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好的孩子:和年轻妈妈们的聊天报告-大学老师停了小学儿子的课(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几条于我已经烂熟于心了,只要面对意欲专业学习音乐的家庭和孩子,我都是拿这几条请求他们对照的。对照的目的不是要他们放弃,而是希望他们出征之前保持一份应有的清醒,对困难有个比较充分的估计,而不至于开拔一两年后被巨大的困难吓住,直至落荒而逃。

    每次提醒之后,对方的应答大多是一样的:这几个条件一条也不具备。每次,我的建议也都十分明确:一条也不具备,一定不能学;具备了“孩子热爱音乐”这一条,并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创造性地弄到大钱的话,勉勉强强可以学。

    总是会有什么条件都不具备的人上了路,这份随意,这份壮烈,让我忧心如焚。我说的千万个对错,唯有他们继续走下去才能有真切的体会。可是,到那时才想起、明白我的好意提醒,一切都为时已晚。

    我的强势劝阻,会不会影响中国优秀音乐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答案是,一定不会!一个对未来缺少应有的认知和规划的家庭,一定很难养育出优秀的音乐人才,对于这样的家庭,我的劝阻是减少控制了悲剧的发生。面对我的劝阻和提醒,经过充分冷静的思考后,依然选择前行的家庭,他们的步子会更坚定而持久,我的劝阻对于他们是一次力量的蓄积,是一次强劲的推动。

    建议有知有价吗

    “婉如清扬”一定不会关心我的太多议论,也一定很难听得懂我的话语。站位不一样,景致自然大不同。我自认为一片丹心,可还是担心会伤到对方。当一个人意气风发地要着手做一项事业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他人无限度地泼冷水。我害怕我的话语会让“婉如清扬”受凉感冒、形成抵触,所以就不时地要说些软话,缓和气氛。

    再说了,这年头最廉价的就是无知的建议了,我拿什么保证我的建议一定“有知”呢?

    理性使然,我不得不冷静。感性的推动,又让我有些出离愤怒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说得那么明白的,做成任何事情,经常靠的不是道理而是感觉啊。再说,我道理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听不到、听不懂的原因是否因为频道没有调对啊?要真是我的妹妹,我早就破口大骂了!……终究不是,于是不敢……

    对照我说的几条,“婉如清扬”照实作答:钱,前期肯定没有问题,后期就不知道了。果真要钱,那就借呗。我们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孩子太贪玩、不够努力。

    我不得不针锋相对了。我说,打仗的时候,最怕白热化的时候没有了子弹。我始终不担心孩子,一直忧虑的是大人。大人决定开战了,拉着孩子的手按确认;大人怕困难了,想逃了,然后就在孩子身上找个合理的借口撤退掉。

    和“婉如清扬”聊着的同时,我还在和我的一位老师聊着,她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让我一直拥有着幸福的模样,也让我不断走向内心的宁静。奔五的人了,还有老师教,真好啊!

    我每天都在面对很多家长,苦口婆心地分享自己带血、带泪、带真诚的感悟,总是很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看到火势上了墙头,心里自然着急。防患于未然的提醒,对方听得不虚心、无耐心,心头难免又是急。

    我经常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用寻找的眼光等待着大人轻轻的拥抱。老师告诉我:要真有一颗服务的心,不如你的人不把你当一回事,误解污辱你,也无所谓,因为你看他们每个人都比自己强,愿意乐呵呵地去承受,不解释,不哭诉。你什么都知道,但你什么都不说,你明明学富五车,但别人说你是白丁,你也没有解释的心,只是继续向前走,乐呵呵地为大众服务,包括轻视你的人。还能做到啊?

    对照老师说的,我心底跟自己说,我能做到一半,但给老师的回答谦虚了一回,我说我能做到三分之一,老师说这就很了不得了,没有人完全做得到,完全做到了就是神了。

    老师的话语让我知道,我也需要陪伴,我还正在长大,我和“婉如清扬”的交流还要更友好、更有效,友好定能有效。她是我没有见面的朋友,她被吓跑了,后果更严重。我要表态,真心愿意做她儿子的“舅舅”,即使做了“舅舅”,也不强势地指令我的“妹妹”一家人无条件服从我的安排。我可以继续说话,她可以永远不听话。

    警惕人品末流的老师

    成功是一个想法,想成功比有条件成功更容易成功。但是,成败皆由想法。想法决定做法,做法形成活法。想法有错,做法必然乱套。不成熟的想法一定很难迎来成功的结果。

    我对“婉如清扬”的担心,正是担心他们的想法出了问题。他们带着孩子去见见外地的优秀老师,因为老师满意自己的孩子,于是决定走专业道路。对老师的了解也不是十分清楚,仅仅是一顿饭的功夫感觉老师不错。

    孩子也许是喜欢音乐的,但“婉如清扬”承认,主要是因为学习文化的道路太难走,考个好大学不容易,于是起心动念想专业学习钢琴。他们打算先试一试,试了不行了再说,不想留下遗憾。他们说,他们没有想要什么太大的成功,只要孩子以后能考个音乐学院就行。

    面对这些想法和做法,每个点上我似乎都有满腹的话语要说。先说说老师吧。专业跟随老师学习音乐,专业老师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往往不亚于亲生父母。专业老师和孩子大面积地重叠时间,老师的琴品和人品自然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很多老师专业一流、人品末流的状态,是很多圈外人无法知晓的。网上那些公开资料,显摆的全是老师的丰功伟绩,对于一个孩子选择老师,有时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把培养孩子学习音乐视为一个伟大的项目的话,那在对合作对象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怎么可以随便开始合作呢?如果把专业学琴视为婚姻的话,哪有吃了一顿饭就定了终身大事的?

    学习音乐比学习文化难多了,为了回避学习文化的竞争,改道学习音乐,未免太不理智了,其结果必然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我说,我不是要你们一定不走专业路,而是请求你们在现阶段特别冷静地等待两个星期,想清楚了再出发。

    我们当初决定走专业道路,托人帮忙到上海找优秀老师的时候,帮忙的人也是故意冷了我们两个星期,就是要我们冷静周全地再思考一番。我反对试一试,千万不能“先出发,边走边看”,一旦开拔,就要全速前进,永不回头。还没有打仗呢,就在想退路,这仗很难打赢。

    能接受别人的忠告,其实是在享受对方的思想高度。“婉如清扬”始终很难听得懂我的话,我无意责备但又深感无奈,我说:“再这样,我要喊你大师了。”她一定是笑着回答我的,“大师不是,有点大仙的感觉。”

    我不得不让步,我是个外人,顶多就是个“舅”,而且还是假的,不大的风一吹就会无影无踪了。我说,你们的事情我不好过多地指手画脚,今天的谈话,你可以什么都不记得,但一定要记得两个字:冷静。一个人的周围总是什么声音都会有的,当事人一定要有会听、会分辨的耳朵。衷心祝福你们!

    “婉如清扬”说她没有把我当外人,知道专业学习音乐是件大事情,所以才特别请示“专家舅舅”的。我说,你们不是请示,你们是报告,准确讲是报喜,报告意外之喜,意外地被优秀的老师看中了,所以要和我分享。她发过来一个捂嘴窃笑的表情说:“怎么什么小心眼儿都瞒不了你呢……”

    “婉如清扬”一家人全新的选择,注定任重而道远。陪伴一个不见面的朋友,绝不是件轻省事儿。

    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还会有问题再次向我“请教”,我怕她一去不复返,因为我说的和她想的出入太大,很可能已经引起了她的不快。也可能她后来终于发现了我的千真万确,无限恼羞之后不再好意思联系我。这就是我聊天的尴尬,我在明处,她在暗处,我不能不理她,她完全可以抛弃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