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好的孩子:和年轻妈妈们的聊天报告-简明问答(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答:不能这样安排。两个老师同时教导一个孩子,很难在具体的教学要点上形成一致的说法,小小年纪的孩子接受指导时脑子里面会打架。孩子学习小提琴,是需要接受些严格的训练的,是一定要遇到很多很大的挑战的。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两个老师面前,她会选择最利于自己的一种安排,用一个老师的安排去攻打另一个老师的安排。两个老师的安排,容易让孩子为自己的退缩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孩子学习小提琴,像谈恋爱,一段时间只能跟一个人谈。

    问:怎样才能在上海找到最优秀的音乐专业老师?能否帮忙推荐介绍一个呢?

    答:要想找到最优秀的专业老师,唯一的办法就是大量走访正在这个学校读书或者刚刚毕业不久的孩子和孩子的家长们。公开的资料,多半不能反映一个老师最真实的情况。请音乐圈子里面的熟人介绍,这个熟人不一定真正熟悉情况,也很难真正有责任感和良知去为你的孩子找到一个最优秀的老师。而且完全有可能因为不可避免的狭隘和自私,使得你的孩子被当成礼物送给了他的一个老师朋友做了学生。音乐圈子里面,老师之间最大的争斗就是生源,生源是财源、名源的源。请熟人帮忙,这个熟人要熟到像孩子亲舅舅那样才行。

    我不随便给任何家庭推荐介绍老师。我对很多老师的情况都有全面的了解,他们都很优秀,每个老师都优秀得很不一样。给孩子推荐老师,就像介绍婚恋对象一样,是一定要吃透两头的。孩子的情况不一样,老师的情况也各自不同,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没有见过孩子,我怎么可能随便介绍老师呢?

    问:过去的十年里面,在那么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困难面前,你们夫妻俩快乐不快乐?女儿孙同同快乐不快乐?

    答:我在做我认为对的事情。辞去工作,帮助女儿实现梦想,是我心甘情愿做的事情,我很快乐。我的爱人也很快乐。过去的十年,我过的日子是:别人认为我很痛苦,我认为我很幸福。快乐由己,快乐就是个感觉,跟物质的多少没有太大的关系,它主要来自人的精神层面。我的女儿,她自己选择专业学习小提琴,我们帮助她完成她的心愿,她视小提琴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她很快乐。孙同同的爱好是小提琴,我孙生龙的爱好是孙同同,我们各得其所。

    快乐是生活的最高准则,快乐是最大的生产力。纵使过往的十年里我们吃过太多的苦,但并不影响我们对生活幸福快乐的主体感受啊。我说的不一定算数,孩子快乐不快乐要由孩子自己来说话。央视曾经采访过我的女儿,同同的原话是:我很快乐,我爸爸十年里也一直是享受其间。

    江苏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是:拒绝平庸。题面提示文字是: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我认为,这样的文字借助高考的平台,广而告之一种先进的思想潮流。我庆幸的是,这真的就是我一直以来的提倡和做法。我平凡而不平庸,我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我对自己因为诚实而道德。那些为了名利、心不甘情不愿做着事情的人们,似乎不平凡,其实很平庸。

    问:按照心理咨询师的观点,性的教育通常最好由同性家长来实施,你们家为何是爸爸给女儿讲性知识呢?

    答:我爱人做不了,孩子又不能被耽误,就只能我上了啊。我现在见了谁都敢讲性了。性教育是孩子需要的教育,也是缺失得最厉害的教育。孩子需要的给不了,不要的强迫着给,你说孩子可怜不可怜啊!很多家庭的问题,不是“谁讲”的问题,而是“谁都不敢讲”的问题,爸爸推妈妈,妈妈推爸爸,久而久之,孩子的成长就受到了耽误。

    问:十年陪读下来,你的个性有了什么变化?

    答:不能不说我是个十分有个性的人,我真的曾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逢山过山,逢河过河,什么架没有打过啊?我能有今天,是因为谁都没有管住我,而我管住了我自己。十年陪读下来,我已经没有以前刚烈了,越发和善、有弹性了。这要感谢我的女儿,是女儿让我进一步成长。

    我之所以愿意改变,是因为我的目标很明确,我要做天底下最优秀的爸爸,优秀的爸爸是要始终服从女儿的成长需求作最积极的改变和调整的。当然,改变常常是十分痛苦的,做陪读爸爸的日子里,我也曾气急败坏地撕碎了我孩子的作业本,过不一会儿,知道自己错了,再悄悄地找来胶水,躲在一旁把碎烂得不成样子的作业本糊好……

    问:你为何能够那么从容地面对批评和质疑?是不是故意装出来的?

    答:不是故意装出来的。我做过菜贩子、小裁缝、中学老师、报社记者编辑,多种岗位多种身份的体验,养成了我换方位考虑问题的好习惯。没事情不找事情,有事情不怕事情,有事情不激化事情。故意挑事闹事的人总归很少,人们在面对他看不惯、不看好的事情时,说出些自己的意见,哪怕是态度激烈些,我认为这都很正常。我的选择那么有个性,应该允许别人也很有个性的批评啊。

    李开复遇到重大问题时,经常以这样的方式来抉择:假如明天报纸头条报道和我有关的新闻,怎样的选择更利于扩大积极影响、控制消极影响。我从李开复那里学到、得到了,我遇到很多事情、举棋不定的时候,经常想到的就是,我是孙同同的爸爸,我的女儿希望我是个什么样的表现。

    人在做事,孩子在看,时刻在看。我认为我从容面对质疑的态度,还是为了给孩子做个优秀的榜样。为了我女儿的成长,我也必须要真诚面对每一位读者,并全力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嘴”。所谓“名人”,就是经常被人喊着名字骂的人啊!我的孩子是学习音乐的,以后名声一定会更响当当的,我先她一步学着做回“名人”,试试水深水浅,为她更好地做个名人探探路。

    问:做全职爸爸是不是太委屈你了,是不是人才浪费?

    答:每个家庭都是这个社会的“小单位”:“小单位”的小循环良性了,于整个社会应该是有益的。我的孩子心甘情愿地专业学习小提琴,孩子有梦想不是个坏事情;我服从孩子的成长需要,做了全情的配合、积极的调整,这也是我一直享受其间的选择。这年头始终不缺乏有梦想的人们,始终缺乏的是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人。有目标并服从目标做事情,这是任何领域里面成功的不二法则。我认为做全职爸爸做到我这个份上,算是给国家做贡献了。

    问:不懂音乐的你怎么能陪孩子学习音乐的呢?

    答:这等同于另一个问题,不懂数理化的家长,能否陪伴养育一个儿子考上清华、北大?学习音乐真的很难,几乎所有的家长陪伴孩子都没有一定走得通这条路的必然理由。所有的家长都不够格,所有的家长都需要学习。我听不懂音准,反而倒培养了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女儿,这可能就是我的故事被人关注的意义所在。所有的成功都是勉强的,所有的成功都是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时候实现的。陪伴孩子、教育孩子,不是科学,而是艺术。

    问:你的教育理念更加坚定了我带孩子北上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信心。我们来到北京有两个多月了,拜的也是二胡名家,老师说孩子音不准的地方很多,节奏也不对。这让我们很郁闷,原来在老家的优等生,来到北京怎么就沦落为差等生了呢?昨天在老师家看到了几个备考附中的考生们的水平,才知道老师此言不虚,我们的能力和人家不能比。我想孩子应该知道撤退了,可没曾想孩子却说:他不怕,他喜欢这个城市的夜晚,这里能学到真本事,不管老师有多严厉他都愿意忍受。孩子总归是孩子,尽管有决心,可是执行过程中还是难免有坐不住的时候。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劝住看似不太行而又执意前行的孩子,还是不管结果如何坚定地陪着孩子走下去呢?如果换做你,你该怎么办呢?

    答:孩子业余学习音乐,和专业学习音乐是两回事情。专业老师对孩子高要求,我认为是对的。我们的女儿,当初从南京到上海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自己认为很行,老师认为很不行。我们当时很郁闷,但同时又很担心老师会放弃我们。记得当时我曾对专业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请放心,我的女儿是越挫越勇的孩子,我相信她最后会很优秀的。”老师笑笑。我们当时是选择硬着头皮往前闯了,孩子也蛮争气,迅速改掉了很多毛病,最后以极其优秀的成绩考到了上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