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也是最大的消化腺体。约占体重的1/50,为1200~1500克左右,新生儿的肝相对较成人大,约占体重的1/20。正常肝的左右径约为25厘米,前后径约为15厘米,上下径约为6厘米。肝脏位于腹腔上和右季肋区,只有一小部分在左季肋区,肝上缘右锁骨中线上,相当于第五肋间,下缘右侧不超出右侧肋弓的外侧部分,在前中线剑突下3厘米。当腹上部或右季肋部遭受暴力打击或肋骨骨折时,可导致肝破裂,引起致命性出血。正常情况下,右肋弓下缘不应该触及肝脏。在肝上界位置正常情况下,如在肋弓下触及,可认为是病理性肝肿大。
肝的形态结构:表面分为膈面和脏面。膈面又分为上、前、右、后四部,之间无明显界限。根据肝外形的沟裂,将肝分为左叶、右叶、尾状叶、方叶。根据外形,叶与叶之间或段与段之间存在明显的裂隙,据此,肝有三个叶间裂,三个段间裂,叶间裂包括肝中裂、左叶间裂、右叶间裂。段间裂有左外叶段间裂、右后叶段间裂和尾状叶段间裂。由这些裂将肝分为右半肝、左半肝、五个叶、八个段,现代施行肝外科手术,就按此分叶和分段形式进行定位。
肝脏膈面呈凸形,大部分与膈肌相贴,脏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结肠肝曲、右侧肾和肾上腺相邻。肝的膈面和前面分别有左、右三角韧带,冠状韧带、镰状韧带和肝圆韧带,将其与膈肌及前壁固定。肝的脏面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后者实为肝胃韧带在肝门与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部分,其中包括肝动脉、门静脉、胆总管、少数淋巴管、淋巴结及神经丛等,又称肝蒂,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向左、右侧的支,再进入肝实质内,此处也称第一肝门。在肝实质内,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共同被包裹在cfisson纤维鞘内,也称门静脉系统,另一个管道系统称为肝静脉系统,是肝血液流出管道,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此处也称第二肝门。
一病解千灾,健康又长寿
有些得了肝病的人很悲观。认为“得了肝病一辈子也治不好”。那么暂且让我们转变一下思考问题的方式,再来考虑一下吧。诚然,慢性肝病很难彻底治愈。而且还要花很长的时间治疗。但是,如今的医疗水平快速发展,饮食水平、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彻底治愈已完全成为可能,得了慢性肝炎的患者也可以过和一般人一样的生活,安安稳稳地带病过一辈子。
为了扭转患慢性肝病的劣势,患者首先应十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必须知道“要和这种病打上五到十年的交道,甚至更长时间”。然后,为了治疗肝病,应制定长期的治疗计划。一方面和医生配合,另一方面适当调整生活习惯,使之与生物规律相适应,逐步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感。慢性肝病患者基本上没有自觉症状,可以适当做普通工作,并结合医生意见适量运动。在饮食方面,比起其他疾病来说,远没有那么多限制和要求。从另一方面来说,患者首选有了“自己患有慢性病”的意识,自然而然地节制日常生活,结果既平安又长寿。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不愧是“一病解千灾”。在考虑问题时若能向好的方面积极努力,治疗效果也就可能相应提高。
患者被诊断为肝病后,应要求医师给予多方面的提示和说明:①需要什么样的静养?②可以进行什么样的劳动?③运动到何种程度为宜?④如何搭配饮食?以及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哪些细节等等。
肝炎的分类
肝炎一般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其主要区别在以下各种症状的轻重程度和发病持续时间的长短。肝炎的许多症状,如乏力、厌食、恶心、腹胀等,在急性肝炎患者身上都表现得比较明显,有的出现黄疸,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肝炎患者只要得到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在1~2个月内可以恢复健康。
与急性肝炎患者相比,慢性肝炎患者的症状就没有那么明显了,有些病人甚至没有症状。慢性肝炎包括迁延性肝炎和活动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是急性期出现的许多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痛等。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活动性肝炎是迁延性肝炎病情进一步严重的结果,所以,大多数活动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情况都明显下降,表现为长期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时而便秘时而腹泻、易躁易怒、失眠多梦,颈、面部及上肢开始出现蜘蛛痣,手心有肝掌,经常肝区痛,有些患者会出现性欲减退,月经失调等现象。慢性肝炎病程比较长,一年甚至几年都不能痊愈。
还有一种被称为重型肝炎的肝炎,它起病急,往往在发现患病时病情就已经比较严重了。如高度软弱无力、黄疸特别重、严重呕吐和伴有出血现象等。如果病情继续发展,有可能发生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神经症状,如双手震颤、意识模糊等。重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该病的死亡率极高。
横卧可使供给肝脏的血液增多
过去治病以静养为第一等大事。现今有病若静养反而延迟恢复健康,因此能够促进早日下床的疗法盛行起来。不过对于肝病来说,目前最有效而实际的办法还是静养。原因在于:身体横卧比站立时,给肝脏的血液流量更大,为虚弱的肝脏提供的氧气和营养更多。
常言道“天塌下来也得吃饭睡觉”,肝病患者更是如此,而且饭后一至两个小时的静养极为重要。因为饭后,在肠胃内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经血管源源不断地集中到肝脏。身体横卧会十分有利于血液集中到肝脏,有效给肝脏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此外,在饭后横卧这段时间里,肝脏要将集中来的营养成分转化成身体所需要的必要形态,并输给各个器官,因此,这个时候的肝脏处于最活跃状态。这样,若肝脏的血流量大的话,肝脏自然而然就能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来。
肝脏的组织结构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肝细胞产生的许多物质直接释放入血,影响和调节机体的代谢生理活动,肝脏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在肝内进行的生化反应达500种以上,如此多的代谢活动,主要是肝内含有数百种酶的作用。肝内还含有吞噬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肝脏以肝实质细胞为主,约占84%,其次为肝窦的内皮细胞和星状细胞等,占14%,余下的胆管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各占1%。肝脏多种复杂的代谢功能主要由肝实质细胞完成。肝细胞由膜相结构(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线粒体、溶酶体与微体)和非模相结构(核糖体、中心体、微丝、微管、细胞基质、核仁、染色体、核基质等)组成。
(1)肝细胞
肝脏的实质细胞是肝细胞,为组成肝脏的主要细胞,每个肝细胞的表面可分为肝窦(血窦)面,毛细胆管面和相邻的肝细胞面。
①细胞膜
肝细胞膜有三种形式,一是介于两个相邻肝细胞之间的膜,是肝细胞与血液进行活跃、复杂的物质交换的基础。二是面向肝窦的细胞膜,具有很多向肝窦突出的微突,因而使肝细胞膜与血液的接触面积增大,人类肝细胞膜含有腺苷酸化酶、5-核酸和碱性磷酸酶(AKP)等。三是形成毛细胆管的管壁,此膜含有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ATP酶和高氨酸肽酶,有分泌排泄胆汁的功能。
②细胞质
肝细胞质内有丰富的细胞器和包涵物,“细胞器”一般是指有特定形态的恒定的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等,而“包涵物”是指易随肝细胞不同生理状态而变化的不恒定物质。如糖原和脂类物质、色素(脂类素、胆色素)。
线粒体:人类肝细胞内含有约400~800个线粒体。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彻底氧化产生能量。
内质网:为双层膜性结构的囊泡和细管,可分为粗面内网和滑面内质网,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核糖体:(核蛋白体)是由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所组成椭圆形的颗粒。
溶酶体:呈圆形、内部无嵴,含有30~40种以上的水解酶类,这些酶类的作用底物几乎包括了细胞内所有的重要化学成分。
高尔基体:是一些紧密地重叠在一起的膜性囊状结构,主要功能是对一些物质有积聚加工、输送的作用。
③细胞核
由外面核膜及核内染色体和核仁组成,大多数肝细胞只有一个核,25%的肝细胞有两个核。70%的核为典型的泡状,有一个或多个明显的核仁,核位于细胞中央,与肝细胞再生有关。
(2)肝窦
肝窦是肝小叶内血液流通的管道,位于肝素之间,形状不规则,与肝素间的孔隙相通,联结成网,组成肝内微循环系统,起到吞噬各种色素、染料、脂质、异性膜状颗粒、细菌和衰老红细胞的作用,并能清除和处理血液内的毒素、抗原和免疫复合物。
工作时也尽可能饭后静养
在工作单位,饭后若能在休息室或草坪上躺着午休当然是比较理想的。但事实上往往没有这种场所,就连靠在公司里的沙发上休息也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饭后静坐在椅子上,或来回走动走动也是可以的。像饭后做做投球游戏。不休息马上投入工作,外出办公之类的事情一定要避免。无论如何也要调整一下日程安排,饭后怎么也要保证能有30分钟的休息时间。
过度静养会打乱生物系统
安静、安静,每天都悠闲得好像度假,任由自己什么也不做,随着性子吃啊睡啊,是不是对身体很好呢?其实不然。人体内有一定的生物系统?脉搏、呼吸次数、血压,以及何时起床,何时吃饭、何时睡觉,甚至血液的成分组合都有一定的规律。静养虽然重要,但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反而会破坏体内平衡,降低机体免费疫力。总而言之,规律的生活加上必要的静养才是基本。
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1)合成白蛋白
肝脏合成蛋白质能力最强,除合成本身所需的蛋白质外,体内重要的蛋白质,如血清蛋白、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一部分球蛋白也是由肝脏合成的,如血清白蛋白(A)全部由肝脏合成,当肝功能受损时,影响白蛋白合成,致血清白蛋白下降,球蛋白G增加导致A/G比值倒置(正常1.5~2.5:1)。
(2)氨基酸代谢
肝脏含有许多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酶,如谷氨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正常情况下这些酶不进入血液,当肝受损时,这些酶大量转入血液,使血液中酶的活性增高,临床上常以血清谷丙转氨酶是否升高作为诊断肝脏疾病指标之一。
在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产生对人有害的氨,正常时肝脏合成尿素使氨解毒,同时,肝脏中主要分解的是芳香族氨基酸(色酪、苯丙氨基酸),当肝功能受损时,芳香族氨基酸分解减慢,肝脏中芳香氨基酸增高而支链氨基酸进入肌肉中加快,致使支/芳氨基酸比值失调(正常值支/芳比为3~4:1),致肝昏迷。
肝脏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的作用
维持血糖的相对浓度,保持血糖正常平衡,其表现:
(1)肝糖原生成
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和其他单糖以及糖类分解的产物,如乳酸等合成糖原叫作肝糖的生成,这种作用主要是在食物消化以后,以及体内乳酸增加时进行,这样就暂时积蓄了多余的糖类,避免了血液中葡萄糖和乳酸过多,维持人体血糖正常浓度。
(2)肝糖原分解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脏把肝糖原再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入血供给组织细胞的需要,同时提高血糖浓度,糖原的生成和分解都需要通过磷酸化作用,有赖于一系列酶的存在。例如分解6-磷酸葡萄糖水解酶生成葡萄糖激酶。
(3)肝糖原的异生作用
肝脏能利用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产物,即某些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等)甘油及某些脂肪酸合成肝糖原,以增加肝糖原的储备,从而保证在糖的来源不足时,使血糖浓度稳定。
(4)脏病时肝脏代谢失常表现
①低血糖
正常成年人肝内储备的糖原约占肝重5%~6%,患肝病时肝糖原储备减少,进食可出现一时性的高血糖,但由于不能合成肝糖原,病人饥饿或进食减少的情况下,血糖浓度便会下降,此时病人会感到饥饿,四肢乏力,由于低血糖的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分泌增加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心慌、多汗等,这时轻者服糖水则可解除症状,重者则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
②乳酸堆积
当肝脏受到损害时,乳酸在肝内不能转变为肝糖原或葡萄糖,结果会引起乳酸堆积在体内,这样,一是容易产生酸中毒,二是使病人发生肢体酸痛,特别是在活动以后,症状就更明显,因此,肝炎病人应减少活动,用以减轻肝脏负担,保护肝脏,总之,肝脏受到严重损害时,肝糖原合成及糖的异生作用降低。
(2)由轻松的工作开始做起
慢性肝炎患者的GOT·GPT值稳定在100左右,黄疸消退后,只要保证静养时间,就可以全天上班做些轻松的工作了。所说的“轻松工作”就是职员的事务性科室工作。病愈后马上投入长时间加班和奔波劳累的工作,日程安排紧张的出差,晚上频繁的应酬,会对身体有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应该请医生在诊断书上写明这些事项,并与上司商谈此事,以求得谅解。
病情稳定后,即使恢复了一般的工作生活,也不那么容易反弹。如果觉得工作吃力,而且就算在很短的时间内GOT·GPT值超过200,也必须做静脉注射。这时就要将工作时间减半,观察病情,GOT·GPT值下降到100以下并稳定住了,才可以恢复全天工作。刚开始返回工作岗位时不要急于全天工作,先从半日制开始,循序渐进,慢慢将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步入正轨后,也要一个月做一次检查。至少持续两年时间,慎重观察恢复情况。
肝脏在脂肪代谢中的作用
(1)消化吸收
肝细胞分泌胆汁,也可将多余的胆固醇分解制造胆汁,胆汁中的胆汁酸盐是很好的乳化剂,可促使脂类的消化与吸收。当肝脏受损时,肝细胞分泌胆汁能力降低,往往可出现脂肪消化不良,如脂肪泻、厌油腻食物等临床症状。
(2)脂肪酸B氧化
脂肪酸B氧化在体内各组织均可进行,而在肝脏中极为活跃,而每氧化1克分子的软脂酸可得131个ATP,得能量远超过糖代谢所产生的ATP,糖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产生38个或36个ATP,而糖酵解(无氧)产生4个ATP,从葡萄糖酵解消耗2个ATP净得2个ATP。
(3)合成胆固醇
肝脏还能利用糖和某些氨基酸(AA)合成脂肪、胆固醇和磷脂。磷脂不但是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还是血浆脂蛋白的组成成分,而血浆脂蛋白则是转运脂肪的工具。卵磷脂主要是由肝合成的,血中卵磷脂主要来自肝脏,当肝脏功能受损或缺乏合成磷脂的原料时,合成磷脂的能力降低,肝内脂肪不能及时运出,易堆积而造成脂肪肝。
没有必要为养病放大假
有的患者以为GOT·GPT没有恢复到正常值就最好不去上班,应该在家一边做力所能及的事,一边养病。其实就算肝功能指数不正常,也没有歇假、住院的必要。稳定在100左右,病情不恶化,就可以毫无顾虑地恢复工作了。只是有一点,要与主治医生保持密切联系。
肝脏病患者不宜“饭后百步走”
“饭后百步走”,被人们视为健身之道。因为散步是一种良好的运动形式,对健康人来说,饭后适当散步,可以促进消化,放松身心,精力充沛。急性期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原则是静养和以食疗为主。静养可以减轻肝脏负担,并为肝脏带来较多的营养,以加速肝功能的恢复。肝脏病患者饭后活动多,血液流向四肢,进入肝脏的血液就相对减少,因此会影响肝脏细胞的修复。所以,肝脏病患者不宜饭后散步。
疲劳回复法——累了就躺
刚才已经讲过,在单位也一定要做到饭后休息30分钟到1个小时。此外,只要是觉得累,就躺上5~10分钟,或是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在公车上就更方便,只稍闭上眼就行,在单位则事先找好能够放松解乏的地方,总之,短短十几分钟会对疲劳恢复大有好处。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加强了防治,近年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每年新患者及慢性肝炎患者仍不在少数,甚至转为肝硬化或肝癌。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病毒性肝炎的科研工作有突破性进展,发现的病毒性肝炎有五种类型,即:甲、乙、内、丁、戊型。它们是由不同的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肝炎病。从传播特点看,甲型肝炎属流行性、地方性传染病,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类似,由水源、食物污染传播。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由血液感染,但近年研究发现,患者的唾液、鼻涕、汗液、精液、宫颈分泌物、月经血,几乎全部体液都带有病毒,极易传染。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为血液感染。丁型肝炎为抗原肝炎。
肝炎的易染性是普遍的,家庭集体性发病率很高,俗称“窝子病”。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青少年,急性发病的潜伏期及病程较短,一般多可痊愈。戊型肝炎多见于青年及成年人,常呈流行性、地方性,潜伏期较长,肝功能持续异常,临床多样性。
最应该注意的是乙型肝炎的慢性化问题,而丙型肝炎的临床严重性比乙型肝炎更大。据日本学者报告,丙型肝炎转为肝硬化的占30%(乙型肝炎为17%),转为肝癌的占15%(乙型肝炎为5%)。乙型肝炎的治愈率约为30%~40%,丙型肝炎的治愈率只有2%~3%。
老年人的肝炎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一旦患病,病情比中青年严重,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性也大,因此,老年人更要预防肝炎。要加强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外出归家、餐前便后都要洗手;旅游时不吃不洁的食品;平时不随便使用他人的毛巾、餐具、水杯等;还要防止与肝炎患者及可疑带肝炎病毒者一起进餐,家中有肝炎患者应隔离分餐和消毒。
国际上已把乙肝肝炎列为性传播疾病,亲吻也可能经唾液或黏膜损伤而感染病毒,要严加警惕。
慢性肝病患者可以做适度运动
一味强调“安静很重要”,那是不是一辈子都不能做运动了?别发愁,事实绝非如此。急性肝炎的病程期间以及检查结果糟糕的情况下自是令当别论。
GOT·GPT值稳定的慢性肝炎患者只要做到饭后静养,是完全可以过正常人生活的,当然,过于谨小慎微,一动也不动,时间久了,足部和腰部的肌肉就变得虚弱,机体活力衰退,试行做些适合自己体力的轻量运动就可避免这些。有些慢性肝炎患者,病愈后还能打高尔夫球呢。状况稳定的话,就能享受慢速游泳、一小时散步和轻松旅行等等。
总而言之,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不同,治愈后半年内禁止运动,半年后再与医生商量何时开始运动为宜。
家庭内为何易传播丙肝
近年来,家庭内丙型肝炎传播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夫妻间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是家庭内丙型肝炎传播的两种主要方式。
夫妻间传播,妻子似乎更容易将丙肝传给丈夫。若妻子是丙型肝炎患者,她们的丈夫有38%被感染;但丈夫患丙型肝炎,他们的妻子只有12%被感染。
多项研究证实,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汗液和尿中都含有丙肝病毒。夫妻间的密切接触及孕妇分娩和哺养婴儿的过程,很容易将丙肝病毒传给配偶或婴儿。
丙肝患者传染性的高低与转氨酶是否正常及病情轻重有关。丙肝患者转氨酶升高时,肝脏损害较严重,传染性也较强,此时,夫妻间应避免同房、亲吻及减少密切接触,女性丙肝患者转氨酶不正常时不应怀孕。此外,丙肝患者不应随意亲吻皮肤娇嫩的婴儿及嚼碎食物喂养婴儿,以防唾液传播丙肝病毒。
肝脏的天敌是便秘和感冒
便秘这一疾病并非虚张声势,它可是肝病的天敌。粪便滞留,肠道所产生的氨便混入血液,进入肝脏。这对健康的肝脏倒没有什么妨碍,因为肝脏能将氨分解掉。可是肝脏变得虚弱后,就不能正常分解氨了,这些氨便会对大脑造成伤害,使人意识朦胧,有的人还会变得精神失常。所以,肝脏不好的人,如有两三天排不出大便,就得吃些泻药以通畅大便。泻药要根据医生指导,不要自己随便选用。日常生活要规律科学,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晶、冰镇牛奶等等,尽量避免便秘的发生。
另外,感冒对肝脏也很麻烦。健康的人感冒时做肝功检查,GOT值也有可能升高。肝脏本来就不好的人,往往会以感冒为契机,再次发作慢性肝炎,或者使原本就虚弱的肝脏状况恶化。所以,在感冒多发季节,要格外注意。应远离感冒人群,不要劳累过度,致使机体免疫力下降,遵循正常的生活规律。有药物过敏的患者应注意感冒药的成分。
怎样防治肝炎复发
肝炎容易反复,为此要特别注意防止复发。
(1)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研究表明,卧床可使肝脏供血量增加,氧气与营养的供应充足,有利于肝脏细胞的修复,增强肝脏的免疫功能。
(2)服药要有医生指导。不要乱服各种“保肝药”,以免造成转氨酶下降缓慢,甚至降而复升;也不宜乱服补品。
(3)注意合理的饮食。患过肝炎的人应注意增加营养,但不能过多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要荤素合理搭配,保证供应足够量的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要严禁饮酒,因为酒精在肝脏内氧化会损害肝脏细胞。
(4)生活要有规律。要注意心理平衡,学会制怒,防止情绪剧烈波动。要节制性生活。
酒对肝脏的影响
肝脏具有将酒精分解成对身体无害物质的功能。适量饮酒(以日本清酒为标准换算,相当于0.1~0.2升),肝脏尚能承受,倘若每晚都大量饮洒,使肝脏超负荷运作,那么任凭肝脏是多么强韧的脏器,也终究会累出毛病的。并且,酒精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乙醛,这种物质对身体极其有害,它不仅会使人烂醉不醒,还会对肝脏产生比酒精更重的伤害。一句话,饮酒过量会使肝脏造成伤害,使之疲劳困顿,功能减退,导致肝炎的反复发作以及脂肪肝、肝硬化的发病。请参照下面量变图解,注意您的饮酒量。
防止硒、锰、钼缺乏可预防肝癌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缺乏硒、锰、钼是肝癌的发病原因之一。在此之前,科研人员已知乙肝、丙肝、黄曲霉素、嗜酒、饮水污染是肝癌的发病原因。硒是一种强抗氧化剂,有保护生物膜的作用。血清硒浓度不足是与肝癌的发生及死亡率密切相关的。科研人员随机检测了我国8个省24个地区居民的血清硒水平,揭示了肝癌的死亡率与当地人群血硒水平呈负相关。肉类、海鱼、贝类、大蒜、芥菜等都富含硒。
锰是抗癌元素,人体内葡萄糖、脂肪的氧化,磷的酸化都需要锰的参与,缺锰使肝癌发病率上升。豆类、核桃、板栗、花生、茶叶、绿叶蔬菜等富含锰。
钼是动植物生长代谢必需的元素,钼缺乏与肝癌发生率有关,含钼的食物有肉类、豆荚蔬菜、谷类、乳制品、水果等。
常吃上述食物,可防止硒、锰、钼缺乏,有效地预防肝癌。
让有自控力的人稍饮点酒
是否允许肝病康复较快的患者喝些酒,医生们各有见地。有的医生坚决反对病人喝酒,其实这要因人而异。如果病人是嗜酒者,那么不管怎样,也得坚持让他禁酒。对于这种人,一旦允许他喝一点儿酒,开始可能他还能控制住他的饮酒量,可当他知道这对肝功指数没有影响后,便会饮酒量大增,甚至和患病前不相上下。
然而,对于酒量不是那么大并且没有酒瘾的人,可将适量饮酒作为每日节制饮酒的奖励,这样能使病人更加努力地配合治疗。长期养病,有时可以稍稍松口气喝点儿酒,多数情况下不会对病情造成负面影响,医生要看清楚这些并不容易,允许其饮酒前,首先要让病人做到以下要求:①病情持续稳定半年以上;②应遵守指定的饮酒量;③在家饮酒一定要就保肝的下酒菜;④饭后马上平躺。
勿长时间洗澡宜温水快浴
(1)不能洗澡的时候
急性肝炎COT值超过500~1000时应禁止洗浴。洗澡等同于轻量运动,在需要静养的时期洗澡只会恶化病情。
(2)允许洗澡的时候
急性肝炎患者患病三周后COT值降到100以下后,就可以一周洗一次澡。愈后初浴千万小心,切勿疲劳。按医生要求渐渐增加洗浴时间和洗浴次数。慢性肝炎患者可以一周洗两次澡,尽可能使用淋浴。用浴盆泡澡时,勿长时间洗澡,宜温水快浴,不要疲劳。
(3)温泉疗养
出行前要得到主治医生的许可。洗温泉宜快速洗浴,并将洗浴次数控制在两三天一次。有些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虽然病情已完全稳定,但过度泡温泉,也会使病症恶化。所以与其温泉疗养,不如呼吸新鲜空气,吃些美味佳肴,放松心情,清除紧张情绪更为有效安全。
烟、咖啡等嗜好品的影响
有关香烟对肝脏的影响,尚未有任何直接危害的报告。但是,据著名的癌症研究学者平山雄博士研究发现,同时兼具饮酒抽烟两种习惯的人,肝硬化发病率很高。另外,对肝脏有害的乙醛,也存在于香烟中。据说,边喝酒边抽烟,肝脏会加倍受损。香烟中所含尼古丁绝大部分由肝脏来解毒。因此,对于虚弱的肝脏来说,吸烟不能说不是负担。然而,很多肝病患者一吸烟就想吐,口味不舒服,自然而然就不吸了。所以,肝脏不会因吸烟而受伤害。一般来说,含香辛料少的适量的咖啡对肝病没有什么特别影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