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妈妈,来自上海,儿子读小学高年级,丈夫是位平面设计师。
自述问题
儿子的英语,听力好,语感好,口语表达好,但拼写单词方面非常弱,每次只要是写的作业,他都要被老师批评。
每天大量练习描红,真的是个很无聊的事情。很多孩子每天都在眼泪的陪伴下擦擦写写,一直忙到10点半才睡觉。字也许是练出来了,可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多年来我一直在做自认为对的事情,可是,孩子在学校经常被老师批评,同学也不理睬他。这样对他的性格会有影响吗?
你有什么话直接说,我最害怕的是,你看到问题却不和我讲,致使我在错误的道路上自以为是地继续前进得很远。
要学奥数吗
这是一位在上海做律师的年轻妈妈,儿子上小学。我平常习惯在QQ上和人交流,她加了我的MSN,有些设置我没有弄好,和她聊天的一半记录都没有保存下来。很是遗憾。
好在这位妈妈一直“问题”不断,从得以保存下来的部分聊天记录中依然可以看到她的勤勉和风貌。因为太爱孩子,并渴望更好地爱到孩子,也可能因为她律师工作的背景,她的问题一直比较多,比前文网名“简简单单”的那位妈妈问题还要多,质量也蛮高。看一个人,我通常不看他如何回答,而是看他如何发问。
一日,律师妈妈致意并问话:“你觉得奥数应该学吗?”我说:“要问孩子愿不愿意,孩子学得快乐最重要!”她说:“他没接触过,好像不反对,可是,真的没有时间。”我说:“由他自己定,不要随便学。”她说:“唉!其实孩子倒不反对的,你只要不给他压力,他什么都喜欢学的,只是我再也找不出时间给他学了。”
看得出,这个家庭对孩子的养育,还是用真心、有实效的,太多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孩子依然不失学习新东西的兴趣。我说:“那就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啊,不要满负荷啊。”
她说:“我列个时间表给你:下午6点30分放学到家;6点30分—7点,听英语故事,或看英语原版动画;7点—7点30分,吃饭;7点30分—8点20分,做作业;8点20分—8点30分,刷牙等;8点30分—8点50分,和他一起阅读;8点50分—9点15分,给他讲睡前故事;一天结束。”
“哈哈!太精细了,有些刻板。”我没有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孩子的家庭时间,延续着学校作息时间的刻板。学校里课时安排的不可商量性,算是练就了孩子们服从品性的话,那孩子在家的时间,一定要给到自由呼吸的空气。学校、家庭两头都死板板的,孩子何谈快乐、自由和创造性呢?
很多家庭都像这位律师妈妈一样,给孩子规定了严格详细的作息时间,孩子不敢越雷池半步。与此同时,家长在一旁严格监管,俨然扮演着学校老师家庭版的角色,指导作业,帮着判题、改错、订正。
我们也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给孩子制订了类似的时间表,后来终于醒悟了,发现这样很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成长,就及时改了过来。到我女儿上初中的时候,所有和她有关的事情,我们都是由她自己安排。她自己根据自己的规划往前走,我们大人扮演的仅仅是个助手的角色。孩子很轻松,我们也不觉得太累。
奥数要不要学?回答这个问题,首要解决的还是思想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反对孩子学习奥数。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的现象,尽人皆知。高就高在能做难题,低就低在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地方明令禁止“奥数”成绩和招生录取发生联系。不少地方的高考试题出现了由难转易的迹象,这利于考出孩子的真实水平,利于孩子全面成长。不出怪题、难题,不为难孩子,就是爱孩子。
要背单词吗
孩子的时间要不要由孩子自己安排?律师妈妈和我意见有分歧。
她说:“哦?这些,我觉得貌似都是每天必须做的事情,英语是每天不能断的。如果让他安排,他会将一起阅读改为全部由我讲故事。如果学校第二天准备测验的话,我会取消讲故事。”这位妈妈十分清楚英语学习的重要,也很懂得及时调整孩子的学习内容,以便有效应对第二天学校的测验。这样的做法,值不值得提倡呢?
依我看,的确很“重要”的英语学习,做妈妈的,要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也认为“重要”,再由孩子在行动上体现这个“重要”。大人唯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他自己的想法,然后陪伴孩子根据他的想法往前走。家庭教育太在乎学校的教育,学校明天考啥,孩子今天就全力以赴准备啥。这不好!这似乎培养了所谓的拼搏精神,其实很不利于孩子平和心态的养成,也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的一位作家朋友,他的育儿举措令我赞叹:女儿读书时,明天考数学,今天一定不让看数学。每个星期,一定要有一天请假远离课堂,到真实火热的生活中去玩、去感受、去学习。懂生活、会生活的孩子才是最有前途的孩子。课堂不是课堂,生活才是课堂。学生,学生,就是要做个学会生活的人。课堂之外的时间安排得那么满,那么单一,孩子的快乐就全被挤跑了啊。
律师妈妈说:“嗯,我知道的。其实,英语每天30分钟,他最喜欢,一点也不疙瘩的。儿子的英语,听力好,语感好,口语表达好,但拼写单词方面非常弱,每次只要是写的作业,他都要被老师批评。”我认为,英语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听说读了,中国孩子动笔的能力一直很强,到了真实的语言环境里面,听不懂、说不出,实在是要命。这个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大方向看上去似乎一直很好,很难得。
我对律师妈妈唯一要建议的是,要把“要孩子学”变成“孩子要学”,并在坚持中收获成功。孩子英语动笔能力差,家长要做的不是天天陪他做习题、默单词,而是要帮助孩子建立想法:单词还是要背,习题真的要做。要放大他的危机,让他知道单词不熟、词汇量不够的危害。我向来认为,在中国,英语考不好的孩子多是词汇量匮乏,不愿意背单词的孩子都是不用功或假用功的孩子。
我的外甥女就是这样假用功的孩子。陪她高考的四五天时间里,我对她的学习状况有了更为彻底的认识。喜欢学的数学和语文,由于粗心老是得不了高分;不喜欢学的英语,因为怕背单词,怎么也考不好,越考不好就越不愿意背。怎么办?“本一”要不要?真要还是假要?真要,那每次进考场都要反复提醒自己“会做的不许做错”;真要,就立马给我把单词表拿来从头至尾地过一遍。外甥女照办了,高考考得很顺利。
要孩子背单词,一定要把背单词的目标从属到一个更大的目标里面,环环相扣:背单词是为了学好英语,学好英语是为了考上“本一”,考上“本一”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成长……很多老师都喜欢在孩子的成绩报告单上留下这样的评语:该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这似乎十分正经、空洞的话语里却道出了培养陪伴孩子的真谛:必须帮助孩子明确目标,唯如此才能彻底端正孩子的态度。这是常识,可惜很多人视而不见。
一定要讨厌夏天吗
律师妈妈的问题,开口都不大,但聊着聊着,就会发现小问题背后应该要有个大讨论。她给我举了个例子:
前两天,孩子回来心情很低落地说,今天老师让他写两个短句,第一句是:我喜欢夏天,因为……,……。第二句是:我讨厌夏天,因为……,……。儿子第一个句子很快就写好了,第二个句子,想了两节课也没写出来。
儿子告诉妈妈,他一点也不讨厌夏天,真不知道怎么写。儿子后来写了:我讨厌夏天,因为夏天热得我睡不着觉。结果,被老师退了回来,要求重写。原因是没有按照这个格式写:我讨厌夏天,因为……,……。儿子很沮丧,妈妈很为难。
我说:“孩子很可怜,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真正懂教育了。”我向来反对家长过多干预孩子的学习,但在孩子真正遇到困惑的时候,家长必须积极挺身而出。大人平时要不断学习、累积,关键的时候智慧出场,和孩子一同思考,帮助孩子圆满解决问题。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一、减少和孩子因耳鬓厮磨而生出的厌烦;二、关键的时候出场,能立马建立孩子对家长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服。
律师妈妈正是这样的好妈妈。她知道儿子喜欢夏天,但是老师的任务又不能不完成。造句造假,势必会作文说假,以后孩子做人也会作假。两难境地,怎么办呢?最后,她这样圆满地解决了问题。她建议儿子去扮演那些不喜欢夏天的小朋友,去想想他们不喜欢夏天的原因,儿子顺势想好、造好了句子:我讨厌夏天,因为夏天太热,知了吵得我睡不了午觉。
我是中学语文老师出身,深知孩子在字词、句章、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学习是需要接受些严格训练的。可是,当技术训练危及孩子内心的时候,老师该何去何从呢?我做语文老师时间不长,所教学生眼下也都是奔四的人了。他们一直有点喜爱、尊敬我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曾经的课堂上我不怎么说假话,不仅仅说书本上的话。我感到,我主张“课堂不是课堂,生活才是课堂”的思想是很有些渊源的。
律师妈妈担心的,真是“技术危害心灵”的问题。“讨厌夏天”的造句,也绝不仅仅是上海的某一个学校的作业。她说,本来,夏天是孩子最喜欢的季节,可以游泳,可以旅游,可以放假不上学,还可以每天玩电脑游戏,对他们来说夏天是最开心的。
小小的造句也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明明开心的事情为何要说不开心呢?为何还要在同一个时空里面说一真一假两种感受呢?为何不允许孩子有第三种情绪的选择呢?在喜爱和讨厌之间的那种。夏天就一定要讨厌吗?老师天天面对着花朵般的孩子,却经常忽视了孩子是有血有肉有精神的生灵。造句一定是个小事情,可正是因为它的稀松平常,才更加显出了问题的严重。孩子很无辜,家长很为难,老师也很可怜,因为老师也是这样的老师培养出来的,也造过“讨厌夏天”的句子。“讨厌夏天”的造句暂时很难绝迹,孩子是学校的,可终究是家长的,归根结底还是孩子自己的,律师妈妈在这个问题上的做法值得更多的家长借鉴。
能有几个比尔·盖茨
网上和家长朋友们交流多了,我渐渐地有了一种感觉,很多家长请教问题之前,他们的内心往往已经有了正确的想法和做法,他们希望得到的也许仅仅就是个确认和鼓励。做家长的都不容易,没有一个不是学中干、干中学的,有些挣扎和困惑实在很正常。
我曾是个顽皮孩子,贩过菜,做过裁缝,做过老师,做过记者、编辑,做过全职爸爸,我的经历决定了我的想法和做法。我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年轻家长们的心情,做了一点合乎期待的事情,就收获到了来自他们的无限尊敬。陪伴家长和陪伴孩子是一样的路数:始终鼓励肯定,让他喜欢,进而尊重,接受建议,改变自己,惠及孩子。
律师妈妈问我:“我已经顶住了来自学校的很多压力了,多年来一直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可是,孩子在学校经常被老师批评,同学也不理睬他。你觉得,这样对他的性格会有影响吗?”
自己认为对的,是不是真的对?对和不对,谁说了算?谁说了可能都不能算,一切要看结果。结果对了,就是坚持,结果错了,就是固执。我想。
想到了一位名人的话:如果固执己见和毫无主见一定要我选择一个的话,我选固执己见,至少按照自己的想法执行了,有执行要比什么都不执行要好。生活常态中,更多的人们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有了自己的想法,也经常不听从自己的想法,明明知道错了却死不改悔。律师妈妈在做她认为对的事情,我要多多给予鼓励。我唯一需要时刻提醒她的是,一旦发现错了要坚决撤退、彻底改正。我说:“要么改变孩子,要么改变环境。环境一时半会难以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强化孩子内心的力量。”她问:“那应该怎么强化孩子内心的力量呢?”我说:“告诉孩子,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忍受他人一时的误解,最后收获的一定是一个特别巨大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往往都来自内心的自我肯定,完全依靠外界建立的成就感,总是美丽而短暂的。”
律师妈妈感到很难接受,“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内心的力量,是个艰巨的任务,别说孩子了,我们大人都很难做到呀。其他人看他像看外星人一样,他的自信心又如何建立得起来呢?世界上能有几个比尔·盖茨呢?”我说:“要是其他人的价值观都是错的,那怎么办呢?做得成事情的人,都是讲原则、懂鉴识、能坚守的人啊。”
她说:“在中国做家长真累啊!孙老师,我特赞成你的观点,如果有两个孩子,我就让一个孩子跟着老师走,另一个孩子跟着你走。这样既有保障,又有发展。问题是现在都一个孩子,我既没有你那样应对挑战的大智慧,也没有像师母那样支持你的人在身边挺自己。方向我是把得牢的,就是面对老师批评的时候,还不能做到淡然、坦然。”
我说:“你也可以智慧啊,你为何要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呢?简单就是效率啊,孩子好不好,要看谁在说。你做的是对的,坚持做对的,你就一定能做成,成功来自煎熬中的坚持。两个孩子的两种安排,面对老师时不够淡然、坦然,恰恰说明了你的自我矛盾。这种矛盾心境会贻误孩子。”
怎样用心做家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