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好的孩子:和年轻妈妈们的聊天报告-简明问答(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答:我也不大支持你的打算,做全职妈妈是个极其危险的选择。你回家陪读儿子的原因有二:一是为了让儿子有个好的未来;二是为了摆脱单调、乏味的工作环境。究竟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你自己?这是需要细加思量一番的。假如是为了孩子的话,我认为,孩子不需要你做全职妈妈,孩子读普通的小学和中学,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一定是在孩子合理的能力承受范围内的,全职家长的介入,通常会改变孩子的成长轨迹和进程,让孩子的成长环境进一步失真,使得孩子独立能力的养成变得尤为艰难。假如是为了你自己的话,我认为,全职陪读妈妈的选择很难让你从从容容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全职妈妈陪伴孩子,需要爱,更需要爱的能力,尤其需要心智模式的绝对健康。你的工作比较轻松,何不利用这种轻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孩子身上呢?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坚持学习、不断改变、充分累积、全面突破自己,也许对你的工作没有太多直接的帮助,但一定会极其有益于你儿子的成长。这样的选择是工作、孩子两不误,既实现了自我,也给到了孩子成长的助力。

    问:我的孩子上课爱讲话,不认真,不举手,可成绩一向很好。而要求完美的老师一直拿这个说事,家长该怎么办?

    答:不要太在乎。孩子需要自由,有自由才能有创造性。老师的话,要听到,但不要听进去。不要要求孩子是完美的,每个人对完美的理解也不一样,孩子是快乐的、向上的,同时成绩是好的,这就足够了。孩子不举手,要找到不举手的原因。他不举手的原因如果是因为问题太简单,这不能怪孩子。他上课爱讲话是要被批评的,因为他的自由影响了别人听讲的自由。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请求老师以“哪里不好夸他哪里好”的方式引导孩子改变自己。

    问:我的孩子喜欢听好话,听不得任何批评的话语,怎么办?小学里三位班主任,两位顺着他,孩子成绩就越来越好,也特别喜欢这两位老师。其中一位老师专爱挑刺,结果孩子就恨死这位老师了。

    答:孩子一定要接触各种各样的老师。都是好老师,都是顺着他的老师,那他的成长环境就单一而失真了。家长要设法创造一个最接近真实的环境给孩子:老师严,家长就松;老师松,家长就严;这个老师严,那个老师松,这就是一个好的真实的环境。一味地被批评的孩子,会没有自信;习惯了被表扬的孩子,会脆弱并自负。

    问:我是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同时是一个初一男孩的妈妈,我愿意和我心底里佩服的人接触交往,和上司的观点经常格格不入,他们自己的孩子都没有培养好,还在指挥我们,真滑稽!我这样的想法做法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答:你要争取当领导啊。做了领导,就可以更好地让更多的人执行你的思想了,也就可以更好地教育引导你的儿子了。你不认为,做家长,其实就是做领导吗?做女人,也是在做领导吗?领导你的先生和儿子呀。没有做领导时,经常试着处在领导的位置上去想想,可能会有很多新发现。大白话一句:人人可以做群众,但不是人人都能当领导,能做领导的一定总是有些地方不同于群众的。

    问:老师给儿子布置了很多作业,我和老师沟通,想请他同意儿子不做作业,老师不同意。我后来不管老师啰嗦什么,就自作主张让儿子不做作业了。好在孩子很争气,最近几次一直第一。我觉得一个孩子真的需要有自己的时间,每晚8点后儿子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我这样的安排有什么问题吗?

    答:你是个有比较成熟的教育思想的家长,大胆地为孩子争取到了自由学习的时间,尤为可贵的是,儿子在学校的成绩还一直是那么好。很多家长不满意学校教育,带着孩子私底下有了很多学习的动作,结果学校的和私底下的都学得不怎么样。这些家长对教育是半懂不懂的状态,他们看到了学校大呼隆教育的弊端,但没有办法采取措施有效规避。这些家长的很多想法和做法是极其危险的。你和儿子适当要注意的是,要努力让孩子懂得尊重和包容的重要,要在“死板的作业”中找到鲜活的学习意义。

    问:我是一位初二男生的妈妈,自己是位钢琴老师,我特别想让儿子在学习之余能够走出家门,但一直不能如愿。清明节有三天假,特想带他出去看看,可儿子不愿意,他宁愿一个人在家玩游戏。我儿子偏内向,跟我一样,与人沟通交往方面较欠缺。

    答:慢慢来,要有个过程的。说一段故事给你,你不要太介意啊。我最近在养狗、驯狗,狗来我家才十天,每次进入小区,看到门和车库时就特别害怕。我就动脑筋,认真学习,最后找到了方法:在狗肚子特别饿的时候,准备好一些食物,带狗经过那些门。把食物放在门的附近,狗就特别想吃,想吃的时候就慢慢忘记了曾经的害怕,最后它就发现了门周围其实什么危险也没有。现在已经完全正常了。

    你的儿子害羞,你们要找到一个他特别渴望的事情,利用事情带动他、改变他。你儿子现在感兴趣的是玩游戏,你们会玩吗?不会就学,和他一起玩,和他一起讨论游戏,兼带讨论其他。买软件、修电脑就一定要接触人了啊,他的兴趣会带动他勇敢无惧地前进的。

    孩子不愿意和大人一起出门,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大人带孩子玩耍带有明显的企图心,是要孩子好好读书,孩子想到这游玩背后的目的就感到心烦;二、大人玩着玩着就会指责批评孩子,孩子很难在玩耍过程中获得快乐;三、大人逢人就大嘴巴,说孩子的种种不是,孩子感到很不安全。

    问:一向乖巧的女儿,最近沉迷于网络,请问该怎么办?

    答:孩子喜欢网络,是因为网络能带来快乐。大人喜欢网络的原因,应该和孩子一样:及时看到新闻,迅速发送邮件,偶尔陌生聊天……网络提供了一种便捷和因为便捷而生的快乐。喜爱到了沉迷,这个要当心。爱玩是天性,跟孩子的天性作斗争要十分有智慧。

    大人不要随便去批评孩子,批评是一种认定。提醒是介乎批评和表扬之间的滑头表现。先鼓励肯定孩子喜欢网络的表现,这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会玩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然后,悄悄地拐弯,大人说说自己玩网络游戏的心得,分享自己因为无休无止地上网而影响了工作的体会。大人的丑事情,孩子总是愿意听的。说自己的丑,要说得很真诚,不要把“批评孩子”的意味流露出来。想让孩子不玩电脑,就要设法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更大的目标,来替代电脑。没有目标的孩子,不玩电脑,就会玩别的……

    问:我的儿子正读着初三,特别爱好写作。暑假期间,他写了一篇魔幻小说,最近把初稿充分进行了修改,然后上传到他的QQ空间上,一并传送的还有其他的一些小文章。希望你百忙之中能进我儿子的空间看看,指导一下他的习作,同时适当引领一下我儿子的思想。如果你觉得文章可以投稿发表的话,那将是对孩子莫大的鼓励。

    答:我进了孩子的空间,认真阅读了他的文章,孩子才情洋溢,一篇赛过一篇的好。我很震惊,很享受。当天我就写了一篇有关你儿子的博文,题目是《假如我有这样的儿子》,算是对你提问的回应。随附博文如下:

    假如我有这样的儿子,我要时刻告诉儿子,告诉众人我内心的骄傲。我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儿子,更要让儿子自己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是家族的骄傲,我是中国的骄傲。

    假如我有这样的儿子,我要不断带领他走进火热的生活,帮助他储备真感情和好思想。宽度决定高度。

    假如我有这样的儿子,我会不断鼓励我的儿子自己直接去报社杂志投稿,直接去面对编辑,接受点拨和指引。老师讲作文和编辑讲作品,一定会有很多差异,差异中,我的儿子一定会获得非凡的成长。

    假如我有这样的儿子,我会鼓励他直接联系出版社,全力以赴把这部小说出版出来。用我女儿鼓励我的话语说,“出了才是硬道理!”出版了就什么都出来了,成功是做出来的,做就对了,坚持做对了,就一定是做成了。

    假如我有这样的儿子,我一定不会过多地和他谈字词、句章、语法、修辞,我会花大量的时间陪他谈文字背后的思想和力量。帮助他找到读者的站位,找到“话语说真说实,有用有益于读者”的意义。

    假如我有这样的儿子,在他一次次接到退稿通知的时候,我会一次次向他竖起翘得老高的大拇指。嘿嘿,同时不排除,我会暗中请编辑吃顿饭、喝个茶,请求润色加工、照顾一下用到版面上。

    我始终认为,同一个时间段里,不同的时间点上,孩子身边,“好极了”和“糟透了”两种声音要交替出现。单一的声音,培养不出有韧性和耐力的好孩子。可以批评指正孩子的做法,永远不打击嘲笑孩子的梦想。

    问:我女儿今年高一,住校,身上缺点很多。我想让她走读,一是想让她吃得好一点,二是每天可以和她谈谈心。唯一感到为难的是把我拴住了,三年里我得每天接送,早晨5点半就要起床,晚上11点后才能睡觉。我没有底气,希望得到你的指点。

    答:你的新想法说明了你的改变,但是这个安排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孩子住校,已经形成习惯,而且自运转得蛮好,强行改变这个习惯,会产生麻烦。我主张孩子要尽早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孩子长期独处不利于成长,集体生活有利于孩子合作精神、责任意识的建立和加强。当然,住宿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早恋,或者宿舍吵闹影响孩子休息。我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一定要去面对的真实,早遇早好。

    你担心的是孩子住家会拴住了你,我担心的是,你不完全懂孩子,你会绑架了孩子。你每天和孩子有那么多的时间相处,还要找她谈话,假如谈的是错误的想法,那该怎么办呢?要是大人的很多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到孩子,那该怎么办呢?我认为,不能确认自己是十分懂教育的家长,还是尽量放手孩子,让孩子到最真实的环境里面去自由成长。

    问:我有两个孩子,女儿高一,儿子小学三年级。我长期以来养成的坏习惯真的很难改掉,已经殃及孩子了。请问有什么好办法啊?

    答: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环境,你知道错了,就是最大的对了。知道有缺点,就少了一个很大的缺点。方向有了,再遥远的路程也一定会有到达的时候。你要把你改变自己的方案和孩子挂钩,和孩子拉钩、签约,请求孩子监督执行。排出自己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一个一个地限时解决。做到了没有奖励,因为这是做家长应尽的本分;做错了要有惩罚,因为父母的责任重于泰山,父母言而有信是孩子成长绝好的榜样。一段时间只解决一个问题,全面开花的后果是你很难做到,从而失信于孩子,进而丧失自信。

    问:孩子不爱学习,大道理讲了许多,就是不听,有什么良方呢?他头发很长,把眼睛都遮住了,我让他理了,他很不高兴,该怎么办?

    答:孩子不爱听大道理,可只要是孩子就一定有自己的所爱。我个人认为,大多数孩子不是好吃,就是爱玩,那大人就请他吃,陪他玩,让孩子快乐。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慢慢引导他的想法和做法。

    孩子喜欢留长发,你说了还不听,那是因为他喜欢长发的理由很充分。我认为长发不是个什么大事情,可以由他自己安排,管得太多了不好。要给他一些自由的天地,束缚太多了,不利于他创造性的培养。如果一定要剪掉他的长发,那一定要找到他留长发的理由,然后设法在他心里消除那个理由。任何理由都是轻易消除不得的,但可以替代、置换,用一个新的想法或目标去替代孩子旧有的那个想法或理由。如果孩子迷上了一个形象设计比赛,比赛的要求是男孩子必须是板寸,你说,你的儿子会不会去理发呢?

    问:我儿子的兴趣点太多,我要逐渐减少他的兴趣点,但是不知道采取什么办法能使他减少打篮球和上网的时间。

    答:孩子的问题始终就是目标和习惯的问题。目标的问题不解决,习惯的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做家长的千万不要随便去动孩子的习惯,一定要帮助孩子用一个更大的目标置换他原先的目标后,才可以慢慢帮助他改变习惯。时间守恒,能量守恒,他的时间总得要用在他喜欢用的方面。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孩子好好学习是家长的天性,相互尊重十分重要。所有和孩子有关的事情,都要首先和他谈,要纸上谈兵,凡是说不通的也往往做不通。

    问:我的儿子很喜欢看书,不是很在乎班级的名次,正常十多名,前三名也有过。我该怎么疏导他,让他在乎些班级的名次呢?

    答:你要知道教育中十名效应的现象。若干年后,最有成就的往往不是那些读书排名最靠前的孩子,原因何在呢?中国的文化喜欢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孩子一旦考了第一二名后,迫于种种因素,就轻易不敢下来。于是,就全力以赴地忙乎着自己的文化学习,牺牲了很多爱好,生活中诸如吃饭穿衣方面的很多事情也一律交由家长打理,高分低能的孩子经常就是这样产生的。前十名的孩子,成绩不算差,压力不算大,该玩就玩,心态很好,生活的宽度一直比较大,这样的孩子是我最欣赏的好孩子。我不主张你的儿子一定要考前几名,假如你的儿子吃喝玩乐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前五名的好成绩,那是我尤为期待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