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聊天交流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前面独立成篇故事里的妈妈们。更多的家长仅仅和我聊过一两次,在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其中,一定有他们不忍过多打扰我的一份体谅。只是他们有所不知的是,我一直在渴望他们的再度现身,我很想得到建议在执行落实过程中的情况反馈……我从大量的聊天记录中筛选了部分问题,适当归类,以“简明问答”的形式展示如下,但愿能有益、有用于更多的家庭。
问:孩子不好好吃饭,在家里家长喂,在学校老师喂,让他自己吃,他就边吃边玩,请问该怎么办?
答:孩子不吃饭是因为孩子肚子不饿,没有想吃饭的愿望。不想吃,就不给他吃,饿他的肚子,需求产生了,孩子自然就吃饭了。孩子吃饭问题不是大问题,大人要下狠心限时解决。十天或半个月内没有解决好,一定是大人突破得不够。有一种爱是残酷,有一种残酷叫做爱。把你的孩子当成你妹妹的孩子,你就什么感觉都找到了。
问:我家女儿十个月,脾气不好,不抱她她就哭。请问怎么办?
答:大人抱孩子,与其说是孩子要抱,倒不如说是大人想抱。现在家家户户经常都是一个孩子,是几个大人围着孩子转,想抱抱孩子是要按序排队等轮到的。大人想抱,导致了孩子的要抱。孩子被抱成了习惯,一旦离开了怀抱,自然就会哇哇大叫了。她一哭你就抱,于孩子的理解是,抱是对她哭的奖励,于是她就会更加努力地哭了。大人再有空,也不要随便抱孩子,这是一种智慧。因为一个孩子成长的方向是独立,独立自然就要独处。我女儿小的时候,我在她身上执行的政策就是:你要习惯不抱,我不会忍心一直不抱。
问:我的儿子现在十个月,我打算让他以后学拉小提琴,请问如何开发他的手指?
答:我建议一有空就揉捏他的手指头,所谓“十指连心”,手灵心会巧啊。再大些,学吃饭时,教他两个手都会抓筷子,左右手同时开发。等到再大些了,提醒他不要随便玩篮球,不要随便搬运重的东西,这些动作容易导致手指受伤害。
问:我女儿现在3岁半,刚上小班。在学校是个乖宝宝,学东西也非常快。在我面前也很老实,她不听话我会揍她的。可是在她爸爸面前就特别爱发脾气,还会打她爸爸,生气时还会摔东西。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3岁的孩子通常是快乐、友善、平静的。3岁半的孩子往往就恰恰相反了,孩子不快乐、爱反抗。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体和内心都经常缺乏安全感,同时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他经常试着去控制外界,以此减少他的焦虑和不安。孩子最大的情绪发泄对象通常就是妈妈和爸爸,父母要努力帮助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包容、真实的成长环境。很多孩子在这么小小的年纪里就已经活得很不真实了。在幼儿园为了得到老师夸奖,孩子不得不卖乖,但内心无比焦虑;在家里,妈妈太凶,孩子只能老老实实地躲得远远的;爸爸很温和,孩子就以强欺弱,斗胆动手打爸爸。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环境,孩子游走在大人各各不同的要求之间,稚嫩的心灵全然接受并执行着大人们制定的潜规则。孩子的这种成熟让我看到了一种悲哀。孩子接受了来自老师和妈妈的压力,自然就要释放这个愤懑,于是,爸爸理所当然地成了出气筒。可否同时想一想,孩子是不是在模仿家中的哪一位家长的腔调说话、做事、发火?这个家长变了,孩子也许就会跟着变了。另外,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发火耍脾气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当观众。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没趣了。
问:我4岁的女儿正在学跳舞,压腿做不好的时候就不高兴去了,压腿做得好了就天天吵着要去。过两天又有哪个动作做不到位了,就又不肯去了。反正是天天要和她作斗争,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了。请问,怎么办呢?
答:其中原因可能很多,有一点应该引起重视。孩子可能过于在乎自己在小群体里面的感觉了,做得不好的时候,怕别人笑话,做得好的时候,又怕别人不知道,这是个不好的苗头。久而久之,会慢慢形成虚荣的心理。让孩子学任何东西,都要把目标锁定为提升自我,而不是为了显摆自己、打压他人。学东西不是最重要,练就成熟平和的心态最重要。
问:我和我老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想法不一致。老公说我太追求完美了,对孩子要求太高,瞎操心,小孩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我的确希望孩子什么都好,我也知道世上没有完人,首先自己就不是呀,为什么逼着孩子做个完人呢。我想通了,可我却做不到。怎么办呢?
答:自己做不到的,还一定要求孩子做到,这似乎是爱,其实是害,这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时时处处事事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孩子自然很难完全做得到位,势必会遭遇严厉的指责和批评,孩子长期生活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中,自然自信心、自尊心严重受损。很多家庭的悲剧,都是因为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老公做不到的,偏偏要求老婆一定要做到;大人做不到的,偏偏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很难快乐,经常会抑郁。放弃对他人的要求,以宽容心接受不完美的一切,是趋于完美人生的唯一正确的选择。一个家庭只能适用一部法律,夫妻二人一定要从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考虑,心平气和、各退一步地认真讨论之后,拿出一个孩子成长要求的大政方针。
问:我家孩子快4周岁了,老师说他很有音乐天赋,请问该让他学什么,又该怎么引导他好好学?
答:孩子有音乐天赋,这话是谁说的?采信这样的话语一定要特别慎重,一定要看清楚话语背后有没有牵扯利益。我很愿意相信你的孩子有音乐天赋,好孩子不要被耽误。我建议:一、要不断鼓励他的兴趣,大量带他看演出,听音乐会;二、不要轻易满足他的需求,人为压制,等待报复性的需求产生;三、鼓励孩子大胆展示自己,大胆到更多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帮助孩子建立别人对他的需求,一旦孩子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找到被别人需要的幸福,他就再也不会离开他所学习的音乐了;四、父母大多不是音乐专家,所以轻易不要批评孩子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任何表现,唯一要做的就是始终鼓励、欣赏;五、一起步给孩子找的老师,要有童心、童趣,要懂得赏识教育的重要;六、孩子完全热爱音乐的时候,就要给他找最专业最严格的老师或大师,所谓“严师出高徒”针对的是这个阶段。
问:我的宝宝4周岁带4个月,平时挺喜欢音乐的,请问如何给宝贝最大的成长空间,如何引导、挖掘他的潜能?
答:孩子是上帝给到我们的奖励,是上帝派来帮助大人成长、成熟的使者。一切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现在没有吃不饱的孩子,多是吃不全的孩子。还孩子最真实的成长环境,全面发展孩子是当务之急。
做父母的,一定要及时补充学校和社会教育暂时提供不了而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条件允许的话,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学习、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一是为了拓展孩子的生活宽度,二是为了在过程中寻觅到孩子真正的兴趣和天分点。
大人不见得要成为孩子学习项目里面的专家,但大人要懂孩子、懂得激发孩子。孩子的路一定要靠孩子自己走,但行走在路上的孩子是一定需要适当的陪伴和导航的。大人“与时俱进,与孩子同行”的姿态是对孩子最好的带动。面对4周多的孩子,作为家长可作为的空间实在是大。心在孩子身上,又始终有着学习的心态、敬畏的心态,孩子的问题就没有解决不了的。
问:我家儿子4岁半开始学习小提琴,学了不长时间就开始畏难了。老师很年轻,教小的孩子不在行。换了一位年龄大些的老师,孩子还是想放弃。很想知道孙同同刚学琴的时候是怎样的?爸爸妈妈又是如何帮助她的?
答:小提琴的确很难。孙同同一开始也是报了名学了没有几次就学不下去了。后来我们换了个很会鼓励欣赏孩子的老师,孩子因为喜欢老师,也就渐渐喜欢小提琴了,然后就坚持下来了。学小提琴太辛苦,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在学琴中找到快乐。快乐找不到,坚持就很难。在课还得不是很好的时候,在发音很难听的阶段,我们就始终夸她,鼓励她的过程,她坚持了她的过程,也就慢慢地喜欢小提琴了。
问:我家女儿刚刚7岁,学习小提琴四月有余。她愿意学小提琴,但不愿意练琴,为此没少挨过打骂。让她放弃她又不愿意,我不明白她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请问该怎么办?
答:孩子要学琴,你就顺势而为,鼓励她帮助她。不一定为了成名成家,仅仅为了拉练孩子的品格。学习小提琴很难,大人要努力在打骂孩子之外想办法陪伴鼓励孩子。孩子喜欢和不喜欢的感觉,往往都不很明确,大人要耐心等待并积极引导,要帮助她建立对音乐的喜好,一定要由她自己按确认键。总之,不管她要做什么,都尽量鼓励她,不要随便劝她放弃。除非她学的东西太多太杂,到了非舍弃一些爱好不可的时候,才可以劝她放弃。
问:我儿子性格文静,很爱读书,进入小学后,碰到一个相当严厉的女教师,上课说话就要被打手心,家长没有在作业本上签字也要挨打,孩子现在十分惧怕上学。请问是不是要给孩子转个学校?
答:转和不转,是个两难选择,两条道路上的风景不一样。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我个人建议不转,要利用老师的严厉培养孩子的适应力、耐挫力。转了麻烦会更大些,会养成逃跑的习惯,会慢慢形成过高要求他人的习惯。孩子很文静,是个好孩子,但要把他“往回拉”。男孩子要经得起、扛得住、脸皮厚一点。真实的生活环境里面,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如己所愿的,要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处好、处出成果。谁能够保证以后的老师都是儿子喜欢的呢?大人唯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喜欢每一个老师。无论是严师还是慈师,都是孩子需要的老师,成长过程中的孩子,身边一定要交替出现各色各样的老师。家长尽量做和老师互补的工作就行了。
问:女儿今年上四年级,一直是我陪读的,我也愿意陪,可成绩一般般,我想放手可又不敢放手。请求老师指点。
答:你陪伴孩子是快乐的,这很好!你的目标是,要努力让孩子感到快乐并快乐地学习。不要太在乎孩子的分数,要先帮助他找到快乐。任何事情想干总有理由,不想干总有借口。他快乐了,他心里有爱、有别人了,自然就会做你期待他做的事情。你的孩子暂时还不能一下子丢了,急拐弯会翻车。你原来是由着自己的理解陪孩子的,方向可能没有找对,陪的方向应该是为了不陪。我建议你赶紧学习,然后慢慢落实在行动上。等到孩子养成了一些独立的好习惯了,再慢慢丢。先丢衣食,再丢住行,最后丢学习。理想的话,半年之内会有很好的突破。
问:我孩子小学六年级,成绩不错。她在普通小学,和名校会有些差距,她感受不到。我们也带她去参加了一些竞赛,希望她能看到差距,但收效不大。请教孙老师有什么好办法。
答:整体感觉你的孩子是个快乐向上的好孩子。所谓学生,其实就是学着生活的人。读书仅仅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因为一部分而丢掉大部分。有点感觉到你们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于单一了些。孩子成长阶段最要学的就是自信。你的孩子很自信,这很好!千万不要随便打击她。当然,为了培养她更好更大的自信,可以鼓励她去挑战一些有难度的东西。前提条件是,一要让她心甘情愿,二要尽量是书本或学习之外的东西。
如果你的孩子会玩很多东西,文化成绩依然是现在这样的水平,那她实际上已经不是曾经的她了。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悟到、得到了更多的人生道理,意志和品德得到了更好的锤炼,这是我希望看到的前景。始终欣赏你的孩子,而不是要求你的孩子。帮助她制造成长的需求,等待她建立她自己新的目标,然后全力服从她的目标,做她的助手。果如是,成长看得见,成功也一定看得见。
问:我儿子今年上初一,成绩一直是中游。期中考试前我直接对他进行了指导,成绩就跃了上来;这次期末考试,我完全放手后,成绩又回到了原点。我的工作收入稳定、待遇也不错,可我一直找不到工作的乐趣,一直混着过。我想回家做全职妈妈,好好培养儿子。大的成就不敢奢望,只是不想使他成为一个普通平庸的大学生,毕业后什么专长和技能都没有。所有的人都反对我的打算。请问,我该怎么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