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好的孩子:和年轻妈妈们的聊天报告-愿用生命换儿子好好读书(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定不能放弃!”听完了梨花妈妈的叙述,我请她静静地等待我打出一段文字,我说,以下的话语可能会利于解决问题:有压力很正常,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挖掘潜能和发挥水平。人人都有压力,紧张的绝不仅仅是你家孩子。我和我的女儿一直活在压力之中,当一个人把接受压力当成习惯的时候,成功可能就随之而来了。有压力是成长,昨晚聊天到深夜也是成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一定要坚持,坚持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坚强,而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一定要参加考试,考不上也要考,孩子还小,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现在千万不要谈什么复读的事情,70天时间很够了,初中的东西不多。他的压力一半是来自他自我觉醒了,一半可能来自你,你的任何压力都不能流露,要始终说鼓励肯定的话语。告诉你儿子,我喜欢他,我相信他一定会考得很好。

    随后,我特意请“梨花诗宝”转告几句给她儿子的话:一、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二、考试的时候全力做到“会做的不做错”;三、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要注重效率,要把以前做错的题目拿来反复看;四、吃好睡好,忧虑解决不了大问题。

    倒计时,儿子想回家

    2011年5月25日,中考倒计时20多天的时候,“梨花诗宝”问我:“最后这段时间,儿子想回家复习,我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他说在学校不开心,每天都要被罚抄,今天被罚抄语文诗词,估计要抄一晚上。我说不要抄了,只要会默写就行了,我这样说行吗?”

    这段问话里藏着两个问题,都直接考验家长的智慧,都需要家长真正懂孩子、懂学校、懂考试。随随便便地让孩子回家,或者一味地要求孩子跟着学校老师走,都是不大妥当的。我没有直接给“梨花诗宝”答案。我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到了最后这个阶段,老师、学生、家长的神经都绷得很紧,所有的紧张都会在孩子身上集结。但这个阶段孩子又不能不紧张,适度的紧张利于考试水平的正常展示。最后的阶段,就是踏足踏的阶段,不大可能前进很多,但是一旦停止踏步,成绩就会后退。我个人觉得,孩子不能离开班级,不能离开那个紧张的学习环境。

    老师到这个时候还在强迫孩子做的事情,也许的确是顶顶重要的事情。比如,发现了孩子明显的知识漏洞,或者索性就是为了让孩子保持紧张亢奋的学习状态。一般的家长,不大可能比老师更懂教育,在这个节骨眼上,最好不要有什么太大的动作,不要随便叫孩子回家,不要随便抵触老师对孩子的学业安排。

    孩子紧张,老师紧张,这个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适度减压,尽量说些宽慰、鼓励的话语,同时尽全力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千万不能生病。中考和高考一样,其中是有一定的残酷性的。如果确信老师的安排明显失当,也不是不可以抵制老师的安排。个人感觉,如果孩子的古诗词的确都已经会默、会写了,可以不必从头至尾再抄写一遍。

    在和“梨花诗宝”的直接对话中,我还是尽量控制她的自由度。我说,孩子这段时间情绪波动大,很正常,家家户户都一样。你就做个无脑人,陪着他就行了,不要干预他,一切由他自己去,错了对了,对他来说都是成长,成长不可代替。谁都无法保证自己做的绝对正确,那还不如让孩子自己作选择,他自己选择,就会有自己的思考。大人可以提醒,但不能强令,除非涉及生命健康和安全。

    中考前,儿子出走

    儿子要回家复习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处理好,新的更大的麻烦又产生了。几天后,“梨花诗宝”告诉我,她把儿子赶出了家门,儿子真走了之后,她又感到十分害怕,问我怎么办。我能怎么办啊!都到了这个时候,怎么就一点忍量没有呢?这妈妈也做得太没有水平了吧!孩子出走,而且是被妈妈赶出家门的,不是件小事情,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我怒火中烧。

    生气无济于事,我不得不按捺住自己,心平气和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据“梨花诗宝”介绍,中考在即,这天是星期天,学校每周就放这一天假,儿子上午还是去打了篮球。前两天,又感冒咳嗽,还打了吊针。“梨花诗宝”忧心不已。好不容易等到午饭后,儿子才安静地坐到书桌前,可是没多一会儿,就开始打瞌睡。坐在一旁陪读的“梨花诗宝”提醒了儿子,儿子嫌她烦,于是就吵了起来。

    对话的细节和很多家庭吵架一样,都是一句话的事情,双方的情绪被即时点燃,旋即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儿子冲妈妈喊:“走开,出去,你到我爸爸那里去。”妈妈不依不饶,“你走,应该是你出去!”儿子拔腿就往外跑,妈妈傻了眼……

    “你啊,你在做你自己都认为错的事情,不是说好了他的事情由他自己安排的吗。”我没有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梨花诗宝”没有兑现对儿子和我的承诺,一直在干预、要求儿子。她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可就是无法停止自己对儿子的干预,干预成了习惯,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儿子拔腿离家的那一刻,她又没有智慧果敢控制局面。其实,所谓的智慧就是立刻放弃自己所谓的脸面,抱住儿子,不许他离开家门。这种自己打自己嘴巴的事情,“梨花诗宝”想不到也做不到,于是,只能陷入被动的僵局。她说,她好累啊,下辈子再也不做妈妈了。我说:“你自己要先放下,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自己不要给自己找累啊。”

    我一方面要劝慰她,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正确引导她。我要尊重她,但不能由着她。她明着是要向我请教问题,实际上一直没有停止和我的思想交锋。儿子太平无事的时候,她就根据自己的那一套行事;儿子出现状况了,她就急切地网上求助我。我耐心给予的意见她都认同并愿意落实,只是不长时间后就做得完全走了样。

    归根结蒂,“梨花诗宝”还是想法没有完全理顺,她一直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实录一段对话为证:

    “都快中考了,你不能再这样对待儿子了。”

    “我已经很努力了。”

    “你要努力放手,而不是努力去管他。”

    “可他不努力呀,时间真的不多了。”

    “你为何要坐在他旁边啊,你坐在他旁边,他就更不努力啊。”

    “帮他对答案呀。”

    “他要你对的吗?”

    “这段时间都是这样,效果很好呀,做错了我就提醒他。”

    “那为何今天效果会这样糟糕呢?”

    “一天已经去了大半天,我急呀,他还瞌睡!”

    “你不能有任何埋怨孩子的情绪,这段时间要哄着他,他现在撂挑子了,浪费的时间会更多!”

    妈妈也要出走

    照我对“梨花诗宝”儿子的了解,他应该没有走远,估计晚上还会回来。我担心的是,儿子回来后,妈妈不够冷静的态度将会把问题推向新的复杂。假如妈妈破口大骂、大打出手的话,儿子可能会随即再次出走,这一走可能就真的不再回来了。

    眼下的“梨花诗宝”已经后悔得不行了,估计儿子回来,她一定不会说什么难听的话语。只是她接下来的一句话着实把我吓得不轻。她说:“我也不想干了,想出去呆几天。儿子老是这样反反复复,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我说,你也想出走啊?去哪里?都不干了,那不就彻底完蛋了?你现在要冷静!孩子就是这样容易反复的,大人要有耐心。你不是为了儿子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的吗,现在才让你生了点气,就受不了了。

    “梨花诗宝”说她实在受不了了,一个人带孩子,整天神经绷得紧紧的,所有的事情都要受儿子情绪的控制。我说,你要知道,儿子也会有一肚子委屈的,他的压力更大,孩子比大人还可怜。你做过孩子啊,应该知道孩子很不容易的啊。这句话击中了“梨花诗宝”心底最柔软的地带。她说:“嗯,他什么也没带,本来应该是我走的。”我知道,妈妈开始心疼儿子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