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好的孩子:和年轻妈妈们的聊天报告-大学老师停了小学儿子的课(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该怎么办?越是复杂的事情越是要简简单单地面对啊。我对女儿一向的要求有且只有两点:时刻注意健康和安全,不做故意伤害他人的事情。对照这两点要求,狗是可以养的。

    我心底同意养狗了,就开始试着和她谈判。我说,我同意养狗,但条件是你要写本书,写本养狗随笔类的书。她说:“好!”她话音刚落,我开始后悔,想赖皮,因为养狗的确很麻烦。她继续诱惑我,“一条狗,一本书,一本书,一条狗,爸爸你赚足了啊。”最后,我不得不同意她养狗。其实,我一直是在用我女儿最在意的事情,引领她不断前进。

    “婉如清扬”说:“我也很喜欢狗。看了你女儿的文章了,她的文笔非常好,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我说:“她昨天写了几千字了,我读了,感觉很好。我说,我已经乏味了我的文字感觉。女儿说,你读我的文字久了,也会乏味,所谓学习,就是阅读他人的乏味,这就是他人的风格。”

    “婉如清扬”感叹我女儿话语的深刻。我说:“这孩子,是厉害,要是儿子就更好了!”

    “婉如清扬”就打趣道:“把我儿子给你吧。”我说:“玩笑话不说,真给,你写申明和申请。”她说:“我想要女儿,我觉得女儿听话,还可以穿漂亮衣服,多好。”我说:“我家女儿可以送给你,可以写申明和申请,但前提是你要让她喜欢你,当然,我保证让你的儿子喜欢我。”

    “婉如清扬”一定是笑着打过来了这么一行字:“我怎么有中了某个圈套的感觉啊。”我说:“让孩子喜欢,靠的不仅仅是爱,而是爱到,并收到。”儿好还是女好?这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人们之所以对自己的儿女生厌,最主要的原因是距离太近,美就没了。没有哪家的孩子是省事的,越优秀的孩子越难搞定。很多人说我女儿乖巧、听话、好对付,我说你来做她爸爸试试看。

    “婉如清扬”说:“和你聊天还治病呢,我刚才胃很翻腾,现在好了,真的,通体舒泰。”她是一位高学历的年轻妈妈,我想,她的快乐,更多的来自她的自觉自悟和自动自发,我所做的,仅仅是和她一起梳理了一些认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说白了,好家长也是夸出来的,所有人都需要被鼓励。

    假舅舅的真烦恼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啊。别人客气地表示要认我做“舅舅”,我把客气当福气,开始有了“舅舅”的烦恼。我天真可爱的男孩个性,经常彰显得淋漓尽致。真假舅舅的微妙,一度让我无比纠结:我终究不是真舅舅啊。要不然,我的亲妹妹一定会在决定让孩子专业学习钢琴之前,反复征求我的意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向我报喜一样地来宣布这个“决定”。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的晚上,好久不联系的“婉如清扬”再次现身。这次联系,把我弄得心绪不宁并越发烦躁了起来。一番客气的寒暄之后,她告诉我:

    今天带儿子去见了一位极其优秀的老师,省城的,老师收学生很严格,轻易不随便收学生,我们也就是带孩子去,请她帮忙看看孩子的,没有想到最后竟然做成了这个老师的学生。老师收费也很便宜,一个小时才200元。

    我们一家人都很开心。用那种玄幻小说的话来说,有点像打了鸡血,当然我不知道打鸡血是什么意思,应该就是很兴奋吧。

    啊——还兴奋啊?也许麻烦才刚开始啊!优秀的老师到底有多优秀?不轻易收学生,怎么轻易收了你家的孩子啊?你们是不是被人设计了?谁介绍你们认识的,中间人一手托两家,主要倾向了谁?……

    我的内心无数的问题在翻滚。每每听说有孩子打算专业学习音乐,我的浑身就会起鸡皮疙瘩。我绝不反对孩子专业学习音乐,我始终担心并反对的是随随便便地走上专业的道路,担心后来遇到的重大困难会压垮了这些家庭生活的信心。

    十年前,我们这些陪读家长随着孩子来到上海,无法计数当初究竟有多少人规劝过我们,千万不要上这条“贼船”,我们通常都是这样去理解规劝者的意图的:你上了公共汽车,你就赶紧喊关门;你没有吃到葡萄,你就喊葡萄酸。十年后的今天,我已经万分后悔当初对规劝者的误会,因为不是所有知道实情的人都有这种胸怀去尽提醒他人的责任,因为提醒本身可能就是宣告自己选择的错误和失败。

    我们的孩子已经高三了,高考的高考,出国的出国。作为陪读的家长,不能不说我们已经把音乐学习圈里里外外的景致看得比较清楚了。一路走来,我们一直十分幸运地碰到了我们想要的好老师。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好老师都不是碰到的,而是我们全力求来的。轻易得到的,要么不是很好,要么得到了也不会很珍惜。很多老师都有了“赵本山卖拐”的本领,“范伟的谢谢”让他们很享受。

    这些翻江倒海般的想法,我闷在心里,轻易不敢随便告诉“婉如清扬”。

    她仅仅是我的读者,后来成了网友,虽然彼此都十分坦诚,但终究不能完全交心。她让儿子喊我“舅舅”,也就是一时兴起,随口一说,关系其实很脆弱。说假话我不愿意,说真话会吓跑了她,导致以后我什么话也和她说不了了,损失反而更大。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不管说什么,我都是一字式的回答:“噢。”因为实在是仓促应战,在新的艰巨任务面前,我必须有个冷静的思考和积极的准备。

    “梦想”离不开“现实的钱”

    “婉如清扬”没有从我冷淡的话语中感觉到什么异样,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之中。她说:“跟老师接触下来,感觉老师的人品不错。这个老师是孩子现在钢琴老师的老师。我们也就是想让孩子试一试,如果他吃得了苦,就让他继续走下去。”

    “老师很认真地问起了我们的经济状况,我们也如实作答了。我们夫妻俩都是大学老师,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有5000元一个月,自然也会有些奖金和津贴。丈夫在一个大学的音乐系工作,业余也带带学生,80元一堂课。”

    恕我直言,这样的经济状况,难以支撑一个伟大的音乐梦想!

    我怕我投鼠忌器的心态,吞吞吐吐的话语,让“婉如清扬”误读成了我对他们选择的认同。我不得不把话往明处说了,试着组织了一发炮弹形成进攻,我问:“你们是原来就打算走专业路的,还是今天老师收了孩子,才打算走的?”

    炮弹没有完全击中目标,她躲让开了。“老师收了才打算走专业路的,”但她说话的重点明显落在了后面这一句上,“真后悔让孩子学迟了。”我理解她说的意思,是说跟外地的优秀的老师学迟了,打算走专业道路的想法来得迟了。其实,我问题的抛出,是期待她有个冷静的思考,是希望她能有所感觉到自己的决定太过草率和仓促。专业学习音乐,不是闹着玩的,它必须比结婚和生孩子更要来得慎重。随随便便地开始,必然随随便便地结束。音乐没有错,随随便便地选择专业学习音乐一定是个错。你们原本就打算走专业道路,今天去见老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你们见了老师才起心动念走专业道路,不能不说有失随意。

    于是,我不得进一步直抒胸臆了,“你们能否现在就打开《谁绑架了中国父母》这本书,对照我列的那几条,看看是否具备条件。”她说书借给别人了。我不得不当即给她归纳了几条:一、 有没有足够的钱?在一家老小未来十年正常生活开支之外,有没有100万存款?二、 有没有一个成熟老道、智慧过人、乐于牺牲自己的家长陪伴孩子?三、 孩子是否真正热爱音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