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所处的江浙地区,是南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已出现了享有特权的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的垄断性商业。当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中下层地主兼营手工业和商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又受到垄断的商业的束缚。尤其在宋金对峙、南北分裂的情况下,他们的经济利益受到更严重的损害。陈亮就是代表中下层地主兼商人利益的哲学家。他反映工商业地主的意志和要求,经济上主张“农商一事”,政治上主张改革内政,联合抗金。他在青少年时就有“驱驰四方”杀敌救国的壮志,刻苦钻研兵法战略,考究古人用兵成败的经验教训,写成了《酌古论》一书,作为抗金救国的借鉴。当以刘豫、张邦昌、秦桧为代表的上层官僚地主鼓吹民族投降主义,残酷镇压民族自卫斗争时,他写了《中兴五论》,上书孝宗皇帝,陈述复仇雪耻、恢复中原的主张。以后又多次上书,指陈抗金救国大计,抨击主和派,劝勉皇帝励精图治,收复失地。其词锋之尖锐,言语之激烈,震惊朝野。他这种爱国言行遭到当权者的嫉恨,他们以空言罗织罪状,进行陷害,使他两次下狱,备受鞭笞之苦。但他抗金之志终不屈挠,写了许多有战斗性的论文和诗篇,直到临死的前一年,还写下“复仇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的豪壮诗句。
陈亮的哲学思想也表现出很强的战斗精神,他的斗争锋芒主要指向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唯心主义。陈亮与朱熹是同时代的人,并有个人交往,但他们在思想上水火不相容。陈亮针对朱熹等唯心主义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尊王贱霸”、侈谈“仁义”、讳言“功利”等种种谬论,提出注重“事功”的功利主义学说。
陈亮与朱熹的辩论,主要是通过来往书信的形式进行的。这里所节选的《甲辰答朱元晦书》是陈亮于公元1184年写给朱熹的一封回信。甲辰即宋孝宗淳熙11年。元晦是朱熹的字。这是陈亮同朱熹进行“王霸义利”问题大论战中的一篇重要文章。陈亮的著作,都收在后人编辑的《龙川文集》中。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陈亮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