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之后,我们的生活也恢复到了应有的步调。
这之后我们赢来了墨系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课……
那种感觉就像,你觉得他完全不必,也不该这么慢!四五十岁,脚底缓慢的移动频率和每一步的步距都像个八十岁的老人。
走得快的人往往能在身边带起一阵风,正常的步速也能感觉身体与空气相擦而过。他似乎是与周遭包裹他的空气形成了一种巧妙的——相对静止!
他端着一杯咖啡,双眼没有焦距的望着前方,夸张的缓慢。
从他在门口露出半个脑袋,到他出现在讲台正中央,整整花了两分钟。
他放下咖啡杯的动作也很稳重,没有打破他自身形成的一种——节奏。
视力?怎么说呢?按他知识的丰富程度来说,他的视力很可能是有些差的。可他的鼻子上光光的,没有眼镜的踪影。他总是慢条斯理的,你瞧,今天他又是这样,用一种不太急,也不太缓的语气,慢慢张开了口。
“时间旅行……在现有的科学体系下,时间具有严格的单向性。在所有的物理定律中,只有热力学第二定律带有时间方向箭头,这就给人一种时光流淌消逝不再的感觉。因此回首检阅过去,或者提前观瞻未来,成为人类的一个永恒梦想......”(极其缓慢,一顿一挫的讲出)
“砰”的一声,大约一两秒钟后我们听到“滴滴答答“的,某种液体敲击地面的声响。
大家注意力不由都转移到这上面。
循声望去,教授那土黄色大格子英式西服,还刻意打了一块装饰作用的”补丁“的袖子旁,米白色咖啡杯倒了,棕色液体在桌子上肆意奔腾。
教授好像才发现,头机械的扭转过去。
估计是他刚才那一扫,胳膊碰到的。
唉...教授的眼神真的不好,连大物件都分不清了。
好在他不用看清什么,所有的知识都装在他渊博的脑瓜力,在他面无表情(目光涣散)的状态下,用怪里怪气的语调,经由他很瘪的嘴巴很有个人节奏的讲出来。
他咪着眼四处张望,却在我这个方向看的时候,停止了转动的脑袋。
他似乎在找...
但不知道找什么。
不好,我似乎感觉到他目光定在我脸上,
“那位同学...恩,对,就是你。”
我指着自己,目光透着疑惑,又侧过头去看看四周。
“帮我,把这个杯子拿去洗一下。再...泡一杯咖啡来。装咖啡豆的罐子在…... 我办公室桌子上就可以看到…...磨豆机也放在一起,”
“越浓越好。”停顿了两、三秒后,他冒出一句。
我很不情愿的走到台上去,众目睽睽之下这种差使真是很对丢脸,我终于尝到一次树皮的经历。他曾在普通话课上台去(被我们所有男生一起高呼着名字,硬生生推上去的),用他掌握的第二外语——鄂州风味的普通话念了一整篇的《荷塘月色》。你不知道那个场景,我们整个大教室,两三百来号人全笑趴下了。这之中,也包括女生。
我匆匆的跑出去,想靠自己的手脚麻利,把尴尬的时间尽可能缩短点。
做他吩咐的这些事的过程种,我脑子里就在想,“电兔”老师总是很“器重”我。我是说真的器重,不是反话。他总是在我有奇思妙想时当着全班人的面夸我很有天赋(直到下学期他见到了“那个人”,才知道什么叫天赋异禀)。这些时候,我总是很得意的。但当我的作业不尽人意时,他总是毫不留情的说我不用功。他从来不说凶狠的话,跟他的外表给人以慈祥感配套,他的话语也像温吞水。只是,由于愧疚感,我深感他的话“很重”。
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认为我有天分的老师,一个不给他满意“答卷”的学生。
久而久之,他就看着我很熟(不像小学,中学,这在大学是不多见的),但名字,他也叫不上来。
像今天这种情况,不管我坐的多么隐蔽,他总要挑我出来。
......推开门,走进教室,“电兔”的声音已缓慢的飘入我的耳蜗。
我大致听了一下内容,还好他刚刚讲到重点。平时总要个五六分钟在转入正题的。
“时间旅行是一种科学幻想活动,指人离开现在而置身于未来或过去。在科幻作品中,时间旅行是最令人激动的想法之一。登上时间机器,一个人就可以利用控制系统确定任何一个日期(过去或未来),然后时间机器就可以在瞬间将他(她)带到那个时代。在时间机器中,一个人的年龄会同进入机器时的年龄一样。”(注:你也许认为这是一段无关紧要的话,可看可不看,但我要告诉你,它对本书至关重要)
我的介入打断了他的讲话。
“好的,谢谢。”他用手示意我把杯子放在桌上就好。
我老实的坐回原位。
你可能注意到,我们的物理课,讲的都是超级前卫的科学知识,例如——时间旅行,“小世界”,大脑中的纳米神经源等。
如果你对墨家多少有些了解的话。墨子在他那个时代就发现了很多光学(“小孔成像”),力学(滑轮、杠杆),以及数学的定律。现在我们一般在初中就能懂,认为是很浅显的只是。可墨子生活在战国,也就是距今2千多年,换句话的说是比耶稣诞生还早上三百多年。这些发现充分体现了他对科学研究的先进性。
作为传统,我们学的也该是很精尖的学问。
我们有两节课(一节40分)的时间来好好打量这位老教授。他头发修剪的很齐整,是很轻松随意的发型。难得在他往自己的脑袋里装了那么多理论知识后,还保有一头黑发。只是略微点缀几根灰丝。
不过搞太多科学试验的“后遗症”还是在他脸上反应出来。他下颚僵硬,不苟言笑。两只眼睛总是呆滞,就像两颗灰色石子。
恩...我想我还没说他的外号来由。“电兔”——“电”是物理学总涉及到的。“兔”是因为他两颗卡通人物般的门牙,不笑时也露出一半。至于“电兔”嘛,如果看过一部日本动漫,实际上就是指“皮卡丘”。
“目前,人们对时间最完善的理解来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相对论问世之前,时间被广泛地认为是绝对的和普遍的,不管人的运动状态如何,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指出,测量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取决于观察者如何运动。重要的是,运动状态不同的两名观察者对于同样的两个事件将会体验到不同的持续时间。简言之,宇宙中每一物体都有其自身的“时间”,并随其运动状态的不同而不同。物体运动越快,其时间越慢。”
“ 在时间中向未来旅行相对容易。如果你接近于光速运动或者身处强大的引力场中,就会感到时间流逝得比其他人更缓慢,即你进入了他们的未来。然而,要回到过去,就复杂得多了。相对论允许这种旅行发生在特定的时空结构里:一个旋转的宇宙以及非常著名的虫洞――一条贯穿空间和时间的隧道。”
“...限于课时安排的要求,我们有关时间旅行的介绍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十多年前,霍金(注: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在全世界大受欢迎,销量超过千万册,新书《果壳中的宇宙》获得本年度安万特科学图书奖。该奖项是世界最知名的科普图书奖之一。 《果壳中的宇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著作,主题是宇宙学,涉及广义相对论、量子论、黑洞、暴胀、时间旅行、弦论、超引力等诸多前沿概念。《果壳中的宇宙》书名源自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台词:“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 )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时间旅行是可能的,为什么在我们周围至今尚未充斥着来自未来时间的旅行者呢?’这个问题的前台词是:时间旅行者没有来到我们的周围,最有可能原因是时间旅行在整个时间长河中——也就是永远——都没有实现过。”他的这个问题,引起了一些思考...”
原来这节课讲的是“时间旅行,真可惜错过了大部分内容,我懊悔不已。
同学们认真的埋头记录笔记,有的抬起头呆呆的盯着“电兔”老教授的双眼(同样是呆呆的)。
“老师,我有问题!”
“好,你说。”
我站起来,没有犹豫,说道:“我觉得霍金的这个问题是有他的缺陷的。”
班上的同学很不给面子,笑倒一片。
电兔呆呆的眨着眼,依旧“面部瘫痪”。
“你说他说未来人没有来到现在就证明时间旅行不可能。”我重复着。
“嗯。”电兔稍微抬起下巴,瞄着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