用钱,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因此金钱教育就成了美国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

    第六,给予孩子必要的津贴

    孩子每月若能得到一定数额的津贴,他们就能学会生活的基本法则:有钱才能消费。但这“有钱”必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k而增加,而且孩子消费的账单必须记在孩子的户头上。这样,当父母听到孩子发出“我要买什么”的声音时,你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先瞧一瞧你的存折吧!所有这一切你能消受得起吗?”压力会立刻从你的身上移开。买不买成了孩子自己的决定。

    第七,不要用钱来利诱或惩罚

    用钱利诱、惩罚从来是父母们的专利。你应该充分认识它的危害。如答应给孩子的津贴,应按时给予,不能因为孩子的懒散行为,不愿学习,不愿做家务而任意减少、克扣甚至取消;做父母的也不能因为自己在哪儿发了一票,而对孩子突然慷慨大方;孩子在家里表现勤劳以及在校取得良好的成绩,你称赞他几句已经足够了。

    教孩子学会合理使用“钱”

    事例一:

    叶宏上小学3年级开始,妈妈每周都会给他5元钱作为零用钱。可是,叶宏的妈妈发现,叶宏并不懂得如何合理支配他的零用钱。他总会在周一、周二就把零用钱花光了,剩下了几天里,他如果没有钱,还会向妈妈索要。妈妈很无奈,不给孩子零用钱吧,其他孩子都有,自己的孩子没有,怕孩子心理不平衡;给孩子零用钱吧,可他又不懂得合理支配,这该如何是好?

    事例二:

    左菲菲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从小她就有极强的理财能力。在她上小学5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爸爸妈妈需要到外地出差,给她留了300元钱作为生活费。

    左菲菲把钱分成了4份,每一份75元,为每一周的生活费。除去车费、点心费、每天买菜的费用,每一周,左菲菲都会把75元生活费里剩余的钱存储起来。

    一个月过去了,左菲菲的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发现自己的女儿不但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而且还购买了她喜欢的头饰和一本《格林童话》,最重要的是,她的储蓄罐里还多出了50多元的钱。左菲菲的爸爸妈妈很是欣慰。

    专家认为,孩子上小学后,作为家长,定期支付孩子合理的零用钱是有必要的。但给了孩子零用钱,不等于说家长的任务就完成了,因为,引导孩子如何合理、有计划地花钱同样重要。孩子只有学会了如何合理地花钱,才能懂得把钱花在刀刃上。

    那么,家长应如何让孩子学会合理地使用“钱”呢?一般来说,要教会孩子学会合理消费,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责任感及价值观,家长应遵循以下准则:

    1.定期、准时发给孩子零花钱

    定期性是教孩子们学习花钱规则的关键所在。给孩子零用钱时,家长要做到定期,定量,并告诉孩子在此期间每天花多少,如果提前花完了,就不会再给零花钱了,甚至会因为“上一次”的表现不佳,罚一部分的钱。孩子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想办法把自己手头的金钱做一个统筹的安排,而不至于花钱无节制。一旦孩子出现故事中叶宏那样的情况,家长一定不能再无休止地满足他的愿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吸取教训。

    2.给孩子钱要有节制

    无论你的孩子年龄多大,也无论你的经济条件如何,在给孩子零花钱方面,家长一定要有所节制,把钱的数额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

    一般来说,零花钱的数额并没有一个定数,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日常消费来预算。这些开支大多包括买零食、午餐费、车费、购买学习必需品的费用。另外,父母还要给孩子一些额外的钱,也就是说,您给孩子的钱,要比预算宽裕一些,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存储创造可能性。

    3.教孩子制定和执行预算

    制定预算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懂得,花钱是要负责任的。在自己的收入范围内要保证自己始终有足够的钱,而避免那种因买太多想买的东西而无法付款的尴尬,方法就是做一个预算表,它是管好钱、有计划用钱的基础,也是避免孩子乱花钱的安全网。

    由于孩子小,可以每周制定一次预算,列表时按下述四个步骤进行:

    ①列出每周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町靠收入;

    ②列出每周必须要花的钱;

    ③买东西之前,先列出清单;

    ④列出想要攒钱购买的东西。

    4.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

    许多家长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每当带着孩子走进玩具店或者商店的时候,孩子总是会没完没了地要求家长买各种玩具和食品等。这时候,家长也不必什么都不买,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权利,能买其中一种,如果买了这个,其他的就不能买了。

    5.让孩子学会记账,这样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钱花到哪里去了

    家长在给孩子零用钱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个支出原则,让孩子及时记账,培养孩子记账的习惯。刚开始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在领到零用钱时,就先把未来一个周期所需要花费的记录下来,额外的支出也要随后一一记录。几个月后,家长不但可依这份资金流量表,检视孩子的消费倾向,了解他对金钱的价值与感受,万一发现偏差,也可以适时纠正。这样做,可提高孩子理智消费的能力。

    6.要教孩子一些少花钱的方法。

    告诉孩子,一个人可以在生活中尽量减少金钱的支出,这样,手中的钱就会多起来。有什么方法可以少花钱呢?例如,买东西之前必须要想清楚是否真的需要,可以让他在心里问自己“我需要这个东西多久?”“是不是已经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打算要买的东西?”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有些支出是不必要的。教孩子每周在固定的一天去购物,不要天天购物。购物之前一定要列个清单,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买东西,不要见什么买什么。

    7.让孩子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东西

    为了进一步落实“付出才有收获”的观念,爸妈不妨给孩子一些工作。例如:铺餐桌、铺床、擦桌椅、倒垃圾、扫地等。做这些家事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劳动力,也能让他们体会“付出才有收获”的观念。而且,用自己的劳力、智力换取来的报酬,更值得珍惜。今天,很多孩子可以无条件地得到高额的零用钱,难怪他们会有“不劳而获”才是聪明人做法的错误观念。

    这种因势利导、切合实际的“用钱”教育,会使孩子获益匪浅。研究证明,一个从小就懂得合理利用金钱、支配金钱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经济意识,在经济事务上的管理和操作能力也很强,这为他们今后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培养孩子储蓄的习惯

    懂得了金钱的价值与如何花钱这还不够,作为家长,还应该从小让孩子养成存储的习惯。新加坡的青少年在这方面受到的教育是首屈一指的。“节俭和储蓄是美德”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人们生活中始终牢固不变。由于社会、学校合力引导孩子学会花钱、学会节俭,他们都很会存钱。教育部和邮政储蓄银行每年都开展全国性储蓄运动,每年的运动都有不同的主题,其目的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储蓄习惯。

    有人曾说:一个没有储蓄罐的孩子是不健全的孩子,这是一个颇有见地的认识。对于孩子来说,拥有自己的储蓄罐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帮助孩子养成存储的习惯,让孩子更进一步了解金钱的价值。

    美国有一本畅销书叫做《钱不是长在树上的》,这本书的作者戈弗雪在谈到储蓄原则时指出: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钱放在3个罐子里,一个罐子里的钱用于日常开销,购买在超级市场和商店里看到的“必雩品”;第二个罐子里的钱用于短期储蓄,为购买“芭比娃娃”等较贵重物品积攒资金;第三个罐子里的钱则长期存在银行里。为了鼓励孩子存钱,可以陪孩子一起去银行存钱,并以孩子的名义开一个户头。当孩子在铅印的存单或存折上见到自己的名字时,会使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变得重要了。银行的另一个好处是:它能使孩子们充分理解钱并不是随便地就可以从银行里领出来,而是必须先挣来,把它存到银行里去。以后才能再取出来,而且还会得到多出原来存入的钱的利息。

    良斌6岁那年,收到了2000元压岁钱,妈妈为他开了一个银行账户,并要求良斌每月在自己的账户上存10元。妈妈要求良斌每次花钱不能超过10元,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必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买些小礼物。给良斌设立账户后,妈妈还给了良斌一本小册子,告诉良斌如何充分利用账户。良斌妈妈认为,让孩子对自己账户的存款负责,这样,他就不会养成乱花钱的习惯,即使在买东西时,也会精打细算。良斌每天都会花5元钱,其中2元是车费,2元是餐费,1元是零食费。

    有一天,良斌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发现我们学校小卖部的干脆面太贵了,这样吧,你帮我在超市多买几包,我付你钱。”妈妈一听,这孩子怎么这么聪明了?于是高兴地替儿子买了5包干脆面,每包便宜2毛钱,儿子省下了1元!

    一周后,儿子又对妈妈说:“妈妈,你先出钱给我买一箱吧,这样更便宜,我每周把钱还给你。”妈妈又同意了,结果每包便宜了3毛!

    现在,14岁的良斌已经有两个属于自己的账户了,其中一个定期账户是用于存放不常用的钱,这样利息高;另一个是活期账户,用于存放日常开支,可以随取随用。妈妈又为良斌办了一个储蓄卡,让良斌自己去银行取款机取钱。这让良斌感到自己长大了,他非常珍惜每次取钱的机会,妈妈规定每次只能取50元,而且要求他必须在月底保证储蓄卡保证收支平衡,如果他不顾一切用光钱,那将取消他使用储蓄卡的权利。

    良斌的例子告诉广大家长,从小培养孩子储蓄的习惯,能让孩子养成有意识地控制金钱的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储蓄的习惯呢?要培养孩子储蓄的习惯,家长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孩子把零钱放进储蓄罐里

    当孩子有几角、几元或者几十元的时候,引导孩子把零钱放进储蓄罐里,并养成习惯,久而久之,当有一天孩子发现钱罐里原来有数目不少的钱时,他会觉得很惊喜,更会充满成就感,因为更懂得珍惜金钱。

    2.一起决定应该存多少钱

    虽然孩子要从礼物、工资或零用钱中拿出多少比例的钱来存,所存的钱会随和物、工作和年龄而有所不同,但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拿到钱之前,就先建立储蓄的习惯。

    3.储蓄优先

    孩子和大人一样,都会把储蓄这件事延后再做,结果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没钱可存了。所以帮助孩子在做其他事之前先把钱存起来。孩子长到3岁,父母便可以用家里的钱和他玩储蓄游戏。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积蓄存到家中的“银行”时,用孩子的名义开一个“账户”,让他有自己的“存折”,并妥善保管。到6岁时,应该让孩子理解,把钱存到银行里,不是银行把钱“拿走”了,而是把钱安全地存放起来,并使之有所增加。这样做有助于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

    4.为特定的目标设定期限

    如果孩子要存钱买一组电视游戏器配件,建议他找张那组配件的照片,然后在上面写上希望购买的日期。用磁铁把照片钉在冰箱门上或钉在他卧室的门上,让他能时时看到自己的目标。

    5.和孩子分享“骗自己存钱”的技巧

    每周存下部分的零用钱(你的,则是薪水);将所有在节庆时收到的礼金都存起来;少花点钱在自己身上多做些额外的家事;在有时间把钱花掉之前先存起来;看电影时和朋友共吃一盒爆米花,而不要自己吃一整盒;尽量少放钱在口袋里。

    6.让孩子把钱存到银行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他的存款可以帮他实现一个大的心愿。比如买脚踏车、玩具等,帮助他从每个月的零用钱规划出时间表,估计大约花多少时间可以达到梦想,建立孩子的理财目标。同时,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在银行存钱的四个好处:

    ①安全;

    ②可以使钱增值;

    ③可以提供便利的服务;

    ④可以减少乱花钱的次数。

    家长在鼓励孩子节省消费、增加储蓄,从小建立正确的使用金钱的好习惯时,也别忘了以身作则。另外,也不要完全以金钱作为奖赏或惩罚孩子的工具。久而久之,孩子一定会成为理财高手,无形的“财商”将成为他一辈子的财富。

    允许孩子向父母借钱

    今年上初一年的拉拉由于同学生日,想给同学买个礼物,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向父母开口,因为前两天妈妈刚给她买了一部《现代汉语词典》,还有其他学习用品,一下子就花了300多元。于是,她想,不如先向妈妈借点钱,等自己攒够钱以后再还给妈妈。

    当拉拉向妈妈提出借钱的请求时,妈妈听了居然又气又好笑,她对拉拉说:“羊毛生在羊身上,你的零花钱还不是我给你的?以后要?钱就直说,不要变着法儿来诈我!”

    拉拉听了很委屈地说:“妈妈,我是认真向您借钱的!您平时给我的零用钱不是由我支配吗?那我少吃些零食来还您借给我的钱,行吗?”

    妈妈看拉拉的样子很是认真,也不禁思考起借贷的合理性。

    就这个问题,儿童理财专家给拉拉的妈妈提出了有效的建议:拉拉主动要求向妈妈借钱,而不是向妈妈要钱,这说明拉拉已经有了很强的自立意识。因此,妈妈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向她讲解一些借贷知识,使她亲身体验借钱还贷的全过程,极早形成正确的借贷观念。这对于她成年后的正确消费和经济独立意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现在的孩子,从大学时代开始,就要独自面对经济上的考验了。如果他们缺乏理财意识,就会被铺天盖地的以信用卡、学生借贷和各种消费借贷形式出现的信用贷款所淹没。

    但是,如果孩子在未成年时就养成了良好的信用借贷的习惯,在借钱之前他们就会反复思虑:“为了得到这个东西。我使自己背上还债的负担,值得吗?”当孩子有了这层考虑之后,自然就能够从容地应对这个到处是信用消费的社会,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因此,如果孩子主动向家长借钱,家长应该和他签订一份正正规规的借贷合同,然后把钱借给他。在孩子“负债”的过程中,他们会体验到借钱买东西,然后花上几个月还债的感受;他们会明白债务是一种严肃的责任;他们会知道不得不为自己早已失去兴趣的东西而还债是什么滋味。孩子在中小学时代就积累信用借款的经验,等他们成人之后,就更能负责任地处理较大数额的借贷了。

    在家长接受孩子的借贷要求,培养孩子良好的借贷习惯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还款期限应以两个月为宜

    如果把还款时间拖得太长,很可能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记住,你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自觉还款的好习惯。如果他们抱怨时问太短,你一定要有耐心,提醒他们既然签署了协议就应该执行。

    2.给孩子的最高借贷额不应超过两个月的零用钱

    如果你每个月给孩子30元为零用钱,那么给他的最高借款额就是60元。

    3.不允许孩子拖欠或抵赖欠款

    家长借钱给孩子的一个重要借贷原则就是让孩子必须归还借款,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所以,当你向他们收取欠款时,不要接受任何不还钱的借口,不应该让孩子养成拖欠甚至抵赖的坏习惯,否则,他们就不会深刻认识到借贷是一项严肃的责任。如果家长妥协,孩子就学不到关于借贷的最重要的一课:千万不要在没考虑清楚的情况下去借钱!

    4.让孩子的自主借钱尝试成为一次成功的经验

    当孩子第一次按期、如数还掉欠款后,他们会因自己能够守信用、履行诺言而倍感自豪。因为为了按期还钱,他们不得不放弃本想购买的东西,这种感觉会让他们觉得痛苦。但恰恰因为如此,以后他们再想借钱买一些意义不大的东西时就会更加谨慎了。这可以说是整个尝试过程中最大的成功。

    5.允许孩子犯错误

    如果你觉得孩子借钱想买的东强无用或很可能上当受骗,也不要过多地干预他的决定。他买了之后会慢慢后悔,这也是促使他增长经验的有效途径。如果孩子确实后悔了,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以后他会谨慎行事。

    家长在贯彻孩子借钱的这五大原则时,最关键的一点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决定,使孩子在实践中自觉地获得经验和体会,而不能依靠家长包揽、命令,更不能进行枯燥的说教。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孩子良好的借贷习惯。养成借钱按时还的借贷意识。

    让孩子养成节约的习惯

    玲玲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长得乖巧,学习又好,深得全家人的喜爱。但是她有一个改不掉的坏毛病,就是喜欢浪费纸张。往往不到学期结束,一本好好的笔记本就被她撕得只剩下两张皮。老师对她的这种做法非常反感,常常告诫她不要这么浪费,可她却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反正我爸爸、妈妈会给我买,浪费几张又怕什么?何况,他们也不怕我浪费呀!”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对“节俭”的概念开始淡漠了。他们认为“节俭”不过是过时的词。事实上,家长们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节俭”是一种美德,美德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正如左丘明话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要想你的孩子不至于陷于堕落奢靡的生活陷阱里不能自拔,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培养孩子“节俭”的意识。

    “节俭”既是对创造财富的劳动者的尊重,也是对用自己血汗钱购买物品的父母的尊敬。“节俭”不仅使家里的各种东西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有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在国外,很多家长就很重视孩子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

    实例一:

    美国的山姆·摩尔沃尔顿是个拥有85亿美元的富翁,但是他却住在一座小镇上的普通房子里,平时开一辆旧福特车,穿着工作服,像一名普通工人,其生活也同样乐趣无穷。他的后代常以此为荣,并继承着这一良好的家风。

    实例二:

    哈理的祖父勒克菲尔是美国勒克菲尔财团的董事长,父亲是曼哈顿公司的经理,家中巨富,他们不仅自己生活节俭,也不允许子女们铺张浪费。这个家族有个家规就是人长到18岁以后,经济上自理。哈理是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还到纽约港曼哈顿码头参加劳动,开吊车把集装箱从货轮上卸下。他说:“我父亲年轻时,比我更苦。他当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时,为了交付昂贵的学费,每到假期就到密西西比河的货轮上当水手,干着最脏最累的活,这样才读完大学。祖父虽有钱,但我从不伸手要钱,因为这是家规。”

    不仅是国外的一些家长,在中国,一些明智的家长也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

    中国首富——李嘉诚有两个儿子:长子李泽钜,出生于196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次子李泽楷1966年出生,美国斯坦福大学电脑工程学士、企业管理硕士。龙兄虎弟大器有成,成绩斐然,现已成为李嘉诚的左膀右臂,分别在各自的经济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引起社会的关注。

    李嘉诚一贯勤俭诚信,在教育子女方面,他也要求儿子们在生活上克勤克俭,不求奢华;在事业上注重名誉,信守诺言。他特别教导儿子要考虑对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要努力工作。

    李嘉诚深知“人生的黄昏取决于黎明”的道理,对两个儿子的教导甚为严格。他一方面让孩子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也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兄弟俩在香港中学毕业后,父亲便送他们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以利他们将来事业的发展。

    为了不让儿子因为富有生出一些坏的品行来。李嘉诚有针对性地培养儿子们谦虚、勤奋、节俭的品质,在生活方面不向他们提供用于挥霍的金钱。次子李泽楷谈到父母对自己的严格教育时说:“父母从不放纵我们兄弟二人,经常给我们灌输做人的道理。”谈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勤工俭学的经历时,他说:“我和其他同学一样,零用钱得来自课余兼职,做杂工,做侍应生。每逢假日就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背着装满高尔夫球棒的大皮袋,在广阔无际的球场上满头大汗地跑上跑下,如此足足做了3年多呢!”长子李泽钜1993年的婚礼在希尔顿饭店仅开了十桌酒筵,将余下的预作婚宴开支的300万元港币捐给了天主教香港教区慈善机构。李嘉诚育子经验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学习。

    培养孩子节约的意识,是塑造良好品德的开端。我们说“有钱难买幼时贫”并不是让孩子去过“苦行僧”的生活,而是为孩子创造俭朴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继承节俭的美德。这是家长赠予孩子的,永久的财富。

    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首先,营造节俭的家庭生活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节俭行为影响孩子,用自己艰苦朴素的作风感染孩子。如将洗衣服的水留下来冲厕所;爱惜家庭物品,小心存放不用的东西等。

    其次,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的习惯

    首先在使用学习用品上要讲节约,不要因为写错一两个字就撕掉一大张纸,不要老是碰断铅笔芯。同时要在生活上节约,如夏天空调开二十六度以上,又节约又划算;节约用水,洗菜的水可以冲厕所;用完电器一定要把插头拔掉;用电脑打印材料,最好两面都用,这样省纸些;抽水马桶里放块砖头,更省水;出门随手关灯,学习用品用完再买,不要乱花钱。

    再次,要经常给孩子讲勤俭持家的道理

    教会孩子量入为出,父母要经常给孩子讲勤俭持家的道理,让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来之不易,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换来的。要让孩子学会利用废旧物品。比如可用易拉罐做个花篮,将旧凉鞋剪成拖鞋,将破皮鞋当柴烧。这样既可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又是一种手工劳动练习。

    第四,杜绝孩子虚荣攀比的心理

    要想让孩子养成节约的习惯,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不与别人攀比,不爱慕虚荣;购买物品不要追求品牌,要看实际价值;看到特别喜欢的东西,也要三思而后行,不要看到了就买。

    第五,让孩子自己挣钱,培养其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美国一些百万富翁的儿子,常在校园里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纸、冷饮罐收集起来,学校便给他们一些报酬。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难为情,反而为自己能挣钱而感到自豪。有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要让八、九岁的孩子去打工送报挣零花钱,目的是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第六,帮助孩子理解节俭的价值

    家长要用节俭的故事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节俭是美德,也是生活的必需。在教育中,父母要赞赏节俭的行为,批评奢侈浪费。父母要让孩子理解生活的艰难,理解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而节俭则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帮助人渡过难关。

    学会节俭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节俭可以使人集中精力,把身心投入到学习和事业上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成败。节俭可以培养一个人坚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人生的巨大财富。节俭有助于体察他人的疾苦,培养对他人的爱心,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

    让孩子从小学会节俭,就要让孩子适当尝尝“苦”头,没有吃过苦的孩子、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财富来之不易,也根本不知道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许多孩子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根本不懂得“节俭”二字,只要求吃好的,穿好的,玩具也是越多越好,越高级越好,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生气。有的孩子随便抛撒浪费粮食,不爱护衣物,对玩具随意搞坏,乱丢乱扔,弄得残缺不全,浪费严重。他们不知道粮食和玩具等来之不易,更不知道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

    因此,让孩子知道好日子来之不易、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父母努力的方向。许多“以俭养德”的事例告诉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有志向、有追求、有出息的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永久财富。

    从小培养孩子理财投资意识

    投资理财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学问。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学会如何理财,不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非常现实的选择。一些发达国家普遍注重对下一代的经济教育,甚至在幼儿园里就安排了理财的课程,灌输理财之道,培养儿童的理财能力。

    事实上,正如智商、情商一样,财商人人都有,从小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能帮助孩子养成较高的情商,这样,孩子长大以后,就不至于在财务的困境中苦苦挣扎,为金钱问题而担忧了。

    以下是股神洛克菲勒儿时的故事——

    洛克菲勒从小就帮助家里干杂活,或帮父亲到农场劳动,以获得零花钱。

    洛克菲勒6岁时,看到有一只火鸡在不停地走动,很长时间了也没有人来找,于是他捉住了那只火鸡,把它卖给了附近的农民。洛克菲勒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认为这样亵渎了神灵;洛克菲勒的父亲却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认为洛克菲勒有做商人的独特本领,对他大加赞赏。

    有了这次的“经商”经历,洛克菲勒的胆子大了起来。不久他就把从父亲那里赚来的50美元贷给了附近农民,说好利息和归还的日期。到了时间他就准时去讨要,毫不含糊地收回53.75美元的本息。

    华尔街股票大王的幼年经历,同样能给今天的中国家长们以启迪:

    被称为股票神童的司徒炎恩14岁便扬名华尔街。他十二三岁就想自己买股票,结果,股票行不让儿童买股票,到14岁那年,司徒炎恩用储蓄下来的100美元买了一家电脑软件公司的股票,股票价格大涨。3个月之后,他把股票卖掉,净赚800美元。1993年在父母的同意下,他向家人、亲戚及要好的朋友借钱,共集资2万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基金公司,15岁的司徒炎恩成为该基金公司的经理。

    3年之中,他的基金每年均有3成多增长,1996年达到4成增长。后来,他父亲把自己10多万美元的退休金交他管理,这位年轻的基金经理正管理着20万美元,他打算积极吸纳投资者,5年赚到2000万美元。

    从股票神童司徒炎恩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有些孩子有很强的金钱观,甚至高过上辈人。这与他们的生长环境与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儿童时期是人格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价值观正逐渐形成,让孩子从小就形成健康的财富观和良好的理财习惯,会让他受益一生。

    儿童接受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关键期。比如说语言训练,2~4岁是关键期;数学呢,4~6岁是关键期。对理财能力而言,其培养的关键期是5~14岁。如果教育提前了,孩子的认知能力没有达到,孩子不懂,家长灰心。如果超过14岁再教育孩子,他已经有意无意地通过电视、报纸或购买经历建立起自己的理财习惯,再来改变,就需十倍的努力。

    教孩子学会投资、理财师一门学问。家长应从小处着手,从小培养孩子理财、投资的意识,让孩子形成善于理财的品质和能力。孩子只有从小形成良好的理财、投资意识,才能为将来家庭经济良性循环提供持续的保障,更能让他们今后的人生聚沙成塔。

    对孩子进行投资理财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孩子做有关金钱课程的家庭作业

    孩子除了完成学校的家庭作业外,尤为重要的是要做有关金钱课程的家庭作业。孩子们的课外“财商”教育作业可包括玩“现金流”游戏,用假钱模拟参与股市交易等。

    2.要树立孩子合理合法的挣钱观念。

    要让孩子知道,得到钱财的途径有多种,但是,作为有道德、有良心的人,应该以自己的真才实学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去挣钱,不要靠违法乱纪、损害他人的利益甚至不择手段地去挣钱。

    3.教给孩子基本的经济知识。

    教给孩子经济知识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现实存在的经济现象,学会科学规划和合理使用自己的有限资源。培养一种理财习惯,这种习惯就是节俭的品质和良好的理财观念。尽早教给孩子这些知识,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加强生活体验。

    4.为孩子开独立的银行账户

    当父母到银行办理开户,或是到银行存钱时,也不妨把孩子带上,让他们慢慢学会开户、存款以及提款的流程,并且和孩子一起了解银行定期寄来的定期定额对账单、投资报表等,这样孩子可以亲身感受“复利”的效果。此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银行投资咨询机构,让孩子简单地了解投资与收益的关系,培养孩子的投资理财意识。

    5.了解并掌握至少1000个财经、金融词汇

    这对于希望增加自身财商的成年人也很必要。倘若一个人连资产、负债、净利润等词汇的含义都不甚了解,还谈什么致富以及拥有高财商。

    6.帮助孩子设计成功“赢配方”

    孩子幼年时,极易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伤害和打击。始终让孩子拥有自信,留住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才华是父母最光荣而伟大的职责。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设计使他们一生成功的学习“赢配方”、职业“赢配方”和财务“赢配方”。

    当然,孩子的理财投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作为家长,既要注重对孩子理财技能的培养,又要掌握适度原则,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