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杨柳”,来自陕西,夫妻俩都是国家公务员,很爱读书,十分关心子女的教育。13岁的女儿读初一。
自述问题
女儿很叛逆,似乎什么道理都懂,可就是不好好学习,上课注意力老不集中,回家不写家庭作业。逼紧了,她就抄作业。
为防止父母干涉“追星”,女儿堵了自己卧室的门,每天从窗户出入,关系非常紧张,前后持续时间将近两个月。后来房门总算打开了,屋子里堆了一地的垃圾。
有个初二男孩追求她,女儿开始不思茶饭,没有心思学习。女儿在日记里写道:“我们本是两条平行线,要么我跳下去,要么你爬上来,你上来会太累,还是我跳下去吧。”
允许孩子放下学习
每个阳光网名的背后,常常都跳动着一颗不安的心。2011年3月11日晚间,“清风杨柳”请求我加她为好友。因为网上咨询问题的家长实在太多,也因为自己的时间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宽裕,即使在线,我也经常隐身。许是喜欢了“清风杨柳”这个网名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我同意加她为好友,发过去一个“挥手微笑”的表情。我始终认为,把痛苦放在脸上、把怨气淤积在“网名”和“签名”上的人,很难受人欢迎。
“清风杨柳”又是一位妈妈,来自陕西。一番问候、致意之后,她希望向我请教问题。我说:“你把想要说的,在一页写完。好吗?”对方照办了:
我有个13岁的女儿,上初一,很叛逆。说实话,比起去年来,还是好点了。现在的问题是,她似乎什么道理都懂,可就是不好好学习,上课注意力老不集中,回家不写家庭作业。逼紧了,她索性就抄作业。她小学六年级之前,一直是上进心很强的孩子。我和丈夫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花费了很多心血,读了很多关于教育的书籍,没有想到孩子现在会成为这个样子。我很痛苦,很矛盾,有时真想把目标放低点,只要她成人,不求成才,可又有点不甘心。
读完以上文字,我也在一个方框里面给她回过去了这些话语:感谢你的信任。孩子不愿意读书,是因为没有因为读书而获得快乐。不快乐的事情还要孩子做,孩子就只能将就着做。你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到快乐。为此,你们自己要带头快乐,做快乐的榜样。同时,帮助孩子在心里建立真正的目标,帮助她找到因为目标而生出的快乐。如果孩子因为学习感到压力太大,那就先放下学习,放松学习,让她快乐。保持和书本适度的距离,利于孩子更全面地看待学习,孩子可能也就因此而快乐、发奋了。弦不能太紧,紧了就会断。切切记住,快乐是第一生产力!
最要改变的是大人
“清风杨柳”感谢我的及时解答,随即抛出了第二道难题,“我记得你在书上讲,你最愿意和调皮孩子谈话,我希望得到你一对一的帮助。”我经常遇到类似的家长,太理解大人迫切的心情,也十分清楚“一对一”沟通的风险。孩子是家长的孩子,家长是孩子的家长,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孩子的问题,经常就是家长的问题,家长的问题解决不了,孩子也一定好不起来。我当即婉拒,“这个要慎重!”生孩子,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养孩子是一旦落地,长期作战。生儿容易,养儿难啊。难就难在,孩子脾气、性格、不良习惯,不是一天产生的,一定是很长时间里自然而然的累积。很多家长,都认为是孩子的问题,也都希望能找到个大师一下子解决了孩子的问题。这多少有点好笑。
很多家长都要带着孩子来见我,其中不乏愿意付高额学费的,我都拒绝了。我拒绝,是因为我害怕。害怕“一对一”的原因很简单,“一对一”让我不快乐,让我心头有压力。我不是神仙,我不能满足家长的愿望,一两次见面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免不了是要见些孩子的。哪些家庭合乎我接待的标准呢?孩子的问题面前,家长承认是自己的错,家长一直是用心用情陪伴孩子的,但一直无法突破取得战果。我能够做到的是:较多地“一对一”地面对家长,偶尔面对孩子。偶尔面对孩子,也是为了示范、带动、鼓励家长。我始终做陪伴家长的工作,始终做改良土壤的工作,因为孩子不是我的,孩子身边的环境不变,孩子就永远不大会变。大人生病了,岂能叫孩子吃药!
我告诉“清风杨柳”,我愿意和调皮孩子对话,是因为我曾经就是调皮孩子。我喜欢和高手过招,喜欢被孩子激发,喜欢因为孩子而获得的成长。你的孩子没有问题,一定能解决好的,从你联系我的态度和言辞中,我相信你们一定是极其优秀的家长。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我最要面对的也不是孩子,而是大人。孩子是你的,你天天面对她,你变了,她才会变,才会可持续地变。
“清风杨柳”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请求。我不得不迅速转移话题,我问:“她爸爸呢?”她回答:“她爸爸也是个很负责任的人。”我说:“那很好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啊,家庭的框架是健康的,孩子的成长不会有大问题啊。”她说:“可是现在出问题了,我真的很是难过。”
我没有问她出了什么具体问题,我请她做了个具体的动作:“你赶紧排一排,孩子的哪些方面是你一定要的,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她这样排了:“为人(品行,孝顺),责任,成才。”我说:“我排的话会是这样:身体健康,心灵快乐,正直善良,自食其力,尽量有些成就。你认同吗?”她回答说:“认同。”
我说:“认同了就好办了,不要因为后面的影响前面的啊,不要做笨事情啊。”她问:“我现在要做的是否就是,不要管她的学习,和她建立好亲子关系?”我明确回答:“对,你很有智慧!然后,就是要把你认同的事情,坚持去做,直到做出成果。”
和女儿一起追星
“清风杨柳”希望我全面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进而给到具体的指导。最让“清风杨柳”痛心不已的是,女儿因为追星和他们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女儿小学六年级时转学到了新班级,遇到了一个非常有个性、喜欢追星、和父母逆反的女孩。她们志趣相投,成了好朋友,开始一起追星。
据介绍,孩子们起初是偷偷摸摸买买明星海报,听听歌,上网看看明星动态,写写感受。后来就经常为明星的事情弄得情绪失控,哭鼻子,还嚷嚷着要去韩国当练习生。夫妻两个当时只知道堵不知道疏,发生了很多冲突。为防止父母闯进房间干涉,女儿堵了自己卧室的门,每天从窗户出入,关系非常紧张,前后持续时间将近两个月。后来房门总算打开了,屋子里面一塌糊涂,堆了一地的垃圾。为此,“清风杨柳”痛心疾首,彻底绝望。我说,孩子追星,没有什么不好。这只是现象,不是问题。我女儿学习小提琴,在中国更多孩子都学文化考大学的背景下,算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选择了。我十年不上班,做全职爸爸,这样的决定也是十分另类的啊。不同不一定不好。你女儿目前的状况,谁都不好随便说她对与错,好和不好,只能说她跟父母的期待不一样,跟其他同学学习生活的方式不一样。这个孩子不同于他人,要么优于他人,要么落后于他人。为何一定要认定她不好呢?
我女儿在时间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要养狗,而且我支持她养狗,你能理解吗?狗和高考,和小提琴有什么联系呢?利用孩子关心的,让孩子获得成长,这是我做全职爸爸十年来的最大心得。孩子疯狂般地要养狗,好,所有有关狗的事情由你自己处理,吃喝拉撒和我大人无关。孩子因为爱狗,自然就承担并成长了啊。
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当孩子的时间被家长和老师无限框死、只能学习学校课本的时候,孩子就很难对这样的学习产生兴趣。你的女儿追星,好啊,大人和她一起追啊,走进星的生活,了解星的心情,孩子一定会发现,星的背后有辛酸,有故事……
恋爱使人进步
其实,“清风杨柳”的女儿是个很爱学习的孩子,她从小就一直喜欢读各种书,小学阶段方方面面也的确是个好孩子。所有的状况都是最近一年里发生的,追星的同时,还特别喜欢看言情小说,直至早恋、失恋。
据介绍,初一开学不久,有个初二男孩追求她,女儿开始不思茶饭,没有心思学习,和大人也不怎么说话。女儿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们本是两条平行线,要么我跳下去,要么你爬上来,你上来会太累,还是我跳下去吧。”两个月后,男孩因故暂时离开学校,和女儿结束了关系,开始和其他女生交往。为此女儿写了很多思恋不舍的文字和日记。
春节过后,男孩再度在学校出现,女儿的情绪再度波动,同时在日记里流露了极其丰富而细腻的情绪。她说,不想再与男孩继续交往了,她要为自己活着。男孩的出现,让“清风杨柳”夫妻俩忧心如焚。他们知道,女儿的恋爱关系,不是因为女儿理智刹车而结束的,而是男孩子甩了自己的女儿。他们担心,男孩再次主动与女儿交往,女儿会无法把持自己。
我说,一个女孩子由13岁到23岁,她是一定要经历一些特殊事情的,比如身体发生变化、越发叛逆、开始恋爱了。家长应该坦然接受,而且要提前做好准备,等待发生。
亡羊补牢,总比不补的好。你们开始学习了,思考了,也一定有了些改变了。问题是孩子变化还没有完全到来的时候,自己是否依然淡定、依然坚持、依然相信。改变错的,是开始;坚持做对的,才能真正成功。
恋爱过程中的孩子,一定会反反复复的。反反复复间,万念俱灰时,孩子就可能越发成熟长大。总是要发生的那些事情,总是会在一部分孩子身上早一点发生的。这是对家长自身学习状况的检验,也是对家长应急能力的挑战。早恋早好啊,恋爱使人进步,恋爱让人长大。孩子恋爱,无法阻挡。因势利导,利用恋爱,让孩子长大,是个智慧的选择。没有谁一下子就是优秀的家长,都是在学习中成长,锻炼中长大。作为家长,要利用孩子的问题,锻炼提升自己。搞不定孩子,没关系,老搞不定,一定是大人偷懒,懒得改变自己,老是认为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
孩子为何会哭?那是因为她心里面苦。孩子为何早恋?那是因为她要爱。没有人不要爱,不要温暖,家里找不到,就一定会到外面找。要想孩子不在外面找,就要家里人自己给。孩子为何愿意看很多所谓的杂七杂八的书,因为书里面给到她温暖和慰藉。如果在学习中,她也能得到很多及时的鼓励、肯定,那她也就会感到温暖、喜爱学习了。
孩子,是上帝给到我们每个父母的奖励;家庭,是为了孩子而存在的最小的社会单元和人类组织。如果我们大人不能让一个孩子在自己的家里找到爱和归属感,那么这个家庭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它最主要的意义和价值了。在很多企业日益崇尚亲情管理的今日,我们的很多家长,已经越来越像旧时的老板对待工人那样,恶狠狠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了。
其实,孩子要得不多,她就是要大人尊重她、给到她应有的自由。中国家长最大的失败是太过严肃、正经,很难让孩子喜欢。做有道德的家长吧!自己不要的不要给孩子,自己小时候深恶痛绝的,为何做了父母之后就要强加给孩子呢?
帮孩子圆这个谎
想和“清风杨柳”交流的话语有很多。反复提及的是,孩子没有错,而且很可怜。你们最要做的是越发改善和孩子的关系,让她爱自己,让她快乐。我说,我们家只要孩子注意两点:时刻注意健康和安全,不故意伤害他人。浓缩一下就成了四个字:爱己爱人。其他的一概不管。似乎要求很低,其实要求很高。要求太多了,就等于没有要求。
不久,收到了“清风杨柳”的新留言:下午要考数学,女儿有抄袭现象,老师要求她离开班级到老师办公室答题,女儿装病,说头疼、想睡觉,让我给她请假不去上学。我该怎么办?我回话:现在对你们的情况还不完全了解,我不敢随便开“处方”啊。具体一点讲,女儿害怕考试,女儿请求家长援助,孩子的需求目前很明确而迫切。孩子此刻很在乎家长,家长的一言一行稍有差池,都会导致迥然不同的结果。
家长要及时排出近期孩子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已经掌握的一些情况,我感觉以下几个方面是这个孩子最要解决的问题:走出失恋阴影,找到快乐心情;建立学习信心,提高数学成绩;端正学习态度,老老实实做人,考试坚决不作弊。
三个大问题,首要解决的是哪个?
三个都要,是很多家长的选择,最后就会导致没有选择,孩子求救,家长无法施救。无法施救,是因为怎么救都有错。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信任家长,越发陷入僵局。我主张,只能要一个。假如最要“快乐心情”,就允许孩子请假,帮助孩子请假。假如最要“信心和成绩”,就可请可不请。假如最要“老实做人”,那是一定不能请假。一句话说不清楚这个里面的利害关系,说清楚了,“清风杨柳”也不一定完全明白,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和我同频率。想法不彻底,做法就会不坚定。那我总得要给对方一个明示啊。不得以,我打出了一行字发过去:如果是我的女儿,我就给她请假。我认为,这是一句明白话、很负责任的话。陪伴孩子成长,经常遇到的就是这些两难的选择,可它还需要家长“立刻”、“马上”作出选择。家长此刻得分的高低,完全对应着孩子成绩和成就的高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